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现与未显现的瞬间

一张照片给人展示的现实到底有多片面?答案显而易见。 但我们在媒体中看到的,并不得不去相信的,却只是那一格、一格割裂的瞬间。 黛安阿勃丝的传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当问到她是否在故意歪曲她的拍摄对象时,黛安答道:‘摄影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歪曲……但我无意于歪曲……你必须相当认真地面对你的想法和照相机之间的差异……照相机是个冷冰冰的东西。我尽我所能地让照片与原物保持一致……而诗意、反讽和幻想却已全部植入其中。’”(黛安阿勃丝传 P306页) 我也相信,大多数时候,摄影师都无意于歪曲他们看到的世界,但他们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填补(或者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照相机所之间的沟壑的呢?这一直是我非常好奇的问题。 The Image, Deconstructed网站的首页(更多关于此网站的介绍,点这里) 今天看到一个特别的网站,由美国几位摄影师和一位图片编辑共同创建,名字非常奇怪:《图像:解构的瞬间》(The Image, Deconstructed, 缩写 TID)。这些人致力于解释照片背后的故事,而且作为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他们比别人更清楚我们最终看到的“那一张照片”究竟是怎样拍到。网站每周更新一次,会访谈不同摄影师,他们并非名人,很多还很年轻,编者请他们谈论的也不是自己的摄影哲学,主要针对一张照片——讲述它拍摄的过程,摄影师如何思考,如何选择。 TID网站首页都是单幅照片,点进去,你看到的是一个关于这张照片诞生前后的细致访谈、摄影师的小样、甚至是照片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比如摄影师Thomas Franklin拍摄的911废墟上美国国旗升起的照片,很快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被以不同方式使用。 以上照片皆来自TID网站 展示照片的网站很多,展示照片背后想法的网站却很稀有,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文章都很长,看起来的确有些头疼。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值得“汉化”,中国的摄影圈其实也需要这样一个网站,不要搞观点交锋争论神马的,大家都客观陈述这样就很好。

第一印象

似乎到了一个缅怀胶片的年代。数码相机那种可以无休止按动快门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会让一些用惯了胶片的摄影记者感到烦躁? 怀念胶片的一种方式是怀念胶片印出的小样(contact sheet),1416曾经介绍过的华尔街投资者Bruce Silverstein的画廊Silverstein正在举办一个名为“第一印象,摄影师的写生簿”(First Contact: A Photographer’s Sketchbook)的展览。 Elliott Erwitt的小样,非常工整地探寻决定性瞬间 威廉姆克莱因的小样——没有决定性瞬间的小样 展览的题目《摄影师的写生簿》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小样里的起承转合就是摄影师在不断转换视点观察过程中绘制的一幅幅草图,接触印像里呈现出的是摄影者对世界的第一印象。 画廊的策展人希望通过小样对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予以阐述——在若干个瞬间中,究竟怎样的瞬间被摄影师挑选出来予以强调呢? 展出的小样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马格南摄影师的小样,另一部分是一些私人收藏,包括Richard Avedon,、Robert Frank,、Man Ray、Irving Penn和Diane Arbus拍摄双胞胎时的那卷底片。 随着胶片时代的落幕,收藏摄影师的小样也逐渐变成一个很有价值的投资行为。 Bruce Gilden的小样也很凶猛 点击这里,和这里可以看到展出的部分作品。

遗失的“小样”

William Klein的小样 美学研究者肯达尔•沃尔顿(Kendall Walton)主要研究摄影媒介的表征方式,他认为照片是一种“透明”的媒介,人们可以穿透照片直接看到现实。沃尔顿把相机比作显微镜,它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与视觉认知的主观选择不同,因此可以让人们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图景。 透明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把照片看作了一种“纯粹”的东西,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生产者不是纯粹的,观看者也不是纯粹的。 透明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很多照片的观看者和生产者,他们多少都相信照片能帮助我们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人们喜欢看自己亲人的照片,使用照片作为法庭上的证据,新闻媒体用照片来报道新闻等等,对于这些现象,透明理论都可以给予解释。 视觉传播者保罗梅萨里指出,人们习惯从有限的视觉证据中暗自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人们认定自己在屏幕上,或者在印制的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这一形象所指称的广泛现实世界中的典型代表。而事实上,所有“发表”的照片都是传播者有选择的展现,并非能够指代全部,在视觉真相和假象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大的一个灰色区域。 当你看到小样的时候,会对这种选择性的展现有更为透彻的了解。 Rachel Harrison ‘Contact Sheet (should home windows…)’ 小样一度让我非常着魔。发现小样的魅力是在荷赛学员班上,那已经是将近10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的专题摄影作业要求全部都要印制小样,老师拿着放大镜非常认真地看每一张照片,研究我们拍摄照片的全部过程。 从小样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摄影师如何选择、如何等待瞬间,甚至如何摆布你的被摄对象。图片编辑可以根据小样中形成的情景来还原拍摄现场的气氛,从而给摄影者以指导,并且选出更加合适的照片。 荷赛的课程结束后,我尝试将伟大的小样工作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却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因为数码时代颠覆了传统。底片这个原始档案的消失让印制小样已经成为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摄影师一边拍一边删除,随后还会在电脑里继续编辑,在后期已经没有任何还原现场的可能。 这大概也是纪录片《摄影全接触》这套DVD存在的意义,它是对一个经典时代的回溯和总结。这套碟的英文原名叫“contacts”(英文的小样是翻译成 “contact sheet”)希望通过摄影师的小样来揭示他们所拍摄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个主意不晓得是不是发起这套碟片的威廉姆克莱因( William Klein)的想法,很精彩。不过,碟的中文翻译也非常绝,因为如果是我,可能会翻译成“小样里的摄影世界”,呵呵。但是如果能把“摄影全接触”和“摄影小样”连接在一起,恐怕你能对这张DVD里展示的世界理解深入更多。 William Klein的小样也是他的作品 这不免让我们想到联系图片社,他们在平遥举办的展览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摄影师的小样做了个宏大的展览。联系图片社的英文叫做“contact press image”也是和摄影小样有暗合关系,不过这一次中国人又将之翻译成了“联系”,我觉得这个翻译也很经典,如果是我,可能就给人家搞成了“小样图片社”。但把“联系”和“小样”放在一起,这恐怕又是小样存在的意义——在照片的彼此联系中解读照片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孤立的解读。 联系图片社30年展览,David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