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关于面孔

美国Nelson-Atkins博物馆,一个关于肖像的展览正在进行中。展览名为:《面孔:当代肖像摄影》,参展29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博物馆的收藏,且都创作于新千年。策展人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肖像摄影? Read more

嗨,热图来了……

这个古怪的标题来自美国一个选秀活动:Hey hot shot! 是Jen Bekman女士创办的,05年创办之时一年要搞个三四次,到了08年一年是两次,从今年开始似乎变成一年只有一次了——不知道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还是因为创办者想把比赛做得更精致。 选秀当然是面对新人,他们的作品被形容成热乎乎上场的样子(hot shot),每次评选都有五人中选,他们将获得奖金(不是一笔大钱)以及在Jen Bekman的画廊展出的机会。那个画廊我去过,在Soho的春天街上(spring),虽然场子很小,但地点很好。热图+春天+年轻人,一幅很美好的样子。 2010年获奖者  Laura Bell作品 《风中来客》 目前已经有三位中国摄影师在这个比赛中胜出,正巧还都认识。一个是沈玮(2006年秋),还有一个是廖逸君(网名Pixy,2008年第二季获奖),最后一位则是在前两日刚刚宣布结果的2010年度比赛中胜出的隋志杰(网名Taca,就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里那个退学的家伙)。 比赛就是个比赛,结果并非绝对正确,都带着评委的观点和各式各样的考虑,但Hey Hot shot里的这些热图作品还是挺给劲儿的,内容也很多元,比如2007年获奖的Nina Berman,是个纪实摄影师,她拍摄战争给士兵的生活带来的阴影,作品会专门选择在征兵季节去年轻人中放映。 Homeland ©Nina Berman Hey Hot shot让我有些异议的是,所有的作品似乎都经过了某种抛光工艺,显得非常工整,又因为展示方式都相同,搞得都像是洗干净泥的萝卜,整整齐齐地摆在货架上,却失去了野性。 说到货架,其实Jen Bekman最出名的还是她搞的一个叫做20×200的活动,她曾经提到:“2007年1月的一个晚上,我忽然想到一个公式:限量版本×低价格+互联网=每个人的艺术”。 20×200就是这么诞生了,出售的都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作品限量200张(尺幅很小),价格仅仅是20美元。此外,每个作品都又三四个尺寸,大约是这样一个排列:11″x14″寸的500张,每张50美金, 16″x20″ 寸的 20张,每张200美金, 20″x24″寸的50张,每张500美金,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在这个炎热而苍白的夏季,你如何把握自己的状态? 1,Be famous 长期混迹中国的摄影师Rian Dundon又出了新作品,他的被摄对象是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女明星,范冰冰。在长达一年的拍摄中,摄影师跟随这位女明星辗转各种名利场,作品名叫《聚光灯后的范冰冰》(Behind the Scenes with Fan Bing Bing),比较各种时尚媒体中肌体都被修饰成塑料质感的明星照片,Rian的这组照片多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明星的另一面生活。 2,Be White 《大西洋月刊》刊载了一篇很有趣的有关中国人租赁老外在各种庆典仪式上壮门面的报道。文章背后有一段留言,留言者声称他曾经为一家美容产品当过一晚上的副总裁。有人询问他找这种工作的窍门,dadanada同学说: 要有吸引力 男人要西装革履 住在北京,可以租一个便宜的房子,海淀是最好的 时常出入北京语言大学,他就是在那里被“发现的” 或者可以一大早(七点)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晃着 他一个广告的活儿是一天100美金。 说完这段话,立刻有人回复:您忘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是个白人。 3,Be Traditional 数码一再吹响进军号,摄影师已经开始纷纷以摄影的方式缅怀胶片时代,有的摄影师关注“放大机”,摄影师John Cyr的作品是显影盘,这些貌不惊人的盘子,承载的是摄影师藏在小小胶片里的秘密,那些黑色沉淀给人带来无数遐想。 4, Be Yourself 摄影师沈玮即将在纽约展出他的最新作品自拍系列“I miss (…) Read more

艺术家样本:沈玮

中断一下收藏的话题,今天是沈玮Almost Naked个展开幕,正好借这个机会,写一篇我一直想写的文章。 另外,标题里的样本不是榜样的意思,而是指抽样出的一个个案。 个展开幕,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可这两天和沈玮聊天,他却并没有为此感到兴奋,话题已经是下一部作品。 Jörg Colberg在给《中国摄影》杂志写沈玮作品评论的时候曾经提到:“有一次,他带来一大盒照片,打开的时候我充满了惊喜。那简直是个聚宝盆,可以取出无穷无尽的照片。我仍然不知道他究竟如何拍到那么多精彩照片。我感到自己好像一个进入充满糖果的商店的小孩, 他的东西让我目不暇给。” 我在沈玮家也一不小心打开了一个聚宝盆,不过,里面装的是一些已经成为“过去时”的照片,它们并非是沈玮的“作品”,是他的各种练习作业,却让我看到了沈玮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almost naked”这个结果以外的东西。 很多人都以为举起相机拍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甚至连摄影师自己也不例外。这体现在大家对“结果”的好奇。沈玮在国内的讲座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拍到的这些人?其实,这是整个拍摄环节中,最简单的一部分,答案就是,如果被拒绝了就换个人。 作品并非是在按下快门之后诞生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更难以解释的概念,有学生曾经问我:“我就想拍到沈玮那种风格的照片,为什么拍不出来呢?”我的回答是:“你得先拍和沈玮一样多的照片。” 感谢沈玮,在我的要求下,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练习作业都发了过来,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背后的经历,这无疑是一个比“结果”更重要的样本。 self-portrait Landscape documentary BFA毕业创作 still life (注:这是他唯一一组MFA作品,此后精力都放在almost naked的创作上) 水彩 在浏览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们两个不断地发出感叹,喔,这个是Andreas Gursky的,这个是Edward Burtynsky 的,这个是Martin Parr的……拍一部作品或许可以形容为一个“找自己”的过程,是内容上的寻找,也是风格和表现上的寻找,这中间得绕过多少个陷阱,多少个雷区! 当然,你也不能武断地说,这种风格上的雷同就是一种拷贝,它可能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在作怪,也许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批判性地看自己的作品,甚至能够狠心将之抛弃。 沈玮在我们人大上了一节所谓的critic课之后感慨,你们的critic太温和了,在我们那里每节课都会有人给弄哭。 是啊,大家都拿自己的作品当作宝贝,上来一堆人七嘴八舌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风格像这个像那个,你能不急吗?但是你得忍受。 (…) Read more

Workshop(更新中)

从ofpix基金,到camp3,我的感慨颇多,恐怕要慢慢梳理才能写出来。在纽约和沈玮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做一个工作坊的想法。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内容系统且丰富,与摄影发展接轨的工作坊,可以帮助国内摄影师更好地朝向职业道路发展,以及为自己的作品寻找推广和发表的途径。 沈玮为这个工作坊所做的授课计划如下: 时间大概在2月份(春节之后),地点(未定),工作坊为期三天,将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天,6:00-9:00  报道,自我介绍,畅谈(通过工作坊,年轻摄影师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相互交流的网络)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史 下午:1:30-5pm 特邀嘉宾到访(邀请摄影师或者策展人做演讲与学员交流) 作品理念的拓展(单个学员的作品逐个点评)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技术(包括用光、设备、后期处理、打印等进阶知识) 下午:1:30-5pm 特约嘉宾到访 作品的编辑(单个学员逐个点评辅导) 第三天 上午:10-12am 摄影师的自我推广(包括,作品阐释的撰写、简历的撰写、如何和画廊联系、如何申请基金、个人作品集的编辑) 下午:作品的最后点评 这个班希望能够吸纳已经在摄影道路上走到一定阶段的摄影师,作品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因此可能还需要一定的遴选。班级的规模不会太大,不超过15个人。由于沈玮和纽约一些画廊有联系,他会争取把工作坊的作品带到纽约来展出。。 收费——每人两千元,大概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两千元的收费主要是沈玮的讲课费,机票,特约嘉宾的讲课费,场地租赁费用,讲义印刷。有意愿报名者可以写信给沈玮:shenweiphoto@yahoo.com.cn

沈玮讲座

周一,五月五日,下午两点,沈玮在人大做讲座。 来听讲座的人请邮件和我联系。 另外,如果哪位能提供一个从苹果电脑转到投影设备的转接器,我将感激不已。

浮出水面:15位美国摄影新生代

最新一期《美国摄影》杂志评选出了2007年全美15位最佳年轻摄影师,1416曾经做过访谈的摄影师沈玮也名列其中。“emerging”这个常常用来描述新兴力量的形容词,在《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看来,更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动词,除了有一个破壳而出的过程,这股势力还应该代表摄影新的发展方向。 名单出炉过程 入选的这15位摄影师经过了层层筛选。编辑部首先由一些专家比如图片编辑、策展人提名,以及在互联网上检索,列出一个100个候选人名单,随后进一步在其中圈定28名摄影师,邀请他们提供自己的15张作品。最后,几名专家组成的评选团对28名摄影师进行评议,才有了最终的15人名单。 新鲜视觉 15位摄影师风格多种多样。 新闻摄影领域在当下岌岌可危,但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Lyric cabral, Matt Eich, Jehad Nga, Mikhael Subotzky和Donald Weber证明新闻摄影尚未死亡。 肖像摄影也在年轻摄影师的照片中重新复苏。Nicolai Howalt的少年拳击手前后对比的肖像以及沈玮的almost naked则是其中的代表。 将摄影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探索和质疑的手段,体现在摄影师Camille Seaman所拍摄的最后的冰山系列以及Steven Laxton的人体摄影作品中。 不少摄影师都从艺术世界中汲取养分,Alexandra Catiere 的时尚作品让人联想起19世纪的锡板摄影作品。 Michael Christopher Brown所拍摄的中国是一部纪实风格的作品,但是明亮的色彩让人联想起绘画。The Sanchez兄弟使用了布景的手法。Amy Stein将报纸中有关人与动物的新闻搭设布景,寻找模特使之原景重现,借以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上摄影师大多都有个人网站,可以通过google进行进一步检索。

沈玮访谈

肖像摄影工作坊第二阶段——肖像摄影文论选部分已经结束了。周六的聚会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这里再发布一下我对摄影师沈玮的一个简单的采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 目前似乎很多艺术家选择了以“无人的风景”为自己的创作方式,当你确定“almost naked”这个主题,并且以肖像的方式呈现,当时是如何考虑的呢? 我是从拍摄肖像开始自己的摄影生涯的。在进入他人的世界之前,我拍了很多自拍像。虽然我也喜欢拍摄风景,但是对于肖像我更加富有激情。拍摄肖像的时候,摄影师必须介入,而不是仅仅发现和纪录,因此,拍摄肖像的过程是充满感性的一个互动过程。 2, 肖像是一种看似简单的表达方式,但并非容易掌控,在你看来肖像这种表达方式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肖像绝对不简单。对于我来说,最富挑战的是拍摄中和被摄者的交流。在拍摄那些你原本一无所知但是却又需要很快去了解的人物的时候,你需要花费很多心思。这是一个心理交锋的过程。很多时候花费在交流上面的时间远远超过拍摄的时间。因此,摄影师和模特之间建立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3, 你参加了新美国肖像这个展览,对于你而言,如果真存在“新美国肖像”这种现象,其中的“新”该如何定义呢? 实话说,尽管我非常喜欢这个展览,但是我并不是十分理解”新美国肖像”这个概念的内涵,从表面上来看,我觉得这意味着新的肖像表现手法出现,我们都用一种不同的观念工作。此外,这个展览将重点放在感性和社会生活角色的主体上,这是当今肖像摄影的黄金主题,这也是新鲜的。 4, 你用肖像谋生吗?如果有的话,拍摄这类肖像的感觉是否有所不同? 艺术摄影工作是我谋生的主要方法。当然,我也从事一些委托拍摄工作以及卖自己的照片。不过,即使我在完成委托任务的时候,我也用我自己的一贯表现方式。在接受一项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要确认我对作品的艺术创作有一定的控制力 5, 大学里你印象最深的一门摄影课是怎样的?能否就此给我们稍微介绍一下美国摄影教育的一些相关情况。 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是作品评论课。大概有5-10个人一起观看并且讨论各自的作品。这堂课不仅仅是看照片和评论照片这么简单,它锻炼你用语言文字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照片以及学会评价照片的方法。这是艺术学院里最重要且必须的一门课。好的老师能够让这门课非常与众不同。我非常有幸碰到一些好老师,比如DavidGoldes, Andrew Moore, Collier Schorr以及策展人Sylvia Wolf 在美国,黑白摄影是基础课程,包括黑白照片的拍摄、冲洗和后期制作。传统的彩色摄影是第二步要学习的。我所就读的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 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都有着很棒的设备,硬件设施比如传统暗房以及数字工作室也非常先进,这里还有媒介器材中心,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摄影、摄像器材。当我在攻读硕士的时候,我分配了一间自己的私人暗房,但是我很少使用,因为那时候我主要采用数字彩色成色的方式印制自己的作品。在学校里你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非常开放。在我读硕士的最后一年,我确定了自己的导师。我毕业作品的导师是 Brian Wallis,他是国际摄影中心的主策展人。一些我的同学也有很著名的摄影人士担当他们的导师,比如Tina Barney 和Tim Davis 6, 你如何推广自己的作品?通过哪些渠道,你对那些刚刚出道的摄影师如何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怎样的建议。 自我推广应该就像你的全职工作,需要将之持续不断,并且以正确的方法进行下去,这非常重要,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A,展示作品: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把照片给任何感兴趣的人看,向他人展示我自己的作品。 B,个人网站非常重要,其他人可以很快看到你的作品,并且有所反馈。 C,参加摄影比赛,这会增加你的知名度。 D, (…) Read more

肖像:旧的、新的、中国的。。。。

最近一段时间很有意思,不断地接触到“肖像”这个字眼。 前段时间的一篇blog,让我不经意间和纽约的华裔摄影师沈玮搭上了线,这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在blog里介绍的是沈玮获得pdn年度摄影作品奖的《红粉纽约》,而他却特别强调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作品,如果要了解沈玮当下的艺术创作,可能就需要到下周在纽约Jen Bekman画廊开幕的“新美国肖像”(A New American Portrait)摄影展去看看了。 “新美国肖像”是一个群展,一共有9位艺术家的18幅作品参展,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马格南的摄影师Alec Soth。展览的两位策展人是美国摄影艺术界的新锐人物,其中Jen Bekman被《美国摄影》杂志评选为2006年度最具创新人物,她通过互联网搭建的旨在推新人的平台Hey Hot Shot艺术摄影季赛活动,已经成为年轻摄影师进入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桥梁。而另一位策展人Jörg Colberg则更是一个依靠blog横空出世的家伙,他的个人博客“Conscientious”关注当代摄影,视野广阔,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的blog. 这两位网络传媒时代窜红的摄影评论家和策展人所策划的展览,必定也有其独特之处。展出的作品有环境肖像、自拍等多种类型,策展人Jen Bekman指出:这18幅肖像作品具有其内在的深度且充满感性色彩,它们描绘了当代美国人的状态——性、性别、欲望、爱国、消费主义、恐惧、阶层、希望以及孤独,这些不同的情感融汇在一起。 什么是“新”肖像?Jörg Colberg特别在blog上发帖讲述了自己钟爱的经典肖像作为和“新”的比对,其中包括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桑德( August Sander)、比尔布兰特( Bill Brandt)阿维顿(Avedon)和纽顿( Newton)的作品。 谈到“新”肖像,就不能不提6月号的《中国摄影》杂志,这期的主题也是肖像。编辑指出 “从人脸到面相,尤如从纪实到象征,中间的跨越与转换,本身就是一个属于摄影专有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意义的话题,既体现了观看的进程,也表达了用视觉定义世界的努力。” 在这期杂志里有评论家杨小彦撰写的“面/相——中国当代摄影中人脸的意义”,以及“变脸:当代肖像摄影新趋势”(江融文)等文章,收录了韩磊、徐勇、向利庆、张鸥、郭航、刘铮、 李广锌等人的肖像作品。在这些摄影师里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联系: 张鸥也是一位在纽约从事艺术创作的华裔摄影师,她(他?)的作品主题是“爸爸和我”,通过肖像作品描述了一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肖像、同样在纽约,沈玮和张鸥这两位艺术家一位选择了美国人作为自己的主题,另一位则寻找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联。(张鸥的作品正在北京展出,点击这里可以看到介绍) Almost naked 沈玮摄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