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八本相册

家庭相册里都是宣传照片,坏日子都被过滤了,只剩下美好的一面。有人说,一个人一生的时光可能会浓缩在八本家庭相册里,并在第八本回到第一本的氛围,再度变为两个人的世界。但可惜的是,承载一个家庭历史的家庭相册,这个物件正在消逝。 Read more

拯救记忆

假如你不知道来处,就无法了解去往。两位加拿大摄影师循着父亲的旧照探访利比里亚寻找自己的童年,却发现这个国家的记忆已经被破坏殆尽,人们不允许保留照片,过去无迹可寻。他们建立网站利比里亚77征集旧照,希望这些照片能够拯救记忆,让年轻一代了解过去的时光。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四种观看家庭相册的方式:旧照片将我们拉回过去的时光,唏嘘不已。盯着这些照片,你怎么不会知道那都已经是不存在的时间呢?但你却仍然毫无理由地相信、好奇,产生诸多猜想。唉,谁敢否认这些来自家庭相册的照片不是最好的摄影呢? Read more

北京的“银矿”上

《北京的银矿》Beijing Silvermine是法国人Thomas Sauvin从废品收购站里拯救的家庭影像。近五十万张照片,时间跨度从1985年普通中国人开始使用彩色胶片一直到2006年数码开始普及。银矿里所显现出的业余者的美学观念没太大变化,变化的是他们留影的对象,从冰箱到埃菲铁塔 Read more

还乡计划第二季

不久我又要回来了,又要见到那些 曾经与我相守的山峰,还有故乡 让人安全的,也是让人崇敬的轮廓, 就在母亲的屋子里,我和兄弟姐妹们亲热地拥抱, 我将和你们交谈,你们缠住我吧, 像绳索一样缠紧我,治好我的心病。 ——荷尔德林《故乡》 亲爱的各位!“还乡计划”第二季开始了!在第一季时,我们要求摄影师为自己的故乡拍摄图像档案,为此我们还专门为摄影师准备了详细而严格的提纲,去年参与的摄影师们,希望你们能继续这一项目。(第一季说明) 故乡并不单是地理概念,它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概念。因此,这一季我们有了新项目——“故乡之书”。我们特别邀请了七位摄影师,与OFPiX的六位摄影师一道,来每人制作一本有关故乡的手工摄影书。参加这个计划的摄影师有的已经在路上了。 这两季前后两个任务,一个偏于理性,一个偏于感性,但正如理性、感性并不能截然二分,我们所期待的,更应该说是带有个人情感与视角的理性叙述,与反思自我与故乡之后的感性抒发。如果能相结合,那当然更求之不得。 除了特邀项目,我们还发起一个邀请所有人参与的项目——“家庭相册”。 家是故乡的支点,也是故乡的圆心,还乡的本质不外乎回家。这个项目的核心是“重建”,换句话说,就是把过去由你父母负责编辑的家庭相册,转而交由你来负责——你需把老照片都筛选一遍,重新排序并编为一册,不过这还不够,你还应为了这本新的家庭相册去拍,或者补拍照片放进去。它反映的可以是你对家、对故乡的理解,也可以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回忆,甚至也可以是以你母亲或父亲为主线编辑而成。希望这个项目能促使你想一想自己与家、与故乡的关系。比如,你在家是什么角色?你又在什么意义上是这个地方的人?自我认同不是靠苦思冥想,它一定来自于你对所处关系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说,还乡也是回归自我。 俗话说“近乡情怯”,各位正在打点行装回家的游子,不知你们想到回家都有着怎样的心情?一位年轻摄影师提到,拍完故乡的故事,依依不舍,仿佛意味着童年的真正结束。这种告别兴许也是一种新的成长,通过寻找故乡,我们来重新定位自己。 从今天开始,还乡计划第二季正式开始运行,我们将会陆续推出这个项目的各种信息,并通过邮件和私信回答大家的问题。在北京的同学还可以在2月3号的时候参加青年志举办的黄油青年会议,还乡计划的项目组将会在那里和大家见面。 还乡计划第二季 《家庭相册》 1. 参与办法 活动是开放的,每个人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请私信我们的新浪微博@OFPiX 或者邮件至ofpixcamp@gmail.com报名,以便我们统计参与者的信息,与大家保持联络,发布最新通知。 另外,也欢迎大家把自己回到故乡的感受分享给OFPiX,你们可以在微博上@ofpix 讲述返乡的感受。 2. 《家庭相册》的制作方法 家庭相册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没有一定之规,其核心是参与者是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制作一本属于你自己的家庭相册。你可以有这样的思路: 浏览自己家里的老相册,找到你的回忆。对其进行重新的编辑 延续相册里的故事,去寻找当下和这个相册有关的人、事、物 重拍一些对比图片,拍下你看到的变化 如果家里没有老相册也没有关系,你就更可以天马行空地假想并付诸实施——有一本属于你自己的相册该是怎样? 照片最后的呈现方式可以很复杂——自己再重新黏贴一本家庭相册,也可以很简单——把老照片翻拍下来与自己新的照片编辑到一起。但无论怎样,你都要给这些照片加上简单的注释。 (…) Read more

灾后日本:有用的照片

昨天和几位朋友聊天,谈及灾难影像,谈到摄影者和观者面对灾难场景的麻木,以及照片再也难激起人的同情怜悯之心,不免有些悲观,此时一位朋友讲,不妨将这些照片封存起来,任由时间去发酵。 说到发酵,我才发现,说这个的时候,我们正在大碗喝着豆汁,几位年轻人无法忍受其酸腐气,几乎是捏着鼻子将之喝下去。 人说豆汁是“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这一“说不出来的味道”兴许正是对这个充满暧昧气氛时代的最好应和,而它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和沉淀,也可以说是对流行的速食文化的一种抵抗。 我一直在找一些日本灾后的报道,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也许这个时间还太早了一些,从整体看,这个话题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谈话主题。 我希望找一些有用的照片,这样说不免有几分呆气,怎么叫有用呢?我觉得,我大概是针对那些让信息过载的新闻报道中的照片而言,它们太多了,太快了,很快就被消费然后忘记,看起来是有用的,其实是无用的。我有一种农民的思想,我想找那种扎实的管用的东西。 早上看到两个还算是有用的例子。 日本最大的出版商Kodansha和日本红十字会联合推出了一个iphone和ipad的应用程序:《311日本海啸摄影报道》,这个售价99美分,包含音频报道的电子杂志里集纳了 Dominic Nahr, Adam Dean, Shiho Fukada, James Whitlow Delano, Paula Bronstein, Jean Chung 和 Keith Bedford的照片,后续还有Pieter Ten Hoopen, David Guttenfelder, Giulio di Sturco, (…) Read more

业余大师(4)

今天奉上两个链接,都有关老照片的收藏家的: 1,Found Photographs 网站集纳的是一位照片收藏家的个人藏品。藏家名叫Nigel,是一个话剧导演,同时也兼做作家和平面设计师。他主要收藏19世纪的老照片和20世纪的快照。他还收集有一小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其中不乏Sally Mann等著名摄影师的作品。 他将自己收藏的照片根据不同主题集纳的展览值得探访,在这里,Nigel显然充当了策展人的角色: (早期柯达照片,照相亭子,吻,民间彩色照片……) 这位藏家自己也拍照片,虽然有些模仿的痕迹,但是实话说也不是很差呢: 2,luminous-lint 这个网站是为照片藏家交流搭建的平台,创立者叫Alan Griffiths,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和照片收藏爱好者分享藏品和收藏照片的知识。 资料非常系统很方便检索,在资料库里,有按照照片拍摄年代,照片的拍摄技巧,照片拍摄主题分类的影展和介绍,还有摄影师以及收藏家和画廊的名录。 在线影廊也有不少有趣的展览,比如Robert Frank出版作品集锦,除了他的画册封面,还有散落在四处七七八八他的其他作品。展览里面有世界各地不同版本的《美国人》。 法国版和美国版的封面风格相差很大: 美国人  1958年 法国版 美国人  1959年 美国版 Du 杂志封面  1962年 看了这个网站,感觉当收藏家比当摄影师快活多了。一不留神就能在这里呆半天,姑且把这个链接放在这里,没事儿就来这里晃晃。

业余大师(3)

你只需按动快门 又来了——这句著名的柯达广告词,而这个时候回忆它的意义在于,以后还会有柯达么?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去,回到1888年,专门针对业余爱好者的Kodak相机诞生了,售价是25美元,并不便宜,但这台相机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内置100张胶片,摄影者拍完之后连同相机一起送回柯达公司由专业人员负责冲洗,柯达会返回给客户照片和一台已经装好了新胶卷的相机(需要再交10美元)。为了说明柯达的这个理念,公司推出了系列广告,专门针对妇女儿童,广告口号就是著名的: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由我们来做。(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你不得不佩服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 )这个前银行职员的商业头脑,柯达引发的摄影热潮迅速席卷美国,各种关于摄影的民间俚语都围绕着柯达品牌,比如:Kodaking,Kodakers,Kdakery,民间也出现了一些由摄影爱好者们组成的俱乐部,据一本摄影杂志估算,到1898年,柯达诞生仅仅一年之内,大概有一百五十万台相机交到了业余选手那里。 1888年出品的柯达1号相机的底片是圆形的,据说这一方面是为了掩盖照片四角成像质量差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业余摄影师,这样他们手持相机拍照时就不必一定要横平竖直。这种独特的设计恐怕又要让现代人惊呼当年照片的“艺术感觉”了。 [Amateur Snapshot Album], 1890–92 早期的快照拍摄完全出自个人爱好,比如纪录家庭旅行和节日聚会,拍摄自己的孩子,宠物,汽车和住所。照片通常打印出来都很小,可以放在掌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贴在家庭相册里——有的相册附有精心撰写的图片说明,有的则把照片按照历史顺序精心排列,还有的把照片和从杂志上剪下的图画和文字拼贴在一起。 我所认识的女子 Girls I Have Known, 1916–17 Daniel Rochford (American, 1900–1989) 毫无疑问,柯达相机的出现,带来了摄影快照文化的发达。当我们试图从家庭相册里寻找大师,或者对着过去发黄老照片唏嘘的时候,这里面都有着柯达的功劳。有不少大师就是得益于快照文化,比如三十年代从现实寻找灵感的直接派摄影师(straight (…) Read more

业余大师(1)

早晨出去的时候,外面小市场的各家铺子都黑着灯,平日里和我一样早起的蒸馒头的,卖包子的,都回家了。 除了鞭炮(它带来的麻烦已经比欢乐要多了),我们再想找年味儿,恐怕已经是徒劳,唯一一个不能被现代社会消解的春节主题就是回家和团聚。 既然我们都在家,那就一起来聊聊家庭影像。我已经把博客头条(那个有大图片的专题集纳)换成了这个主题,这几日的新帖子也会讲一些这方面的话题。 不妨借机也翻看一下你家的老相册,我敢保证,你定能从其中发现大师级的作品。 我的影像记忆是从“百岁”开始的,非常严肃的照相馆作品,而被高科技武装的现代父母,他们各个都是照相好手,从产房开始就在着手为孩子准备全本的人生档案。 但在美国,到底是否允许孩子父母纪录生产的全过程,却正在成为发生在医院里的一场争论。有些医院已经修改规定,禁止新爸们在生产时拍照和录像,这让部分家长感到非常失望——全本人生档案少了个开篇。医院的理由是,现场摄影和拍照会妨碍医生的工作,使其分心。想想也是,如果手术台旁是一个现场录像的班底,医生会不会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电视秀? 不过,有位曾经坚持要录下自己孩子降生的新妈,后来只摄录了30秒。“现场简直乱成一锅粥,我想,这些影像并不适宜放在facebook上。”新妈后来反思,其实如果没有照片,这一刻也依然难以忘记。她这句话比较正点,某些时候,没有照片也许更好,而那些并非为了拍下照片而拍的照片也许才更耐人寻味——这句话比较拗口,翻译一下就是,随手拍的照片更耐看。 淘宝老照片是最近的一阵风潮,中外都有这样的收藏家和策展人,对老照片的历史和美学价值进行探索,甚至一些博物馆也展出相关作品。大家喜欢的,也都是那些非正式的家庭影像。 最近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帮助我”(Help Me)的老照片展览,展出的是诗人 Gillian McCain的个人藏品。这些照片有很小的名片照,有宝丽来照片,拍摄地点在医院,监狱,街头,家庭,照片里很多人物都有着比较奇怪的行为举止。 from the collection of Gillian McCain 看了这些照片,再回到展览的标题——帮助我,是谁需要帮助呢?被摄对象、摄影师还是我们这些看照片的人?依我看,这个谜团还是留给研究心理学的医生来破解,拍照实在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手指按快门的工作。

不能舍弃的照片(物品)

纽约长岛摄影家协会(Long Island Center of Photography)会员 Marc Josloff做了一项调查: “房子着火了,你家人和猫狗都很安全,现在你还有一点儿时间可以抢救一张照片出来,你会拿哪一张照片?” 这项针对其他会员的调查,参与者有二十来个人,尽管问题有些无厘头,但答案却被很严肃地组织起来,马上就要在纽约长岛的一家图书馆展出。每位摄影师选出的照片下面,都有一个手写的标签,上面标明选择照片的理由,其中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这张照片离门口最近。” 我认为,这个答案最真诚。尽管Marc要大家不要多想,回答自己第一反应想到的照片,但他自己的回答却非常不第一反应:他选择了出自一卷被自己遗忘在汽车里将近30年,随后被冲洗并挽救回来的照片,希望借此来阐释遗失与获得,以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太弯弯绕了! “7岁时候父亲给我拍摄的照片,”,“我家孩子喝牛奶的照片”,这些答案恐怕更为真实。因为若有从火灾中拯救照片的可能,有谁不会首先想到去抢救家庭相册呢? 《纽约时报》竟然也介绍了这个相对纽约喧闹的艺术世界,非常不起眼的展览。不过,是在其“本地报道”的版面,题目叫:“火来了,挑张照片!”。我姑且猜想,这样一家严肃大报讨论这个小展览,是源于一种对“末日心态”的关注。 物质世界,肉做的个体,不确定的未来,越来越岌岌可危的世界局势,计算并算计如何应对“末日”恐怕是不少人的心态。 几年前,《时代》周刊也刊登了一篇类似的报道《他们从火灾中救出了什么》。这篇文章写得更为深入,作者引用的事实更为广泛。 关于在火灾中要抢救什么,在加州的一个调查中,人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孩子出生时裹在身上有特殊意义的毯子 祖父二战时期的军装 老式的旋转木马玩具 一个孩子的回答是:Playstation,因为等了四年才得到这个玩具。 加州调查,火灾中拯救什么 ? 回答:枕头 摄影Jeffrey Lamont Brown for TIME 加州调查,火灾中拯救什么 (…) Read more

马克家的相册

数字化一个家庭的影像史要花多少精力? Mark McIlveen先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来自加拿大爱得蒙顿(Edmonton)的Mark Mclveen一次偶然和祖父整理家庭影集,灵感突发,并就此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家庭相册里的家庭史整理出来。 不要小看这项工作,看看以下的数字: 这个家庭积累的照片大约有10000张,他们选择了其中的6000张将之扫描。 扫描这些照片的时间累积约120个小时 所有的照片刻录了40个硬盘 这些照片追溯了这个家庭130年的历史,最早的照片拍摄自1895年。 现在, 继续梳理家庭历史的工作已经交到了Mark的三个女儿手中,据女儿讲,她们的父亲是一个极度有秩序和精准的人,他每次拍摄完家庭留影都要确认这些“记忆”百分之百精确,绝对不会把照片乱丢,而是立刻贴到家庭相册里。 有意思的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照片数字化运动,到了Mark的三个女儿这里,她们的新计划却是:把扫描的照片打印出来,做成书。

时间的故事

A picture needs memories to be an image 这句话怎么翻译呢?“一张饱含记忆的照片才能成为一帧时光的影像”。 2011 John and Teenuh Foster 这句话来自收藏老照片的网站“时间的故事”(time tales)。我想着,前面的这个“picture”指的应该是物理介质的照片,而后面的“image”则是照片充盈了精神,气质之后的样子,充满了神秘主义味道。 来到“时间的故事”这个网站,是从另一个网站“偶发的神秘主义”(accidental mysteries)链接过来的。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在网上这样挖宝,漫无目的从一个地方漂流到另一个地方,但令人吃惊的是,许多看似碰巧遇到的东西,却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但随着压缩时间的需要,我的网际穿越逐渐从无目的变成有目的,这种“碰巧”的快乐就越来越少了。 2011 John and Teenuh Foster “偶发的神秘主义”的两位创始人(John and Teenuh Foster),不像我这般三心二意。对于他们,探讨偶然间的化学反应,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他们热衷于收集来自民间业余爱好者的照片,在他们看来,这些照片一直在“民间艺术”领域内被忽略,但这些“民间艺人”却总是在无意中,抓住了历史,社会,以及当时人们的心态。 当我们把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与家庭相册摄影师连接起来,这就变成了一幅很有趣的图景。在喧嚣的摄影领域,除去那些非要变成什么“家”的摄影师,你们各自“家里”的摄影师,都在怎么拍,拍些什么?这让我想起了在一堂摄影课上,我们一同分享家庭相册,一个同学拿出了她妈妈把她放在洗衣机里拍下的照片。这个瞬间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原来妈妈们是如此风趣。 2011 John (…) Read more

茄子!美国家庭快照史(4)

1963年柯达公司出品了傻瓜型相机Instamatic,便宜,而且方便操作。这款相机获得了全面的成功。到1970年柯达公司已经出售了将近五千万台Instamatic相机。在这之后不久宝丽来公司研制出了SX-70一拍得相机,也收到了快照摄影师们极大的欢迎。正如策展人Matthew Witkovsky所谈到的,这两款相机拍摄出的都是正方形照片——这种奇特的画幅和传统的绘画风格的长方形照片完全不同,使得这些业余爱好者的照片别具特色。下面这两张照片大概都是用Instamatic拍摄的。强烈的闪光灯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让这些照片产生出一种奇怪的甚至艳俗的魅力。 Left: Unknown photographer, September 1969.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Right: Unknown photographer, January 1965.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尽管美国人的家庭快照的拍摄工作仍然在继续,这个家庭快照展在1970年代末期停止了,这是在数码技术诞生之前的阶段,而数字技术已经改变了快照的生产方式。当下,成千上万张家庭快照在Flickr等图像分享网站上随处可见,但是那种以打印照片为主,精心集纳的家庭影像已经近乎消失了。 国家博物馆的快照展以1978年拍摄的一个老妇人的生日晚会的照片为结束,我认为这照片一个非常棒的结束,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有趣并且难以重回的过去。我喜欢这照片里老妇人竖起指头并且和她的蛋糕上的蜡烛相呼应的样子。这种多姿多彩的摆拍风格使今日的美国家庭快照呈现出和最初时完全不同的风格。(完) Unknown photographer, May 13, 1978. Collection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