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坚 持 很抱歉,让我说几句难听的话。 弄1416两年多了,接触到不少年轻人,眼界都很开阔,而且非常有才气,但是唯独缺乏一种精神,那就是坚持。我很少看到有人把自己的摄影项目坚持做一年甚至更久,但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却总是觉得成功似乎就应该在身边。 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拍自己想拍的东西,绝对不肯屈尊于为媒体工作,也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于是大家凑在一起免不了会抱怨年轻人的日子很艰难。上周末我接到了两个电话,国内很不错的两家杂志,他们在找可以拍出符合杂志要求的环境肖像的摄影师。我使劲想了很久,你们有谁觉得自己能胜任呢?你有没有自己的网站,上面能不能放几张给杂志拍的符合要求的照片来看看呢? 另一个朋友也想找一个摄影师,他们的杂志需要拍一些关于北京的吃喝玩乐的报道性图片,这也让我犯了难,有哪个摄影师可以独立完成这种采访拍摄任务,他可以不是专注于自己的小情绪,而是用图片把故事讲清楚呢? 当然,我说的是那些想拿摄影当职业的人,如果仅仅将之作为一种写日记的方法,你可以永远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 今天的周一消息树就不说大牌了,说两个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拍得可能没有你好,但是他们的职业生涯兴许能带来一些参考。 1, 从此,我不再是助理 这是摄影师clayton cubitt的自述: 16岁我从中学辍学,在一个停车场搞到一个小房间住,前面是一家小旅店,妓女和瘾君子每天在那里出出进进。 我申请了帕森艺术学院,但是我没有钱去读。 后来我和女朋友去了明尼苏达州,我把我的绘画作品集拿到明尼苏达艺术设计学院,但是翻看作品集的人嫌恶地扣上了我的画作。 我22岁开始拍照,起初就是为了拍摄一些绘画用的素材,我用一台旧nikon相机,配一个50毫米的镜头,一共花了250美金,那是我所有的钱。 对于摄影越来越着迷,我就从书里面自学,看亚当斯的书学习区域曝光法,央求其他摄影师能够好心借我他们的暗房用一用。为了更好地实践区域曝光法,我又买了一个美能达点测光表,花了500美元,又是花光了所有的钱。 我随后在一个一小时快冲店找到了工作,开始学习彩色冲印,然后我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置办暗房上面了,一共花了2500美金,比我的汽车还要贵。我后来开始在家学习彩色放大。 我的第一个工作室在一个地下室里,灯光都是那种特别便宜的照明灯,吊在天花板上,背景布是人家丢弃的黑色防水布。 我在明尼苏达的一个相机器材店又找到一份工作,开始了解一些专业器材的知识,并且准备给自己的设备更新换代。我充分利用公司在周末给员工提供的福利,可劲使用他们的器材和影棚,学习拍摄照片,最后让老板不得不取消了这项福利。我后来买了自己的第一套专业设备,一台Nikon N90s 和一台玛米亚RZ67——都是二手货,然后买了第一套影室闪灯,Norman P2000D 由于公司要求我穿制服,挂胸卡,我不听使唤,因此被开除了。 我开始为明尼苏达的摄影师做照片,然后做助理,每个冬天的时候为模特公司拍他们的模特照片,开始为一些小的广告公司拍片子。 我最后来到纽约,为一些大牌摄影师做助理,这里那里拍一些小活儿,大多数都是给杂志拍。这时候,我的人 生出现了突破,我被《17岁》(seventeen)杂志雇佣,成为他们的摄影师,从此,我不再是助理。 2, 包子,包子 包子(Boris (…) Read more

诚征“说辞”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有一项工作。我们新闻学院的专业方向的划分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一年级的小朋友要在这个学期作出他们未来职业方向的一个小小的选择。新闻摄影就是其中一个方向。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新闻摄影就更难。 由于新闻摄影方向对于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陌生,每年我都要去做发言,广泛动员。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其实我们招收的学生不多,20人左右吧,但是达到这个人数通常很困难。 我很理解他们的感受,在我就去演讲之前,想在这里征集大家的看法,也算是一个调查,也算是请大家帮助我准备一下说辞。我估计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方向是否有就业前景,赚的钱是否和文字记者一样多等等,这样非常实际的问题。各位能否讲一下切身经历。 我们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最近开始做一些新媒体的尝试,并且也鼓励他们做更广泛的尝试。每年最后真正走到这个行当的学生其实并不多,但是干得都还不错。

良师益友

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71名摄影专业本科学生的作品当下正在展出。 展览的名字叫做“良师益友”(Mentors),之所以围绕这个主题,是因为这个展览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汇报展,参展作品都是在纽约艺术学院目前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创作的作品。 本科生导师制国内似乎也很流行,但是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导师并非是学院自己的教师,它的导师全部来自业界,阵容实在太强大了,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多样,其中有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纽约艺术杂志Artforum的总编,画廊负责人Yossi Milo(他的画廊很棒),时尚编辑,当然还少不了摄影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导师,相互之间形成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对于视觉艺术学院来说,他们请来这些大腕们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上产生一种“融合”效应,不仅是学院和实践的融合,同时还是商业和艺术的融合,学生们在毕业后可以适应实践领域的多种需要。 不啰嗦了,大家可以去看看片子,有一些不错,还有的呢,有一些陈词滥调,但是毕竟还是本科生。有不少照片在展出的同时都标价出售,价格从2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 dowd elizabeth 长颈鹿 edmonds theresa静默

完美照片学校

美国商业摄影师Bryan Peterson开了一家完美照片摄影学校,麦当劳式经营方式,又好似一间超市,各种课程琳琅满目:建筑摄影、人像摄影、灯光摄影、曝光技巧、观看方式等等,每门课程195美元,完全在线学习,所有课程都由两位老师任教,展开作品点评、月赛等各种活动。如同餐馆赠送点心一样,老师们还会免费传授他们的photoshop技巧。 又, 最近1416的展讯博客贴了不少东西,去看看哟。

全美大学生年度摄影比赛进行时

CPOY:Colleg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是由密苏里新闻学院举办的,面向全美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比赛,目前已经举办到第62届了。 评比正在进行,今年的特别之处是评选过程都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这比单单接受一个最终结果,信息量要大很多。 观看评选现场报道点这里,观看历届获奖作品点这里。 绿色能源 2006年插图摄影金奖作品

最长的和最短的

刚刚从佳能的大学生摄影比赛现场回来。 其实我蛮感谢佳能提供的这次机会,否则我可能没有机会和学生如此深入的探讨摄影,有几次和学生花在编辑照片上面的时间不知不觉就三五个小时。很久没有这样了。其实我并不怕耽误时间,我反而非常开心与享受。 由于佳能组织的这项活动只面对专业院校开放,因此参赛作品也许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摄影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对于我来而言,并非是让孩子们为了参加比赛而摄影,而是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让他们亲密接触一下摄影,毕竟有奖品的诱惑还是可以给他们增添一些动力。最后,一共有六个学生参加了纪实摄影组的比赛。 纪实组的最后结果非常有趣,真的非常有趣,两个大奖——一等奖和最佳风格奖的两组作品,一个大概是花费时间最长的(这个是我学生的照片,前后三个月,我看过其他学生的照片,根据猜想做出如此判断),另外一个是花费时间最短的(联合大学闽强老师的学生,据他讲,只花了半个小时)。 花了三个月时间拍摄的是城中村,一个典型的传统的纪实摄影题材,拍照片的是下面这个小小女生吴婷(这照片是她同学的摄影作业,模仿大师作品,呵呵),下学期就大三了。有这样的勇气和执著去接触现实——和村里的农民工、租住客打成一片,已经在现在的学生中非常少见了。吴婷就要有新相机用了,呵呵。 模仿大师作品  郁雅琴摄  模特:吴婷 花了半个小时的作品是在天安门固定机位拍摄了一些偶然相遇的男人和女人。有了想法以后,作者分分钟就把照片搞定了。评委们希望鼓励一些新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似乎让纪实和艺术的边界相互融合,回头单独贴文章说这个事儿。 自己的孩子自己爱,戴世恒(退后一步看迷笛),吴昊(前门的变迁)他们也要有小小新相机用了(三等奖),而至于落选的小朋友们,我从未改变自己的观点:虔小凡、商旸,苏丹,我仍然认为你们做得很好。 我买了一大堆香蕉,据称香蕉中含有让人快乐的因子。最近有些小小的忧郁。奇怪,每到学期结束我都心里空落落的,说实话,一学期周而复始地上课,有的时候激动,有的时候感觉乏味,但是学生们一离开,就突然很失落。其实,我应该快乐才是,还有什么比当老师更好的职业呢?课堂里是最单纯的世界。 周末,小小抒情一下。

你赚的钱比文字记者多吗?

最近连续有学生问我同样一个问题,新闻摄影记者在报社里赚的钱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要少,他们的消息来源是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阻止孩子从事这个“不着调”的职业的最为正当的理由。 摄影记者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赚钱少?这个不着调的问题着实让我痛苦,我猜学生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里一定回旋着一个以卖苦力养家的可怜的摄影记者的形象,我要怎样才能告诉学生们世道已经发生改变了呢?虽然我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摄影记者赚的钱其实很多很多,报社里摄影记者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我分明在他们眼里看到不信,觉得眼前这位老师又在自夸,难道非要来一次工资普查不成! 我们这里硕士单考班的刘江选了我的《新闻摄影》课作为先修课,他站在一个非新闻摄影人士对新闻摄影展开分析,指出了媒体中关于新闻摄影地位的一个现实—— 后脑勺照片的藩篱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点缀?还是独立的新闻信息?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配张照片”。可见新闻摄影图片大多处在“配”的从属地位。用照片来“配”无非说明两点,一是重要新闻需要照片来加强,二是版面有足够“留白”,需要照片来填充。 在这样的新闻意识指导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些主流意识形态报纸或类主流报纸(区县级官方报纸或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刊物)为重大新闻所“配”的照片往往是能囊括会议横幅、主席台和部分观众的“大全景”图片。(所谓“重大新闻”往往特指在特定范围内有最高领导人出席、讲话的重要会议) 这样新闻摄影“作品”离镜头最近、清晰度最高的,甚至占画面主体的往往是众多的后脑勺,这样的新闻摄影我们把它姑且称为“后脑勺现象”。 用google以“会议”为关键词检索出的典型照片,哪位“艺术家”以此为概念创作一下,保证一举成名。 为什么我们在“重视新闻摄影”的同时,实践过程中却总不知不觉又重新走回到“体制内”?“后脑勺”新闻摄影“作品”大行其道,大有市场。为什么?归根结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创作态度决定了“后脑勺”藩篱有着牢固的存在基础。“后脑勺”虽然无善可陈,但“元素”充足,毫无过错,新闻审查者、新闻编辑者和新闻创作者三方面都可以认可。我们因此看到摄影记者们用是大量“后脑勺”之类的作品糊口,用可遇而不可求的佳作冲击奖项。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思维注定“后脑勺”藩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非常坚固。 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给我这文章配张照片,这句话真的让人汗毛倒立,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始,看来学生问这个问题也很有道理,因为好多问题现象改变了,根源没有改变,局部改变了,整体没有改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同工同酬,并且还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给我的照片配些文字。

庆祝五四青年节

这是应中国摄影报的要求给学生的照片写的评论 寻找一种安静的表达方式 在一次业内同行的聚会上,一位摄影师问我:“你的学生都在拍什么?”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又补上了一句:“有没有片子拍得非常安静的?”这个问题让我一惊。 或许这就是梁辰的照片吸引我的理由吧,她的专题摄影作品《墙》,给我很深的印象,而事实上她没有使用任何炫技,她的被摄对象也并非一些极端分子,但是这些影像却很耐读,因为她拍得放松,照片的主角也很放松,而我们这些读照片的人,便看到了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真实状态。 把注意力从对摄影形态的注意转移到对拍摄内容的关注,看起来并不难做到,但是对于处于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却非常困难,因为复杂多元的咨讯让学习的过程从循序渐近变成了跳跃,甚至飞奔——所谓的摄影大师、流派等等,一切都近在眼前,又似乎唾手可得,那还有什么可以等待的呢?于是你更容易看到的是一些多变的、夸张的以及浮躁的摄影语言。 的确,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安静正在成为一种稀缺的素质。而梁辰的墙的作品正是找到了一种安静的表达方式,看似不经意的拍摄,恰恰让她更加关注自己的拍摄对象,而最终的结果也正如她自己所阐述的:“当这些曾经击中我的时光碎片叠加在一起时,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了凡俗琐碎生活中的隐喻与见证。”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