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聊天吧

有时间么?明天下午两点,在南锣鼓巷的喜鹊咖啡。我在那里和英国职业摄影师Boris(中文名字就叫包子)聊天,邀请有时间的朋友也来加入。 包子已经修完了英国波顿大学的摄影硕士学位,这是一个中英合作的国际项目,他在大连学习,毕业作品是大连的一个老城区,在那里拍摄了将近一年的照片,老城的上上下下都接纳了这个英国小伙儿,视为自己人。包子以前在英国拍摄商业时尚照片,这次做纪实摄影项目让他觉得特别特别的幸福。 包子的作品点这里,和这里。他一开始用数码拍照,后来用中画幅,拍摄节奏变慢了以后,他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摄影。 能来的留个话。

周一消息树

“连线”摄影 “wired”(连线),一本“科技”杂志——很多人都给予它这样的定位,但是在“连线”的创办人路易斯•罗塞托看来,数字文化是一场革命,自己要创办的是一本为这场革命而生的酷杂志,是的,“连线”是一本“酷”杂志。 翻开这本杂志上周的网络版,进入它的艺术板块——非常好,前四条消息都是与摄影有关。 1,    为“我们最爱的人”这个摄影项目募捐。 TheOnesWeLove.org这个网站以前介绍过,发起人邀请全世界的年轻人用六张照片表达他们对自己最爱的人的感情。其创办人起初只是尝试性地操办这个活动,但是没有想到在网上的口碑特别好,参与者以及浏览者滚雪球一样地增加,因此导致服务器什么的都要扩容,她却没有银子,一筹莫展,于是发起募捐。Wired也掺和进来,声称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个摄影网站之一,请求大家共同援助。有如此著名杂志的掺和,目前的资金短缺问题已经解决啦。 2,    新书上市——Hamburger Eyes: Inside Burger World Wired 介绍的图书也不是什么“正经书”,这个书名就挺难翻译的“大汉堡包之视线:进入汉堡的世界”——这哪跟哪啊。 但是别小看这本书,新青年们一定会喜欢,它是网络时代“自出版物”(英文叫做Zine-也有人将之翻译成非主流杂志),从隐形到显性,从无形到有形,从末流到主流的一个标志性产物。这么多形容词——这又是哪跟哪啊。 Hamburger Eyes是一家摄影文化公司,创办人Ray Potes原来在联邦金考复印公司工作,这份工作他迷上了“出版”(当然都是复印的)自己的杂志,随后发现最有趣的是“出版”摄影杂志,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Hamburger Eyes旗下有数字暗房,传统暗房业务,有杂志,销售体恤衫、CD,“大汉堡包之视线”是他们出版的第一本摄影书。 “大汉堡包”在情人节那天面世,首批限量版3000册一下子就卖光了,还举办了一个展览,前来看展览的小青年们都很疯,和照片一样疯。 3,    又是一本新书——Flight Attendants Brian Finke的新书“空中小姐”上市了,连线杂志对这位“新纪实”摄影师进行了采访。这说来话长了,回头这周单独说说。大家先看看照片。 4,    Holga作品征集 这样一本“酷”杂志,要配什么样的照片才够范儿呢? “连线”也有月赛,本次竞赛的主题是亮出你的holga作品。这似乎不符合连线追逐新潮的科技产品的定位,但是在他们看来,能用旧瓶装新酒那才牛。参加的方式非常简单——去上传吧。 这个周一可真够热闹的,本“老师”今天正式开学啦,写些好玩的东西,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充充电。

逛来逛去(四)

Everywhere is here 我有多久没有出去旅行了呢?很久很久。 “Everywhere”是一本新创刊的旅游杂志,很有趣的旅游杂志,有人称其为维基(wiki)杂志。 所谓wiki杂志,其实就是指这本杂志的内容都是读者自己生产的,参与这本杂志的创作方式很简单,第一,出去旅游。第二,拍摄下你的旅游见闻,第三,到网站的指定主题下上传你的照片,第三,专家对图片进行评审,第四,被选中的图片发表在杂志上。杂志的主编在开篇的话中讲“everywhere is here”:从网络出发,一切都从你自己的世界出发,这大概就是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 这本杂志和以前1416曾经介绍过的JPG杂志同属一家公司,办刊思路也是一样,都是以图片为主,而JPG则更纯粹地关注摄影。 目前,这本杂志的网站上正在征集第三期的稿子,内容有关迈阿密、哥本哈根,艺术目的地等等。第一期杂志也可以下载了。——内容不像我想象得那样精彩,但是广告还挺多。 杂志封面 东京特刊的开篇,照片的气氛不错哈 这个栏目名叫“出门去”,从图片社里找这样的照片蛮困难的。

梦可成真

韩国摄影师Yeondoo Jung把小朋友的绘画还原到了照片里。看这些照片的感觉和当初看到那部神奇的光画作品一样,一遍不够,还想再看一遍。 一个特别纯真的人才能想出来的主意,这部名叫“奇境”(wonderland)的作品,发挥了“摄影”这一工具的奇妙属性,你说它是“真的”,它其实又是“假的”,你说它是“假的”,但是它却可以让梦成“真”。 更多作品点这里。

征稿

主题:回家的路 内容:记录在路上的生活 ,你的,他人的,寒冷的,温暖的。 我已经在click园地里贴了两个稿子,去看一下吧。 投稿邮箱editor@ofpix.com

告示

上周我的手机被偷了(恨!),我打算趁机换一个iphone,不晓得用过的人有没有啥建议。 另外,通讯录全没了(我觉得丢东西最讨厌的事情就在这里,过去的回忆都没了,还被另外一个鬼头鬼脑的人翻看。特别想念我的旧手机和磨花了的外壳。)我的手机号码没有变,请各位主动联系我,把你们的号码发给我啦。

时光穿梭机

去年的某一天,我曾经闪过一个主意,做一个游戏,以一张过去的照片为蓝本,重现它在今天的场景。后来,我把这个“物是人非”的作业布置给了学生。 这种过去VS现在的手法已经成为不少摄影师从事创作的主要手段。刚刚看到一个链接集纳,都是这种乘坐着时光机跑来跑去的摄影师,比如“纽约的变化”和“巴黎的变化”这两个摄影师都在勤勤恳恳地记录城市的点滴变化,不过,从照片望过去,上个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的纽约以及巴黎都竟然变化甚微,这在中国实在难以想象。 中国的现在还能找到过去的痕迹么?穿梭时光隧道的入口在哪里呢? 纽约的变化 巴黎变化

新店开张

常来1416的人都知道咱们教室有几个门脸儿,一个是clck园地,供大家调侃娱乐贴照片的——最近有些沉寂,谁有啥新想法可以发邮件。 另一个是camp聚会,是伴随我们的photo camp长出来的,以后的camp的通知、新闻以及活动照片啥的就都贴那里了。 还有一个很早就已经建立起来的EX展讯,原本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新鲜的国外各种展览的消息,但是由于逆光乱忙一直也没有经营起来,本打算外包出去,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前两天在网上碰到了Revol Drib,他的blog Thinking on Photography我天天都去,有趣的东西特多,我觉得都积压了,与其囤积不如让其进行流通,所以我就把他给骗来写EX展讯了。。。呼呼。。。 今天要通知的就是EX展讯重新开张的消息,Revol Drib已经在上面贴了东西,以后这个地盘就由他来主持了,以他的勤奋和发达的触角,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36张计划

互联网新兴杂志File搞了一个很有趣的活动,是对数码时代无休止的狂按快门的一种反抗,并回应前些日子老同志Stephen Shore对当下年轻人的批判。 36张活动邀请摄影师使用35毫米胶片相机完成拍摄工作,有意参加的人只需要通过邮件向他们提交一个自己的拍摄计划,随后有五名摄影师被选中,File会给他们寄去一卷胶片,拍摄的时间是两周,摄影师把拍完的胶卷寄回,File会把全部36张照片都冲洗扫描出来在网上展示。 在胶片超数码转轨的最初时期,有摄影师希望数码相机拍摄的文件可以36张存成一个文件。36——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数字,给你36个机会,你会作何打算?

一周一周

1,camp show 2007年冬至,1416第一次photo camp。气氛仍然略微有些拘谨。各位,名片发了几张?下一次不要剩下。 建立了一个专门的camp网站,会陆续把这次活动中放映的一些作品上传。请点击这里。 2,东德影像 冬季号的光圈杂志特别关注东德摄影作品,介绍了目前正在英国做巡展的九位东德摄影师的作品。你可以在网上看到部分作品以及策展人的访谈,点这里。 3,年度最佳封面 时代周刊评选出了本年度十佳封面。其实这是一系列年度盘点中的一个,还有什么十大绯闻,十大流行元素等等各种八卦,时代的网站真好看啊,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买杂志的必要了。 4,多媒体先锋达拉斯晨报最近上了一个新的作品《底线》,摄影记者花了三年时间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美国最穷困、最危险、最混乱的世界,在报道摄影领域里,前辈总是告诫我们,你要是选择一个城市作为你的报道对象你死定了,这个选题无疑是一个很容易迷失方向的鸿篇巨著。因为涉及的都是敏感题材,摄影记者仅就获得拍摄许可方面也做出了艰难的努力。

一周一周

年轻一代 1,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这本画册,记录了来自美国50个州的100个年轻人的生活,试图勾画当代美国年轻人的整体形象。在我看来,值得称道的并不是画册里的照片,事实上,这些照片也许并不比《城市画报》当年制作的“生于70年代”以及“生于80年代”更加精彩,值得关注的是照片以外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 营销方式: 出版商建立了同名网站,试图与这本书的目标受众进行互动。网站设计得非常时髦但是却又很简洁,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照片、视频、浏览画册页面,同时还能够在blog上留言。不过,如果你不是象我这样在早上五点钟上网,恐怕会失去阅读的耐心,因为照片都很大,速度会受到影响。 摄影师: Michael Franzini已然是新一代商业摄影师的代表,打开他的网页,你会看到两个分类“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这位摄影师的动态作品似乎更加出名,他是艾美奖获得者,拍摄的电视广告作品得到了纽约时报评论家的赞赏。因此,你在上面那个网站里看到的视频都并非是摄影师拍照片的副产品,非常职业。 作品诞生与传播方式:   摄影师Michael Franzini持续关注年轻人的文化,他已经出版过一部相关的图书《美国年轻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获得了一个基金的支持拍摄这部规模更加宏大的一百个年轻人的肖像。最终的作品除了一本图书,还会在画廊里展出,而且没准还会出版DVD。 2, 我们最爱的人 这个摄影项目起初非常吸引我,创办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邀请年轻人拍摄他们最爱的人,要求是在户外拍摄六张肖像,目的是用影像的方式定格我们珍爱的人的影像,同时也试图发现不同地域年轻人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的共同与不同。 怀着强烈的好奇,我去浏览了目前已经上传的作品,结果非常失望,因为所有年轻人的爱人似乎都是同样的人,他们的恋人或者朋友,没有父母,爷爷奶奶,所有年轻人的拍摄方式也是出奇地相似,无目的的扭捏造作。 3, 封面女孩   其实年轻人有以上的表现多少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尤其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下面这则elle girl为辣妹拍摄封面的全部过程,则是这种氛围的一个缩影。 (点击照片可以看到视频)

一周一周

1,工作坊 1416肖像工作坊最后一个阶段结束,并于鼓楼附近某四川菜馆召开晚宴。明天将上传工作坊的作品。 2,德式肖像 Martin Schoeller,这个出生在德国,在美国展开自己职业生涯的摄影师,正在用贝歇尔夫妇拍摄水塔的方式来拍摄人像。他的作品刚刚赢得了美国摄影杂志年度最佳肖像奖。 “近”是Martin Schoeller作品的标志性风格,这种超越了日常人际交往正常距离的近距离接触,让你能感到对方的呼吸,却又有些透不过气来。而这些作品的另一层意义是,摄影师好似一个面孔收集癖,当名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的面孔陈列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也许忽然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定义“人”这个概念呢? 这部作品应该和前天介绍的creature并列阅读。 相关链接:这里,这里 3,政治家 是巧合,还是故意?美国总统候选人 Mitt Romney在谈及自己的摩门教信仰与竞选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被定格的神情竟然和60年代肯尼迪谈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时候的样子,如出一辙。后者则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由于摄影师是谁还没有搞清楚,因此他是否有意模仿那幅绘画拍照仍旧不得而知。或者,其实政治家遇到难题的时候,原本就是一样的官方姿势。 4,圣诞节礼物 美国大众摄影杂志为肖像摄影师列了一份圣诞节礼物清单,从影室灯到反光伞一应俱全,流着口水去看看吧。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