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周

七天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块呢?实在不想开工。 以下是一周新闻快递: 1, 悲伤消息,VII图片社的创始人之一,女摄影师Alexandra Boulat10月4日晚在巴黎去世,终年45岁。她是在今年6月在以色列完成拍摄任务时突发脑动脉瘤,手术后便一直昏迷,再也没有醒来。Alexandra Boulat在Sipa图片社工作了10年,为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国家地理等多家媒体供稿,在她去世之前,手头还有一个没有完成的,关于中东妇女的拍摄项目。 2, 惊人消息。最近,美国密苏里新闻摄影培训班迎来了一位特殊学员——Darrell Barton,这个家伙是美国电视新闻摄影师里的资深人物,已经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两度成为全美年度电视新闻摄影师,如今却出现在了一个静态摄影的培训班里,开始学习拍新闻照片,因为他已经深切认识到这是让他能够稳占江山的一个利器。 当中国国内新闻摄影业内仍旧一片死寂的时候,美国的新闻摄影圈儿已经乱了套,摄影记者正在抱怨报社不给他们进行专业的视频报道的培训,学界正在讨论多媒体报道的质量应该如何提高,现在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凑热闹了,开始学习拍摄照片! 另一则消息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切体会美国新闻界的媒介融合的加速度,美国在伊拉克的随军记者Scott Kesterson,摇身一变成为纪录片导演,自去年6月开始在伊拉克拍摄他的为期一年的作品《at war》,而他这部记录片的导演和制片人则是达拉斯晨报的前摄影记者David Leeson,目前晨报的新媒体部门的负责人。点击这里看这部片子的片花。——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片子实在是离战争太近了!此外,Scott Kesterson的照片也“拍”得不错,点击影廊(gallery),就可以看到从索尼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动态画面中抓图抓出来的照片。 3, 有趣消息。前段时间我们搞了一个大项目——翻译了《徕卡崇拜》这篇文章。而一家2003年成立的名叫group35M的小型图片社,他们给自己贴上了“全部使用徕卡相机拍摄”这样的标签,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图片社的宣言是这样写的: “我们都使用徕卡相机,这足以证明我们制作出来的作品质量非常优秀,超过其他任何图片社。” 最近,这家35M图片社宣布关张,它们当初证明自己的方法在摄影师社区lightstalker中引起了争论。有人是这么说的:“器材能够证明作品的质量吗?这样看来,如果要证明我拍的视频文件好,就要说我用的是索尼,这可以吗?”而另一些人则声称:“徕卡摄影,或者我们徕卡摄影师这样的称呼在徕卡迷中非常普遍,这在他人听起来奇怪,但是却是独有的文化现象。”

大家都爱VII

两家新的以经营图片故事为主的图片社最近刚刚上线。在报道摄影普遍不景气的今天,似乎有些逆流而上。这两家图片社同时都选择了VII的模式——名牌摄影师+深度图片报道。 摄影师Stanley Greene显然非常懂得营销,这段时间很多新闻摄影网站和博客上都传诵着他创建的图片社NOOR9月7号要开张的消息。这家图片社位于荷赛的发源地阿姆斯特丹,一共有九个成员,都是报道摄影领域的好手。(完全名单点这里) 而图片巨鳄getty最近开始重新梳理自己的资源,强化品牌效应,比如,这几年getty在编辑类(editorial)图片领域势头强劲,尤其是旗下笼络了全球很多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把这些记者的个性品牌价值发掘出来?getty新成立了一个子网站Reportage专门营销新闻摄影师的深度报道摄影作品。 另外,推荐大家去看今天click园地小猪的文章:给西部孩子一张自己的照片。

一周一周

两生花 1, VII摄影师Lauren Greenfield拿过无数奖项,但是她最近获得的一个奖颇有深意,似乎预示着未来摄影记者工作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这就是美国电视领域的顶尖奖项艾美奖(Emmys)的提名。最终获奖结果将在9月16日揭晓。 7月19日,Lauren Greenfield的名字出现在59届艾美奖最佳记录片的提名名单中,是纪录片“骨瘦如柴”(《Thin》)给她带来这一荣誉,这部讲述厌食症女孩的记录片曾经在HBO播放,Lauren Greenfield的这部纪实摄影作品最终产生了三个成果:一本书、一部纪录片、一个网站。 上面这幅图片是一个厌食症女孩在刚刚进入康复中心和即将出院前后的比照。 1416曾经介绍过拍记录片的摄影师,请看这里 ——————————————— 2, 最近一期New York magazine里的一页广告,很有创意。两个不同产品的广告,左边是珠宝广告,右边是酸奶广告,非常生动地并置在一起,要协调两个广告主并非易事,广告设计者是怎么做到的呢?有趣。 ——————————————— 3, 美国两家报纸的头版刊登了同样一张照片——等等,还是有一些不同,似乎有张照片放反了。左边是正确的,右边则是错误的。 出错的原因并非是报纸将照片反转过来,而是他们从照片提供者那里拿到照片的时候就是错的,这家报纸仍然就这个失误发表了致歉声明。“不能倒转照片”是很多报社摄影部的照片使用守则之一,但是常常有图片编辑和设计师因为设计的需要而违背规定。 ——————————————— 4, 最近,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展出摄影师JoAnn Verburg的作品,作品的特点上大画幅(5*7拍摄的,放大到4*6英尺)同时常常两张或者三张构成一组。 纽约时报评论JoAnn Verburg的作品特点是在“尽力将摄影中的瞬间延展开来”,摄影师早年的一部代表作品是将一些一百年以前拍摄的美国风光地貌,以同样的角度重新拍摄。

一周一周

特快专递 A, 与詹姆斯纳切特威共事的机会 上个周末,在各大摄影资讯网站上位居头条的都是VII公开招募成员的消息。这个消息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进入VII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个创建于2001年的图片社,发展到今天,成员仅仅谨慎地从7人发展成到10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对外公开招人。 由于VII采取和马格南相同的运作模式,摄影师也是图片社的主人,将持有图片社的股权,因此大家对可能成为图片社主人的新成员非常挑剔,尽管任何人都可以投递个人作品集进行申请,但是最终入选者将由全体成员在今年11月的VII年会上投票选出,入选者还要经过一年和大家共事的考验才能最终成为正式成员。 以下便是申请VII需要准备的资料,申请截止的日期是9月30日: 1, 格式要求,不超过40张照片刻成光盘,以JPG格式储存,压缩为8的格式,分辨率为100,长和宽分别是16*12英寸。 2, 每张照片都需要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3, 提交一份个人简历 4, 提交一份你为未来的工作计划以及为什么选择加入VII 5, 以上文件可以寄到VII巴黎或者纽约的办公室,在信封上注明“SUBMISSION FOR VII MEMBERSHIP” 对于中国摄影师来说,恐怕还要在以上条件前面加上“英语对话和交流的能力”,相信一定有人具备以上条件,那就赶快申请吧。 B,Ian Parry奖金花落谁家? 本教室以前提到的面对青年学生的Ian Parry奖学金,近日已经揭晓。获奖者是英国威尔士大学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自由摄影师的Ivor Prickett。 Ivor Prickett的获奖作品记录了受到战争的影响而流离失所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重返克罗地亚的故事。 此外还有几位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特别提名,点这里观看作品。

一本电子杂志和其他

最近颇为郁闷,美国摄影杂志的blog突然打不开了,这个我访问颇为频繁的blog的消失,让我觉得没着没落。 Vii图片库的女摄影师Alexandra Boulat在以色列执行采访任务的时候被诊断患有脑动脉瘤,在耶路撒冷当地医院接受了5个小时的手术,目前仍然处于昏迷之中。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了摄影界很多人的关注。Boulat 出身摄影世家,她的父亲是生活画报的摄影师,母亲是Cosmos 图片社的创始人。VII图片社正在全力提供资金支持以抢救Boulat的生命。希望她能够好起来。 上一周连续翻译了几篇大文章,弄得有些头昏脑涨。“君子爱财”这个系列本来要连续弄下去,可是把手头要写的文章整理了一下,老天爷!写两个星期都写不完。而且我不想把1416变成一个长篇大论的地方,或者变身为说教者,这些内容就以后零星介绍吧。不过,E6点播了个人作品集的准备,正好从周四开始我会离开北京4天,我会委托朋友把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发表出来。 给大家介绍一本刚出炉的电子杂志Lunatic,其内容以图片故事为主,创办人是Luna图片社的几位摄影师,杂志有这样一些特点: 1, 紧密围绕当代的、创意的这样一些关键词组织作品,给新闻摄影一个崭新面貌。 2, 将目标读者定位于职业摄影师以及希望寻找新的富有创意的图片故事的图片编辑。希望成为一个促成原创作品发表的平台。 我不看好电子杂志这种形态,但是我觉得这本杂志的出发点很好——重新赋予新闻摄影以活力。 第一期杂志刊登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图片故事,从选题到表现手法,以及故事的结构方法都和传统的报道方式有所不同。 其中有两个关于中国的作品:“睡在中国”(sleeping chinese)以及“矿工”,摄影师Francesco Cocco拍摄的这组矿工照片绝对值得一看: 不过这本杂志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开了就找不到头了,你必须刷新网站才能找到首页,呵呵。

VII图片社多媒体报道上线

早就发现VII图片社出现了多媒体报道这个栏目,但是每次点进去都显示正在建设中,前两天看到VII在欧洲召开多媒体研讨会的消息,就又试了一下,发现有10个多媒体作品已经上线了。(http://www.viiphoto.com/video.php) VII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自己的多媒体产品,一定是想弄出一些独特的作品,这从它们作品的下载速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太慢了。 观看VII的多媒体文件需要极大的耐心,一方面是他们选择的播放软件的问题,必须等到图片全部下载完成之后才能观看,这之前什么信息都无法得知,要经历漫长而又无目的等待,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的视频资料,这就让整个作品超级大,比如Alexandra Boulat拍摄的巴以地区的嘻哈少年,Lauren Greenfield拍摄的厌食症女孩,都大量的使用了视频资料。当然,它们的编辑很棒,动态的视频和静态的照片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作品欣赏很精彩,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产品,就显得非常笨重,在和动感马格南的比较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马格南的多媒体作品,在没有播放之前就可以看到作品的张数,作品的内容等信息,互动性更强,更轻盈。 但是无论VII速度多么慢,他们已经摆出了一个姿态,把重点放在了视频报道中,在这方面马格南则相对非常谨慎。总之,这个横空出世的图片社正在平稳地进入转型,它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可以轻松地迎接多媒体时代。

一周一周,数字狂潮

1. 数字击中《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上周爆出改照片的“丑闻”。时报在星期三向读者致歉,他们前一天报纸上刊登的一张六栏照片被证实经过了修改。照片是时报的员工但并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的,其内容是表现水灾中被淹没的一所房子,由于摄影者是透过火车玻璃往外拍摄的,因此在画面上留下了闪光灯的刺眼的反光,作者就自作主张的将之除去了。事件的进一步处理结果还未公布。(Pdn的报道) 除去画面上的光斑就是作假?估计照此估算,中国的摄影记者就无法混了。非常巧合,也在上周,许林老师在其博客上率先发出“华赛照片造假的质疑”(点击这里),指出一张去年获得金奖的照片有克隆画面的嫌疑,但时过一周,当事人仍然也未现身,此类事件是否又会不了了之呢? 2. 数字击中“历史” 在数字时代仍然保持与时俱进的摄影专业人士中,我认为墨西哥摄影师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是其中最为睿智的一个。近日在其创办的摄影杂志Zonezero中,梅耶尔发表了一篇关于数字技术与当下摄影史的论说。(点这里) 梅耶尔用两张照片说明数字给摄影领域带来的变化远远要比我们想像的要快:一张是便利店原来出售胶卷的货架现在全部挂满了电池,另一张照片显示黑白相纸与胶卷生产商依尔福现在已经转向生产打印用的相纸。 Pedro Meyer摄 这种急剧变化的历史在我们身边悄悄地发生,而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背后的寓意却浑然不觉。梅耶尔发现,目前银盐相纸制作的作品成为收藏家追捧的对象,而它们在几年前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只是随着打印代替冲洗,银盐照片变得稀有,才出现这样的变化。不过,目前很多人仍然不会收藏普通的打印照片,因为如果不使用专业的墨水和相纸,照片将很容易褪色。而梅耶尔却指出,只看到当下数字技术缺陷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会褪色的照片将和摄影术诞生之时的达盖尔、尼普斯的作品一样,虽然模糊不清,但是在未来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而变得珍贵。也就是说,历史就在眼前,今天的人们正目睹一个又一个数字时代的尼普斯现象的诞生,这些发明改变了摄影史,我们正巧站在历史转变的节点。 3. 数字击中VII图片社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VII(www.viiphoto.com)图片社的消息了,最近他们在伦敦召开了首届欧洲年会,会议的主题是多媒体以及视频技术与摄影的发展。10位图片社的成员轮番上阵,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全文在这里) 以下摘录几段发言人的语录: “今天,摄影的发展丢失了很多传统,也吸收了很多新的内容。由于动态影像的介入,摄影领域发生了剧变。而在未来,为大众传媒工作的摄影记者将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他们的作品,这绝对是发展趋势” ——詹姆斯纳切特威 “假如你的网站能够让读者停留五分钟就是胜利。” ———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 “报纸的生存将有赖于网站。越来越多的报纸摄影记者开始只拍摄视频,然后从中找一些截屏照片放在印刷版上,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约翰莫瑞斯(John G Morris) 4,数字击中你我他 近日,数字铁路(http://www.digitalrailroad.net)的商业运营越来越红火。这家公司从给摄影师提供服务器,帮助其建立自己的图片销售渠道起家,吸引了大批优质客户。目前又将原本独立的摄影师的个人服务器联网,实现在线检索和下载,已经变身为一家新型的图片代理机构。其创始人Nisselson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全球目前的图片市场是两百五十亿美元,而排名靠前的两个大图片社corbis和getty只占了其中40%的市场份额。Nisselson认为这就是像数字铁路这样的另类图片社存在的意义,而摄影师们未必一定要屈服大图片社的欺压,凭借自己的智慧也会在当下的图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VII下月也要多媒体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艺术摄影多媒体的文章,晚上打开pdn的首页,发现VII下月也 要推出多媒体报道的消息。 说起报道摄影的多媒体化,1416教室开播后不久,已经写过不少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鼻祖人物Brian Storm和他的media storm,传奇马格南令人目眩的 magnum in motion,以及MSNBC的尝试。我把与多媒体相关的文章都收录到网站 日志分类的“小宇宙”栏目里,大家可以一网打尽。 5年前的9月9日,七位报道摄影界的顶级人物组成了VII图片社,两天以后,震惊全 球的911事件爆发,这让VII图片社一诞生就具有传奇色彩。这个新生儿很快成为图片 社中的明星,在当今图片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垄断趋势越来越严重的时刻, 制造了一个奇迹。 VII的目标不仅仅是销售图片,成为一个简单的图片供应商,他们希望在最大限度发挥 图片的传播作用。出版、展览以及举办培训班都是他们积极从事的工作。与网络时代 接轨,就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已经有不少VII的客户希望他们能够提供这种多媒体产品,但是他们一直在考虑如何 才能够制造出更加有效的多媒体展示形式,因为今天的读者都是薄情寡义,他们的多变 实在难以捉摸。在VII年会上有一些成员也对这种形式表示怀疑,因为高质量的多媒体 展示更加耗时耗精力。Christopher Morris.说:“今天让我们录声音,明天我们要做 录像,可能下一步会要求我们写文章” James Nachtwey的发言则带来掌声:“假如 你们需要很好的声音,那么就应该有一些人专门来录制声音,必需有一些人是专门 做这个的。” 反对的声音是难以阻挡VII实验的脚步,实际上图片社里已经有人这样开始工作了。 Lauren Greenfield在创作他的专题“瘦”(Thin)的同时还录制了一部电影即将在 (…) Read more

尤金理查兹,我为什么要加入VII

VII图片社的摄影师从七个变成了十个,最新加入的就是著名的报道摄影师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 在接受《美国摄影杂志》访问的时候,尤金这样介绍他加入的理由: “Vii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团队的视野非常宽广,触角涉及到了其他媒介,比如纪录片,文本的写作等等。” 而尤金本人则正在给“The Nation”杂志写一个叫做“战争是个人的”的专栏(war is personal)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