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2)

故事(二)来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 讲述者:创意总监Richard Turley 杂志得到乔布斯去世的消息是在晚上七点半,而大约二十分钟之前,这一期杂志已经截稿了。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已经送去印厂制作。我们的主编正在放假,但幸好还在城里,大家一直在保持联系。乔布斯的消息出来后,他立刻赶回来,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 乔布斯八月退休之后,主编Josh就想做一本特刊,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时不时地商讨这个事儿,想着如果有一天需要的时候可以很灵活机动地展开工作,但这一天来得太快了。我们的时间非常紧急,只剩下12个小时,必须在第二天早上八点把杂志做好,这样才能在星期五上报摊。 今年我对节奏和条理非常着迷,这一次我也很想让文字,图片和图表都很清晰。一开始,我并不希望任何一个页面里有文字和图片的组合。而图片故事这个想法是在我看了乔布斯的维基百科页面之后想到的,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给我印象深刻。在阅读他的谈话的时候,我想起了美国著名设计师Tibor Kalman在他的回忆录Perverse Optimist里面的讲话,所以我“偷”来他将字体压在照片上的设计方法。Tibor Kalman 是我的偶像,超越其他任何人,所以学他真的还是挺困难,不过你看到的最终这个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效果,是非常感人的,充满了个人感情。我认为这是在和读者真正进行对话,让读者去思考。平日这种设计在杂志其实很罕见。 这个特刊一共64页。我们放一些人晚上9点钟回家,然后让他们凌晨4点再回来,这样就可以用更新鲜的目光来看最后的结果,从中挑错。 办公室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页面要做,我们每三个小时就互相通报一下进度。到了大概早上六点钟,我们已经到了最后需要将版面送印厂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少了4页,我们随即把图片故事增加了两个对开页。这段记忆对我来说印象太深刻了,此前,Emily,David和Brad在这个小小的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看照片,在照片的海洋里翻阅审视,准备这个图片故事,连续几周的努力现在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此时,我们的主编Kristin Powers面带疲惫地走了进来,几乎快哭了,他督促我们,假如我们不把版面迅速送出去,就赶不上出版时间了,那我们就一无所有。我们最后终于还是做到了。 关于封面,图片总监David Carthas手头有成千上万的照片。我们想要一张干净简洁的照片。在乔布斯去世之前,我们有一张非常喜欢的照片,但在试图去买这张图的时候,却被陷入了一场奇怪的竞价争斗中(大概是由那个眼里只有钱的图片社策划的),据说还有一家不知名的杂志一直在和我们争。图片社出价是三万五千美金,版权享有六个月,这太疯狂了!一天后,David在Getty上检索,找到了这张图,我们把背景抠掉,使得乔布斯更为突出。我们和Getty的合作是包月的,所以这张封面基本上应该是免费。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任何一家杂志上看到我们当初想使用的那张照片…… Bloomberg Businessweek 封面所使用的原始照片。 本文编译自SPD, 原文请移步这里

周一消息树

每一个光鲜的封面,都饱含美术编辑的”血泪“和杂志主编的“阴谋”——今天的消息树让我们将掀开封面往里瞅瞅。 1. 戴安娜王妃穿越之后 最新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实在让人有点儿难以置信。 优雅的戴安娜王妃突然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街头,旁边是她的儿媳妇Kate,但仔细看,她却不是当年的王妃,变老了,变丑了——这是新闻周刊编辑们想象中的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的样子。杂志封面的大标题是:《如果戴安娜活着,她50岁》。 文章内页报道中,做了一个戴安娜和儿媳凯特的时尚对比,给王妃“申请”了一个Facebook主页,还用photoshop合成了一张照片——显示王妃拿着一个白色的iphone手机。 这样的报道能够出街,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美国媒体和我有相同的感受,The Altlantic做了一篇题为《戴安娜魂魄登上新闻周刊封面,这该有多愚蠢》的文章,对坊间的评论做了一个综合报道: 纽约客对这篇文章的撰写者,也是新闻周刊的新任主编 Tina Brown的眼光予以了尖锐的嘲讽。指出:Tina Brown自从当编辑以来,她主持的杂志,15期封面里已经有4期是新晋王妃Kate。 洛杉矶时报发起了一个调查:这封面是否愚蠢,让读者来回答。将近一半的读者认为这张照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冒犯。 Hufftington Post也做了类似的调查,有百分之六十的读者认为这有些太过分。 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Janice Turner的一条推特发言被转发了多次:“难以置信!为什么新闻周刊不干脆跑到奥尔索普,把王妃的尸体挖出来然后拍拍照片呢。“ 新闻周刊自己的网页上,一位读者留言:你们成功地模拟了一段虚假的时光,你们的高超的CGI技术让她就好像一个守墓人。你们的编辑都度假去了么?专业新闻主义变成了捏造不存在的故事,耻辱! 2. 名利场从不干这个 名利场杂志看到新闻周刊糟糕的表现,趁机出来也踩上一脚,提到:“在数字时代,更改一个在1997年去世的女人的年龄/衣着,给她”涂”指甲,甚至把她PS到一个她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儿子的妻子旁边,这太愚蠢了,这如何能够成为一本新闻周刊的封面?简直是一种严重的冒犯!” 批评写到这里,话锋一转:“我们名利场从来不会干这个,提前让大家来看看我们的九月份的封面……”。 这家媒体可真够能做公关的,不过,说来也巧(还是故意的?),名利场杂志的封面也是一个穿越,英国国王JamesII和两位王子同时出现在封面,标题是《如果詹姆士二世活着,他310岁》小标题是:Harry还是Wills,谁会更像这个祖先JamesII会更喜欢谁。 这个封面因为使用了活人,以及一个和人们没有太多情感联系的古人,穿越的跨度增大,反而不会让人有所不快。 但这张数字合成的封面照片署名可挺有趣的: 数字合成: Hamish Robertson, 摄影:维基百科(詹姆士二世),Billpolo(两位王子),Sheng (…) Read more

周末读报,以及奉献一个超级大礼包

我昨天很幸运有三个小时时间自己打发,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很无聊地把一份《周末画报》 翻了一个底朝天,非常惊奇地发现,里面提到了无数关于摄影的事情。 第一, 我买这份画报是因为封面故事,讲的是美国超著名的人像摄影师安妮莱伯维茨 (annie leibovitz),我怀疑这篇文章就是编译自前不久我们提到过的newsweek 的封面故事。(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505623.html)从这篇文章 里获得了以下一些信息 1, 她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将镜头调转对准自己, 常常劝说被摄对象脱衣服的这个女人,在画册里展示了她的私人生活,包括著名评论家 苏珊桑塔格患癌症之后最后的日子。这两个女人惺惺相惜,并且产生过恋情。两个人 曾经合作撰写过一本书叫做《women》莱伯维茨负责照片,苏珊桑塔格页文字。 2, 莱伯维茨目前是全球5位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年收入达20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 3, 莱伯维茨有着出色的经营头脑,“她象管理企业一样管理自己的才华。她除了为高端 时尚杂志拍摄名人肖像以外,她也拍摄战争题材,比如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 很好地平衡了作品中商业与艺术的分量。她的大部分媒体照片由美国高级时尚杂志《名利场》 制作发表。她的作品使用权由著名的图片代理公司负责,通常使用费用比别的摄影师高出许多。 还有一间公司专门负责她为企业拍摄的广告作品。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一切泾渭分明” 详情见《周末画报》2006年10月14日《安妮莱伯维茨:好莱坞封面摄影女王》撰文edho/syivia 所谓超级礼包是提供一个供大家收藏的资料,赶快下载——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评选的过去40年40个 最重要的封面,其中排第一和第二的都是安妮莱伯维茨拍摄的 http://www.magazine.org/Editorial/Top_40_Covers/ (未完待续)

周末话题——关于一个封面的两种看法

这个封面你觉得咋样?美国杂志纪念911的。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理念, 在美国摄影的博客里,Jay DeFoore却发表了他的批评。 如果你知道这照片幕后的新闻,可能也会和他有同样的看法,这张照片也是 一张经过修饰的照片,关键在于画面中人手持的明信片中的画面被换掉了, 下面就是原作和更改后的照片的比较。 原作 改后刊登于内页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作者David Butow在他的博客里表达了对于这一事件的不满,原来的照片 是他在911事件过后两周,自己手里拿着一张明信片拍摄的,但是后来杂志的编辑将 明信片中的照片改变了,换成了一张美联社的双子座的照片,原因是原来的明信片放 大后不清楚。David Butow和Jay DeFoore都很厌恶这种做法,在他们看来经过更改 后的照片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照片的感觉,失去了原来照片中的语境。 但是另一位美国摄影的博客作者Russell Hart明确表示自己对这个封面的看法不同。 他认为从根本上讲,这本杂志不是一本新闻类杂志,因此对封面的评判标准应该有 所不同。杂志的封面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 杂志的封面有着很苛刻的要求,首先需要是竖片,这就很难找,此外封面上还要 加杂志的名称,标题导读等文字,因此很难一下子找到特别合适的照片。 第二, 杂志的封面一般要体现其内页封面故事的主题,一般都通过插图摄影表现一个概念, 且封面要和内页呼应。 第三, 杂志的封面往往是一本杂志的脸面,同时还要受到市场销售因素的制约,挑选照片 需要十分谨慎,同时人们往往把杂志封面看作杂志的广告,因此对于封面的标准就更高。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很多杂志的封面都在使用合成照片,就这个案例来讲,编辑所作的改动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