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are they in Magnum

早上起来一看昨天的留言,就觉得今后的文章没法写了。嘿嘿。还有不少朋友关心我在异乡的精神状况,嗯,很感动。我不是火气大,昨天那篇文章只是一个序曲。我最近有很多想说的话 ,我会慢慢写。不过,如果你要把这文章理解成所谓纪实对风光的宣战,看来我是没把话说清楚。还有人说我摇摆不定,我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其实我的心态是,对所有的答案都有一个开放心态——没有答案,或者答案一直在进行中。但你若说我对摄影厌倦?那才不会呢。 今天不说胡话了。这是计划中的写作…… 前段时间看一篇梳理马格南发展的文章,Fred Ritchin写的,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野史,让M社的形象更为丰满。印象深刻的是1961年,Elliott Erwitt给马格南全体成员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如今还挂在巴黎办事处摄影师房间的墙壁上,信的名字叫“为什么我们要呆在马格南?”(why are we in Magnum),整封信的第一页全部是问号: 是因为它现实存在,并且能够让我们都变得富有?是因为我们想和布列松放在历史的同一页?是因为这是一项爱好?还是因为这是一种习惯?或者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懈怠?这是因为如此一来用我们的名字讨价还价更方便?还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照片就会更加闪闪发亮?我们是不是成为一个群体就会比单枪匹马更有力量?我们都是更加无私忘我地对摄影的未来展开探讨?还是对于作为一个历史记录者更感兴趣?因为我们代表某种品质,具有人道主义关怀,摄影技术精湛,并且将之合而为一?是这所有的原因,还是,没有任何原因? 到今天Erwitt的问题恐怕也没有得到准确答案。 前日检索资料的时候又偶然看到一些M社成员07年的肖像(关键词:magnum agm,请翻到第三页),笑得差点背过气去。照片的摄影者是似乎最不可能拍这些照片的Chien-Chi Chang。这两人一组的构思是否来自Chien-Chi Chang先生的The Chain系列? 这些照片和Erwitt的困惑,充分说明了M社的成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坚不可摧的“大师”,而所谓著名的Magnum也很难用几个字眼定义。我想,它应该只是个有趣的以organic方式生存的“某图片社”吧。 愿它一直都能这么有趣。 ©  Chien-Chi Chang

再见,马格南

毫无征兆,今天到办公室之后才发现,这是我最后一周在马格南值日,也就是说,明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 尽管这三个月以来,我曾几次偷懒请假不去上班,也曾和朋友抱怨每周两天完全沉浸在拷贝、检索、下载、另存这样的机械劳动中,实在太枯燥。不过,真要结束实习生活,突然感到有些伤感。 我不是一个毫无条件的马格南图片社的崇拜者,也不是谈“马”色变的新人类,当然,年轻时候,在所谓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浪漫与风情倾倒无数小女生的时候,我们这些学新闻摄影的学生,自然也被卡帕的微笑所迷倒。但是,除去各种传说和流言,假如以一种有节制的观看去对待这个图片社,它和别的图片社究竟又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接触马格南的照片编码系统是去年,邀请Patrick参与汶川项目,宾馆里编辑照片的时候,我和fivestone同学被Patrick的编码要求弄得瞠目结舌。“ZAC2008020G0816-1068”这个电报的意思就是: ZAC:Zachmann 2008:2008年 020:汶川项目编号 G:digital 0816:日期 1068:数码文件的原始编号 有了这次编码经历,当我再次面对马格南的照片管理系统的时候,已经不再慌乱,而且每次听到管理资料库的Mat跟我念叨着 GOJ,ANC,TOL,CHC的时候,都觉得韵律感十足,出奇好听。 在图片管理系统中,敲入这些代码,后面是自摄影师加入图片社的第一年开始,不同年份不同主题的照片群落依次排列,并随着岁月的增加不断延续,甚至有人到了八十岁依然抖擞精神地在拍摄。 让我备感好奇的不仅是这些爷爷辈摄影师创作的生命力,还有他们对某个主题的偏执。Elliott Erwitt对狗的偏爱大家都有所了解。我曾花了两天的时间整理似乎是他出道以来所有的入库照片。六十年代:主题是狗,七十年代,还是狗,然后每个十年一个文件夹——让我度过这种乏味的整理工作的唯一希望就是——“狗”的主题究竟能否一直延续到2000年?当然,没有任何出人意料的结果。仔细研究,还会发现Paul Fusco对葬礼的偏爱,更不要说还有很多摄影师十几年都专注于一个选题。在他们的摄影生涯中始终有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Larry Towell前段时间在办公室做了一次作品展示,啤酒,要喝着啤酒看照片,哪怕一共只有六分钟的长度。最后,他给大家秀了新书草稿,有关阿富汗,出版商还未谈拢,他已经把整本书的版式设计出来了。Larry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项目最后不以一本书做结,就似乎没有完成。 那由英文和数字构成的编码系统,是马格南的基因,是其构成体系的体现,在这里,衡量摄影师的基本单位不是单张照片,他们不用单词表达自己,而是从句子开始,构成片段,进而努力用文章说话,而最终目标,则是书。马格南的摄影师是要用书来计量的。 实习的三个月之中,发现摄影师都都对magnuminmotion情有独钟,负责这个频道的小青年身旁边总是围着人,以前,我认为这是M图片社与时俱进追逐时尚的体现,而现在却有了不同的结论。这仍然来自他们的基因,对于意图将自己的照片置于语境中解读的人来说,声音,甚至是视频,同照片一样,都是感性的,讲故事的手段。 其实,不必每提及马格南就是“纪实摄影”或者他们身上迷倒小女孩的探索世界的精神,抑或是他们的某种独特摄影风格。我更愿意把这个图片社里的人看做一群用照片写作的小说家。 他们是一群摄影界里的说书人,想法或许很简单——将摄影当作一种语言,用照片来遣词造句。 将照片作为语言?你会说这个观点完全没有什么新意,但它却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直到今天,视觉因子很多时候甚至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如果此时你感到了用照片结构故事的奇妙,那就应该是了解马格南的时候了。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再见” 马格南,不是告别。

江湖八卦

玛格南越来越时髦了,我呆在那个一片安静的办公室里怎么没发现他们这么有趣呢?他们整了个twitter,昨天还在上面有奖问答,送出去一本Erich Lessing的签名画册。这之前还搞了个Bruce Gilden的twitter交流,虽然看起来有些费劲,因为问题不能显示,但是这种快速的问答,显然还是挺能暴露人们的真实想法的。Gilden透露,他在纽约街拍的老巢在第五大道和Broadway的交汇处。 话说我也有个twitter哈,回头利用一下。 昨晚上朋友发给我一个链接 ,我打开一开是老徐,大家还记得老徐的博客么?她正在上面给5DmarkII做广告呢秀她的5DmarkII。 另外,建议你们去mugnuminmotion看看Patrick的新作品“夜”,我早起来看的,戴着耳机,周围特安静,气氛很好。

Everybody and their uncle has a camera

我一直以为这张照片是ps出来的,刚刚才发现,原来这是马格南的Elliott Erwitt 爷爷的作品。我一方面对这张照片所显示的场景感到瞠目结舌,另一方面,得知这是Elliott Erwitt的作品,就更为吃惊。他老人家今年都80岁了。 Pdn对老爷爷做了一个简短的采访。他为新闻周刊工作,并没有因为年龄和名气受到任何特殊照顾,为了拍到照片,在寒风中乖乖地站了8个小时。Pdn问到他拍照有何策略,老人家如实回答:注意保暖。 问及这张照片的拍摄,老爷爷说: “每个人,包括他们的叔叔阿姨,都有一台相机。每个人都在拍照。即使站在典礼的现场,他们也不停拍照。场面太壮观了。没有什么事件没有被拍到。 我觉得人们可能不必要一直摆弄他们手中的相机,但是我也不敢确定。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你控制不住。你很想确信你就在现场。而拍照就是证明你存在的一种方式。”

Burn.

终于发现一个比1416还要火的摄影博客(哈哈),匆忙翻一下马格南(magnum)大叔DAVID ALAN HARVEY的博客,发现每个帖子的回复都盖到了一百楼。不过,大叔的这个博客已经正式废弃了,最后一个帖子显示他又整了一个新地盘,是一个名叫“Burn”的在线摄影杂志。 其实前两天我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去参加David的家庭Party,主题是给他的这个新网站取名字。那个时候这个摄影杂志还暂定名为“Emerge”——从名字里你就能看出这个网站的定位,面向那些正在力图浮出水面的新人。 不过,你总会不断听到新人们嘲笑马格南大叔们的“腐朽”和落伍,比如你可能会看到DAVID ALAN HARVEY的作品还是非常经典的“国家地理”风格,而现在则更流行Alec soth的调调(alec soth怎么看都不像马格南的人)。但是,这个带有一些“兄弟会”性质的组织,那里面的成员,总会给你带来一些意外,他们和你对这个图片社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前两天我胆战心惊地发邮件给Patrick,因为自打我向他汇报完平遥的地震摄影展,他就再也没有理我。我问他是不是生气了,他回信说,没有生气是失望(失望于照片没有获得任何回响)。这让我一下子挺难过的,因为我还能记得他从四川回来时候的样子,他的密密麻麻写满图片说明的本子,他如何和fivestone同学身心疲惫地编辑照片,他把自己当作一个记者,而并非什么马格南的摄影师,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发出声音,传递信息。我很难向他解释在平遥,铺天盖地的地震照片中,读者不可能静下心来观影。我只有回信向他道歉,并且告诉他,他记录了历史,总有一天,人们会需要读懂这段历史,那个时候,这些照片就会显现。 马格南大叔身上都藏有历史,你和他们谈话,各种故事不断显现。这些五六十岁的老爷子们,还在拍照。那个“臭名昭著”的街头摄影师Bruce Gilden正在拍摄美国的次级债。街头大叔适时地走进人们的家里。 他们永远都不会错过记录历史。 话说回来,DAVID ALAN HARVE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爷子,现在也成了新鲜人类。他的工作中心似乎已经转向了如何辅佐新人。Burns杂志,面向一切热爱摄影的新人。你可以投稿,可以参加workshop,另外还可以申请基金——由马格南文化基金会支持,这是刚刚成立的隶属于马格南图片社的非盈利基金会。去年已经有一笔奖金颁发,获奖者是Sean Gallagher。今年的评委名单和评选方法即将出来,请大家关注。 不过,要是我参加了DAVID ALAN HARVE的网站命名大会,我会告诉他,我不喜欢Burn这名字。同样形容新人的出现,Emerge———这个词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翻最好,我喜欢它所具有的安静的动感,想像一下,你从深海里游上来,从带有张力的水面之下冲出来,豁然看到一片广阔的水面,随后舒缓地畅游。。。。而Burn——这显然是网络时代的成名方式,呼地一下子就燃烧起来,瞬时很灿烂,但是很快就会变得黯淡。

收藏书吧

我又迷路了,27街到底在哪里?身边走过一个背着杜马克摄影包的年轻人,我猜,跟着他不会有错的。 电梯把我们运到四楼,门开之后一股热浪迎面扑过来,马丁帕尔狡黠地微笑着,站在人堆里。这是光圈基金会和马格南合作举办的图书party,马格南来了不少摄影师,可以找他们聊天,请他们签名。 Party举办的场地似乎是光圈的画廊和书店,我到的时候已经挤进来一两百人,走动都很麻烦。挤来挤去的人群中,我一个也不认识,也好,可以当一个安静的观察者——而这正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我很好奇,马格南在纽约会吸引怎样的人。 来纽约参加的不多的摄影活动让我很感慨,不但每一次都气氛火热,而且参与者的构成非常多元,从年轻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摄影师到收藏家,从雅皮到嬉皮,来自社会的不同角落,让你感到摄影在这里具有的坚实的基础。 纽约的活动还有一个好处在于,都是没有围墙的活动,不仅活动是开放的,交流也是开放的,绝不会把摄影师们圈起来排排坐,甚至连介绍都没有,所以这个场子里究竟哪一个是马格南的摄影师,我根本认不出来。我悄悄地观察一个老爷子在给一堆排队的人签名,他很可爱地背着一个小小的双肩包,带一顶棒球帽,签名的人往往会赖着不走和他聊天。凑近看,原来是Bruce Davidson. 好不容易找到了Larry Towell,我们通过邮件,这次终于见面了,挺兴奋的。刚和他聊完天,一个年轻人,带着灼热的目光,跑过来问,你刚才聊天的是谁? 离开party的时候,里面仍旧很热闹。我拿了本光圈最新图书出版目录在地铁里看,忽然看到对面的女生手里捧着的那本大厚书,是安妮列伯维茨的新书《Annie Leibovitz at Work》 光圈负责出版的Lesley Martin在图书目录里说:给你一个建议——收藏书吧。我不是画册狂人,可是这句话突然很打动我。几天前在另外一个场合,在一间画廊外面,一位收藏画册的朋友把他珍藏的Alec Soth的限量版密西西比拿给我看,周围很乱,我却能一页页地翻下去。那个时候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有些摄影作品不适合在墙面上,而应该在书里生存,孤零零的画框隔绝了它们的生命力。 一本精心编辑,印刷精良的画册,是蕴含着摄影师生命和气息的好东西。如果你正好缺少一份新年礼物,不妨去买一本摄影画册收藏。

周六

马格南摄影师Jonas Bendiksen最近做了一个很眩的项目《The place we live》,这是laocao发给我的链接,我就趁机让他写一篇文章。请到click园地里去看。另外,还发了灰子的“大师作品”。 周六愉快。明天下午奇遇花园见!

周一消息树

马格南与时俱进 马格南越来越有意思了。一个由马格南摄影师联手建立的网站“insight america”(透视美国),在美国大选前夕上线。“当下的美国梦该是怎样?”这个网站希望透过摄影师的镜头来探讨这些问题,Paolo Pellegrin, David Alan Harvey, Alec Soth  Thomas Dworzak这些摄影师将在这一段时间,从美国各地和伊拉克发来他们的见闻和感受。 “这个项目将历时一个月,基于互联网展开,通过照片、视频、音频、日记、博客、播客、分析图表,记录美国历史上这一关键时刻”——这是马格南这个项目的实施方法和目标。 项目的负责人是马克吕布,网站的总设计师是纽约大学的Fred Ritchin(我很喜欢他,早期博客里介绍过这个家伙) 约翰伯格youtube现身 约翰伯格的不少作品最近几年都被介绍到国内,其中包括《观看之道》,这本书其实是从bbc一部同名专题片的解说词编辑而来,你可以到youtube 上观看这部四集电视片,还是蛮有趣的

来自马格南年会上的反省

下面这段马格南年会的视频,挺有趣。那些我们“熟知”的摄影师就是这么开会的。每年一度的马格南大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票选新的成员,纽约、伦敦、巴黎几个分支机构收到的申请作品全部在年会上集中展示。但是,看完这些投稿,大叔们坐不住了: “为什么我们吸引不到那些更为新锐的摄影师,瞧瞧这些照片,他们显然都在取悦我们,马格南只是在不断克隆自己。我们需要重新给马格南一个新的定义,我们是谁?”(Constantine Manos) “都是陈词滥调!”(Thomas Hopker) “这很糟糕,我们每年都收到一模一样的作品,假如马格南要生存下去,我们就要形成自己的视点(这句听不太清楚哈,英语好的给俺纠正一下)”(Josef Koudelka)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和50年前完全不一样的新闻环境中。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故事可以挖掘,新闻摄影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Luc Delahaye) 在最后一小节的专访里,Constantine Manos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发展传统的新闻摄影,使之成为新新闻摄影、年轻的新闻摄影——对于我来说,我仍然会坚持严肃新闻摄影的风格,但是同时我要用我自己的观点去阐释故事。 尼康新发布的数码相机D90可以拍摄高清视频,哦,新闻摄影的未来。。。。。

周末话题:马格南和VII

我们的汶川项目还邀请了马格南摄影师Patrick参与,所以最近一直和马格南不停打交道,有个图片社就是好,Patrick的一切都交给伦敦办公室,由他们和我讨价还价,他自己则度假去了。 福利说,某些老外提起马格南是这种态度:“哦,就是那个小图片社。”嘿嘿,虽然未必将马格南捧得至高无上,但是这个“小”图片社的存在,平衡着全球的纪实摄影的发展,要是马格南举步维艰,那大概就是真正讨论纪实摄影死亡的时候了。 马格南不断更新纪实摄影的概念,这不仅仅在于他们吸纳了很多根本就不像马格南成员的成员加入(这个分水岭应该是从马丁帕尔开始),“动感马格南”的出现则是他们最时髦的一次革新,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予纪实摄影新的力量,这让马格南再次站到了潮头。 介绍一部马格南最新的多媒体作品:Alaska:An Unveiled Secret,作者是Alex Majoli,重新追溯了一段悲惨历史:1961-1987年,110个阿拉斯加Eskimo孩子遭到教堂传教士和志愿者的性骚扰。 摄影师的拍摄线索是回访当年的受害者,但是在后期制作方面,这部片子已经不是马格南早期简单的声音+照片的模式。 彩色+黑白的拍摄方法非常难以操作,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有几个片段是从彩色过渡到黑白,然后黑白过渡到黑白视频,然后再回到静态黑白照片,回到彩色——这种方式太棒了,对于一个追忆过去的故事来说,再恰当不过。  此外,同期声音的运用,风声、歌声等等,都特贴切。 现在的这种后期效果和前期的视频、音频和静态照片有计划的采集有密切关系。这似乎预示着,多媒体作品不是马格南摄影师的副产品。 另一家支撑纪实摄影发展的重要图片社就是VII。我非常喜欢vii的lauren Greenfield,她也是在纪实照片、纪录片等各个领域都展开工作的多面手,不过,我最欣赏的是她对都市体裁的开拓。 VII的Gary Knight最近拍了一些在他看来,是拍得最为开心的一部作品,《刚果肖像》。从总体上来看,受到James Nachtwey的影响,Vii的风格还是比较传统的,甚至比马格南还要遵守传统经典纪实的拍摄套路。不过,这一次Gary Knight打破了套路。他在刚果拍摄一个摄影项目的时候,做了一个副产品,把宾馆的床单拿出来,挂在街头,布置了简单的影室,邀请当地人前来拍照,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拍合影,也可以就是和自己身边的东西一起拍照。这种做法在艺术领域已经不新鲜,但VII的变化是他们自己的一种突破,也体现了摄影实践领域里的一种融合趋势:艺术、纪实、时尚甚至和商业都在产生各种交集。 另外,在成都遇到我的两个救星,杨怡和陈春林,他们给我找来了手机充电器,春林的作品(相,一日之鉴)的操作方法从表面看和Gary Knight相似,但有着他自己的内涵,且规模更为庞大,我很喜欢。再找个机会单独介绍吧。

周一消息树

乐事 之一,马格南的金童玉女 马格南的新成员名单出来了,Jonas Bendiksen、 Antoine D’Agata,、Alec Soth成为正式会员。两位年轻人Olivia Arthur和Peter Van Agtmael则被推选为准会员,仔细瞧瞧这两人的背景,我简直乐坏了,那不就是一对儿金童玉女嘛。 Olivia Arthur200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系(女), Peter Van Agtmael2003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历史系(男) ——对仗多么的工整 两人的工作轨迹也挺有意思,Olivia Arthur先是从2003年开始在印度呆了两年——此时Peter Van Agtmael在中国拍摄三峡大坝,随后Olivia Arthur开始专注于自己的长期项目,在欧亚交界国家比如土耳其等地展开对东西文化碰撞中的女性生存状况的报道,并且因为此报道赢得了马格南的Inge Morath基金。而Peter Van Agtmael也同时展开了自己的深度报道——美国战争在国内外所引起的后果,这是一个很男人的项目。两人先后都进了荷赛大师班镀金,peter还获得了荷赛的奖。Rd曾经翻译过一篇peter的访谈,点这里。 ————————————————————————- 之二,Eliott Erwitt的午餐 两个年轻人建立了一个名为pixchannel的网站,对著名摄影师展开访问,促使他们按下快门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网站上有18段视频 你一定要看看Eliott Erwitt的访问: (…) Read more

两个展览

看到昨天留言里有人问拍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找到自己长期坚持的项目。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正好看到两个展览,也许对大家有启发。当然,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也很简单,那就是,拍你周围的世界,你所理解的世界,以及和你自己有关的故事。 女孩,士兵,女人:18岁的以色列女兵 摄影师Rachel Papo在离开军队15年之后,又重新回去,不过,这一次她试图用相机来触摸自己过去的回忆。 她的作品名为编号3817131,记录了那些天真无邪的年轻人生命的轨迹拐了个弯儿,情窦初开的年纪,却被禁锢在军队里,随时将赴战场的故事。 “我在军队的那段时光孤独且压抑,但是当时我并不十分清楚我所遭遇的状况。现在,通过相机,我尝试重回过去,希望能够给当年我没有解决的问题找到答案。当我走在军营里,过去的生活突然浮现出来,那些我所碰到的女孩都和外界隔断了联系,完全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现实中。拍她们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影子,我似乎在一面玻璃后面,观察曾经经历的一切,但是我不可能再回去,或者去改变什么,于是,这一切又仿佛如同梦境。” “这组照片就是我藉由它们,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往返的桥梁。” 电视改变了一切 30年前,Magnum 摄影师Harry Gruyaert在巴黎展览了他拍自电视的画面,那时候,人们对他这组照片的意思还不甚了解,去年,他的这些作品首次结集出版,最近又在伦敦Atlas画廊里在线展出,此时再看这些照片,观者才发现其中的深意。 最近,Gruyaert又继续把它的电视截屏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装置作品,届时,观众将身处四块特别大的显示屏中间,周围被图像环绕,同时,可以听到录自当时这些画面的声音,1972年奥运会、广告节目,以及阿波罗登月的报道的声音同时响起。 Gruyaert的作品拍自70年代早期,彩色电视刚刚出现: “我在英国的时候,有了一台疯狂的电视,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利用它的色彩,通过截屏的方法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我弄了一个助手调节天线,而我则在屏幕前后移动,然后冲着他叫,停,停,就是它了。” “1968年我到了纽约,发现安迪沃霍尔那些做波普艺术的人,作品的色彩是有很大的局限的,他们受到胶片和制作工艺的限制,那是通过化学材料获得的色彩。但是我通过电视获得画面却是更加个人化和富有创造力的。我使用Kodachrome反转片,经常曝光不足,最后获得的色彩非常饱和。” 摄影师的这些作品在他十几年后加入马格南之后,仍然是非常具有争议的。有些成员叫着说:“上帝呀,我们怎样能够接受这样一个成员。”当时,很多人仍然拍黑白作品,风格是传统的纪实,他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另类。 “我认为我的作品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纪实,我希望通过它来传递信息。电视曾经是一种教育大众的精彩的媒介,但是现在它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一种商业的、沙文主义的媒介,不,百分之九十。哦,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九。”

安东尼•达咖塔访谈(1)

最近给《中国摄影》杂志写了一篇介绍安东尼•达咖塔(Antoine d’Agata)的文章,之前并不了解这位马格南摄影师,网络上的资料也非常有限,用goolge翻译软件看了一大堆法文资料,不知不觉深陷于这位摄影师的世界中。 我的那篇文章估计会登在5月份的杂志上,写作的过程中收集到一篇很不错的访谈,是eyemazing 杂志2004年采访安东尼的,翻译给大家看: 第一次遇到安东尼•达咖塔的时候,你不可能不会注意到他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黑色的眸子。这双眼睛和他选择的人生道路特别相称。10年以来,达咖塔不断地记录自己的身体、灵魂以及其他人的世界,这些人徘徊在无尽的黑夜中,深深地坠入充斥着毒品、酒吧、妓女的深渊中。如同一个狂热的深海潜游者,他一下子跳入人类社会最黑暗之处,随后才钻出来透一口气。 我们在巴黎相会,他刚刚从墨西哥回来,在那里他又一次深入探索边缘社会的生活。他又高又瘦,穿着黑色的衣服,但同时却透露出温暖甚至胆怯的样子。仅仅从他的外表和态度,你丝毫无法看出他曾经历过多少极端的生活。 从很小的时候,达咖塔就开始了他的边缘生活。他1961年出生在马赛,父亲是一个屠夫,17岁他从高中退学。如同一场慢性自杀,他迷失在海洛因、毒品、性、朋克和摇滚生活中。1982年为了拯救自己的生活,他离开了马赛到处旅行,最后跑到了纽约,那是1990年。他一边送比萨一边在ICP学摄影。老师南戈丁给他的作品带来很大影响。 如今达咖塔已经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摄影师。他的第一本书Mala Noche 1998年出版,随后又出版了4本画册。最近他的新书Stigma出版,围绕这部作品我们对他进行了访谈。 问: 耻辱(Stigma)这部作品是如何开始的? 这里的大多数照片都是在拉帕马尔斯和大加纳利群岛拍摄的。演员Isabelle Huppert邀请我到那里为他们的电影Ma Mère拍摄剧照,这部电影是根据Georges Bataille的作品改编的.但我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给公司拍剧照的位置上过去拍照,我是想通过我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一部电影的诞生,把我自己的经历放进去。但是随着电影的开始,我发现现场的气氛根本无法得到我想要的,因此虽然我了解了很多拍摄电影的故事,但是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我很受挫。 问: 那你就离开拍摄现场了? 我也拍摄了电影制作的过程,但是没有一张照片被我收录在这本书里。我决定离开这部电影自己拍东西。我希望探索作家Bataille 当时的感受,我很久之前就读过他的书,我这才发现他对我有很大影响,我们两个的宇宙是如此相似,我所沉浸于其中的也是他迷恋的:性、酒吧、妓女。我们的相同之处并不是我们找到了相同的答案,而是我们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问: 加纳利群岛带给你怎样的作品呢? 几乎所有的耻辱这本书里的照片都拍自这里。另外很少的一些是在法国、尼泊尔拍摄的。我在这里呆了总共20天拍摄照片。在这个岛国里,有着巨大的性交易市场,夜生活让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这里很快相遇,随后又离开,从此再也没有照面。 问: 为什么题目叫“耻辱”? 事实上最开始名字叫做Divinus Deus, 这是Bataille未完成的一个包含四个故事的作品的名字,我把我的作品看做是Bataille作品的回应和继续。但是就在画册印刷之前十分钟,我们发现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版权纠纷。随后我们选择了耻辱作为标题,因为它激起了一种对肉体烙烫和伤害的痛楚的感觉,同时“stigmata”(圣痕)这一词也有宗教意义,所有这些性爱场景就如同伤痕,而在Bataille的作品中,性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问:这部作品看上去延续了你之前的作品风格,是否也有变化呢? 当然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也同样有很多不同,我试图把自己的那种所谓诗意的漫步的感觉全部去除,过去可能有一些那种感觉,我希望接近问题的核心,我要把一切过于浪漫的东西彻底扫除干净,因此最终的照片更加残忍、原生态、因此也比我之前的照片更加令人感到悲伤。 (…) Read more

消息树

照片辛迪加 看资料接触到“照片辛迪加“此说法, 小小的研究了一下,发现将图片社定位于辛迪加组织还是挺恰当的。 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最近,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和商业图片社Onrequest结盟,由OnRequest负责独家代理马格南摄影师在北美地区的商业广告拍摄工作,以及非独家代理全球的商业图片拍摄。 马格南图片社的负责人认为这家公司在商业广告工作的拍摄方面拥有一流的制作体系以及一流的制作团队。 OnRequest原本是一家俗套的普通商业图库,在创新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原有经营模式变得落伍,随即风头一转变身为一家专门承接广告摄影的拍摄任务,以及帮助大企业拍摄公关照片、为其建立图片资料库的新型商业图片公司。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不得不说,这个转型真是巧妙。 在pdn对此次两家公司合作的报道中谈到, 马格南的图片社的摄影师其实一直以来都在拍摄商业摄影作品,从而补给他们的纪实摄影项目的拍摄。 马格南在新世纪已经变得越来越现实了,他们抓住了新媒体的发展机遇,推出了动感马格南,他们借助图片社成立50年的机会,不断造势,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而这一次和OnRequest的合作使他们不但保持了血统纯正,同时也帮助摄影师从商业摄影拍摄中谋取更多的利益。 融合(或者说是杂烩?),已经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潮流。 还是说说“辛迪加”。图片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英国的DJ Clark曾经谈到,从前,我们的照片都是由最热爱照片的人编辑,他们精心选择每一张影像,他们尊重摄影,今天,我们的照片都是由商人来编辑,他们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被选中的图片总是那些简单直接,即使个儿不大也能在屏幕上都能熠熠闪光。可以说,各种各样图片社的出现,首先割断了传统的摄影师和媒体之间一对一的商业联系,迫使摄影师必须依附图片社生存,随后逐渐剥夺摄影师讨价还价的权利,剥夺其对内容的控制权,最终让图片彻底成为一种商品。 如果布列松泉下有知,兴许会反对此次合作。别忘了马格南的成立初衷,几个毛头小伙子血气方刚地要同一切剥夺摄影师权利的现象斗争,他们要成立的是“自己的”图片组织,保护照片的版权所有,控制图片在报纸和杂志的使用,拍自己的东西。 人心不古,摄影师这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庞大的照片辛迪加们吞噬。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