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里的背包客

Josh Haner是谁?一个摄影记者,但也不完全是。

这一位曾获得普利策奖,目前同时兼任时报的摄影技术编辑。他本科在斯坦福学习”符号系统”(symbolic systems),他发明了一个可以实时传输照片的背包。在纽约时报那严肃的办公室里,到处是低头忙碌的编辑们,Josh这个奇怪的背包客能够被编辑部接纳嘛? Read more

我的instagram友邻:TA比你更懂摄影

上周末,我沉浸在一个无聊的游戏中,翻看instagram上的个人年度精彩瞬间。这个短视频是一家叫做Statigram的数据统计公司帮用户自动生成的,里面是每个人一年被点赞最多前五张照片。无论是西班牙胖妞还是中东高帅富,常常是短片让我感到无比惊艳,但点进去嘛,也就普通人一个。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美国媒体新职位:Visuals Editor 上周,原本负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数字出版业务的执行总编David Griffin跳槽到《华盛顿邮报》,他在这里的新职位是这家媒体前所未有的——视觉总监(Visuals Editor) Griffin的工作是统领报纸里所有的视觉和设计团队,包括:设计,摄影,图表以及视频报道,这些人本属于不同的平台,现在他们则都作为视觉记者(visual journalists)——这支有90人的队伍将在Griffin这位视觉总监的带领下为报纸工作。 事实上,Griffin原来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他的工作也是全新的,主要负责帮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进军数字出版和移动业务,比如ipad平台的业务拓展。 当然,现在Griffin在华盛顿邮报的视觉统帅工作仍然包括这部分。 Griffin在职场能够走到这步和他自己多元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他一方面有丰富的视觉实践经验,做过摄影记者,当过图片编辑,艺术总监,另一方面,他干过报纸,也在杂志做过,接触过数字媒体。此外,他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经担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总监(管理赫赫大名的摄影师,这工作不是好干的)。Griffin的学科背景是美国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毕业。 在我国国内,视觉总监也已经不是个新的名词,《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也早就在尝试这种把视觉工作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 (点击这里观看 Griffin在Ted上的演讲:how photography connects us) 2. 网络报道角逐奥斯卡 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的《仇岗卫士》( The Warriors of Quigang ) 这部影片与以往不同,它诞生于网络,生长在网络,你现在仍然可以在线免费观看。 这部四十分钟的片子,讲述中国农民张功利带领乡亲与一家化工厂斗争并最终将其赶出村子的故事。由Thomas Lennon和杨紫烨以及Yale Environment 360网站共同制作。 Yale (…) Read more

我的ipad媒体生活(2)

有关Ipad的阅读经验,上次的美好生活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一直难以提起笔来写这个第二部——ipad中文报刊阅读经验,因为较之充满科技感的Wired,把纸媒和网络媒体的阅读方式良性结合的Sports Lllustrated,国内媒体的ipad版本实在是太粗糙,而问题地关键还不在这里,这些不美好,让我觉得未来的中文媒体ipad阅读,也充满了阴霾。 (2)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其实最早在苹果商店里看到中文报刊的时候,还是挺兴奋的。首先下载了南方周末,随后是南方都市报。 《南方周末》的app设计得还算漂亮,不过,内容和其纸质版本没有太多差异,只是多了些些互动,不过,奇怪得是,竟然不能用指头划来划去翻页面,而且内容更新非常慢,要等到出报纸之后才有新内容,对于千变万化的网络来说,它很快就被我忘记了。 《南方都市报》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影像中国”栏目,它和“南都热闻”,“南都评论”,“南都视点”和俱乐部并列,把影像单独列出来,可见视觉对于新媒体传播之必要。这个栏目里除了照片还有多媒体节目,不过,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打开过其中任何一个,连接速度非常慢。而且即使这是一份日报,它的内容更新也同样缓慢。 这两个app不是很完美,却还都将就,但等到《东方早报》的app出来之后,它和《南方都市报》几乎相同的架构,让我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这些媒体如此迅速发布自己的ipad版本,不过是为了占地儿罢了,找一家技术公司山寨一下,仓促上阵,并不在乎读者的阅读体验,其实质是做给广告商的一个姿势。从盈利模式也可以看出来——所有的中文媒体没有一家是收费的,全部免费。 杂志的ipad版,那更叫人失望,中国新闻周刊的app,点击开只能单页显示,无法对开页观看,可以说这只是杂志的一个pdf版本罢了,甚至新杂志出版都要在程序里更新重新下载。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国家地理,虽然多了一些地图,但是总的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杂志。令人吃惊的是其版权页的说明:本公司有权将已采用的文字、图片用于新媒体的多平台发行,并不再另行支付稿费。这是怎样的霸王条款! 这种状况使得我想到在互联网上的国内传媒生态,我们有一个奇怪的门户网机制,都以相同的方式罗列集大成大成的新闻,不管它们的页面有多丑陋,这都是你唯一的选择。至于媒体的网络版本——有哪家媒体的网络版吸引你去看?它们并非由有着新媒体思想的人掌控,其与网络的融合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看来,ipad上的混战也是依旧,粗糙的东西会如病毒一样扩散,你无法不接受它们,随后,它们的模式又成为一种普遍规则。 那些有名有号的媒体的存在价值究竟为何?对于我来说,它们已经渐行渐远。我宁愿去买一个优质的rss阅读器的app,订阅各种中文博客获取深度的观点和评论,然后在twitter上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至于传统媒体,还是给传统的人看吧。

我的ipad媒体生活(1)

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我购置了一台ipad。 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在app商店里徘徊,希望能够撞见一些新鲜玩意儿,我时常溜达的地方是新闻货架。我很好奇,这个被热炒的平台究竟能否成为传统媒体的救星? 到目前为止,我的发现颇有些悲喜交加。今天先说说欢喜的一方面: (1)ipad上的美好生活 我首先盯上《纽约时报》,继而发现,这个ipad版本很中庸,名称叫做《纽约时报编辑精选》,与纽约时报网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内容上更为精简,是免费的。看来,《纽约时报》尚未决定投身乔布斯教会,只是稍微做了一下妥协,他们可能还在纠结网络版的收费问题,更希望建立自己的帝国,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平台。 下载法国《解放报》(Liberation)的app,纯属是为了“看热闹”,我心仪这家媒体的照片使用已经很久,但平日很难见到纸质版本,网站则看不到版式的样子。这个app是半免费的,可以隔三差五地下载全套报纸,但要看更多,一个月收费12欧元。 《解放报》的ipad版代表了当下纸质媒体ipad化的另一种形态——以原版报纸页面的方式逼真展现。对于《解放报》这种设计得非常漂亮的报纸来说,此种方式干净利落,保持了原汁原味。 作为美国最具活力的报纸,《今日美国》(USA Today)在这一轮报纸新媒体运动中,自然不会落伍。我很喜欢他们的app,如同这家报纸的平面设计,里面也有很多小花招,比如,可以滑动屏幕上端的导航条,从资讯叠跳转到生活方式叠,页面左边的每日图片精选,读者调查也都很有趣。整个设计非常紧凑。《今日美国》的设计可以说是深度ipad化平面媒体的代表。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也都是在ipad版本上狠下功夫的报纸。 平面媒体的切入ipad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为代表,他们设计了Eyewitness这个app,与佳能合作集纳每日优秀照片,有些类似波士顿大照片栏目,但没有任何主题,只是精彩好看。ipad的确是一个很棒的浏览照片的平台,这个app一度成为我向朋友展示ipad可以当作摄影师随身电子作品集功能的最佳说服工具。通过这样一个小家伙,《卫报》在其中收获了品牌效应,这也可以成为下一步进军ipad的试金石。 提到品牌,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目前在互联网上,媒体品牌效应被“离散”的问题。当网络读者以各种方式转载、分享媒体文章的时候,这些文章逐渐游离了原有的根基,成为一个“孤儿”,但对于读者来说,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这使得那些依赖品牌效应获得忠实受众的媒体,失去了这一优势。而ipad仿佛是你家沙发前的茶几,上面摆放着名称鲜明的各种报刊杂志,每一次拇指按下去就是对这个媒体品牌的一次强调。 最后,华丽丽地亮相的就是《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ipad版本的杂志,相比较沉闷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它实在太棒了。 这个app收费4.99美金,我下载了免费的样刊之后就对收费版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我对体育方面的内容实在不感兴趣,所以才作罢。《体育画报》在平板电脑平台上的实验早就名声在外,之前那段著名的视频花哨地有些科幻。坦白说,当初我觉得那些演示只是一个概念,直到它落地于ipad之后,我才很惊喜地发现,或许这就是ipad为何可以拯救平面媒体的理由。1,仍然保留了杂志阅读的页面感觉,2,结合了网络的特点。可以分享,评论,超链接阅读。3,非常好的“触摸功能”,使得ipad概念里的实体感+科技感的结合发挥得更为精彩。4,我最为看重的——非常视觉化!图片故事,照片影廊,视频,互动图表都巧妙地隐藏在读者的每一次触摸后面,毫无疑问,这将给视觉工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horse同学比我早一步拿到ipad,他的推销用语是:这是视觉工作者的福音。 但是(又是但是)中国媒体在ipad上的表现如何呢?明天接着说,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叫做:《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柏林墙

几个链接: 1,柏林墙项目 这个是路透社的一个多媒体项目。页面不断滚动的是twitter的实时消息,网站涵盖了视频,音频以及影廊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网站的信息内容质量仍然缺乏深度。 不过我关注的是这个项目的制作者,这是一群刚刚毕业的新闻系学生。他们和世界级通讯社路透社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两个希望,一个是通讯社对多媒体发展的关注,另一个是一种可以称作是“自由多媒体记者”产生的可能。 2,数字记者柏林墙20年纪念影廊 数字记者最新一期刊登的是 Peter Turnley的摄影作品,同时CBS还对摄影记者做了访问,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报道。 我忽然想,那个年代正是新闻摄影黄金时代落幕的时刻。 3,柏林墙倒下前后 请点击这里,其中的照片今夕对比很有意思。(via:RD的share) 4,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 这里。

周一消息树

多重世界 没有语境解读照片是混乱和危险的。 摄影师Ed Kashi最近出版了一部作品集,题目很奇怪,叫做《三》(three),这本书是他三十年纪实摄影职业生涯的总结,来自不同的故事,共同点是都以三张为一组的方式呈现。 这个编辑思路的形成很偶然,Ed Kashi在打印制作照片的时候,将三张照片并列放置,发现这种组合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三张照片的切换所形成的蒙太奇效果,将照片置于一个新的语境,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使得Ed Kashi回过头把以前所拍摄的纪实摄影报道的照片重新梳理,将每个故事浓缩为三张一组,最终产生了这本名为《三》的画册。 到这里去看有关这本书的作者访谈。 说来有意思,Ed Kashi画册封面的这三张照片,就挂在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的办公室墙上。上周我和几位朋友去参观了这家公司,拜访了我在博客里无数次提到的Brian Storm,他的工作室墙上是报道摄影界各个大牌摄影师的作品——静态的,而存在房间电脑里则是它们的多媒体版本。 Brian是个工作狂,一直在忙。没有想到他并非只是一个公司的经营者,多媒体理念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实践者,他正在和同事一起剪片子,内容是最近的一个workshop学员的作品。每一个画面、声音之间的配合他都斤斤计较。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后的成品,而这个幕后花絮也值得一看,在里面,Media Storm的专家Eric Maierson说:声音,视频和照片所结合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恐怕也可以理解为强调解读影像的语境问题。 这真的是个小世界,我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人事物之间的联系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但小世界的另一重含义是,微观中我们熟悉的世界,是自成体系的另一个天地,不信你就去看看尼康最近刚刚揭晓的“小世界”摄影比赛的各个奖项,很多照片作者前面都有着“博士”的称呼,这恐怕是学术水准最高的摄影比赛。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家也是浪漫的。 摄影:Dr. Heiti Paves

杂志阅读史

美国媒体最近在唏嘘 Condé Nast 集团下属四家杂志的倒闭。 停刊的Gourmet 杂志已有七十年历史了,它是美食杂志业内的头牌。现在你看到的却是凄冷的办公室,职员匆忙打包离去的萧条景象。 同时关闭的还有 Cookie, Modern Bride, Elegant Bride三本杂志,将有180名Condé Nast集团的“精英”们流落街头。 停掉美食,取消美妙的婚礼——在经济危机当下,这些欲望之外的欲望大家就不要想了。 美国读者还在看什么杂志?博客作者Horsethink梳理了自己的杂志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样本。 Horsethink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是Rolling Stone杂志的忠实读者。读艺术硕士的时候,他搬到了纽约,定了PDN,Blind Spot,Aperture,Art Forum ,Wired,W,以及The New Yorker。 现在,他的订阅清单里则只剩下了The New Yorker,New York Magazine和 Art Forum。他只是偶尔买一下纽约时报,主要为了看周末的艺术专栏和图书评论。在收到最新一期Vanity Fair之后就不会再续订了。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60 中国国庆60周年之际,PBS顺势推介纪录片《年轻,不停息的中国》,(Young&Restless in China),报道了九个生活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经历,梦想,困惑和尴尬。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花中一位主人公的发言:“这栋楼,每周造一层,这代表了中国速度”。说这话的小伙子,每周不停息地工作七天,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在创业,他还说:“我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 不停息(restless)——提炼出这个关键词的导演一定很了解中国。 纪录片的音乐也都很好听,点这里 延伸阅读:卫报供稿人Dan Chung的中国国庆报道,点这里 延伸阅读:《纽约时报》:崛起的中国 网址这里,简介这里 VII的新经理 报道摄影图片社VII最近新雇佣了一位经理,这个家伙的职业背景和摄影毫无关联,他在音乐领域里打拼了十多年,在Sony等娱乐公司工作过。VII聘请这位新经理人的目的是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和其他新媒体中拓展自己的业务。 荷赛资料库 荷赛最近把其历年来的获奖作品整合成一个可以检索的资料库,观察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这里自然是一个好去处。 卡帕 据说导演Michael Mann正在筹拍以战地摄影师卡帕为主人公的电影。他已经购买了一本名为《等待卡帕》的西班牙小说的版权。

偷看

周末了,随便聊聊。 我在地铁里不能看书,晕车,于是,除了打瞌睡就观察人。 让我对自己的行业有一些挫败感的是观察一个小哥看《美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的摄影够宏大壮观的吧,我在心里盘算着他会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多久,他会爱看哪些图片,但出乎意料的是,他非常津津有味地阅读文字,翻页,再找下一段文字——你要知道,在这么一本杂志里看文字,那简直是从图片里挑文字看,而他就是那样对整页整页的大图片视而不见! 事实上,在纽约地铁里阅读华丽杂志的人并不多。有一个家伙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他的观察结果是: 看付费报纸的占24%,免费报纸11%,读书16%,杂志19%,电子设备25%,其他5%。 而这里面的19%杂志,大都是《纽约客》(New Yorker),瞧,又是一本没有什么照片的杂志。 当然,从这位先生的统计中,你也能看出,人们打发地铁的无聊时间的方式已经开始电子化了,大家钻进地铁最为常见的举动就是掏出iphone,插上耳机,或者抱着黑莓手机对着那个小屏幕出神。Kindle这样的电子书,虽然广告很厉害,但真正使用的人不是很多,目前为止我见过的不超过十个。 我在地铁里还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很胖的姑娘坐在对面,服装很暴露,上来两个叽叽喳喳的黑姑娘,突然瞧见那两个姑娘悄悄掏出手机开始偷拍,角度自然是俯视,哎呀,哎呀,我知道她们在拍什么。想起最近看过的一条新闻,坏消息是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隐私了,好消息是所有人都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昨天我在地铁的时候正赶上学生放学回家,一堆中学生,旁边两个在用手机自拍照片,看看不满意就重拍,她们商量着要把照片放到facebook上,前面一个则在给一个男生秀自己好朋友的照片,“过两天你就会见到她了”,“是吗,这真的就是她的样子?” 我在心里偷笑起来,因为“这真的就是她的样子?”这个问题很有趣,它其实没有答案。 有一次,我旁边坐着一个男人,突然掏出手机,北方口音:”老婆,睡了吗?今天打牌输了?以后就不要玩啦。”——我这是在纽约地铁?还是某个国产电视剧里?

媒体病与新闻摄影的死亡

纽约时报以Gamma图片社的危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悲伤得很,名叫《哀悼一个即将消亡的领域:新闻摄影》(Lament for a Dying Field: Photojournalism)。瞧瞧:多么丧气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Gamma的发言人认为“图片社原有的经营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合适了,如果不改变,那么未来也不会起作用。而症结在于‘时效新闻摄影’已经被终结,Gamma需要将重点放到杂志上,从对日常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转移到更为深层次的封面故事的报道上。” Gamma的这位发言人所指出的专业摄影师要从突发新闻摄影转移到深度报道,是受到市民新闻记者(citizen journalist )所带来的冲击。这是数字平台带来的影响,1416之前已经谈到过很多,但我想这并不是导致新闻摄影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反却是促进新闻摄影的积极因素。当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突发新闻报道没有明显的所谓专业的新闻摄影领域的划分,是因为此时“新闻摄影”已经被融化了。我很喜欢“融化”这个词(似乎比融合还要形象),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新闻摄影不可能消失,尽管“融化”也是一种消失,但它却也可以被当作另外一种演进。 真正让新闻摄影遭受致命打击的威胁并不是数字化。Gamma,Sygma,Sipa法国三大独立新闻报道图片社被转手出售的时间都发生在九十年代末。那是业内人士第一次高喊“新闻摄影死亡!”的时刻,当时那只威胁新闻摄影死亡的“狼”是媒体报道的娱乐化,如今这家伙仍然在我们的业内徘徊。 创办Visa报道摄影节的Jean-François Leroy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提到:媒体已经越来越不‘严肃’,它们得了一种病,摄影师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而媒体却只关注名人,MJ去世,有着成千上万的新闻,但是有关他的离世的照片,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么? 新闻摄影记者Matt报道了一个瘫痪的女孩与命运搏斗的故事,美国一家全国性报纸拒绝发表这组照片的理由是:“广告客户需要开心的故事而不是沮丧的。” 摄影师Jeff Moore也提到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也算著名,想拍摄一组新闻报道,很多杂志都喜欢这个选题,但是最终却都放弃,其原因在于:其中没有名人。 Corbis的新闻总监说:“新闻摄影图片市场的发展仍然是相对健康的,特别是当你把有关名人的照片出售也考虑在内的话。” 这位总监说话实在有些大言不惭,这个所谓的新闻摄影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我看来,实在太不健康了。 但事实是,全球最大的图片社Getty,百分之七十的收入来自广告商业图片的销售,在巴黎,一个拍新闻摄影的自由摄影师,月收入是1700欧元(相对于欧洲的物价,不妨将之看作1700人民币)。 恐怕媒体已经再也严肃不起来了,自九十年代起,它就得了癌,如今已经病入膏肓。现在大家却跳着脚咒骂数字化带来威胁,这可实在冤枉了高科技。数字化并不可怕,比如Dirck Halstead一直鼓励新闻摄影记者拥抱数字化,他曾经提到:“我所谓新闻摄影的死亡,是全力捕捉一张照片去发表在媒体上那种工作方式的死亡。从石器时代产生的视觉化讲故事的方法只会被新技术所促进,而不会消逝。” 而娱乐化那只狼,却也伴随着数字化成长,“我们都爱名人”这个模式已经在网络上转化成“我们都要出名”的新模式。 未来会怎样?英国一家新闻图片社的负责人John Harris对即将进入这个领域的小朋友的忠告是:非常抱歉。(I feel really sorry for anybody wanting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全数字时代(All things digital) 作为一个天性对科技愚钝的女人,近来的感受是,如果不克服这个弱点,在当下这个世界生活是要吃亏的。 我的Reader里订阅了一个名叫All Things Digital的频道,信息更新很快,每天都好多条,但我其实很少仔细看。这次外出回来,发现这里已经积攒了上百条未读消息,突然很有耐心地一条条地阅读起来,然后生发出一个感慨:没错,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数字时代,这是一个系统,如果你不去了解系统,甚至去研究如何和系统对抗,那你就会逐渐变成机器人。而所谓机器人,就是忘记了自己是肉做的,越来越无所不能。 1, 爱丽丝的仙境 我打算买个新的袖珍数码相机,但仍然在各类产品中犹豫不决,尤其想到一旦买了个新的,马上就会出更新的,便想着要等等,买个更更新的,如此周而复始,就愈发犹豫不决。 尼康出了一款新相机,产品的宣传口号是:你随身的家庭剧院。所谓剧院效果来自这个相机一个独特的功能:投影。拍完之后,相机可以立刻转换成投影仪,照片能够因地制宜地被投影到墙上,纸上等任何介质上放大观看。 投影和在电脑里观看以及打印出来完全不同,一个是尺寸带来的观看感受的不同,这使得“假照片”似乎转化成“活的”把你吸入过去的场景中,另一个是投影过程中,这种通过“神秘的”光线构成照片的特征,又会产生一种“仙境”的感觉。 我想象着,如果我拥有了这款相机,晚上就会躺在床上,把我的照片投射到天花板,就这么看着,催眠着,进入真正的梦境。 2,大脑不死 这次旅行又去了三番。 三番很有趣,想象一下,硅谷那些各式各样的公司,里面藏着各式各样的科学怪人,他们虽然没有瓶瓶罐罐,但指头在键盘上敲敲,就搞出一些用语言难以形容的新产品,这个可能比魔法师还厉害。 硅谷里有这么一家公司,它们的研发很让我感兴趣: “你知道吗?你观看能力的强弱有赖于你的大脑而不是眼睛,眼睛接受视觉信息,但处理信息的功能却是由大脑来完成的。” 这家公司专门生产锻炼人大脑的软件,通过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视觉信息。它们的一个实用产品是一款开车软件。上了年纪的人开车有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其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变得迟钝,通过软件中游戏的帮助,据说能够很有效地让你看得更快,看得更多,看得更远。 我曾经一度对视觉认知研究很感兴趣,遗憾地是没有机会和能力深入下去。眼脑并用地观看是个通俗的道理,但也时常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拍照的时候总想着拍照不仅仅是眼睛的事儿,还要大脑参与,这应该能够带来很多启发吧。 3,混沌中的秩序 维基百科的运作总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人都能插足的百科全书的构建,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呢? 卫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到一个科学小组正在对维基的发展进行分析。他们追踪了维基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指出维基的发展较之刚刚成立的爆发时期,已经开始变得缓慢。 文章谈到,互联网上信息数量的增加是成倍的,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定律,多的会越来越多( the rich get richer), 也就越能引起关注。维基最初几年的发展符合这个定律,但是现在的情况则是,一些所谓维基“资深编辑”开始掌控维基词条的编撰,而菜鸟们则很难进入维基的编辑体系,这使得维基百科词条的增加速度变缓慢,那些资深编辑的文字更容易批准,而新手的则会容易引起质疑和拒绝。 科学家认为,维基的发展符合当某种资源紧俏的时候,人类人口增长的规律,比如,食物如果要消耗完,人们就开始为食物竞争,人口数量下降,而强壮的,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则会生存下来,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