抗议者

Tomasz Lazar  占领华尔街 昨天,收到一位自由摄影师发来的918游行的照片,同时,一位正在做实习记者的女孩也发来她的文章,告诉我文章所配发的照片也是她拍的。 给前面那位记者回信,我说:“如果有职业摄影师站到这个位置,你就不能在这里拍。”他的照片都是身处游行队伍中拍到的,捕捉各种“有冲击力”的画面,多年以来,我们的摄影记者都是这么做的。但今天,不光是自由职业者,甚至是职业摄影记者,这条路都行不通了。 实习小姑娘的照片后来上了纽约时报中文网的首页,她只上过一学期新闻摄影课;我们更多人是在微博上浏览从现场发来的直播图片。不少摄影记者在发稿之后,会把他们的漂亮照片集纳成一个图集传到微博上,但它们此时的存在只是一个优美的姿态,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非常无力和无奈。 前两天,一位摄影记者打电话和我聊到到学校进修的事儿,临挂电话的时候,他说感到压力非常大。 这个职业还怎么干? 说一下这两天报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来自腾讯的一段视频:《使馆前的游行》,摄影师是徐阳——当然,这么好看的报道肯定无法在网络上存活,目前这个链接已经找不到了。之所以提及这段视频,是因为在这里,它给了游行参与者一个发言的机会,摄影师采访了抱着孩子的、举着旗子的,这些人谈及他们为什么来这里的原因。这段报道事实很丰富,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播效果,我在其中看到了荒诞,但看留言,还有很多人看到了英雄主义,他们说自己因此很感动。 视频当然和静态照片不同,但除了那些偷盗者、打砸者、除了阴谋论者,游行队伍中还有谁,发生怎样的故事?静态照片是否也能回答这些问题?又有哪些摄影记者曾停下来和他们的被摄对象做了采访呢? 并非要为这次示威正名——噢,政治的事情太复杂了,早上我试着给摄影师找一些例子,想到了“占领华尔街”的一些照片,除了经典的新闻摄影的报道手法(比如,文章开头那张今年荷赛的获奖照片),有不少照片都是肖像,以下就是几个例子: 1. 摄影:Martin Schoeller 2. 摄影 Vanessa Bahmani 摄影师的计划是要拍1000个面孔 3. 摄影师zuccotti park 拍摄了99个占领华尔街的面孔,并录下了他们的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在这里   在这里放这些例子(它们也有套路化的倾向),并非是将占领华尔街和此次游行类比,也绝不是让摄影记者们拍着大腿惊叫: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然后照搬这些形式——这最讨厌了!! 我要说的是,记者是使者,别人没有在现场,只有你在那里,你要把之前脑袋里已经预装的东西卸下来,替代不能到现场的人去看、去听,去问,要有更多元的信息传递出来,才能让读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判断;我还要说的是,尤其就这些肖像来说,摄影记者要把自己的报道对象当人来看,有太多的报道,根本没有人的存在,只有被符号化的人——好人、英雄、穷人、坏人、疯子,等等。把你不喜欢的人也要当人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视,很多人都做不到。 关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除去对事实的记录——更精彩的记录,在挖掘事实和表达观点和情感层面,中国的摄影记者还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只是,怕很多人并无心在此探索,但他们同时也要知道,那种拿起一台相机就能成为一个摄影记者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照片的虚拟生活 有太多的照片,一出生就死亡。有哪些还能在比特世界继续游荡,展开自己的虚拟生活,甚至偶尔还病毒式传播发威呢? 1. 漫不经心的辣椒水叔叔 在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中,在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面对学生的和平静坐,一位胖警察面竟然气急败坏地喷洒辣椒水,那漫不经心的态度激起了民众愤怒,使得这场运动更为剑拔弩张。 这张照片成为运动中反映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关系的一张经典照片,照片中的警察成为众矢之的,辣椒水叔叔的形象在网络上散播开来,民众对他的态度是:PS它! 原始照片 更多照片,请点击这里去欢乐一下。 哈佛Nieman实验室对此事件有一番评论,文章中提到,现场也有摄像,但视频却未曾有这样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因其不像照片那样更具邀请性,受众可以参与甚至是进入其中——它是易于被ps的(photoshopable),而另一方面,这张照片画面本身非常说明问题,它不是一个场景的简单记录,而有一个故事——权力一方向弱势一方发威——这个场景对于任何一个人,不需要有太多知识背景就可以理解,并且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它可以一夜走红。 看到辣椒水叔叔向悬浮帝发威,这真是两大ps事件的巅峰对决啊。关于此类行为已经有个名词叫:photoshop art。我想,它和“段子”一样,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民间艺术。 2. 一堆引发点击率的照片 在网站工作的同学都知道,万恶的点击率是一切的主宰,而换取点击率最有效的方式恐怕就是照片+骇人的标题,从网络诞生以来,到现在它还是不少新闻网站的生存法则。 最近,美国一家网络媒体Buzzfeed更切身体会到照片的传播力量。他们发布了一个名叫“2011年最震撼人心的照片”(The Most Powerful Photos of 2011),两天之内,就引发了三百万点击率,其在twitter上发布的链接被转发了两万两千次,在facebook上被点评为“喜欢”有十三万,被提及两百万次。并且根据其编辑的估计,它的受欢迎程度仍然在增加。 编辑挺仁义的,点开专题,一下子就会出来45张照片,用不着你还要费指头一张张点,都是颇具戏剧性的瞬间,尽管梳理了从年初到年末的各个大事件,但无非还是人间喜怒哀乐的老调重弹,看完你哎呀一句,关掉网页了事。这种煽情的照片再加上年末甚至是世纪末的情绪,全世界通吃。 唯一有关中国的题材是一张社会新闻: Reuters / CHINA DAILY 3.  最贵的照片 不是德国人的大照片,最贵的照片有可能在某年某月某日诞生在一个网站,此网站名字就叫“最贵的照片”。 网站的规则是这样的,摄影师通过付费的方式将自己的照片刊登在网站首页上,如果有人出价更高,照片就会被撤掉放到网站的档案库里,另一张照片则荣登头条。也就是说,点开这个网站,你看到将一直是所有照片里“最贵的”那张。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