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笨的努力

早上看了德国的Stern杂志发表的摄影师Mathias Braschler & Monika Fischer 组合拍摄的“中国人”,我猜想很多人都不会喜欢他们这组作品,cfp的图片编辑崔劲辉就提到,“有人说,照片中的中国人看上去都“不太高兴”,这样不太好;有些人说,外国还是在带着有色眼睛看中国,他们选取的都是底层的劳动者。” 其实我对这些照片的第一印象是——二流摄影师的作品。(我很反感这种为摄影师们分流分等级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暴力的专权式话语方式。这种粗暴的把人分类的说法令我感到恐惧——这是tintingwong的留言,他说的是对的) 不过,当我浏览了这个摄影师的网站,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对摄影组合一直在做肖像方面的体裁,他们拍摄了“东德人”、“瑞士人”甚至还拍摄了“美国人”,这些题目简直能够吓死人,但是他们却用最简单的思路切入,操作方法一成不变:找这个国家各种典型身份的人,甚至是满足人们刻板印象的那些人物,比如瑞士就是滑雪者,美国就是牛仔,中国则肯定是农民工、新富,然后寻找一个典型环境,用足灯光,用影室肖像的拍摄方法,拍一张很严肃的照片,就这样持续不断地工作。上面我们看到那个中国人系列似乎就是他们的最新作品。 中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干,脑袋瓜一转就会觉得这种方法太笨,实在太乏味了,如同一个月天天吃方便面。 但是Mathias Braschler & Monika Fischer 却仍然算得上是成功摄影师,他们在欧洲的展览出版工作都很顺利。 美国人的画册和作品 我一开始不喜欢这组照片,就是因为这组照片太笨,表面化地结构中国人,明显的人造光的痕迹,都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是看过他们的全部作品,在他们的网站上也发现一些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定位,比如提到自己的“美国人”系列的时候,他们说这是一组“photo essay”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图片故事。 这就对了。其实,千万别拿桑德的《德国人》和这组照片相比较,他们完全是在两个不同领域展开工作,这组东西是标准的为杂志拍的活儿——悦目、有一定信息量、可以快速消费——他们做的是产品而不是艺术。 我的阅读和摄影师的作品产生了对接之后,我开始有些钦佩他们这种“笨笨的努力”,比“聪明人”要强,那些想做艺术的,都摆出了要一鸣惊人的架势,结果是,出了很多点子艺术家,但缺少了把简单工作做好的精神。 这个摄影师还有一个系列,我觉得还挺不错,就是<球员面孔>,都是球星的大脸,摄影师说“所有人都爱足球,你看这些人,不分宗教、种族和国籍,在球场上,人们只关心他们怎么踢足球。”

青海录播 一 德国明星周刊(Stern)杂志为什么使用了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

德国明星周刊(Stern)杂志为什么使用了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 西宁这个地方宾馆没有网络,课程又非常密集,直播的计划没能实现,只好改录播连载了,对搬着板凳一直等待的各位说声抱歉了。 四天,从早上到晚上,我很久没有这样听课了。这样听课的感觉很好,从教室里出来仿佛周围世界都变了样,似乎蠢蠢欲动的春天到来了。 德国明星周刊(stern)的图片编辑芭芭拉赫尔曼带来一段杂志的宣传片,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办公室里的人们辛勤的忙碌着,是对幻灯片的精挑细选,墙上的打样图……这样的场面我在《战地摄影师》的记录片中也曾看到,明星周刊的编辑们为纳赫特威编辑照片的时候,那份专注,让我每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如花痴般目不转睛。 这份被他们自己称作全世界少有的以图片为主的周刊,他们的编辑部充满浓厚的摄影气氛,这种气氛不是数字虚拟世界创造的,而是真金白银的照片(hard copy),他们仍然将照片打印出来,贴满墙壁,堆满地板,而不是在电脑屏幕里看,也许这种更加传统的观看,代表了更多的对影像的尊重。 卡特里娜飓风,这份杂志的图片编辑从8千张照片中挑选出200张照片,作为最终版面布置时的选择。明星周刊精心选择照片,包括片的来源,他们不仅仅采用图片社机构的照片,也寻找自由摄影师,因为自由摄影师代表了独立个体的观点。说到这里芭芭拉发出感概——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能够获得来自中国自由摄影师对洪灾的报道,不过她又自我解嘲,哦,这个好像不太容易实现。 但是飓风开篇的照片并不是激动人心的照片,却是直升飞机拍摄的全景,这样的照片将读者拉到事件发生的现场。而这种情况在对伦敦爆炸案的报道中也有出现。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这份杂志将新闻照片和特写图片故事结合在一起,不但刊登突发新闻照片,还用几个页码刊登了一位摄影师在爆炸之前拍摄的反映伦敦文化冲突的特写照片。将硬新闻和软新闻结合在一起,这种编辑手法很精彩。 但是,编辑在伦敦文化冲突图片故事的结尾用了一张教皇在街头的照片。这照片看起来平平,但却还是专门找摄影师索要的,就因为他们希望能够有一张典型的“伦敦”照片,让读者能够知道事件的发生地,好比如果是北京,那么就要找到故宫,天安门。 因此,你会非常沮丧的发现,为杂志工作,就要不断妥协,他们需要的照片不能味道太呛,结果总是中庸之道占上风,即使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也不会有例外。 新京报的何龙盛先生常常提到我们需要了解并建立影像传播中的一些常识问题,stern给我的启示,也就是此行我了解到的 第一个常识是——能够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现场地点特征,带有明确的地点信息的照片,比如涵盖典型建筑的照片、全景照片等等,尽管非常庸俗,但是却能让读者迅速产生阅读定位,在传播中具有优势。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