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发声(一):在肯尼亚当义工

这是让影像发声系列沙龙的第一期,在这个沙龙出场的摄影师,将会和我们分享他们如何用照片帮助他人的经历。 去年第一次看到洪玮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时候,就很好奇,她如何获得到肯尼亚当志愿者的机会,又如何在那里展开拍摄呢?这篇长文,她其实很早就发给了我,我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它放出来,现在看来,作为让影像发声的开篇是再好也不过了。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到我们的沙龙来,谈谈你们和NGO,公益组织合作的经历。 在肯尼亚当义工 还记得我第一次经过贫民窟的时候,嘴巴不知觉的张大了,接我去住处的内罗毕大学AIESEC会长乔治开着车问我怎么了,我说我震撼到了,他问怎么说,我却一句话也说不上来。那是我第一次触碰那么赤裸、脏乱、集中的贫穷。满地的垃圾,车在凹凸的土路上剧烈颠簸。虽然在电视上看过,直接面对的时候还是像从没心理准备一样。 那是我到肯尼亚的第一天。 我没有预料到,原来行走在贫民窟,会是以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更没有想到,贫民窟里的花季少女,会走半个小时的路到我的住处来帮我,并对我说一句,我们这么做,是因为爱你。 1416一直有在关注摄影师和NGO合作的议题,这也是我很赞同的一种合作方式。很幸运我在2009年7月到9月间在非洲有过一段和NGO合作的经历,虽然我做得不太好,但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你是怎么找到这个机会的? 2009年我大三,学校有个AIESEC的分会,提供国外实习的机会,经过一系列面试和语言测试后我有了参加国外实习项目的资格, AIESEC会有个数据库,里面有各种工作机会,然后我就选择了这个叫Living Positive Program(LPP)肯尼亚NGO(当时它还是CBO)。 AIESEC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平台,其实大家可以善用google,把国家名字加上CBO/NGO/NPO作为关键字搜索(如Kenya NGO),就能找到各种NGO工作机会,当然你需要有个判断。大的NGO运行规范,可能有机会和联合国之类的高端人士有接触,但小的NGO你能做的事也许更多,但糟糕的地方就是有些小型NGO会把你当摇钱树,虽然他们也不会强制你给钱,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 关于费用,如果NGO提供伙食和住宿一般都要缴交一些生活费,但相比吃住在外面便宜得多,我当时是一个月100欧,吃住都很好。我工作过的LPP也接纳不通过AIESEC的志愿者,但每个月要交200欧。 看到这也许你也注意到了,英语真的很重要。因为要做国际志愿者,信息搜索、工作生活环境大都是要用到英文的。 2.你的工作是什么? LPP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外镇Ngong一个旨在帮助艾滋病妇女自力更生,改善生活的组织,目前有相对稳定的36个左右的服务对象。组织的实体有两部分,一个是妇女作坊,雇佣老师教授艾滋妇女谋生技能,如缝纫、民族手工、制作蜡烛等,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另一部分是在mathare贫民窟里的托儿中心,照看2-5岁的贫民窟儿童,多是来自单亲家庭、艾滋家庭或者孤儿,让他们的监护人可以放心的去工作养家。 事实上,当人们不幸感染了HIV 病毒,并不是像大多摄影作品所表现的那样,总是气若游丝、骨瘦如柴、皮肤溃烂。如果能接受适当的治疗,就可以尽量处在无症状期,还可以正常生活好些年,并有工作能力,足以照顾小孩长大。 我的队友们来自芬兰、奥地利、坦桑尼亚、加拿大和台湾地区。我到的时候,大家已经写好了翻新托儿中心的策划了,直接就加入了筹款的行列。建房子的时候,为了节省资金,只请了一个木匠指导,大家是自己亲手把房子建起来的(也真是见识了贫民窟的铁皮房是怎么建的,还好那里没有飓风和地震)。 除了普通志愿者的工作(拉赞助,翻新托儿中心,建立蜡烛工坊)外,我花了很多的时间采访、拍摄、写作和对外发布稿件,拍了三个主题的小project,和奥地利队友一起写完了家访过的所有妇女的档案,最后制作了感谢卡发给有捐款给我们的人,把我拍的一些照片冲了出来,自己裁黑卡纸裱起来,用不干胶贴到LPP展示厅的墙上做城一个小展览,展现LPP的工作内容。 3.那么这次合作有何有益,出了什么问题? 和LPP合作,最有益的就是你可以极快的得到被摄者的接受,很贴近她们的生活。并且这些艾滋妇女多已正面接受自己是感染的事实了,在她们面前取得照片没有太大障碍。当然事前我也有请当地社工帮我给大家说一声,以后我会多多给大家拍照,大家都还挺开心的同意了。我平时经常和她们在一起,她们也不会特别注意到我的镜头。后来我也洗了照片送给她们。 LPP有一些工作一年有余的熟悉情况的当地社工,她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大多艾滋妇女出身贫民窟,英语只是会一点,要说得多说得深还是要用斯瓦西里语,采访的时候当地社工就当了翻译。另外,贫民窟就算是在白天也是有危险性的,做家访时最好还是要有熟悉环境的人陪同。我工作的第一天我和奥地利队友就被一个满口黄色用语的醉汉尾随,那时候要是被拖进旁边的铁皮屋怕是也未必有人打救,还好托儿中心离得不远,我们一路快走,托儿中心强悍的的厨师大妈看见了出来帮我们赶走了他。 虽然去肯尼亚前我也看了图书馆里关于肯尼亚的几乎所有的书,LPP也会给我整个社会问题的宏观解说,还是颇有收益。因为NGO这个纽带,以及同时是志愿者的身份,感觉自己和艾滋妇女发生了直接的联系,那种感觉很真诚,很好,我觉得它可以给摄影师的很多思想和行为带来正面的引导。 但是我这一趟问题还蛮多。 接着上面所提到的语言问题,因为中间隔着翻译,我相信很多信息都有流失,并且也很难深入交谈,也无法判断对方的语气,以及是否有撒谎。注意我上面说,极易得到被摄者的“接受”,并不是说“信任”,因为采访后我回到办公室和LPP的负责人Mary聊天经常会发现有些关于这些妇女过去的事实并不准确,比如她们不会说自己的“零工”是卖淫。但我觉得我也没有必要去挖这些了,就像Mary说的,“who doesn’t have (…) Read more

让影像发声,用照片助人

照片助人,这个词儿我最近听到过两次。一次是从杭州都市快报的年轻摄影记者贾代腾飞那里,他说自己争取每年都用照片帮助一个人,“照片助人”也是他们整个摄影部的“部门文化”。 第二次听有人到将摄影和助人直接联系起来,是Sue Anne Tay的邮件,上海一群Flickr摄影师参与了一个名为“Help Portrait”的全球性摄影助人活动,他们为60个农民工家庭拍摄照片,每个家庭都得到了一张8″×10″的大照片,和四张小照片。 贾代腾飞帮助人的手段是借助新闻媒介,发表照片,提出问题,让被被摄者获得最大的声援,Sue及其团队助人的方法是把照片回馈给他们的被摄对象,不过,在这个事件中,摄影师的“作品感”完全丧失,为了保护被摄对象的隐私,他们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照片。 点开Help Portrat的网站,有一行很醒目的字,“照片是有价值的,请利用你的器材,你的技能,你的时间,给那些需要的人拍摄照片,并送给他们”。活动的创始人谈到:“这一次,我们不想看你的照片,这一次,你不是‘拍照片’(take photo)而是‘给照片’(giving)。这些肖像不是为了充实你的作品集,你的网站,或是为了出售。这个过程不存在任何金钱关系。” 的确,照片的价值多元,唯有金钱和名望无法衡量。 当使用照片报道一个社会话题,如何让受众把对话题的关注从简单的“视觉冲击力”上转移开去,更为直接地切入话题本身?本周日,我们即将开始一个新的workcamp工作营,本来只想招募五人,但报名的人很多,且都充满期盼,我们已经将人数扩充到9人。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营员要和一些公益组织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展开各自项目的拍摄。 外地不能参与工作营活动的朋友,也不要着急,这个月我们要新开一个以“让影像发声”为主题的ofpix系列沙龙,现在吹响集结号,欢迎你们参与,请就以下话题分享你们的经历和经验: 1,我如何和公益组织,NGO组织合作,为他们拍照。 2,我如何用照片帮助他人。 请将稿件发到ofpixcamp@gmail.com   期待您的分享。

WorkCamp工作营第二期招募

workcamp工作营 观察城市  电车观察法小样 怎样?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给生活添一些温暖。WorkCamp第二期来了,这一期的主题是 社会纪实摄影 这个WorkCamp工作营也是去年“让影像发声”活动的延续。 社会纪实摄影的出发点是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目标是将拍摄自社会现实的照片还给社会。 社会纪实摄影师通常要和NGO组织,公益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慈善基金会合作,才能让照片发出更大的声音。去年,我们尝试了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完成拍摄项目的模式,今年我们仍然会牵线搭桥,促进双方的合作。 与观察城市的工作营一样,我们要学习和拓展的同样不是“摄影”,而是探讨“摄影能做什么”这个问题。 WorkCamp是一个收费活动,这次社会纪实摄影工作坊是免费的。摄影师志在帮助社会,我们也愿意为这些做公益活动的摄影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WorkCamp工作营计划表如下: 时间:十二月一个月,集合时间将利用三个周末的时间 地点:北京 奇遇花园咖啡馆 WorkCamp工作进度表: • 第一次野营集合 上午:讲座和讨论 讲座主题:《什么是社会纪实摄影》,讲座人 任悦 讲座内容: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脉络,拍摄方法,与NGO组织的合作,基金申请等相关问题 下午:研究选题 摄影师将获得本次合作的NGO组织的相关介绍,制定初步的拍摄方案 • 第二次野营集合 上午:讲座和讨论 讲座主题:NGO组织和社会纪实摄影师的合作,讲座人 待定 下午:讨论自己的拍摄主题 • (…) Read more

WorkCamp 招募营员

这两天终于把camp10的照片放完了,借着camp10街头摄影的余温,下面要出场的是教室的一个新鲜活动:workcamp PhotoCamp不是一个静止的观片活动,WorkCamp会更热闹。 1416 教室在鼓楼的聚会 Camp这个词在英文里有“野营”的意思,我们一直倡导PhotoCamp的“野性”,希望它要热闹,要嘈杂,要有交流甚至是争论。在PhotoCamp的幻灯播放环节,我们通过交换东西,鼓励大家带自己的名片,邀请图片编辑参与,设置肖像拍摄游戏等各种活动,努力使这里成为一个交流的场所,而不只是观看摄影作品的地方。 现在,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野营”活动再往前推进一步, WorkCamp将是这样一个活动,营员一起学习观看,一起外出拍照,共同参与照片的点评。视觉将是一个纽带,一种观察方式,一种交流的桥梁,并不是目的。 怎样?在这个苍白的冬季里给生活加一些盐。 1416的小石板观片活动 下面就是WorkCamp第一期的主题: 观察城市 本次WorkCamp结合camp10的街头摄影主题,鼓励大家用摄影的方式观察自己生活的城市。倡导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思考,多元切入,将摄影看做表达媒介。 这将是一个收费的活动,600元每人,费用会用于租借场地,也将用来支持ofpix的其他公益活动。 WorkCamp的野营计划表如下: 时间:十一月一个月,集合时间将利用三个周末的时间 地点:北京  奇遇花园咖啡馆 WorkCamp工作进度表: 第一次野营集合  上午:讲座和讨论 讲座主题《观察城市的方法》,讲座人 任悦 任悦将根据《诚品》第70期文章《城市方法学》里所提出的6种观察城市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为深入地观看城市,并一起分享摄影师的作品。 下午  集体外出 用“电车观察法”观察城市 第二次野营集合  上午  讲座和讨论 讲座主题《都市报与城市摄影》,邀请都市报摄影师一起分享他们的照片,探讨都市报和城市摄影之间的关系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七):无力的影像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七篇文章,作者王文静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摄影,做了几年自由摄影师之后赴法国留学。尽管她的摄影作品将在第六届金边摄影节展出(展览主题是亚洲女性摄影师,一共有15位摄影师参展),她声称自己本“来是想出国学摄影,结果学着学着就走歪了,而且越来越歪……” 法国学校学校分为两类,“ecole”:学院和“universite”:大学,ecole的教学体制和国内美院差不多,而universite则偏重理论的学习。 我就读于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 de Bourges(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位于法国中部。 法国美院一般会有design和art两个专业,布尔日美院则只有art (造型艺术)一个专业。本科三年,研究生两年。我在这里重新读本科,从08年10月从2年级开始读,目前刚刚三年级毕业。 法国美院系统最大特点是不按照媒介分专业,也就是说不会分为油画/摄影/多媒体之类。工作方式是学生提出所谓的“problematique”,可以理解为提出问题,寻找表达的主题,然后通过一个forme来说明,这个forme就是所用的媒介,影像、声音、文字,只要你觉得能够表达主题,就没有任何限制。 所以我“不是在国外学摄影的”,或者说本来想学摄影,结果学着学着就走歪了,而且越来越歪。 不过,学校的摄影评论课程却是我的最爱。我对当代艺术摄影、摄影师、艺术家的认识,大部分都是在这堂课上得到的。老师Pierre Savatier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他会从图书馆找艺术家或摄影师的画册,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把一个主题串一遍。有时他会发一篇文章,一本书的节选,或者某期艺术杂志比较好的文章让我们回家阅读,下次课一开始进行讨论,然后他再介绍艺术家作品。到了新学期之后,则升级为不再是他发文章,而是我们自己找文章,发给他和同学,然后他根据这篇文章讲课。 Pierre差不多是我们唯一一个摄影老师(目前又来了一个),他是做物影的,这个唯一的摄影老师经常开玩笑说自己不会拿相机拍照。 学院对我们作品考核的框架是:作品+表达(présentation)+参考(référence)。老师会问我们这样几个问题: —-(Problematique)提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Forme) —-怎样进行工作的?你的方法是什么?(methodologie) —-作品之间的联系 —-某些细节说明了什么 ——最后会留下参考(Reference):艺术家、哲学家、小说、漫画。有个绘画的老师看完我的作品让会让我读一些小说,而往往这些小说是我以前读过的。 点评摄影作品也是如此,Pierre 要求必须用相纸把照片打印出来,在电脑屏幕上或者在普通A4纸上的照片他一般不看,随后他首先会看你为什么要用摄影这个媒介,你把这个媒介当作一种表达工具, 利用它来讲话,还是在讨论这个媒介本身是什么?然后他会把你的作品放在艺术史或者摄影史中,帮我们剖析其所涉及的语境,以及这一问题是怎样发展的,参考的艺术家都有谁。 基本上,他在帮助我们分析你为何用摄影这个媒介,利用这个媒介的方法,之后的可能性是什么这样几个问题。当然他不是在作品上贴标签,而是提供一种开放的联系,帮助你找到你自己的方法和你自己对摄影或者影像的认识。我记得我刚到的第一次课他就问我为什么来, 如果是只学摄影,尤其是技术,这个学校不适合你,因为完全讨论的是不同的问题。 除了Pierre,其他老师都不是做影像的,但他们更加会打破照片的框框,站在这个媒介以外看问题,通过别的媒介对影像本身进行补给。 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愈发感到影像的无力感。从二年级第二个学期,我问自己摄影是什么?为什么我要用这个媒介?就此卡住。我有一整年没有拍照片,或者更长。 事实上,到法国的第一个学期末,我读了Jean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六):思想与思绪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六篇文章。此次出场的Taca同学,是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摄影系(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肄业生。 摄影是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最好的专业,在全美摄影专业的排行中也名列前茅。美国最早一批学院派摄影师就诞生在这里。 不过,这所与柯达总部毗邻,与摄影光学化学研究一同成长的著名院系,一个全称叫做“摄影艺术与科学”文理兼容,科学与艺术同行的独特学院,为何不能笼络住Taca,以下就是这个“在国外没学摄影”的同学的回答: 我在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IT)摄影系只呆了一年。 毗邻柯达公司的RIT有美国最古老的摄影系,但历史也不过百余年。RIT以学风严苛而著称。自 Jerry N. Uelsman伊始,对技术,工艺与摄影媒介本身的偏执般的狂热便延绵至今。第一学期必修 的课中就有胶片涂布的化学材料种类与用途,层数,厚度与感光特性关系之类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理工课程。 我的导师是位德裔老者,Gunther Cartwright, 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教摄影,摄影。一生未写一 本著述甚至一篇论文,原因是他认为这些都与教学无关,所以直到退休仍是副教授。为人行事是 典型的德国人,严谨,真诚,却又不近人情。 第一节课开始,Gunther便扔给我们一个问题, 摄影是什么? 同学有答为表达自我的工具者,有引经据典长篇大论者,有开始解释摄影本源者。 “Photography is business. ” 老头幽幽的说。 最初的课程大都围绕着照片的制作与构思解读展开。制作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手工黑白的反差与密度,手工放大的色彩与层次都有具体的要求,几 乎每次作业就要用上几盒相纸,在暗房熬几天才能通过。在几乎每次Critic都有同学被批评哭后,大家都都觉得Gunther对我们的要求过于苛刻了。几日后他带了自己的照片来给我们看,我第一次看到手工放大的彩色负片,色彩能比正片还要鲜艳纯净。不夸张的说,直到现在,我还没见过比那几张片子更出色的手工彩负放大工艺。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五):让心态变平和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五篇,从本科到硕士,我们又迎来了一位博士。 王溪目前就读于英国波尔顿大学(Bolton University),正在攻读摄影博士学位。波尔顿大学在中国和大连医科大学联合办学的摄影硕士项目(目前已经转移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给我印象深刻,平台国际化,注重新闻报道实践,从这里成长出很多优秀的职业摄影师,王溪在这里完成了硕士项目,对于学术研究的偏好使得他前往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今年是他的第一年求学生涯,大多数日子都泡在图书馆里。让我感慨是,和前几位分享者一样,对他来说,最深的感触似乎仍然不在摄影: 分享者:王溪   就读于英国Bolton大学,攻读摄影博士学位第一年 4月末,顶着冰岛漫天的火山灰,忍受着时差与饥肠辘辘来到了遥远的大英帝国。此时恰逢英伦三岛一年最美的季节,漫天飘舞着粉色花瓣。拖着行李箱,走在花海中,我却依然强迫自己,不要太多欣赏周围的美景,要暂时停止回忆硕士的同学和伙伴们,赶紧做出一番事业。 在学院的办公室,因为是这里仅有的两个华人之一(另一位是香港学设计的同学)众多老师聚集过来,有说有笑,谈话间无非天气、英超、茶和中国菜(广东菜)。此时,我仍然亢奋地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希望导师高标准、严要求。而他却笑笑说:“最近的要求是——enjoy life, because it’s so short. (享受生活,人生苦短)。” 在各种迷惑错愕之中,我完成了和导师的第一次谈话。告别的时候,导师约我一起去看博物馆馆藏照片,他说:“Wonder(本人小名),你起码要首先看到你要研究的,才能去着手深入啊,别那么心急。” 最初的几天,待在宿舍里,窗外满是花的树马上就要伸到面前,松鼠、鸟、还有一只天天晚上拜访我却并不相识的猫。在吃遍了赛百味,汉堡王,肯大爷和麦叔叔之后,我决定自己学做饭,于是把firefox主页变成“美食天下”,同时也开始了市场的讨价还价。 好吧,Enjoy life! 忽然想到“教室”中,任老师的文章,关于在纽约长岛吉姆.都利家“闻花香”的故事。我发现,而对我而言,来到英国,最大的收获是如何让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几个月前,当还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新媒体的未来,媒介革命,Ipad,电子墨水,报纸倒闭,mediastorm等等,这一切似乎都那么激动人心,都是摆在面前一个个的大机会,我却决定在放弃追求它们,离开实践,去做学问。准备读博的时候,我的硕士导师大卫.克拉克博士告诉我:“做学术,就要忘掉过去的一切,集中精力去让自己沉浸在你的领域。” Chethams’s Library 英国最古老的图书馆,很多关于中国的古老画册,从17-19世纪,通过文字与绘画,描述早期西方对中国的态度 在安静的英国,闻着花香回头望去,再次有这样的感觉,过去的自己,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浮躁。 我重新拿起《论摄影》,静静的阅读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百年前的中国故事,或是花上一个月去寻找藏匿在各大博物馆角落中的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与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的老照片,这些行为,也许并不一定有什么立竿见影,但是,每一步都是坚实的,都是一种积累。 英国媒体博物馆,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刊,英国人付兰雅翻译的《照相略法》 英国媒体博物馆,托马斯.查尔德的拍摄的北京城,1876年 英国的博士教学十分严谨,一堆堆的计划表格并不在乎你明天能写出什么,而是要你知晓如何在几年内计划自己的学习步骤,对问题是不是真的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前行。周一到周五,是研究的时间,此刻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耽误,而到了周六周日,你却应该什么都不要想,关了电话,野餐、聚会、音乐、英超,或是整修花园与做自己的爱好。生活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两者的平衡,体现的那么完整。回想过去,我们很多时候都跟几个月就交工的大楼一样,一直在企图迅速拍出一张照片、搞出一个事件、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明天就能一夜成名。 在安静的日子里,每天看照片,重新品味老照片,有时也会想起摄影最初给我们的快乐:是那些感动我们的照片促使我们拿起相机,坚定不移的走向“烧钱”、职业“烧钱”、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四):多一些对生活的感悟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四篇,分享者是赵依依,她目前正在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攻读纪实摄影方向的硕士。这所学院是伦敦艺术大学六所学院中的一所,据称也是伦敦艺术大学这六间学院中第一所开设摄影研究课程的学院。打开学院的网站就会嗅到一股新鲜热烈的空气,怪老头马丁帕尔是学院的常客,这里非常重视让学生用作品说话,强烈建议点击纪实摄影项目网站上的学生作品链接和课程的博客去淘宝。 分享者:赵依依,目前就读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纪实摄影方向硕士。 与我而言,读这专业和到英国来都是有点凑巧的事,有点像一条船快靠岸了又突然转变航道了,估计是和伦敦有缘分。起初开学的一个月非常有趣也伴随着不适和一种小失落,从此要把摄影严肃看待了…… 学院的摄影系在硕士阶段开设纪实摄影和纯摄影两个方向,课程结构的设置完全不同,我属于纪实摄影方向。我的导师John Easterby做过八年的马格南图片编辑和资料部主任,也是IPG图片社(Independent Photographers Group)的创始人,现在除了指导我们还会做些策展工作。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宁愿看到一个华丽的失败也不想看到平庸、安全地纪录。他喜欢新的尝试。 第一学期非常繁忙,每周都有一个主题的实践拍摄、讨论和一周一次的新闻纪实摄影历史理论课。理论课以授课加讨论为主。因为班里同学们的水平不一,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内容。 第二学期是两个选修课:多媒体(multimedia)和摄影与非盈利组织的合作(photography working with NGO),算是比较实用性的工作室式教学。此外,这学期还有一个集体拍摄项目和一个关于人文关怀的专案研究(case study)写作。集体拍摄项目要每个人在伦敦elephant & castle区(有点巴黎暴力13区的意思)寻找个体,拍摄故事,内容体裁不限,但要体现出这一区特定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风貌,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六年,是该课程的一个传统吧。(点击这里看赵依依的elephant&castle项目作品) 第三学期是毕业作品的拍摄和论文的写作,也就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 每学期都会有不同摄影师到班上参与我们作业的反馈讨论(如Patrick Sathuland),还有有国际摄影师的讲座(如Zed Nelson),我们也会去参加集中一天的研讨会(如The Third Frame)。第三学期老师会征求学生意见,请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摄影师、出版商、图片编辑、策展人等专家点评进行中的毕业作业拍摄。 这个学院有趣的地方是,有个两年的纪实摄影网络在线教学:有授课、课下实践、课上讨论、论文和毕业展。除了课下实践和最后在伦敦print space画廊展出毕业作品外,其他基本在虚拟空间进行,同学们通过winbar、twitter、ning、facebook、google group mail等一切能利用的网络互通工具交流学习,这个课程的指导老师是Paul Lowe。 老师们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从每个老师不同的视角和积累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没有统一模式。比如静物摄影师Peter (…) Read more

工作坊学员作品:妈妈

作者:沈伯韩 按照摄影师最初的思路,这组作品的题目或许可能是《孤独症儿童QQ》。但随着对这个家庭了解的深入,摄影师改变了自己从大多数人的立场出发的偏见;从如何拍到让人看后震惊、悲伤、感动的影像, 从试图用这些照片唤起人们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摄影师发现,最打动他的是QQ的妈妈,她内心的挣扎和蜕变,她的宽容和耐心,她如何艰难地让一个“意外事件”重新纳入正常的轨道。在她写给摄影师的一封长信中,摄影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拍摄思路。 这组照片该如何起题目呢,我想了很久,尽管和李亭葳的作品题目重复了。但是最恰当的还是这两个字吧:“妈妈”——虽然简单,却包含一切。 QQ妈妈写给摄影师的一封信: 也许读者阅读这些图文最初的出发点是对“异常”的猎奇和对这些家庭的困境和苦难的同情,但我十分希望他们读过之后能有些思考,观点会有所改变。希望他们能够更宽容地看待“异己”,更能接受世界的多元。 人类的生命形态本来就是多样化的,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异常”?这只是多数人依仗多数的优势来制定的。所谓的“孤独症”是一种疾病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异常”,而是对世界的感知与我们的不同而已——他们有他们的文化,就像一个世纪前英国人看我们的文化,或更多世纪前哥伦布们看印第安文化一样,他们的已经逝去,而我们的一息尚存…… 作为“正常”人的你我,又有谁敢说自己就是“正常”的呢? 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善于隐藏不同,而孩子们纯真地把不同全写在了脸上。 主流看法是,孤独症有三大特征: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但更“前卫”的看法、也是我更认可的看法却非常不同:这三个特征,并非孤独者特有的和本质的,而是由于环境(即我们)对他们的反馈和反应逐步将他们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特征其实是我们的作品。 总之,给别人贴标签以及非要照着某种标准改造他人实在是种不文明和不人道的行为,也许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连自己的不同都接受不了,又谈何接受他人的呢?那就以先爱上自己的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开始吧。 东拉西扯了一堆,都是自己的偏执想法,见谅。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些从多元生命形态和文化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说明文字,也许对读者了解照片的深意能有些帮助。孤独症是旷世的医学难题, 病因病理病程治疗都无人能解, 但也许我们换个角度从社会人文的视野来看,有关他们的一切问题其实本不是问题——问题都只是来自于我们为己和为人设定的框架而已。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对各种社会存在的宽容程度, 非常希望QQ在你的作品中能够唤起读者在这方面的一点思考。” ——QQ的母亲 (ofpix工作坊学员的作品到今天就全部放送完了,感谢你们对工作坊的关注。)

工作坊学员作品:妈妈

作者:李亭葳 你看到的这组照片并非是亭葳在工作坊期间完成的作品,相反,是她参与工作坊之前递交的申请照片。她也许是一个工作坊的反证(从技术层面上的摄影不可教),我们最终否定了她工作坊期间的照片,依旧选择了这组照片展示。 “那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我在观察我的妈妈,而她自己可能看不到,无法觉察,我希望能够把她的样子记录下来,给她看。” 这就是这组照片诞生的背景。 对于李亭葳来说,她并非对此表示满意,“它们是带有生活记录色彩的照片,隐含了些许感情能触动到大家,却多有讨巧的倾向。拍自己的妈妈只是我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直觉性的也无目的地。直到现在我都还固执地认为带有隐私性的拍摄记录类似把自己当卖点,如果摄影师自己的身份、角色和故事不干涉读图,只是图片以第一人称在说话,会是多大的挑战。大多历史留名的摄影家都是静悄悄的,那种很牛的自我隐藏的境界又是一座珠峰。我仍然还是想拍与自己的生活有距离的人或物,有些执迷不悟。” 我也希望她能够探索下去……这种直觉继续下去,理性化之后又会是怎样…… 对于我而言,每次看到她的这组作品,都仿佛有些东西如鲠在喉,却又难以表达——我们是否也这样仔细观察过母亲,或者说,我们是否胆敢这样近距离地去观察母亲?

我在国外学摄影(三)为自己拍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三篇,分享者是Max,他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读摄影本科。这所学校是美国摄影学院派的发起地之一,著名的策展人、摄影史学研究者Van Deren Coke曾在这所学校教书,他所策划的展览“画家和照片,从德拉克罗瓦到沃霍尔”,追踪了画家如何利用照片的历史,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展览。Van还筹建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博物馆,馆藏的Walker Evans和布列松的作品都由他本人捐赠。 Max学业非常繁忙,但他还是很快给我发来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的课程结构和他的一点学习感想。感谢他的分享! 分享者:Max目前就读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本科。 我就读的新墨西哥大学, 学校处在地广人稀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中,摄影系是学校里的艺术学院下的艺术和艺术历史系的一个课程包,但这是美国最早一批将摄影引入大学的艺术院校之一。 艺术史系下又分成两个专业:工作室艺术(Art Studio) 和艺术史(art history), 我在工作室艺术的本科学习,要求是需要有 18个课时的艺术史和 52个课时的工作室艺术。在工作室艺术的课程中,必修基础是绘画(drawing)和平面设计( 2D design), 3D平面设计(3D design),还需要有三门课是从 基础的电子艺术(electronic art),小型金属艺术( small scale metal construction), 陶瓷(ceramics), 摄影(photography),绘画(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二)学会表达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的第二篇,上次出场的是曹良宾同学谈的是MFA的教育,这次周仰分享的是在英国攻读新闻摄影硕士的经验。她给我发来了很多资料,让我非常感激,以下这篇文章是她的一些“闲言碎语”,但里面很有料。文中提到的她的老师柯林雅克布森(Colin Jacobson)是最早将图片编辑专业知识和理念带到中国的一位英国图片编辑。 分享者:周仰(罗宾),目前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读新闻摄影硕士,来自上海。 个人网站:这里 个人博客:这里,她曾经翻译过一篇很长的马格南摄影师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我的学校位于伦敦,我的新闻摄影硕士课程学制一年,校园在伦敦4区的Harrow,虽然有点偏远,不过图书馆和设备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专业原先的课程指导是资深图片编辑Colin Jacobson(Reportage杂志创办人,做过两届WPP评委会主席,做过Observer和Sunday Times的图片编辑),不过今年教完他退休了(好可惜),以后的指导应该是foto8的编辑Max Houghton。 There we are   周仰摄影 我们一般周二和周三上课,其他时间全部都用在拍摄上,以下是课表 第一学期: 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讲解如何拍摄图片故事和编辑。最终作业是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8-12张图片) 媒介中的摄影(photography for publication):比较实用主义的课程,五个作业分别是——肖像、large business、宗教、health service和consumerism。对每个作业的用途也有要求,目前我就记得“宗教”这个主题的作业要求是要为杂志封面供稿。 印刷时代的新闻摄影历史和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printed (…) Read more

我在国外学摄影(一)理性与感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事实上,我们在探讨如何在国外学摄影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是在讨论如何在一种规范的学风之下学习观看,“看的规矩”是否存在,如何存在,摄影中的理性(自觉)与感性(直觉)如何平衡。 曹良宾的这篇文章正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他对“一种可阐释的观看”提出质疑,在文末,那个有关“天真”的故事显得意味深长。 感谢曹良宾的参与,希望更多的朋友分享你们的学习心得。 分享者:曹良宾,曾在台湾视丘摄影艺术学院学摄影,目前在美国纽约Pratt学院攻读摄影MFA。来自台湾 个人博客:这里 个人网站:这里 MFA 学什么?教什么? (MFA 为 Master of Fine Arts 的简称,一般译成美术、或艺术创作硕士。) 以我有限的了解,美国大学提供的 MFA课程,多为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的学习。虽然我申请的是摄影的 MFA,但实际上每学期摄影的必修课只有一堂。我可以任意选修其他艺术学科的课,毕业展里头就算一张摄影作品都没有也没关系。想做什么,自己作主,自己负 责。 Inner/city 曹良宾摄 「作品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希望观者怎么看你的作品?」「你所拍的,所关心的究竟是什 么?」上述几个问题,是 MFA学生常碰到的问题。对不少美国的同学来说,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多能侃侃而谈。就算偶尔遭受到批评,也多能解释自己的想法,即便有时候听起来像是自我防卫。 摄影评论与 New Forms的课堂,主要以此讨论、问答的方式进行。这里的老师同学大都十分和善客气,也会建议一些与你想法接近的艺术家作 品。简言之,MFA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学会如何清楚表达自己做的是「什么」(what do (…) Read more

集结号:1416沙龙——我在国外学摄影

1416暑期活动! 摄影如何学?这真是个头疼的问题,以前在camp里面讨论过所谓“学院派摄影”,但是仍然过于宏大和抽象。我们能否从一些具体的故事出发?这个好奇心激发了我想做这个系列沙龙的愿望,能否请在海外留学学摄影的同学们讲一讲你们如何在国外学摄影:课程表,作业,教学理念和方法。(选择海外并非是崇洋媚外,完全是秉着学习先进经验的愿望) what you can see, you can photography, 看到就能拍到,这则早期的相机广告是否给我们传递了一些错误观念,你是如何“学会”摄影的呢? Experimental Relationship 摄影  Yijun Liao MF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我在国外学摄影”沙龙征人启示 1,现场嘉宾征集 欢迎有以下留学经历的朋友参与现场讨论, a,在国外高校的摄影或者相关专业方向学习摄影 b,在国外高校学习其他专业,但是曾经系统参与过一门或者几门摄影方向的课程学习 c,系统参与过一些非学位教育的摄影课程的学习(工作坊,摄影培训项目等) 请符合以上要求且身在北京的朋友给我发邮件,提供你的简单的留学信息,联系方式,如果有作品链接将更好。邮箱 ofpixcamp@gmail.com,我将根据您的时间安排沙龙研讨活动。 2,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