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七日(五)

“我拍摄了很多风景,但是对隐藏在风景背后的这个国家的文化更加感兴趣,对于我 来说,中国,即是神秘的同时也是真实的。”这是摄影师Lois Conner在一次名为“中国五 十年”的展览上的作品阐释。(全部展览照片 http://www.asiasociety.org/arts/chinaphotos/photographers.html) 这又是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摄影师,不过Lois Conner在这里获得了艺术硕士的学位, 目前重返耶鲁教书。1984年她获得古根海姆奖金的支持摄影师来到中国,并由此开始了 在中国断断续续将近15年的旅行,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画册。 Lois Conner所有关于中国的摄影作品都采用宽幅摄影的手法,我时常觉得奇怪,这些 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竟然比中国摄影师还拿捏的恰到好处,她的作品莲花系列, 以及中国的河流风光,都好似中国传统的绘画。不过这也难怪,摄影师本人曾经在耶鲁 学习过中国绘画艺术。 Lois Conner并没有将三峡作为她自己的一个特别的专题,她对三峡的纪录是零星的, 主要源于八十年代开始完成的一个专题“通往天堂的河流”,其中部分与三峡有关作品与前面 提到的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一起出现在一个名为“上涨的河流”的展览中。 链接:http://apps.carleton.edu/campus/gallery/risingwaters/ 这个展览的策展人很棒,两个摄影师关于三峡的作品,似乎是一种强烈的冲突,因为他们 的风格完全不同,Edward Burtynsky以无比精确的拍摄方法客观冷静地记录人类对自然的破 坏,而Lois Conner的作品赞美自然,充满乡愁别绪,细腻而敏感。但却正是在这种冲突形 成的万千思绪中,我们对展览的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无忌论坛上也有网友介绍Conner,作为背景资料提供给大家:开始使用8*10英寸相机,后来 改用7*17大型坐机,这可是100多年前的德国Schwinn机器。她拍照根本不用测光表,完全根据 经验曝光。她的片子清晰、细腻、影调丰富。据说她的照片每张的成本为几百美圆,但Conner说 她拍片子脑子里不考虑成本,否则会干扰她的思路,从而摄影也就失去了意义。 (…) Read more

三峡七日(四)

Peter J. van Agtmael是一个自由摄影师,也许他不应该来干这个, 因为他在大名鼎鼎的耶鲁学习的是历史,如果放到国内,这大概 可能会是业内又一个津津乐道的案例,以此证明摄影也是一名学问, 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但是不管怎么说Peter是一个很不错 的摄影师,他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 一年的时间他都在中国拍摄三峡,不能肯定这就是Peter职业摄影 生涯的开始,但是这之后他就成为Polaris图片社的摄影师,开始 了周游世界的生涯。 Peter拍摄三峡使用彩色胶片,他将照片拼贴成长卷的模样,你可 以从作品中读出三峡原本的缠绵悱恻以及建造大坝带来的混乱。 作品网站:http://www.v8xphoto.com

三峡七日(三)

Holding Ground Under the Water,(留住淹没的土地)看到这个网站, 看到首页的那几行字,不禁悲从心来。 “所有的眼睛都如此专心地望着这条河流。。。。望它最后一眼留住记忆, 望它最后一瞥为了不能忘记,最后一次机会还能有一个可以讲给子孙后代 的故事。。。然后呢?你们又会在哪里?什么时间还能够重逢?。。。最 后一个机会了,我们还能赞美这条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河流。。。所有的眼睛都 专注于这一刻,历史的一刻。。。。。” 这段文字,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 Ben Sandler建设了这个专门的网站,用来纪念三峡,里面是图片、录像和 作者的手记。图片被仔细地进行了分类,比如面孔、移民、生活、符号、 城市、大坝,等等。这已经并非是简单的一个摄影师的一部作品, 而是一个资料丰富,充满感情的记忆档案馆。 摄影师的图片与前两日的照片风格完全不同,失真而又夸张的色彩,整体 泛黄的调子,非常情绪化,而他的用意并不在摄影,虽然图片是网站的重要 内容,但是他却自始至终都并未提及自己的摄影方式与摄影理念,我想,他 看重的是自己通过摄影中记载的这段历史。 http://www.holdingground.com/

三峡七日(二)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他有着非常明确的拍摄主题——工业景观——所有作品都 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摄影师怎样入手 拍摄的呢?下面是他的作品阐释: “我感兴趣的是工业社会对自然面貌的改观,从采石到煤矿开采,从石油到交通 枢纽,等等这些都是我细心观察的对象,这是我们如今这个伟大时代的独有现象, 自然界在今天这个高速运转的工业社会,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为了让我的想法 更加视觉化,我拍摄的主题都有着巨大的外观丰富的细节,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 垃圾场、尾矿、采石场以及炼油厂,这些地方都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但是却是我们 的日常生活的来源。” 这个摄影师如同一个外星人,站在超然于外的角度上,记录我们 所处的这个忙碌的星球,不动声色,目标明确。 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他上面提到的 那些变化,以一种非常极端的状态在每个角落爆发。他在中国拍摄的专题包括:老工厂, 中国制造 废物回收 造船厂 煤矿和钢铁 城市景观以及三峡。而Edward Burtynsky拍摄三 峡的故事刚刚被制作成一个纪录片——《人造景观》(MANUFACTURED LANDSCAPES) 按照Edward Burtynsky的拍摄计划,三峡无疑是能够 阐释他的创作理念的一个绝好范例,在表现手法上,与其它摄影师不同,他延续了自己一贯 的风格,“就是《百年孤独》那种“宏大叙事”:他永远使用大片幅相机,采取直接、正面的角 度,拍摄的是矿山、油田、工业垃圾、工地等工业积累所形成的壮丽景观。由于积累这一形象 的是工业对地球的侵损,他的作品往往由宽宏达到悲伤,有一种悖论般的抒情过程。”(此段落引自三联生活周刊) 摄影师作品网站: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 三联生活文章 (…) Read more

三峡七日(一)

前段时间就曾经有一个念头,平日网上乱窜的时候,发现不少国外摄影师都拍过 中国的三峡,很想把这些基于同一体裁,但是视角和表现手法不同的报道, 都收集到一起。借着国庆七天假期,我尝试来干这件事情。 今天介绍的第一位摄影师是Linda Butler,作为一位艺术摄影师,Linda的作品 被包括波士顿艺术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收藏。她对三峡的关注始于1992年, 当听说要建造三峡大坝的消息之后她决定要来这个可能要消失的地方来看一下。 第一次的三峡之旅让她一发而不可收拾,三峡两岸一种过去与现代杂糅的景象让 她震惊,传统的渔民、煤城、纺织工业。Linda因此往来三峡七次之多,2005年 出版了画册《印象长江》记载了三峡大坝建成前后两岸的景象。

那没准是你

配合“照片+声音”的话题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当年文章后面的留言很值得一看。 《美国摄影》杂志认为摄影师Jeffrey Aaronson的作品《那没准是你》(Maybe It’s You)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Jeffrey Aaronson将互联网上刊登个人广告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他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合作,随后摄影师使用20″ x 24″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他们的肖像,同时让被摄对象朗读自己所刊登的个人广告内容,并且录音。 这是一个奇怪的展览现场,大幅的作品旁边是个人广告,以及一个耳机,拿起来便可以听到墙上这个人的广告宣言。 “嘿,你听到了什么?”,现场的观众纷纷互相打听,因为虽然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心里都又不同的感受。这个展览,留驻了观众的步伐,让他们可以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同时还让每一个带上耳机的观众都与他人隔绝,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和作品进行交流。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一种所谓新的联系被建立起来。 Jeffrey Aaronson的这个摄影展也被称作多媒体摄影展,而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里,也有一件有趣的装置艺术展览很是吸引我,这就是杨千的动态绘画系列。他利用一个电机装置,将几幅绘画连接起来,并且呈现一种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为我们展示了罪犯与警察、护士与病人、被遗弃的孩子与离异的父母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下面这个叫做《外遇》的作品,随着男人肖像的移动,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 这些展览却也激起了我的小小的恐慌,愈演愈烈的多媒体展览,是否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起码我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多媒体强迫症,对着一个京剧展览,我的想法是, 如果能够把他们唱京剧的声音录下来……

我家也上照片儿了

Zy69问的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我还算是比较熟悉这组作品的前因后果。因为照片 的作者Patrick Zachmann来北京的时候我曾经陪同他拍过一天照片。 之前的邮件联系中,Patrick请我帮助他在北京寻找Crazy Building(疯狂的建筑), 以及建筑物外围树立起来的实景图广告牌。这些场景是他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的印象。他还有 另外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操作的选题:Night(夜)。因此来中国也要拍摄一些各个城市的夜生活。 由于Partick来北京后找到了自己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因此我只是陪同他拍摄了一天的照片。 我没有带他到别处去,我带他来了我家,我觉得我居住的小区就是最好的拍摄对象,非常疯狂, 一个个疯狂的豆绿色小窗户。Partick果然被我家的景色震惊了。下面就是他的作品, 我很高兴能够在著名的马格南网站上看到我家的居住场景,这件事不能被我们物业知道, 他们最近正在发动群众参与短信选举北京居住环境最佳的社区,原本我们这里排名第一,现在已经落后, 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案例加强宣传攻势。 我觉得小荷同志说的最好的照片就在你身边,就是你看不到,是完全正确的。这非常气人。 当我向Patrick描述我家楼下的钉子户是怎样被赶走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不拍?哦,是啊为什么不拍呢? Patrick打着飞机来中国,他跟踪一个四合院面临拆迁的一家人,拍摄他们的生活,他还有计划跟踪民工 乘过车过年回家。我非常诧异,这些非常本地的题材,怎么都是外国人在拍。我觉得一定是他比我们有 钱的原因,所以不计成本。我问了这个问题,你这些照片是否能够给你带来利润,他摇了摇头,他要拍 一些自己很不喜欢的题材才能够获得资金支持来做这些选题。 Patrick的确没有多少钱,他斤斤计较着自己在中国的每一点儿花费,在马格南网站上的这组上海的 照片, http://www.magnumphotos.com/cf/htm/FramerT.aspx?V=CDocT&E=2TYRYDMSME0N&DT=ALB应该是他夜和疯狂的建筑两个专题的组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个专题,更多可能是为了 销售的需要而组合的照片,是网站的作品,而不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 我家也上照片儿了,我家为什么不能上照片呢?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站在一个 外星人的角度看世界,或者说站在十年以后看今天,这是Patrick带给我的启示。

马丁帕尔的手表

2004年阿尔勒摄影节,作为受邀策展的客人,马格南的摄影师马丁帕尔送给他的客人 一个金灿灿的大礼包,里面是一本书,名字叫做《Saddam Hussein Watches》(萨达姆手表)。 这是一本并没有标准书号的限量版图书,装订和印刷都非常简单,题材非常有趣,全部都是手表的照片, 手表的共同点则是,表盘上都印着各种萨达姆的肖像。照片风格也极其简单,在微微泛黄的背景下, 是手表的照片,广告摄影的风格手法,咋一看上去,真的好像一本杂志的某页广告。 作者马丁帕尔是这样解说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摄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强烈吸引,每天我们在广告、杂志甚至是物件上面看到各种各样 的影像,我一直在收集各种各样对摄影的应用,比如明信片,而最近我开始收集各种物件。” “这些手表大多数来自伊拉克,上面印有萨达姆的肖像,有些是瑞士制造的非常昂贵的手表,而也有的是便宜货。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伊拉克士兵,甚至一些外国人都喜欢这些手表。 最后一个手表则是美国制造,反对萨达姆的。” 通过这本古怪的图书,马丁帕尔揭示了在那些俗气、粗制滥造的物体后面隐藏的人们的思想,揭示了消费 观念背后代表的社会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自我营销时代来临

如果你有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要做到极致。 移居英国的荷兰人Roelof Bakker在他的网站上这样描述他的拍摄项目:假如你一年内的每一天都带着照相机,每天都至少拍一张照片,会发生什么?一年内每天都要拍一张啊! 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去年,我参加了鲍昆老师乙酉年的观看,365天拍摄活动,很辛苦的拍摄了一年,(悄悄地说,中间也有偷懒),实话说,我的照片不比这个在2005年一天拍一张照片的外国佬拍得差,但是我却没有他出名。 我没有他出名的原因之一是我没有他够狠。为了推广自己的365天项目,Roelof Bakker的公寓成了伦敦一个最热闹的地方,他将自己不到一年的部分作品就在自己家里展出,他的公寓成了世界上最私密的画廊。除了照片,他还展示了一个录像装置作品,叫做365天365秒,他将一年的31,536,000秒钟浓缩到了365秒钟的照片展示中,让我们体会到时间的流逝。 Roelof Bakker自曝隐私的做法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同时也让前来参观展览的人纷至沓来, 但是我最喜欢来自美国摄影博客上对这一问题的评论,并且也与我们现在谈到的摄影市场有关联。Bakker的展览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是关于媒体的民主,就好像博客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出版商,廉价的录像设备和数码照相机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自由摄影师。但是这些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创作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作品的自我发行工作,就好比你现在可以用几千美金拍摄一部电影,但是你还要通过传统渠道将其卖给电影公司,才能与大众见面。在这方面,新闻摄影看起来是变革最大的,在网络的支持下摄影师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的作品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出口。 但是艺术摄影是否也可以沿着同样的轨迹运作呢?Bakker的卧室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影像收藏者可能仍然会依赖策展人和画廊经营者经过训练的眼睛来指导自己的收藏,但是有更多的大门向摄影师打开,比如Bakker在自己的作品进行之中举办的这个迷你展览,对自己的作品形成了很好的推广作用,现在他的作品已经应邀参与了一个伦敦的作品展。 可能Bakker的作品至多也就到他的卧室就结束了,但是他仍然留给我们很多关于媒介民主运动的思考,假如一个画廊不愿意展览你的个人作品,你可以自己展览它们,当艺术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人行为,然后生活本身就成为了艺术。 Bakker的网址http://www.rbakker.com/index.htm 美国摄影博客原文http://stateoftheart.popphoto.com/blog/2006/08/a_photo_a_day.html#more

艺术和“我”

艺术摄影和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作品中自我的位置,艺术作品是以“我”为中心的,而报道摄影则是以客观 世界为中心。当然,“我”与客观世界息息相关,所以这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比如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报道摄影的艺术化,并且也曾谈到过艺术家和公众的距 离,但是对“我”的态度,还是让它们一出发就成为两种不同的摄影形态。不过,今天的目的不是研究这两者的区别。 艺术作品中对“我”的关注,不是关于小我的无病呻吟。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阿拉伯神谕:认识你自己。在我看来,那些发人深省的艺术作品,其实都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我是谁”这样一个哲学命题。 之所以想起说这样一番话,因为最近看了几个摄影师的作品,他们虽然并非所谓的知名摄影师,但是他们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多对“我”的思考。 1, Ruth Admas的作品,是一个一天一张照片的故事,自从患上了何杰金氏淋巴癌之后,Ruth开始记录自己和疾病斗争的全部过程,她每天都为自己拍摄一张肖像,记录自己的沮丧,记录头发一点一点脱落,也记录自己的康复。她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不确定》“unremarkable”,她说这里记录的是一段在对抗心理和肉体双重压力时,心灵复苏的经历,你会看到起初的照片里是一个将要死的病人,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在顽强的心灵的支撑下,她奇迹般的恢复健康。 2, Kaylynn Deveney的作品叫做“对话”,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拍摄一个叫做Albert Hastings的老人,他进入了老人的私人生活,将拍摄的照片贴在一个小的日记本中,然后请老人在旁边撰写图片说明,他希望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仍然充满智 慧和充满希望的老人家,Kaylynn认为自己的作品除了在表现关于老人、家庭生活、孤独这些主题,还在探讨摄影师和被摄者之间的关系,他称自己的作品为 “Albert Hastings的视觉自传”,一个陌生人的观看,以及被摄对象自己对这些照片的经验混杂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对于摄影师来说,他挖掘了 Albert Hastings的“我”的生活。 3, Bill Finger的作品试图重建自己关于童年的印象。他回忆童年的生活点滴,随后绘制成草图,根据这个草图制造各种微缩模型,接着拍下照片,但是一旦照片拍摄完毕之后,模型将被毁掉,剩下的只有照片和回忆。 这些行为注入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思考,比如失忆——一些曾经令你困惑的情节会莫名的消失,还比如,回忆是不可靠的——在回忆中往往不自觉的装点自己的过去。于是,摄影师根据回忆重建了似乎可以触摸的现实,但却将这一切销毁,在留下的照片中,这些对往事的一瞥,仅仅成为通往过去的一座桥梁。 4, Dinu Li也在通过影像找寻过去,他是生活在英国的华人,作品“探访母亲的旅程”,是作者根据77岁母亲的回忆,逐步走访了母亲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比如在中国大陆的学校,中国香港的电影院,以及英国的乡间小道而拍摄完成的,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从前的状态,但是有的地方已经被时间完全改变。对于摄影师本人来说,这些对于过去的访问,也其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找寻,母亲的回忆也是作者的回忆。 5, 最后一个要介绍的是 Siri Sahaj Kaur,她的作品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完成,她的肖像作品中全部被摄对象都是陌生人,这些人都是看了她在网络上刊登的寻找模特的广告才和她联系的。在短暂的交流之后,摄影师会前往他们的家庭、学校或者他们自己喜欢的地点去拍照,但是,摄影师强调她无意去反映“真实”,她可能要将拍摄场地重新布置,可能要求被摄对象换衣服,因为在她看来这本来就是一个神秘的过程,你遇到了一些陌生人,他们邀你走进自己的世界。 在Siri的作品中,作者以我为中心,探讨和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相机成为了作者进入陌生世界的通行证,也成了她调查另外一个世界的工具。 (…) Read more

印度的新闻摄影

在经济上,这两年国内媒体热衷于把中国和印度比较,这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大国,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西方人眼中的神秘国度,更重要的是,两个国家的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超级巨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龙和印度象之争。 这引起了我的另一个好奇之心,印度的新闻摄影和中国相比又发展如何呢? 作为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评委,来自印度的Swapan Parekh,有这样一段话:“印度的新闻摄影长久以来笼罩在传统的沙龙摄影的气氛中,仅有的一些全国性的摄影比赛都是面向业余爱好者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出色的新闻摄影师,他们通过自身的力量拍出了很好的作品,但是从整体上讲,印度的新闻摄影仍然很落后,不过这两年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印度摄影师Arko Dutta拍摄的海啸就获得了荷赛年度大奖。” 的确,荷赛在印度的新闻摄影界深深地植入了它的影响,印度新闻摄影比赛是按照荷赛的体系进行的,荷赛大师班接纳了很多印度的学员,上面提到的Swapan Parekh就是其中一个。此外荷赛还在印度举办各种面向年轻人的讲习班,因此在印度新闻摄影界,能够在荷赛获奖也是万众瞩目。同时,由于大量外国人拍摄的印度题材的新闻摄影作品在荷赛频频获,这让本土摄影师也充满信心积极参与,每年参加荷赛的印度摄影师名单都是一长串。 如果用一些更具体的画面唤起我们对印度新闻摄影的理解,1997年为了纪念印度独立五十周年,在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艺术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印度:1947-1997”的展览,囊括了250幅摄影作品,策展人是这个博物馆的摄影策展人Michael E. Hoffman。这个展览是对印度历史的回顾,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对印度新闻摄影的理解。 展览的开始是两位摄影师具有历史意义标志性的作品。本土摄影师Sunil Jahah拍摄的1947年独立日前夕甘地的肖像,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甘地低着头面对着拥挤的人群,但是这个宁静的瞬间很快就被打破了,在Jahan的1948年的照片中,同样的卡车上是被暗杀的甘地,街道上同样也是拥挤的人群但是心中的愤怒超越极限。与jahan作品并列的是我们熟知的布列松的作品,他也出现在甘地的葬礼,布列松则更为专业地从全景到近景记录了整个仪式以及其中孕育的悲伤。 这一段历史作为开始,展览却飞速跳跃到当代印度,先是一个居住在新德里的美国摄影记者拍摄的印度教的照片,然后是年轻摄影师 Swapan Parekh 拍摄的印度非国民主义者。展览在印度和西方两国摄影师视线中的印度交替展开,但仍然以西方摄影师为主,比如萨尔加多拍摄的印度劳动者,马丽艾伦马克的印度玩蛇人,Steve McCurry的铁路工人等等。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进行这一段对印度新闻摄影的简单回顾时,似乎不时闪现着中国新闻摄影的影子:沙龙、荷赛、西方视角、本土摄影力量的崛起。也许下一个阶段,应该是印度象和中国龙在国际舞台上的角逐。

另一个亚洲

第十三届荷兰NOORDERLICHT 摄影节即将开幕。 本次摄影节的主展览是另一个亚洲——南亚和东南亚摄影展 Dinh Q. Lê  越南 我喜欢这个展览的线索,它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我的观看,东南亚本地摄影师作品 第二部分:他者的观看,西方摄影师拍摄东南亚作品 第三部分:历史的观看,东南亚历史照片 Yee I-Lann 马来西亚 线索虽然简单,但是展览的策展人给了我们观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为我们发崛了“观看”的乐趣意义

青海录播——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她?他为何让我们感动

Paula Bronstein是getty图片社的女摄影师,荷赛的评委,今年华赛大奖获得者。但是在她放映完自己的作品后,教室里很安静,没有提问,在尴尬的静默中,她结束了自己的展示。实际上,很多人心里恐怕都憋着自己的问题,但是却生怕提出来点燃了火药桶,于是只能让展示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Paula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是一个纳赫特威似的战地摄影师,出现在所有的冲突以及灾难的前线。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摄影师,但是我们不喜欢她的原因是她观看的态度太粗鲁了,广角、尸体,血腥,此外作品是摄影师自己编辑的,有些杂乱。 印度洋海啸 Paula Bronstein 我可以摘录她对几个问题的回答: l 为什么使用很多广角镜头 亚洲人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对隐私的认知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l 作为一个战地摄影师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每天都要考虑有没有住处,要考虑有没有食物和水 l 拍摄了这么多残忍的画面,你怎样才能鼓起勇气 开始下一次任务。Getty给与我不错的假期,在假期里我可以休息,然后继续开始工作 l 你拍摄的那些阿富汗妇女自残的照片是否在媒体发表 是的,因为getty有很多客户,他们都可以得到这些照片 也许是我们对Poula的期望值过高,她本来就是一个新闻记者,简单、直白的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她不是艺术家。有人说她怎么这么没心没肺,可是也许她只能这样才能不断的向下一个战场出发。 在此贡献我的一个链接 http://www.cbc.ca/beyondwords 这是加拿大cbs电视台的一个纪录片beyong the words(无法言说的故事),采访了25名当代战地摄影师,其中包括Paula。网站上有这些摄影师的访谈,他们的作品,此外还有一段视频文件。如果要了解当代战地摄影师,这里应该是一个大全。 与Poula带给大家的感受大不一样的是Alain Keler,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一个典型的法国摄影师。 Alain1997年获得了尤金史密斯纪实摄影基金,用这个基金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东欧少数民族的纪实摄影作品,作品名叫做“冬风”,作品按照四个季节,分成四个章节,从冬开始到秋结束。整个作品充满了萧瑟的气息。 但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是Alain拍摄他父母的两部作品。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常常争吵,导致他离家出走,但是当父母开始衰老,父亲疾病缠身,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却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爱和他对于他们的爱,于是他开始用相机纪录父母的生活。这部作品从早年的家庭相册开始,一直拍到2003年他父亲去世,可以说是法国版的俺爹俺娘。最后几张照片是,父亲的尸体运走,母亲进入了养老院,他们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关上了所有的窗子,时间定格在最后一张照片,是一个可能永远不会有人开启的门把手。 Alain继续拍摄他的母亲,每次去养老院探望母亲的时候,他都会带宝丽来相机为母亲拍照,然后在相片上记下日期,这个专题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 Read more

青海录播 一 what a big project!

伊恩贝里(Ian Berry)是马格南的老牌摄影师,他目前在操作一个叫做“水”的专题。这个专题实在让人有些望而生畏,因为真是一个很庞大的题材。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伊恩预感到未来的战乱和冲突可能会由水而起,因此他在世界范围拍摄与水有关的故事。此次他接受邀请来中国青海,也是为他的专题“水”而来。 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个大的选题,伊恩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日常拍摄工作,都要有一个自己的artistic work” 这个artistic work应该怎样翻译呢?我认为可以理解成为一个摄影师长线经营的一个个人项目,具有艺术色彩也就意味着具有更强烈的个人视点和个人风格。我曾经结识的另外一个马格南摄影师partick也有一个类似的长线题材,叫做“夜” 将短线工作和长线工作结合起来,也是摄影师面对现实的一种妥协。比如你可能要给不喜欢的杂志拍摄不喜欢的选题,给工厂企业拍摄年鉴挂历,给广告客户拍广告,但是这些短线的工作可以支持你进行自己的长线项目,否则抛弃一切孤注一掷的去做自己的工作,反而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伊恩作为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摄影师,他具有另外一个优势,他说目前可以依靠自己的老照片来谋生,以前的照片就是存下来的钱,现在则可以慢慢支取了。 上一篇关于自由的文章引来大家不少议论,我看大家说的都对。我也同意汗衫说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少机会,不过关键还是 在于行动,那些做出了些什么的人可能不是聪明到哪里去,一定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勤奋。

青海录播 一 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自由”?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你想过没有,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许意味着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John Lee是一位美籍华人,当年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能够在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找到工作,纯属幸运,一位同事离 开了,正好空缺出来的职位让他留下。否则,根据常态,刚刚毕业的学生要先在小报里工作,然后才能进入大报。 9年的时间里,这份报纸给了他极大的空间,对于国内报社的摄影记者来说,这份自由难以想象。这个被报社其他同事称为“艺 术家”的家伙,喜欢和光线做游戏,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想法,他使用中画幅相机拍摄,甚至用holga相机(一种使用120底片的 玩具塑胶相机,常常被lomo一族使用)拍摄长线图片故事,画面漏光,四边有暗角,但是这些照片也仍然被报社接受。 在芝加哥论坛报周末画报上的holga相机拍摄的橄榄球比赛 911之后的美国,去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是美国新闻摄影领域的一股龙卷风。John在911事件结束后三天被派往伊拉克,随后还前往海地。当海地街头响起密集的枪声,他突然问自己:“是冲过去,还是回去。”成为战地摄影师并不是他想要的目标, 于是他选择了回来。 他同时也选择了离开,在报社工作9年以后他决定做一名自由摄影师。为什选择自由,他是这样说的:“报纸是摄影师的培训基 地,可以训练你成为一个杂家,一个全才,但是随后你应该为杂志社工作,或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让自己的工作向深度发展。” 目前,John正在拍摄自己的一个专题“   911后的美国”,他使用仙娜相机,记录911后的美国故事,比如,酒吧墙上突然出现的美国国旗,飞行表演中美国人膨胀的爱国心。 另外一位摄影师也选择了自由,他是德国明星周刊的签约摄影师迈克沃尔夫(michael wolf),在为明星工作8年之后,他开始了自由摄影师生涯,他觉得有太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无法在这份杂志实现。 提到迈克沃尔夫,真有意思。第一,没有想到他是芭芭拉(前面提到的明星图片编辑)的丈夫,大牌摄影师加大牌图片编辑,梦幻般的组合。第二,没有想到去年我在平遥最喜欢的作品《香港的前门和后门》就是他拍摄的,第三,没有想到我上课时经常给学生放的作品《中国的坐》也出自他手。世界真小。 椅子的画册(左)在杂志发表版面(右)。 拍摄过程(下) 迈克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六组作品,前三组是为明星周刊拍摄的——吴桥杂技、体育在中国、转变中的中国。可以说,明星周刊的拍摄任务还是很具挑战性,但促使他最终还是离开的原因是:在杂志社里,照片不过是最终呈现在页面上的照片而已——这句话具有深意。 拍摄中国小体操运动员 照片不仅仅是“照片”,迈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他的另外一组我们熟悉的作品是“中国制造”,也是为明星周刊拍摄,并且在荷赛获奖。踏遍了200家工厂之后,只有6、7家中国南方的工厂允许他拍摄。在他的照片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冷光源的衬托下,机械工作,面无表情。但是这仍然不能传达他的感受。于是,成为自由摄影师以后,迈克回到美国,从二手市场收集了两万个中国制造的玩具。经过多次尝试,他将这些玩具背面粘上磁铁,吸附在薄铁板上,密密麻麻地围绕在他在中国工厂拍摄的工人的肖像四周。这个作品2004年在香港展出,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展览。 准备展览 展览完成时的样子 迈克将自己的转变归纳为从报道摄影向具有艺术色彩的个人化作品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是一个一直保持用心灵体察自己的拍摄对象的摄影师的必由之路。 我获得的第二个常识是关于摄影师的职业规划:小报社(熟悉摄影工作)——大报社(成为杂家和全才)——杂志社(更加成熟的技巧,更多的时间经营)——自由摄影师(发展自己的风格) http://www.johnleepictures.com(john lee 的网站) http://www.photomichaelwolf.com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