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个字:No.8《路过风景》

这是一位初三学生的文章。也许可以做上周“超过140个字”栏目的续篇。 作者:王立文 摄影王勇 路过是一种遗憾。 我想我有权利这么说,因为我的名字,叫“风景”。 我遇见过很多人,不,准确的说是匆匆的人影。他们走得很快,目不斜视,一味地往前,像是追赶着什么,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好像有多么着急,追赶的东西有多么重要,只要稍稍一停就会落之千里,遗下终生的憾事。 可是你瞧,我有如繁星一般的花儿,有柔软如怀抱的草,有饱满多汁的果,有携带着温暖与微笑的阳光,我还有歌,有笑声,他们都和我在一起,静静的看着那些匆忙的人。为什么人们不觉得不停下来看看我们是一种遗憾?为什么人们觉得停下脚步才是遗憾? 我不知道。 人们就这样路过我们,无视我们。可是花一样会开,草一样会生长,树一样会结果,阳光一样温暖,一样有歌声,有笑。因为我们在等,等一个记得停下来看看我们的人,让阳光透过枝叶变成斑驳的光点洒在他脸上,让温顺的草轻轻抱住他,让花在他脚边唱歌,那歌声和笑萦绕在他耳畔,在他记忆里刻下欢欣的歌。 我不求什么人能在这里留恋长久,只是希望当你们终于记得在路过时停下,不要只看到疯长的杂草,枯败的树和听到呜咽的风,抑或是灰色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代替了树,奔跑的车代替了花和草,四周寂静无声,抬起头只能看到高楼圈起的一方狭窄灰暗的天空。 那是我们逃离了,什么都没留,只留下遗憾,给你们。 不要让路过成为遗憾。 记得停一停,看看我们。 看看这个世界。

超过140个字:No.7《快速的现代》

作者:袁洁    摄影:刘早 这个世界太快速了,是吗? 魔兽世界里可以看到许多的变化,在原来练60级是非常困难的,很慢,总是要跑路,走很远的路才能费周折完成一个任务,得到一点经验值,但现在改了,开了新的资料片后,前期的练级变得很快,任务也变得很简单,经验给的很多,所有任务都堆到一起,半个小时可以升好几级,这是现代人所要的,世界变得更快,更人性,更便捷,于是人们变得很急躁,因为要赶着快速的达到目标,所以在练级中只有目标,任务也不会仔细的看,路上的风景也不会去感受。 这样好吗? 我想一款游戏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有文化,有值得人去停下来感受的内涵,而现在在快速的练级中没有人会在乎任务为什么会这样设定,也不会有人去漫无目的的在艾泽拉斯的土地上游走。游走就好像散步,不知道要去哪,但真的会参与到其中,走一走,看一看,发现一些生动与可爱,这是练级所无法企及的。 不光是游戏的修改适应了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在各方各面上都有了变化,一切都变得急躁,我前几日看了朋友去安徽拍的照片,毫无一点矫揉造作的拍摄技巧,就是一组简单平常的旅游照,但在这组照片中我看到白色的矮楼前,溪水潺潺,人们坐在自己的屋前,喝茶打牌,一份说不出的惬意,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是人的生活本来面目。朋友在这组安徽之行的照片后面写了一行字:“物资丰美,各尽所能,有人陪伴,岁月安好,”看完这组照片,我想我们追求什么呢?是为了追求成为这快速发展过程中不被淘汰的一份子?还是为了追求能让自己活的更加快乐?我很羡慕照片中那些安徽人民的生活状态,虽然我也知道他们定也有痛苦,但他们天然具备的那种东西让我很羡慕。 文明是否应该多样?多样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同,也正因为此变得迷人。当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快速,微博打破了私人与公共区分,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如此透明如此的遥远,人与人的距离如此的近,近在咫尺,却远如海角天涯。 我们要如何生活?请别怪我过分的多情,这真是我最近一直想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的生活走了调,并不应该是此刻的样子,在内心深处我讨厌现在这个我,讨厌我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我更应该自由一点,保持那份幼稚的理想主义,本真的活着。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好比诺基亚,在几年前这还是一个市值几百亿的品牌,可现在却遭人质疑和唾弃。 或许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在不切合实际的年代还活在了过去,无法调整自己和这个世界接轨。也或许是我身上的现代性太差,就犹如中国的文化一样,面对这个时代的发展手足无措。我有的时候觉得我走错了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被迫无奈的迷失了自我。我想一个人只有先找到自我,才能去抛弃自我,可我迷失混乱,竟然从来没有与我的自我面对面的好好聊聊。 我想起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最坏的时代。只是我在这样的时代里,无力无为,我活在过去,无法面对这最好的时代,为此,我只能捂面而泣。这是我这样懦弱的人,惟一能有勇气做的事情。

超过140个字:No.6《留给自己的自己》

作者:陈晓峰 “你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这是最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好多人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我却在第一时间就理解它的涵义。 父母和世上任何其他人不同,甚至和兄弟姐妹和妻子孩子都不同。在父母的眼里,一个无论何种状态下的人总是孩子,哪怕你已经是腰缠万贯或者是声名显赫,哪怕你已经是若干个孩子的父母。但是中国人的传统又为父母这个词语赋予了中国人特有的职责。中国父母对孩子成长甚至成年以后的人生轨迹有着很大的影响,至少是对于很多普通家庭都是如此,父母给孩子安排吃穿住行,安排学校,安排工作,甚至安排结婚,婚后还要为孩子安排下一代。总之在父母能掌控的范围内,一切都要让孩子顺顺当当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过才好,回想自己就是在父母这样的“笼罩”下走过来的。然而一个人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原因从小父母就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提前进入社会的这个孩子可能就会比普通的孩子对社会有超前或者超深入的认识。他的人生轨迹和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会截然不同。 6月上旬全国高考的那几天,我想起97年那会自己正无所事事着呢。因为我不用经过高考这个“顺产”对胎儿的挤压,而是直接“剖腹产”通过选送的方式进了大学。当然这个“剖腹产”的决定也是当时的高中班主任和父亲一起做出的,那时的我也很欢乐,想到的全是自己可以逃过高考的劫难,而半点没有想到过要用自己的意识为自己今后的道路发点声音。后面的日子就是这么理所应当的按着父母的意思进了大学,进了单位,就这么每天朝九晚五了,然而却也没有想想自己是怎么走上这一条路的。2005年我喜欢上了摄影,玩到现在也已经六年了。摄影玩的除了器材之外肯定是玩思想。思想是一个个体的人和世界的对话。说白了,思想就是你有没有想明白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有没有想明白你在世界中的位置,有没有想明白你在这个世界中需要什么。但是这些看似很宏大的东西却能够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显现而来,很难相信,一个需要靠父母扶着走路的人能够厘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就是这个摄影,让我开始思考自己这15年走的道路---在自己的每个人生岔道上,有多少道闸是父母替你扳动的,又有多少是自己想清楚后扳动的。如果当年参加“挤压”了,现在的我应该不是这条轨迹。 前几天中班下班在父亲家吃了点饭,然后突然想起去把自己吃完的那个碗洗了。的确这么多年在父母家里从来不用洗碗,因为总有一种饭来张口的生活。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话,样样东西都必须是自己弄给自己,从最简单的吃喝到复杂的事情比如谋生,比如处理人际关系,没有人能够替你包办太多。我想这可能就是独立生活对人的一个大锻炼。而且这样的锻炼和我在读大学时候的情形是不同的,因为大学里哪怕你一两个月回家一次,都知道背后有个家你可以时时依靠,时时可以向父母要求汇钱过来接济,从来没有为钱操过心,也从来没有使自己产生一种很独立的感觉,从小到大,总觉得我的力量背后还有家里的力量,特别是父母的力量。所以当我不够用自己力量的时候,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依赖,让人不知不觉顺着这条铺就的道路一直舒舒服服的走下去。我是不太赞成结婚后和父母同住的,虽然这样可以享受到现成饭,免费带孩子等在许多人眼中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便利”,但是随之的代价就是你不断的要和长辈们进行精神上的磨合,磨合的最后结果就是一个精神的妥协。精神上的独立往往是以物质上的独立为基础的,一个物质不独立的个体很难做到能够有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而后者也正是一个摄影师所需要的,抑或超越摄影,这也是一个能在社会上挺拔行走的个体所需要的。 转眼三十又三了,但肯定不是上海方言里所谓的“赚了又赚”,于我而言,如果一定说要所得,最多是赚了点人生的感悟而已。人生的路程也算走了一段了。在这个点上,把后边的时间和道闸留给自己,虽然已经有那么点晚,但是应该还不算很晚。 作者的博客:好摄的摄

超过140个字:No.5《我会跑得非常快,但不会比兔子快》

空气湿答答的。传来很多不好的消息。 我们能因此慢下来么? 对于各种各样的媒介事件,我已经感到厌倦,它们赚足了我的眼泪,然后又很快去为下一个大事件奔忙。 批评的声音太多了,但发出声音的人们很快就会为自己的生计而奔忙。 你是一个悲观的,沮丧的,胆小鬼。像兔子一样。 像兔子一样奔跑!你是想把糟糕的事情抛到脑后,还是因为找到了方向? 但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比兔子跑得快,我们得尊重这个自然规律。 喔,你又噎到我了。哪里有自然? 楼下有两只兔子,黑白花的,曾经每天探头探讨地张望。它们的空间缩到了某贵族花园的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然后就再也跑不动了。 湿答答的空气真讨厌。据说整个地球都是这样。 这是一篇无聊的文章,缺乏名言警句与笑点,它不会变成140字一段的文章,不会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传播。 兔子实在不想说话,不说话不代表你已经死去。而你们说的话,又都能成为承诺么?

超过140个字:No.4《标准的灾难》

用google图片搜索关键词“earthquake”得到的结果。 作者:王钟的 参加一个小型的摄影沙龙,一位曾留学美国的日本青年摄影师给我们讲述在大地震期间拍摄照片的经历,并展示了三十张他拍摄的照片。 提问环节,我问他,作为一位本土籍的摄影师,相比很多在地震后从世界四面八方赶来的外国摄影师,你有什么优势? 他回答大意是:我了解日本的文化,能够观察到外国人不注意的文化细节。他同时举了一个例子,他抓拍到震后一户日本家庭跪坐时,周边环境仍然一丝不苟井井有条的状况。但是类似的照片他在这个沙龙上却很少展示,他展示的仍然是一些我们能够理解,一眼就明白表达意蕴的照片。 他在地震期间短暂地为法新社和华尔街日报服务,他在美国就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摄影课程,即使是一个日本人,他熟悉的都是世界化的表达视角。因此我可以说,他在沙龙上展示的照片都是非常优秀的媒体作品,但都不过是工业化生产下的传媒产品而已,类似的照片,中国的记者也有拍到,相信欧美拥有更好摄影驾驭能力的记者更能做到。 比如说,地震灾难后,我似乎经常能看到一片废墟上一个人孤独的身影,有时是一个背影,有时是一个逆光剪影,不过情景大同小异。这些照片在四川有过,在青海有过,现在在日本的灾难现场又被大量生产。 (例图,海地地震现场) 使用google搜索相似照片的功能,将例图检索相似照片得到的部分结果 可是难道能单纯责怪摄影师吗?摄影师为之服务的媒体要满足大众对灾难的期望,而似乎大众总是对灾难形成刻板印象的。灾难,要有废墟,要有悲伤,要有凋零。 然而如果认真观察这些灾难的影像,我就觉得单调,了无生趣。 不妨说,镜头里的灾难都是“标准”的,这种“标准”让我感觉影像表达的无力。 在合适的现场,合适的身份,又有充足的物质资料,让一个记者经历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这应当是一个媒体从业者莫大的机遇吧。可是,很多记者都把机遇浪费了,他们着重于生产,而忽略了除了生产之外的创新。他们的表达要不源自自己的刻板印象,要不就是言不由衷,总之缺乏一种个人化的深度挖掘。这就解释了即使很多媒体都派了记者到日本,但是发回来的报道多少有些苍白,没有一篇报道让我觉得有别于另一篇报道的。 那位日本摄影师似乎明白了自己短期影像操作的局限,他说准备花一年的时间多次回到日本(他现在长居北京)拍摄,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些真正表现“文化细节”的东西。 欢迎给《超过140个字》这个栏目投稿,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有感而发,文字超过140个字,请投稿至 ofpixcamp@gmail.com

超过140个字:NO.3《一个人的摄影》

作者:莫艾 摄影和文字一样,都是同一间屋子里几面不同的窗而已,视心情而定,视心境而定,视方便而定,我坐在了不同的窗前。窗外景色的主体是没有变化的,雪雨阴晴,流云飞絮,都不过是点缀。我误以为是这些匆忙闪过的影子映射了世界的秩序,我睁大眼睛,妄图从记录中探寻他们的规律,找到一劳永逸的捷径。我用不同的信息载体去记录这些瞬时的信息,时而文字,时而影像,借爱好之手绘写心中的不坚定。其实窗外一直什么都没有变,变的是我的心。 去年10月,我放弃了在数码上进一步进阶的打算,换成胶片+手机的组合。手机用于手发痒时记录生活,胶片的相机用来去适应盲拍,慢慢在旁轴上逐渐进阶,做技术上的突破。 此时我大致的已经感觉到,摄影虽是一种修行,但它仍只是术,借以问道,问的不过仍是人心。 在这个方面的领悟,还得益于新浪微博,因为看过大量无内容的微博后,希望自己的微博至少能分享一些略有意义的事物,开始在自己的微博里推荐过一段时间摄影师。刚才统计了一下,到11年2月,我推荐了有120名摄影师,代表着我应该在10年7月开始,看过至少有1200个摄影师的网站。通过他们的视角,摄影的意义逐渐在我这里展现它最初的形态。 它,摄影,其实是一个提问的工具,是一个动词,然后,影像做了回答。它与文字或者连续的影像都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浓缩的,提供了视觉的边界,却又可以渲染出大量的想象。 它的魅力在于世界与自我是互动的,我们有选择的从世界中裁剪保存影像,而影像又折射出自己的需要,无论是通过摄影从混乱的场景中找回视觉的秩序也好;或是从摄影中去发现更悲的怜悯,触发内心的欣喜也罢;又或者是去捕捉那转瞬即逝的光阴流淌,都是将我们在其他时间所经历过的事物,截留了部分信息,呈现在现在的我们和其他人面前,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曾经的过往。 对摄影的迷恋,同时也代表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当对自己改变环境的能力不自信或怀疑时,摄影是很好的逃避方式。大量的影像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掌控权在相机,在手中,可以美化亦可以丑化,可以放大亦可以摒弃。摄影师在按下快门时,他就是那个方寸世界里的上帝。 但生活仍然是生活,摄影是一种虚弱的力,作用的是心境,改变不了的是环境。 这是一篇作者梳理自己摄影思绪的文章,这里登出的是节选,全文请点击这里

超过140个字:NO.2 《从明室想到的》

Jamie Livingston 摄 Jamie Livingston ‘s photo of day 从《明室》想到的 ——理性还是感性?关于评说摄影作品的视角 文/袁洁 我想说说两种有关摄影评论的标准——感性和理性,说说我们应该到底选择哪一个用来评论摄影。就好像我贴出来的这张照片,实在有些可说之处。这个摄影师Jamie Livingston(或者他根本不是摄影师)从1979年开始每日拍摄一张照片,到1997年死去,坚持而没有中断地拍摄,最后在弥留之际他的朋友再医院为他拍了最后一张照片,帮他完成了这个漫长的摄影行为。从他的每一张照片里,你找不到什么野心,他定然不是想用摄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不想探究到底如何让摄影拍摄的更加专业,让自己的作品能得以载入摄影发展的史册,他只是负责记录他的生活,每天一张,仅此而已,之后用几千张照片完成了个人的生命总结。在Jamie Livingston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他在用时间做着什么事情,他的朋友,他的生活,成为装点他照片的重要元素,在我看来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摄影师,这个人到底懂不懂摄影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因为这种坚持和行为本身,已经是一次行为的艺术。 那为何我们每日吃饭,就不算行为艺术呢?我想吃饭是我们维持生活的必须,而摄影显然还没有上升到生命必须的层次。没有相机我们能活(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没有相机会活的不够好,不够精彩,犹如行尸走肉,但不管怎样必须要肯定 ,活的不够好那也是基于能活下去的基础之上),我从来不赞成那种过分夸大艺术功用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自我暗示。文艺——种种表达思想和精神的艺术形式,是人得以高贵和神性的可能之一,但同样从来不是人必须存在下去的基础。理性的分析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有氧气,有食物,有水,并且我们还有一个能够每日新陈代谢的身体,能将这一切有效利用。 写到这 我发现我似乎在赞誉理性,其实相反。就好像在看完了Jamie Livingston的18年与摄影发生关系的时光后,我被他的照片彻底征服了。那种征服是一种完全不受我理性控制的感性力量,当我试图用理性分析这个人到底拍的好还是不好,用光还是构图,甚至还有那套我根本事到如今也没太弄清楚的视知觉格式塔,这些价值标准在我的脑子里闪瞬即过,根本无法阻止我的感情对Jamie Livingston的兴趣和对他的作品的欣赏。我承认这基于一种不够理性的情感,它虽然并不有力,但它无法阻挡,不能被忽视。 罗兰·巴特在的《明室》里曾经写到:不管照片给你看到什么,也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看,照片永远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看不到照片。在Jamie Livingston的摄影作品里,所能看到的或许根本不是摄影,亦不是照片,不是Jamie Livingston的面孔,和他在每张照片里的穿着和打扮(这些照片完全可以成为研究民间时装和时尚演变的一个案例)我想,这些照片的魅力和这些艺术形式毫无关系,它关乎的是有关时间的魅力。 如何去审美一张照片?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以至于罗兰巴特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同样充满恼火(《明室》p9),他在《明室》里说:“我看到的是我喜欢的物品、心爱的人,但是有个讨厌的声音(科学的声音)这时会用严厉的语调对我说:“回到真正的‘摄影’上去吧,你现在所看到并使你感到痛苦的,属于那类‘摄影爱好者’的作品……面对某些照片,我希望自己是野蛮人,没有文化。”如果抛弃从摄影内部对摄影语言的专业评说,再抛弃从艺术和哲学的角度将摄影与绘画等传统艺术平起平做,更抛弃大众与精英,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手工……这一对对与摄影可能发生瓜葛的话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罗兰巴特口中的“野蛮人”来评说摄影,那摄影还剩下什么? 剩下一种完全纯粹的人类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我看Jamie Livingston这个业余摄影师的作品的那种感动,原始的,精神性的不带专业背景的感动。这种感动和我每天早起看夕阳得到的感动一摸一样,它和摄影无关。 当我们从开始无聊抒发小情小怨之后,大凡有点理性的人都开始寻找更加专业的解决之道:研究成功案例,学习摄影技法,学习摄影内部的结构、措辞、隐喻等等,这一切行为都似乎开始不用感性来得以支撑,因为在那个时候,感性显然已经无法解决我们的所需。在一个人热爱一个事物从感性的初衷上升到理性的研究后,他已经开始俨然扮演起了一个严肃而紧张的角色,这个形象让他内心之中觉得自己离真理更近。于是专业的人,或者自认专业的总是看门道的人,开始对于那些依旧纠缠于感性或者纠缠情感的人产生了敌忾之心,认为那是业余的评说之道,是站在艺术门外的人性共识,它无需后天学习,是人的一种天然感受力,与真理无关。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深度问题的心态,其实也是基于一种感性——因为渴望真理,渴望追求真理 ,这本身就是人性中感性的表现,它的出发点不是理性的。 有的人说艺术起源于游戏,当然很多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都不相同,游戏是一种根本没有考虑得失的前提下展开的随意行为,这个行为本身是人的自然需要,这个出发点和理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有在上升到如何想要赢得游戏,如何想要比更多的人更多次的赢得游戏,只有想到研究游戏得失之法的数字概率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这个人才能让感性靠边站,让理性得以发扬光大。其实,理性一直以来就是感性的帮凶,它站在表面帮助内质的感性更好的说话,说更动听的话,这其实是一种遮羞,是一种感性无法战胜理性最用力的反向例证。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NO.1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反微博体栏目。没有任何主题限制,就是要求作者写很多字儿。 本栏目的文章都是读者来稿,下面就是这个栏目的NO.1号文章: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作者:程新皓 一旦照片不再对应现实,不再拥有作者的意图,所有的猜测都是这张架空照片的合理诠释,都是它的真相。用艾柯的话说,所有的猜测者都成为了这张照片文本的“模范读者” 照片作者Lee Miller. 笔者翻拍自[英]格里·巴杰 《摄影的精神》(中文版),p.97,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前段时间在网上做过一个小测试,贴出一张倚在沙发上的女士的照片,并让观看者猜测该女士的身份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其实,这张照片是美国摄影师Lee Miller在1944年在德国莱比锡拍摄的照片。根据图片说明,画面中的女士被认为是当时莱比锡市长的女儿,为了不被苏联人逮捕,服毒自尽。而以下是网友的部分猜测: 老刘忙:战争,救护人员,累了,小歇。 wkd15jordan:战争,压力,女人,寂寞,在那个… 莫少:战争,救护人员,贫穷,饥饿,缺物资,彼备,冷,绝望,死亡 蓝翎:是南丁格尔吗?战地女神的倦怠 沈醉:希特勒的老婆啊?在地洞里面吃了一点点氰化物?啊,不好意思,把十字看成卐字了。拍护士题材片子的间隙? 速忠伟:集中营刚解救出的女人 十一映画:病号,感冒了,给穿了军大衣御寒,这姐们儿还有点胃疼 myerhu:不属于她的军医大衣,德国二战,死掉的女人。抑或是在法国的纳粹支持者? PARK:同上,哈哈。没准还是某个影片花絮什么的。 DARKWOOD:安眠药与泻药不能一起吃。。。 无糖里脊:整体的时代感应当是二战时期。女子的姿态和表情并不安详,要么是劳累到不自觉的睡着要么就是昏迷或者已经死亡,才会有这种张口后仰的姿态。根据大衣和袖章判断,不是平民,很像军中医护人员。袖章上的文字和字体更像当时的德国。还有细节很有意思,沙发靠背上脱离的扣子,和扶手上的起皮。这个环境一段时间没有人居住,拍摄照片的地点是在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战争的地方,巷战,轰炸,占领区,等等。如果是摆拍,以上全部推翻。不过看照片的光影,更像现场的黑白胶片拍摄,摆拍的刻意性不是很大。 靡靡非柒:如果是休息这种姿势很不舒服,仰头拉伸脖子,嘴巴眼镜微张,实验下感觉是种思维呆滞的状态,环境破旧像是德国战争的环境,但是身上没有伤口,如果是服毒谋杀之类就不会有照片了,双手放在胃部也没用力,大概是受到什么精神上伤害了,比如亲人在医院死去,医生把自己的衣服给家属披上之类。 嘉武:对历史白痴,只能读出这是旧时一休憩外国女子, 画面构成对比有变化,光线过度有层次,形象刻画细腻。 吕力NEF力叔:战争的医疗人员。想到四横遍野。压力颇大 amzhou:看上去像医务人员,看上去不像在医院里,看上去很疲惫。 望穿三峡:我感觉是一个女人,死了 羊大为美:这个,不会是慰安妇吧……或者是《西西里的美丽》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那类型角色?看环境像是被轰过,可能是医护人员,军官们还在看沙盘戳地图,她抽空睡一会儿。 shone:这个确实像是二战时期,而且无糖里脊说得有理。但我以为,按下快门毕竟是一瞬间的事,这个表情有可能是过渡性的,就像我们平时连拍会拍到一些没有想象过的表情一样。我觉得,反倒是她倒卧的方式传达出了一些信息,应该处于极度的疲劳或痛苦中。精神上的失控应该会颓然一些,我认为不该是这个躺姿,大概是疲劳过渡的昏阙吧,又或者是药物作用下的痛苦。 (…) Read more

新栏目:超过140个字

我一直在考虑新的图游记的主题,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 因为“主题”已经变得非常俗套了——爬进微博,率先看到的就是小编们循着春夏秋冬月份牌,以四季歌的形式,带领大家按“主题”说话,每个人都以140个字菁华语录的方式发表随感,分享随手拍。 我决定改变我的路线。 “图游记”其实是一个“非摄影”栏目,它关注的不是摄影,而是摄影以外的社会和生活。虽然是图片在游历,但每张图片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既然这样,那么为何不做得更明晰一些呢?在没有微博的时候,我会偶尔收到读者的长文章,现在似乎越来越难了。 “超过140个字”是1416教室的新栏目,周末刊出,它是一个反微博体的栏目,参与这个栏目很简单,发来你的文章,与摄影有关的,无关的——你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只有一个要求——它必须是一篇长文章,需要码上很多字儿。 投稿邮箱:ofpixcamp@gmail.com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归去来兮

作者:朱本嵘 本想让这些照片躺在硬盘里面霉掉,但是日本的地震海啸让我发疯似的将他们找了出来,因为我想家了。 家在大连,离海边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小的时候被半米高的海浪卷到海里过,所以我明白10米高的海浪意味着什么。11日的下午当我在网络上面看到海啸席卷而来的视频,内心不能平静,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叮嘱父亲,晚上睡得别太沉了,虽然我知道家乡不会受到海啸的侵袭,但是心里的不安还是纠葛着,几次想说出口的:“爸,我想家了。”被我生生的咽回去。也许我和父亲之间不需要说出口,他明白的。 作者联系方式:piggybenrong@126.com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他们的年月

作者:李智 当懂得理解父母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感觉与父母成为“朋友”,但这同时意味着某种距离。这距离并不是情感上的,而是我觉得我已经失去了完整“读懂”他们的可能。似乎显得有些伤感,但谁又不是这样?我们最终也无法完全“读懂”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的情感成为心底的细流,内心的希望变得简单,让他们自得的生活在他们的年月…… 父母住在另一个城市,通常他们会每隔一段时间过来居住,所以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他们的房子,过年时我回到了那里。 作者邮件:1290494402@qq.com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从城里到乡下

作者:吴家翔 联系他:delpiero84318@163.com 已经退休的父母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望。 爸爸的情绪上充斥着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烦躁,于是他在农村和朋友一起盖了几间平房,养狗,养鱼,种些自家吃的蔬菜。他对这种生活很满意,在农村生活时总是很快乐,从早忙到晚但不觉得辛苦。他不想再和冷漠的城市有太多牵连。每当回到城市生活时他会无所适从,坐立不安,身体也变得不健康。整天只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睡觉,城市对他来说更像一个牢笼。 妈妈没有爸爸那么强烈的情绪。她习惯了每天收拾屋子后就读读报纸看看电视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几十年的城市生活习惯才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图游记:父母的房间——繁华市区里的“抗震里”

作者:吕小南 邮件:kurt82310@gmail.com 父母家坐落在被繁华的商业街包围的一片旧楼群中。这片楼是唐山大地震后天津第一批民用房,据说其抗震能力超强,因此得名抗震里。 父母居住此地已有30年之久,早已习惯这里的一草一木。母亲喜欢小孩子,便在闲暇时间给人家看小孩儿,帮助他们温习功课。父亲当过兵,所以家里依然保持节俭的生活作风。老屋中留下的那些木门窗、旧躺椅等老家具都是我们这些人成长的见证,因此即使外边的楼盖的再高、再大,父母这一代人也不愿抛下这老楼,老屋!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