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历史

本周六光圈基金会要热闹一番,三位女将带领一干学生将展开一个公开讨论,研究目标是重返历史长河拾遗那些被忽视的“摄影合作项目”。即作品是通过合作完成的——摄影师之间的合作,摄影师和被摄对象的合作。研究者希望让拍摄中那些沉默的合作者显现,探寻合作中的张力。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今天是几则特别实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通知: 1. Susan Meiselas 前两天组了一个团去三影堂看了《冰与煤》这个展览,接下来的好消息是,展览的策展人,马格南摄影师Susan Meiselas将要来人大做演讲。 关于Susan,大家可以去这个帖子去做更多的了解——“历史之中”这个展览是我真正了解Susan以及对她充满敬意的开始。 以下便是具体的信息,讲座对外开放,请不要迟到。 时间: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两点至三点半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407教室 2. Condition One 被称作战争的浸入式摄影报道的condition one,最近已经进入app商店,下载是免费的。 在之前的博客里介绍过这则app程序,现场拍摄使用多台相机,使得观者可以180度全方位观看拍摄现场,选择任意角度了解具体细节。目前读者能够借助这个app看到三个故事,分别是利比亚革命,美国枪支犯罪和泰国政变,都是由摄影记者Patrick Chauvel拍摄的。 3. wired.com 近日,Wired(连线)杂志宣布,其网站里的部分图片将以CC共享(The Creative Commons )的方式与读者共享版权,这是这家科技杂志为明年CC共享协议诞生10周年献出的一份好礼。 Wired已经建了一个flickr,里面有50张高精度的大图,内容涵盖名人肖像和科技活动现场,都是为wired供稿的摄影师所拍摄,照片读者可以任意下载,像我这样的博客用户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这些照片,媒体报道也能够使用它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署名,并且标注图片来源链接:比如  摄影师XX/wired.com

冰与煤——一起看展去

周日打算去三影堂看“冰+煤”这个展览,有没有一起去的。 展览由纽约亚洲协会主办,策展人是Susan Meiselas和Jeroen de Vries,前者是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后者是来自荷兰的策展人,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师。 我对这个展览的兴趣首先是一个私人渊源,大概在2007年,马格南图片社的Patrick Zachmann 给我发来的邮件,说他正在帮助同事Susan Meiselas寻找在中国拍摄煤矿生产的摄影师,Susan正在策划的一个有关环境的展览。 当时我的大脑里过电影一般浮现出很多“可能”的煤矿的照片,但这些想象中的图景完全来自阅读文字的经验,因为关于煤矿和财富,煤矿和生命的故事不断见诸报端,实际上,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影像的证据,找到一个用一年以上的时间,持续关注并且认真经营一个关于中国的煤矿的故事,找到这样的纪实摄影师相当困难。 后来Susan Meiselas专门为此来北京,我因为一个考试错过了和她见面的机会。2008年,她策划的这个展览“Mined in China” (煤矿中国)在休斯顿开幕。 在三影堂展出的“冰+煤”则是这个展览的延续,其中的变化是,一方面加进了David Breashears关于珠穆朗玛峰冰川融化的摄影作品,Breashears是一位登山家和电影导演,最为著名的是1998年所拍摄的Imax电影“Everest” ,他在记录冰川融化的同时还广泛搜集整理未曾面世的冰川老照片档案,和他新拍摄的照片形成对比,展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展览的另一个变化是在“煤”的部分加入了一些美国摄影师的作品,总共有30位摄影师的161部作品参展。尽管Susan Meiselas之前策展的主题是“中国的煤矿”,但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亚洲协会的负责人Orville Schell提到:“我们并非要指责中国,只是希望引起人们对中国和整个亚洲的关注,因为这些地区让气候发生的变化,会让对下一个世纪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览中为此加入了Robert Capa, Lewis W. Hine,Bruce Davidson关于美国和欧洲的煤矿的报道,意图给这个展览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关于中国的煤炭影像,涵盖煤矿开采现状和历史,矿工生活,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包括了宋朝,牛国政等人的照片,Ian Teh拍摄山西的照片也在其中,另外,策展人同时也从图片社机构里拿到了一些七十年代摄影师拍摄的矿工照片——照片具有浓厚的宣传味道,而这种将矿工塑造成建造新世界的英雄人物的做法,Meiselas认为也在西方世界里同样发生, 整个展览应该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做了不少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现场的设计看起来也很用心,总体来看是一个策展概念很强的展览。 (…) Read more

历史之中:Susan Meiselas

我曾和一些人说过,一个摄影师一辈子可能只能操作一部纪实摄影作品,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因为你必须和你的被摄对象在一起,生活中增加了各种各样新的关系,更加沉重的是,似乎没有一部纪实摄影作品会有正式的终结。但是昨天去ICP看了Susan Meiselas的个展,我想,我应该改变我的看法,或者说,苏珊是例外的。 Susan Meiselas. CARNIVAL STRIPPERS. Farrar, Straus, Giroux, NY 1976. 这个名为In History的展览,是Susan Meiselas的个人回顾展,涵盖了她的三部作品,《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Carnival Strippers ,1972–76)《尼加拉瓜》(Nicaragua ,1978–present)《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 我花了两个小时呆在ICP地下一层的这个展厅,这个女性摄影师和她所做的一切,令我由衷地敬佩。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我们试图让纪实摄影艺术化,或者强调其个人化,甚至必须用眼花缭乱的所谓多媒体才能让纪实摄影工作重新振作起来,大家都应该仔细审视Susan Meiselas的工作,她对摄影中“纪实”精神的阐释和拓展,让我体内很多似乎已经沉寂的细胞重新变得活跃,在参观整个展览过程中,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对的,就应该这么做。” 《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是苏珊的早期作品,她混迹于脱衣舞女中,拍到了她们真实甚至是非常私密的生活,这是很多摄影师开始纪实项目时候惯常切入的选题,以及采取的报道方式,但是苏珊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她在拍摄的过程同时展开录音采访,对脱衣舞女、她们的男朋友,老板娘等等展开访谈,作品展览的时候,现场的背景音就是这些人说话的声音,而她的这本画册,里面的文字也是这些访谈的文字整理。我在现场看到了苏珊录音用的磁带——你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就已经开始做当下时髦的有声摄影作品了。 《尼加拉瓜》是她加入马格南之后的作品,应该是她的成名作,作为一个战地摄影师,她报道了尼加拉瓜的内乱和冲突。你会看到,这部作品的开始时间是1978,但是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就在最近,她和另一位纪录片导演重返了尼加拉瓜,她拿着自己的画册,四处寻访当年自己照片中的人物,在展览现场就有她随身携带的那本画册,每一个找到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影像旁边签名,画册的页面上布满了蜘蛛网般的各式笔迹。这部名为《Pictures from a Revolution》的纪录片今年刚刚发行。此外,在2004年,她还发起了一个重构历史的活动,把自己当年拍到的作品做成大幅的半透明的海报悬挂在城市各处,历史与现在叠加。看到照片中战火纷飞的景象,街头的人们驻足,沉思,它们似乎真的将人们带回了历史。 重构历史项目的现场照片 苏珊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在报道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人所遭遇的种族清洗的故事时,她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影像能够作为一种证据,它是否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见证。她不断从各处收集人们的家庭肖像、老照片,建立了一个在线的网站(www.akaKurdistan.com),网站至今仍然在运转。她同时出版了Kurdistan: In the (…) Read more

黑白还是彩色?

1994年第一届大师班的作品,在《generation x》集子里只有一位摄影师的作品是彩色的,1995年是三位,到了2003年,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使用黑白的只有一位,2004年变为三位,2005年是 五位。黑白从最初的绝对主导,随后使用频率逐渐下降,而最近又出现了回流的现象。 2001年我参加荷赛中国讲习班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我们也向老师提出过这个问题——用彩色还是黑白?两位老师当时还产生了一些小小的争议。他们的具 体观点我有一些模糊了,只记得一位老师认为黑白的表现力强且不易掌控,而另外一位则坚持彩色摄影更加难拍。2003年平遥摄影节曾经设置了一个讨论拍摄纪 实是黑白还是彩色的论坛,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并没有举办。 伦敦,早期使用Kodachrome彩色胶片拍摄的照片 by Chalmers Butterfield 我们对经典纪实摄影的认知都是从黑白开始的,比如尤金史密斯、萨尔加多他们的作品是黑白为主的。加拿大艺术家杰夫·沃尔(Jeff Wall,1946-)曾经谈到:“在196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接受了纪实摄影基本上是黑白摄影这种看法”。(艺术世界 2002年第一期)情况确实如此,在国内90年代纪实摄影最热的时候,几乎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摄影师都在拍黑白。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萨尔加多的看法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并不排斥彩色,但是在他看来:“黑白照片有更强的概括力,而彩色片却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五光十色的外表上,导致忽视事物的内在本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早期的纪实摄影关注的都是一些社会问题,边缘题材,或者是战争与灾难。这类题材似乎不适合用彩色来表现。 但是从80年代开始,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媒体的彩色化印刷,版面需要更多的彩色照片,另外一个现实就是媒体的娱乐化,广告商不愿意自己的广告旁边是一个索马里难民,媒体更需要一些生活化轻松的专题。面对市场的压力,更多的人转向了彩色,彩色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曾璜在1995年接受中国摄影采访的时候谈到,“中国摄影师要走向海外市场,要多拍正片, 因为国外图片市场上正片的市场比黑白或彩色照片的市场大得多。”当时一些摄影师自己偏爱黑白,但是又不得不拍摄彩色,所以常常准备两台相机,一台彩色一台黑白。 但是有趣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回归的现象。近来,黑白影像在媒体上重新受到青睐。曾璜在图片编辑手册中就专门介绍:“西方的主流媒体出现了使用黑白影像的回流。近年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重点报道都可以看出这样的发展趋势。”2005年,时代周刊的图片编辑Mary Golon在给当年的大师班讲课的时候,就介绍了时代周刊在操作卡迪娜飓风时时代的两个反常之处,反常之一是他们使用了荷兰摄影师vu图片社的kadir去拍这个专题,希望能够得到一个从不同视角看这场灾难的摄影师,反常之二就是他们使用了黑白照片,Mary golon这样解释:”黑白影像在时间界定上有一种永恒的感觉,这符合我们对这场灾难报道的立场,它的影响是长期的。” kadir van   lohuizen摄影 kadir van   lohuizen摄影 如果用最中庸的话总结一下以上事实,杰夫·沃尔还有这样一句话:“有人说彩色摄影好,有人说黑白摄影更纯粹。总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我认为这样考虑问题的方式有点不大对。就我来说,不管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都说明了摄影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当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探索方向。” 的确,我们今天最幸福的是,社会正朝着多元化发展,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我们喜欢的媒介表达,只要你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合适的,是能够传达你的个人感受的。在孙京涛在他的博客上翻译的“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中美洲及其人权”这篇文章中,摄影师也有这样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 “在拍《狂欢节上的脱衣舞娘》时,由于不知道黑白和彩色哪一种效果好,我索性两种都用。那时,我还同时拍摄纪录电影、研究各种曝光问题。那时还没有高速彩色负片,所以我只能用黑白胶片。我很喜欢黑白胶片的那种颗粒感。 在尼加拉瓜,我同样用两架相机拍摄黑白和彩色两种胶片,但我逐渐发现,在这个地方用彩色胶片更合适。彩照能够拍出人们身上穿的色彩缤纷的衣服、粉刷过的房子,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当地居民的一种情绪——对未来生活的乐观。这与萨尔瓦多截然不同。在萨尔瓦多,我也用两种胶卷拍摄,但那是因为杂志更喜欢彩色,而我却觉得黑白影调更能反映出那里战争的残酷性。 ©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