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华时报创刊五周年摄影展上的发言

借一下曾璜老师的东风,他的博客也有同样题目的帖子 最近在《京华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几个生意人被绑架之后仍到一个偏僻的工地,使用的照片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的,而是当时在现场的读者。当然,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媒体已经时有发生,最为著名的当数伦敦地铁爆炸案的手机作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这就是近来很受关注的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以及公民新闻摄影(citizen photography) 以这个例子作为开头,是想说今天的摄影记者或者说视觉工作者面对着和从前大不相同的传播环境,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是绝对不是灭顶之灾。它并不意味着职业化的消失,反而要求我们更加职业化,这是我们所能够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但是,这个职业化的落脚点,将不再仅仅是把一张照片拍好,而需贯穿在整个影像的传播过程中。 就《京华时报》的摄影而言,他们做到了职业化但是也有不足。在我的课堂上常常会举两个关于京华的例子,就是这两方面的写照。 在京华刚创刊的时候,一个影友拍摄了一张煤气罐爆炸伤人的照片,跑了好几家报社都没有人登,京华将其花大价钱买了下来,并且刊登在了头版。作为一张面对市民阶层的都市报,京华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对突发事件的重视,抢硬新闻使这张报纸特色非常鲜明,对突发新闻的操作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我时常在他们的论坛里看到他们在如何及时准确地捕捉新闻方面十分较劲。本来,一张报纸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摄影记者,并不是大师与大腕。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位读者的抱怨,他说一家都市报的头版刊登了很大的一张照片,一个孩子的胳膊戳在尖锐的围栏上,他说这照片太可怕了,不能再看第二眼,怎么就能放在头版上?在京华的摄影集里我看到了这张照片,确切说是瞄到了,因为实在不敢仔细看。突发新闻,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照片,传播者是走钢索的人,一方面是现场真实的信息的传达,一方面是对血腥暴力色情的把关,稍不留神,就可能从钢索上跌落,两头不讨好。作为对硬新闻如此重视的一家报纸,如果能够率先在争议照片的刊登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操作规范,对于我们这个行业都是幸事。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