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只有一个地球 《纽约时报》网络版的摄影杂志Lens刊登了荣获今年尤金史密斯大奖的中国摄影师卢广有关中国环境污染的报道。这些照片显示了纪实摄影作品的力量,同时照片之下的留言与辩论也值得一读,一方面读者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又同时在激辩是否要将“污染”这个标签仅仅与中国挂钩,因为环境并非只是中国的问题。 你可以移步到英国《卫报》,这里也有一组关于环境的影像报道,这些照片来自由韩国驻英国大使馆在英国举办的展览《地球的警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像报道》( Earth Alert: A Photographic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影展中的照片来自韩国以及世界各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些从不同侧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摄影记录,真让人感到悲哀。 Nick Cobbing/Panos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家园? 去看看刚刚荣获时代周刊年度绿色英雄称号的Yann Arthus-Bertand拍摄的高清视频作品《家园》(Home),它真切地记录了最美的和最丑陋的交织在一起的我们的家园。 是的,就是那个从空中俯瞰地球的摄影师Yann Arthus-Bertand,他的摄影项目“the earth from the air” 所出版的画册,被翻译成19种语言,发行量上百万册。 现在,Yann Arthus转向了视频,《家园》这个空中俯瞰纪录片,拍摄自54个国家,全球大约两亿观众收看了这部影片。 谈到空中俯瞰,自然会想到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的上帝的角度。他的作品《石油》( oil)正在美国画廊hastedhuntkraeutler展出。 水是人类生命的起源,它现在变黑了,成了石油。 (…) Read more

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一——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视知觉是研究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工作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的学科。在认知心理学中,视觉认知是科学家最关注的一个领域。视知觉的知识也是进行视觉传播研究时必备的基础知识。 我们对摄影进行探讨和判断的时候总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看”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反应,而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趣,而且颇有启发性。 2004年中国摄影师卢广的艾滋病村庄,获得了当代热点类一等奖。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获奖作品当然题材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画面表现方式暗合西方评委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下面这幅被抱起的病人,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非常相似。评委们并不一定也有这样的直接联想,但是这个抱起的姿势无疑对西方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视觉刺激。 视觉认知有趣的地方在于视网膜的观看(视觉的直接感受)与大脑的观看(对所见物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向来争论不朽。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视错觉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鸭还是兔?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感知,大脑和视觉究竟如何协调的呢? 虽然视知觉有很多疑惑等待解答,但是有一个可以肯定的结论是——“看”并不等同于“看见”,看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主观选择,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视而不见”的现象。比如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数人的面孔我们看到了,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人群中一旦出现熟悉的朋友,他却立刻会被辨认出来。 这就好像在荷赛评选的过程中,评委们一定对不少优秀的照片视而不见,但是一旦看见自己的“熟悉的朋友”则很快就能够认知。尤其是在第一轮评比中,作品数量具大、时间紧迫, 得到挽留的照片一定是最能够符合评委认知心理的照片,比如上面的耶稣受难。 有一种说法是,在我们的大脑里都有一些预设好的范式,当我们遇到的场景符合这种范式的时候,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应,这种场景就会得到认知,或者说,我们在观看一些场景的时候,总会按照我们头脑中预设的模式去解读。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完型心理理论。比如下面这些图形,虽然缺失了一些部分,但是视觉会倾向于将缺失部分补足,这样才会觉得舒适。 西方评委们对于中国的影像一定也存在一个固定的范式,这并非是他们的偏见,而是一种已经潜移默化的心态。要祝贺今年获奖的摄影师,他们都拍摄了很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荷赛评委对照片的认知和国内并不相同,这从张涛的盲人的舞蹈被当作单幅评奖可以看出来。 这本来是一组照片,在国内获奖更多是在于它在视觉表达上的突破,但是拆开之后的意义在哪里呢?也许可以大胆猜测,对于西方评委来说第一,“黑暗中的舞蹈”暗合了他们的中国想象,一个典型中国面孔的妇女在黑暗中摸索。第二,这两个中国人的姿态展现的是西方文化里比较容易认知的舞姿,甚至这个舞姿带有一些性的暗示,这一方面为评委带来文化认同,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文化冲突。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这张照片,以及这类含有意思相同的中国影像,都会受到西方评委的青睐,回顾中国在荷赛中获奖的很多照片都能够看到相似的视觉场景。你可以假想,大芬村如果不是绘制西方油画,非典时期的婚礼如果不是穿西式婚纱,结果又会如何。 每次荷赛揭晓如同博彩开盘,我的观点是,好的照片不一定得奖,但是得奖的照片一定都是好的照片,当然这个“好”也是多少站在西方人的认知特点上的,而这也无可厚非,荷赛就是一个西方人组织的游戏。 荷赛照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恐怖”,我想明天继续在这方面的视知觉探讨。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