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布列松出了一本书

我喜欢Clement的写作方式,他如同审视一个人去审视一本书,并将之联系到布列松本人对人物肖像摄影的理解,布列松说,对一个人,我想要引介其存在于衬衫和皮肤之间的样貌,Clement说,对一本书,我要阅读存在于文字之间,页面之间,图片之间的那些内容。

书是具体有形的,这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此摸得着的物件展开分析,而非看待一组作品。一本书为一组照片提供了语境,这位历史学者则为《决定性瞬间》这本书的阅读提供了语境,将之放到摄影师创作生涯里,历史脉络里,以及摄影书出版的历史之中。 Read more

2014年的摄影秀

博物馆以及艺术中心里的摄影部主任们都在忙活什么?据说随着摄影在艺术界地位的提高,主任们也都逐渐获得了从前没有过的优待。

我还非常好奇,艺术馆和博物馆——这些严肃正经,代表大众高尚趣味的空间,都会选择悬挂怎样的摄影作品。

我邀请一直为大家做展评的钟华连姑娘,对2014年的摄影秀场做了一个整理 Read more

布勒松答问

《纽约时报》最近以《布勒松:生活与观看》为题刊载了这位老爷子1971年所接受的访谈,他说话很冲,说摄影没得教,就如同走路不用教,他说纪录很沉闷,自己离超现实主义更近。他当时已经79岁,说自己更愿意安静地绘画以及和其他摄影师见面聊天……日子有点儿孤独。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布列松的妻子去世 Martine Franck的作品 上周,布列松的第二任妻子Martine Franck因罹患癌症而去世。业界也有不少悼念的文章,哀悼这位谦逊的女性摄影师,她的光芒一直被自己丈夫的名声所笼罩。 在《纽约时报》之前对其的采访中,她曾提到,在布列松身上,她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说“不”,布列松教会她要学会选择,绝不要给别人展示自己不愿意发表的照片。而布列松的这些观念则是从Harper’s Bazaar的艺术总监 Alexey Brodovitch 那里学到的。 当然,最为神奇的是布列松的传记里,记载着一位夫人曾给他用塔罗牌预测未来: “你会娶一位来自东方的女人,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印度人,但也不是白人,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婚姻……你会在你的事业上出名……你会再娶一个比你小得多的人……然后你会当上父亲。” 一切都实现了。她的第一任妻子是印尼人,已经去世。 真不知道,那副塔罗牌究竟是预言还是指引。 2. 迟暮的超级模特 关于名人晚年的那些事儿,《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纪录片导演兼人像摄影师Timothy Greenfield-Sanders的纪录片作品《关于容颜:超模的过去与现在》(About Face: Supermodels Then and Now) 这部纪录片采访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最负盛名的超模现在的生活,他们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但并非如人们想象的“美人迟暮”,“当这些女人谈起对美容文化的反思,谈起她们现在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你会觉得她们变得更有意思了。” 不过,这篇文章也批评了这部纪录片在访谈过程中有点儿浅尝辄止,并未进一步探测深入——究竟她们在经历容颜老去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思考。这篇评论文章甚至很尖刻地批评作者有着“美国老年协会”的腔调,整部片子仿佛都在以拉拉队的腔调在说:“加油啊,姑娘!” 唉,看了这位先生拍的照片,确实闹心,把这么好的题目浪费了……  3. 电子美容术 其实大家现在都活在像素星球,在微博上互为邻居,根本不用花大价钱去做美容,把头像弄漂亮点儿也可以永葆青春。 (…) Read more

读书笔记:关于布勒松的只言片语

Martine Franck摄影 这两天在看布勒松传记,一边看,一边冒出很多古怪的想法。 比如,如果没有罗伯特卡帕,布勒松恐怕会作为摄影史里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存在——是“纯艺术”(fine art)而不是庸俗意义的“艺术”。1946年,美国人为其做了一个展览(以为他死了),把他捧到一个神的高度,说他左眼看内在世界,右眼看外在世界。罗伯特卡帕及时出现,告诉自己的朋友:别给自己贴标签,还是老老实实去做摄影记者,因为这个身份会使你在同世界上任何事物接触时始终感到快乐。 美国人擅长贴标签,布勒松自己曾说过,“是我的美国朋友让我以一个摄影师的身份为人所知”。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比如德国人贝歇夫妇,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这是两位兢兢业业地为工业建筑留存档案的老师,但美国人认为他们在做艺术——纯艺术。随后,摄影史上出现了所谓贝歇的学生和杜塞尔多夫学派。当然,这个现象也会在艺术市场上有所投射,或许这才是标签的真正作用。 布勒松成功地让自己无法归类,他不是超现实艺术家,也不是纪实摄影师,可最终仍旧被扣上了一个帽子——决定性瞬间创始人。而在这本传记里,你会清晰地感到,这个信奉并追求自由主义的艺术家,决不可能让自己屈服于某种秩序,他逃离刻板的画院;三次逃离战俘营,始终飘浮在秩序之外。 用禅学来解释布勒松和他的瞬间可能更合适一些,比如他深受影响的一本书:《射箭中的禅思》,请容许我摘录书中的一段话,兴许这才是布勒松眼中的决定性瞬间: 完美的一箭并不在于那恰到好处的时刻,因为你并没有把自己从自身分离出去。你不要把力量集中在如何获得成功上,而是要集中在预见你的失败上面……真正的艺术是没有目标的,没有动机……把你从自己那里解放出来,抛弃原有的一切,这样你就一无所有,只有没有目标的紧张状态。 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样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哪能用在任何实用摄影领域——新闻、广告;甚至是那些职业艺术家身上! 传记里有很多有趣的段子,无不透露出布勒松“顺其自然”的自由个性,当杜瓦诺给他看自己用禄莱拍的照片——对这位摄影师而言,这种相机是摄影师礼仪、尊严和谦恭的缩影——而布勒松的答复是:“如果上帝要我们用6×6相机拍照,他就会把我们的眼睛安在肚子上。” 布勒松传记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关于他的婚姻恋爱的故事太缺乏细节。他的第二任妻子Martine Franck也是马格南的成员,打开她在M图片社的个人主页,寻遍她的个人简历和作品集,没有任何布勒松的痕迹,看来,这又是一个不愿被贴上标签的女人。 2010年,布勒松在美国的回顾展里有两张Martine的肖像,一张是她的腿(1967年);一张是她的肖像,正在喝茶,眼睛没看镜头(1975年)。后来有人针对这两张照片对Martine做了访谈,回忆当时拍照时的场景,她的回答是: 在1967年那张照片里,她完全沉浸在读书的状态中,根本不知道亨利在拍她的腿。而另一张照片,她当时正头疼地厉害,对他在这个时候还拍照,心里实在很恼火。 这样的结果似乎不太浪漫,正如看过传记之后,有些人变得不再那么神圣一样。现在流行“祛魅”,但祛魅的结果并非是以把他人(尤其是光芒四射的那些人)打入地狱而获得欢欣,而是让每个人都如我们一样平常,在凡人人生中寻找光芒。 总之,这本书,值得读一下: 《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皮埃尔。阿苏利纳著,徐振锋译,浙江摄影出版社)

周一消息树

去艺术馆看展览才是正经事 华尔街时报报道,美国现代艺术馆(MoMA)在最新的财政年度中,参观人数达到新高,约有三百万人次,而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并不低(20美元)。 MoMA的展览中,2010财政年度参观人数最多的排行如下: 1,莫奈 睡莲 857386人次 2,蒂姆·伯顿(Tim Burton) 810511人次 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561471人次 4,威廉姆·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492196人次 5,布列松 412379人次 6,包豪斯1919-1933 397101人次 7,加布里·埃尔罗斯科(Gabriel Orozco)384269人次 在这个排行榜中,布列松回顾展的高上座率颇为引起摄影人的关注。博客dlkcollection对这个参展人数做了一个更为形象的解读:分解到博物馆的每个开放日和每日的开放时间中,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布列松展览期间,每分钟都有约14个观众前来参观。 这意味着,每次你走进MoMA布列松爷爷的展厅,永远都是人头攒动——此场景我在罗伯特弗兰克的展览中见识过,而当我第一次去蹭MoMA周末的免费门票的时候,队伍排到了屋外,整整绕着博物馆一周。 这个夏天,到艺术馆去看展览才是正经事。 MoMA现在的摄影展也挺有趣,《原始拷贝:1839年至今的雕塑摄影》(The Original Copy: Photography of Sculpture, 1839 (…) Read more

十年前的课堂笔记(三)

困境三,从布列松到弗兰克摄影语言的变化。 布列松是一个行者、隐者,他不愿把自己的目光从镜头后移到镜头前, 他让人们看到人世百态而不是看到摄影者自己。他无功利的工作,将 许多事情做到了极致,从而达到超然于世的境界。而到了弗兰克,他 拍摄作品时只相信自己的直觉,不相信光影、焦点、构图,老一辈 建筑的摄影理念被打破了,在老一辈眼里,他们的作品简直是垃圾。 但是弗兰克却成功了,语言体系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对旧有语言的否定呢? 二,美国摄影理念的变迁。 摄影语言的体系的变革是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的,弗兰克的成功源于 他在二战后人们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后,他恰到好处的把握了当时人们的 状态和时代脉搏。下面关于摄影理念的变化也说明了这点。 1, 1955年斯泰钦组织了轰动一时的人类大家庭展览,当时人们相信世界 是美好的,人类在进步。 2, 60年代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重新评价美丑,看到了 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扭曲。阿勃斯的摄影就体现了这种思潮,她的作品视 美丑如一,关注弱势群体,拍摄对象只是拍摄对象而已,对他们不抱任何 感情,而许多观众看过展览之后发现他们从中间看到了自己的状态。 3, 80年代,彼得威金(Witkian)拍尸体,扭曲的尸体,在相片上划道, 把现代人的精神表现为极致,而摄影师本人在商业市场上他也颇有收益。 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成功?还是摸到了社会理性的脉搏,理念的转换,并且以完美的 影像表达出来。 三,记录与表现 纪录的目的源于历史情结,而表现的原因是摄影师的个体情结,也就是主体意识。 两者之间应该如何把握?今天的摄影师应该将历史行为缩小,突出主体意识。有两个 原因,一是现在的影像已经太多了,以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太少,也许一张即是 精品,现在则不然。二是纪录的手段也太多了,可以从多种途径入手。 因此,如果你仅仅因为历史情结纯粹的纪录,这样产生的只是产品而不具灵性。主体 意识是你成为你的前提,是靠个体苦苦追求才能得到的。不要用你的照片讲故事,传达你的感受。 四,东西方交叉视野中我们的位置 在做摄影时直面人,直面人性,这是东西方视野的交叉点,最终达到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