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秘密

关于那个爆炸,啊,我真不想写这几个字,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参与的愿望,一次次的灾难(不可思议的),我们在社交网站上的情绪围绕着震惊、感动、愤怒、问责、无奈,一轮轮地轮回着;那些站在专业角度对灾难的报道、对灾难的观看的讨论,下一次还必须要再来一遍。沮丧与困惑让我感到,如果我要再去说一句话,就是对之前所有那些不幸遇难的遇难者最大的不敬。 Read more

考证新闻照片

之前有一篇《如何识别假照片》的文章,谈到罗伯特卡帕的《西班牙士兵之死》。 这张照片的真伪一直都有争论,最近从照片拍摄地西班牙又传来新的证据。以下文字来自卫报《卡帕名作的最新质疑》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大学研究传播学的讲师 José Manuel Susperregui 提出,这张照片并非如卡帕所言是在内战战场上拍摄的,而是在距离战地有一定距离的地区拍摄的。 Susperregui 分析了卡帕所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他声称已经发现了照片的背景是一个普通的郊区Llano de Banda,距离卡帕所声称的 Cerro Muriano这一地区有25英里远的距离。 Susperregui 提出,这张照片绝对不是卡帕图片说明所提到的地点,因为后者的地貌和照片中完全不符。而Llano de Banda附近山峦所构成的地平线和照片中的高度重合。 Llano de Banda地区在1936年8月的确也发生过战斗,但激战的当时卡帕却不在这一地区,当地历史学家提出,这之后,当地一直很安静,战争直到9月都再也没有发生过,但是卡帕的照片却已经传到了VU杂志。 Susperregui 的假设是:“卡帕得知Banda发生战争之后,立刻赶了过去,但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因此他摆拍了照片。” 卡帕的传记作者Richard Whelan也指出,最近卡帕在伦敦的一个展览的图录中的照片显示,卡帕有可能摆拍了一张士兵被Franco的狙击手射击的照片。 对于这张这张照片真实性的质疑,首先是 Philip Knightley在其著作《 The First Casualty (…) Read more

如何识别假照片

(一) 法航出事之后,我曾感慨,这大概是近几年重大突发事故中唯一没有被照片记录下来的,也好,死者可以安息。 昨天在googlereader上却赫然发现一个帖子,贴的据说是“法航遇难者相机上取出的照片”,照片甚为恐怖。 照片太戏剧化了,可信度甚低。 不过,我还是去查了一下《纽约时报》,这是我对此类国际重大小道消息检验的方法之一。这一思路是对《纽约时报》作为权威媒体信源的信任,换句话说,我将《纽约时报》看作严肃媒体,我认为他们的记者采集和发布的信息值得参考。但到了国内,就会呈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中国的传统媒体是否有这样的严肃大报?这个问题挺难回答,但至少有一些较为严肃的报纸,而在网络上,却连一家这样信源可信,略微严肃的网络新闻媒体都找不到。所谓几大门户网站,在追求点击量的利益驱动下,它们对信息的转载和编排,更是以吸引眼球为目标的。比如,把播音员去世的新闻当作头条并做成专题,这是小报新闻的操作手法。 从这个小案例中可以看到大报和小报处理新闻的不同手法 (二) 面对嘈杂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看来,在中国当网民,完全要靠智慧。 但说到智慧,并非网络媒体就是低信度的媒体,相反,网络也是智慧的,纠错能力要比传统媒体强百倍。 著名的博客作者Glenn Reynolds在Rathergate丑闻事件过后曾有如下评论: “我认为对于大的媒体来说,他们应该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教训,这是上升的博客势力所带来的。…… 那些大媒体通常都被认为是高信度的,在报纸上看到的,或者从主持人Dan Rather那里听到的,都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是真实的……尽管读者心中可能有所疑虑。而网络,虽然被认为是低信度的,但颇具嘲讽的是,它大概更值得信赖。因为尽管网络虽没有权威性,但拜超链接所赐,提出质疑是非常容易的。你可以发表见解,并用大量的事实佐证自己的观点。随后感谢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读者可以更容易去检验。……你还可以改进你的观点,更新,甚至放弃它们,这都实时跟随着新的证据的出现。因此,正规媒体应该反问自己,那一条路径更容易保持信度?我认为我知道答案。” 写了三年多的博客,从国外的blogger身上学到很多,我发现他们非常注重转载消息时的超链接,这并非只是出于尊重知识产权,如撰写论文一样,标明出处,可以让读者查证。 超链接为浏览新闻的读者提供证据链,因此,那些没有链接的博客我是不爱看的。 (三) 还是回到摄影的问题。对于如何判断一张新闻照片是否作假,我最近的阅读有个新收获。 如果你学习新闻摄影,一定不会对“信息量”这个词感到陌生。教科书强调,要在新闻照片中容纳更多的信息量提供给读者,这是摄影记者偏爱广角的理由。 但读者为什么要获得这么多信息量?我却从来没有追究过这个问题。 W.J. Mitchell在他的著作《The Reconfigured Eye:Visual Truth in the Post-Photographic Era》中有这样的分析: 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是依靠完形的方法,从部分推导整体。一张提供丰富信息量的照片,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解读线索,使之可以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照片作为证据的可信性得出判断。也就是说,照片中的信息越多,会越容易判断出它是否接近真相。 (…) Read more

八卦春节(4)

天仙配 如果你是一个标准的摄影文艺女青年,你一定有过嫁一个标准摄影文艺男青年的念头。这就是今天说的天仙配,如果八卦不谈感情,那怎么还能够叫八卦呢? 目前,我所了解的绝配,夫人是美国纽约时报的图片总监米希尔马克娜丽(Michele Mcnally),丈夫摄影师乔麦克纳利(Joe Mcnally)米希尔如今已经升任纽约时报的高管,管理整个图片部门以及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乔则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摄影师,闪光灯用得一级棒。 我所了解的另一个绝配,女的是德国国家地理的图片编辑芭芭拉赫尔曼,男的是和前明星周刊的摄影记者,现在的著名自由摄影师米歇尔沃尔夫。(沃尔夫大家应该不陌生,拍摄密集的香港和中国的工厂)。 两人早年的异域风情照 当然,如果再追溯早一些,还有“小红头发”格尔达塔罗(Gerda Taro)与卡帕,就是这个精灵的女人,制造了卡帕这个名字,把原来叫弗列德曼德的卡帕弄到了摄影的前台。格尔达也是战地摄影师,却不幸死在战场,在他们共同的摄影集《死亡中》,卡帕这样写道:“献给格尔达,她在西班牙的前线度过了一年,而且已永远留在那里。”这更加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啦! 如果再八卦一些,还有蒂娜和韦斯顿。蒂娜是一个迷一样的女人,韦斯顿的前妻,韦斯顿的学生,好莱坞的艳星,直接摄影派的代表。与韦斯顿分手之后,她成了墨西哥的共产党员,她后来的丈夫在身边被枪杀,她又与暗杀自己丈夫的嫌疑生活在一起,最后因心脏病死于出租车中。也许这仅仅是一段野史,并且其中略去了很多重要的细枝末节,但是它证明了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根本无法承受相机的重量。 还有么?想不起来了,给提个醒。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