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的故事

数字摄影已不是从前的那个摄影,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摄影国:拍摄方式改变了,传播方式改变了,这个王国有太多的规则需要建立。 今天介绍两个关于照片版权的纠纷,这样的事件引发我们思考,今天的摄影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版权?事实上,当下照片分销的渠道已发生颠覆性改变,并引出这样一个话题——互联网上摄影师的劳动报酬该如何计算,恐怕不能再以印刷时代的规则为参考。 1. Getty和Goole的“阴谋” Google的云端存储Google Dive去年年底发出一则通告,告知自己的用户进了一批新货——5000张照片,这些涵盖自然、天气、动物、运动、食物、教育、科技、音乐等八个类别的照片,可以让用户在其Google平台中的各种文档中当作插图使用,这里面大约900张照片是从用户那里征集到的,而其他的呢? 很快,一个istockphoto(著名的廉价图库,已经被 getty收购)的用户揭发,这些图片都来自Getty。在这笔交易里,每个摄影师获得的报酬是12美元,他们的劳动却会被Google将近四亿两千五百万的用户免费使用。 这里有个概念需要澄清,这些图片的版权是RF(Royalty-Free)免版税使用,它是图片库里惯常的一种版权转让方式,用户一次购买就可以无限次使用,都是一些大俗的风光静物照片。但在过去,不会有任何一个媒体、机构能够将一张照片用上百万乃至亿万次,从这个角度来看,goolge钻了RF的漏洞。 所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照片变成“桌面照片”,而摄影师手中却只握着12美元,这个明显不公平的交易该如何修正? 2. AFP和华盛顿邮报输了官司 下面这个纠纷是一个好的结局,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官司,自由摄影师Daniel Morel 在两年前的海地地震中,将自己的照片放到了Twitter 上,随后被AFP等媒体机构使用。当时法新社声称,Twitter是一个公共的平台,一旦照片出现在上面,就意味着可以被自由使用。Daniel Morel的照片是海地地震第一时间的报道,事后还获得了荷赛的奖项。 这张照片是从海地发出的第一张关于地震的现场报道。Image © Daniel Morel/Photomorel, courtesy of the photographer. 上周,纽约的法官在一份长达58页的审判书中指出,尽管把照片上传到了Twitter上,但照片的版权仍然归摄影者所有,Twitter的服务条款并未赋予新闻机构未经Morel许可自动获得授权的权利。 这场官司具体的赔偿数目仍然在审判当中。这个判例对于社交网络时代的照片版权问题则具有历史意义,为网络时代使用照片设立规则。 博客A Photo Editor指出,之前人们嘲笑Daniel (…) Read more

小心说话

如果我是美联社雇员,我宁愿不去社交网站溜达,因为混在那里不但不发工资,而且还要小心说话。 美联社的“社交网站使用指南”(social media guidelines)曾引发争议,主要是其中关于“转发”(retweet)的规定,它建议雇员不能在转发的时候让人觉得这是在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听起来很崩溃吧……)具体措施是尽量把RT放在转发信息的最开始,或者用RT隔开自己的观点和转发的信息。 总之,这份社交网站指南的核心就是要求记者在网络上说话时,时刻要保持客观和中立。这在嘈杂的网络环境中显然难以实现。 这两日,美联社又给这份指南增加了新的内容——新闻直播(live-tweeted news event)的规范以及更新了如何和新闻人物(newsmakers)联络的指南。 规定里提到:记者可以就公共新闻事件展开直播,但先要就全部细节和新闻编辑沟通。不能在美联社还没有发稿之前在网络上分享独家信息。 至于在社交网络上政客、新闻人物以及新闻来源的交流,记者可以因报道需要与他们有所接触,但必须要和事件的争议双方都互粉,并避免在新闻人物的公共主页上展开交流——比如,在他们的帖子下面留言。 下载美联社社交网站使用指南,点这里 美联社的这个指南是对记者使用社交网站的规范也体现其对社交网站的重视。针对即将开幕的奥运会,美联社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其奥运会报道团队的twitter帐号,他们很骄傲地宣称在《体育画报》推荐的50个必须跟随的体育记者twitter帐号中,有六位都是美联社记者。 美联还建立了一个奥运会微型网站“Eyes On London”,将在奥运会开幕之后正式开放,这个微网站里的内容由其奥运报道团队提供,每条新闻都在70-200个字,包括赛场观察、城市生活甚至是运动员的故乡等等轻松活泼的内容。 看样子,美联社仍然希望建立一个自己为核心的“微新闻”网络,虽然鼓励记者也去社交网站试水,却又提醒他们时刻必须小心说话。在没有找到在社交网络上“卖新闻”和“报道新闻”的模式之前,他们可能注定要这么尴尬。  

周一消息树

相反><相承 每周一早上,我是这样“种树”的:打开googlereader,里面总会积累超过一千篇未读的文章,对我这种有网络洁癖的人,它们的存在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点开,快速浏览,把感兴趣的单独留下——这是我消灭其的流水作业方式。 令我吃惊的是,每次梳理留下需要深度阅读的文章,总能发现其中存在某种关联,于是,我将之挂在树上,并为其命名——这棵消息树的诞生如此“有机”,是我喜欢的过程。 奥巴马开始推送自己 6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宣布,他们将从白宫手中收回总统的twitter 和facebook 帐户,会使用这两种社交工具,实时发布奥巴马参加竞选的报告,而且总统自己还会不定期地出现,亲自推送自己——这些奥巴马自己写的文字都会加一个“BO”的标签。(“BO”恐怕来自奥总统的名字缩写,但是我看着总会联想到——BOSS。) “BO”发布的最新一条消息是: 做父亲是我最艰难却也是最有回报的一项工作。祝愿全天下的父亲快乐。 目前,奥巴马的twitter的帐户有八百七十万个跟随者,Facebook上有两千万个粉丝。 你的大脑只能帮你处理150个好友关系 奥巴马本人的twitter好友有将近七十万个,但是根据“Dunbar数字”定理,一个人的正常社交好友应该在150个。 Robin Dunbar是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在前互联网时代,他曾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大脑皮层所能处理的稳定社交关系是有限的,他估算,这个数字应在100-230个之间,而通常来说都在150个左右,这个说法被人们称作“Dunbar数字”。 最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通过对一百七十万个twitter 用户的分析,对”Dunbar数字”在网络上的表现重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witter用户们的稳定关系也处于100到200个之间。 因此,不要看一些人有一大堆好友粉丝,但其所能跟进保持联系的都不会超过200个——您是肉做的,您的程序暂时还不能升级。 细细碎碎的人生 Jason Polan是纽约的一个画家,仍然执著于关注肉身,用古老的方式对抗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Jason Polan的本子 他的一项伟大工作是描绘纽约城市里每一个人的生活,街头,公园,他安静地在那里看人,写写画画。 最近Jason开始驻扎纽约的一家画廊,做一项为期一个月的“生活和工作”的艺术行为,他每天都会呆在画廊,画画,思考,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和他交流。他希望让人们看到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产生关联的一面,并同时也让人们观察艺术和工作相连接的可能。 “我所见的每日生活”是这个展览里的一部分作品,画家把自己的每日所见都发到博客上: 报纸花衣 法国著名时尚设计师 Jean-Paul Gaultier最近把法国《解放报》的编辑记者们逐个打扮了一下。这些花衣不是用布料做的,而是——报纸——解放报被其制作者们穿在了身上。 记者们的新衣引起了媒体人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新媒体 9.11 将一个悲剧历史事件变成一个app应用,是否有些残忍?不过,如果它的目的不是用眩酷的科技让你找乐,而是把历史还原,让沉睡在博物馆的资料面向读者开放,那可能另当别论。 8月26日,一个名为“探索911”(explore 911)的app程序出现在苹果商店的货架,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下载了至少十万次。 这个免费的iphone程序将导览你重新经历911。从地图,到照片,音频,视频,时间轴,涵盖大量911事件的文字和图片文档,而且还有一个“扩增实景”( augmented reality)的应用,打开拍照功能,在你眼前的建筑上,灾难当时的场景会叠加上去。 设计这个app的是一家专门为博物馆做展览设计的公司 Local Projects,看样子,他们的展览现场设计已经推进到了虚拟空间。 看了此公司的网页我这才发现之前在奥林匹克公园看到的一个展览,也是由他们设计的,展览入口都是如真人大小的屏幕,里面有一个“真人”在讲故事,我印象颇为深刻。 Twitter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twitter已经成为一个新闻信息平台,而且越来越主流”,这是一位从业15年的媒体记者最近发出的感慨。 在 Mathew Ingram的文章里,他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这个论断,它们就发生在最近的一些日子里。 阿富汗被绑架的日本记者成功地骗过守卫,用他的手记发出了推:“我还活着,但是在监狱。”他最终得到了释放,尽管不能判定这是否和他的推有直接关系,但对于这位身陷囹圄的记者,能够把自己的关押地点信息发出去,很关键。 美国马里兰探索频道人质劫持事件,最先发消息的是twitter 新西兰地震,在主流媒体还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twitter上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加州大火事件,一位被访妇女认为,比起广播,她更依赖twitter传来的信息,因为它更快一些。 这样的例子恐怕还会日渐增多,这位记者在写此篇博客的时候,文章标题所用的句式也很耐人寻味:不管你喜不喜欢—…… video 尽管youtube仍然没有成为盈利机器,但仍然有不少人坚信视频是人们未来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视频分享网站也从youtube这样大众视频发展到vimeo的小众视频。Telegrahp21也是这样一个视频分享网站,刚刚成立,主要分享记录短片和艺术短片。这个网站很易用,每一个视频下面都有作者信息,相关链接,访谈,信息量很丰富。 这里也有多媒体作品,比如VII记者 Ron Haviv做的海地地震的报道。遗憾的是,画质太粗糙了 CAMERA 最后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特别新特别新的媒体是这个—— 你的相机够大么?不够大别做艺术(哼哼),但你的肯定大不过加州摄影师 (…) Read more

柏林墙

几个链接: 1,柏林墙项目 这个是路透社的一个多媒体项目。页面不断滚动的是twitter的实时消息,网站涵盖了视频,音频以及影廊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网站的信息内容质量仍然缺乏深度。 不过我关注的是这个项目的制作者,这是一群刚刚毕业的新闻系学生。他们和世界级通讯社路透社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两个希望,一个是通讯社对多媒体发展的关注,另一个是一种可以称作是“自由多媒体记者”产生的可能。 2,数字记者柏林墙20年纪念影廊 数字记者最新一期刊登的是 Peter Turnley的摄影作品,同时CBS还对摄影记者做了访问,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报道。 我忽然想,那个年代正是新闻摄影黄金时代落幕的时刻。 3,柏林墙倒下前后 请点击这里,其中的照片今夕对比很有意思。(via:RD的share) 4,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 这里。

周末话题:拍照和Twitter

昨天看到一段Alec Soth的谈话,觉得很有趣。 问:你曾经说过,摄影不是一个很好的讲故事的媒介,这是否就是让你有受挫感的原因? 答:摄影在用来讲故事的时候的确没有那么优秀,我也认为摄影可能在50年以前更有趣,现在它则变得过于琐碎。这就好像你问一个问题,“你做什么类型的艺术?”对方回答:“噢,我在twitter”。尽管我也是把这些细小的片段从这个世界中截取出来,但我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小说家,而不是推蜜( twitterist),不过,有的时候我觉得摄影的确就是那种样子。 我喜欢他这个比喻,想想看,某些时候,照片和twitter之间似乎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1,有感而发的随笔 2,片断,没头没尾,零零碎碎 3,无组织,无纪律 4,缺乏语境,可以被任意诠释,从而有些意味深长的感觉 不过,我不太认同Alec Soth的结论,推蜜很低俗么? 说实话,用照片讲故事,一直是让我头疼的一个问题,我对这个事儿时常摇摆不定。究竟是否存在一种用照片讲故事的模式和思路? 《生活》画报的八股文(远景,近景,关系照片,冲突照片,结尾照片)当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姑且就把它看作是一种试图将图片讲故事的方式规范化的一种努力。 我有一段时间还很崇尚“作品阐释”(artist statement),也强迫虔小凡这样的小朋友努力写阐释。后来我到纽约之后,在一个跳蚤市场发现卖中国山水风光照的家伙,作品也有阐释。我越发感觉,阐释在当代艺术中已经臭大街了,成为一种很腐朽的机制,也是一种新八股。 我这不是“反对阐释”,而是质疑这个阐释是怎么来的以及它的作用。我想,它肯定不应该是创作者头脑里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在家里生憋出来的。但不幸的是,有的时候,阐释的确是这么生产出来的,随后又成为创作者生产产品的框架,并且指导读者阅读。 阐释在此的功能成了摄影者的拍摄大纲,不过,问题不在于阐释能否帮助摄影者讲故事,而是你怎么会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当然,有些人是聪明的,一开始就明白。艺术评论家Jonathan Raymond谈及Alec Soth的作品,认为其很传统,是经过缜密思考而完成的。 Soth的工作方式也是这样,他在路上的时候,通常会把拍摄备忘录贴在汽车的方向盘上,拍尼亚加拉项目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 穿睡衣的男人 * 划破的图画 * 夜晚的瀑布 * 墙纸 (…) Read more

天气与通感

早上起来敲开twitter。 Twitter问:你在做什么? 回答是:春雨贵如油。 前两日,看到一篇很有观察力的博客,说是西方掀起 Twitter 俳句狂潮 。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beautiful spring days/ bright warm sun and cool breezes/ not that I would know 又比如: My cat climbs me / to reach the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