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看呀看

昨儿,金家又把全世界折腾的挺热闹,想起了一本书,《金正日看东西》(Kim Jong Il Looking at Things) 此书源自一个图片博客,博主是葡萄牙里斯本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 João Rocha,从2010年10月开始,他每周一帖,精选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的敬爱的领袖金正日的照片。所有的照片都有着出奇统一的视觉秩序,金主席身穿他惯常的那两身衣服(藏蓝或灰),居于画面中央,其他人分列两旁。看起来,金主席没有别的事儿,就是看,看呀看,看规划图,看新商场,看电脑,看大鱼……,关于这些照片,Rocha给每一张照片都用统一句式命名:金正日在看一个商店的冰柜,金正日在看一个玻璃瓶,金正日在看一个广告牌。这个博客在网络上风靡一时,每张照片后都有几百个评论。 博客最后一张停留在“金正日在看烤乳猪”,Rocha致读者说,鉴于伟大领袖已经辞世,他手里的存货已经无法供给,这个博客就停掉了。有人建议他继续发布金正恩同志看东西,他感觉似乎照片还不足以每周一张,只能暂时告别读者。 这个项目最终吸引了法国出版人Jean Boîte,将之做成一本书。此书是他预计持续出版的一个系列:Follow Me中的一本。Jean Boite希望人们关注这样一种新艺术景观,发源于网络,收集者也是创作者,灵光一现,然后稍纵即逝。 Follow Me 系列已经出版了两本,另一本是Jon Rafman的《九眼看世界》(The Nine Eyes of Google Street View),Jon花了三年时间收集各种Google街景车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世界。

超过140个字:NO.1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反微博体栏目。没有任何主题限制,就是要求作者写很多字儿。 本栏目的文章都是读者来稿,下面就是这个栏目的NO.1号文章: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作者:程新皓 一旦照片不再对应现实,不再拥有作者的意图,所有的猜测都是这张架空照片的合理诠释,都是它的真相。用艾柯的话说,所有的猜测者都成为了这张照片文本的“模范读者” 照片作者Lee Miller. 笔者翻拍自[英]格里·巴杰 《摄影的精神》(中文版),p.97,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前段时间在网上做过一个小测试,贴出一张倚在沙发上的女士的照片,并让观看者猜测该女士的身份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其实,这张照片是美国摄影师Lee Miller在1944年在德国莱比锡拍摄的照片。根据图片说明,画面中的女士被认为是当时莱比锡市长的女儿,为了不被苏联人逮捕,服毒自尽。而以下是网友的部分猜测: 老刘忙:战争,救护人员,累了,小歇。 wkd15jordan:战争,压力,女人,寂寞,在那个… 莫少:战争,救护人员,贫穷,饥饿,缺物资,彼备,冷,绝望,死亡 蓝翎:是南丁格尔吗?战地女神的倦怠 沈醉:希特勒的老婆啊?在地洞里面吃了一点点氰化物?啊,不好意思,把十字看成卐字了。拍护士题材片子的间隙? 速忠伟:集中营刚解救出的女人 十一映画:病号,感冒了,给穿了军大衣御寒,这姐们儿还有点胃疼 myerhu:不属于她的军医大衣,德国二战,死掉的女人。抑或是在法国的纳粹支持者? PARK:同上,哈哈。没准还是某个影片花絮什么的。 DARKWOOD:安眠药与泻药不能一起吃。。。 无糖里脊:整体的时代感应当是二战时期。女子的姿态和表情并不安详,要么是劳累到不自觉的睡着要么就是昏迷或者已经死亡,才会有这种张口后仰的姿态。根据大衣和袖章判断,不是平民,很像军中医护人员。袖章上的文字和字体更像当时的德国。还有细节很有意思,沙发靠背上脱离的扣子,和扶手上的起皮。这个环境一段时间没有人居住,拍摄照片的地点是在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战争的地方,巷战,轰炸,占领区,等等。如果是摆拍,以上全部推翻。不过看照片的光影,更像现场的黑白胶片拍摄,摆拍的刻意性不是很大。 靡靡非柒:如果是休息这种姿势很不舒服,仰头拉伸脖子,嘴巴眼镜微张,实验下感觉是种思维呆滞的状态,环境破旧像是德国战争的环境,但是身上没有伤口,如果是服毒谋杀之类就不会有照片了,双手放在胃部也没用力,大概是受到什么精神上伤害了,比如亲人在医院死去,医生把自己的衣服给家属披上之类。 嘉武:对历史白痴,只能读出这是旧时一休憩外国女子, 画面构成对比有变化,光线过度有层次,形象刻画细腻。 吕力NEF力叔:战争的医疗人员。想到四横遍野。压力颇大 amzhou:看上去像医务人员,看上去不像在医院里,看上去很疲惫。 望穿三峡:我感觉是一个女人,死了 羊大为美:这个,不会是慰安妇吧……或者是《西西里的美丽》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那类型角色?看环境像是被轰过,可能是医护人员,军官们还在看沙盘戳地图,她抽空睡一会儿。 shone:这个确实像是二战时期,而且无糖里脊说得有理。但我以为,按下快门毕竟是一瞬间的事,这个表情有可能是过渡性的,就像我们平时连拍会拍到一些没有想象过的表情一样。我觉得,反倒是她倒卧的方式传达出了一些信息,应该处于极度的疲劳或痛苦中。精神上的失控应该会颓然一些,我认为不该是这个躺姿,大概是疲劳过渡的昏阙吧,又或者是药物作用下的痛苦。 (…) Read more

周末话题:像素星球

“照片因而成为一种奇特的媒介,一种新的幻觉形式:在感知的层面上是虚假的,在时间的层面上又是真实的。” ——罗兰巴特 1981 以上这段话摘自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今天是威廉王子的大婚,全方位的直播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准备就绪,这使得我禁不住想重读一下这本书,尤其是第七章《戴安娜之死:性别、摄影与全球视觉文化的登基》。 米尔佐夫将王妃之死称作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摄影的终结和全球视觉文化的登基”,我想,米尔佐夫所指的摄影的终结指的是以获得“真相”为目的的严肃摄影行为的终结,这一目标因为观看从眼睛对眼睛的观看转移到镜头对镜头的观看,而将一切现实都变成具有表演性(以被观看为目的)的行为,语意内涵再也无法得到明晰的确认,像素星球也就由此而来——“如果我们消除图像,那么不仅基督而且整个宇宙都将消失” (君士坦丁堡主教尼斯福鲁斯。1994) “她是一个全球的视觉偶像,形象威力非凡,因为她将正规的王室肖像,流行照片和虚拟形象这三者合而为一”,这是米尔佐夫对戴安娜的评价,文中专门有一个名为“摄影与王妃”的章节。 到底是王妃利用了媒介影像还是媒介影像利用了王妃?米尔佐夫认为,“自戴安娜成为一个公众人物之日起,她就麻烦不断了,在她自己与媒体之间进行复杂的形象和凝视的交换。” 以下是米尔佐夫所分析的照片所讲述的戴安娜的故事: 1. 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第一流的演员 1981年1月29日完婚后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亲吻的照片,戴安娜仰着脸,颈部很舒展地向前伸,似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亲吻中。……年轻女孩嫁给一位王子,这个神话当然需要有接吻动作为封印。戴安娜在重新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第一流的电影演员。 2,戴安娜在泰姬陵所表现的失落并不只是她个人婚姻梦想的破灭 她独自游览泰姬陵,正式发表的照片用广角镜头把陵墓全部纳入画面,却又把王妃前面的水池剔除在画面外。结果是戴安娜似乎被陵墓完全压倒了……她的身形几乎成了全部影像中的一个细节,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辨认出那招牌式的微微倾斜的头和向上的凝视。……对于作为这些照片的主要受众的英国公众来说,印度的背景非常适合表达失落的主题。……帝国怀旧病已经发展得轮廓分明。这些帝国的回声当然是撒切尔政府的一个标记……那些没有受益于1980年代繁荣的人都有幻灭感。 3,照片弥补了他对这一短暂遭遇的记忆不足,事实上是创造了一次与戴安娜相会的虚拟见面,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却可能已经完成。 作家布莱克莫里森的回忆:她跟我握个手就过去了,但我有照片。她微微低着头,让眼睛显得大一些,给我那么一种神情,好像在说(有点顽皮地)我们在一块儿啊,那神情又让你想到拜伦(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孤独,可爱,却又无助“)…… 4,名望是景观化的消费文化的兴奋点,在这里产出的是某种形象,以便尽可能多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产生尽可能高的回报价值。 1995年,戴安娜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准确地把自己判定为“货架上的一件产品”。1994年,她乘坐的奥迪2.6E敞篷小轿车的销量翻了一倍,她那张挎着价值1100美元的Lady Dior手提包相片发表六个月后,相同款式的手提包卖出了20万只。 戴安娜的葬礼是一次有着惊人意义的全球媒体事件,当艾尔顿翻唱的《风中之烛》作为单曲唱片推出后,到1997年10月底,公售出了3180万张,仅仅这支单曲就为王妃慈善会筹资3000万英镑以上,在随后的几个月内还揽进一亿英镑的捐款。 5,不再拍照 在肯辛顿宫外有一件很典型的纪念物,是用加了镜框的在报纸上发表的戴安娜照片搭建起来的,上面有追悼者们写的一句话:“不再拍照”。这是人们在惨剧发生后普遍流行的一种伤感,然而人们还是使用了大量流通的戴安娜的肖像照,对某些评论家来说,这种悖论暴露了哀悼不过是大众的伪善而已,更确切的说,它们恰好是全球化虚拟现实时代里日常生活的填充物罢了。 米尔佐夫在这一章末尾指出,虽然戴安娜一生都在与摄影对话,但她的死却首先是一起适于上电视的事件,在当时互联网虽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源,但还不具备电视的现场报道能力。 而这一能力的进化之快,恐怕是米尔佐夫所未曾料到的。今天下午威廉王子的婚礼直播将充斥网络的各个角落。如果说王妃之死是像素化星球的登基典礼,王子的婚礼则证明了这个星球正在以狂躁且势不可挡的方式加速旋转,至于未来又会怎样,恐怕要看我们对人类这个生物究竟抱有何种信念。 本文所引文字来自《视觉文化导论》一书,如果没有读过,建议将之列入你的阅读清单。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