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总结发言

昨天的周末话题,大家聊的甚为热闹,我都根本插不上嘴。 冬瓜不怀好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笔记本屏幕光线照耀下任悦的镜片后的眼睛一行行扫过每个人的留言,琢磨着总结发言,或是又一篇文章成竹在胸了………” 我可没有什么总结发言,这个帽子有些大,戴不了。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和摄影师聊过,没有看到拍摄现场,不了解震区的情况,不知道被摄对象的状况,对我而言,无法从大的宏观方面去评价这组东西。从我一开始看到这组照片,想到的就是一些技术性的细节。 关于灾难的现场深度报道,我头脑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5年《时代》周刊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仍然秉承着《时代》遇到重大新闻时的一贯做法,他们弄了连续好几个页码的大照片,其中有一个对开页,是四张照片,四个海啸的幸存者的肖像,面对一片狼藉,照片旁边的文字则是他们的幸存故事。 这个案例给我启发很大,都知道报纸和杂志不同,报纸更注重新闻性——快、新,而杂志则强调故事、细节,但是如何从影像上做到这点,却并非这么容易。这四张照片不是一种“我在现场”的快速的记录,摄影师的拍摄速度到这里反倒慢了下来,他对每个人进行采访,画面风格统一,相互联系,被摄对象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密,真正做到了“环境肖像”的要求,这样的照片刊登在杂志上就显得很耐看。 看到第一财经他们的尝试,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这组片子。第一财经周刊的编辑和记者们恐怕也在试图摸索一种更适合他们杂志的报道风格。 有个朋友昨天在msn上问我对这组照片的意见,我是这么说的:“想法是可以的,但是做的时候没有把度拿捏好,有的照片是可以的,但是有几张不行,整体放在一起就有问题。” 这组照片如果沿着第一张的感觉拍摄下去我觉得会好很多,在报道灾难的时候,对人的关怀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传统的报道思路却总是把救灾放在最前面。当然,这组片子的意图是将活跃在前方的各种状态的人都拍到,但是这样不但给摄影记者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削弱了观点的表达。如果能够拍到哪怕只有五个灾民的肖像,它的分量就会和现在完全不同。 这组照片如果不用闪光灯就好了,或者应该把灯光的感觉隐藏起来。一方面架设灯光在现场难度大,并且容易过度强调拍照的仪式感,从而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不适,另一方面,以我的经验,有的时候给杂志拍照片,让照片里的灯光显得特别绚,那是不得已的方法,因为现场环境不好,人物状态也不好,这个时候就只能通过灯光来弥补画面的平淡,取得所谓较强的视觉效果。而真正优秀的灯光的使用,通常是看不出用了灯,如果灯光效果明显,那么它就应该是一种语言,也是有它的意思表达的。 这组照片里有几张照片为了强调被摄对象的身份而让他们手持步话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主题要表达的是他们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他们的职业身份,如果要表现他们的工作,就应该抓拍他们真正工作的场面,既然拍肖像了,就要从他的面孔出发,以此为重点,试图传达他们的精神状态。 这组照片里的几张如果不在紧张的救援现场拍就更好了,因为很容易给读者一种不严肃的感觉,即使我们也理解,再忙他们也会休息这个道理,还是会有一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摆拍肖像啊”的这种心态。恐怕这也是很多被摄对象拒绝被拍摄的原因。 我这么“批评”人家,并不是说我到现场就比人家拍的好。我可能连和人家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也许只是一个躲在一边偷偷摸摸不断按动快门的小人物。这组照片对于摄影记者的启发在于,报道这样一个灾难事件,你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拍一千张悲惨的照片,但是你也可以停下来,面对灾难中的一个小人物,鼓起勇气和他聊聊天,鼓起勇气对他说,能不能给你拍一张肖像——这可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是对被摄对象的尊重,也是对摄影师身份的一种追寻。 我写这些不是批评,昨天和唯一也有很好的交流,她很愿意听大家的意见,有交流总是好的。

杂志摄影双周记之一:我要炫照片

从这周开始,1416教室将开辟一个新的栏目:“杂志摄影双周记”。 我希望在这个栏目中介绍当下国内杂志摄影发展的新动向。一方面,对于新闻摄影师来说,为杂志工作恐怕是当下一种理想的工作状态,而优秀的杂志摄影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却仍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另一方面,对于整个中国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来说,经过了由都市报推动的报纸新闻摄影发展的蓬勃期,现在应该迎来杂志摄影的时代了。 这个栏目为双周刊,我将邀请杂志的图片编辑,摄影师,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 非常感谢第一财经周刊的图片编辑王唯一,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很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唯一对于1416的朋友并不陌生,几个月前她在这里寻找用光大师,随着第一财经的创刊,唯一的工作也有了初步的成果。 我要炫照片 王唯一 从试刊以来到现在,做了8期杂志,5期试刊,3期正式刊,有惊喜也有遗憾,只是遗憾的比例可能更大一些,原因有很多,有编辑流程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图编的问题、也有摄影师自己的问题,但我们都明白,一本杂志的磨合至少需要1年多的时间,何况这是一本周刊,我们必须花更少的时间做更漂亮的事。 杂志的设计风格基本上可以用几个词概括:简洁、大气、炫。和其他财经杂志唯一的区别恐怕就在这一个”炫”字上,怎样理解并拍出”炫”的感觉来,这是我们一直在琢磨的问题。有人很直接地跟我说:”不就是拍大片吗?”可所谓大片的首要条件是什么?拍摄对象首先要养眼!要把那些个大腹便便的老板们拍得赏心悦目,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片儿行不通,那就靠摄影师的个人魅力了,让拍摄对象乐意配合你实现那些大胆的想法,这也是有学问的。这方面我最佩服的摄影师是储璨璨,每次拍摄到最后,他和拍摄对象几乎就快成哥们儿了,让他做什么都乐呵呵地答应,而且好片子几乎都是出自最后几次快门。璨璨告诉过我一个诀窍,就是别把他们当老板看,就当成第一次见面的普通人,想想你是怎么和陌生人开始谈话的?工作以外的话题或许更能拉近距离。 可惜璨璨的片子还没正式上版,回头再发,现在的这两个版面,说不上炫,但摄影师很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神韵,对光线的把握也没什么可挑的,至于”炫”,那等待下一个惊喜吧。 摄影师:郑福利 拍明星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尽管老徐已经算是比较平易近人了,拍摄时间还是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被压缩到10分20分钟。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安排好画面里的6个人和一条狗,如果不是有那么一点运气成分在里面,还真难搞定。原本摄影师带了一个大柔光箱,后来发现天花板上的那盏灯的光线效果更温暖自然,再随手利用办公桌上的一盏伸缩式台灯,打在徐静蕾一个人脸上,简直perfect! 总共下来只按了20多次快门,这张照片也是在拍完才发现,每个人的状态都那么有趣,对了,还包括那只叫”康康”的金毛大狗,它从头到尾都在屋里窜来窜去,好不容易被老徐稳住了那么几秒钟,对摄影师抓拍功力赞一个。 摄影师:马诺 这是酷讯网老板,从微软出来自己创业,典型的技术人,所以,着装上也够”技术”,换了件衬衫再和那条洗白的仔裤搭配,加上个子不高,看着还是不太像个老板的样子。我们试着拍了几组站着和坐着的,总觉得很别扭,我便提议让他坐在地板上,和旁边的同事聊天,抓拍,这样能显出创业者从头打拼的不易,也会让画面显得更有趣,身材和服装也不会那么突出。在这位腼腆的老板被我们折腾了半个小时,脸上的表情变得僵硬之前,我们终于抓到了这张照片。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