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

有一些零星的消息 VII开始代理非成员作品,这个从“7”开始的图片社事业蒸蒸日上, 也让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摄影师在当下这个纷乱的市场中仍旧看到一些希望。此次他们代理的摄影师就有我们以前介绍过的Jessica Dimmock 说到纪实摄影,最近台湾摄影界比较受关注的一部作品是沈昭良的摄影作品集《玉兰》: 《玉蘭》攝影集為首次針對堪稱台灣特有社會現象與文化型態的玉蘭花產業,深入而完整的影像記錄,同時也是台湾自製第一本600線3色印刷黑白攝影集。內容除了藉由對於玉蘭花特殊產業結構的脈絡式疏理,實踐紀實攝影的社會性與時代性意涵,亦透過攝影作品,嘗試紀實攝影在視覺表現、美學轉化與攝影集編輯、印刷作業上的諸多可能。 但是除了封面之外,很遗憾没有搜到更多的《玉兰》的作品。 今早让我比较感慨的是美国一个地方报社摄影师的多媒体作品《无法忘记,2007年家庭悲剧中的遇害者》 ,追忆了当地一年以来50位在家庭悲剧中遇害的人,通过对他们家庭成员、朋友的访谈配以家人的照片以及死者的生活照,充满哀思,也引人深思。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悲剧本来是都市类报纸用来作噱头吸引眼球的卖点,大多数摄影记者都在为之疲于奔命,以至于麻木,但是在这部作品里却充满了对死者及其家人的尊敬,充满了人性关怀的色彩。

Jessica Dimmock:一个纪实摄影的成功标本

近日,Jessica Dimmock的纪实摄影专题《九楼》在媒介风暴网站中被包装出台。1416之前介绍过这位女摄影师,当时她刚刚获得Fabrica艺术中心的F大奖以及马格南的Inge Morath基金。 目前在媒介风暴网站推出的是摄影师的多媒体作品,照片播放过程中可以听到被摄对象的自白,整个过程伴随着动情的音乐。片子编得非常好,十几分钟我竟然能够坚持看完。 Jessica所拍摄的故事是一群居住在曼哈顿一幢公寓第九层的瘾君子,年龄在20-30岁,她和这群人在一起厮混了三年。仍旧以这种殉道的方式从事纪实摄影的人不多,能够成功的人就更少,Jessica是一个幸运儿。她通过申请基金获得资金支持,并因此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后期又介入到多媒体报道中,让作品销售渠道拓宽。她的最终作品包括:一个多媒体作品、一部DVD以及一本画册。 Jessica是当下一个难得的纪实摄影的成功标本,三年的积淀,以及努力抓住每一次机遇,让她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振。

一周一周

一周发现 发现本博读者性别比例失调 昨天的“终结DVD聚会”,恕不能直播啦,因为期间只有一位弟兄“波拉”了一下还只给大家整出半张脸,大家都聊地很开心,一共来了十人左右,哇哇,我才发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来了一位mm! 聚会期间大家对本博客赞赏有加,哈哈,不过陈仓客指出,本博文笔过于男性,文章过于晦涩,英文过于卖弄,这让我基本找到了本博失去大量女性读者的原因。我决定不定期尝试读者文摘式的写作,突然想起本博曾经发过一篇叫做 慢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大概就是这个路数。 闲话少说,陈仓客带来了他收集的记录片中的1/3,摊了一桌子,大家唯恐工商进来检查。我们观看了《天地玄黄》这部片子,我觉得看了这个记录片很多搞摄影的都可以歇歇了。这种不动生色,但是又处处充满杀机的记录,这种用平静得让人难以忍受的画面,表现强烈的矛盾冲突,比起现在大多数摄影师浮躁的画面,不知强过多少倍。这部片子可以用电驴下载。 除了这部天地玄黄,还向大家推荐一部可以在正规渠道买到的碟叫做《捕捉爵士》,讲一位爵士摄影师,在卓越网就能买到,因为有朋友想购买昨天交流的碟,但是因为大部分都太难找到了,所以非常抱歉,建议去找上面这部碟来看看。另外,我们决定下一次的聚会主题定为——终结原版画册——每人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画册交流。 发现一本好书。在一个网站上看到的,关于纪实摄影,不是画册,是摄影师访谈《见证时代witness in our time》,18位纪实摄影师5位图片编辑和策展人讲述他们工作的故事,其中包括萨尔加多、玛丽艾伦马克,尤金理查兹等名家。我去亚马逊看了,价格不贵,估计是文字为主。希望那家国内出版社引进一下哦。 发现一个“发现”的网站,这个网站巨酷,简单说就是大家把自己“拣到”的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传。说到小纸条咱们70年代以前的人都不陌生,上学时男女生之间写的那些东西,嘿嘿,现在都已经改短信息了。读者们上传的那些各色纸上涂鸦,互相传递信息的手绘文件,让我突然特别怀念过去的那个时代。 发现杂志地址:http://www.foundmagazine.com/(上午忘记写上啦,大家应该去瞅瞅,很好玩的) 发现又一门新生意,以前我介绍过一个给摄影师的图片CD设计封面的宝盒网站,今天又发现了一个给摄影师提供音乐的网站,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制作带音乐的图片播放文件,那么音乐从哪里来呢?尤其是带版权的音乐。这个网站就专门向摄影师出售这种音乐,适合夹杂在音乐幻灯片里,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呢!129美元一套。 http://www.musicforphotography.com/

望梅止渴:一些纪实摄影图书内容摘要

我在photoeye摄影书店里,尝试用documentary photography进行检索,结果有53本相关图书,虽然其中有大部分是关于摄影的纪实性而不是纪实摄影,但也真是让人眼馋,只好翻译一些图书摘要解渴了。 NO1 《单击双击:纪实的因素》  Click Doubleclick:The Documentary Factor. 摄影的纪实因素在当代发生变化,它不再尝试做现实的翻版,而更可能是艺术家自己头脑里的世界。这本书收录了Diane Arbus, Tina Barney, Laurenz Berges, Dirk Braeckman, David Claerbout, Luc Delahaye, Rineike Dijkstra, WilliamEggleston, Walker Evans等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和评论。 NO2 《今日纪实,摄影电影和视觉艺术的新思路》 Documentary Now!Contemporary Strategies (…) Read more

纪实摄影的身份确认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俗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里面蕴含着朴素的真理。 关于里面提到的两种“菜”,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到我家录节目的山西影像 世界的编辑说他们到处吸取摄影界人士的精华,我特别感兴趣,希望他们能给我 说来听听。这几位提到刘树勇老师,就特别兴奋,说刘老师通过剖析蔬菜和茄子 的关系,讲明白了摄影分类的重要性,呵呵,这个比喻真绝。 记得涮肉馆的菜单里有一样东西,叫做时令蔬菜,点菜的人一定会问清楚了,这 蔬菜都是什么啊?是菠菜还是茼蒿。可是咱们这个圈的人,谈话之间都是在说摄 影,这位是摄影大师,那位是搞摄影的,这无异于都在说——我是蔬菜,至于是 菠菜还是茼蒿那就不管了。 前两天在本教室里提到美国人评出的他们眼里的20年的20强,若再仔细分析这 20个名单,你会发现这里面有报道摄影工作者,有艺术摄影师,有商业摄影师, 有人像摄影师,有时尚摄影师,也有纪实摄影师。 这个分类在曾经没有分类的中国摄影界,也正在渐渐明朗,但是每个领域的内涵 和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梳理。爱萝卜和青菜的人,是因为熟知萝卜或者青菜 的口味。如果不了解怎样才能坚持呢? 很多时候是钱的事情把大家都搅乱了,可是我们不用扯远了,就拿最近的一些例子。 解海龙 希望工程 28万人民币 华辰影像艺术拍卖专场 安吉莉娜-茱丽和布拉德皮特的宝贝女儿照片 650万美元《hello》和《 people》两家杂志封面 詹姆斯·纳赫特威 35万美金 两项杰出贡献奖 Jessica Dimmock 2万欧元 纪实摄影基金 (应该还有人像摄影师Annie Liebovitz的出场费,我一时找不到) (…) Read more

纪实摄影的道德内疚

为什么说从事纪实摄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很有可能会因此 背负沉重的道德的债 在我当老师的这几年时间里,时常扮演一个坐堂医生的角色,因为我的学生总 会来咨询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的道德内疚—— 我偷了别人的影像,我有什么权利窃取别人的影像,我利用了别人,我把他们 当作我自己前进的铺路石。 我觉得这种内疚其实是难以解开的,有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去看《摄影大师 对话录》,在86页法兰克霍夫瓦是这样说的:“我偷偷拍照的时候,也会有一丝 良心不安,因为我只有在天气出奇的热或特别冷的时候,才能在纽约街上拍照, 好像为了自我惩罚。”这样的话语在这本书里常常可以遇到,可以说,这样的良 心不安在很多摄影师身上存在,尤其是纪实摄影工作者。 对于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人来说,被摄对象如何在被看的过程中毫无戒备 地袒露内心,袒露伤痕?站在这个角度,纪实摄影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关系 不断延展的成果,并且这种延展往往持续到拍摄结束之后。这个过程是痛苦 的,因为手持相机的摄影师往往被看作粗暴的掠夺者,他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才能改善这种关系,同时又会因为内疚而背负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种进入, 或者说介入如此麻烦,完成纪实摄影需要摄影师付出极大的忍耐, 《摄影之友》曾经约我写过专栏,当时我就想写我在拍摄过程中所犯下的 那些“罪“,只是后来懒惰只写了两重罪就没有继续。其中的一个罪叫做虚伪, 是我在云南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被摄对象是一个陪酒女郎,同时也是一个做 爱滋病预防宣传的社会工作者, 七宗罪之虚伪 在云南的第一个晚上,我就从宾馆搬到她的小屋,也因此我们变得亲近; 第二个晚上,我们一起在酒吧喝梅子泡酒,几大杯过后,然后回到家里继续喝 白的。后来,她给我讲了自己的所有身世——慈祥的继父,最好的朋友的死亡, 以及她的那个他。我们都哭了。第三天,我和文字记者一起偷偷给她买了一台 双缸洗衣机,因为我了解到这是她一直以来一个奢侈的梦想。 我们的相处只有三天,坦白的说,她不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对象,或者说 她和我想象中的差好多。她简单且朴素,似一个孩子;她不善表现,时刻警惕 着相机的存在,在镜头面前总是很笨拙。最终,我上窜下跳的结果并没能让我 (…) Read more

数字时代纪实摄影的境遇

突然发现我们正在遭遇这样一种境遇,朋友之间如果可以用短信联系,就不会打电话, 一个办公室的人,明明互相挨着,却一定要用msn说话。我上学的时候,全女生楼只有 一个电话,永远排着长队,总有煲电话粥的人让后面的人怒目而视。如果你再追想更早 的一代人,那是一种更非常麻烦的生活,“约会”是一个带着实在意义的词汇,必须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看得见面孔,听得到声音。而现在,这些情形被一人一部电话的 现代生活瓦解了,人与人的交往连嘴都不用张开了,只用动动手指。 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比以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交往的范围更加广了,认识的人更 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际网络却是建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MSN上的朋友,邮件之 间的来往,网络上的熟人等等。。。这个虚拟的时空的核心是以“我“为中心展开的, 可以随“我“的心情变化决定人际交往的节奏和进展,这似乎带来不少交往上的便利。 机器化的现代生活,的确是省心的,因为真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成本,这种 成本除了经济上的,更主要是感情成本。面对面的交流不是以我为核心,需要注入对对方 的关心和理解,交流才能持续进行,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一种姿态,这都对 人际交往的持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与实在的人打交道,真的很累。 说到累,终于回到我们这个纪实摄影的话题中来。记得前一个月,我陪马格南的Partric拍照 回来,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实在太累,以至于无法放松进入睡眠,第二天,我们见面 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也累得一晚上都失眠。其实,我们没有干什么体力活,只是与很多 人交谈。纪实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你要走近别人,甚至走进别人的生活,这里面要付出 巨大的感情交往成本,甚至会欠下感情的债。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年轻一代摄影师对纪实摄影失去兴趣,我发现社会环境的改变是其中一个 重要的原因,生活在虚拟的以我为中心的社会中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接受那种由于接触他人 而耗尽精力的那种累。从这个角度,纪实摄影的操作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反现代的,是原始的, 让很多现代人难以忍受,因此,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以我为中心进行创作,成为更多人 选择的拍摄方式。 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皆地狱,所以,对于今天的中国年轻纪实摄影师来说,如果说出 了什么问题,原因是多元的,如何克服对他人这个“地狱”的恐惧,是首要做的事情。 又: 昨天的“不变心”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不过,还有一点要澄清的是,我们 不是又在拉大旗扯虎皮,每一种摄影形态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我们 只是希望唤起大家对接近边缘化的纪实摄影的重(chong)视与重(zhong)视。

我是不会变心的

那天的一幕非常戏剧,当我从国贸地铁里钻出来,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个很体面的中年妇女突然拦住我,她用手指着我,说:“你?。。。”她的话却停住了,然后她的手势也停在了空中,就好像一个失忆的人突然想起了什么,或者是突然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友。 但是我并不认识她,于是我也怔住了,接下来她继续说:“你知道安利吗?”一切真相大白,我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赶路。这个时候我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一幅多么好的画面。 我不止一次的遇到这样的推销员,他们会非常有礼貌的把你拦住,即使被拒绝也依然保持自己的尊严;他们有的非常羞怯,在公共汽车上紧紧抱着安利的袋子,眼光在你身上转来转去,欲言又止。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以此为职业,甚至如同信仰宗教一样坚韧不拔?这些或谦卑或骄傲或胆怯的推销员,这些下岗工人学生家庭主妇,他们难道不值得用相机去深入探寻吗?但是我们大多数摄影师已经不关心这些题材了,或者说,根本就看不到了。 我想起了90年代。理论界在疯狂争论什么是纪实摄影,而无数摄影师都在实践拍摄图片故事,以及他们认知中的纪实摄影。一些作品被收录在一本叫做《中国故事》的大厚图册中。如今翻开这本书一定好似打翻了五味瓶,我记得那里面似乎有一个关于保险推销员的故事,和我上面讲的故事很相似。打开这本书,不管那些表现手法如何稚嫩,扑面而来的是真实的力量。 关注别人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今天流行的是当代艺术、观念摄影、后摄影时代。。。。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更加关注自己。现实是多么的奇怪,今天的我们更加强大,有着强大的器材和强大的理论支持,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但是,我们却一下子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这篇博客叫做——我是不会变心的,就是说——我是不会变心的,我坚信摄影纪录现实的力量,我坚信见证是摄影最本质也是最有力量的功能。曾经为平遥摄影节小报写过一篇文章,后来不晓得怎么给弄到网上去了,叫做《谁会在乎摄影》,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瞅瞅。http://www.royalshi.com/archives/157/ 谁会在乎摄影呢?反正不会变心的,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比现实生活更加戏剧,就像我在街头遇到的那一幕。 又: 赵亢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希望我能够回答,今天的中国摄影师到底缺失了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庞大问题, 可能我的回答也会非常片面,我这两天突然想说“纪实摄影”,希望聊完这个话题,能够整出一些答案来。

Concerned for what?

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如何做报道摄影,如何继续秉承“关心人”的精神?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作者Edward Rozzo 逆光编译 我景仰那些仍然继承了传统报道摄影的精髓的摄影师,他们以见证历史为己任,在世界各地忙碌,这种伟大的精神可以追溯到雅克布里斯、路易斯海因以及萨罗蒙那个时代。但是所谓的”关心”也许不应该仅仅是对社会和政治事件中的不公的关注,同时还要将这些不公正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关心”的内涵在今天虽然仍然没有改变,今天的我们应该关心什么呢? 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没有生活在生活画报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电视时代。电视减弱了摄影的影响力,使影像变得司空见惯,让影像在西方工业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50年代和60年代,平面媒体上的专题摄影和图片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周遭世界的模样,生动的版面编排,与广告截然区分开的板块,它们是支撑着整个媒体的运转的支柱报道。摄影不仅仅是具有魔力的激动人心的讲故事的 方式,同时这些故事也成为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指导我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是电视打乱了这一切,后现代文化改变了事物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变成了同样大小同样规格,我们看到的人物都是被精心选择出来的漂亮的对象,买汽车、消费品、小零食以及最新的CD、DVD等是不时闪现出来的场面。现实被放进一个小盒子里,这个盒子同时装满了明星、巴格达的炸弹和孩子的哭泣。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哪里呢? 我的回答是:任何一个地方。我并不是否认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见识到灾难危机。这些摄影师,他们仍然是伟大的摄影师,但是这些戏剧性的场面,这些本来应该让我们颤栗的画面,我却不认为这些影像的作用和50以及60年代媒体上的影像具有着相同的作用,恐怕它们的影响已经因为当下这个超真实(hyper-reality)的社会而抵消了。 我再重复一遍,我不是诋毁前人的功绩以及那些影像的力量,我只是质疑人们对传统报道摄影的反应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所以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方式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呢? 所以在回头看过”关心”的历史,再看一下社会文化的变迁,在当下我们这个超真实的社会中,一些站在传统意义上并非”关心”人的报道实际上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力,难道马丁帕尔关于全球观光业的报道和一个死亡士兵的尸体的照片相比,就不关心人了吗?迪柯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街头拍摄的男男女女与一个躺在父亲怀里的死去的男孩相比就不关心人了吗?1973年在以色列举办第二届关心人的展览时,康耐尔卡帕和密歇尔埃德森都承认,新闻摄影的危机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对人内心世界进行挖掘。 Philip-Lorca diCorcia “关心人”在今天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话题,而思考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应该如何关心人,是摆在摄影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