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拍过一张照片”

早上看到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最近佳士得一场战后当代艺术家拍卖会的性别歧视。在这场大获全胜的拍卖中,一共有八位女性艺术家的十个作品参与竞拍,整场拍卖会的男女性别比例为五比一(在索斯比,男性的主导地位更为鲜明,是十一比一),但最终女性作品的拍卖总值为一千七百万,仅占拍卖总额的不到百分之五,甚至还不到男性艺术家Yves Klein两个裸女作品拍卖价格的二分之一。这样看来,描述女性的作品颇受追捧,而女性自己的作品却被冷落。 上面这段话听起来似曾相识。1985年,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个现代绘画和雕塑展,策展人宣称未被放入展览的艺术家都要被重新掂量,而其中169名艺术家中,只有17个是女性。展览遭到几位女性艺术家的抗议,这一小撮少数派结成了一个名为“游击队女孩”的组合,她们的标识就是头戴大猩猩面具,手举标语,抗议艺术界对女性的不公。 “游击队女孩”的抗议口号都大胆鲜明:女人必须要裸体才能进大都会博物馆?(Do women have to be naked to get into the Met. Museum?)当种族和性歧视不再流行,你们的艺术收藏将价值几何?  “When racism and sexism are no longer fashionable, what will your art collection be worth?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每每周一种树,都免不了唏嘘日子过得太快。两周前做的任务列表贴在墙上,一项也没有完成。去年整个夏天都在忙着“奇遇”,一转眼已经一年过去了。 生活没有变化也没有进步,又是一个夏天了。 1. 美联社的新业务 来自PDN(美国摄影界新闻)的消息,美联社最近在洛杉矶建立了一家新的图片机构:“Invision”,图片社所处地点说明了该图片社的性质——娱乐。 图片来源:PDN的网站 Invision将主要售卖各种红地毯明星照片以及接拍来自影视行业以及公关公司的专门拍摄任务。图片社的目标是在名人明星照片生意上与现在的龙头老大Getty图片展开竞争。 不得不说,几大通讯社的摄影报道从前在新闻摄影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互联网时代却越来越尴尬,其原有的优势:时效和广度,在网络时代已经变得的不值一提,但又不肯在深度上下功夫,现在则要靠进军娱乐来重振旗鼓,实在让人遗憾。 2. 令人沮丧的人生 说到娱乐,消费社会让我们处在一个非常诡异的世界中,处处都是悖论。个人博客Duckrabbit最近以一篇博文撼动著名报道摄影图片社VII的声誉,矛头直指该图片社摄影师Ron Haviv,使其不得专门发声明来应对,其结果却依然是无奈。 事情的起因是Duckrabbit的一个发现,他指出,VII向来宣称自己以反战为立场,坚持人道主义精神,但其成员Ron Haviv的个人网站上,却有两则广告: a,世界最大的武器生产商 Lockheed Martin的广告 广告宣传该公司的武器对目标攻击的准确性,更好服务美军作战需要。 b, 世界第二大武器生产商,BAE systems的广告 广告宣传BAE SYSTEMS武器可以给美军带来更为完备的支持,保证其安全。 Duckrabbit认为,战争中的武器不但用于作战还常常误伤平民,把照片用于这些企业的促销和形象宣传,他无法接受这是出于一个以反战为己任的图片社摄影师之手。 由于这篇帖子在社交网站上激起很大的反响,Ron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他首先承认自己的一个失误,广告照片的署名不应该有VII图片社的字样,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和图片社没有关系。其次,他强调,报道摄影和商业摄影之间有着明确的分野,他自己深知其中的差别,并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对此做出了清晰的区分。另外,他还声明,自己支持人道主义干涉和维和,就他个人所见,如果没有这些介入,局势将不堪设想。 关于两则广告的来由,Ron也做出了解释: a, 这则广告是客户通过Ron Haviv的商业图片代理购买的,原片只有沙漠上的坦克痕迹,因为是广告图片,用户在购买之后,人为地增加了硝烟,以及压上了字。 b, (…) Read more

看书里有书

自从Martin Parr和Gerry Badge合作出版了《摄影书的历史》(卷一和卷二)(The Photobook: A History)之后,关于摄影书的书忽然成为时下一个出版热点。 书里有书,这并非是Martin Parr独创。2001年,Andrew Roth 等人编辑了 The Book of 101 Books. (101本摄影书的书),Roth本人是一个珍版摄影书的藏家,书中收录了二十世纪摄影书的经典之作,第一本书是Edward Curtis关于北美印第安人的画册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 Volume 1” (1907) ,最后一本是 David LaChapelle的 “ LaChapelle Land (…) Read more

到报刊亭买一瓶水

纽约街头的报刊亭更像是杂货摊  摄影Geoff Green 前两天,上课之前的一点儿时间,我站在学校的报刊亭前,试图做一些观察,了解人们都会买什么杂志。(这个校园报刊亭,基本已经不卖报纸了) 一个人买了一张电话卡; 一个人买了一瓶水; 又一个人卖了一瓶水; …… 人们径直朝报刊亭走来,但似乎每个人都能穿越挂在外面花花绿绿的一大堆杂志,准确找到藏在报刊亭里面的东西(纸巾、水、充值卡……)——那才是人们眼中这个报刊亭应有的功能? 一个骑摩托车的人送来一堆新杂志,几本《时代》周刊也在其中,封面故事是“红警”——这个封面早就在社交网络上炒得火热。尽管涉及敏感话题,报刊亭老板不在乎,他说要挂出来。 等我下课的时候,这个封面还躲在一堆外刊里,而第二天,它就消失了。是真的好卖还是某些别的原因? 相对于现实世界里清静的报刊亭,在网络世界里,关于媒体封面的讨论却热火朝天。《纽约时报》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个现象,文章提到,最近颇受争议的时代周刊哺乳封面,这期杂志是这年最好卖的,一周的订阅数量翻了一番;但它在社交网站上的影响却更大,杂志上摊后的第二天,封面报道相关话题就上了google搜索的前五名,八天之后,封面在twitter上被提及超过五万次,杂志的twitter跟随数量激增,在facebook上也有四万三千多个“like”。 在杂志产业低迷的当下,激进,富有争议性的封面,成了媒体促销杂志的利器。Bloomberg商业周刊的编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提到,封面就是要达到“Hey,等一等,看看我”,这样的抓住眼球的效果。另一位杂志编辑认为,读者看惯了那些大众期刊里的明星脸(塑料的,没人味儿的),特立独行的封面更容易脱颖而出。 新闻周刊最近这个奥巴马封面,在twitter上被提及两万次。 用惊世骇俗的封面留驻读者的脚步,这种杂志营销策略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最著名的案例是1966年时代封面“上帝死了?” 不过,现在已经不同于60年代。《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题目是《杂志封面,抓住眼球,抓住点击量》(Magazines Catching Eyes, and Clicks),它关注另外一个事实:当下的杂志封面,已经不仅仅是在报刊亭吸引眼球了,它们试图在虚拟世界引爆话题,成为社交网站上人们谈论的热点。 这个现象也被SPD(美国报刊设计协会)捕捉到,在其博客上有一篇题为:《虚拟的热议代替报刊亭的热议?》(Digital Buzz Replacing Newsstand Buzz?)的文章: 在当下这个连线世界,让封面在数字空间里跳出来,恐怕要比在传统的现实存在的报刊亭打眼要更为重要。如今,时代、新闻周刊和Bloomberg商业周刊都因为这种方式而成功。 另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访问的时候提到,由于像Bloomberg商业周刊这种设计感很强的杂志的出现,带动了时代和新闻周刊都加入到了封面设计的视觉竞争,导致这些周刊的封面一期比一期好看。可以说,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杂志在虚拟空间的报刊亭。 Bloomberg商业周刊最新的关于facebook的封面 对于只想去报刊亭买一瓶水的人们来说,这也许真的是一个振兴杂志产业的方法。想想我自己,其实也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红警的封面,才想着要去报刊亭买一本的。现在,我则期待着下一个封面,等着他在报刊亭挂出来。

两个老爷子,街头摄影二十招

以下是街头摄影爱好者Eric Kim从摄影师Alex Webb和Martin Parr的作品和言谈中总结出的街头摄影拍摄经验,网站上更是图文并茂,大家可以移步到那里去仔细观看。 墨西哥,1985年 Alex Webb摄影 墨西哥. 2007. 一场酒吧斗殴后的杀人现场 . Alex Webb摄影 Alex Webb 教你十招: 1. Layer your photographs 2. Fill the frame 3. Walk… a lot “I only (…) Read more

街头,小心地滑

Bruce Gilden《底特律:危机重重的城市》 “Detroit: The Troubled City”. 曾在1416教室里讨论过一阵街头摄影的事儿,Bruce Gilden式样的街头的舞步也引发了诸多争论,这位重口味街头摄影师声称街头就是他的战场,认为这里的危险程度不比真正的战地差。 对于那些敏感、忧郁和孤独的街头摄影师来说,街头就是一场肉搏战(身体或者心理),并非躲在街角偷窥这样简单。 较之六十年代,那个街头摄影师繁星闪烁的时代,今天的街头摄影变得有些没落,这可能是因为街头本身的乏味——人们越来越如行尸走肉般地茫然和陌生,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摄影形态缺乏学术味儿,登不上艺术的大雅之堂而被学院派抛弃。 所以,当我看到“Alex Webb教你街头摄影十招”,以及“Martin Parr教你十招”这样的标题的时候,觉得有些穿越,这些大师和街头摄影也有渊源?这些文章来自一个街头摄影狂热追求者Eric Kim的个人主页,他在UCLA学社会学,却最终成了一个街头摄影专家,而他的工作轨迹大概正是街头摄影的真正含义所在——摄影与社会的化学反应。较之在书斋里做摄影的人们,较之把作品项目化的人们,那些始终对“社会人”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摄影师,恐怕都有街头摄影的基因。 Eric Kim的这个网站有非常丰富的街头摄影资源,强烈建议你去探访,尤其是“start here”这个单元,里面有街头摄影的网站、博客、法律知识、团体、社交网站上的聚落等等各种资源。 现在来说说本篇博客这个古怪的标题。它的意思是,较之当年布列松在街头拍摄时的优雅——在一个纪录片里,他老人家在人群中缓慢穿梭,悄悄掏出相机,踮起脚尖,卡嚓一张,那种小心翼翼,缓慢滑行的状态,恐怕难以在今天,尤其是中国的街头再现。 如今的街头到处都是雷场,你要时刻小心滑倒——要留神一些“个人形象维护者”跳出来,斥责你侵犯他的肖像权,这还是小事儿,还有一些整天做坏事儿的人们,鬼鬼祟祟地走在街头,总觉得你要揭他的丑,就好像前两天上海的雍和和鲁海涛被打的事件,你的快门总会触动他们那已经不堪一击的神经。 我知道很多人有志从事报道摄影的家伙,其实都怀揣着一个战地摄影师的梦。那么,如果我告诉你今天的街头如同战场,如果你能看到街上人们心中一座座理想之城轰轰倒塌的样子,你会躲起来避雷还是会拿起相机冲上街头? (明天我们来听听Alex Webb和Martin Parr的街头摄影秘笈。)

周一消息树

1. 又一本ipad摄影书 上周曾提到ipad画册的事儿,刚刚看到一条消息,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的画册《石油》最近也开始在App商店里发行。 Burtynsky的这本书是之前出版的纸质画册的再版,此次变身为ipad书,增加了24段摄影师的录音旁白。摄影师本人认为,ipad为作品的展示提供了传统印刷品没有的丰富层面,他特别谈到:“我喜欢纸质书和ipad,因为他们不是短命的,如同展览一样来了又走,人们可能有幸在展览中看上几眼照片,……但图书让一切延伸。书是一个聚合器,它让这个已经拍摄了十二年并且还在发展的项目的所有观点在这里积聚。” Burtynsky作品的ipad版本(上)和印刷版本的不同展示 鉴于Burtynsky的名声,他的ipad书不用自己出资,出版公司是Melcher Media,这家公司此前做了 Al Gore的“我们的选择”(Our Choice),财大气粗,出手不凡。另外,Brutynsky的纸质画册是Steidl出版的,售价要120美元,而这个iPad app的价格则只有9.99美金。 2.工作坊 第八届柬埔寨Angkor摄影工作坊开始招募学员了,完全面对亚洲学员,将提供30个名额,参与者不需要缴纳学费,只用支付自己的路费即可。 工作坊将在十二月一日到八日举办,地点在柬埔寨的暹粒。今年的导师名单还没有出来,但去年可是阵容强大:Patrick de Noirmont, Olivier Nilsson, Antoine d’Agata, Paula Bronstein, Justin Mott 和 Carolyn O’Neill. 下载申请书和报名表点击这里,和这里。 3.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读一首诗

Yuko Kimura     Altered Book Project 昨天是OFPiX的第二次读书会,人不多。两点开始的,到了四点多,我想宣布结束的时候,有人蹿出来批评我打搅大家的兴致,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才刚刚读出一点儿味道。 这次读书会的主题是诗歌,说实话,对我这个距离文艺气氛很远的人来说,大声朗读诗歌这件事儿,还真有些让人有些害羞,后来,渐渐习惯了这种气氛,觉得大家的声音都非常好听。 读书会还会继续,关于读书会的形式——应该规定书目,讨论式地阅读还是不限定主题开放阅读,我还拿不定主意,但毫无疑问,读书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域。 每次读书结束,与会者都会推荐一些书目,上次贴了微博,忘记贴在博客,一并整理如下: 《银盐热》、《暗盒笔记》、《琼美卡随想录》、《出龛入龛》、《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大师的小样儿》、《写文化》、《印象派画家的日常生活》、《中国哲学简史》、《大师和玛格丽特》、《人类学家在田野》、《猿猴志》、《 缝熊志》 、《白夜行》、《碰巧的杰作》 由于昨天是读诗会,今天的“超过140个字”就贴一下吴杰投稿的这首小诗: 攝影如生命 吴傑 攝影是什麼/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按快門的一瞬間/是屏住呼吸的/但没有窒息感/因為那一刻/你拍的客體/在呼吸/你的心已經進入/和他一起呼吸 攝影怎麼做都可以/但攝影不是現實/不是現實並不意味着你可以虛偽的去拍 攝影如生命/是用心去觸摸/與所拍的同呼吸 共命運/委身於所拍/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相同之情/謂之同情 你看一張照片/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生命/我不承認/那是照片 你問我這張照片有什麼意義/我不知道/攝影應該是自足的/他向內/他只看/純粹地看/看就是一切/意義/我不知道/意義是個什麼東西/你願意加上/我没異議/但請你明白/那些是多餘之物

眼中的小世界,耳畔的喃喃细语

《眼睛,耳朵》(the eyes, the ears),川内伦子的这本摄影集仍然保持她一贯的风格——对日常生活的缜密观察,凝神静气地观看。 在这本影集里,她更是将照片和一些仿佛是拍照同时在耳畔响起的喃喃细语放在一起,让观者一同在她的小世界里沉醉。 我要看,我要看 我要看,要看 我就是要看 我要看 我要看,我却不能看 我要看 要看。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 Read more

网络越大,世界越小?

新加坡街头摄影博客invisiblephotographer最近发表一篇文章:反对歧视外国人——一个摄影师的回应(Against Xenophobia: A Photographer’s Response),针对新加坡国内部分民众对外国人的仇视态度和言论,站在一个摄影师的角度做出了回应。 作者认为摄影师旨在展示多元世界,促进理解;艺术要引发同情,态度积极。它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作者提到1980年代,马来西亚艺术家 Redza Piyadasa针对当时国内对外国人的歧视态度,创作了一组混合媒介的拼贴作品,他利用一些老的影室肖像,提醒人们这个国家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现实。另一位马来西亚艺术家Ismail Zain则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创作数字合成影像,告知人们未来世界多元文化可能会受到的威胁。此外,还有新加坡出生的年轻摄影师Sam Kang Li,其作品《在我们的家门口》(At Our Doorsteps),拍摄了他所住公寓楼的人们在家门口的合影,无论外国人还是新加坡本地人,他将住在同一幢大楼里的人们都看成平等。 The Haji Family by Redza Piyadasa Sam Kang Li,At Our Doorsteps 这篇博客发表在一中国富豪在新加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事件之后,想必此事肯地会在当地激发一些反华舆论。无独有偶,中国国内前一段时间也有英国人在街头行为不轨,此事件也引发了歧视外国人的言论,北京还集中清理了“三非”外国人。 盘点外国人因此成了前段京城媒体的关注重点,一家媒体做了一组老外在中国的图片特辑,有网友底下的评论是:将老外赶回去。图集中所引用一张照片的作者,她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图片编辑,看到自己拍摄的一张普通的地铁里的人们的照片,因为有个老外而被媒体“圈出”,重新阐释,她发出如下感慨: 我拍的本意不是希望用在这样的语境下。此时更体味了,照片是被人用来“表达立场和观点”的利器,它本身是无意无辜的,而免不了拍的人和用的人有意。我身为图编,应常常自省,如何“用”图。切不应只是迎合市场和体制宣传的需求,应保有独立的愿景。 以上两个“外国人”事件,都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引起诸多关注和评论,相当一部分都是负面评价。我时常感到,有的时候,网络并没有让我们眼界变大,反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小,大家在通过“跟随-转发-更多转发——更多跟随” 寻找群体认同和心理满足的时候,变得愈加狭隘和排外;那些极端且大声的叫嚷,更容易被广播,颇为让人沮丧。 这位图片编辑的感慨和新加坡摄影博客博主的呼吁,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无论是摄影师还是图片编辑,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此时你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自省和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你不能沉默,要发言,要用自己的作品和亲力亲为地实践去沟通。

一本ipad摄影书

magnum摄影师John Vink的最新作品集是一本ipad画册 要证明马格南图片社是一群有着传统思维的老家伙,证据之一是去马格南图片社的网站上瞅瞅,那里每张图片上都加着一堆难看的水印,明显是一种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生怕自己的照片被别人偷走的心态。 不过,这个证据最近却偷偷消失了,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今天告诉我,马格南的照片终于脸上“不长麻子了”。 我这是在说笑话,其实马格南大叔们的心态向来年轻。最近,图片社成员John Vink更是将自己最新的作品放到ipad平台上销售,而不是走传统的纸质出版的路子。 John Vink的这部作品名叫Quest for Land ,内容有关柬埔寨的土地问题,拍摄历时10年,最终制作出的这个App内含700张照片,有20个章节,其中有音频,影廊,还有大量的文字,售价是8.99美金。 John提到这个App要卖到1500个,他才能收回制作成本,包括购买历史资料图片的钱,一个小小团队的人工——一个记者,一个网页开发者,而且因为是在柬埔寨的原因,整体开支要比欧洲少四分之一,全部的资金都是摄影师个人自掏腰包。 但John仍然对ipad摄影书这种形态大加赞赏,因为app可以让他对内容和形态全面操控,尤其是照片容量的问题,纸质出版物容量有限,对于一个以叙事为主,而且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项目,做纸质版本就要舍弃很多照片,也有可能造成叙述语境的缺失,而app就基本可以为所欲为了。 在英国摄影的这篇访谈里,John还谈到自己在前数字时代就开始摸索多媒体叙事的可能。1994 年,他开始做当时曾经一度流行的 CD-Rom,把自己的作品 my work on refugees放在光盘里面,其中有配音照片、地图、图表,地图上可以点击看照片、照片说明,还有一个视频访谈,几乎现在所有ipad上有的东西,这个CD里面都包含。似乎当时也有人提出CD-Rom是摄影的未来,可惜它早已夭折。Ipad互动和展示都比CD好很多,只是我现在对它的兴趣现在已经大减,因为阅读根本无法深入。 不过,不管怎样,John的早期试验说明,多媒体报道并不是新东西,承载它的平台和渠道可能是新的,但多媒体叙事的方式却是那些真正想给观者讲故事的人一直以来的努力。

外星人存在的意义

对于我们这群每天只能叽叽咕咕地用摄影的语言谈摄影的人来说,James Johnson教授无疑就是一个外星人。 这位在大学教书,不会拍照,和摄影圈毫无关联的做政治学研究的学者,他有一个博客——《政治、理论和摄影》 (Notes on) Politics, Theory & Photography,里面竟然会从布列松谈到杰夫沃尔(Jeff Wall),还时不时地发出一些刺耳的影像批评。 这显然给某些人带来困惑——这个“某些人”,其实就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狭隘的“摄影共同体”里的摄影人,我们有共同的专业名词,共同的偶像,共同的熟人和共同的麻烦,只是我们都不肯承认,现在已经不是你有一台相机,我也有一台相机,我们就是一拨人的那个天下了。 话题扯远了,教授对摄影界人士发出的“你怎么能谈摄影”的质疑不堪其扰,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有一个关于摄影的博客,兼论批评的地位》(Why Keep a Blog On Photography? The Place of Criticism )文章的开头便是几句牢骚:“写这个博客的六年来,在和一些摄影师相遇和交流的时候,当他们得知我谈摄影,但我自己不拍照,就不明白我究竟想干什么。有的时候当他们发现我不是一个摄影师,或者我甚至不是他们那圈子的那一类人,就质疑我发表观点的正当性,尤其是对他们的作品的批评的观点。” 这位教授一直苦于难以将自己的立场解释清楚,直到最近他读到来自美国视觉艺术学院的David Levi Strauss的一篇文章,终于找到了共鸣: “如果没有批评,衡量艺术的价值就只有金钱,这个标准又肤浅又无聊……我能理解为什么投资银行家和那些基金管理者对此趋之若鹜的,却不知道为什么艺术家也这样随波逐流。 相对于其它,批评努力在相似的事物中建立越来越清晰的区别,假如批评贬值,艺术家在当下所面临的这种“价值相对性”的危机中,就没有其它选择,只能跟随市场的诱惑。 为什么艺术需要批评?因为它需要一个外来者的反映,洞察,以及和更大范围的世界的联系。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是可以的,但是假使你只是这样,你就会发现和现实之间的关联变得脆弱,和社会的联系慢慢消失。若你想要积极介入,想要用艺术论说,你就需要批评。 James Johnson借他人之口对自己的辩解,却让我觉得声声都敲击到中国的现实。我们难道不是也已经在跟随金钱去衡量作品的价值呢?在意义表征的危机中,我们一方面否定标准的存在,另一方面却那么容易地就接受了市场和权威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我们没有批评,无法批评,因为它一不留神就演变成混乱的口水仗,那个声音必定会被“人人喊打”的声音淹没,这样看来,一个标价清楚的金钱和奖金标准,反而成了最客观和不容颠覆的判断。最终,你看我们的艺术,阐释倒都写得很后现代,但真正能有后现代精神,让艺术和社会产生能动联系的又有多少呢?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各位周一好啊,帝都今天早晨的太阳很不错。 今天“周一消息树”的主题是封面。我最喜欢在报刊亭前面溜达,很好奇报摊主人如何摆放这些杂志,你从中可以推测哪些杂志正当红,而且根据其报刊亭所在的位置不同,其畅销杂志的排行榜单也不一样;报刊亭另一个看点就是杂志的封面,你能看到那些苦逼的美术总监是如何在主编和广告部的双重威胁下,痛苦地挣扎在内容的所谓深度和形象的吸引眼球之间…… 封面风云 1. 大尺度封面 上周最热封面毫无疑问当属《时代》周刊封面那位哺乳的妈妈(给一个已经三岁大的男孩哺乳),这一具有争议的视觉形象,让网络媒体的编辑们看到了其增加点击量的潜力,国内一些网络媒体竟然也将之列入自己的网络新闻头条。对于视觉传播研究者来说,他们则从这个封面中读到了更多。 博客BagNews用了一个非常直接了当的标题“ Why That TIME Cover Really Does Suck”。(《为什么时代的封面如此让人生厌》,“Suck”在英文里同时有吮吸和讨厌意思)文章主要的观点是批评时代周刊为博得受众的眼球不惜以性来作为卖点的举动: “裸露的胸部让这个封面无疑会成为街谈巷议的主题,而妈妈和孩子的目光——不是彼此看着对方,而是看着观众——这是这个封面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它让一个家庭之间的亲密之爱,变成一种具有挑衅性的表演。” 另一个博客 Visual Culture也对此对此展开讨论: “这张照片会让观者对照片中的小男孩的年龄感到困惑,一方面是因为男孩站在椅子上,会显得更高。关于男孩的年龄问题,其实其中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层面。他的眼睛不是看着妈妈,而是很怪异地看着镜头。这个目光暗示他知道照相机的存在,他知道有人在看着他,并且从而知道有人在看着他吮吸妈妈的乳房,这些更让人对孩子的年龄产生怀疑,甚至觉得他是一个成年人。这就是这照片里的视觉关键,即使小孩只有三岁,他的身高和想法,让他显得很成熟。 “有评论文章说时代封面上是个吸引人的妈妈,这启发我们思考,如果这个妈妈不是那么美丽,我们大概就不会对她哺乳感到好奇。这张照片里的妇女身材很好,衣服更衬托出她的体型,她的右手放在胯部让她仿佛在拍摄一个时装大片……” 上面这张图片据说是摄影师在拍摄时的参考样片,时代周刊的博客Lightbox将之发表出来,恐怕也是在侧面证明自己拍摄的正当性。但是结合以上的分析,你能看到这些照片和时代封面之间的明显差别——一个真正的哺乳妈妈和一个为了“摄影”而存在的妈妈哺乳的场面,两者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尽管前者是绘画而后者却是摄影。 2. 最最最最最……耸人听闻的头版 偶尔阅读 一篇摄影博客,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份报纸——El Grafico,墨西哥这家报纸,在头版毫无遮掩地将性和暴力赤裸裸地展示,两者之间的冲突让观者发出惊呼。 其实,也许勿需大惊小怪,“性”、“女郎”、“社会新闻”、“暴力”、“死亡”,人们每天都在国内各个门户网站吞噬这样的新闻,就连荷赛也青睐这样的社会新闻——对“跳楼的新娘”予以褒奖(当然,她获救了,是社会新风和人间温情)。这份墨西哥小报,可能只不过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将人类的这种“重口味”直观地揭露出来罢了。 艺术家P.J. Rountree两年来一直在收集这份报纸,并基于其展开艺术创作。更多此报纸的封面在这里。一位评论家谈到,当他询问墨西哥当地人对这份报纸的看法时,一位出租司机认为:这报纸很真实。 3.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阿勃丝的碎碎念

去年秋天,光圈出版了阿勃丝的一部个人传记Diane Arbus: A Chronology,没有任何图片,这部编年史的文字来自早先的另一本书Diane Arbus Revelations——收集了黛安阿勃丝短暂一生中的各种碎片。新书把其中图片资料都去掉,形成一本纯文字作品。有评论者认为,它们实在太琐碎了,也许只有那些阿勃丝的死党才会感兴趣。 (今天一大早,我很不厚道地把卓越里最后一本Diane Arbus Revelations买走了……,当然你也可以到亚马逊上去买。) 阿勃丝的文字和她的照片一样好,去世之前两个月,曾给Artforum所要发表的她自己的作品集配文: 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在一艘巨大的客轮上,四周苍白失色,闪烁着金光,丘比特爱神的氛围,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让它像一块婚礼大蛋糕。空气中有焦糊的味道,人们在饮酒赌博。我知道船着火了,就快慢慢沉没。其实他们也知道,却只顾做乐,跳舞,歌唱,亲吻,神魂颠倒。这里没有希望。我内心反倒乐开了花,这下我能拍任何我想拍的了。 …… Once I dreamed I was on a gorgeous ocean liner, all pale, gilded, cupid-encrusted, rococo as a wedding (…) Read more

亚当斯先生的宣传摄影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政府把在美国的日裔美国人迁到加州,在一片沙漠地带重新建民房,由美军看守,这就是 Manzanar War Relocation Center,被隔离在这里的日裔美国人在此建造了一个新的社区。 1943年,这个特殊的日本人居留中心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就是以拍摄风光照片著名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料里,并未写明亚当斯为何来这里拍摄照片,但看上去很像是一个来自美国政府的宣传任务。 亚当斯的这批作品一共有200多张照片,其中主要是肖像,还有一些人们的日常生活,农田里工作的场景以及业余活动。1965年,亚当斯把这批照片捐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并特地写了一封信: 这些承受着巨大的不公的人们,失去了所有的个人财产,商业和专业技能也无法施展,他们却克服了这种失败和绝望,在这个干旱(但同时也是壮阔)的环境里,建立自己的社区。以上这些是我想表述的故事,我认为这批照片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档案,我相信它们会发挥其作用。 我说这些照片是摄影师奉美国政府之命而拍,是因为亚当斯秉承了自己拍风光时的波澜壮阔的风格来完成这个报道摄影任务,他不断用仰角度拍摄人物,拍下这些人物的笑脸,拍下社区里有美国符号的场景。在这个特殊的集中营里,看不到任何不愉快,摄影师在他的头脑里将之删除了,将之赋予一个意义——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嗯,这肯定让你想起来点儿什么,这些标准的宣传照风格的影像,我们是多么的熟悉。 所以,当美国政府选择亚当斯这个风光摄影师去拍这个活儿的时候,虽然也算出奇兵,但现在看起来也颇为理所当然,因为从亚当斯先生对美国风光的极尽赞美之中,你会知道,他在政治上也不会跑偏。 延伸阅读:亚当斯的商业委派活儿(在该帖八卦的最后一段)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