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昨天中午送Patrick离开,等待他的是一个商业拍摄任务,他将转战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我很好奇地问他:“拍这些商业片,你用灯具么?”,“还好”,他回答道:“这些公司正是因为认同马格南的风格才来找我们,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从一个纪实摄影项目飞快转到一个商业摄影任务,摄影师肯定会精神分裂。临走时,我和Patrick一起看了他花两年时间拍摄的中国民工系列,记得有一次我们见面,他迟到了,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是在建国门看到一群民工忍不住跟了一段路。从上海到安徽,他还跟着民工一起回家,那大概是让他印象极为深刻的一次旅行,因为是坐硬座,而且后来他还生病了。 Patrick的照片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最一段时间的口味,比如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外在形式的过度偏爱。拍民工的家伙很多,但是P大叔的片子让我心底发酸,甚至很想流泪,那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就是一些细碎的瞬间以及非常坦白的眼睛。我留下了他的光盘,打算放给学生看。 周六的那个晚上真是好,一簇簇的小朋友,一起如朋友一样聊天。没有人恨我吧,现场没有放Patrick的地震照片,不知是否让大家失望。 你可以去平遥看我们的展览。另外,关于西方视角看四川地震,Noor图片社的摄影师Philip Blenkinsop 拍摄的中国地震作品最近在法国Visa报道摄影节上得到提名,他将和另外三位摄影师一起角逐新闻摄影类的大奖。 新闻周刊发表的Philip Blenkinsop 的地震作品 顺便你也可以看看Visa摄影节的其他照片,这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以报道摄影为主题的摄影节,上个周末刚刚开幕。除了新闻摄影大奖,他们还设立了一个特写新闻大奖,Getty图片社的Carlos Spottorno因为拍摄中国新疆的照片也获得了提名。他的作品分成力量、种族、信仰和希望四个部分,也挺值得一看。 已经进入后奥运时代。我们的影响奥运特刊正在紧张筹备。以前博客上提到过阿迪达斯的一个广告,当时针对画面里密密麻麻的人群是拍的还是画的有很多争论。这里有一个非常详尽的关于此副作品的的台前幕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大家解除疑惑。 有一个小小的通知,回龙观摄影项目已经启动,按理说所有给我发邮件应征的人都应该接到一封回信,如果漏掉了谁,请再给原先那个邮箱发一封信。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