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科技感 今天在消化订阅的一堆文章的时候,竟然饶有兴趣地认真阅读了一篇关神经元的文章,于是想到干脆周一种一棵“科技树”。 1,镜像神经元 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或许也可以称之为物种竞争策略,其核心是“适者生存”,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道真的只能是“他人皆地狱”?科学家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或许可以对这个悲观事实略有改变。 大约14年前,科学家在猕猴身上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大脑细胞,它使得猕猴会模仿其他猕猴的动作和行为,此种脑细胞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也就是说,在大脑的层面上,猴子“看到的”和他们“所做出的行动”是一致的。 而到了2007年,这一脑细胞在人脑中的存在也得了证实。镜像意味着当他人微笑的时候,旁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微笑,这并不是所谓感情在起作用,而是“生物反应”! 自闭症的问题就在这里,镜像神经元失效了,他们不能与他人共情,从而只能被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此神经存在的奇妙之处是,它说明 “人类是生物上先天设定好要跟别人深深互联在一起的。‘我’是一枚铜板的两面,没有他人,也没有自我。”这一神经元对于不仅对语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解释了道德和同情心是如何作用的。 而我对这个神经元感慨的地方在于,这恐怕解释了那些令人感动的纪实摄影的迅速激起人们的怜悯之心,并导致行动的生物学原因。 2,IPad出版社 ipad的博物馆一天  图片来源:这里 据报道,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村上龙将他的出版公司换成了一家软件公司——苹果。 村上龙最新的日文小说“歌唱的鲸鱼”已经在ipad印社里蓄势待发,这本小说将通过ipad终端与读者见面,里面还伴有视频和音乐——作曲的是坂本龙一。这本新式小说售价是17美元。 摄影师们,大家的幸福时代到来了,连小说都在视觉化! 标志旧时代谢幕的另一个新闻事件是,巴西一家具有119年历史的老报纸“the Jornal do Brasil”将停止发行印刷版,今后只有网络版的存在。 3,读者要什么? 高科技让新闻媒体开始开展“猜心运动”,Nieman新闻实验室最近的一篇博客列举了几家媒体利用科技工具了解受众需求的事实。不过,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否要以满足受众的口味为目标,而受众的要求就一定是低俗的么?这一直备受争议。 几个案例如下: 纽约时报报道了yahoo的博客Upshot,其编辑们写作的方式是利用一个软件追踪读者所关注的热词,根据这个动向来决定他们内容的写作。纽约时报对此是有些冷嘲热讽,这遭到了Yahoo的否认,他们提出,传统的编辑部运作模式他们也仍然有所采用。 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新闻检察官提出,目前邮报已经分成两派,网络组的记者被要求要尽量多地使用用户生产的内容,关注网民的需求,而印刷版的记者则对此深有怀疑:难道读者不关注的热点,报纸就不去挖掘报道了么? 一个调查指出,BP漏油事件,随着受众的关注度从57%降到43%,媒体的报道也从44%降到15%,受众的兴趣度影响了媒体的报道频度。 而另一项调查则指出,对BP漏油事件的关注也已经逐渐进入了Twitter,上个月大概有四分之的Tweet链接是有关这个事件的。 事实大概是这样的,媒体也许不能唯受众论地报道新闻,但“低俗的受众”这个刻板印象也许也要有所改变。

我的ipad媒体生活(1)

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我购置了一台ipad。 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在app商店里徘徊,希望能够撞见一些新鲜玩意儿,我时常溜达的地方是新闻货架。我很好奇,这个被热炒的平台究竟能否成为传统媒体的救星? 到目前为止,我的发现颇有些悲喜交加。今天先说说欢喜的一方面: (1)ipad上的美好生活 我首先盯上《纽约时报》,继而发现,这个ipad版本很中庸,名称叫做《纽约时报编辑精选》,与纽约时报网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内容上更为精简,是免费的。看来,《纽约时报》尚未决定投身乔布斯教会,只是稍微做了一下妥协,他们可能还在纠结网络版的收费问题,更希望建立自己的帝国,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平台。 下载法国《解放报》(Liberation)的app,纯属是为了“看热闹”,我心仪这家媒体的照片使用已经很久,但平日很难见到纸质版本,网站则看不到版式的样子。这个app是半免费的,可以隔三差五地下载全套报纸,但要看更多,一个月收费12欧元。 《解放报》的ipad版代表了当下纸质媒体ipad化的另一种形态——以原版报纸页面的方式逼真展现。对于《解放报》这种设计得非常漂亮的报纸来说,此种方式干净利落,保持了原汁原味。 作为美国最具活力的报纸,《今日美国》(USA Today)在这一轮报纸新媒体运动中,自然不会落伍。我很喜欢他们的app,如同这家报纸的平面设计,里面也有很多小花招,比如,可以滑动屏幕上端的导航条,从资讯叠跳转到生活方式叠,页面左边的每日图片精选,读者调查也都很有趣。整个设计非常紧凑。《今日美国》的设计可以说是深度ipad化平面媒体的代表。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也都是在ipad版本上狠下功夫的报纸。 平面媒体的切入ipad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为代表,他们设计了Eyewitness这个app,与佳能合作集纳每日优秀照片,有些类似波士顿大照片栏目,但没有任何主题,只是精彩好看。ipad的确是一个很棒的浏览照片的平台,这个app一度成为我向朋友展示ipad可以当作摄影师随身电子作品集功能的最佳说服工具。通过这样一个小家伙,《卫报》在其中收获了品牌效应,这也可以成为下一步进军ipad的试金石。 提到品牌,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目前在互联网上,媒体品牌效应被“离散”的问题。当网络读者以各种方式转载、分享媒体文章的时候,这些文章逐渐游离了原有的根基,成为一个“孤儿”,但对于读者来说,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这使得那些依赖品牌效应获得忠实受众的媒体,失去了这一优势。而ipad仿佛是你家沙发前的茶几,上面摆放着名称鲜明的各种报刊杂志,每一次拇指按下去就是对这个媒体品牌的一次强调。 最后,华丽丽地亮相的就是《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ipad版本的杂志,相比较沉闷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它实在太棒了。 这个app收费4.99美金,我下载了免费的样刊之后就对收费版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我对体育方面的内容实在不感兴趣,所以才作罢。《体育画报》在平板电脑平台上的实验早就名声在外,之前那段著名的视频花哨地有些科幻。坦白说,当初我觉得那些演示只是一个概念,直到它落地于ipad之后,我才很惊喜地发现,或许这就是ipad为何可以拯救平面媒体的理由。1,仍然保留了杂志阅读的页面感觉,2,结合了网络的特点。可以分享,评论,超链接阅读。3,非常好的“触摸功能”,使得ipad概念里的实体感+科技感的结合发挥得更为精彩。4,我最为看重的——非常视觉化!图片故事,照片影廊,视频,互动图表都巧妙地隐藏在读者的每一次触摸后面,毫无疑问,这将给视觉工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horse同学比我早一步拿到ipad,他的推销用语是:这是视觉工作者的福音。 但是(又是但是)中国媒体在ipad上的表现如何呢?明天接着说,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叫做:《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