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奥运图片编辑室的后厨去看一看

奥运赛场上拼命按下快门的那些摄影师们,拜新技术所赐,他们的照片瞬时就传到了图片编辑后台,但只有少数照片能够和读者见面,大部分都被pass掉了。 图片编辑——这些图片“掌权者”是怎样的心态,他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决定图片的生杀予夺? 路透社的图片编辑Russell Boyce最近撰写了一篇名为:《点击、编辑、剪裁或者扔掉》(Click, edit, crop or drop)的博客文章,他将读者带到了图片生产的后厨,让你看到“菜品”备料和制作的过程。 路透这次奥运的布局是55个摄影师,17个图片编辑,25个图片处理人员。Russell Boyce的工作是编辑体操和田径。下面就是男子200m决赛时,他的电脑屏幕: 图片编辑坐在工作区里,他面对的是骤然涌进的成百张照片,来自不同的摄影师,他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拍到非常精彩的照片,如何处理好这些摄影师的个人期待,那就是图片编辑的人际沟通能力了。他不能说:“你拍的不如其他人。”尽管事实可能的确如此,但这么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一般来说,图片编辑要盯着事件的发展进程,可能还要同时盯着三个同时进行的比赛,不断和现场拍照的摄影师沟通,从而才能了解照片拍摄的语境。 图片编辑确认通过的照片随后就到了图片处理(processor)那里。这些还没有加图片说明的照片会一张一张地涌进图片处理的电脑里,没完没了,连续十个小时。图片处理需要确认照片里的运动员,撰写能够说明何人、何事、为何以及何时这几个要素的图片说明。他们还要给照片加上技术信息,这样才能方便发到全球的图片客户那里。图片处理人员还要对照片做白平衡,一些技术上的剪裁——裁掉边缘的不需要的线,以及对轻微的跑焦做锐化。 路透社现在使用的技术能够让摄影师同步了解图片编辑在电脑上选择了哪些照片发稿,这样他们也可以知道图片编辑是不是可能会速度太慢,从而错失了抢新闻头条的时机。 关于图片编辑这工作的悲催,以下Russell Boyce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给大家诉苦: “目前最先进的照相机每秒可以连拍10张,那么在一个体操比赛中,90秒的时间里运动员做动作,下场,观众鼓掌,运动员绽放笑容,场下另外一个被超越的则瘫坐在椅子上痛哭,等等。这一切场景即使一个再优秀再有克制能力,精心选择时机不会拍坏照片的摄影记者,都不会轻易把他们的指头从相机上挪开。那么我让你算算,这中间大概会传过来多少张照片? 这成百的照片,都是关键瞬间,我要选择剪裁和上传,速度要快过我们的对手,否则他们就会先行发布。如果我们的摄影师拍了好照片,我却没有选中,他们迟早会用自己的方式在酒吧里让我知道我的错误。不过,反过来,如果我的选择很棒,摄影师会以更好的照片作为回报。 接下来就是在拍摄结果之中的选择了,你可以像一个香肠生产车间一样工作——就拿体操比赛来说,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会拍摄广一点的镜头,然后是越来越紧,每个运动员可能都会按照标准流程拍一遍,然后再来下一个。如果图片编辑也按照这个节奏发稿,那就真的和生产香肠一样,一节一节,估计图片处理人员会抓狂,客户也会得到一大堆照片。 图片编辑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有创造力的选择,挑选横幅或者竖幅,想着是不是把平衡木裁掉让运动员仿佛在空中飞翔?关于把照片剪裁得更为紧凑,这里面又是一大堆事情。假如我没裁照片,但相反那张裁的照片却更受欢迎,我就不得不又要到酒吧去听摄影记者耳语。 照片的形状也是问题。互联网网站一般用竖幅照片么?通常不,有的时候也会用。杂志封面和平行版式的小报头版都用横幅照片么?通常不,但有的时候也会用。 那么我是不是会针对不同客户对照片做不同剪裁呢?给我买杯啤酒,我来告诉你。” 那么,看了这篇文章你还想不想当图片编辑?恐怕也该明白,为何为何时下图片编辑那么紧俏,总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但他却不肯出现在灯火阑珊处的原因了。 以上照片和编译文字均来自路透的博客,原文这里

周一消息树

最后再说奥运…… iphone:扩展的视界 张丹正在设置自己的iphone,为拍摄做准备 《连线》杂志报道了《卫报》摄影记者张丹(Dan Chung)的实验——用iphone拍奥运。他不是用iphone随手拍+instagram效果来讨巧(这么做已经不新鲜了),而试图把iphone变成职业摄影师的正经工具。 这就是他的新式武器,在iphone前面加上了一个从佳能10×42望远镜拆下来的一只镜头,这样就能获得长焦镜头效果。不过其代价是,拍摄需要手动对焦。除了这支“长焦镜头”,他还准备了一套Schneider iPro lenses(iphone的一种镜头附件),有广角和鱼眼镜头。最后,他又给iphone加上了遥控拍摄装置。到此为止,这位摄影师的器材就配备齐全了,三支iphone和这些附件,一只小包就装进去了。它们不仅有iphone的灵巧,同时又有多个焦段的镜头支持,下面就该摄影记者大显身手了。 张丹说,之所以选择iphone则是因为它的扩展工具更丰富全面。他并非要让iphone挑战专业器材,而是试图通过它获得更多的创造力。假如你使用专业器材,你可能总是去寻找那么一张“安全的照片”。更重要的是,iphone让你和你的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更近,人们面对iphone的反应和专业器材完全不同。 张丹的iphone照片   报纸摄影记者的奥运 《纽约时报》的博客Lens对该报纸两位参与奥运报道的摄影记者做了采访(这里和这里),他们的作品是典型的报纸摄影记者的作品,紧跟赛事报道,讲究画面的精到,还要找到新闻点。其中,摄影记者Chang W. Lee,的经验是:“要想在画面前面拍摄。”而对新技术是否影响了拍摄思路这个问题,Doug Mills 则认为:“几乎全然改变了我的拍摄方式。针对网站发表的照片,我都会把照片的构图拍得紧一些,因为没有后期剪裁照片的时间。照片会直接从我的相机到编辑的笔记本上然后发到网络上,所以我要拍摄的画面紧凑,曝光也要非常小心。” 双城记 英国摄影师Zed Nelson的个人专题“双城记”拍摄的是他成长的社区——Hackney。在伦敦,这里是非常特别的一块街区——罪恶却又时尚。 “暴力、美好、野生、废弃、贫穷在这里混杂在一起,这里破烂不堪但又生机勃勃。”Zed这样描述他的家。在跟随自己的父母——两个嬉皮青年,开着一辆破救护车去印度和香港转了一圈之后回到了Hackney,他在当地一个据称是全伦敦最差的学校里上学,吸毒、打耳钉、玩机车,最后是摄影拯救了他。现在,Zed回来了,重新打量童年成长的这个地区。 Zed Nelson记录了奥运给这个街区带来的一些变化,人们被重新安置,街道整洁了。事实上,最近五年这个街区发生很大改变,一些有钱的中产阶级搬了进来,使得这里成为贫富对比非常鲜明的地域。这就是他的个人专题《双城记》这个名称的由来。 Zed 认为:“从心理上和地理上,我都已经离开了这里,我开始周游四方,但我却总愿意回来看看。”至于奥运会,他毫不关心,不能随便停车,一切都不方便,“这只是一场为电视准备的活动。”  

三位老哥看奥运

写下这个题目,我偷偷地乐了。 每天我都能在电视里扎堆的摄影师人群中看到一堆熟悉的面孔,我看到他们紧张地攥着照相机,随时准备开炮,瞅见一个摄影师冲着场上的志愿者大声怒吼——闪开,你挡住镜头了——我一点儿也不羡慕他们,因为我胆小,受不了那种气氛。 David Burnett,62岁,Paolo Pellizzari,52岁,Ken Jarecke ,45岁——联系图片社拍奥运的三位老哥,打开他们的照片夹,只需浏览两三张,你就不用看署名便能猜出那是谁的作品: David Burnett扛着他的老古董——4×5 大画幅相机Speed Graphic在高精尖的设备群里出没, Paolo Pellizzari依然在拍摄他的宽画幅作品,Ken Jarecke 算是这三个人里的年轻人,但他也没有被亢奋的赛事影响,运动员的手、脚、一个眼神那是他着力捕捉的。 三个老哥没有超级大炮筒,遥控相机,一堆镜头,不会疯狂地追逐运动员,一定要拍到什么和什么。他们甚至不太关心比赛结果,谁赢了,谁输了,这个奥运不是什么“比赛”,他们依然按照当年自己拍摄战争,拍摄社会人生的节奏拍眼前的一切。但是,他们的照片让我感到快乐,产生一种随便拎着什么相机去拍照片的冲动,也许可以这么说,只有在他们的照片里,我才找到了那让我神魂颠倒的“奥运”。 以上,David Burnett摄 以上,Ken Jarecke 摄 以上Paolo Pellizzari摄 去David Burnett的博客看看,这里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