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本摄影画册的诞生

Nadav Kander 的摄影项目“长江”要出版了,出版社是HATJE CANTZ,德国一家老牌的艺术图书出版公司,近些年对摄影书也颇为青睐。 让我感兴趣的是,出版社为这本画册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页面,这本九月份即将面世的画册,它的成长过程在这里一览无余。 1,2010年4月,这本书进入出版社的视野: “第一次遇到Nadav是在去年的巴黎摄影节上,第一眼我看到他的作品,就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照片做一本书的好料,值得用最好的印刷和最佳的页面设计。对一个出版人而言,他其实很难在一次现场的相遇中和作者瞬时擦出火花,一拍即合。我们决定在后几个月好好来做这本书,希望它不仅给观者带来愉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 Markus Hartmann,出版人 “有些时候,当我面对一座桥,一条河流,或者其他什么,我会产生一种困惑,我所追求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意义?而最终我判断是否应该继续还是放弃的准则是,想象这张照片放在一本书里的样子。我认为对于摄影媒介来说,书是最为首要的传播方式。书非常美,它把一段生活一部作品集纳起来放在你床头,可以放在夹克衫里,让你随时带着它们旅行。” Nadav Kander ,  《为什么要做一本书》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画廊的摄影指导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设计师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2,2010年5月 编辑和翻译文字,设计版式,选择封面 “摄影书通常图片多于文字,但是并不意味着出版团队只有设计师,文字编辑和翻译同样也要参与其中。所有的文字都要非常精心地编排,因为摄影师一直在全球各地跑动,我们主要通过邮件交流。Nadav的书是双语的(德语,英语)所以要在英文版确认之后展开翻译。其他还有图片说明要考虑,作者的简历要确认,附录,等等各种文字。所以尽管全书只有两篇文章,但我们还是花了三周的时间做文字,然后设计师和我们再用了两周的时间把文字和图片放到一起,优化排版,到了六月底,第一本样书才出来。” Tas Skorupa,英文版主编 去书店寻找灵感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3, 2010年6月  (…) Read more

文摘

美国《纽约时报》时尚杂志记者梁思聪来宜拍摄三峡大坝、三峡风光 ——————————————————————————————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25日 经外交部批准及省外办同意,《纽约时报》旗下时尚杂志记者梁思聪、韩彦(摄影助理)一行二人于2006年7月24日至26日来宜昌拍摄了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风光。 《纽约时报》是美国及世界著名报纸之一,以编辑质量高而闻名,该报创始于1851年。它旗下时尚杂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时尚、美、家庭、产品设计等。梁思聪先生是一名摄影艺术家,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学士学位,后获得哈佛大学建筑专业硕士学位,现定居在美国。他的摄影作品目前正在国际上进行展出,展出作品包括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亚特兰大艺术博物馆,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等地收藏的作品。此外,他曾获得龚古尔奖,纽约州艺术委员会颁发的奖励。此次《纽约时报》时尚杂志记者来宜拍摄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风光,主要是计划在该杂志上刊登三峡工程、长江三峡的风光图片,向全美介绍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长江三峡。 7月25日,记者一行赴坝区在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及我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对三峡大坝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他们在大坝左岸185平台、82平台、坝顶、坛子岭以及右岸纵向围堰、右岸140平台、右岸上游围堰、长江截流纪念园等多角度地对大坝进行了拍摄;7月26日,由我办工作人员陪同赴仙人桥、三峡人家景区对长江西陵峡沿岸部分峡段风光进行了拍摄。由于天气晴朗,拍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将原定在宜昌的四天行程缩短为二天。为主动宣传宜昌,7月26日下午5时,记者一行在离开宜昌之前,来到外办办公室,观看了介绍宜昌的专题短片,并接受了我办赠送的专题片DVD影碟。在圆满地结束对宜昌的拍摄活动后,记者一行于当晚20:35乘HU7110航班由宜昌返回北京 梁思聪访谈摘录(全文点这里): ———————————————————————————————————– 问:你谈到了记录历史,那么你的作品是纪实的还是新闻报道的呢? 我认为很难给自己的作品贴上某种分类的标签,大概仅仅是在谈到这些作品的具体用途的时候才有意义。19世纪中晚期 Felice Beato 和 John Thompson在中国拍摄的大画幅作品对我来说影响深远。作为历史记录,这些照片具有纪实作品的价值,但是当他们用在报纸上,则是新闻照片。而一张照片的生命远比这些具体的用途复杂含多。我的照片当然记录了一段历史,它们记录了目前正在发展的现实,但是我希望能够描绘更宏大的主题——比如历史的摧毁和重建,无论是文化意义还是物理状态以及历史的自我发展来讲,这都是单张照片无法承载的价值。 问:纽约时报的一个评论人认为你的历史影像系列作品是“美丽的、骇人的、悲伤的”,当你看到大规模的拆建和重建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呢? 当你看到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被摧毁的时候,情感会非常复杂。你会觉得愤怒,尤其是你眼前所看到这一小部分的现状,仅仅只是这个国家大规模的重建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我在长江三峡地区呆过一段时间,拍摄丰都这个城市,旧的城市完全被废弃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建了新城,负担得起的人搬到了新家,而负担不起的人就住在旧房子里,直到被赶出去。这个故事在中国到处都在发生。 (这篇访谈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没有时间翻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梁思聪在本教室也有过报道,请点这里,和这里) 摄影师作品:点这里

三峡七日(七)

最后一天要谈的是大名鼎鼎的摄影师James Nachtwey的作品,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 关于三峡的选题。他的这几幅作品是2005年为《财富》杂志完成一篇关于“中国的水” 的报道时拍摄的。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虽然我的介绍并没有太强的计划性,但是现在呈现出来的这些作品, 都有不同的状态,从一本关于三峡的画册到一部关于摄影师的DVD,从一个三峡的 网站到一个拍摄三峡一年之久的自由摄影师,从艺术摄影师眼中的三峡到报道摄影师眼 中的三峡。目的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评价这些作品也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 这也许是我们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可以说自己不喜欢某个作品,但是 不能妄下结论说它不好,因为你首先要判断应该在怎样的价值体系里衡量 这部作品。就好比今天看到的James Nachtwey,他的作品形式感很强, 强于以上任何一部作品,或许,有人会说,这些照片拍的不好,没有深度,但是 换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摄影记者的作品的风格,他们的作品把鲜为人知 的事实真相告诉我们,并且以一种最直观,最快的方式,少了些婆婆妈妈的 儿女情长,干净利落。

三峡七日(五)

“我拍摄了很多风景,但是对隐藏在风景背后的这个国家的文化更加感兴趣,对于我 来说,中国,即是神秘的同时也是真实的。”这是摄影师Lois Conner在一次名为“中国五 十年”的展览上的作品阐释。(全部展览照片 http://www.asiasociety.org/arts/chinaphotos/photographers.html) 这又是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摄影师,不过Lois Conner在这里获得了艺术硕士的学位, 目前重返耶鲁教书。1984年她获得古根海姆奖金的支持摄影师来到中国,并由此开始了 在中国断断续续将近15年的旅行,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画册。 Lois Conner所有关于中国的摄影作品都采用宽幅摄影的手法,我时常觉得奇怪,这些 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竟然比中国摄影师还拿捏的恰到好处,她的作品莲花系列, 以及中国的河流风光,都好似中国传统的绘画。不过这也难怪,摄影师本人曾经在耶鲁 学习过中国绘画艺术。 Lois Conner并没有将三峡作为她自己的一个特别的专题,她对三峡的纪录是零星的, 主要源于八十年代开始完成的一个专题“通往天堂的河流”,其中部分与三峡有关作品与前面 提到的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一起出现在一个名为“上涨的河流”的展览中。 链接:http://apps.carleton.edu/campus/gallery/risingwaters/ 这个展览的策展人很棒,两个摄影师关于三峡的作品,似乎是一种强烈的冲突,因为他们 的风格完全不同,Edward Burtynsky以无比精确的拍摄方法客观冷静地记录人类对自然的破 坏,而Lois Conner的作品赞美自然,充满乡愁别绪,细腻而敏感。但却正是在这种冲突形 成的万千思绪中,我们对展览的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无忌论坛上也有网友介绍Conner,作为背景资料提供给大家:开始使用8*10英寸相机,后来 改用7*17大型坐机,这可是100多年前的德国Schwinn机器。她拍照根本不用测光表,完全根据 经验曝光。她的片子清晰、细腻、影调丰富。据说她的照片每张的成本为几百美圆,但Conner说 她拍片子脑子里不考虑成本,否则会干扰她的思路,从而摄影也就失去了意义。 (…) Read more

三峡七日(四)

Peter J. van Agtmael是一个自由摄影师,也许他不应该来干这个, 因为他在大名鼎鼎的耶鲁学习的是历史,如果放到国内,这大概 可能会是业内又一个津津乐道的案例,以此证明摄影也是一名学问, 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但是不管怎么说Peter是一个很不错 的摄影师,他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 一年的时间他都在中国拍摄三峡,不能肯定这就是Peter职业摄影 生涯的开始,但是这之后他就成为Polaris图片社的摄影师,开始 了周游世界的生涯。 Peter拍摄三峡使用彩色胶片,他将照片拼贴成长卷的模样,你可 以从作品中读出三峡原本的缠绵悱恻以及建造大坝带来的混乱。 作品网站:http://www.v8xphoto.com

三峡七日(三)

Holding Ground Under the Water,(留住淹没的土地)看到这个网站, 看到首页的那几行字,不禁悲从心来。 “所有的眼睛都如此专心地望着这条河流。。。。望它最后一眼留住记忆, 望它最后一瞥为了不能忘记,最后一次机会还能有一个可以讲给子孙后代 的故事。。。然后呢?你们又会在哪里?什么时间还能够重逢?。。。最 后一个机会了,我们还能赞美这条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河流。。。所有的眼睛都 专注于这一刻,历史的一刻。。。。。” 这段文字,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 Ben Sandler建设了这个专门的网站,用来纪念三峡,里面是图片、录像和 作者的手记。图片被仔细地进行了分类,比如面孔、移民、生活、符号、 城市、大坝,等等。这已经并非是简单的一个摄影师的一部作品, 而是一个资料丰富,充满感情的记忆档案馆。 摄影师的图片与前两日的照片风格完全不同,失真而又夸张的色彩,整体 泛黄的调子,非常情绪化,而他的用意并不在摄影,虽然图片是网站的重要 内容,但是他却自始至终都并未提及自己的摄影方式与摄影理念,我想,他 看重的是自己通过摄影中记载的这段历史。 http://www.holdingground.com/

三峡七日(二)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他有着非常明确的拍摄主题——工业景观——所有作品都 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摄影师怎样入手 拍摄的呢?下面是他的作品阐释: “我感兴趣的是工业社会对自然面貌的改观,从采石到煤矿开采,从石油到交通 枢纽,等等这些都是我细心观察的对象,这是我们如今这个伟大时代的独有现象, 自然界在今天这个高速运转的工业社会,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为了让我的想法 更加视觉化,我拍摄的主题都有着巨大的外观丰富的细节,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 垃圾场、尾矿、采石场以及炼油厂,这些地方都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但是却是我们 的日常生活的来源。” 这个摄影师如同一个外星人,站在超然于外的角度上,记录我们 所处的这个忙碌的星球,不动声色,目标明确。 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他上面提到的 那些变化,以一种非常极端的状态在每个角落爆发。他在中国拍摄的专题包括:老工厂, 中国制造 废物回收 造船厂 煤矿和钢铁 城市景观以及三峡。而Edward Burtynsky拍摄三 峡的故事刚刚被制作成一个纪录片——《人造景观》(MANUFACTURED LANDSCAPES) 按照Edward Burtynsky的拍摄计划,三峡无疑是能够 阐释他的创作理念的一个绝好范例,在表现手法上,与其它摄影师不同,他延续了自己一贯 的风格,“就是《百年孤独》那种“宏大叙事”:他永远使用大片幅相机,采取直接、正面的角 度,拍摄的是矿山、油田、工业垃圾、工地等工业积累所形成的壮丽景观。由于积累这一形象 的是工业对地球的侵损,他的作品往往由宽宏达到悲伤,有一种悖论般的抒情过程。”(此段落引自三联生活周刊) 摄影师作品网站: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 三联生活文章 (…) Read more

三峡七日(一)

前段时间就曾经有一个念头,平日网上乱窜的时候,发现不少国外摄影师都拍过 中国的三峡,很想把这些基于同一体裁,但是视角和表现手法不同的报道, 都收集到一起。借着国庆七天假期,我尝试来干这件事情。 今天介绍的第一位摄影师是Linda Butler,作为一位艺术摄影师,Linda的作品 被包括波士顿艺术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收藏。她对三峡的关注始于1992年, 当听说要建造三峡大坝的消息之后她决定要来这个可能要消失的地方来看一下。 第一次的三峡之旅让她一发而不可收拾,三峡两岸一种过去与现代杂糅的景象让 她震惊,传统的渔民、煤城、纺织工业。Linda因此往来三峡七次之多,2005年 出版了画册《印象长江》记载了三峡大坝建成前后两岸的景象。

Google能干啥?

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去问一下google,这个家伙已经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先知。 比如,最近在完成一个关于电子垃圾的选题之前,我首先要在google上查阅资料。 但是,Google还能干什么? 居住在美国的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用google卫星完成他的报道摄影选题, 给我们提供了google的另外一个用途。 Google earth http://earth.google.com/,可以显示世界各地的卫星地图,甚至家门口的一课树 都清晰可见。James Whitlow Delano在完成美国的墨西哥移民故事的时候,首先检索了 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线的卫星云图,在仔细观察了这一地区的街区地貌, 隔离墙的位置之后,他对拍摄更加有信心,在动身前往之前就胸有成竹。 James Whitlow Delano告诉我们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要重视 拍摄选题之前的准备工作。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Reza在完成拍摄选题之前的调研工作, 让他足以成为要拍摄题材的专家,有人笑称他可以写一本专著了,他却说自己是要写, 只不过是要去用视觉书写。今天的我们显然幸运多了,因为我们能够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让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更有效地到达目标。 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顺便介绍一下James Whitlow Delano这位摄影师,他是以拍摄中国题 材闻名的,为此得奖无数,是个居住在日本的美国摄影师。他出版了有关中国题材的专著 《Empire: Impressions of China》,我们可以在这个链接欣赏到他的作品: http://www.digitaljournalist.org/issue0501/delano_01.html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