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班学员敲定(二)

继续昨天的话题,昨天傲鹰询问在哪里可以看到全部名单,链接在这里 Cédric Gerbehaye,比利时,一涉及到介绍欧洲摄影师就出现了语言障碍,由于这个摄影师没有个人网站,所以只能看到他的一些作品,无法找到具体的个人介绍。但是他的照片拍摄的很老道,可以去纪实摄影网站第十期,那里有他拍摄的一个故事,讲述加沙地带一条地下暗道的故事“summer rains” Cédric Gerbehaye摄 Rafal Milach,波兰,是学艺术出身的,目前主要的工作都在波兰,为波兰的一些媒体工作。他身上似乎没有笼罩亲美派年轻摄影师身上的那些光环,并没有得过什么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奖。但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他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也会喜欢他的照片。特别是他最近正在操作的一个长线的纪实摄影项目“俄罗斯的年轻人”很值得关注,从2004年开始做,记录了苏联垮台以后在新的体制下生长起来的小青年们的生活。 深入阅读:http://www.rafalmilach.com/ (他的个人网站设计的特棒) 俄罗斯年轻人/Rafal Milach摄 Munem Wasif,孟加拉,毕业于南亚摄影学院,目前是孟加拉图片社Driknews的摄影师。事实上,荷赛也是一个圈子的活动,Munem Wasif能够受到关注和他所在图片社的创始人沙希都·阿拉姆有很大关系。沙希都也是今年华赛的评委,他和荷赛有着密切的合作,而且一直致力于孟加拉的新闻摄影教育,可以说是孟加拉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新闻摄影的教父,他筹办摄影节、组织教育机构,加强与西方世界的沟通,我还不断收到他的群发邮件,讲述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拍摄故事等等各种见闻,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教育家、活动家。 深入阅读:摄影师的lightstalker,点这里,在纪实摄影杂志上发表的照片 点这里 Sirio Magnabosco,意大利,呵呵,这个年轻人我好喜欢。他的lightstalker 上面标明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同时声称自己是一个网迷,一个学生,只是偶尔才拍摄照片。这绝对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摄影师,因为我很容易就翻出了他的Flickr ,blog。而且欧洲摄影师的作品永远会给你一些惊喜。 深入阅读:摄影师的主页 :www.mrsirio.com Irina Werning,阿根廷/德国 这个女孩是2006年Ian Parry摄影奖的获得者,并且因此直接获得了参加荷赛大师班的提名。获奖作品名叫“The Damned and the Beautiful”,记录了一群年轻女孩混乱无序的生活。 (…) Read more

大师班学员敲定

2007年荷赛大师班学员的名单近日公布,12名学员上榜,中国包括年轻摄影记者Xin Zhou(周馨?)。很多很多年没有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了,祝贺! 本教室将连续两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学员的情况,看看是何方神圣能够成为荷赛看好的未来中坚力量。 Ghaith Abdul-Ahad伊拉克摄影师。巴格达大学建筑系毕业。在战争期间成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同时给卫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撰写专栏。能拍还能写,国际化程度很高,同时又来自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这无疑让Ghaith Abdul-Ahad熠熠发光,尽管他已经超龄了(1975年出生),但是仍然被荷赛揽入怀抱。 深入阅读:Ghaith Abdul-Ahad和其他几位伊拉克记者联合出版的一本画册的网站。点这里 Olivia Arthur来自英国,本科在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数学!随后在英国印刷学院进修新闻摄影,一直在印巴地区从事摄影报道。 深入阅读:摄影师个人网站,点这里 Christoph Bangert,德国人,本来应该按部就班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但学了一年就退学了,随后开始学习摄影。他干过一段货车司机的工作,一次负责将一辆陆虎汽车运往阿根廷,回来的路上干脆绕道去了美国,在国际摄影中心(ICP)开始学习摄影,并拿到了学位。Christoph Bangert随后在巴勒斯坦、日本、印度等地工作,2005年开始为纽约时报在伊拉克工作了九个月,目前是德国图片社Laif的签约摄影师。 深入阅读:个人网站,点这里 纽约时报多媒体作品网址 Kate Brooks,美国人。29岁。刚出道时就在前苏联地区报道了孤儿院里孩童遭受虐待的故事,照片被国际人权观察报告引用。911事件以后辗转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主要为纽约时报、时代、新闻周刊等媒体工作。 深入阅读: 数字摄影记者杂志中她讲述自己如何报道巴基斯坦地震点这里 Alexandra Demenkova,俄罗斯,暂时无法找到个人介绍,可以看到其拍摄的一些作品,比如在西伯利亚拍摄的照片: Agnes Dherbeys,法国人,女性图片社EVE的创始人,获得信息科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学位,主要在东南亚一带工作,她拍摄的尼泊尔反君主制游行获得今年荷赛的二等奖。 深入阅读:个人主页,点这里 总体印象:1,年轻摄影记者不去阿富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等战争纷扰地区,很难出人头地。 2,请注意lightstalkers这个网站,今天介绍的大部分人都在上面建有个人主页,这里是年轻摄影师进行信息交流的集散地。

开卖新闻照片?

接着昨天的文章在马格南的博客看下来,我发现更加有趣的一篇博文,遭到一些读者痛斥,因为这是一篇来自artprice不着调的关于卖新闻照片的事。 位于法国的艺术品价格网站(artprice)对近十五年新闻摄影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 这个飙升的曲线显示,新闻照片的市场价格已经翻了五倍,同时artprice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照片的主要买家仍然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 艺术品价格网站分析了新闻摄影作品逐渐受到买家关注的几个原因: 第一,在传统的认知里,新闻照片是纯粹的以记录事实为目的的照片,信息价值是唯一的价值。但是1950年代开始的荷赛彻底转变了公众的看法,通过一年一度的比赛,荷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新闻摄影美学标准,并且成功地对自己的比赛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推广,从而改变了公众视野里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认知。(这是我看到的对荷赛最佳的评判。强烈认同。)随之而来的是在博物馆里展出新闻照片,充分显示了新闻摄影图片的纪实和美学的双重价值。 第二,一些伟大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他们的影响力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影响力。比如布列松、卡帕、杜瓦诺、埃文思、马克吕布等等,这些摄影师逐渐将他们的名声散播到新闻圈以外,一些文化机构、基金会对他们的宣传,使这些人以摄影大师的形象,而不单单是摄影记者的身价出现在历史舞台。 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但是这篇文章把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都归于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这是让我觉得有些不着调的主要原因,这似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好的“钱”景,但实际却海市蜃楼。在文章里可以看到两个隐含的事实: 第一, 目前新闻照片里市价最高的是多萝西兰格拍摄的排队领救济面包的人们,照片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状。买新闻照片就是购买历史,但是买照片的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因此多少可以推论出照片的题材应该是美国人关注的历史才有可能成为热销的作品 第二, 谁也不会想到,罗伯特﹒卡帕卖价最高的照片不是他自己拍摄的照片,而是卡帕的自拍像。所以买家关注的不是新闻摄影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的个人魅力。 当一样东西成为商品总会有很多问题,艺术商品当然也不例外。布列松在接受访谈时被问及对自己被列为世界最有名的摄影大师有什么感受,他吹了一声口哨,说:“扯淡!”(bullshit)新闻照片能够在艺术市场上产生价值,我觉得其实质来自很多“偶然”,绝对不是新闻照片的“必然”价值。没有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是为拍卖或者博物馆生产的。但是当这样的论及新闻摄影的市场的文章出现在马格南的网站上,你还真觉得有几分悲哀和无可奈何呢! (1416教室关于artprice网站的介绍艺术的价值是否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八卦春节(6)

罗生门 Antonis又继续发表了一些他对荷赛照片的看法,我认同他的观点。来自中国的影像,意义被西方话语权霸占了?一定有人会对这个观点持否定态度,这我也理解。事实上,对照片意义的解读,真的就好像一个迷宫,甚至没有一种解释真正接近所谓的真理。噢,别大声嚷嚷,我知道你想说真正的意义在作者那里,或者在照片的被摄对象身上,但是,哼哼,事情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要想深入理解我说的意思,一定要去看《罗生门》。 再来八卦荷赛的年度照片,一个好事者最近在黎巴嫩找到了照片的被摄者,他们跑出来解释自己当时的行为,但是这似乎没有让这张照片的意义变得简单。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关于这照片的不同解读: 1, 公众解读:有钱人和穷人在战争中的不同境遇。 2, 公众解读:对战争无动于衷的年轻人。 3, 巴黎竞赛画报图片说明:富有的黎巴嫩基督教徒在贝鲁特的废墟中游历(rich Lebanese Christians doing war tourism in the ravaged suburbs of Beirut.) 4, 照片被摄对象的解释:我们穿的漂亮性感是因为我们每天都穿成这样,因为我们虽然在战争中但是仍然渴望自己充满魅力。同时,战争中的情况大概只有身处战争中的人才能知道,在黎巴嫩仍然有不少有钱人出入五星级酒店,去最奢侈的地方旅游,周末举办盛大的舞会,这是一些外人难以想象的,但是生活不应该这样吗? 5, 照片被摄对象的解释:我们认同这张照片,并不认同一些文字说明,这张照片虽然也反应了黎巴嫩的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很想质问评委干吗要选择这张照片,而不是黎巴嫩死亡孩童的照片,是不是这照片让那些西方人感觉不舒服?或者说这些西方人试图将我们的视线从真正的战争中移开,强调他们的价值标准——战争虽然存在但是生活仍然继续。 6, 一些摄影记者的解读:打破了传统的战争题材的刻板表现 7, 另一些摄影记者的解读:这是对那些冒着枪林弹雨,记录下残酷战争现实的摄影师的侮辱。 8, 摄影师本人的解读:我没有采访过车里的年轻人,我并不是出于任何政治目的拍照片,没有人对战争是免疫的,我也有朋友的人生被战争颠覆了。我只是试图客观记录下我眼前的景象,希望让读者从不同视点了解战争。 (…) Read more

荷赛,意义的争夺

这两天阅读的一本书《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让我又想重新回到荷赛的话题。 书的名字听起来名字挺吓人,其实是在用案例探讨语言,尤其是视觉语言的意义,拿到书的时候非常兴奋,里面竟然还有一章专门探讨二战后法国的纪实摄影。 表征,简单说是探讨符号是如何表达意思的过程。我们在阅读图像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这张照片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一个表征问题。今年的荷赛得奖作品在新浪发表以后,我专门去看了网友的留言,留言并不多,中国读者对荷赛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但其中对《美国士兵的婚礼》这张照片的评论很多,读者感慨新娘的命运,或者对画面包含的恐怖怪异因素难以忍受。这是肖像类单幅的一等奖作品,不过,这张照片也是从组照中选择出来的,我想邀请大家去看看摄影师的全部照片,链接在这里 谈谈你看完所有照片之后的感受吧!对于我来说,单幅照片给与我的象征意义,强大压力,甚至导致的对摄影师的崇拜,在我阅读整组照片之后都消解了。摄影师拍摄这组照片是用传统的报道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尽管包含不平凡的因素,但却仍然可以被我们接受的平凡生活的故事,整组照片中的气氛与单张照片透露出来的压抑感觉完全不同。 抱着上面这种疑问,我看到下面这段话,激动不已: “人们很快发现,意义不是直接的和透明的,在经由表征变化过程后仍丝毫未动。它是随语境、用法和历史境遇的变化而变化的油滑的家伙。因而它从不最终被固定下来。它一直在推迟和延缓与绝对真理会面。它始终处在协商和改变状态,以对新的境遇作出反应。它常常被抵制,有时候被激烈地争夺。”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p9 当荷赛评委决定从一组照片中拿出一张来给予奖项的时候,这个选择体现了评委的“霸权”。霸权并非是贬义,而是指评委对照片意义的占有,他们完全忽视整组照片中的语境,而提出一个自己的解读,评委对意思的改变没有经过与摄影师的协商,或者可以这样说——评委夺走了照片的意义。 谈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想到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在激烈的争夺照片的意义。这因此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照片意义的确认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我是不是在用一些复杂的语言在讲简单的问题?说到底,荷赛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解读荷赛的途径有很多,最糟糕的是去研究谁获奖的问题。

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二——真的存在视觉冲击力 911死了多少人你记得吗?但你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从大脑中提取不少现场的画面,比如坠楼、爆炸、逃脱。。。。,我们的大脑对于记忆这样的画面似乎很在行。 这样的照片在荷赛中就太多了,从前我们一直从道德上对这些画面给予谴责,认为拍摄者是把自己的荣誉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今天,这里尝试从人类的视觉认知特点上来看一看这样的照片为何如此容易得到青睐。 在上面这幅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两条路径: 第一, 通常的做法,信息从眼睛到丘脑,然后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视觉皮层是一个高级的神经处理中枢,在这里对视觉信息进行判断综合,从而产生认知。 第二, 特殊的路径,视觉信息从眼睛到丘脑然后直接到达杏仁核。这条通路是较短的路途,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只有当我们看到一些具有威胁、恐怖的视觉信息的时候才会启用。因为视觉信息这样的传输速度要快,虽然和前面那条路径相差数十毫秒差别,但特别是对于在危险情况下的反应速度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领先优势了。科学家将杏仁核的存在比喻成一条看门狗,给我们发出预警信号,帮助我们躲避伤害。 杏仁核对恐怖图像的反应激起的是人的情绪上的反应,而不是理智的判断,反应快而且强烈,同时容易在大脑中形成记忆。科学家进一步的试验还表明,大脑处理图像的这种方式使我们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 如果出现一个因恐惧而产生扭曲的脸部照片,人的情绪反应强烈。他们用核磁设备检验发现,杏仁核受损的病人在看到脸部痛苦和平静的照片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没有变化,但是没有受损的正常人,则反应剧烈。 第二, 恐怖的照片会提高人的视觉注意力,科学家把带有细微的倾斜条纹的图片紧接着一张脸部照片闪现出来,他们发现如果照片中的脸部是恐惧表情的话,受试者更容易区分出后一张图片中条纹的倾斜方向,如果表情一般,则受试者分不清条纹的方向。 说到这里,我希望我讲明白了。我们常常探讨“视觉冲击力”的问题,其实如果用上面这个视知觉的原理解释,就会发现冲击力的确存在。恐怖的、吓人的,让我们感到威胁的照片都具有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冲击力,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不过,这里冲击的不是人的理智,而是产生一种近乎于原始的冲动。 对于一味追求获得注意力的媒体来说,他们对耸人听闻的照片的利用可以说是这个原理的运用。而对于荷赛的评选来说,可怕的照片无疑同样也会冲击评委的杏仁核,产生强烈印象。对于大众来说,这种生理反应是普遍的,是理智无法完全控制的。 人类的这种认知特点,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恐怖照片容易激起注意力——生产者制作恐怖照片——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继续生产更多恐怖照片。我们的“恐怖”因此成了一些人的财富。

透过视知觉理论看荷赛(1)

视知觉之一——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视知觉是研究人类的视觉系统在工作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的学科。在认知心理学中,视觉认知是科学家最关注的一个领域。视知觉的知识也是进行视觉传播研究时必备的基础知识。 我们对摄影进行探讨和判断的时候总是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看”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反应,而在我看来,这不仅有趣,而且颇有启发性。 2004年中国摄影师卢广的艾滋病村庄,获得了当代热点类一等奖。我的一个学生指出,获奖作品当然题材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画面表现方式暗合西方评委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下面这幅被抱起的病人,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非常相似。评委们并不一定也有这样的直接联想,但是这个抱起的姿势无疑对西方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视觉刺激。 视觉认知有趣的地方在于视网膜的观看(视觉的直接感受)与大脑的观看(对所见物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向来争论不朽。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视错觉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鸭还是兔?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感知,大脑和视觉究竟如何协调的呢? 虽然视知觉有很多疑惑等待解答,但是有一个可以肯定的结论是——“看”并不等同于“看见”,看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主观选择,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视而不见”的现象。比如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数人的面孔我们看到了,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人群中一旦出现熟悉的朋友,他却立刻会被辨认出来。 这就好像在荷赛评选的过程中,评委们一定对不少优秀的照片视而不见,但是一旦看见自己的“熟悉的朋友”则很快就能够认知。尤其是在第一轮评比中,作品数量具大、时间紧迫, 得到挽留的照片一定是最能够符合评委认知心理的照片,比如上面的耶稣受难。 有一种说法是,在我们的大脑里都有一些预设好的范式,当我们遇到的场景符合这种范式的时候,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应,这种场景就会得到认知,或者说,我们在观看一些场景的时候,总会按照我们头脑中预设的模式去解读。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完型心理理论。比如下面这些图形,虽然缺失了一些部分,但是视觉会倾向于将缺失部分补足,这样才会觉得舒适。 西方评委们对于中国的影像一定也存在一个固定的范式,这并非是他们的偏见,而是一种已经潜移默化的心态。要祝贺今年获奖的摄影师,他们都拍摄了很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荷赛评委对照片的认知和国内并不相同,这从张涛的盲人的舞蹈被当作单幅评奖可以看出来。 这本来是一组照片,在国内获奖更多是在于它在视觉表达上的突破,但是拆开之后的意义在哪里呢?也许可以大胆猜测,对于西方评委来说第一,“黑暗中的舞蹈”暗合了他们的中国想象,一个典型中国面孔的妇女在黑暗中摸索。第二,这两个中国人的姿态展现的是西方文化里比较容易认知的舞姿,甚至这个舞姿带有一些性的暗示,这一方面为评委带来文化认同,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文化冲突。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这张照片,以及这类含有意思相同的中国影像,都会受到西方评委的青睐,回顾中国在荷赛中获奖的很多照片都能够看到相似的视觉场景。你可以假想,大芬村如果不是绘制西方油画,非典时期的婚礼如果不是穿西式婚纱,结果又会如何。 每次荷赛揭晓如同博彩开盘,我的观点是,好的照片不一定得奖,但是得奖的照片一定都是好的照片,当然这个“好”也是多少站在西方人的认知特点上的,而这也无可厚非,荷赛就是一个西方人组织的游戏。 荷赛照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恐怖”,我想明天继续在这方面的视知觉探讨。

一周一周

猜一周 猜——荷赛花落谁家? 17号开始荷赛进入评审阶段,PDN摄影社区邀请读者竞猜今年的新闻类获奖照片是什么题材,伊拉克?苏丹?泰国政变还是索马里战争?PDN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认为每年的获奖作品实际都是暗含一些可以预测的规律——评委们总是会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照片来代表这一年人类面临的重大灾难和危机,一般总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对历届年度大奖统计之后结果是这样的: 灾难中的儿童(处于危难或者死亡)获奖11次 母亲和儿童 获奖7次 悲伤的妇女 获奖6次 父亲和孩子 获奖2次 这样看来,要在荷赛的新闻类比赛中获得奖项说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那就是如果你所拍摄的新闻是西方主流社会里议程设置里的重大新闻,然后你拍摄的内容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单纯的技巧),这个象征还要符合西方的价值观,那么你就很容易得奖。而说不容易,那就是如果你不幸处于一个“没有新闻”(在西方视野)的国家,那你要得奖可就比登天还难。 猜——这是玛格南摄影师的作品么? 光圈杂志新出版了一本马格南年轻摄影师Jonas Bendiksen的作品集《Satellites》这本书让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大跌眼镜,不是不喜欢,是因为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玛格南摄影师的作品。显然对于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来说玛格南已经可以接近遗忘了,因为他在文章中是这样讲的,“那似乎有二十个摄影师的图片社。。。。”这和我们动辄就将这个图片社的所有人都奉为大师的看法显然不同。 言归正传,Jonas Bendiksen在这本书里表现出了接近当代艺术风格的照片,是美国摄影的编辑吃惊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图片社里的摄影师都是使用一些成熟的经典的拍摄方法,张张照片都要是经典。但是Jonas Bendiksen的这本集子却显现出一种散漫不经意的拍摄方式。这些照片是破碎的、模糊的、灰暗的,粗暴随意的被框取下来,摄影师展示自己被摄对象的方式就好像是从裂缝里拍摄,照片呈现出陈旧的颜色,似乎白平衡没有弄好。影像甚至给人的感觉是合成的,但是却没有。 这就是一位出生在1977年的玛格南摄影师的作品,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本画册的内容反映前苏联分裂后的景象,摄影师拍摄历时7年——也许一些形态改变了,但是其实内核并未改变。 猜——老照片能干啥? 最近有两个摄影项目很是让人瞩目,荷兰的FOAM摄影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叫做犯罪现场的摄影展,照片都是1960-1986年荷兰当地警察局的照片档案。那影像真叫一个当代!我保证,即使当代摄影师也绝没有如此想象力,艺术家一定要看一看。 美国报纸Rocky Mountain News也在追忆60年代,最近在它的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多媒体纪录片,回忆了1960年的一次夺走20个孩子生命的校车车祸,片子中间使用了照片(过去和现在的)、录像、旁白,一共计划制作33期,现在已经发布到第5期。我觉得赶上好莱坞的大手笔了,报社的同志们应该看一看。 猜——这些作品是怎么拍摄的? 古巴出生的摄影师Abelardo Morell近日携自己的一批新作,在艺术世界又卷起了一股风暴。最后这个猜谜留给大家,你们瞧瞧这照片是怎么拍摄的?

指点迷人去路——荷赛大师班研讨了什么

我昨天路过雍和宫的时候,偶然瞥见了胡同一家人门前的黄纸条,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指点迷人去路。”我觉得合辙押韵,尤其是“迷人”一词的运用甚为有趣,拿来做今天博客的标题,希望大师班真的能够给“迷人们”一些指点。 话题:你需要向NGO和其他一些组织推销自己 有一位学员讲述了她是怎样通过申请基金的资助完成拍摄项目的故事,其他人也认同这种做法,大家的体会是:自由摄影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作为独立的摄影师个体,在欧洲很难得到政府的帮助,因此和NGO组织建立联系成了一种不错的方式。路透的摄影发展总监还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同编辑们建立很好的个人联系变得至关重要,而且推销展示自己应该占去你50%的精力,这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不能说,我不行,我不会。” 自由摄影师刘飞越为绿色和平拍摄的沙尘暴污染的照片 大师:Lesley Martin 光圈基金出版人 出版图书是一个摄影师能够散播自己名声的一个好办法,你应该学会撰写图书出版计划,了解出版社的标准,你要按照出版的标准衡量并且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将之没有任何修饰随便扔给编辑,同时你还要考虑作品是否能够和展览、在线展出以及教育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你要通过多重途径推销自己。 作品展示渠道的多样化,是摄影师今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今天你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展示照片,但是每一个途径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每一次你通过新的媒介展示作品,实际就是在学习新知识。 就图书出版而言,你要了解纸张的特点,设计、发行方面的知识,要了解读者,然后要懂得如何综合运用以上元素,不要让你的作品失去了控制。 大师:David Hurn 玛格南摄影师 David Hurn 摄影 大卫说摄影师应该有一个敏感的鼻子,可以闻到未来的味道,感觉到什么可能是未来需要的,也正是这个鼻子让大卫本人一直保持金身不倒。大卫特别强调摄影师要有经营自己的能力,但是不要在做每一样工作的时候都浮在表面,即使是婚纱摄影也有深入的可能。他给年轻摄影师的忠告是:“坚持你要做的事情,同时不要让自己因为营养不良而饿死了。”

缘分天注定——荷赛大师班研讨了什么

2006年荷赛大师班的第一节课,是从不谈摄影开始的。 11月3日开始的大师班要求学员以不谈摄影的方式介绍自己,于是有人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歌,有人谈起了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但是,在一群摄影师中制造不谈摄影的氛围,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有人这样说:“我真的不能把我的生活和摄影完全分开,因为摄影在其中占据了主要部分。” 荷赛大师班研讨了什么?以下片断摘自2006年荷赛大师班的研讨记录: 大师:Witold Krassowski 波兰 Witold Krassowski 波兰 Krassowski用一个词来形容摄影师的生活——serendipity,我觉得这个词朴素但是又充满真理。这个英文单词很难翻译,字典里的解释是“意外发现珍宝的运气”,原本是一个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名字。Krassowski认为这种意外时刻存在于摄影师的身边,你认为你拍到了,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并不好,但是你当时并不在意的,后来却非常珍贵。我觉得这的确是摄影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其实有人也将这个词翻译成“歪打正着”,但是我还喜欢另外一个翻译,那就是——“缘分天注定”。 特约嘉宾:Ayperi Ecer 路透社摄影发展部门负责人 Ecer的发言是引起反响最强的发言,她在西帕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巴黎分部当过图片总监,多年的图片经营经历让她对图片市场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全景的认知。 Ecer认为,通过观察有关图片的金钱的走向,你多少也可以预见到摄影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今天即使最激进的图片社也要考虑到生存,要妥协,我们都面临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二战以后,图片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摄影师的版权。后来图片社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帮助摄影师讨价还价的中介,图片社本身就是照片的生产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杂志会画大价钱请摄影拍摄,并且还会仔细观察摄影师的全部小样,他们希望确认自己的照片是拥有独家版权的,尽管有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用这些照片,这个时期图片的使用完全基于“独家”的概念。但是数字摄影颠覆了这一切,观看和获得因为技术的改变变得容易,这种独家的概念便消失了。 同时,一些大的传媒集团的出现取代了图片社的部分工作,因为这些传媒集团拥有大量的出版物,照片在杂志与杂志之间就可以产生流通。在目前这个时期,所谓讨价还价不存在了,图片社成为一个完全的图片供应服务机构。 今天和未来的问题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完全可以取代旧有模式的图片盈利方式,我们在自己的专业市场中都有些迷失了,图片编辑很绝望,文字在这些年变得更加强势,因此摄影师需要考虑和文字记者组成团队工作,这大概是一种未来比较可行的商业模式。 大师 Simon Norfolk Simon Norfolk  阿富汗 时代已经变了,杂志在不断节约开支,网络是它们强有力的对手,杂志的内容需要更加情节化,更加强调它们的观点和立场,摄影师应该意识到,这样他们就需要也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荷赛大师班研究之三——肖像

完全使用人物肖像的方式来结构自己的故事,是大师班学员一种常见的叙事方式,当然,这也是在做专题摄影和纪实摄影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将故事的线索变成肖像纪录的方式,将会省去很多麻烦。最直接的效果是,摄影师完全掌控了局势——从技术操作层面上来讲,他可以更多的参与到拍摄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设置过程中,拍摄的过程变得十分便捷;从表意的层面上来看,摄影师一方面通过对被摄对象的选择与控制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另一方面他又可以把被摄人物从其生活环境中孤立出来,得到一种档案式的纪录,又给人一种客观表达的印象。 实际上这种表达方式的魅力,也可以仍然套用我们以前谈到的“第三种效应”,我认为其呈现了一种标签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单独的肖像就好像货架上的产品,只有外貌上的差别,而就好像产品的标签对其性质进行定义,肖像的文字说明、摄影师的解释让我们有些恍然大悟,原来这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人物,于是,对肖像的认知达到飞跃。比如1997年大师班的题目是“友谊”,一位学员的作品是一些非常普通的男女,非常普通的肖像,但是阅读文字说明后,你发现这些人都是“登征婚启示的男女”,这时候你会再度审视这些肖像,并且对肖像的内容产生另外一种认知。 说起来简单! 肖像故事并不是一种很简单的表达方法,如果在肖像和标签之间没有能够产生认知上的飞跃,或者飞跃不够大,这种表达方式也存在很多危险,可能反而会变得僵硬乏味。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肖像的拍摄手法和肖像标签的属性,或者说作者尝试表现的观点要和谐。西班牙学员在表现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肖像用了很硬的闪光灯,他要表现在这种极端状态下的不寻常友谊。 2,肖像的拍摄方法必须完全以被摄对象的精神状态为本的,肖像不是简单的对外貌的纪录,而要抓住被摄对象的内心世界。有几种肖像的拍摄方法,一种是让被摄对象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影室中进行控制,另外一种则是在其生活环境,或者与其相关的环境中摆拍控制,还有就是在被摄对象的生存环境中抓拍。而在大师班学员中,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趋势,就是把这几种不同的肖像拍摄方法混合表现。比如Gillian Laub对以色列战争受害者的报道,其中既有直视镜头的环境肖像,也有被摄对象在痛苦之中挣扎的抓拍照片。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并不遵循一定之规。 3, 肖像故事的结构方法在大师班学员的作品中,也发生了改变,在单一肖像的叙述节奏中,有人加入了其他一些元素。比如在一组对抑郁症患者的报道中,每一幅肖像都有一个与这个肖像有关的空镜头,比如诊疗室的门口。 但是将叙述结构极大地进行改造的还是学员Peter Granser 对老年痴呆症的报道,这组作品后来获得了荷赛的金奖。其中混合了抓拍、环境肖像,纯粹的影室拍摄,报道性质照片等多种方法,但他却让这些手段和谐的组成在一起,作者实在是一个高超的“导演”。

荷赛大师班研究之(三) 镜头运用

使用广角镜头,靠近主体,突出前景,包含更多的背景,画面因此富于层次感,并且可以增加信息容量,这是经典的报道摄影语言,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也存在争议,比如广角镜头容易引起变形,在视觉上不尊重被摄对象。在曾璜老师的博客中,这个问题有激烈的讨论。http://blog.daqi.com/article/21077.html。对于visual impact的翻译与解说这个帖子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报道摄影中很重要的信息量的传递层面,这种拍摄方法还是非常有益的。在“gerention x”大师班十年的画册中,有两位中国学员孙京涛和陈远忠的作品入选,他们的作品中就有以上表达方式。 陈远忠  食物 把镜头推上去,实际上得到的是一种比较主观的画面,在传递信息上让阅读的节奏加快,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照片。在十年大师班学员作品中,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另外一个发现是,也有不少的年轻摄影师在风格上选择了比较个人化的表现方法,但是画面语言上则选择了一种客观的表现手法,他们也使用广角镜头,但是画面里并没有强烈地呈现摄影师的个人选择,这种表现手法让阅读变得慢了下来,需要琢磨才能理解画面的含义。 lucia nimcova     pride

荷赛大师班研究之三——闪光灯

之所以把闪光灯拿出来单独谈,是因为对于闪光灯的使用向来存在争议。 国内一些传统的观点认为,能不用闪光灯就不要用闪光灯,尽量保持现场气氛。但是随着彩色化时代的到来,原来在后期暗房可以对曝光进行弥补的做法,对于彩色摄影却行不通,曝光不准确将会导致色彩无法还原,此外还会存在色温的问题。一些不提倡用闪光灯的摄影师也开始用灯了。怎样用好闪光灯,或者说怎样在保持现场气氛的前提下用好灯,是比拒绝闪光灯更重要的问题。 在荷赛大师班里,闪光灯技术使用纯熟的大有人在,无论是现场报道还是在影室里布置拍摄的照片,闪光灯都被摄影师作为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加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摄影师他们对闪光灯的用法却不以保持现场气氛,弱化闪光灯的存在为前提的。闪光灯的使用很直接,打出了难看的投影,这是一种被认为是错误的使用方法,却被摄影师加以利用表达他们的观点。 Brian Finke  拉拉队 我把这种反常使用分成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通过闪光灯的毫无掩饰的使用,强调摄影师的存在。在报道摄影中,我们常常希望读者不要从画面中看到摄影师,希望能够尽量还原现场,但是对于有些摄影师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天真的想法,因为摄影师的介入总是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事实,那倒不如将这种介入也表现出来。 Michakl Trippel 变化中的东德 第二,用闪光灯的增加现场气氛。这似乎有悖常理,但是摄影大师维加(weege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闪光灯撕开夜幕强调了事件的突发与突兀,Peter Funch对车祸的报道就是这种方法。 第三,用闪光灯表达观点,闪光灯产生的阴影,可以给读者带来紧张、充满危机的感觉,学员Brian Finke对美国拉拉队亚文化的报道,闪光灯使画面具有了多重意义。

荷赛大师班研究之三——语言体系

关于大师班的研究,以前发了不少,但是回应者寥寥,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抽象,还是我谈的都不到位。不管怎样还是让我把剩下的话都说完吧。 《generation x》是大师班十年作品集。必须指出,仅仅依照这本画册展开研究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照片经过图片编辑的选择,已经并不能代表或者无法还原摄影师原来的拍摄面貌,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因此一方面选择摄影语言作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以尽可能多的样本来得出更接近事实的推断。 从明天开始,我将从以下一些角度进行分析: 1,彩色还是黑白 2,相机的画幅 3,闪光灯的使用 4,镜头运用 5,肖像的拍摄 6,影像与叙事

荷赛大师班研究之二——变化2005 ( 总结)

以上对参加大师班学员专题摄影作品风格的分类,显然很粗糙,并且带有一些我自己比较主观的观点。但是我认为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虽然不能完全参考我的统计数字,但是可以看出,脱离传统的叙事方法,使用较个人化的风格进行叙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姑且算做我们的一个结论,当然这也绝对不是对专题摄影传统套路的颠覆,只能说,我们能够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工具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 这种从传统到个人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案例看出。 案例一2000年来自英国的大师班学员gary calton,在诠释当年的主题work的时候,拍摄了救护中心抢救一个烫伤女孩的故事。 他的作品为传统的叙事方式——1,选择一个典型的主要人物。2,围绕这个人物的方方面面展开报道,比如刚刚进入医院,治疗,康复。3,影像尽量包含多种信息,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使用广角镜头,重视前景和背景 2003年丹麦摄影师peter funch也拍摄了一个紧急救护队,当年的主题是enough 他的作品却并不遵循传统的表现手法——1,故事并没有主角 2,故事的叙事结构是散落的,逻辑主线是摄影师个人的感情,并且通过影像的整体风格(快照)的方法予以控制,从而使之不见松散 3,作者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他并没有表现救护队如何抢救车祸(一般的传统叙事都是如此思路),而是将血淋淋的死亡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案例二是对厌食症的报道,2001年英国的felicia webb选择了一个厌食症妇女作为他的报道主题,照片也遵循了传统专题摄影的表现方式,比如暗合了生活画报的八股——特写照片、肖像照片,人物关系照片等等。2003年,德国摄影师sibylle fendt 的摄影主题同样是厌食症,但是他的作品完全脱离了叙事的功能,他使用120相机(这也是很多个人化表现方法常用的画幅),他的照片以多人的肖像为主,这些肖像中却并没有着意刻画厌食症的症状,肉体痛苦,等等,却着力表现这些女孩犹豫、孤独的内心状态,或者说是摄影者本人对她们的印象 经典的表达方法 个人化的表达方法 也许可以这样总结: 传统经典的专题摄影表现方式,重逻辑,重照片的叙事功能,强调叙事时的客观。尤金史密斯等人提炼出来的表达方式,确实是经典语言,至今并没有过时。这套语言系统易于掌握,易于同读者交流,可以成为一种共通的语言。但是缺点在于摄影师必须达到一定的功力,超脱形式的束缚,以求影像的精致经典,否则可能会被套路束缚过于平庸。 个人化的表现方式,重感情,重照片的表情功能,没有固定的套路,摄影师完全根据自己的感受表达,并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展开拍摄。作品带有很强的感染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发挥了静态照片之间由于情景切换而产生的“第三种效果”,这种蒙太奇效果体现了专题摄影的优势。但是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可能不能得到所有读者的共鸣,同时拍摄因为没有模式可循,难度更高,稍有不慎整个专题会很散乱。 注:关于“第三种效果”的理论我打算明天详细写写,这个最近有一些想法。 又注:上周五,当时飘着一点小雨,老孙千里迢迢把大师班的一本画册送到我手中。非常感动。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