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发声(七):呼号,从虚拟到现实

“让影像发声”是1416教室的一个长期主题活动,除了让影像发声工作坊,还会介绍各种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以帮助被摄对象为目的的摄影活动。今天,我们把视线转向纽约。 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联合广场(Union Square),每逢节假日,总有各种集市——小摊主、穿梭的人流,物质丰富,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最近,这里出现的一个特别的影展,却将公众的视线引向饥饿。 展览由无国界医生和VII图片社联合举办,现场支起一个帐篷,这是无国界医生在一些食物匮乏国家工作的场所,如今,这个帐篷成了展厅。 帐篷里专门为营养不良婴儿称重的秤,显示了这个场所的特别,无国界医生在现场向观众讲解营养不良给两岁以下孩子成长带来的灾难。四周悬挂的大照片的摄影者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就是VII图片社的Jessica Dimmock和Ron Haviv,两位摄影师在现场解答观众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拍摄经历。Ron Haviv认为这个展览不是给观众灌输一个已经成为刻板印象的饥荒的场面,而是把问题带到实处——关注儿童的成长。展览现场还邀请观众签名督促美国政府为饥荒国家提供足够的营养食品。 这个展览还将在美国一些城市巡回展览。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现实的展览,VII还和无国界医生合作制作了一个虚拟的展厅——一个多媒体报道项目。 点击Starved for Attention(急需关注),就可以看到一个架构清晰的网站,里面是项目的总介绍,以及来自非洲布基纳法索,印度,刚果,孟加拉这些国家的有关儿童营养不良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静态照片影廊和视频报道。 这种报道摄影图片社和公益组织合作,联合制作大型在线多媒体报道项目,除了VII图片社,马格南,Noor也都曾操作过。这种合作使得这些有着理想主义精神的报道摄影师们,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严肃新闻报道缺乏经济支持的当下,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此篇文章部分内容编译自 PDN)

周一消息树

很久没有种树了,打开reader,里面积攒了一大堆种子,头疼啊。 看到英国摄影杂志近期在关注摄影师们如何开发ipad市场,本来1416教室就有一个名叫“the coming of D-day”的系列,今天的消息树也就介绍这个吧。 1.  Michael Nichols app Michael Nichols是一个在业界工作了将近四十年的老摄影师,曾是马格南的成员,随后退出,1996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工作。 但这位老将一点儿都不落后于潮流,近日,Michael Nichols在更新自己的个人网站的时候,采用了新的思路,将之直接搬到了ipad上,做了一个 Michael Nichols app 这个app里包含15个摄影影廊,有超过160张照片,还有一个独家的照片拍摄现场的视频,此外也有链接,读者点击可以购买摄影师的限量版照片和签名图书。 接受英国摄影的访问谈及为什么要把个人网站变成app,这位摄影师说: “自2001年我的网站就没有更新,最近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之进行升级,添加影廊,写图片说明,放上图片故事和视频,就在我即将将之上传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对这个网站倾注了心血,我并不在乎钱,但我想让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 花四美元购买这个app,读者能得到什么——Michael Nichols会不断添加新的作品,视频,照片背后的故事,之后他还有计划要加上教读者拍照的视频教程。 2.Via PanAm app 荷兰摄影师Kadir van Lohuizen是Noor图片社的创始人,他对移民这个话题一直保持关注,四年前,他就有一个愿望:从阿拉斯加一直走到秘鲁,观察拉美地区的移民状况,但这个主意要想从媒体那里获得支持实在困难。 Kadir在去年联系了非盈利组织Paradox,该组织对大型的策划活动和展览很有经验。当时正好ipad即将推出,所以他们就想着应该利用其做些什么。 2011年六月,这个名叫 Via (…) Read more

给你一面白墙(4)

这可真的是策展人流水账,今天又来了,是最后三个部分。 三,作为档案的影像(Photos as Visual Documents) “虹二”是上海一个城中村,在一个可见的未来中,这个村子必将从上海地图中消失。常河拍摄这个城中村的目的就是用视觉材料翻录整个村子,留下一部视觉档案。他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比如用360度全景的拍摄方法拍摄家庭,从google地图中观看2002年来村子的变化,此外他也拍摄村中人的家庭合影,并且将相机给了村里的六个孩子,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拍摄。我对这种纵横交错的观察(甚至是一种穷尽可能去将一个主题视觉化的努力)很感兴趣,机器的视觉和人的视觉,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交织,为这部档案带来质感。 本来要把360度的全景用装置展现,但是因为条件限制,最后展出的是360度的画面的平面解析,它看上去像是把一个盒子拆解,也有一些意味。 虹二村盒子里的家庭   常河摄影 虹二村孩子的照片  孟佩祥摄影 常河作品展览现场 策展人的话:摄影师常河对上海一处城中村——虹二村的记录,其目的是为了留下这个村子视觉档案,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个村子以及其包含的打工者漂泊的历史——他们在这个现代化城市中的短暂的痕迹,很快会消逝。 常河所做的档案,并没有遵循传统纪实摄影的手法,他借助了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比如谷歌地图,360度全景拍摄,而他最为希望的是能够用谷歌街景车的九眼摄像头来对村子做更为立体的扫描。 与这份高科技档案相对应的是村子里孩子的摄影作品,他们的主观视角和摄影师的客观视角交织,为这一档案增添了新的维度,同时也证明,传统手法和新的方法可以共同协作来实证事实,这一多元的脉络与多元复杂的现实相对应,而其核心都是对现实富于耐心的注视。 四,饱和图像世界(Image-saturated World) 王文静的作品及其创作理念以前在博客里也介绍过,这次展览本来想邀请她把几个装置作品带到现场,但她身在法国,也是种种原因,最后只有把她的装置作品的设计图放到了现场。而这一结果却也恰巧应和了她作品所探讨的主题。 饱和记忆 装置作品设计图 王文静 作品展览现场 策展人的话:摄影师王文静的一系列作品都是装置作品,现场展出的是这些装置的设计图。把本来不能复制拷贝的装置,以照片的方式传递,这本身就是她作品所研讨的一个问题,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所指出的:“复制技术强化了艺术品的展演价值,使祭典仪式的价值退居次要地位”。 复制使得注视的意味消失,将事实压缩成方便面。王文静将本雅明的《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以140个字为一行的twitter语言限制的方式重新编排,将之叠放,其最终压缩成的是一个个“黑点”。这个实验,连同她对报纸碎片的编织,媒介影像重重叠叠的投射,都对人们对媒介影像的使用展开了批判性思考。在大众传播中,我们所获取的日趋庞杂的信息究竟把我们带向何方? 五,新的书写 (Digital: A New (…) Read more

给你一面白墙(3)

听说平遥今天天气很好,我想那展场应该像吴婷前两天拍的这张照片一样,光芒万丈,可惜我没有机会看到。 容许我再拖拉地说说这个展览,也许你已经觉得有些腻了。 展览一共有五个部分,四个独立的个展和一个群展,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递进,但它们却并非全然没有联系,而就好像现实本身,是在一个球形物体四周,围绕一个内核所飘浮的各种元素。 一,凝视 (staring) 《与我同在》still life  摄影  Nan 这个章节是Nan的照片,也是整个展览中最让我纠结,也感到遗憾的。因为关于这组照片的展示方式,我们并没有竭尽所能去思考使其达到最佳。遗憾之一是尺幅的问题,我的第一直觉告诉我,照片应该放大,但摄影师喜欢尺幅较小的,后来就依了摄影师的观点出了小尺幅的照片。 但几乎所有现场的观者都希望看到大照片,当然,并非一定要把这些照片放大,但我的教训是,作为一个策展人,要帮助摄影师思考自己的照片,或许我应该帮她出一份,起码应该感受一下,因为毕竟墙面不同于纸面。 另外,考虑到平遥展场的特点——旧工厂的原始和粗糙,所有的照片都没有装裱,而是用美工钉将其直接钉到墙上,而这组照片摄影师不希望留白边,她的建议是直接粘到墙上,我并不喜欢胶的那种不透气的感觉,却也依然没有在这个环节再仔细考虑,最终导致照片在墙上的感觉完全没有达到效果。(装裱考虑不周也是经费的问题,我们的策展费不多,让别人做又不放心。) 我希望有机会还能再为这组照片做一次展览,因为我非常喜欢它们,这是一组我不想问出处,也不需要知道来由,就想静静地观看的照片: 策展人的话:我们对生活其实并无太多观看,大多数时候,眼睛只是划过事物。观看是木南Nan这组作品的主旨,摄影师如此耐心地注视她的被摄对象,视线缓慢移动,画面里有似有似无的变化。这组照片对被摄对象没有任何所谓的价值判断,正因为如此,Nan的作品让我们回到孩提——一片空白的时候,我们都曾这样打量世界。 二, 无名的著名者&著名的无名者 (Anonymous and Famous: A Rediscovery) 大师的DNA 无名的著名者 之崔鸿英  62岁 退休药剂师 (我老妈嘿~) 无名的著名者之宋玉玲 11岁  打工子弟小学小学生(这个夏天的摄影工作坊的学生作品) (…) Read more

给你一面白墙(2)

“给你一面白墙”,这句话说出来并不简单。 在平遥棉织厂展区,看到不少年轻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忙碌,灯箱,黑色的大箱子,甚至搬进一棵树,对我这个年纪大一些的老江湖来说,他们的方式似乎有些过于热闹,但转念想想,在我年轻时候,若得到这种“给你一面白墙”的机会,我又会干些什么。 展览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功利在这里并非完全是贬义,而是一个中性的表述。因着展览能实现一个功利目的(影响力、经济利益)的可能,展览的机会通常都会附加各种条件,但平遥却是我看到限制最少的,当然,这正是平遥摄影节的弊病,在没有限制的同时,它也缺乏对展览足够的支持,使得几百个展览良莠不齐,而这个弊病反过来可能又是一个益处,它非常开放、多元,从而也变得很有机;对于一个头脑清楚的人,在这里走一圈儿,你能看到最好的也能看到最坏的,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对中国当下社会图景的视觉化表达。另一方面,今年我看到尤其不一样的是年轻人,无论是参展的还是策展的,甚至是志愿者,平遥正成为年轻人的实验场,这一无限制的白墙,使得他们可以不拘泥于某种既定的套路,做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第一次策展的吴婷很纠结,我离开的时候她的照片还没有挂上去。她策展的主题是三个报道摄影师对中国二三线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的观察。 只有在有机的土壤中才可以有生长,对我自己而言,作为一个独立策展人,“无限制”也是做一个展览的重要前提,我可以不考虑市场,不考虑某个机构和群体的利益,不考虑潮流,也不考虑所谓摄影节的风格,我只需要专注去考虑我要说的话。这是难得的。 做这个展览曾经让我非常焦虑,一方面是时间很紧张,另一方面则是找不到我喜欢的作品。我曾经跑到中国青年报向这个展览的学术指导晋永权请教,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启发。他提到一个“无拘束”的概念,甚至鼓动我去翻拍大师名作,而且只截取自己喜欢的片断,我们都为这位“翻拍大师作品的摄影师”起好了一个笔名——来自东欧的某耶夫斯基…… 走在回家的路上,思忖着这个概念,我想到一个词儿:无名的著名者。因为在这些著名的作品中,的确隐藏着一些不著名的细节,因为名气所碍,我们对这些原本也是普通人的大师,缺少平等的对待,从而也缺少了基于这个前提的对他们作品的注视的注视。这让我又想到另一个词:著名的无名者,那些我藉由博客所接触到的业余摄影师,他们的照片往往带有作者的目光,喜怒哀乐,有着人性的色彩,让我感动。 所以,最终这个展览,我的主题是对“注视”这一行为的探寻,最主要的部分,不是某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些普通人的照片,即使独立的四个摄影师的作品,也都不是那种作品感很强烈的东西。 展览叫做《注目礼》,关于注视和观看,并不是一个新颖而时髦的话题,因为当下大家都在谈摄影的“非真”和“荒谬”,在这个展览中我却执拗于探寻摄影的“真”,甚至是人性的“真”。其实,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对这个世界恨透了,但正在这种失望到极点的情况下,也激起我的一个愿望,究竟这世界是不是还有可能存在一些美好的东西? 最终的这个展览是美好的,安静的,如我所愿。这正是我不愿意离开的原因,甚至是现在想起来有一些难过的原因。所有的照片都挂到墙上,那个刹那,我找到了一些信念和让我踏实的东西。 …………(明天再说)

给你一面白墙(1)

车子开进平遥,这个从学习摄影就开始不断接触的城市,又清晰起来。 空的展场,白墙,站在这里,有一点兴奋,也很紧张。我将要把一些照片挂在这里,对这种权力的拥有,我甚至有一些惶恐。 今年应邀参与了平遥学术展“Rediscover Photography”的策展(中文翻译称之为“返回原点”,我倒是觉得“重新发现摄影”更让我觉得舒服一些),接到这个工作离开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关于这个有着“学术”定语的展览,我其实并没有想太多的学术,接触摄影太多,它反而让我时常有些抵触。谈到“摄影作品”,虚情假意的东西太多。我所做的每一个展览,都希望悬挂的是真实能够触动我情感,引发我思考的照片。我希望通过展览来接近我喜欢的作品。 照片挂到墙上,我来不及等待观众的到来,就要回北京上课。临走的那一刻,站在展场中间,舍不得离开。墙上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它们就在那里,带着作者的味道,有着自己的呼吸。 我想让你们也听一听这些作品的声音,以及白墙和照片结合的过程,接下几天会在博客里跟大家聊聊这个展览的策展过程。

今天的消息树

有几天没有露面了,似乎也没有什么人想念我。呵呵~ 刚从平遥回来,又是一次新的策展经历,之后会和大家聊聊。 今天这里是一个真正的消息树: 明天(本周三)晚上在我们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讲座,讲座人是美国摄影师Joe McNally,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参加。因为座位有限,请发邮件至ofpixcamp@gmail.com预订一下座位,讲明参加人数,我会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发给你。先到先得。 Joe McNally这个名字,不知道会让你想起什么,对我而言是超炫的闪光灯使用,是超大的宝丽来肖像,同时也是超级幽默的摄影教程作者。 Joe是美国一流的杂志摄影师,我不知道“杂志摄影师”这个定义是否准确,他是一个媒体摄影师,但主要拍摄人物肖像,对闪光灯——尤其是小型闪光灯的精妙运用,是他的招牌,这使得他的照片总会让读者有大饱眼福的感觉。他合作的媒体包括《体育画报》、ESPN杂志、美国《国家地理》、《生活》、《时代周刊》、《财富》杂志、《纽约时报杂志》、《商业周刊》、《滚石》,另外也和其他摄影师一样,也接拍不少广告。 Joe的工作经历已经有三十多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报道摄影黄金年代留给我们的传奇,这位身怀绝技的摄影师将自己的经验化为两本秘笈: the moment of it clicks(瞬间的背后) ,  hot shoe diaries (热靴日记),都是亚马逊上摄影类排名前十的畅销书,国内也有中文版本的翻译。 尽管这位职业摄影师在摄影的技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技能,我仍然愿意将他看做是媒体摄影师,而并非是广告摄影师,因为他关注的是照片的讯息传达以及照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味追求照片表层的精美,这才会促成 《零点肖像》(Faces of Ground Zero)这组照片的诞生。 《零点肖像》使用了现存最大的宝丽来机器,拍摄参与911相关者的肖像,每张照片都是真人大小。这些巨大的照片募集了将近两百万的善款。《零点肖像》当下正在时代华纳大厦的大堂展出,Joe在博客上记叙了布展的经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参与布展的都是消防队员,他们有的是Joe书的封面,有的内页的主角,照片里的人穿梭在自己的照片之间…… 《零点肖像》出版的画册 《零点肖像》的画册封面人物在帮助Joe布展。(照片来自Joe的博客) 关于《零点肖像》拍摄前后的故事,之前教室有一篇帖子《Joe McNally的大宝丽来照片》推荐大家再去看看。 嗯,这篇文章似乎在给Joe (…) Read more

911全链接(2)

今天从两个ipad版本的911视觉报道开始接着说。 《美国摄影》杂志的制作的“9.11.01 the photographer’s story”是对911灾难的视觉回顾,依赖其所拥有的摄影师资源,杂志整合了不同摄影师的作品,形成了这份视觉档案: 整个报道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四个分章节的综述,另外则是七位摄影师单独的影廊,文字部分则是摄影师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美国摄影》的这个app是免费的。不过它在首页列出了一个慈善组织的名单,鼓励读者点击链接为这些组织募捐。 默多克新闻集团出品的专门针对ipad用户的The Daily在线杂志,在年初发行的时候的确火了一阵,但似乎随后就销声匿迹了。 由于其是一份全ipad版的杂志,The Daily在新的报道方式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有不少有益的探索。体现在这次911报道上,是其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The Daily的报道侧重将新闻视觉化并使之在新的平台上有更好的呈现,除了图表,还有音频,视频,另外还有在建新的纪念大厦的360度全景。(via:Garcia博客) 把视线从ipad上转移到网页上,在这个链接里你能看到911当天美国各个新闻媒体的网站首页截屏,一共大概有45家媒体,大部分都为纪念911策划了特别的专题报道。(via:10000words博客) 视频网站hulu 今日美国 下面,让我们再从虚拟到现实,从纸面再到墙面,美国摄影界新闻博客集纳了主题是911的画廊摄影展览的信息,展览一共有八个,有群展也有个展,其中较为值得关注的是Joel Meyerowitz的展览“Aftermath”。 这位美国彩色摄影的先锋人物,是一个地道的纽约人,他是911事件后,唯一一个被授权进入灾难核心地带(Ground Zero)拍摄的摄影师,在这里工作了9个月,见证了清场和重建的过程。 其他展览还有国际摄影中心(ICP)的“Remembering 9/11”也值得关注。 最后一个链接!这里面是Magnum,VII 和Life制作的911图片报道,都是这几家媒体里高手的报道,不过,估计看到这里,你恐怕已经撑得不行了吧。

911全链接(1)

这几天的假期彻底被911打败了。看了媒体眼花缭乱的911报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您这么High,下一次怎么弄! 这里就是了,全部的链接: 《纽约时报》的网络特刊The Reckoning,分成9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容都很丰富,有深度报道也有邀请读者参与的互动;视觉部分则有专题摄影,视频和互动图表相配合。整个专题的页面清秀,主图是当年911之后的公民摄影展览Here Is New York: A Democracy of Photographs中最为卖座的照片,摄影师Katie Day Weisberger在911事件之前几个月在飞机上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还是个刚拿相机不久的学生。 专题首页截图 专题中的摄影报道,世贸遗址上建造新大楼的工人 这样一个巨大而庞杂的专题,《纽约时报》要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来操作?这个专题的制作恐怕要有赖于时报网络版的一个新闻集纳方式:Time Topics (话题页面),它会把重要的一些话题分类集纳,形成单独的报道页面,方便读者进行深度阅读。911专题报道的原始框架恐怕就是这么来的。 《时代》周刊是这次美国媒体911十周年报道的大赢家,它以视觉为主打,提前策划,邀请摄影师Marco Grob拍摄与911事件有关的人物肖像,并录制音频和视频,最终产出一系列文化产品。 主刊 ipad 图书 纪录片 这些产品细数起来包括 一本特刊——破天荒,改了红框,变成了银色。(时代历史上第三次,第一次是911当年改成了黑色,还有一次是做地球日特刊是绿色) 一个ipad特刊,由专门的设计公司设计制作, 一部纪录片,在HBO,CNN等电视媒体播放, 一本书,已经发行, 一个展览,在911当天开幕。 (…) Read more

第四届ofpix基金开放申请

只凭一时的热情,2008年,这个小小的ofpix基金开始颁奖。我并没有想到它能持续到今天。 年初,一位朋友写信来,说要给这个基金再捐5000元。后来,我有些故意把他忘记,因为不想成为他的负担,但他竟然追过来,说我不能忘记他的承诺。 我很感谢这位朋友。他带给我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 关于ofpix基金,我想它应该一直是这样小小的,在我的感觉里,它就是宴请知己好友的一顿家常便饭。但在时下年景里,在家里吃饭已经不再简单,我们的时间被更多的大场面所占据,随便迈进一个饭店,无不都是金碧辉煌。 我想了,我们做得肯定不是一个多大的事情,“第四届ofpix基金开放申请”这个话说得有些严肃,它其实就是一个邀请,请你来家里吃顿饭。 这顿饭,没有昂贵的食材,也不是巴菲特的午餐,若干年后,它能让你记起的,是几个朋友一起,志趣相投,聊天,说话,可能一下子就谈到天亮。接下来,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而这顿简单的家常便饭应该让你有力气,并感到温暖。 ofpix基金的宗旨 从2009年开始,ofpix基金开始把奖励目标放在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项目。我们资助有公共性的摄影报道,而不是摄影者私人的情绪。这并非是说前者更有意义,而是因为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师的工作更为艰难,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更需要支持。 我们鼓励摄影师“用摄影的方式关注现实问题”。这个意思是,你未必一定要用传统经典的方式拍摄路易斯海因式样的社会纪实报道,只要你的目光是聚焦于现实问题,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关注,甚至提醒大家要改正这个错误,你可以采用任何摄影表达方法。 2011年ofpix基金申请办法 1,这笔基金分总额为10000元,奖励给两位摄影师,每位5000元,支持其完成所申请项目的拍摄。(如果没有合格的申请人将空缺) 2,申请时间从即日起截止到2011年10月30日 3,申请者将以下申请材料发到ofpixcamp@gmail.com这个邮箱里 a, 个人简历 b, 一个你意图用这笔基金完成的拍摄项目的介绍和拍摄计划(不少于800字) c, 一组不少于20张的摄影师作品集。(也可以发作品链接,如果直接发送照片,请保持每张照片的长边1000像素,并且放到一个压缩文件包里发送) 4,申请时间截止之后,与往年一样,将邀请摄影师和图片编辑浏览参评作品,推荐候选人。最终结果将在年底揭晓。 ofpix基金的历史 1,Ofpix基金是一笔小额资助,由个人出资,每年帮助一位年轻摄影师完成一个摄影项目。 2,ofpix基金成立于2008年,由任悦和詹膑创建。 3,目前已经有王楠,工人摄影队和樊竟成获得这个基金的奖励。 4,从2009年开始,这个小额资助更侧重于奖励“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项目 ofpix基金的创立初衷 1,希望对摄影师创作予以精神支持 2,希望对摄影的创作予以“技术”支持 3,希望申请这个基金的过程可以成为摄影师申请其他基金项目的路演 2011年ofpix基金申请变化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photo camp杂志,众帮摄影师

我也加入了印刷帮的行列。 photocamp的第一本小书《克拉美丽》在camp15上已经和观众见面了,我很像模像样地戴着手套介绍这本小册子——似乎有些过于隆重,但做过自己第一本书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感觉。 詹老师说,我们做的明信片,卡片,各种小册子,以后都可以放在一个盒子里存起来。这个盒子,是不是为了让我们老了之后,可以抱在怀里,一本本掏出给后辈显摆呢?我认为,它更应该留给外星人,一不小心被发掘出来,“老外们”可以趁机翻看地球人的隐私。 因为是做给外星人看的,我们希望它要多元,并且要是那种实地的观看,飘在空气中的情绪不要。摄影师要有明晰的拍摄理由,思考自己的拍摄方法,并付诸于持之以恒的行动。 关于袁洁的《克拉美丽》,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有过介绍,下面就看看这本小书的细节: 册子的设计师是钱莉,封面来自内页的各个头像的线描,色彩取自维吾尔族人小花帽的颜色 册子中只选取了袁洁作品的头像部分,单页一张头像,图片说明是被摄者的姓名 册子最后是中英文的作者阐释和任悦的介绍。感谢RD帮助我们做了英文翻译。 这就是册子的真实模样,总共将印100本,每本都有编号和签名。 下面,我就说明一下这本书的众帮概念: 1.  Ofpix如何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是由尚处于乌托邦概念中的ofpix摄影机构出版的,我们不从这本书盈利,将会做以下事情: 帮助摄影师整理编辑照片 寻找设计师做图书设计 找到合适的印厂做书 100本图书中的50本随photocamp现场售卖 100本图书的10本送给摄影师自己,20本存档,20本寄送给国内外的策展人和评论家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留存好照片的纸质档案,通过帮助年轻摄影师印制自己的个人作品集,推广他们的摄影作品。 2. 读者怎么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印100本,面向读者只有50本,是希望真正喜欢这个摄影师和这本书的人来购买它。 你买了这本书就相当于帮助ofpix捐助了资金,这些钱我们用于印刷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成本支出,以及邮寄册子,特别是寄送到国外的费用。 你购买了这本书也将帮助摄影师,而且这种支持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沟通,而并非金钱的追捧。 摄影师和ofpix回馈给你的是,你买到的这本书将会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和编号。 3. 摄影师如何帮助我们 我们希望因了这些支持,摄影师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持续走下去,在未来更为独立和纯粹地创作精神产品,让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照片反观自己,反思生命。 如何购买《克拉美丽》 这本书的制作非常匆忙,我们在photocamp15开始的时候才刚刚出样本,现在还在找合适的印厂,小批量的印刷不容易找合作者。书的定价目前还不能出来,但是会在100元之内,在camp现场我们已经接受了一部分的预订,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法预订,我们会在书到了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你,具体方法如下: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4)

Photo Camp15的最后一组照片是袁洁的《克拉美丽》。 最初看到这组照片非常偶然,电影学院做讲座结束后,朱炯老师给自己的研究生看片子,我在一旁,瞥见屏幕上是头像,心里想着:又是对Thomas Ruff的模仿?但这组头像却让我有些迷惑,分不清他们是谁,不知道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更无法简单判定他们是什么民族。 得知这组照片拍摄的是克拉玛依的维吾尔族人之后,突然有了很多理解,我想我应该放弃Thomas Ruff来审视他们。 克拉美丽是克拉玛依当地一座气田的名字,在新疆还有克拉美丽山,克拉美丽龙,仅仅在网络上考证,我无法找到“克拉美丽”这个词的真正出处,但“美丽”这个词儿吸引了我——它隐喻着新疆这一特殊地区的资源,财富,地理和历史,而其赞美的直接性,也体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直率的个性。 作为一个生活在克拉玛依当地的汉族人,因为拍摄这组照片的机会,袁洁踏入了克拉玛依一些维吾尔族人的家里,他们对传统生活的维系,与现代生活的接驳,都吸引了摄影师的关注。拍下这些看上去并不像新疆人的维吾尔族人的面貌和生活,她希望能够给人们心目中的新疆人的形象增加一些厚度,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化的异族风情。 大概仍会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片面性——片面的美丽,在摄影中作为一种陈词滥调的“美丽”这个形容词,在我们当下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各种想象中,却是一个新词,美丽是作者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对其他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对峙和反驳,我想正因为这个“片面”的存在,才会让新疆的故事的复杂性呈现出多个层面,变得立体。 关于这组照片我说了这么多话,还有一个私心,因为从photocamp15开始,每期camp都选择一位参加放映的摄影师的照片制作成小册子,袁洁是这次的入选者,以上权当是我喜欢并且选择她的一个解释,尽管她的头像拍摄仍然需要更为精到和统一的用光,环境肖像部分对画面的控制仍然显得有些松散,也许在之后的拍摄中,她会越来越成熟。关于这本小册子的更多介绍,下一个帖子我会详谈。 摄影师阐释: 我走访了三十多家克拉玛依维吾尔族的家庭,他们都住在高楼中,说标准的汉话,在企业上有正式的工作,有的是单位的领导,还有的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家里的装饰欧式而现代,舒适而奢华的家庭氛围,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对维吾尔族的认识也被长期的固化和概念化了。选择拍摄家庭,是因为“家”是一个很汉化却又很国际化的词汇。这些影像展现出的这并不是简单的关于有钱或者没钱的概念,而是关于“家”的认知。他们或许并不能代表所有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但他们可以代表生活在新疆的中产阶层的维吾尔族人们。 这些克拉玛依的中产水平的维吾尔族人们,是克拉玛依这座新兴城市的建设者和主人,同样,他们也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受益者。2009年,克拉玛依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概念,“世界”是一个庞大而硬性的词汇,但在这个词汇背后有着软性的标准。我想,打破人们对维吾尔族的固化认识,是这组摄影作品最大的拍摄初衷。而揭示一个群体平等而美好的一面,不光是对维族人的尊重,更是对汉族人的尊重。 更多克拉美丽的照片请点击在线影廊以及袁洁的个人网站观看。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3)

Photo Camp15的最后两组照片,我将之单独放出来。今天要看的是刘磊的《我的村子》。 这组照片的时间跨度是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摄影师拍摄的就是自己成长的村子——潘庄。事实上,这组照片还可以追溯到更远,因为从学摄影开始,刘磊就以自己的村子作为拍摄对象,但那时候却更多只是光影上的把握,不过是一些风光糖水照片。从本科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刘磊的照片逐渐从虚到实,他关注潘庄的变化,记录传统农村生活,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最近,频频在各类媒体上看到刘磊的这组照片,从专业摄影媒体比如《中国摄影报》到视觉杂志《Lens》,乃至经济类杂志《全球商业经典》,它们打动了很多图片编辑,我最初接到这组照片的时候,也非常欣喜,难得看到年轻摄影师对中国乡土生活持续而深入的记录。 但在camp上,大家听到更多却是刘磊的困惑。其实在刘磊第二次发给我照片的时候,我已经感到他对这组照片的犹豫——他竟然发给我十几张黑白照片。 刘磊认为自己的困惑在于,村庄的一年四季,春耕秋种,婚丧嫁娶,所有的故事都拍摄了好几轮,似乎失去了新鲜感,而另一方面,自己对农村在情感上似乎也逐渐疏远,再次回到村子,竟然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就想着赶快离开。这种生疏的感觉让他有些沮丧。 我看了好几遍他的照片之后,也开始产生一些怀疑,这些照片是不是因其所带来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而让我“眼前一亮”?就好像我们对异域风情的吃惊和好奇。这些拍摄精良,分类细密,又有时间跨度的照片,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个语境——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有疑问,作者也在徘徊。 千万别提“纪实摄影”,别说——他做的是纪实摄影,请不要用这种所谓的“摄影类型”来解决问题。我不愿意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组照片,并非是摄影或者纪实摄影很糟糕,而是人们把它想得、看得很糟糕,比如,刘磊为什么会把这样一组色彩丰富,而且是富含语意的色彩全部抛弃,将照片变成黑白的,并且还能在自己这么大规模的照片库里挑出十几张,这大概就是站在摄影角度的选择。如果就这个话题我们来谈谈,那大概可能要几天几夜。 也许我想说的是,方法不能是对事实的肢解,骨头和肉,它们不是那么容易就分离,不确定,无结论,这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不能按婚丧嫁娶,甚至是四季来分类。 刘磊还会把这组照片拍摄下去,当这组照片赢得了不少叫好声之后,这个家伙还在困惑,这比什么都好。问题有了,答案就会有。 2009年1月28日,村口的站牌,一位老人走在村子里“最宽阔”的道路上 2009年1月7日,酒席上喝酒、让酒的人们。潘庄村盛行酒文化 2010年2月11日,爷爷喂养的一只母羊半夜产羔,早晨发现时几近冻死。着急的爷爷奶奶忙着抢救羊羔,最终羊羔活了过来. 2010年2月18日,过年穿新衣,武生嫂子对绪茂大娘新衣的布料产生了好奇 2009年2月27日,睡在麦子地里的村民 2010年7月7日,农历五月二十六,小暑,收土豆的顾猛汗流浃背。几年前收土豆全靠人力用锄头刨,现在虽然有了机器代替人工,但是依然很辛苦。 2011年1月31日,村子里的刘宗强。刘宗强在济南油漆厂工作,每逢过年才会回家。 2010年5月2日,半身不遂的王文堂正坐在床上,他的三个儿子在县城工作 2009年1月22日,刘爱新一次性买了够全家吃好几天的馒头。面食是潘庄村的主食,现在年轻的村民很少自己磨面,蒸馒头。 2010年2月13日,潘庄村的除夕夜。 刘磊  《我的村子》,更多照片请点击在线影廊。(不能每张照片加说明,抱歉) 作者说明: 潘庄村隶属山东省肥城市(县级市)桃园镇,地处平原,距离肥城县城20多公里路程。潘庄村既不是一个落后的传统村庄,也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村,正处于发展转型期的潘庄村是鲁西南大地上的一座平凡村落。潘庄是桃园镇42个村落之一,村民人口1100人左右,东北临靠镇中心屯头村3公里距离,南邻伏庄1公里距离,西靠里留村1公里距离,多年前金线河从村子中心穿过,因为水涝,村民将其改道在村北,当年每逢雨季水涝成灾的金线河如今却常年干涸,两边河坝的承包植树也成为一些村民承包户的重要收入。桃园镇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将辖区村子分为三类,有250省道穿过的屯头、伏庄位列一类村,潘庄村属于二类。 潘庄村虽然叫“潘庄”,但是今天的村子里并没有潘姓人家,村碑上记载:“潘氏首迁于此建村,以姓氏命名潘庄。明洪武年间,刘氏奉迁发令来肥邑卜居,仍沿袭原名潘庄”。至今刘姓依然是村子里的大姓,外姓人家寥寥可数。在修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的《刘氏族谱》上有一篇写于光绪十四年的序记载:“我劉氏之先派出洪同隸民籍 際明時有遣發之令 天佑祖始遣於肥邑 愛肥河鄉民風醇穆土地肥饒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说话 要说一些有内容的话在今天还挺不容易的。你觉得各类微博上的人都在说话?要我看,大多数都是为了说话而说话罢了。哪有那么多的话能说。 1. Ed Ou说 “拍照本身是最简单的。更重要的部分是去花时间了解关于你拍摄地点的政治,故事,信仰,语言,不同的文化。你要选择那些你自己感兴趣的报道,而不是那些你认为应该被报道的故事。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你很难获得媒体的资助来做项目,因此出发点是你自己好奇心和获得知识的渴望就更加重要,这会让你坚定信念并且有动力持续工作下去。” ——当红的战地摄影师ED Ou,接受时代周刊博客Lightbox的采访的时候,对年轻一代摄影师的建议。 《时代》的这篇博客文章叫做《年轻且永不停息的Ed Ou》,这位只有24岁的年轻摄影师,出生于台湾,在加拿大和美国长大,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一位老手,他被Getty Images的Reportage代理,与纽约时报等媒体合作,由于一直在中东地区工作,今年中东政权的动荡则使得他一跃成为颇受瞩目的报道摄影界的新星。 埃及革命中的年轻人 Ed Ou梦想中的拍摄任务是重走丝绸之路,看不一样的世界是摄影最吸引他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他还希望能够重返学校去读一个硕士,他认为充电,让自己对所看到的事物增加一层理解,获得对其更多的解读将非常有必要。 2. Larry Price说 “这是媒体和报纸发展的总体趋势(缩减成本),但它真的在腐蚀这个行业的基石,腐蚀了报纸和媒体给读者带到桌面上的东西。我们要在民主的轨道上前进,这很重要。大概我是一个天真的人,但我的底线是媒介传递的信息要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美国Dayton市最大的日报Dayton Daily的摄影部主任Larry Price辞职时的言论,辞职信发出在报社要求他将摄影部人员裁掉一半的命令三天后。 这位摄影部主任是两届普利策摄影奖获得者,做摄影记者35年,他说自己做出这个辞职的决定没有丝毫犹豫。近些年来,他自己亲眼目睹传媒行业的萎缩,尽管自己的摄影团队努力制作网上影廊,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但是敌不过传媒控者以经济利益为指导的对成本的压缩。 1981年 ,Larry Price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利比里亚13名前政府官员被枪杀。 Larry Price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前景并不悲观,他手头还有几个个人项目,他会拍下去。他最担心的是那些事业刚刚开始的摄影师,他们该怎么办? 3. Martin Parr说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2)

8.郭锐&石昕航《城事》 两位摄影师的日常生活记录,咸阳和西安 石昕航  西安 郭锐 咸阳 9.郑川《文殊殿》 文殊殿是宁波市中心一座寺庙内新建的供奉文殊菩萨的木结构建筑,历时一年,手工建造这座建筑的都是来自沿海农村地区的中老年工匠。他们身怀绝技却地位低下,劳作辛苦却收入微薄,年事已高却后继乏人。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傲又自卑的情结之中。 每次谈到施工技术,他们无不眉飞色舞,但聊起将来,却情绪低落,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吃得起这个苦,认他们做师傅,和他们一起干活了,最可惜的是祖传的手工技艺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而失传…… 每次拍摄完走出工地,转身置身于繁华的街道中,却有种穿越的错觉。在闪亮的城市背后,在光鲜的潮流阴影下,总有那么多有深厚的沉淀值得去触摸,去保留。 10.  刘飞越《娶媳妇回门子》 曾经拍过许多的婚礼图片,都是为身边的朋友、亲戚拍摄,由于受人之托,所以每个婚礼的环节、程序都会拍的很全面。 这次则不同,自己家人的婚礼,除了拍摄必要的婚礼程序之外,也拍了些自己喜欢的画面,整体拍摄都比较放松。 通过两地的拍摄,可以看出相距1300多公里地域风俗的不同。山东比较热闹,内蒙比较安静;山东吃饭菜多,内蒙则吃肉多;山东干活的都是女的,内蒙则男的干活多。 “娶媳妇与回门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每一对新人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走到一起,新郎官和新娘子他们双方的父母,又都是怎样的心情,也许每一对新人他们背后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11.  玖號&廖旭&王勇《小村纪事》 三位摄影师的乡愁 玖號  摄 还有两组照片,下周播放~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