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街头,去哪呢?

去哪扫街?这是一个问题。对布列松的研究很多,但有没有人研究过他在巴黎喜欢在哪儿溜达?再比如,摄影疯子温诺格兰德又常出没于纽约哪个片区?我们做了一个“地点研究”,并希望能够给还乡计划拍小城的摄影师一些启发。 Read more

还乡计划第四季:故乡街头

还乡,是1416教室一个持续三年的活动。2011年,还乡第一季,我发出了任务,请大家为自己的故乡——一个可用自行车丈量的小城建立视觉档案。这一下子开启了大家对故乡的各种诉说。此后每年春节,愿意花一点儿时间和故乡照面的人,都会得到来自1416教室的一份特别的还乡任务书。 Read more

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第九回:摄影师生存指南

图片来源 这里 报道摄影师的自由职业之路,荆棘多过鲜花,我可不敢斗胆建议你踏上。姑且退一步,先来聊聊在这个丛林中的生存技巧。 OFPiX报道沙龙第九回就要开讲了,这一次我们邀请赵嘉携爱摄影工社新书《通往独立之路》与大家畅谈生存话题。 报道摄影师生存环境向来艰难。但这次沙龙却不是请大家来吐苦水的,我们希望参与者来谈一谈可能,生存的可能,我们可以怎样去拍,怎样去传播,以及怎样去谋生。或许这有些纸上谈兵,但让我们来试一下吧,去寻找光,而不是甘愿呆在黑暗中。 活动对参与者只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带一个报道摄影师生存点子来参加活动。 下周一晚七点,沙龙在西直门OFPiX工作室开讲,请私信@ofpix报名,我们将回复你进一步的消息。  『关于此次沙龙主讲』 赵嘉,报道摄影师,爱摄影工社发起人。著有《兵书十二卷》、《那时西藏》、《顶级摄影器材》、《一本摄影书》、《上帝之眼》等图书。  『关于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 报道摄影师不是在写抒情散文,他们要用事实说话。而叙事不是直白记录眼睛所见,经过“望闻问切”才能保证报道的准确,写出表象之下被隐藏的情节,通过摄影师的把控,相机才会说话,并且文采飞扬。 今天的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与陌生人觥筹交错,却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共处。走近陌生人,把故事讲给另外一群陌生人,这太难了——成本太高,回报太少。 还有谁会去为我们去观看这个现实世界发生的故事?颇有些不切实际地,我们做了这个“报道摄影理想实验室”。也许是你,你,还有你,只要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套子里的人,想要在有人气的生活里游荡,你就是我们想要一起说话的同行者。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不定期举办,务实而不务虚,正视且努力摒除偏见,以温暖的氛围让报道摄影师找到家的感觉。              

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你想听什么?

最近在做另一样尝试,带领大家从更小的单元出发探讨问题——这就是已经做了五次的“报道摄影师沙龙”。沙龙每次十几个人,话题皆围绕报道摄影,从这个核心出发观察疆域内中的各种现象,刺探它与其它领域纵横交错的边界地段。

报道摄影沙龙仍然秉承我们一贯的精神——要有一种人与人的交流,这种面对面的讲述与倾听,不能也无法被虚拟的交往所替代。我甚至有些抗拒录像与录音,因为那场域中的气氛、人情,不能被任何机器转录。 Read more

OFPiX读书会:《红旗照相馆》

上周二,OFPiX读书会第四回,阅读书目是《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书的作者晋永权现身工作室,带大家在照相馆逛了一圈。 关于这本书,陈卫星教授有篇评论,可以点这里阅读,这篇文章也是即将再版的《红旗照相馆》新书的序言。 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人民委员消失了》(The Commissar Vanishes: The Falsification of Photographs and Art in Stalin’s Russia) ,作者David King曾任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杂志的艺术总监,后来专注于收藏和研究苏联被篡改的影像,还出版有另一本书:Ordinary Citizens (2003)。遗憾的是这本1997年出版书现在恐怕很难买到。      

OFPiX读书会:昨夜的食客

始于1416年的便宜坊烤鸭,看样子必须找日子去吃一顿。 摄影:dawei   昨日读书会的后遗症是到现在我仍然消化不良。 读书会是从真正的食物开始的,我们尝试了粤菜,确切说应该是港式茶餐,因为时间的缘故叫了外卖,最终发现类似煲仔饭这样的食物,如果离开了其容器瓦煲,就完全变了味道。 昨天到场的食客一共16人,让我们的工作室显得有些拥挤。大家用爱吃的菜介绍自己,也引出了很多关于食物的故事。不过,尽管都为了食物而来,在场的却没有“美食家”,因为每个人钟爱的美食都很朴素,关心的是和谁一起吃饭,最爱的则是家里亲人做的饭食。闲聊期间,因为食物的南北差异,还小小地争论了一番。 因为人多,介绍一轮之后,读书时间所剩无几。这是一个遗憾。读书是个耗功夫的事儿,又正如tintin同学所言,一本没有读过的书,很难与之快速熟识,共鸣感也会差很多。这大概是以后读书会要解决的问题,它还是不能成为以读书为名义的聚会,这种模式肯定不能长久,或者干脆就叫聚会得了。 本来要和大家分享我临时抱佛脚读的《闲情偶记》,因为时间紧张就没有说话。把一些小小的感想放在这里。 其实我自己的生活很粗糙,这本书有关闲情,但我的生活完全没有闲情,被各种工作填满(当然,大都是些我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的工作)。这导致我对精致生活一直持怀疑态度,我们能做到这么讲究么?——我指的是从根儿上的讲究,来自本性成于天然,而不是装模作样地附庸风雅。 这本书是抽空在地铁里读的,四周虽吵吵嚷嚷却仍能一头扎进书中,那文字干净利落,作者狡猾可爱,让人充分体会汉语语言之精妙。关于食物,书中篇幅不多,专门有一章“饮馔部”谈吃,李渔给几种不同类型的食物排了座次: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肉食第三。 爱蔬食,李渔认为“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进自然也”; 鄙肉食,则“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食肉之人之不善谋者,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只是不复有窍也。” 在蔬食中,笋被排在第一。“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 各位今天如果在家做菜,在此奉上李渔关于笋的吃法,虽然现在不是吃笋的季节,但思路值得借鉴:“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 这种吃笋的方法让我心生向往,之前写过一篇叫做《白米饭》的文章,也是这个意思。李渔在闲情中追求的是一种顺从物性的态度,这正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所缺乏的;没有和物之原本的交流,人之原本也很难确立。想到这里,让我颇有一些想好好生活的愿望。 以上是我读书的收获。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读书会大家带来书和推荐的书,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罗丹妮,她细心地记下了每个人提到的书。 读书会还会有第四回,期待和你们的见面。 书单: 《食物與廚藝: 麵食、醬料、甜點、飲料》台湾大家出版社,2010年 《京味儿》三联书店 2009年 欧阳应霁 《香港味道》(1,2) 三联书店,2007年/2008年 罗斯.沃克《细胞因素》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陆文夫 《美食家》花城出版社,2010年 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舒国治 (…) Read more

让影像发声(八):留下物证

终于得到一位我喜欢的摄影师的消息——Ziyah Gafic,他的新书:“Quest for Identity” 最近刚刚出版。 第一次看到Ziyah Gafic的作品是在荷赛大师班的画册中,他报道了波黑战争之后对无名尸骸的鉴定和辨认。这场战争后有2万具无名遗骸身份得到确认,但仍有上万人去向不明。Ziyah的照片有着鲜艳的色彩和明亮的色调,与故事的悲剧色彩形成反差,画面很宁静,感觉就好像暴雨过后刚刚晴天的那短暂一刻。 这组报道是作者2001年荷赛大师班的作业,使用中画幅相机做报道摄影,在当时还不多见。 12岁到16岁,Ziyah Gafic的生活在萨拉热窝的战火中度过,随后他开始拍照。他说自己一直避免直接拍摄战争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因为这些故事并不能告诉人们战争的真相,“我从不相信那些高声呼号的照片,恐怖的图像,我想要的是轻声低语的照片,这比起大喊大叫是一种更好的传播信息的方式。” 为欧洲和美国的杂志做了多年的新闻报道之后,2008年,Ziyah Gafic对这种报道方式产生了厌倦,对自己作品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在他看来:“他们很快就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随后Ziyah重拾了当年的项目,这一次,他希望将自己的照片落到实处。没有任何特别的摄影技巧,他与公益组织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Missing Persons合作,翻拍人们的遗骸和遗物,这些照片构成的是一份有关战争的物证。 每一次拍摄都如同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助手把遗物的包裹打开,拍摄包里的每一样东西,然后记录包上的编码,以及每样东西的名称。这样观者能够通过照片准确找到遗物所在的位置。这些照片也将放到网上,供失踪人口的家属浏览查询。事实上,在Ziyah做这项工作之前,人们必须到现场才能认领遗体。 在公益组织的支持下,Ziyah的拍摄已经将近三年了,他说自己的拍摄风格变化很大,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他全力就是为了拍摄情绪化的照片,而现在他则抛弃所有的感情,以一种医学的态度,异常冷静地去面对被摄物,在物体和观者之间是一片空白,也因此没有任何打扰。 作为物证的这些照片,除了帮助亲人寻找失踪人口,它们同时也是有关一场战争的物证,记忆可能逐渐衰退,它们仍然在那里。 波黑境内的埋人坑,仍然以平均每月一个的速度被挖掘出来,Ziyah Gafic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本文编译自PDN,请点击原文看更多信息。

让影像发声(七):呼号,从虚拟到现实

“让影像发声”是1416教室的一个长期主题活动,除了让影像发声工作坊,还会介绍各种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以帮助被摄对象为目的的摄影活动。今天,我们把视线转向纽约。 美国纽约市中心的联合广场(Union Square),每逢节假日,总有各种集市——小摊主、穿梭的人流,物质丰富,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最近,这里出现的一个特别的影展,却将公众的视线引向饥饿。 展览由无国界医生和VII图片社联合举办,现场支起一个帐篷,这是无国界医生在一些食物匮乏国家工作的场所,如今,这个帐篷成了展厅。 帐篷里专门为营养不良婴儿称重的秤,显示了这个场所的特别,无国界医生在现场向观众讲解营养不良给两岁以下孩子成长带来的灾难。四周悬挂的大照片的摄影者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就是VII图片社的Jessica Dimmock和Ron Haviv,两位摄影师在现场解答观众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拍摄经历。Ron Haviv认为这个展览不是给观众灌输一个已经成为刻板印象的饥荒的场面,而是把问题带到实处——关注儿童的成长。展览现场还邀请观众签名督促美国政府为饥荒国家提供足够的营养食品。 这个展览还将在美国一些城市巡回展览。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现实的展览,VII还和无国界医生合作制作了一个虚拟的展厅——一个多媒体报道项目。 点击Starved for Attention(急需关注),就可以看到一个架构清晰的网站,里面是项目的总介绍,以及来自非洲布基纳法索,印度,刚果,孟加拉这些国家的有关儿童营养不良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静态照片影廊和视频报道。 这种报道摄影图片社和公益组织合作,联合制作大型在线多媒体报道项目,除了VII图片社,马格南,Noor也都曾操作过。这种合作使得这些有着理想主义精神的报道摄影师们,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严肃新闻报道缺乏经济支持的当下,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此篇文章部分内容编译自 PDN)

让影像发声(六):如何用照片“治病救人”

前时代周刊的图片编辑 MaryAnne Golon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医疗器械公司BD的视觉传播顾问。 在刚刚结束的美国Look3报道摄影节上,MarryAnne协同BD组织了一场对话,主题是:在医疗健康问题上,摄影师如何和医疗企业展开合作。 Mary F. Calvert 摄影,尼日利亚的小儿麻痹症患儿。此组照片获得了BD公司举办的摄影比赛的专业组摄影奖 这个话题听起来很实际,也许对于一些追求报道摄影精神层面表达的摄影师来说,显得有那么一点儿功利,但在媒体摸爬滚打多年,好不容易当上《时代》的图片编辑,却又很快辞职的MarryAnne恐怕对此深有体会。娱乐化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不断挤压传统媒体中严肃报道摄影的空间,对于新一代报道摄影师来说,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出口。MarryAnne在对话中指出:“这不是去售卖疾病,而是在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 这恐怕正是让影像发声的精神,不是让照片雪藏,甚至不是在媒体上传播照片,而是要让照片的声音真正到达需要倾听的人那里——让NGO用照片来募捐,或者拿给医疗公司促使其做善事。 James Nachtwey 对耐药性结核病症的报道是报道摄影师和NGO合作的范例 创立为报道摄影师捐款机构Emphas.is的Miki Johnson认为:“报道摄影师应该寻找多家支持者,比如NGO,做健康服务的公司和其他对自己摄影主题感兴趣的第三方,让他们来赞助自己的旅费,器材等。这应该成为摄影师寻求资助的一个主要方式。” 摄影师在和NGO以及医疗企业合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下就是来自专家的建议: 1.去询问NGO他们当年所关注的话题主题是什么,找到报道的切入点。摄影师应该聚焦于某处,而不是泛泛地探讨一个宏大的主题。 2.获得被摄对象的肖像授权是将这些照片提供给医疗企业和NGO使用的核心问题。 3.通过实地采访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这些信息正是医疗企业和NGO需要的,它们可以增加照片的附加值。 4. 在撰写资金申请的时候,文字材料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向潜在的资助者们展示你已经拍到的照片。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舍远求近”的方式,比如你所关注的健康问题发生在塞内加尔,你可以先从自己国内着手,拍摄有同样疾病的病人,以这些照片获得支持后再去海外完成报道。 事实上,疾病一直是报道摄影领域里备受关注的话题,在photo camp14上我也遇到打算以“癌症”作为自己长期主题的年轻摄影师陶金,他目前在红十字会网站工作。对于这些力图用影像做公益的摄影师来说,多渠道募捐将是他们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与此同时,如何利用医疗企业的资金同时又避免被商业资本利用,这也是让两者顺利达成合作的难点。 —————————————————————————————— 链接: Stefano de Luigi 关注发展中国家盲人的教育和健康问题。这组照片获得了BD公司的摄影奖,根据静态照片制作的多媒体,也获得荷赛今年的多媒体类别二等奖 BD公司举办了第一届“憧憬健康世界”(Hope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