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照片测谎

我们所见的并非是真实的——说这句话的不是哲学家,而是科学家。今天早上我一直在兴致勃勃地看科学家谈论照片的真实性,这充分说明影像已经成为人类无法离开的语言工具,我们依赖它,憎恨它,也因此不得不想尽办法约束它。 《科学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六月号专门讨论照片鉴定的事儿。这篇文章被归在计算机科技这一类别中,围绕着科学家Hany Farid的实验项目展开,他最近几年都做一个名为“数字照片鉴定”(digital image forensics)的课题,我觉得或许也可以称作数字照片的测谎实验。 Hany Farid在这篇名为《数字鉴定:专家如何鉴别假照片》(Digital Forensics: How Experts Uncover Doctored Images)文章中,首先就以发生在中国的藏羚羊事件开头,指出了越来越险恶的照片造假行为,已经给作为证据的影像带来了诸多麻烦,这不仅仅是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新闻照片所面临的麻烦,同样在科学试验中,一些科学家证实自己研究成果的照片是伪造的,作为法庭呈堂证供的照片也可能是假的,因此迫切需要存在一个科学的鉴定机构和科学的鉴定方法,对这些作为证据的图像信息进行检测。 Hany Farid和他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这篇《五种方法鉴别假照片》(Digital Forensics: 5 Ways to Spot a Fake Photo)的文章较为通俗地介绍了科学家的思路。建议大家去瞅瞅。比如,科学可以从光线入手分析,拼凑的照片可能存在光照不一致的现象,下面这照片的鸭子可能就是叠加上去的。 还比如,眼睛里的光斑也可以泄露秘密,他们的大小、位置、颜色都提供了判断照片真实的线索,下面这照片无疑也是拼凑的。 Hany的研究机构收集了很多假照片案例,是我见到最全的,请点击这里观看。另外,科学美国杂志又根据他们的资料制作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幻灯片,千万不要错过。 但是,Hany博士也谈到科学打假的道路非常漫长,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他的文章后面我发现了一条很有趣的留言:“还有两种鉴定假照片的方法,第一它是否是路透的照片,第二,它是否来自中东。” 链接:鉴证实录 以下是一些科学家辨别假照片的学术报告,看过你就知道什么是科学鉴定假照片的概念了 1,辨别合成人物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名利场与乌龙球 上一周的名言应该是贺延光的一句话:“难道除了得奖,做摄影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 2008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揭晓却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获奖作品中一连串的乌龙球让中国新闻摄影界翻江倒海,内外交困。 1,    摄影记者PS成瘾。 获奖名单揭晓后,立刻就有金奖获奖者主动承认自己对照片做过PS处理,增添云彩而被取消奖项。那组作品最初看的时候我很喜欢,题材好,拍得也深入。但是作者怎么会在照片上画蛇添足加云彩?简直不可思议。此做法大概可以归为一种“瘾”,与吸食毒品完全是一个道理,它让摄影记者尝到甜头,逐渐产生依赖而难以自拔,这种瘾没有监管,没有惩治,因而在整个行业内泛滥。 2,    读者不相信照片。 伴随着获奖名单的揭晓,质疑声音立刻在互联网中出现。从前,读者面对具有各种奇特光影效果的照片,其反应都是好奇与赞叹,现在,读者的第一反应便是它是不是ps的。读者从小图放大后产生的马赛克开始怀疑费茂华作品红酥手的真实性,既而从照片拍摄对象的运动特征以及拍摄时间推断出图片说明写错了,照片中的“手”另有他人。最终,费茂华在博客上致歉。另外一张反映北京交通拥挤的照片也遭到了质疑,因为那张照片的拍摄现场不是北京真正的拥堵,而是北京站等待客人的出租车长龙。 3,    从PS到摆拍与虚假的图片说明。 当大家对PS打假兴致不减的时候,开始有人提出新闻摄影中的摆拍现象该不该打?这一届金镜头奖中争议最大的是取消了卢广的参赛资格,原因是其图片说明失实。评委贺延光撰写博客进一步说明了评委做出这一决定的前因后果,并且指出了卢广在拍摄新闻摄影作品时存在的摆拍行为以及他的为参赛而拍照的拍摄动机。这一贴激起千层浪,回帖已有两百多个。卢广也做出了回应。 本来今天的博客我打算写一下最近一连串美国各大摄影比赛的获奖情况,但是我觉得发生在国内对这次摄影比赛热火朝天的讨论更值得大家深思。(ICP无限奖这里,POY年赛这里,阿里克西亚这里,getty这里) 摄影比赛是一个名利场,对名利的追逐导致各式各样的铤而走险,发生在这个名利场中的种种怪现状是整个新闻摄影界矛盾的集中体现。从PS到摆拍,中国新闻摄影界的诟病已经暴露无疑,但是,当我们惊呼“我们还能相信新闻照片吗?”还应该再研读一下刚刚发生的因为拍不好领导的照片而下岗的故事。这也是中国摄影记者真实的生存处境。 我还要向打假的贺延光老师和许林老师致敬,我们也许都看到了皇帝的新衣,但是我们都没有勇气高呼。 打假的路线循着技术问题到道德问题,你还会看到存在于其中的政治问题,而对真和假的判断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归根到底,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对于真实与守信,我们该从何谈起呢?

一周一周

真真假假 1,巴黎竞赛画报 前两日刚刚说起数字瘦身,立马出现了市场需求。著名的巴黎竞赛画报近日爆出更改照片的丑闻,这份杂志在刊登一张法国总统泛舟的照片时,颇为殷勤地帮助其除掉了赘肉,这一行为被心明眼亮的人们识破,而总统则声称这并非是自己授意的行为。有消息称这是因为杂志的大老板和总统是私交很好的朋友,连法国人都来这一套,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 2,华航 华航空难频发让这家航空公司名声远扬,前不久在日本发生的飞机爆炸事件,幸亏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华航展开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公关行动,却让人咂舌。在空难后,这家公司挡不住摄影记者的镜头,于是将飞机机身上的公司名称覆盖住。这一行为似乎有掩耳盗铃的嫌疑,但是看上去却也十分有效。而这个案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你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这种盖掉自己标志以防出丑的行为,是不是也是一种对照片内容的更改呢? 上图是涂掉标志后的飞机残骸

数字瘦身

惠普照相机?是的,不是打印机。 先不要对我们传统印象里的打印机生产厂商也制造数码相机表示惊异,更令人吃惊的还在于这款相机的一个奇妙功能。相机菜单里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选择——变瘦,只要将按键按下去,画面里的人物身材立刻变苗条。 前后效果比较 数字瘦身?天呢,鬼才知道他们为何发明这个自欺欺人的功能,难道是虚拟世界已经统治了现实?在这个小小的潘多拉盒子里我们还想获取什么?数字增高,数字美容。 不过,再想一想,数字瘦身行为的出现,恰恰证明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待摄影的态度就是自欺欺人的。事实上,我们并不想利用照片证实什么,而是千方百计地使其“恰巧”和我们头脑中的虚幻世界重合。这样看来,照片是多么虚荣的玩意儿。 数字瘦身效果演示点这里:

摄影“术”与美女的诞生

我猜想大家都知道画报上展示的美女是不可信的,你可以翻看1416以前的一个帖子(一周一周),这个灰姑娘变大美女的片子,展示了骗人的照片诞生的全部过程,令人赞叹。不过,很多看过的人都对其中“photoshop”的技法运用印象最为深刻,但是如果你仅限在这个范围内理解摄影“术”,那你就太小看它大变活人的能力了。 美国老牌杂志《people》出炉了一期特刊《100个最美的美女》,在这期杂志中,他们采用了一个大胆的方法拍摄美女——1,美女们不化妆;2,美女们的照片不经过任何photoshop的处理工作。结果如下: 我在美国《大众摄影》杂志的博客上看到这则消息,老辣的编辑们指出了摄影师是如何使尽浑身解数在拍摄这一环节制造美女的,基本的秘籍有这样几点:1,曝光过度。嘿嘿,杀人不见血啊!简便易行。2,尽量穿白色衣服,这样造成的反光效果,可以使皮肤显得晶莹剔透。3,使用头发来掩盖瑕疵。4,使用柔焦镜。5,将景深设置得很浅,比如下面这照片,面部大部分都在景深之外变得很模糊不清。 世界真奇妙。去看美女点这里。

仔细瞧瞧

昨天带学生去拍摄中超——亲临现场体会举世闻名的“京骂”——当然这也是头一回和体育摄影这个我从来没有涉及到的领域接触。我觉得吧,器材笨重让摄影记者失去了很多拍摄的乐趣,并且只能循规蹈矩。大家都自带一个马扎坐在场边一丝不苟地抓拍“精彩瞬间”,如果这么按部就班干个三五年,恐怕会生出一种和在生产线上组装零件有几分相似的感觉。 闲话少说,前两天贴出的哦~!好尴尬这篇文章,估计不少人都没有看出到底怎么了,因为我也花了不少时间才弄明白,提示一下,注意两腿之间。哦哦,不能再说了。 今天提到了足球,给大家贴一张1967年的图片,两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拥抱庆祝胜利的照片。这次您再瞅仔细了,又是咋回事呢?一定要瞅仔细了!

哦~!好尴尬

修改照片这事已经让人有些腻味了,尽管大家都对这种事情束手无策,但是修改照片的丑闻仍旧层出不穷,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所以今天早上看到这条弗吉尼亚血案中的“假照片”事件,简直无话可说。想了想,还是贴了出来,然后挂了个题目叫做“尴尬”,因为修改照片的图片编辑挺尴尬的,被修改的照片挺尴尬的,看到这照片的读者也十分尴尬。但是据说,那只是止血带的一角。您瞅仔细了。 未修改的照片 以上两张是被修改的照片

“Photoshop”不是动词

最近网上比较热闹的一条新闻是针对photoshop公司的商标保护条例。 只要你略懂一些摄影,即使你E文再不佳,也会知道“photoshop”这个单词的意思;即使你E文再好,你也不会认为“photoshop”这个词的意思是“照片商店”;即使你再遁世,对各种暗语都一窍不通,恐怕也会对“PS”这个缩写代表的含义略知一二。 不过,伟大的Adobe公司宣布,你们对photoshop的理解都无效。 Adobe在其网站上关于“photoshop”这个商标——(注意是商标,不是单词)的使用条例中明确规定——photoshop这个词是一个LOGO而不是动词,他们还特别指出在使用photoshop这个词时的正确做法: CORRECT: The image was modified using Adobe® Photoshop® software. 正确:这张照片使用Adobe® Photoshop®的软件修改过 INCORRECT: The image was Photoshopped. 错误:这张照片被PS过。 哈哈,这实在是太后现代了。然后,有一些愤怒而无聊的网友就在Adobe的网站上搜索了一下,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原来在他们自己的网站上也在拿“photoshop”当动词玩,出现了“photoshoped”这样的说法。 其实,伟大的Adobe公司成功地在世界上生造出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动词photoshop,还在乎什么商标保护呢。而当photoshop从商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词汇,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此中的文化现象呢。反正,我觉得很有趣。

一周一周,数字狂潮

1. 数字击中《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上周爆出改照片的“丑闻”。时报在星期三向读者致歉,他们前一天报纸上刊登的一张六栏照片被证实经过了修改。照片是时报的员工但并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的,其内容是表现水灾中被淹没的一所房子,由于摄影者是透过火车玻璃往外拍摄的,因此在画面上留下了闪光灯的刺眼的反光,作者就自作主张的将之除去了。事件的进一步处理结果还未公布。(Pdn的报道) 除去画面上的光斑就是作假?估计照此估算,中国的摄影记者就无法混了。非常巧合,也在上周,许林老师在其博客上率先发出“华赛照片造假的质疑”(点击这里),指出一张去年获得金奖的照片有克隆画面的嫌疑,但时过一周,当事人仍然也未现身,此类事件是否又会不了了之呢? 2. 数字击中“历史” 在数字时代仍然保持与时俱进的摄影专业人士中,我认为墨西哥摄影师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是其中最为睿智的一个。近日在其创办的摄影杂志Zonezero中,梅耶尔发表了一篇关于数字技术与当下摄影史的论说。(点这里) 梅耶尔用两张照片说明数字给摄影领域带来的变化远远要比我们想像的要快:一张是便利店原来出售胶卷的货架现在全部挂满了电池,另一张照片显示黑白相纸与胶卷生产商依尔福现在已经转向生产打印用的相纸。 Pedro Meyer摄 这种急剧变化的历史在我们身边悄悄地发生,而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背后的寓意却浑然不觉。梅耶尔发现,目前银盐相纸制作的作品成为收藏家追捧的对象,而它们在几年前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只是随着打印代替冲洗,银盐照片变得稀有,才出现这样的变化。不过,目前很多人仍然不会收藏普通的打印照片,因为如果不使用专业的墨水和相纸,照片将很容易褪色。而梅耶尔却指出,只看到当下数字技术缺陷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会褪色的照片将和摄影术诞生之时的达盖尔、尼普斯的作品一样,虽然模糊不清,但是在未来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而变得珍贵。也就是说,历史就在眼前,今天的人们正目睹一个又一个数字时代的尼普斯现象的诞生,这些发明改变了摄影史,我们正巧站在历史转变的节点。 3. 数字击中VII图片社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VII(www.viiphoto.com)图片社的消息了,最近他们在伦敦召开了首届欧洲年会,会议的主题是多媒体以及视频技术与摄影的发展。10位图片社的成员轮番上阵,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全文在这里) 以下摘录几段发言人的语录: “今天,摄影的发展丢失了很多传统,也吸收了很多新的内容。由于动态影像的介入,摄影领域发生了剧变。而在未来,为大众传媒工作的摄影记者将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他们的作品,这绝对是发展趋势” ——詹姆斯纳切特威 “假如你的网站能够让读者停留五分钟就是胜利。” ———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 “报纸的生存将有赖于网站。越来越多的报纸摄影记者开始只拍摄视频,然后从中找一些截屏照片放在印刷版上,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约翰莫瑞斯(John G Morris) 4,数字击中你我他 近日,数字铁路(http://www.digitalrailroad.net)的商业运营越来越红火。这家公司从给摄影师提供服务器,帮助其建立自己的图片销售渠道起家,吸引了大批优质客户。目前又将原本独立的摄影师的个人服务器联网,实现在线检索和下载,已经变身为一家新型的图片代理机构。其创始人Nisselson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全球目前的图片市场是两百五十亿美元,而排名靠前的两个大图片社corbis和getty只占了其中40%的市场份额。Nisselson认为这就是像数字铁路这样的另类图片社存在的意义,而摄影师们未必一定要屈服大图片社的欺压,凭借自己的智慧也会在当下的图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一周一周之找别扭

“找别扭”的游戏你玩过没有,下面就请你在以下两组照片中找找别扭 以上是Allan Detrich——修脚事件主人公在调查中被发现的更多的假照片中的两张。报社对他一月份以来的工作进行调查之后发现,这个摄影记者今年一共提供了947张照片供报社发表,其中有79张被改动过,被篡改的照片有27张发表在报纸上,其他31张发表在网站上,剩下的虽然提交了但是没有发表。 修改了79张照片!这个家伙几天前还在哀叹——我也是人,也会犯错,请原谅我。不过,我们或许可以随便弄个摄影记者的笔记本来找一下别扭,大概真正纯洁的摄影记者已经是凤毛麟角。 买便宜照片也会给自己找别扭,上周发布了一则关于微利图片社的消息,美国一个宠物网站的经营者最近因为使用便宜照片引来了麻烦。他从某图片库购买了一张小狗的照片,逐渐成为他公司的企业形象,但是最近却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开始也使用了同样的照片。图片库专家给这家伙的答案是,这种情况只有认倒霉了,因为他从图片库购买的这种便宜照片并没有独家版权,也就意味着谁都能用,而且即使你买断版权(要多付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之前下载过这张照片的人仍然可以使用。 对于大企业来说,购买微利照片用作商业用途的确不是明智之举,最好专门请人定制照片,或者购买独家照片,呵呵,比如说——我家狗狗的照片:) 祝各位一周开始心情愉快!

原谅我,我也也是人

“原谅我,我也也是人”,这是摄影记者Allan Detrich在照片作假被揭发出来以后在自己的博客上文章的标题,听起来好令人心酸啊。 关于“修脚事件”我昨天下午在新闻摄影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调查,调查对象是新闻学专业二年级的28名学生。我请大家回答了三个问题: 1, 你是否相信新闻摄影图片为你呈现的事实。 17人表示完全相信,4人表示不相信,另外7人则部分相信——他们会考虑信源的可靠程度来判读图片的可信度,比如来自主流媒体的图片他们信任度更高。这说明媒体的信誉影响到读者对其传播内容的信任程度。 2, 你认为新闻摄影图片是否可以进行修改。 17人认为不可以修改,4人认为可以修改,7人认为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部分进行修改。 3, 你认为在“修脚”事件中摄影记者的行为是否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15人认为可以允许,12人认为不可以,1人没有回答。 对比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看出,有很多人为不可以修改新闻图片的人,在具体到修脚这一案例的时候,都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这说明对是否一定不能修改新闻照片,参加调查者观点上仍然很模糊。 这个小调查的参与对象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能否改新闻照片的观点已经发生了分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各位对“一个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这一帖子的回复也体现了这一现象,有很多站在不同立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有很多人都拿文字对事实的描述来和照片做比较,认为文字是片断的断章取义的,既然文字新闻可以被读者接受,照片为什么就不能进行修改。我觉得读者对文字的理解已经形成了共识,他们认知到文字并非是事实的全部反映,但是读者对照片的理解却并非如此,还有不少人都相信照片让人眼见为实,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关键还在于与读者沟通,有不少学者都提出过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以前介绍过两个小符号的智慧,这是Fred Ritchin提出的一个解决途径,通过明示告知读者的方法,将所有的变动都告知读者。我很欣赏这个思路,但是我最近发现,这种做法其实将会大大增加媒体和读者的沟通成本,媒体需要逐一解释改动照片的过程和理由,读者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因此,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摄影记者不要改动新闻照片,这仍然是一个最佳途径,实际上,大多数新闻图片即使有瑕疵也不需要修改,而很多修改都是虚荣心作怪。

一个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

最近,美国又出事了,一个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因为修改新闻照片,恐怕就要下岗。 我觉得这件事情甚为奇妙,因为其中的若干情节极富有戏剧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 [一] 第三者插足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拍摄一场棒球杯赛的时候,美国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Allan Detrich将球队身后记分牌下露出的一双脚修掉了。 最下面的图片是修掉脚的照片 耐人寻味的是,这双脚不是别人的,也是一个摄影记者的脚。这是一位女摄影师,她说自己想寻找一个不同的角度。所以,别人都在正面拍摄,她自己就到后面去拍了。 这个情节便是一个新闻摄影矛盾,在完成拍摄任务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破坏规矩站在和他人不一一样的角度,也许他因此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照片,却毁了其他人的画面。在这个事件中,这一插足甚至毁了一个摄影记者的一生。 [二] 群体事件 但是无论如何Allan Detrich都不应该把脚从画面中修掉,尤其是在报业竞争甚为激烈的年代。 Allan Detrich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拍摄任务类似于一场面对镜头的秀,你看,多家报社的记者都拍到了同样的画面,并且发表了同样的画面。与此同时,一定有不少记者唾弃那位站在记分牌后面的摄影记者,就在此时,他们发现了一张干净的画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案件应该是媒体的同行揭发出来的,因为作为一个目光可能仅仅在照片上停留几秒钟的读者来说,他恐怕没有时间对一双脚进行细细比对。因此可以说,这也是一个新闻摄影事件,摄影记者们在同一个竞技场上拼抢,甚至杀红了眼,场上较劲,场下也较劲,一旦你有把柄被抓住,那就真的完蛋了。 同一天不同报纸的头版 [三] 纯洁的中国 事件发生后,美国摄影记者协会立刻予以长篇报道,紧接着报社发表声明,表示道歉,并且展开对摄影记者的调查。这位记者已经在报社工作了二十多年,并且还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提名,但是估计他的职业生涯就到此为止了。 对比美国频频发生的修改照片事件,似乎我们中国显得特别纯洁。我们的确也有修改照片的丑闻发生,但是我们没有丑闻的肇事者,也就是说这种改照片的事情最终仅仅在学术领域探讨一下而已,不会触及发表假照片的报社和造假人本身的利益。 归根到底,可能是这样的,所谓诚信在我们这里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读者从来就没有把媒体上的新闻太当真,而媒介自身也就没把自己刊发的新闻太当真,在这两方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

周末话题——关于一个封面的两种看法

这个封面你觉得咋样?美国杂志纪念911的。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理念, 在美国摄影的博客里,Jay DeFoore却发表了他的批评。 如果你知道这照片幕后的新闻,可能也会和他有同样的看法,这张照片也是 一张经过修饰的照片,关键在于画面中人手持的明信片中的画面被换掉了, 下面就是原作和更改后的照片的比较。 原作 改后刊登于内页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作者David Butow在他的博客里表达了对于这一事件的不满,原来的照片 是他在911事件过后两周,自己手里拿着一张明信片拍摄的,但是后来杂志的编辑将 明信片中的照片改变了,换成了一张美联社的双子座的照片,原因是原来的明信片放 大后不清楚。David Butow和Jay DeFoore都很厌恶这种做法,在他们看来经过更改 后的照片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照片的感觉,失去了原来照片中的语境。 但是另一位美国摄影的博客作者Russell Hart明确表示自己对这个封面的看法不同。 他认为从根本上讲,这本杂志不是一本新闻类杂志,因此对封面的评判标准应该有 所不同。杂志的封面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 杂志的封面有着很苛刻的要求,首先需要是竖片,这就很难找,此外封面上还要 加杂志的名称,标题导读等文字,因此很难一下子找到特别合适的照片。 第二, 杂志的封面一般要体现其内页封面故事的主题,一般都通过插图摄影表现一个概念, 且封面要和内页呼应。 第三, 杂志的封面往往是一本杂志的脸面,同时还要受到市场销售因素的制约,挑选照片 需要十分谨慎,同时人们往往把杂志封面看作杂志的广告,因此对于封面的标准就更高。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很多杂志的封面都在使用合成照片,就这个案例来讲,编辑所作的改动 (…) Read more

不要的,统统都拿掉

我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今天看到一款超级新鲜的软件——tourist remover (游人删除软件),可以把你拍摄到画面里碍眼的人弄没了。目前我还没有玩转, 感觉是把photoshop的功能更加傻瓜化。这年头,要造假照片越来越容易。 软件的网址:http://www.snapmania.com/info/en/trm/ PS;刚刚删掉了一篇文章,感觉还没有考虑成熟,呵呵,回头再写

插播一条新闻:照片侦探们是否走得太远

今天本应该继续聊聊自由摄影师,因为看到美国摄影杂志David Schonauer写的一篇博客, 决定插播这条新闻。下面是我翻译的他的文章 “每个人都憎恨在新闻照片中的作假行为,但是我觉得有些博客作者在寻找数字更改照片案例的 时候,走得太远了。最近TVNewser的Brian发现CBS最近要走马上任的女主播Katie Couric瘦身有术。 见下图: 左图:cbs最早发布的katie couric的公关照片,刊登在5月的Tvnewser上, 右图:9月份新出版的cbs主办的watch杂志上使用的照片 这是另外一个可能终结新闻摄影地位的案例吗?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是一个公关照片。 作为一个被CBS以千万美金挖来的风云人物,我相信9月份很多打开电视的观众,关注这位女主播的兴趣 超出了关注新闻内容本身。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有理由以她自己的意愿化妆。 这个案例和以前的路透记者Adnan Hajj造假的新闻完全不同,哈吉是歪曲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 所以我奉劝那些博客们,如果你们不能找到和哈吉的性质一样的案例,你们还是暂时休息一下吧。” 这又是一个颇好玩的案例,照片侦探们真的走太远了吗?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原文地址:http://stateoftheart.popphoto.com/blog/2006/08/katie_couric_ph.html#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