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各位好,华丽丽的消息树种起来,歇息了一段时间的逆光同学终于回归教室。 几天假期里抽空把reader清理了一下,铲除了上千篇未读的文章,但发现有营养的消息还真的不多啊。 1. 集装箱里的摄影节 上周末,在纽约布鲁克林有一个特别的摄影节Photoville开展,活动地点在布鲁克里大桥花园里的一处码头,场地非常临时且简陋,组织者给参展摄影师们提供了一堆集装箱,这特别的展场,仿佛随时都可以打包运走,发往下一个目的地。 展览充分利用展场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四周的铁丝网都是一个特别的摄影项目。主办方事先以“社区”(community)为主题展开了作品征集,最后由评委会选出部分照片在隔离网上展览。 摄影节参展摄影师Sim Chi Yin,她的作品拍自北京,题目叫《鼠族》,记录了为了寻找都市梦,住在这个城市地下室里狭窄空间里一群人的生活。 © Sim Chi Yin / VII Mentor Program 另一组有趣的装置作品来自巴西的艺术家André Feliciano,主办方特地给他的作品搭建了一个“大棚”,里面是他亲手“种植”的各种花卉,不同之处是,这些花卉所绽放的花朵都是迷你小照相机,一共有三千个。(到这位艺术家的博客去看看吧,那里可真有够乐的。) 2. 储存你一生的时光机 现在的孩子们,童年都化为像素,躲在爸妈的各种摄影设备里——手机,ipad,相机,摄像机,遇到那些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爹妈,这些照片会就那么一堆堆地放着,并不断堆积。 家庭相册已经成为一个古老的玩意儿,但堆积如山的照片总该有个整理。一家互联网公司瞄准了这个市场,ThisLife帮助父母们解决头疼的整理照片问题,它会自动抓取照片的地点信息,还有一个人脸辨认功能,只要你曾经贴过标签,它就会根据此迅速进行分类。这家公司已经获得了两百七十多万美元的投资,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帮助人们整理一生。 想想看,等现在的数字baby们长大了,如果不幸他们的童年的照片数据被毁掉了,这对于必须拥有一个像素第二人生的现代人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估计,另一家公司恐怕很快就会应运而生—Findyourlife,专门帮助你寻找和恢复童年影像记忆。 3. 尤金理查兹离开Reportage 著名报道摄影师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最近离开了Gettyimages旗下的报道摄影品牌Reportage。 这位特立独行的报道摄影师当年(2010年)加入这个充满金钱味道的图片社就非常诡异,所以,现在离开也没什么新奇。尤其是他向来有着出走的坏毛病,1994年和2006年两次离开马格南图片社,2006年进入VII图片社,然后2008年再次离开。 看来,和James (…) Read more

收费喽!

最近,两家公司都在收小钱上开始打主意。著名的多媒体报道制作公司Mediastorm开始向浏览其作品的用户收取1.99美金的费用,而另一家公司则开卖普通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照片的价格是10美金一张。   foap :这家公司生意的卖点在于,向客户出售那些普通人拍摄的非常自然的照片,这些照片在广告活动中的使用将更有说服力。 “foap”是英文单词foto(照片)和app的组合,它是苹果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用户上传手机拍的照片,客户则可以以10美元的价格购买这些照片,最终该公司和摄影者以五五对开的方式分享利润。 英国摄影杂志对这家公司的CEO做了采访,他谈到,就拿一家旅行社来说,用一张模特的照片来做广告,肯定不如用普通人的照片更好,因为他们的广告需要直指普通受众。    但这个新创意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公司和用户的协议条款规定,照片出售之后,客户将有权“修改、复制、出版、展示以及转售”,这意味着客户可以拿这些照片再度获取利润。该公司老板认为这不是他们原本的意图,他还要再斟酌条款。此外,用户上传照片都需要默认已经获得了照片的肖像权,而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点。 此模式有些类似当年一度盛行微利图库,现在该公司则更进一步,尝试在手机快照寻找利润。随手拍照也能卖钱当然诱人,但将照片用于商业用途,其中还是有很多麻烦有待解决。 Mediastorm是一家高品质的多媒体报道制作公司,他们试图采取向用户收费的方法来获得稳定的收入,平衡公司在制作成本上的投入。这种Pay Per Stroy的模式,目前一个故事的价格是1.99美金 Mediastorm的创始人Brian Storm在接受美国摄影界新闻的采访时候谈到:“我们认为这个产业需要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制作更优秀的故事。” 之前该公司的作品都是免费浏览,主要依靠工作坊和为大企业客户制作多媒体宣传报道获得资金支持。Brian Storm认为:“现实情况是,没有一个公司或者产业能够通过制作没有人购买的产品而获得长远发展。” 这家公司制作一个多媒体报道的费用,最高成本达十万美金。仅仅依靠这种小额付费浏览也并不能完全支持其发展,况且,更令人忧虑的是谁会花钱去看一个长达20分钟,内容严肃的纪实短片呢? 但Brain Storm对此仍有一定的信心,寄希望这种小额付费能够有滚雪球一样的积累效果,并且他还希望将自己的这种Pay Per Stroy的收费模式推广给其它公司,让这种理念扩展,从而能够建立让读者为好故事付费的习惯。 目前该网站有两个故事以这种方式出售阅读,内容都是有关老年人的生活,摄影师拍摄自己的父母的老年生活,并同时也讲述自己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年。Mediastorm将和摄影师平分卖故事获得的收益。      

不能闪回重来

一位摄影师,一台照相机,一段旅程…… 噢,不。闪回重来! 一位马格南摄影师,一台徕卡照相机,一段火车旅程…… 噢,不。闪回重来! 一位马格南重口味摄影师,一台徕卡M-Monochrome照相机,一段在西伯利亚铁路上的火车旅程。 图片来自徕卡博客 摄影师Jacob Aue Sobol受徕卡的邀请,使用徕卡最新推出的黑白感光元件M-Monochrome数码相机,乘坐火车从莫斯科到乌兰巴托最终抵达北京,沿途拍摄所遇到的人和事物,项目名叫抵达与别离(Arrivals and Departures)。摄影师提到,这次旅程对于他是全然陌生的,不但三个城市他从未踏足,器材对他而言也是全新的——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第一次使用徕卡。 这当然多少是在为徕卡做新品促销。徕卡在其博客上“直播”了Jacob的三段旅程。 也是针对徕卡这个新产品的特点,Jacob特地提到他对黑白的看法: 黑白影像让我觉得它不再和某个具体的地点和时间发生联系,但它同时又有自己的小宇宙。我认为这更有意味,而并非表面可见。至少,这是我的野心——聚焦于我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不是局限于我们的外在以及我们的来处,我要关注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 最后一站,这位摄影师到了北京。 “我一直听说,接近中国人不容易……但对我而言,我无法不与人近距离接触。只有在接近他人的时候我才感到安全,如果我离得太远,我就会迷失……对我来说,会更自然地走近一步拍摄。在北京也是一样。” 在街头,我尝试不做任何关于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的理性选择,我没有任何规则,拍摄任何与我相遇的:树,建筑,阴影,人。有的时候我在一条路上会花两三小时的时间,因为那里有太多的人和事物等着我去相逢。 当我在街上徘徊了几天,我又感到有些不安。尽管我在街头的拍摄已经很近,我还是愿意到人们的家里去拍他们——周遭是他们的物品和让他们感到安全,这是完全不同的经历。” 今天这篇文章原本是为了“北京”而吸引,但看了照片和文字,才发现这位摄影师到哪里都是拍他自己,即使西伯利亚铁路走一圈儿也那么回事儿。照片长得太像那谁谁,那谁谁和那谁谁了。 要是能闪回重来我就不写这文章了。 关于北京的这些照片,徕卡那博客底下只有两条留言,第一个:这真是一堆垃圾。 第二个:太赞了!  

Photo Camp18

  Camp18是最有聚会感的一次放映活动,“还乡计划”的摄影师、图片编辑、甚至被摄对象都出现在现场。 在北京这样一个融汇一切的城市,重温乡音变得容易又困难,现场想让大家说几句家乡话,但似乎每个人都显得有点儿拘谨,那大概并非是乡音难以说出口,而是因为它一下子找不到来处。 说到故乡,有人说它毫无变化,但有人说它已经面目全非。情绪化走肉同学在我们的微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家乡是是安宁的感觉。是半夜肚子饿了也可以和朋友们瞬间出现在路边摊旁的默契;是爸妈摆在饭桌上的红烧肉和辣子鸡。” 而李宇宁则说:“阔别多年之后,我又重回到了故乡,出生时的老房子已经没了痕迹,爷爷家的老宅被拆的只剩下半堵墙,儿时的玩伴遍寻不到,我说话带着生活地方的语音,觉得自己反而像个异乡来客,这里已经不是我的故乡,从老宅的残墙上拽下了一块青砖之后,我落荒而逃。不知何处才是我的故乡。” 说到故乡,就是这样一种各种情绪混杂的氛围,我们不再雄心勃勃。 Photo Camp18结束了。感谢你们——感谢璐璐和大猴保证camp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徐阳忙了一个晚上制作视频,樊竟成现场摄影,月月负责一切后勤,感谢奇遇花园的工作人员帮我们调试设备布置场地。感谢从外地赶来的烟丝和小猴,当然,还有现场每一张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感谢你们! 我还特别要对来自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的丽霞致谢,这次她作为摄影师的被摄对象出现,面对廖璐璐跟她回老家河南兰考,一路拍到的《丽霞回家》这组照片,她谈到自己的漂泊感,谈到更多人的漂泊感,以及为这种漂泊感找到临时的庇护之地的努力和坚持…… 最后,是DEAB同学无数次的询问让我发觉camp的重要,那现在就预告一下吧,下次Camp很快就来!  

Photo Camp18放映名单

很多作品都来自盒子,有的为了放映的需要重新做了编辑,一些在博客上也做过分享,这次就不把照片单独上传到影廊了。名单如下: 单元一:寻找故乡 1.《沙场。故乡》  摄影:还乡计划摄影师 2. 两座城      《七台河》摄影:朴日权       《大屯》  摄影:罗希 3.《一条河流的名字》摄影:程新皓 4. 《大地》+纪录片《克什克腾》片花摄影:李伟 单元二:小城人生 photo by 方娟 《蚌埠》photo by 陈晓峰 1.《每个小城都有……》摄影:还乡计划摄影师 2.  地方 《龙头山》摄影:方娟 《祁东》   摄影:樊竟成 《莘县》   摄影:董良 《蚌埠》   (…) Read more

一个盒子的奇遇(3):纸上展览

盒子成为“还乡计划”作品的栖息之地,纯属偶然。 还是去年,和奇遇花园的詹老师闲扯,他说想做一个盒子,里面放一堆设计作品。成长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孩子,可能都有这样的梦想——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是取之不竭的玩具和物件儿。 在我最初的想象中,还乡计划应该是一个在线展览,以地理位置划分各位还乡人的位置,其中的照片还可以逐年增加。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是,并非所有人都按拍摄提纲完成拍摄,而且在后期的同主题Photocamp幻灯会的作品放映征集中,我又收到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手头的照片一下子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这时候我想到了詹老师提到的盒子计划。 盒子帮们一拍即合,工作室变成了临时编辑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盒子编辑部忙得一塌糊涂。这个微型组合——五人小组,分别承担了出版人、编辑、美术编辑、流程编辑的工作。但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搞出错误,比如忙到快下班的时候,却发现设计文件没保存,然后重新返工弄到晚上。我们都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所以几乎所有的周末都搭进去了。 4月5日,我在浙江做工作坊的时候,盒子第一批打样出来了,詹老师很兴奋地发给我壮观的打样成果。眼见这些零零碎碎但机灵可爱的纸制品,那时候原本已经因日复一日乏味的排版和编辑工作而有些懈怠的心思开始重新振作。 很多册子都经过几次修改,用纸和设计都做了调整。 但非常遗憾的是,最终的版本里还是有不少文字上的错误,比如在一处把盂县写成了孟县;盒子摄影师名单里,有几位的邮件地址也写错了。(详见勘误表) 这两天,我一直不能正视这些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我就心疼,恨不得动手去修改。 当然,我们必须承担错误,但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虚拟世界里是“没有错误的”,因为那里没有被固定下来的物理的身形,只有一个不断变换的虚拟形态,各种力量都可以介入,它的“妖气”让你难以把握。所以,这个有各种错误的印刷版,它不可以修改的实质,这种“固定”可能会使其更容易成为一份能够解读并产生对话的文本,这是印刷的意义。 我们把这个盒子称为移动的纸上展览,我想着触摸仍然是一件重要的事儿。说到底,我们就是试图做一些有形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雄心。 还乡盒子里一些是作品的合集,一些是个人的单独作品,今天最后介绍的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集: 《七台河》作者朴日权,摄影师多年以后重返故乡的小城,拍下这些照片。 《大屯》作者罗希,册子里是他对旧时光的追寻。 《祁东》作者樊竟成 《盘龙江:一条河流的名字》作者程新皓,摄影师沿着昆明的河流行走,藉由这条河流展开对这个城市的观察。 《阿嬷的物件》作者朱蓝蓝,捧在掌心大小的折页,打开之后是阿嬷和她的旧时光。

《摄影如奇遇》作品盒勘误表

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盒子里出现了一些错误,尤其是摄影师的邮件联系方式,出现了部分错误,在这里向摄影师致歉,并更正如下(加下划线表示出现了错误): 方唯   江西九江市彭泽    327390682@qq.com 李林冬 湖南郴州             368734047@qq.com 王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wbsonic@gmail.com 徐文龙 江西省遂川县 wlongxu@gmail.com 胡勤 山东曲阜 hu.qin.pro@gmail.com 范顺赞 浙江天台 617008038@qq.com 吴婷 江苏无锡后宅镇 489486727@qq.com phylia 湖南衡阳草市镇 phylia@gmail.com 肖毅 江西吉安 102881225@qq.com 金宇超 浙江横店 (…) Read more

一个盒子的奇遇(2):读懂故乡

有时候想一想,觉得这个活动很奇妙。 春节的时候,我每天守着微博,等着回家的人们传来消息:在回家路上了、城里已经逛了一圈、吃到了家乡的饭菜……,那些谈话相对平日剑拔弩张的愤怒,变得柔和起来。 我没有回乡,故乡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不会说家乡话,没有太深的乡情,却也不属于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 关于这个项目,我心里有个很私人的想法:有故乡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他们说,回家仿佛是看望初恋情人:“年幼时爱过的女人——那个让人神魂颠倒的原来只是个小村姑,这个道理其实懂了已有一段时间,所以心情不再是兴奋、迷茫,更多的是舒适、惬意,这个小村姑有自己太多青春的记忆,谁会拒绝自己的青春呢!”(郴州,李林冬) 他们还说小城已经开始发福,鞋子跑坏了一双,走街串巷是件乐事,但居然把家乡给转陌生了;曾经支起耳朵四处寻觅的乡音终于可以四处嗡嗡作响,但家乡也要通高铁了,修地铁了,甚至要建核电站了。 但不管怎样,故乡让人们放下戒备,他们不再去寻找那些“荒谬的现实”,而是很踏实地讲起故事来。 3月9日,工作室的墙壁上贴满了照片,那是整个项目最累的几天,虽然只是在一个房间里原地不动,却仿佛走了很多路,疲惫始终挥之不去。这是我们的图片编辑工作坊,我和几位图片编辑一起梳理还乡计划的照片,上千张照片该怎样呈现?我们挑选了八百张照片,全部打印出来,思考编辑思路,展示方式。每个人都发现,面对的不是摄影意义上的好照片,而是琐碎无比的情绪,断裂的、根本没有逻辑。 大家累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有人开始讲起自家的故事,爷爷奶奶相识的传奇,家族史,老宅……当人们看重自己的来处,人就鲜活起来。这样说来,最后的图片编辑结果,是我们对他人故乡的阅读,也是借此对自己故乡展开的一次新的想象。就这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却也因此连接起来。 图片编辑工作坊作品: 《山》土地和城市交界,这两张照片分别拍自山东和山西。(图片编辑叶曲) 《偶遇》里的作品都是一些相似但又不同的城市生活碎片。(图片编辑 杨宇辰,程新皓) 《两个葬礼》中,湖南和陕西的两个地方葬礼被编排到一个拉页的正反两面。(图片编辑程新皓) 《Story》里,归乡人口述他们的回家故事。(图片编辑李昆雁) 《沙场,故乡》将摄影师在城市游走时所拍摄的快照编辑成册。(图片编辑朱本嵘) 《回家的路》编辑挑选了一些画面里有道路的照片,请摄影师讲他们和这条路的故事。(图片编辑崔劲辉)

一个盒子的奇遇(1):我自故乡来

这一周我都掉进盒子里……请大家原谅我的絮叨。或许这有些广告嫌疑,但在时下的喧嚣中,我愿不遗余力地为这个盒子做广告。 有人说盒子有些贵,若不计算半年时间的脑力劳作,各种图片编辑噩梦,如果把盒子里的内容看成纸片,这个盒子可能真的很贵。 接下来的三篇策展人手记,试图和各位分享盒子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愿这经历能对你有些启发,没准儿你也可以去做一个盒子。 盒子的购买链接在这里。 噢,对了,刚想到教室也有一个我自己的回乡故事。 只是一个一闪念的想法:我们为何不拍拍自己正在变化的故乡? 2012年1月12日,春节回家的气氛让北京越来越空洞,我在奇遇花园为这个拍摄计划撰写提纲,写到后来,头疼得厉害,有些写不下去。不想让这个以摄影为名义的拍摄变得过于摄影,赞美或忧伤,这些表达不是我想要的,不想它成为充满形容词的抒情文,而要写成记叙文。 手头正好有一本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的画册;把相机上的镜头盖摘下来,然后盖上去,这位只想着为巴黎留存档案的摄影师,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留下的视觉文献如此富有意味,那些毫无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那些空白的意义,却得以让观者停驻,并因此从中看到更多。 留存档案,也成了这次“还乡计划”的目标。拍摄提纲参考了孙京涛《纪实摄影》一书中翻译的斯特莱克对美国小镇做纪实摄影研究的研究计划。提纲列到后来,我发现它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经验,我们并非在做一个摄影项目,而是某种社会研究。其实直到现在,我仍然时常感到自己对手中这些材料并非能够完全操控。 那天傍晚,约上了程新皓,他对社会学和人类学感兴趣,辅修了很多课程,我迫切想从他那里补上一些知识空白。我们究竟聊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我却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天见面的那家肯德基里的气氛,这个在我上中学时候还颇为高档的洋快餐,现在成了大众餐厅,里面坐着的是这个社会最为平凡的那群人:妈妈带着孩子,年轻的打工仔,餐厅外是一家火车售票点,这个节骨眼上,每个人都在各自酝酿着回家的计划。 非常奇怪,我甚至对那天的天气都印象深刻;对故乡这个话题的思考,让我变得敏感,我意识到,在北京这个足以淹没一切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那是我们并不认识的他们。 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想法因为一闪念的热情,在那一天开始付诸实施了。 还乡计划:征集十个摄影师利用春节回家的时间拍摄自己的故乡,因为需要给城市留下完整档案,只接受故乡是三线小城——可以骑着自行车丈量的城市的摄影师参与拍摄。拍摄提纲非常繁琐,有十个大项,四十四个小项。 这个征募启示张贴在我的博客1416教室和工作室OFPiX的微博上,很快得到了热情的回应,我被一堆@弄得头昏。不过,一直颇为自豪的这个被转发几百遍的征募微博,到后来我才发现,相对那些上千转发量的大众话题,它仍是一个小众事件。 原定计划却因为参与者的热情而扩大了,大多数我都不认识,我们因照片而熟悉。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计划就好像一个树洞,回响着各式各样的乡音,他们在离开故乡去往大城市之后,就难得再去说家乡话了。 三月,我收到的故乡照片有上千张,它们从各个城市化身成像素点传过来,在我的电脑里涌出。如同我们的迁徙,人们被传送到四方,家乡的相册里多了很多空白,而当你回去,却发现城里的景观也已传回家乡。故乡,你,都不是从前了。 这个盒子,不知道几十年后,人们打开它会看到什么。 这是盒子收录的六个城市的拉页,几位摄影师都按照我们那个非常苦逼,非常繁琐的提纲,对他们的故乡小城做了档案式的记录,几个拉页只能收录其中的部分照片。这些城市摄影师的方位是: 方唯在江西九江市彭泽 李林冬在湖南郴州 胡勤在山东曲阜 范顺赞在浙江天台 董良在山东聊城莘县 王芳在河南周口 盒子里的一套明信片,叫做《普通城市》,里面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生活。分享我的一个发现,在三线普通城市里,最时髦的快餐厅是德克士。 这是我最喜欢的,叫做《龙门阵》,把OFPiX微博上大家和我们就回乡计划所做的互动做了全景记录,里面一堆闲言碎语……

那一年,我们一起做的盒子

上半年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做这个盒子上面了,每个打开它的人都会很吃惊——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这是给你的一个惊喜——你把盒子抱回家,把里面的东西都折腾出来,桌上根本摆不下,你需要将之摊在地上;你一本本地展开翻阅,和纸张互动,也和这些故事互动。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是OFPiX工作室的第一个盒子,下一个盒子正在酝酿中。盒子里的作品有各种风格,装帧多元,没有统一的样式;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不想把摄影变成方便面,虽然口味貌似多元,但冲泡之后都是一个味道;我们要让摄影变成八爪鱼,它有多个触点和社会接驳,人不一样,事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 盒子都是印厂的工人一本本手工装进去的,我的盒子里一本册子上还留下了一个指印。希望你别介意这种“不完美”,我们不想把这个盒子做成某种精美的摄影收藏品,它是用来阅读的。这和《还乡计划》最开始的初衷一致,摄影只是一种手段。周末的时候,我把它捧给家人看,热热闹闹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是我要的结果——摄影是故事无声无息地载体,让你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当然,也可以给摄影书藏家透露一下,权衡了印数和预算,《摄影如奇遇之还乡》这个盒子做了一千个。如果这周六你来Camp,不少还乡计划的摄影师都在,你会得到不少签名。 盒子在淘宝上发售(现在是八折),北京的同学还可以到奇遇花园咖啡馆和OFPiX工作室来购买。 以下就是盒子的信息: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盒子由OFPiX工作室出品,收录三十多位摄影师关于故乡的故事。盒子共有十七套作品,以单册、拉页以及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每个单品都有一个独特的还乡故事。 还乡盒子里的作品来自OFPiX的“还乡计划”,活动在1416教室博客以及微博上发起,请大家在春节回家的时候拿起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最终呈现在纸面上的这些作品,都经过精心的编辑和梳理,可谓是一次纸上展览,每个册子都有独特的设计,文字和图片都言之有物,力图让纸张载体和所呈现的内容成为一体。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项目,盒子里装的是2012年中国的社会图景。生活和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过年回家,面对的急速变化的故乡,他们拍下这些照片,内中五味杂陈。 还乡盒子是一个开放的项目,期待你也把自己对故乡的感情添加进去。

寻找故乡:盒子策展人的话

这两年,听朋友谈起还乡经历,都是一腔哀怨, 物与人都“不是”了, 甚至有人用“沦陷”来形容面目全非的故乡。照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将很快失去故乡,OFPiX有了找一些摄影师利用春节回家的机会,为自己的故乡留存视觉档案的想法。“还乡计划”最终获得到了将近三十个摄影师的响应。 做这个事情的另一个私心是,我这个无故乡感的人很想知道人们对故乡的想法。 五岁的时候,我随父母从出生地宁夏同心县——一个极度缺水、干旱的小城,搬到老家,陕西西安郊外一处农村,到了六年级,他们对我说,下一站我们要去天津。得知要去大城市生活,是巨大的兴奋,对于儿时的玩伴,我竟然没有丝毫不舍,连走路都变得轻快,头脑里构建出的,是鲜亮豪华的城市生活。那个时候,楼房的灯光较之村里的老屋,让我更觉得温暖。 这是我这个70后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市的轨迹,父母辛苦搬迁,只为让我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就在这种不断地辗转迁移过程中,我的故乡也给丢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摄影师的照片,田地陇间行走的人们、沟渠里光脚嬉戏的孩童,那正是我的童年,我被照片散发的泥土芳香吸引,莫名地兴奋,但一想到儿时就有的对城市繁华的爱慕,立刻发觉这种对曾经被自己“抛弃”的生活的赞美之虚伪。说到还乡,其实我很怕回去。 作家哈代写《还乡》的时候,英国乡村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宗法人情、自然环境都被破坏。《还乡》这本小说是个悲剧,从城里回到乡下的青年,不管是试图归乡,还是渴望再次逃离乡下的沉闷乏味,都遭遇挫折。 对于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乡也和一百年前的英国有着相似的遭遇,只不过这种变化来得更为突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谈到,“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样。”但现在农民的地都卖了,住上了新房;泥土没了,人也就没有了根。翻看手中“返乡计划”不同摄影师拍摄的故乡,到处都是拆和建的场面,最显眼的无不是楼盘的广告;几乎每个城都是一般的样貌,簇新的住宅区是老城的十倍之大,宽阔的马路和整齐的格子居住区将人一下子就吞噬。在大多数新城里,你根本看不到人,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现在,我们很多人的祖籍都填写着一个可能从未到过的故乡,这种子孙因了父亲的故乡而确认自己来处的方式,来自中国乡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但随着故土不再难离,人们因为经济的原因不断搬迁,同时经济也在不断改造故乡,围绕血缘建立起来的纽带关联逐渐变得难以为继。 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缺失,使我们彼此变得陌生,个体也面目模糊。 参与“还乡计划”的摄影师,都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作为在都市谋生存的年轻人,他们和你我没有分别,但你打开这个盒子,听他们讲故乡的故事,看他们在家乡如鱼得水地拍照,耳边也许会响起他们的乡音,你大概会因此更为真切地“看到”他们,看到他们的不同,了解他们因故乡的山和水而形成的各个不同的脾气和个性。这恐怕就是故乡存在的意义。 还乡计划策展人:任悦

周一消息树

1. 叙利亚的年轻人 上周一,雪城大学研究生Bassel Al Shahade在拍摄叙利亚政府军屠杀人民的记录片时,不幸遇难。他是该大学艺术学院电影方向的研究生, Bassel Al Shahade来自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内发生革命之后,他立刻回国,着手对之展开报道。Shahadde在胡姆斯呆了三个月,在这里,他不仅展开摄影和摄像活动,同时还给当地一些摄影师教授视频剪辑技巧。他训练了十五名摄像师,其中一位名叫Ahmed Abu Ibrahim的年轻人和他一起工作,他们二人在一次报道中,同时被叙利亚政府军阿萨德军队枪杀。 Bassel写过一首歌,叫做“Dream of My Homeland” 2. 假照片侦查软件 来自美国摄影界新闻(PDN)的报道,一种能够监测照片是否经过PS处理的侦探软件正在研发中,现在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 这个软件来自一个新组建的名叫Fourandsix的公司,公司的创办者是Photoshop的前任产品经理Kevin Connor和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Hany Farid,后者也是数字照片鉴定领域的一位专家。他们试图做出一套专门检测数字照片更改情况的软件工具,目标客户是那些将照片视作证据的执法部门和新闻机构。这套软件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使用者可以对照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展开检测和检验。 Hany Farid教授去年十二月曾经应《纽约时报》的请求,对朝鲜官方发布的金正日的葬礼照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现场送葬人群经过了涂抹和克隆: 左图是美联社在同一角度拍摄的照片,右图是朝鲜中央新闻社发稿的照片。 假照片侦查软件的诞生肯定不能杜绝假照片,因为照片骗人有更多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是软件不能侦查的,但也许这些科技手段的出现,能够让照片生产的“后厨”亮出来,使人们更理解照片作为一种语言策略的实质。 3. 伦敦奥运会的禁令 英国摄影杂志报道,伦敦奥运会组织者最近公布了赛场管理办法,其中一个规定是——超过30厘米长的大型摄影和摄像设备不能带入赛场。这个规定是为了防止现场过于拥挤,影响现场其它观众。 同样不能带入赛场的还有:大旗子,杆子,标语,大帽子,大号高尔夫球杆风格的雨伞,太多的食物,球,球拍,飞盘,会产生噪音的东西——比如号角,鼓,口哨等等。任何上面有政治和商业口号的服装和物品也是禁止的。 此外,还有一项规定——没有参加奥运会国家的国旗也被禁止带入赛场。 我觉得,如果有一个摄影师守在赛场门口,把以上不幸携带这些禁忌物品的人们拍一下,应该是个不错的专题。

Photo Camp18!

Photo Camp8的现场,那次camp的主题也是故乡。 竟然半年没有做Camp了!已经谎报过几次军情,这回是真的——下周六(6月9日)六点半,Photo Camp18来了。 一再推迟的Camp18是因为制作一个无比复杂的盒子,整整忙了两个月,从卡片到小册子,盒子里一样一样地放着春节前做“还乡计划”收到的各种关于故乡的闲言碎语;盒子在五一发往印厂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上周三,盒子终于印出来了。在Camp18上将会和大家正式见面。 把盒子的发布和Camp放在一起,还有一个想法,它们一个是纸上展览,一个是幻灯放映,我希望通过不同的照片展示形式,让大家看到故乡的多个层面。 不管怎样,Camp这次真的来了。这周我会超级忙碌,也欢迎有空的同学来工作室给我们帮忙。 Camp现场我们还会以抽奖的方式送出两个盒子! Photo Camp18公告 photo camp18 周六(6月9号)晚6点30分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电话:88320741) 费用:门票30元(可乐,红茶,柠檬水畅饮)(门票费用用来租用场地和投影仪等服务,谢谢你的支持!)

“童眼”无忌

一位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女儿拿到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小家伙想到的,并非跑出去拍花花草草,而是将之伸到床底下,窥探自己平时看不到的角落,用它来寻找遗落在那里的玩具。 孩子很自然地把相机当作自己眼睛的延伸,他们的眼睛没有“摄影主题”的束缚。 设计师Sangik Lee即是用这样一颗孩童之心,设计了digimo概念相机。这台相机专为好奇的眼睛准备,如果你仍然愿意用眼睛观看和探究生活,它很乐意帮你四处张望: 这台概念相机如同乐高玩具一样,可以任意组合,核心部件包括机身,各种延长支架,远程拍摄遥控器。 放在地上,它可以拍下你滑板时的英姿; 安在自行车车把和轮子上,就能边骑车边拍照啦! 遥控拍摄可以带来很多奇遇…… 这台能激发人想象力的相机据说已经不只是一个概念,有些创意在现实中以及实现。 另一位意大利设计师Antonio De Rosa,也在努力把自己的概念相机“变现”。他设计的这款 Instagram Camera,它貌似一台穿着Instagram外衣的平板电脑,相机可以即拍即在社交网站上分享,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内置打印机,可以把拍到的照片打印出来。 设计师为研发这款相机发起了一场募捐运动,目前已经募集了五千美金,距离五万美金的预期还有一段距离。 这个闪闪亮的玩意儿,对于我这个手机还停留在老年时代(除了打电话什么都不能干)的人来说,似乎概念有些过于超前。但现在手机不能拍照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似乎少了很多表达的渠道。在各种围绕眼睛看世界展开的奇思妙想的推动下,摄影已经和以前大大不同。 这种不同,不止是摄影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它是摄影表达边界的拓展,以前有个说法叫做“手机摄影”,现在看来,它是多么的土气——随着各种概念不断变成现实,你会愈发认识到,其实没有“这个摄影”,也没有“那个摄影”,只有摄影。

枪炮与摄影

战地摄影师Ron Haviv的照片被用于武器生产商的广告,这个事儿最近在摄影圈里讨论得火热,也激起了人们对战争摄影这个话题站在不同视角的讨论。 英国学者David Campbell一直关注摄影与政治的关联,他博客上的这篇《枪与相机之历史关联》(The gun and the camera: an historical relationship)梳理了一段特别的历史——枪炮与摄影步调一致的发展。 以下就是对Campbell这篇文章的编译,他的博客值得探访,上面有一句话——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读的不够多。(”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reading enough” – Tod Papageorge) Campbell的文章以一则卡通漫画为由头,当年在The Australian上发表,作者Jon Kudelka。事件背景是2004年NBC的电视记者Kevin Sites在伊拉克费卢杰拍摄美国大兵在一座清真寺里射杀叛军,这一行为引起争议。漫画里,前是“shoot”,后也是“shoot”,因为shoot在英文里同时有“拍摄”和“射击”的意思。 Campbell指出,事实上,枪炮和摄影之间的联系并非只是字面上,它们的关联比我们想到的要更为紧密。 1860年代,后膛装弹枪支发明,化学药品被内置在子弹里,并在其内部装着引发开关,使得狩猎者有了移动的武器,并且不必担心弹药在脸上炸开。而在同一时期,干板摄影代替了湿板,也从化学药品上解决了技术对人的束缚,使得摄影者的拍摄地点更自由。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