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发声:再见,木兰

仿佛人与人之间始终有着无法拆除的壁垒,在报道摄影师沙龙讨论了一整晚和被摄对象相处的困难与纠结之后,周末,我去了OFPiX的合作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这是影像发声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了。 我带去了结业证书和小礼物——一张家庭纪念照。发奖的时候,整个屋子闹翻了天,原本准备好的谈摄影感想的这个环节也被迫取消了,我的录音笔里留下的就只有笑声,手上的照片都被翻来覆去地看——孩子、丈夫、全家福……,我还发现,拿到照片的时候,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亮亮的光芒。 这气氛让我发现,似乎自己已经许久没有笑了。 我们的这个活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一共包含三个部分:摄影师工作坊(面向报道摄影师),影像发声摄影小组(面向公益组织和城中村普通居民),摄影师和城中村居民结对互相拍摄。活动一直到昨天,拍摄部分算是正式结束了,之后还有图书的编辑工作。 这个事情磕磕绊绊挺不容易,征募相机只征到一个,摄影师因为路途问题和本身都非常忙,很多人的参与都很被动,让我觉得给人家添了很多麻烦,最后也就不再提互相拍摄这个事儿了。这中间,只有摄影小组的参与者每个人始终都是那么热情,每次去到那里,都是叽叽喳喳地各种问题。我最喜欢他们在看片子的时候,很确凿地说:“这张照片我非常喜欢!”以及他们互相之间常常分享照片,还告诉我:“她的这几张照片我都收藏了。” 昨天,盛大的聚餐结束之后,大家又是举着相机拍来拍去,摄影仿佛真的成了一种语言,即使是最简单的合影,当几个人拥抱在一起,贴得那么近,摆出各种笨拙的姿势,很多无法说出的话都在这一刻表达了出来。 我也曾因为做事不顺利自怨自艾,以后可能还会有这样的状态,但有一点却很坚信,做事情,永远不是场面上的繁华,有多少人参与,这事情有多热闹,你要的不是这个。哪怕只有一个人,舞台依然可以很绚烂,因为那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才是这个世界最匮乏的故事。 王建勇是摄影师里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在北京往返四个小时的路程不是那么容易。昨天看了他的照片,他说自己拍的不好,只能得20分,小组的成员们竟然也都对他的照片展开“批评”,鼓励他再拍。他拍摄的是城中村的家庭,不但每家都敞开大门,他还吃了四顿家宴,我觉得他其实收获了另外更重要的八十分。 坐在木兰门口晒太阳,觉得太幸福了,木兰的负责人丽霞还跑过来和我说:“你看拍十年后会怎样,他们的孩子也都长大了。” 她的脸红红的,不知道是日头晒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的脸也烫烫的。 走的时候,似乎有点小伤感,别啊,我真想说,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束,之后还有社区流动展览,还等着大家春节回老家拍照,还有下一个展览…… (工作坊感谢廖璐璐全程的辛勤组织,感谢实习生金朗制作证书奖品,协助最后一次活动顺利举行)    

阿嬷的物件

南方是还乡计划第一期的参与者,《阿嬷的物件》是还乡盒子里一个古灵精怪的小折页,叠着的那个小方块一折一折地打开,你就能看到阿嬷和她的物件。 关于阿嬷的故事,最近南方又写了更多的文字。 我喜欢读这篇文章,它让我想着,每个家庭都在建构着自己的历史,虽然受到社会时局的影响,但最珍贵的却还是在于它是一部有关生命的历史。   阿嬷的物件 作者:南方 每次回家,我都喜欢翻家中的老相片。 有一次,我翻到一张我小时候和阿嬤的合影。那是在家中的院子里,我坐在阿嬤身旁,旁边抱着一只毛绒玩具兔子。那只兔子,随着这张照片,也被我记起。后来,我竟然在阿嬤的房间里发现了这只毛绒兔子。它一尘不染地躺在阿嬤的大木衣柜里,虽然上面的毛都已经被磨平了。 阿嬤的房间似乎就静止在了某段时光里,不再随着时间的脚步而前行了。她的孙女已经长大了,已不是当年那个光着脚丫子坐客厅地板上玩耍小女孩了,但她仍小心翼翼地保存好我小时候的玩具、衣服,好像有一天我还会重新用上。而阿嬤自己的东西,从我记事起,似乎也永远没有增加过,也没有减少过。 阿嬤很少为自己添置东西,她那些"时髦"的电器,都是她的儿女们买给她的,但她似乎很少用它们。她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过得反倒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在。天热了扇扇子,天冷了加棉被,洗澡就用毛巾擦擦身子。空调、热水器这些东西她都用不上。连衣服,她都穿自己用缝纫机做的整套衣衫。每到大年初一,按照老家当地的风俗,每个人都要穿上新衣服。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回大家送她的新棉袄,她总嫌太花太艳,勉强收下后便从没穿过。可在我们看来,那些衣服明明花色都很朴素了。街上的老人家穿的比这花哨的可多的去了。 这样看来,我的阿嬤应该是个相当保守的老人家了。但她却对我的诸多"出格"行为表现出比其他家人有更大的宽容。高考后我想买一台单反相机,遭到了父亲的反对,阿嬤却拿出她的私房钱资助了我。虽然她不懂拍照要干嘛,也总不让我拿镜头对着她。我染发、烫发、打耳洞戴奇怪的耳环,阿嬤总是开玩笑似地责怪我几句,就不管我了。 阿嬤有时候很威严,有时候很可爱。在外地读书时,我给她打电话,挂电话时我对她说bye bye,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说闽南话的她竟然乐呵呵地也跟我说道bye bye。当然,阿嬤生起气来的时候也很凶,会用闽南话骂我"猴儿皮"(闽南话:调皮孩子)"肖查某"(闽南话:疯女人),也会一言不发离家出走。 从小,我和父母、阿公(闽南话:爷爷)、阿嬤一起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爸爸妈妈上班时,我就跟在阿嬤屁股后边,跟她一起看潮剧,陪她去庙里拜神,陪她踩凳子踩梯子摘树上的果实,求她给我的塑料娃娃做小衣服,求她在院子里的大树上给我做一个秋千。似乎是在小学五六年级时,我还写过一首跟阿嬤有关的诗。我只依稀记得,诗写的是有一回放学路上忽然下雨了,我骑着自行车狼狈地淋着雨回家时,在一个回家必经的路口看见阿嬤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站在拐角处等我。 跟阿嬤朝夕相伴,让我如此熟悉阿嬤高高瘦瘦的身影,阿嬤身上那股古早的香味。但我却对阿嬤的故事知之甚少,阿嬤并没留下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让我无从猜想她年轻时的模样。我只知道,阿嬤姓吴,叫吴赛娥,出生在东山岛埔頭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她曾跟着她的母亲下南洋,到新加坡打工;也曾跟着她的母亲在抗日战争时摆香烟摊。之后,她嫁给了我的爷爷,一位全县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读书人。爷爷曾经做过教师、记者、政府秘书、文化馆馆长,阿嬤虽然一字不识,却也和爷爷和睦相处,相互扶持走到了暮年。闽南潮汕地区有一首歌谣叫《铜山姿娘》,里面唱道,“爱喝好茶自己灼,爱娶好妻上铜山”,传诵的便是东山岛的女人们何等贤惠,让丈夫外出打拼,而自己“一家大小我给你顾,作你去啊”。像传统的闽南女人一样,阿嬤安置照料好家中的一切。她并未缠过足,一直很能干活,她的贤惠让家里井井有条,日益兴旺。 阿嬤的世界对于我来说一直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感情的亲近;陌生,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经验如此不同。她用农历记日,对于每个神仙诞辰或节日谙熟于心,整日整日地折金纸,在土灶里生柴火做朝拜用的糕点,恭恭敬敬地向神仙们祷告,相信他们会给家族带来好运。她一年四季都穿着斜襟的布衣,带着银镯和玉镯,梳着几十年不变的发髻出门,从不会在外人面前披头散发。因为这样的陌生,我更渴望去了解她。当我怯于用语言来向我的阿嬤表达我的心意时,我向往常一样,走进她那让时间停住的房间,开始端详那些属于阿嬤的物件,也许我可以从中发现什么端倪。   > 相片——阿嬤把我们拍完就扔在一边的证件照收起来,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放进抽屉里。塑料袋里装有爷爷、姑姑、爸爸和我的照片。奶奶每回看到我拍完带回来的证件照,总会向我要一张。 > 膏药——阿嬤虽然很久不用种田了,但一辈子操持家务,让她的背越来越直不起来,经常感到腰酸背疼。奶奶总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这片膏药是爷爷从镇上的卫生所给奶奶买的。 > 符——每年六月初六,是当地的保护神祖师公的诞辰。这张符是阿嬤从祖师公的庙里求来的,贴在门上,用以保佑全家平安。 > 糕模——每年春节,按照传统,阿嬤都要亲手准备很多“红龟”。红龟,也叫”红龟粿”,是一种闽南传统糕点,过年过节时充当祭拜神明的供品,以糯米做成外皮,豆沙做馅,外型呈巴掌大的椭圆状。爷爷不能吃甜食,所以阿嬤每次都会做甜的和咸的两种馅,用外皮的颜色和花纹作为区分。糕模就是用来在红龟粿上印制花纹的。 > 红绳——这捆红绳是阿嬤多年前买来备在家中,准备做喜事时来绑东西的。如今已经剩下这一小捆了。 > 红烛——在老家福建东山岛,几乎人人都信关公,家家都拜关帝庙。阿嬤的客厅中央,就挂着一副关公像,关公像下面则有一供案,上面摆着香炉。每到特定的日子,阿嬤都会在香炉上点两根红烛和几根香。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关于Photo Camp19

反正我又爬上来了。 昨天的camp让我发现,photo camp生在奇遇花园,也得长在奇遇花园,搬到哪里都会有些小奇怪,让人总是禁不住怀念奇遇的大红窗帘和满屋的暖色调。(詹老师请一定张开嘴巴大笑) 好在观众仍然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亲切的笑容,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档案室大墙上的照片拆下来,围成一团搓掉照片四角上的胶泥,这个“游戏”让我们像是回到童年。 就以我和deab的这张呆照作为今天camp总结陈词的开始吧。 deab说了一大堆书面语,现场我真没反应过来,好在他事后上交了一张卡片,如实记录如下: “人在图像中寻找的首先是意义,一旦意义在场,细节就被遮蔽,只有当照片从时间的序列中抽离,细节才能从黑暗中显现,照片离不开时间,时间的存在使底片成像,时间的消失使细节成像。” 这番话应该是针对我们昨天看到的那些想要抒情而又不得,让人感到有些重复的故乡咏叹调而说的。其实这个和我之前读到的薛挺写的一篇小文有同样的观点,薛文章的大意是,技法可能成就不了一个人,摄影真让人没处说理,时间会让一切归位。 当然,这个顺其自然,并非只是空泛地切片,然后坐等时间酿成好酒,若要做到面对时间的诚实,哪有那么容易。 deab同学交上的卡片背后还有一行字:“樊二拍了便是小狗。” 您瞧,这位同学就是这样,正面像个深思熟虑的大人,背面却还是个孩子。 不过,“小狗”此言有其出处,在我宣布下一季camp的主题是“回家”的时候,摄影师樊竟成当场宣布他拍不了,他可以拍家乡,但无法拍家人,我实在不想让这位摄影师从我们还乡计划的第二季溜走,于是使出激将法,说,谁拍了谁是小狗。 樊二会不会变成小狗呢?拭目以待。 关于还乡计划第二季的主题:“回家”,现场已经有了两种看法: 1.回家可能包含一些私人的东西,不知道是否适合公开 2.没有故乡的人,很想有故乡可以拍,也许可以从家人开始。 这个主题仍然让我有些犹豫,不过,正如上一季“还乡”以“寻找故乡”为主旨为故乡留存档案,找寻自己与故乡之间的关系,还乡第二季(在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试图坚持也试图延展,回到一个更小的范围里记录自己的家以及家族的故事是我想到的一个思路。 让我再想想吧。 最后,photo camp19圆满结束:感谢现场摄影师樊竟成,感谢金郎,感谢deab,感谢喜乐,感谢网易的几位图编,感谢牵牛爸妈,感谢唐匪,感谢小八和孔瑜,感谢吴慧,当然,还要感谢目的文化空间提供场地。(十九次了呢!博主你真赞!) 华丽的分割线———————————————————————————————————————— 众帮还乡计划:从今天开始,我可能要在1416教室的每个帖子后面做一个广告。 还乡盒子由OFPiX出品,限量1000册。31个普通人在这里与你分享他们的回乡故事,照片来自大家今年春节回家的所见所闻,话语细细碎碎,内中 五味杂陈。OFPiX工作室策划了此次“还乡”活动,将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用一个盒子把这些乡愁包容进去,内有17套作品,形态各个不同。 还乡盒子的所有印刷费,都是一个朋友出资,所有人工,目前都是免费。如果大家喜欢这个活动,认为留存故乡的影像有意义,请支持我们的第二季行动。众 帮还乡计划的参与方式很简单——请购买我们的盒子。盒子的销售可以缓解我们前期投入无法收回的压力,尽管目前这个价格只是收回成本;不过即便如此,也会让 我们松口气来准备第二季的还乡活动。 真想再把故乡再看清楚一些。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淘宝链接:点这里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因为网站的问题,好久没写周一消息树,这会儿还真有些不习惯呢。而且最近一偷懒,Reader里面积累了,嗯,一千多篇未读的帖子。 1. 一百本日本画册 就先来说说日本的事儿。 美国纽约最近有一个为期三天的日本摄影书展览,主办方是国际摄影中心的图书馆,他们邀请了十位摄影blogger的作者,每人推荐10本书,构成了这个10×10摄影书展览。 看了看十人名单,不少都是关注摄影书文化的网络写手,循着他们的踪迹也能了解更多的摄影书文化,以下就是他们的门牌号码: Ken Iseki / My New Notebook Lilian Froger / 748= photobooks Microcord Kohei Oyama / Parapera Nicolas Codron / A Japanese Book Victor Sira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23——错误百出

文/任悦 “就是你住的那条街,四处都是西湖的小水系,一座座小石桥连接户户人家。你能想象吗?” 从杭州回北京,坐在去机场的车子里,我发着烧,脑袋昏昏沉沉地听身边的人与我谈论这个城市的变化。 车里的另一位更是大声地埋怨:“新盖的楼太丑了,以后肯定都要被炸掉。” 另一段对话却很快就被接了进来,“今年我们去拍摄那些古村落的居民,他们却都在抱怨,谁愿意住在破屋子里?” 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开头那句问话中。我住的酒店,和西湖一街之隔,却很难看到任何与湖有关的痕迹。街口有一些仿造的古建筑,起了古香古色的名字,街拐角有一块广告,描述着又一片试图恢复古代风貌的景区正在建设中。这两天杭州下暴雨,躺在宾馆的床上无法入眠的我听了一夜的雨声,第二天才知道,西湖的水都满溢出来了,但探出头去,是水泥路面上淡淡的水痕和门口一棵裹着金色布料的树。 每年春节之后,我主持的一个幻灯放映活动都会收到不少关于故乡的照片,那是人们过年回家时候拍下的。今年我趁势在网上发起了一个活动,请大家回去好好拍拍自己的故乡。消息发出,激起不少回应。活动过程中,我们弄了个微博,专门收集大家回家后的各种闲言碎语: “初四回家,今天第一次天晴,下午骑车第二次去老城看看。基本上城里一九八零年之前的街区加起来不会超过十处了,而且都是外地人零星居住着。本地人住在老去的少之又少。汽车洋房的梦想,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我想在浙江的县一级城市应该已经普遍完成了吧。” “如今的小城每日地向外扩展,城郊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围地,张牙舞爪地,像发了疯,甚至儿时父亲常骑车载我去钓鱼的池塘上,就已经填满了一座座耸立的水泥巨物。” 这些感慨下面连着各种不搭界的回应,比如,当地某个旅游网的微博说:“欢迎发布您的照片,让更多人分享”;某个摄影爱好者说:“胶片拍的?颜色好漂亮”,某个文艺青年说:“很美,很有味道的地方”…… 白鹤镇,金兰桥镇,过水坪镇,这是一位摄影师家乡的镇子,仅仅那名字就足让人遐想,更不要说摄影师笔下的水乡:“江面水汽弥漫,船工唱着家乡的调子,江心还有人撒网捕鱼,江边的民居和古桥仍然保存完好,人们生活的节奏缓慢而安静,看上去与世无争。”但他却充满忧患,因为高铁就快修到家门口了,故乡大概很快就会面目全非。 却并非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对铁路持有恐惧态度,那些毫不犹豫拍下崭新的城市的人们,骄傲地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这里未来的经济发展,对他们而言,新修的道路只会缩短自己与故乡的距离。 就是这样一些情绪,从许多人的故乡转了一圈最终回到我手中。 我和我的朋友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梳理它们,精疲力竭,不知所措。最后,我们做了一个装着十七个册子/明信片的作品盒子。别太抒情,别太武断,也别太感伤,干脆就给大家来看看各种笔法的记叙文。 把盒子拿给人看,又引起一番争议,有人说,故乡不一定要在现实中寻找,你心里有,哪里都是故乡;又有人说,这置现实不顾的态度真让人觉得心寒。 我最终浑身发烫地回到北京,自一团乌气中穿越而下。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将近一个小时,道路两边除了灰色的高速路墙面一无所有。 回家了,真好。我却这样想。只想赶紧躺在床上,此时每一个毛孔都在疼痛,尤其是那些原本有病灶的地方,它们疼得更厉害。这些疼,让你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肉做的身体不但会出各种毛病,还会慢慢衰老,它和我们享用的这个簇新的城市的生长方式完全相反。 我们怀念的故乡也该是那个有机的,有着四季更替,会渐渐苍老的故乡吧。而它怎么能抵挡被高科技和现代化思维武装起来的人类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呢? 病痛中,我再度打量这身体的每个部分, 面对这个错误百出的世界,发现自己再也没了任何雄心勃勃的理由。    

盒子的一百种用法:展览开幕

今年一直都在做还乡计划,从照片到盒子,忙了半年。这一个月,又和几位朋友一起,再把盒子变身成展览。 展览的由头是接受一个朋友的邀请,在他们刚刚装修好的一个文化空间做展。但看过场地之后,一度想放弃,因为都是分割的房间,墙面还不能挂照片(有涂鸦和画作)。但翻看手头的资料,又看到不少离开墙面的展览,隐约觉得这种挑战也是一种对策展人想象力的激发,于是,便接了招。 我在博客上发起了策展人征募,遗憾的是没有报名者。最后就由盒子摄影师自己担当了作品的策展人,而我则负责改造档案室。 说到档案室,这次把几位严格按照还乡计划拍照的摄影师的所有照片都打印出来(两千多张),终于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之前的盒子只是少部分收录了依照拍摄提纲所拍摄的照片,现在则有七大本城市档案将全部照片都收录成册。这个庞大的工程要特别感谢杨帆,他以极大的耐心完成了档案的整理和编录工作。还有璐璐、朴日权、糖匪以及李拓,繁琐的黏贴照片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无法完成。我想对他们说,这几个本子,里面所有的影像,在十年后可能都将面目全非,你们也是在黏贴历史,上面则留有你们的指纹。 好了,今天还有一个忙碌的下午甚至是夜晚。后天下午,我们在展场见!   《故乡。房间。目的地》——周日下午四点在北京目的地酒吧四层文化空间开幕,诚邀您参加。地点:工体西路七号。展览动态请follow新浪微博ofpix   展览将持续到11月,欢迎大家有空去参观。 展览时间:14:00–21:00(周五、周六延长至23:00,周一休息). 地点:工体西路七号 目的地酒吧四楼        

盒子的一百种用法之四:有个房间等你来策展

六间房+六个还乡盒子=?这个公式的答案正等待你来填写。 最近接到北京目的地文化空间的策展邀请,在这里占据整整一层的六个房间做一个与《摄影如奇遇之还乡》盒子有关的展览,勘探场地之后却发现,几乎所有房间的墙面都不能用。 一个不能把照片挂起来的展览?是的。 对目的地酒吧有所了解的朋友就知道,这里是京城最热的同志酒吧,但不仅如此,它不仅是那些被定义为边缘人群的归属地和目的地,同时又在不断打破边界,让少数派和多数派融和。目的地文化空间在酒吧楼上,负责管理它的朋友对我说:这里不是一个同志文化中心,而是面向所有的人群开放。 文化空间刚刚装修好,每个房间墙壁上都有手绘的画作,紫色、蓝色、对空间之外空间的向往——这就是我们不能在墙上挂画框的原因。 真有意思,这个限制恰恰就是还乡盒子的初衷,它被设计成一个桌面展览,里面是亲切的、可以阅读的照片,并保持一副开放的模样,让人们随时把各种关于故乡的情绪也收纳进去。正因为如此,我们接受了这个挑战,我们将在这六个房间里给大家变出六个展览,基于盒子但也超越盒子。 策展不是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这么简单,作品和空间的互动大有学问,我们趁势把这个展览变成一个策展人学院,大家一起来学习策展的知识,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是招募两位策展人(因为已经有四个空间被瓜分了)和六个策展助理,共同组成一个策展团队一起来研讨布展方案。 不能参与策展的朋友也别着急,我们邀请你参加9月份在目的地艺术空间开幕的盒子展以及盒子研讨沙龙,我们要让你将再次看到盒子的魔力! OFPiX工作室 还乡盒子策展人招募 展览地点:Destination目的地酒吧文化空间 地址:北京朝阳区工体西路7号 策展须知: 策展人一人一间房间,一人一个盒子,根据现有的空间布局策划布置展览,策展人可以添加新的作品,但要和还乡的盒子有机结合,鼓励创新的想法。 提供两种桌子、六面体展示柱来放置作品,策展人也可以使用其它展台,但需要自己准备。 照片打印和装裱需要自己出费用。 策展准备时间:8月21号—-9月6号 计划开展时间:9月7日至9月24日 申请方法: 申请策展人请将策展思路(不限字数,讲清楚就可以)发到ofpixcamp@gmail.com邮箱,申请策展助理请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和申请缘由发到ofpixcamp@gmail.com邮箱。申请截止到本周日结束。  

盒子的100种用法 NO.2

摄影:快拍小友萧奇 OFPiX出品的《还乡》盒子,究竟有没有100种用法? 《盒子的100种用法》NO.1里的主意是去做一个展览。而在杭州,一群盒子帮的聚会为我们提供了还乡盒子的新用法。 活动是傅拥军老师和快拍快拍网发起的,说是大家一起聊聊阅读盒子的心得。起初,我以为这就是一个以盒子为名义的聚会。但傅拥军几次专门和我确认时间,说是要北京杭州连线,这让我隐约感到这次聚会的“严肃”。 周二晚上一回到家,打开电脑就蹦出许多条消息,活动现场的热闹气氛以及各位的盒子阅读感悟让我大吃一惊。 这只是一只装有很多照片的盒子。对于照片的看法因每个人经历、学识、性格、趣味的不同见仁见智。对我而言,最大的获得是摄影作为一种手段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一个普通命题的不同的思考方法。(@来者) 我真的被打动了。不是说,里边的照片有多么大气、优 美,或者说图片的制作有多么考究、精良,而是你根本想不到的,这就像是一些从家乡采集来的非常素朴的小花,还带着淡淡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它就以那么本真 的姿态出现在你的眼前,不矫情、不做作,于是突然间就拨动了你心底里的某根琴弦,关乎熟悉却已陌生的家乡,关乎亲切但已远去的童年……(@天高地远) 我的家乡在台州农村,生在那儿成长也在那儿,如今房子马路都变了,唯一没变的有一条华景老街。小时候我住街的东边,靠近小河,那条河有很多鱼,很多人洗、洗衣服、游泳,这条河伴随我长大到15岁。时不时还会想起它,现在回家很少,每次去都急急忙忙的回,儿时的玩伴也很少联系。记得有一次去老人协会,挂着百来个老人的集体照,我数数大多数都不在世了。很多上辈人小时候说我没出息很顽皮的人都已经不在。(@徐一飞) 摄影真的没有影响工作!因为那是早上七点前,傍晚五点后的事。它对工作反而是有促进的…… 摄影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天高地远11) 放下功利心,好好拍生活(@大雪) 关于摄影,关于故乡,这些言语随着盒子一起跳出来……,当晚讨论从七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多。聚会的各位还开启了一个新的项目——杭州的一条路,号召大家用两个月的时间,讲述一条路的故事。我也从电话里穿越到他们的聚会现场,给大家提了一个小小的意见:这条路一定要是你自己的路。电话里,我能感到活动现场的热情和专注,但电话那头的我不知道的是——为了执行好这个寻路杭州计划,大家竟然签署了军令状。 电脑前的我真有些坐不住了。尽管在photo camp18上我们一起分享了还乡照片,我在博客上也连载了盒子背后的故事(一个盒子的奇遇1,2,3)。但我们似乎还没有真正分享过关于这个盒子的制作和拍摄过程,不知道盒子帮有没有兴趣在北京做一次聚会。傅拥军他们在杭州拍路,我们也可以一同在北京开启一个新的计划? 这就是盒子的第二种用法:钻进盒子里,然后再跳出来,让盒子产生一个小团队的拍摄计划。 浙江摄影的郑幼幼老师在给大家讲图片编辑 傅拥军老师正在下军令状  以上摄影:快拍小友萧奇

盒子的100种用法 NO.1

我们的《还乡》盒子正在四处漂流。 它被设计成一个盒子的模样,里面的东西五花八门,它其实还有一个使命:盒子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展览,不需要很大的空间,甚至不一定要有一面白墙,只需一张桌面,它就可以变出一个展览。观者和纸张互动,也和这些故事互动。 盒子应变得越来越满,因为它不但承载各种乡愁,还始终保持一副开放的模样,让你随时把各种关于故乡的情绪也收纳进去。 总之,魔盒到手,下一个阶段该让它出去转转了,让我们来一起撰写这个盒子的使用说明,我希望它有——一百种用法! 摄影@Kevin_老孔 盒子攻略一:策划一个展览 各位盒子帮,下面是你变身为策展人的时刻了,你可以藉著这个盒子与更多人交流关于故乡的看法。 1. 设计一个展览主题,比如《故乡和我》; 2. 寻找一个展览场地,可以是办公室展览,小区活动站展览,书店展览,图书馆展览,甚至是——客厅展览; 3. 布置展览,不只是将盒子里的照片摆出来,你要根据展览主题设计展览的起始,作品的摆放方式,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将自己拍摄还乡照片也一同展出; 4. 观众邀请,邀请你的同事、朋友、邻居来参观这个展览,在开幕的时候,讲一讲你的看法; 5. 与观众互动,准备一个本子(大小可以放到盒子里),让观看展览的朋友写下观后感觉,或者,你可以对来者做一个小小的采访,询问他们:“故乡对你意味着什么”。 6. 最重要的是,拍一张你策展现场的照片,并把你的感受和我们分享,没准儿它们会成为下一个盒子的内容。(请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 或者@ofpix) @imphylia的书架展览 @tuutuu7328的楼梯展 @xx-KeleTon的街头展 奇遇花园咖啡的墙面展览  

Photo Camp18

  Camp18是最有聚会感的一次放映活动,“还乡计划”的摄影师、图片编辑、甚至被摄对象都出现在现场。 在北京这样一个融汇一切的城市,重温乡音变得容易又困难,现场想让大家说几句家乡话,但似乎每个人都显得有点儿拘谨,那大概并非是乡音难以说出口,而是因为它一下子找不到来处。 说到故乡,有人说它毫无变化,但有人说它已经面目全非。情绪化走肉同学在我们的微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家乡是是安宁的感觉。是半夜肚子饿了也可以和朋友们瞬间出现在路边摊旁的默契;是爸妈摆在饭桌上的红烧肉和辣子鸡。” 而李宇宁则说:“阔别多年之后,我又重回到了故乡,出生时的老房子已经没了痕迹,爷爷家的老宅被拆的只剩下半堵墙,儿时的玩伴遍寻不到,我说话带着生活地方的语音,觉得自己反而像个异乡来客,这里已经不是我的故乡,从老宅的残墙上拽下了一块青砖之后,我落荒而逃。不知何处才是我的故乡。” 说到故乡,就是这样一种各种情绪混杂的氛围,我们不再雄心勃勃。 Photo Camp18结束了。感谢你们——感谢璐璐和大猴保证camp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徐阳忙了一个晚上制作视频,樊竟成现场摄影,月月负责一切后勤,感谢奇遇花园的工作人员帮我们调试设备布置场地。感谢从外地赶来的烟丝和小猴,当然,还有现场每一张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感谢你们! 我还特别要对来自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的丽霞致谢,这次她作为摄影师的被摄对象出现,面对廖璐璐跟她回老家河南兰考,一路拍到的《丽霞回家》这组照片,她谈到自己的漂泊感,谈到更多人的漂泊感,以及为这种漂泊感找到临时的庇护之地的努力和坚持…… 最后,是DEAB同学无数次的询问让我发觉camp的重要,那现在就预告一下吧,下次Camp很快就来!  

一个盒子的奇遇(3):纸上展览

盒子成为“还乡计划”作品的栖息之地,纯属偶然。 还是去年,和奇遇花园的詹老师闲扯,他说想做一个盒子,里面放一堆设计作品。成长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孩子,可能都有这样的梦想——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是取之不竭的玩具和物件儿。 在我最初的想象中,还乡计划应该是一个在线展览,以地理位置划分各位还乡人的位置,其中的照片还可以逐年增加。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是,并非所有人都按拍摄提纲完成拍摄,而且在后期的同主题Photocamp幻灯会的作品放映征集中,我又收到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手头的照片一下子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这时候我想到了詹老师提到的盒子计划。 盒子帮们一拍即合,工作室变成了临时编辑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盒子编辑部忙得一塌糊涂。这个微型组合——五人小组,分别承担了出版人、编辑、美术编辑、流程编辑的工作。但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搞出错误,比如忙到快下班的时候,却发现设计文件没保存,然后重新返工弄到晚上。我们都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所以几乎所有的周末都搭进去了。 4月5日,我在浙江做工作坊的时候,盒子第一批打样出来了,詹老师很兴奋地发给我壮观的打样成果。眼见这些零零碎碎但机灵可爱的纸制品,那时候原本已经因日复一日乏味的排版和编辑工作而有些懈怠的心思开始重新振作。 很多册子都经过几次修改,用纸和设计都做了调整。 但非常遗憾的是,最终的版本里还是有不少文字上的错误,比如在一处把盂县写成了孟县;盒子摄影师名单里,有几位的邮件地址也写错了。(详见勘误表) 这两天,我一直不能正视这些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我就心疼,恨不得动手去修改。 当然,我们必须承担错误,但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虚拟世界里是“没有错误的”,因为那里没有被固定下来的物理的身形,只有一个不断变换的虚拟形态,各种力量都可以介入,它的“妖气”让你难以把握。所以,这个有各种错误的印刷版,它不可以修改的实质,这种“固定”可能会使其更容易成为一份能够解读并产生对话的文本,这是印刷的意义。 我们把这个盒子称为移动的纸上展览,我想着触摸仍然是一件重要的事儿。说到底,我们就是试图做一些有形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雄心。 还乡盒子里一些是作品的合集,一些是个人的单独作品,今天最后介绍的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集: 《七台河》作者朴日权,摄影师多年以后重返故乡的小城,拍下这些照片。 《大屯》作者罗希,册子里是他对旧时光的追寻。 《祁东》作者樊竟成 《盘龙江:一条河流的名字》作者程新皓,摄影师沿着昆明的河流行走,藉由这条河流展开对这个城市的观察。 《阿嬷的物件》作者朱蓝蓝,捧在掌心大小的折页,打开之后是阿嬷和她的旧时光。

《摄影如奇遇》作品盒勘误表

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盒子里出现了一些错误,尤其是摄影师的邮件联系方式,出现了部分错误,在这里向摄影师致歉,并更正如下(加下划线表示出现了错误): 方唯   江西九江市彭泽    327390682@qq.com 李林冬 湖南郴州             368734047@qq.com 王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wbsonic@gmail.com 徐文龙 江西省遂川县 wlongxu@gmail.com 胡勤 山东曲阜 hu.qin.pro@gmail.com 范顺赞 浙江天台 617008038@qq.com 吴婷 江苏无锡后宅镇 489486727@qq.com phylia 湖南衡阳草市镇 phylia@gmail.com 肖毅 江西吉安 102881225@qq.com 金宇超 浙江横店 (…) Read more

一个盒子的奇遇(2):读懂故乡

有时候想一想,觉得这个活动很奇妙。 春节的时候,我每天守着微博,等着回家的人们传来消息:在回家路上了、城里已经逛了一圈、吃到了家乡的饭菜……,那些谈话相对平日剑拔弩张的愤怒,变得柔和起来。 我没有回乡,故乡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不会说家乡话,没有太深的乡情,却也不属于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 关于这个项目,我心里有个很私人的想法:有故乡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他们说,回家仿佛是看望初恋情人:“年幼时爱过的女人——那个让人神魂颠倒的原来只是个小村姑,这个道理其实懂了已有一段时间,所以心情不再是兴奋、迷茫,更多的是舒适、惬意,这个小村姑有自己太多青春的记忆,谁会拒绝自己的青春呢!”(郴州,李林冬) 他们还说小城已经开始发福,鞋子跑坏了一双,走街串巷是件乐事,但居然把家乡给转陌生了;曾经支起耳朵四处寻觅的乡音终于可以四处嗡嗡作响,但家乡也要通高铁了,修地铁了,甚至要建核电站了。 但不管怎样,故乡让人们放下戒备,他们不再去寻找那些“荒谬的现实”,而是很踏实地讲起故事来。 3月9日,工作室的墙壁上贴满了照片,那是整个项目最累的几天,虽然只是在一个房间里原地不动,却仿佛走了很多路,疲惫始终挥之不去。这是我们的图片编辑工作坊,我和几位图片编辑一起梳理还乡计划的照片,上千张照片该怎样呈现?我们挑选了八百张照片,全部打印出来,思考编辑思路,展示方式。每个人都发现,面对的不是摄影意义上的好照片,而是琐碎无比的情绪,断裂的、根本没有逻辑。 大家累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有人开始讲起自家的故事,爷爷奶奶相识的传奇,家族史,老宅……当人们看重自己的来处,人就鲜活起来。这样说来,最后的图片编辑结果,是我们对他人故乡的阅读,也是借此对自己故乡展开的一次新的想象。就这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却也因此连接起来。 图片编辑工作坊作品: 《山》土地和城市交界,这两张照片分别拍自山东和山西。(图片编辑叶曲) 《偶遇》里的作品都是一些相似但又不同的城市生活碎片。(图片编辑 杨宇辰,程新皓) 《两个葬礼》中,湖南和陕西的两个地方葬礼被编排到一个拉页的正反两面。(图片编辑程新皓) 《Story》里,归乡人口述他们的回家故事。(图片编辑李昆雁) 《沙场,故乡》将摄影师在城市游走时所拍摄的快照编辑成册。(图片编辑朱本嵘) 《回家的路》编辑挑选了一些画面里有道路的照片,请摄影师讲他们和这条路的故事。(图片编辑崔劲辉)

一个盒子的奇遇(1):我自故乡来

这一周我都掉进盒子里……请大家原谅我的絮叨。或许这有些广告嫌疑,但在时下的喧嚣中,我愿不遗余力地为这个盒子做广告。 有人说盒子有些贵,若不计算半年时间的脑力劳作,各种图片编辑噩梦,如果把盒子里的内容看成纸片,这个盒子可能真的很贵。 接下来的三篇策展人手记,试图和各位分享盒子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愿这经历能对你有些启发,没准儿你也可以去做一个盒子。 盒子的购买链接在这里。 噢,对了,刚想到教室也有一个我自己的回乡故事。 只是一个一闪念的想法:我们为何不拍拍自己正在变化的故乡? 2012年1月12日,春节回家的气氛让北京越来越空洞,我在奇遇花园为这个拍摄计划撰写提纲,写到后来,头疼得厉害,有些写不下去。不想让这个以摄影为名义的拍摄变得过于摄影,赞美或忧伤,这些表达不是我想要的,不想它成为充满形容词的抒情文,而要写成记叙文。 手头正好有一本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的画册;把相机上的镜头盖摘下来,然后盖上去,这位只想着为巴黎留存档案的摄影师,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留下的视觉文献如此富有意味,那些毫无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那些空白的意义,却得以让观者停驻,并因此从中看到更多。 留存档案,也成了这次“还乡计划”的目标。拍摄提纲参考了孙京涛《纪实摄影》一书中翻译的斯特莱克对美国小镇做纪实摄影研究的研究计划。提纲列到后来,我发现它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经验,我们并非在做一个摄影项目,而是某种社会研究。其实直到现在,我仍然时常感到自己对手中这些材料并非能够完全操控。 那天傍晚,约上了程新皓,他对社会学和人类学感兴趣,辅修了很多课程,我迫切想从他那里补上一些知识空白。我们究竟聊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我却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天见面的那家肯德基里的气氛,这个在我上中学时候还颇为高档的洋快餐,现在成了大众餐厅,里面坐着的是这个社会最为平凡的那群人:妈妈带着孩子,年轻的打工仔,餐厅外是一家火车售票点,这个节骨眼上,每个人都在各自酝酿着回家的计划。 非常奇怪,我甚至对那天的天气都印象深刻;对故乡这个话题的思考,让我变得敏感,我意识到,在北京这个足以淹没一切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那是我们并不认识的他们。 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想法因为一闪念的热情,在那一天开始付诸实施了。 还乡计划:征集十个摄影师利用春节回家的时间拍摄自己的故乡,因为需要给城市留下完整档案,只接受故乡是三线小城——可以骑着自行车丈量的城市的摄影师参与拍摄。拍摄提纲非常繁琐,有十个大项,四十四个小项。 这个征募启示张贴在我的博客1416教室和工作室OFPiX的微博上,很快得到了热情的回应,我被一堆@弄得头昏。不过,一直颇为自豪的这个被转发几百遍的征募微博,到后来我才发现,相对那些上千转发量的大众话题,它仍是一个小众事件。 原定计划却因为参与者的热情而扩大了,大多数我都不认识,我们因照片而熟悉。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计划就好像一个树洞,回响着各式各样的乡音,他们在离开故乡去往大城市之后,就难得再去说家乡话了。 三月,我收到的故乡照片有上千张,它们从各个城市化身成像素点传过来,在我的电脑里涌出。如同我们的迁徙,人们被传送到四方,家乡的相册里多了很多空白,而当你回去,却发现城里的景观也已传回家乡。故乡,你,都不是从前了。 这个盒子,不知道几十年后,人们打开它会看到什么。 这是盒子收录的六个城市的拉页,几位摄影师都按照我们那个非常苦逼,非常繁琐的提纲,对他们的故乡小城做了档案式的记录,几个拉页只能收录其中的部分照片。这些城市摄影师的方位是: 方唯在江西九江市彭泽 李林冬在湖南郴州 胡勤在山东曲阜 范顺赞在浙江天台 董良在山东聊城莘县 王芳在河南周口 盒子里的一套明信片,叫做《普通城市》,里面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生活。分享我的一个发现,在三线普通城市里,最时髦的快餐厅是德克士。 这是我最喜欢的,叫做《龙门阵》,把OFPiX微博上大家和我们就回乡计划所做的互动做了全景记录,里面一堆闲言碎语……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