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头说了算

鬼魅的科技之花再度在沙漠之城盛开,最近刚刚结束的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性电子科技展(CES)上,不少令人咂舌的科技产品纷纷登台,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照相机(嗯,我们还能称它们是照相机么?)不管怎样,一个新的摄影王国以及一套新的摄影话语正逐级显现,机械时代那帘幕开合之间捕捉光线的摄影法则正在逝去。 All Things Digital总结了这次CES上最为引人瞩目的三款相机,它们代表了消费性相机的未来。文章中提到,近些年来,数字相机厂商努力与智能手机抗衡,新式的卡片机上开始使用尺寸更大的感光元件,高端的镜头甚至应用移动的操作系统。这些努力消费者是否会为之买单,形势还不明朗,但每次CES都有不少这种夺人眼球的相机出现。 1.Polaroid “iM1836” 宝丽来?不是死了么?是的,那颇具文艺范儿的拍立得相机,那套系统已经“死了”,拍立得出售了它们的传统摄影业务,这款新宝丽来相机则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评论家称这种相机是“smartphamera“(智能照相机),它有卡片机的功能,但是所有的功能都触屏操作,在 Android系统上运作,其实它和你的智能手机差不多,就是不能打电话而已。 相机有一个10-30mm的镜头,特别之处在于感光元件不在机身上而是在镜头上,像素是1800万。这台相机今年第二季度就会上市,售价是349美元。 2. Canon PowerShot N 它还是佳能么?这款相机是佳能家族的异类,接近正方形的设计,小巧地可以挂在脖子上,液晶屏幕可以反转,整台相机只有一个开关按钮,剩下的都在液晶屏上操作,内置有58种不同的拍摄模式,一切选择都用指头划来划去,有Wi-Fi 功能以及可以和你的ios以及Android设备共享照片的app 这台相机4月份上市,售价是300美金。 3. Fujifilm X100S 最后,终于来了一个像是相机的,这就是诸位非常熟悉的富士复古相机X100的升级版,它显然和以上两款相机不是一个档次,这台相机是来革单反相机的命的,RAW,CMOS,1600万像素,高清摄像…… Fujifilm X100S今年三月将在美国上市,售价1300美金。 无论怎样,这些相机都预示了一个未来,摄影者的食指决定一切,拍摄不再是各种复杂的选择和算计,一切都尽在“掌”握。不知道数码相机厂商门的后知后觉会不会让instagram们的气焰受到打击,正好插播一条消息,这家公司上个月出台了新的条款意图用用户的照片赚钱,仅仅一个月,它就失去了一半的活跃用户。这不知道算不算是“用指头投票”。 最后,再分享一个链接,也是跟指头有关,英国摄影杂志BJP总结了去年最佳的ipad摄影应用,有技术的也有作品类的,值得去看看。

周末读报

虽然没有太阳,但是能够悠闲地阅读报纸还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早上,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转了转,发现不少好东西。 关于俄罗斯古拉格群岛监狱的报道,挺经典的图片故事。作者 James Hill是纽约时报的签约摄影师,在牛津大学学习历史,随后又去学了新闻摄影,毕业后成为纽约时报驻欧洲摄影师,先后扎根于俄罗斯和罗马。另一个关于俄罗斯农村的多媒体故事“土地”,也非常精彩。点这里去看。  大牌摄影师其实都同时做一些商业摄影的工作,Marry Ellen Mark 说:“最好的商业摄影工作是给电影拍剧照。”从1968年开始,她已经为100部电影拍摄过剧照。Annie Leibovizt的新书讲述她给大明星拍照背后的故事,大受欢迎,Mark这位摄影界的女强人也不甘示弱,她的新书《镜头背后》(seen behind the scene/forty years of photographing on set)由Phaidon出版,似乎卖相很好。你可以到这里去看她的新书介绍。 最近给polaroid唱挽歌的文章不少,纽约时报这里也有一篇,《宝丽来:缺憾与魔力》(The Polaroid:imperfect, yet magical)  我很喜欢耶鲁大学的这个影展,叫做《第一眼的疑惑:现代摄影中的光怪迷离》(First Doubt: Optical Confusion in Modern Photography.)展览中的一百幅作品从19世纪中期一直到21世纪早期,都是直接摄影,摄影师没有动用任何阴谋诡计,完全是镜头捕捉画面时产生的错觉。比如 william Klien的作品《四个头像》。这些照片给我带来的感觉正如同展览评论的题目《眼睛的困惑,大脑的满足》  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啤酒瓶,shomei (…) Read more

1979-1997, 6,697张宝丽来

有个家伙无意间闯入一个网站,发现里面都是按日期排序的宝丽来照片。 照片是个不知名的摄影师拍摄的,没有文字说明以及任何线索。循着照片的顺序他不断地进行推理,摄影师似乎是搞电影的,他喜欢音乐。。。。。1997年他得了癌症。他和心爱的人结婚了。婚礼后没两天,他又躺在病床上,两个朋友在给他弹琴,转天,他去世了。。。。 摄影师去世之前不久的自拍 闯入这个网站的blogger后来证实这些宝丽来照片是由一个名叫Jamie Livingston的人拍摄的,他用Polaroid SX-70 连续拍了18年,他把这个项目叫做Photo of the Day,如果他没有去世,也许他会有自己整理这些照片的想法,不过,遗憾的是,他的宝丽来停止在1997年10月25日。 摄影师的朋友在他去世之后给他办的展览

那没准是你

配合“照片+声音”的话题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当年文章后面的留言很值得一看。 《美国摄影》杂志认为摄影师Jeffrey Aaronson的作品《那没准是你》(Maybe It’s You)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Jeffrey Aaronson将互联网上刊登个人广告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他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合作,随后摄影师使用20″ x 24″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他们的肖像,同时让被摄对象朗读自己所刊登的个人广告内容,并且录音。 这是一个奇怪的展览现场,大幅的作品旁边是个人广告,以及一个耳机,拿起来便可以听到墙上这个人的广告宣言。 “嘿,你听到了什么?”,现场的观众纷纷互相打听,因为虽然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心里都又不同的感受。这个展览,留驻了观众的步伐,让他们可以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同时还让每一个带上耳机的观众都与他人隔绝,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和作品进行交流。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一种所谓新的联系被建立起来。 Jeffrey Aaronson的这个摄影展也被称作多媒体摄影展,而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里,也有一件有趣的装置艺术展览很是吸引我,这就是杨千的动态绘画系列。他利用一个电机装置,将几幅绘画连接起来,并且呈现一种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为我们展示了罪犯与警察、护士与病人、被遗弃的孩子与离异的父母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下面这个叫做《外遇》的作品,随着男人肖像的移动,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 这些展览却也激起了我的小小的恐慌,愈演愈烈的多媒体展览,是否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起码我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多媒体强迫症,对着一个京剧展览,我的想法是, 如果能够把他们唱京剧的声音录下来……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