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八卦

这是两个故事,关于Eggleston和布勒松相遇,彩色与黑白言语不合;以及关于芝加哥太阳时报裁员之后,一位摄影记者用手机记录自己新生活的故事。故事之间其实没有啥联系,共同点是都很八卦。 Read more

Eggleston这么说

底下有位网友指出前一版本中的一些翻译错误,我自己比较害臊的是关于Winogrand和Friedlander的解释,原来的翻译有点儿满拧,以下是Rio的翻译,赶紧改过、谢过并悔过。 早上看到一段话,对William Eggleston所谓‘民主的视觉’的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分享如下: “有些人看照片時,除了欣賞這框框中心的物體之外,就無法更深入了。我很擔心,這種人比我想像的還要多。只要在這框框中心的物體前沒有任何干擾,他們不會管這物體周圍有些什麼。即便Winogrand和Friedlander的照片為我們上了一課,這些人還是不懂。他们之所以尊敬這些攝影家的作品,是因為有體面的大機構尊稱他們是重要的藝術家。但這些人想看的,不過是那張有個物體、或人物在框框中間的照片而已。這些人想要些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當有人不經意說溜嘴時,用了”快照”一詞,這種盲目更是明顯。無知可以用”快照”一詞掩飾。但這字眼從來沒有過任何意義。我就是在與這樣的顯而易見作戰。 ” I am afraid that there are more people than I can imagine who can go no further than appreciating a picture that is a rectangle (…) Read more

那些原本可以无限复制的小底片儿……

本周消息树提到,William Eggleston因为加印其限量版的照片被收藏家告上法庭,今天,又看到关于此事件更详细的报道,PDN采访了藏家Jonathan Sobel,这位收藏家声称:自己被深深地背叛。 从访谈中可以看到,加印事件的关键点是当初Eggleston卖给藏家限量作品只有一个尺寸,现在他则在加印新尺寸的限量版,并且认为这很公平合理。这一逻辑,实在让照片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整个规范显得那么荒谬可笑,看来,除了张数限量,以后还应该再有尺寸规格的限量,否则就会子子孙孙无穷尽。 为了让照片这一天然具有复制属性的媒材能够在艺术市场流通,才产生了所谓限量版的规范,对其予以保障的是艺术家的诚信和行业规范。但从这一事件中看到,这些原本就可以无限复制的小底片儿,面对利益的诱惑,其不可估量的变身能力就立即魔鬼附体。 以下是部分问答: PDN:Eggleston艺术基金的律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谈的时候提到,Eggleston有权制作他作品新尺寸的新版本。摄影师会在限量的同时制作不同版本的限量照片。你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收藏家,你在买他的这些老照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可能呢? JS:  我没有想过。当我买Lee Friedlander的照片的时候,我知道他还会加印很多,这是非常清晰明了的(注:Lee Friedlander不出售限量作品)当我买Eggleston的限量照片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最终的限量。艺术家通常会同时制作不同尺寸照片的限量版本,这也是非常明确的。 Hiroshi Sugimoto 也是一个例子。我收藏他的作品有多年,就拿他的建筑系列来说,他同时做小尺寸和大尺寸的。小尺寸应该是25个版本,大的应该是5个版本。但他是同时做的。作为他的买家,我非常清楚知道他一共有多少张照片。 PDN:你声称,手中八张Eggleston的Dye Transfer照片在Christie拍卖同样的数字版本照片之前,价值是八十五万美元,那么现在你认为它们的的价值会是怎样? JS: 我认为肯定是贬值了。 PDN: 对此你为什么如此肯定? JS: 我从独立评鉴人,其它画廊经营者以及拍卖行的专家里得到信息是,艺术品的商业价值部分有赖于其稀少性。假如它数目非常多,价值就会下降,如果有50个版本,那就一定比25个版本要便宜。 PDN: 我想再进一步讲,假如Ferrari或者Alfa Romeo现在复制一些他们当年罕见的稀有的老式版本的汽车,我不认为它们的出现会让那些老货价值下跌,你认为这有什么区别呢? JS: 我自己就是一个老汽车的收藏家。我要说的是Ferraris 绝对不会卖限量版的产品。据我所知,他们的每一辆汽车都是一个开放的版本,他们只是一段时间生产一个系列。以后也可能再回过头来再生产,假如市场需要的话。另外,Enzo Ferrari已经去世了,所以再重新做的话也是他的去世之作,而Eggleston还活着。而一般来说,其身后的作品比艺术家活着签名的作品要更便宜。 PDN: (…) Read more

用彩色透视世界——美国彩色摄影先锋

针对最近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进行的展览《星暴:1970-1980年代的美国彩色摄影》(“Starburst: Color Photography in America 1970-1980”)《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评论,评论者对此展览并不十分满意,其理由是认为此展览太中规中矩,展览的空间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墓穴”一样的展厅,展出的作品也过于编年体,并未揭示出彩色摄影被主流艺术圈接纳的真正原因。 不过,评论者所期待的一个更为“革命性”的彩色摄影发展历程的剖析,也显现出这股潮流在摄影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前在1416里也介绍过不少彩色摄影发展的相关文章,但这篇展评还是透露出不少新的信息,以下就是我根据这篇评论进行的一些编译。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 “彩色摄影是粗俗的。”——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 “拍不好,就把画面弄成红色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评价威廉艾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红屋顶”(The Red Ceiling) 这就是摄影史上几位大师对彩色摄影的判断。 并不奇怪,他们一直拍摄黑白,因黑白成名,他们不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彩色一直都被用于广告,用于逼真地促销产品和观念,这使得在艺术创作中,彩色一直被打入另册。 因此,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圈冒出来的彩色摄影流派,其动因并非来自技术革新。因为卢米艾尔兄弟早在1907年就研制出Autochrome彩色摄影的方法,1936年Kodachrome35毫米彩色胶片就诞生了。 当新闻摄影已经从布列松那里找到理论基础,当艺术摄影也从迪安阿勃丝那里寻到凝视的角度,彩色摄影便成了摄影领域的一块待开垦的新的疆域,新一代摄影师试图为这个旧名词注入新思想。Mitch Epstein超越自己老师Garry Winogrand的方法是,用彩色去拍街头摄影。 Garry Winogrand摄影 Mitch Epstein摄影 “星暴”试图展示这一批美国彩色摄影先锋的成就,展览的策展人声称,当时并非只有小青年才大胆在创作中使用彩色,有很多摄影师将彩色作为他们的“退休项目”(retirement project),在退休之后为所欲为,比如Harry (…) Read more

纽约观展记:William Eggleston

坐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展厅里环顾四周,神情严肃的观众,正在“欣赏”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我却冒出了一个坏念头:墙上挂的照片,仿佛打开了2008年某个Flickr少年的相册。并非是对“大师”的亵渎,Eggleston和当下互联网上活跃的摄影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得我开始思考,也许应该换一个思路来理解一直罩在他身上的“彩色摄影之父”的称呼。 Eggleston先生 Eggleston似乎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读了几年大学也没有得到任何学位。后来,有人给了他一台徕卡,反倒成就了一个摄影大师。 Eggleston摄影生涯的起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影响他的是所有摄影人的“父亲”——布列松,他曾提到:“《决定性瞬间》是我发现的第一本严肃的图书,从一大堆可怕的图书中发掘出来,我开始不太理解,但是慢慢有所认识,后来才发现,我的天呢,这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 他的摄影从黑白开始,六十年代中期转向了彩色。对这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来说,消费彩色胶片,远比他同时代的穷摄影师要轻松得多。从照片的内容上来看,Eggleston的黑白和彩色作品,并没有太大差别。色彩让他痴迷,那张著名的“红色屋顶”是他在七十年代开始尝试染印法的成果( dye-transfer ),他谈到:“红屋顶这张照片色彩太棒了,以至于这照片的印刷出版没有一次是令我满意的。如果你看到染印的效果,那墙上的红色仿佛鲜血。” 他与摄影圈子一直相距甚远, MOMA的馆长John Szarkowski形容和Eggleston的相遇(1969年)是全然没有任何准备,但看了这家伙一箱子杂货铺一样的照片,随即说服摄影委员会购买其中一张照片。 1974年Eggleston出版了染印照片作品集《十四张照片》,随后获得古根海姆奖,然后在哈佛大学教了几年书。这期间他和自己的一位朋友四处游荡,完成了一部在路上的摄影作品”Los Alamos”,当时他整理出两千张照片,打算出版一个系列作品,但是照他自己的话说:“我有太多其他事情要做了”,使得这本书延迟了30年才出版。 这个忙得没空出版画册的摄影师,在1976年钻进了MOMA。这个展览不断地被提及,夸赞,意义得到提升,它是MOMA历史上第一个彩色摄影个展,彩色摄影从此开始被上等圈子接纳。 如果把1976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Eggleston被正式贴上了彩色摄影艺术家的标签。那么,这之后他如何继续拍照?风格是否有变化? 在惠特尼这个回顾展里,则可以看到,Eggleston的作品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主题——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正式”搞过艺术创作。他大多数作品都是给媒体工作时顺手完成的,比如接受《滚石》的任务去拍总统候选人Jimmy Carter,不巧总统不在家,Eggleston的照片杂志一张未用,他却将这些照片集纳成两卷本的画册《Election Eve》(非印刷品,是原作构成的画册)。此外他还给旅行杂志拍任务,应一些导演的邀请给他们拍剧照。他的作品集几乎都是副产品。 在《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这部纪录片中,你可以看到这位老人拍照的场景,西装革履,拎着他的35毫米相机,来兴致了就咔嚓拍下一张照片,不紧不慢。 Egggleston的作品从来没有离开他的生活,他所拍的都是他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的所见所感。 民主的相机 John Szarkowski为何喜欢william Eggleston的照片,是因为它们是彩色的,还是因其是艺术的? 在Eggleston的官网上,非常正式地记载着他在见Szarkowski时候,还拜见了Garry (…) Read more

彩色一周(3)

彩色之前的彩色 William Eggleston的彩色摄影风格多少让人想到马丁﹒帕尔(Maritn Parr),马格南的怪才,脑袋顶上罩着几个光环:摄影师、图书策划人以及策展人。 是的,策展人。就在这两日,马丁﹒帕尔在Hastedhunt画廊策划了一个颇受关注的影展,这就是“彩色之前的彩色,20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彩色摄影展”。(Colour before colour) 帕尔试图在这个美国画廊里为观者展示一些美国人视线以外的历史。正如他自己谈到的,摄影史常常是主观的历史,一些重要的史实被人们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William Eggleston这些美国人在彩色摄影运动中的作用不断被提及,而与他们同时代的欧洲其实并非冷冷清清。 Carlos Perez Siquier 摄 影展之所以冠名为彩色之前,是因为帕尔选择的8位摄影师都是在1970年代末期William Eggleston展览将彩色摄影的地位提升之前,就已经开始彩色摄影的创作了。其中摄影师Keld Helmer-Petersen早在1947年就出版彩色摄影画册:122张彩色照片(122 Colour Photographs),其他几位摄影师也都各有特色,分别是Luigi Ghirri, John Hinde, Peter Mitchell, Carlos Perez Siquier and Ed van der (…) Read more

柯达克罗姆的瞬间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从slate电子杂志中翻译而来的,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是柯达公司专业反转片系列,特殊的K-14冲洗工艺使其必须寄回公司才能冲洗,色彩浓郁,正是这款彩色胶片带动了彩色摄影的狂潮。作者: Jim Lewis  原文点这里 柯达克罗姆的瞬间:William Eggleston的革命性展览如何改变了一切 2002年,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纪念活动,那是一场革命的第一声枪响——随之一切都被改变了。这个活动就是10月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重印了一个展览的目录册,这个目录册的原版早就销售一空,消失了很多年,作为稀有书籍,它的价格早就被炒到500-600美元,是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人无缘见到的。 这本书就叫做《William Eggleston向导》(William Eggleston’s Guide),书的作者是一个有些怪癖的35岁上下的青年,当年他找到MoMA,带着一箱子幻灯片,试图说服这个严肃谨慎的艺术机构为他举办一个彩色摄影个展。 展览具有里程碑意义,宣布了彩色摄影时代的到来,在这以后,黑白影像变得有些古老而珍贵,给人的感觉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当代艺术摄影很多都是彩色的:南戈丁、米奇•爱博斯坦(Mitch Epstei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都随之接受了以彩色的方式创作他们的作品。 现在,假如我让你猜一猜,这个展览是哪一年举办的——背景资料是彩色电影在30年代流行,彩色电视在1955年试播,所以,第一个彩色摄影个展的时间是。。。。。? 1976年. 这有些让人觉得震惊,1976年的时候彩色摄影到处都是,几乎所有的杂志封面,电影电视都是彩色的。沃霍尔(Warhol)著名的Campbell汤罐头作品出现在1965年,丹﹒佛雷文( Dan Flavin )的荧光灯雕塑展是1966年在画廊出现。但是摄影却一直是黑白的世界,一些前辈比如沃克﹒埃文思声称彩色是“丑陋”的,而罗伯特﹒弗兰克坚持认为“黑白的就是彩色的”。 回顾过去,实在难以想象,70年代中期那时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彩色影像地位如此卑微。我猜测,部分原因是因为摄影从诞生之时起就不被当作一种艺术形式,而是某种科技手段,而黑白摄影则是超现实的,它通过把现实世界中的色彩去掉从而具有了艺术感觉。另外一些原因是彩色影像看起来更加商业,总是出现在杂志、广告牌和人们的家庭快照中。 同样,彩色摄影让摄影师失去了很多掌控能力,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有冲洗制作自己的彩色摄影作品的技能(或者是买不起设备),艺术家的工作多少完全有赖于快门。 另外一个原因是彩色胶片的工艺还没有达到黑白胶片的水平,对于光线的敏感度、锐度都不够,这样就只能在室外或者利用强烈的人造光源才能拍照。 面对这种混乱一团的现状——敌视、技术的缺陷,Eggleston却走出了自己的路,他成为了彩色摄影之父。其实给他这种名号要稍微往前追溯一下历史:Paul Outerbridge 和 Eliot Porter早就开始拍摄彩色,和Eggleston同时代的Stephen Shore也拍彩色。但是Eggleston却做出了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他让这种媒介合法化,把人们印象中的彩色摄影的缺陷却充分利用,变为优势,从而解放了这种语言,使其具有自己的逻辑。 (…) Read more

彩色一周

以前在博客上曾经做过一个“彩色一周”的专题,正巧最近又编译了一篇关于彩色摄影的文章,于是想着把博客里关于彩色摄影的旧文章都折腾出来,再次集纳一个彩色一周的专题供大家参考: 彩色摄影之父的一段野史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拍摄彩色照片是不入流的,业余或者是商业的,但是有两个人多少改变了这种现状:现代艺术馆的摄影部主任John Szarkowski 和彩色摄影的先驱人物William Eggleston。前者在1976年为后者策划了一个在当时颇具争议,但是在历史上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彩色摄影作品展,从此以后,彩色照片才能在艺术馆中登堂入室。William Eggleston也因此被喻为彩色摄影之父。前两天的文章纪念John Szarkowski对这个展览有所提及。 另一位较早开始展开彩色摄影创作的Joel Meyerowitz却揭开了William Eggleston成名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当然这只是来自他个人的口述,因此将之称为一段野史。 大约在1969或者1970年间Eggleston被其他人推荐来见我。他给我看了一盒子他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很普通,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张力,也没有活力。我就给他看了我拍摄的将近500张彩色照片。我们促膝而谈,一直聊到凌晨。当他离开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彩色摄影,就是它了。”然后他开始延续以前的风格,但是全部的照片都变成了彩色。因为他是一个百万富翁,他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打印输出的费用。当时John Szarkowski也非常喜欢我的作品,但是他不停的说:“我需要打印的照片,我需要有一些东西挂到墙上。”但是很不幸我没有钱。这就是为什么William Eggleston成为彩色摄影先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 Joel Meyerowitz后来的经历也不可小觑,以下便是他的简历: Joel Meyerowitz把自己看作是继承了亨利·卡蒂埃–布雷松和罗伯特·弗兰克传统的“街头摄影家”,不过他只从事彩色摄影。作为彩色摄影的早期(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倡导人,他对转变人们对彩色摄影的态度 – 由拒绝到认识 – 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第一本影集《岬角灯塔》(Cape Light) 被认为是彩色摄影的经典作品,出版 20 年来销售了 10 (…) Read more

纪念John Szarkowski

纽约现代艺术馆摄影部主任John Szarkowski的时间停留在81岁,纽约时报对他的评论是:“作为一个策展人,他独自一人将摄影的地位提升,使摄影在上个世纪后半期走入艺术的殿堂,在他的一生里撰写了很多颇具启发性的著作,筹办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展。” 1962年,当爱德华﹒斯泰肯将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摄影部主任的大印传给John Szarkowski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料到,这个选择的意义如此深远。MOMA的两任摄影部主任成为摄影史上两个里程碑人物,前者将摄影从虚无缥缈的模仿秀(对绘画的依赖)以及无病呻吟的摄影主题中解放出来,认定“现实”就是摄影最重要的身份,而后者则改变了世人对摄影这种媒介的认知,他大声呼吁,摄影不仅仅是实用的,文献的,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态。这两者的工作前赴后继,前者确定了摄影和现实之间的血脉关系,后者则将这种联系赋予艺术地位,可以想象,没有他们的努力,摄影会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孩子,在和绘画纠缠不清的关系中徘徊。 我也是从最近一些纪念文献中更加深入地了解John Szarkowski这个人物的,而了解越多,就越发尊敬这位先生。以下就把一些关于John Szarkowski的信息介绍给各位: A  著作 1,摄影师的眼睛“The Photographer’s Eye,” (1964) 2,MOMA100张照片精选 “Looking at Photographs: 100 Pictur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73), B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