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1。多媒体作品:黑暗中的阿富汗 “A Darkness Visible: Afghanistan”是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刚刚制作完成的多媒体报道。摄影师Seamus Murphy从1994年到2010年14次前往阿富汗,从阿富汗当地人的角度,讲述这个战乱纷争不断国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愿望。 这部作品的制作人Eric Maierson在其博客谈到这部作品诞生之艰难,耗费精力,关于这部作品的原始素材,是下面这样一些数字: 30多小时的访谈 2万6千张照片 9个月的制作过程 “报道”这两个字是Mediastorm所有多媒体作品中必须强调的关键词,它们并非是简单的照片+声音+视频的堆积,基于报道摄影师的作品,它们都是有着扎实内容的纪录片。 一位读者在片子下面留言:很棒的纪录片,充满力量,感人,忧伤并且非常美丽。 2.  时间胶囊 《纽约时报》在世界七十亿人口日发起了一个有趣的网络活动,报社一方面请印度新德里的员工Lynsey Addario——这也是一个有着七个月身孕的准妈妈,拍下人口日当天产房新出生婴儿的照片。与此同时,时报在网上发起征集,请读者上传自己国家的照片,藉由这些照片告诉宝宝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状况。时报会选择100张照片密封在一个盒子里,交给这些孩子的家长,等到他们长到20岁的时候,盒子里的时间胶囊将会带他们穿越,回到当年。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有了一些照片,其中还有一张来自中国安徽——一位拿晾衣绳做游戏的孩子。 时间胶囊不知道否是个好注意,编辑是否敢于把一个苦涩的胶囊(今天这个世界最好的写照)交给这些孩子?20年后,在一个资源更为紧张,环境愈加恶劣的地球上,打开当年这个胶囊,孩子们又会作何感想? (说到时间胶囊,连线杂志放出了编辑挑选的十部延时摄影作品,站在另一个角度,它也是一种时间胶囊,记录时间流逝的轨迹。) 3. 5% 苹果迎来了它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量刚刚超过了pc约5%。这是15年来的首次。苹果公司上个季度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15年来首次达到了5% 苹果的新成就和ipad的上市很有关系,分析家指出,之前有些人认为ipad的出现会影响苹果电脑的销售,但最终人们却发现现实的食物链是这样的——有些顾客的确选择购买ipad而不是Mac,但更多的人决定买ipad而不是Windows PC。 说到ipad,它搅动了整个数字出版行业,最近时代出版集团宣布,旗下五家刊物将在最新的Kindle Fire上出售(FORTUNE, PEOPLE, Real Simple,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多重世界 没有语境解读照片是混乱和危险的。 摄影师Ed Kashi最近出版了一部作品集,题目很奇怪,叫做《三》(three),这本书是他三十年纪实摄影职业生涯的总结,来自不同的故事,共同点是都以三张为一组的方式呈现。 这个编辑思路的形成很偶然,Ed Kashi在打印制作照片的时候,将三张照片并列放置,发现这种组合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三张照片的切换所形成的蒙太奇效果,将照片置于一个新的语境,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使得Ed Kashi回过头把以前所拍摄的纪实摄影报道的照片重新梳理,将每个故事浓缩为三张一组,最终产生了这本名为《三》的画册。 到这里去看有关这本书的作者访谈。 说来有意思,Ed Kashi画册封面的这三张照片,就挂在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的办公室墙上。上周我和几位朋友去参观了这家公司,拜访了我在博客里无数次提到的Brian Storm,他的工作室墙上是报道摄影界各个大牌摄影师的作品——静态的,而存在房间电脑里则是它们的多媒体版本。 Brian是个工作狂,一直在忙。没有想到他并非只是一个公司的经营者,多媒体理念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实践者,他正在和同事一起剪片子,内容是最近的一个workshop学员的作品。每一个画面、声音之间的配合他都斤斤计较。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后的成品,而这个幕后花絮也值得一看,在里面,Media Storm的专家Eric Maierson说:声音,视频和照片所结合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恐怕也可以理解为强调解读影像的语境问题。 这真的是个小世界,我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人事物之间的联系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但小世界的另一重含义是,微观中我们熟悉的世界,是自成体系的另一个天地,不信你就去看看尼康最近刚刚揭晓的“小世界”摄影比赛的各个奖项,很多照片作者前面都有着“博士”的称呼,这恐怕是学术水准最高的摄影比赛。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家也是浪漫的。 摄影:Dr. Heiti Paves

周一消息树

反差 早起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看多媒体报道却不用担心网速。今天的消息树上挂着的都是多媒体报道,我愈发感觉在网上看新闻还是很有乐子的。 1,中国人,又来了。 上周我发了一个帖子叫做“笨笨的努力”,引起了不少争议。后来我去见包子的时候又提起了这个事儿(越来越喜欢和包子聊天了),他给我展示了英国卫报也用这组照片做的一组报道,图片选择和德国人大有不同。包子的收藏是他姐姐在英国扫描了报纸发给他的,我还挺羡慕。不过,我很快发现卫报网站上也发了这组照片,他们利用了一张中国地图,就把这些照片重新进行了组合,线索更加清楚。——点击这里去看看。 2,今天,蓝天了没有。 和包子谈起拍奥运的事儿,他说,你看吧,要是北京的天不蓝,大概卫报的标题就会是gloomy olympic——我忽然脑筋急转弯跳到了马丁帕尔当年的成名作“bad weather”——天气,是当下外媒关注的重点,但是他们都不够科学,不够客观,不够尊重事实,你应该去看看asia society做的这组关于中国环境治理的报道——向往蓝天,这个报道是media storm帮着做的,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总的概述,有照片有采访——不过这些照片让我总觉得拍得像八十年代。最值得看的是第二部分——这帮家伙竟然在一年多以前,就在同一个位置每天拍一张北京的天空,最好的天气、最坏的天气、变化最大的天气——我饶有兴趣地一张张翻看,仿佛看到了遛狗回来的每一个早晨,此报道太厉害了。 3,两家人,是不见面的邻居 说起media storm,这个专门做多媒体报道公司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他们最新推出的多媒体作品《common ground》还是很值得一看。我特喜欢这部作品的创作思路,摄影师Scott Strazzante2002年拍了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农场变成了居民区,眼看着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子被推倒。若干年之后,scott又回到了这里,拍摄当下住在和老夫妻老宅几乎同一地点的新房子里的一家人。故事就是记叙两家人的日常生活,仿佛有一个时光机在这个分享同一块土地的两家人之间穿梭。 4,胡同,原来是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 纽约时报的关于北京建筑的多媒体报道是从北京的胡同开始的,地图中,胡同都用红色的细线标注出来,看上去仿佛是这个城市的血脉。他们还将一个区域的胡同建筑情况从1916到2000以及2007年做了对比。当然,谈新北京的建筑肯定不能离开那四大件——鸟巢、央视、三号航站楼和国家大剧院,就这四个建筑,纽约时报把地图、示意图、照片和建筑评论家的声音结合起来做了详尽的分析。 5,比赛结束之后呢? 现在谁也不会想到那么远,或者说比赛结束了就结束了吧。纽约时报做的这个《比赛之后》的多媒体报道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他们采访了一些昔日赛场上的风云人物,给他们拍摄肖像,附上他们当年赛场上的照片,然后请他们讲述自己经历,思路挺简单,但是故事很生动——不过,遗憾的是,那都是美国人。 又:关于西方对东方的观看,关于刻板印象,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再找个机会和包子聊天,他很能说也爱琢磨,我们上周就这个话题聊了半天,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请关注教室里发布的预告。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