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Rich 今天争取在不带酸葡萄心理的前提下,说一些关于有钱人的事儿。 但是,说到刚刚出版的这本《罗伯特弗兰克的小样》( Robert Frank: 81 Contact Sheets from The Americans)画册,能不心酸么。据博客5B4报道,由日本出版人 Kazuhiko Motomura出版的这本画册,我们这些穷人恐怕只能在网上瞻仰一下,因为这本书的售价是1500美金,而且只卖给曾经买过Kazuhiko Motomura过去出版的图书的顾客,或者你肯一次购买所有他们出版的图书,共计7500美金。 书当然非常豪华富贵。先是一个大个儿黑木头盒子,打开之后能看到限量编号(一共300套),里面又是一个木盒子,上面刻着罗伯特弗兰克的签名。打开这个盒子然后又是一个银色的盒子,打开银色的盒子,又是一个纸包裹,打开这个纸包裹——幸好不是一个写着“挠挠”的小纸条——你终于能够看到弗兰克的81张原始小样了。 5B4先生说的非常在理,穷人们可以这么办,去买另一本书,叫做<Looking in>,里面也有所有的小样,然后你把它们拆下来,放到一个鞋盒子里,可以考虑弄块丝绸。而这恐怕是弗兰克先生最为希望的样子。 有钱+低调,似乎是人们可以接受的有钱人的状态,MSNBC的深度调查记者Bill Dedman就追逐了这样一个美国富豪,神秘女士Huguette Clark,她继承了多处房地产,比如纽约面朝中央公园大厦里差不多两层楼,巨大的但是从来无人居住的庄园等等,却是此人却很低调,几乎销声匿迹。Bill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将文章以长篇大论的文字方式报道,其间点缀几张照片。他尝试了一种新的报道方法。 这则名叫The Clarks: an American story of wealth, scandal and mystery的故事,主体是47张照片,以照片为主要架构,文字和图片结合。 (…) Read more

每周最佳评论集

这是一个新栏目。有很多朋友,他们在我的博文下面的评论比正文还精彩,就那么埋没了实在可惜,这个栏目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好文字“扶正”。 针对《”假“照片标本》的评论 LY :  摄影是什么?工作之后就越发不明白了,也许这就是摄影与摄像,摄影记者与摄像记者对影像追求的差别。尽管被同事开玩笑笑话说不懂摄影,但是我还是喜欢着我喜欢的“摄影”,那是比美丽的画面和昂贵的器材更打动人的。 Suli: 就算我这样一个只看最后情绪和氛围论摄影的人 ,都实在“惨不忍睹”的看到这个原材料和最后的成品差距。这一刀狠就狠在他是拍了素材回来构图和“摄影”的。 那我恩都用超广角,把所有的信息都统统兜回来 ,坐在电脑前面,咱们不着急,喝着小酒慢慢裁。。。太狠了。。。太狠了。。。 针对《周一消息树: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Aaron: 应该说“有些现实非常非常暴力” RJ: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又恢复博客写作。顺便说一下,唐·麦卡林的英文名字应当是Don,而非Dan。 ——欢迎纠错! 另外,讨厌英国摄影杂志水印的“叫我怪兽”同学,这里再为你和大家提供一个英国摄影杂志156年回顾的“无码”图集:请移步这里

周一消息树

战争与和平 3月号的英国摄影杂志改版了,新的版面就挂在网上。除去讨厌的Preview水印,这期杂志还是可以瞅一瞅。 Don McCullin摄影 本期杂志的专访是战地摄影师Don McCullin,在我看来,他是众多战地摄影师中最有道德感的一位。他曾经说过: “有些时候,我感到自己带走的不是胶片,而就是一块块的人肉。那感觉就像你背负着你所拍摄的那些人的苦难。”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从访谈的引语中你可以看到战争给Dan所带来的精神负担:“无论我如何努力试图抛弃那些痛苦,它们却都一直存在。”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篇访谈的名字叫做《战争与和平》 英国正在做一个Don的摄影展览,大家可以可以到卫报去看更多摄影师的介绍。 在Polka杂志第2期你也能看到Don的一个小集子: (polka是一本很值得你继续探索的摄影杂志。) 3月号的《生活》画报特刊,也有关战争,《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五个摄影师眼中的战争》正如标题所揭示的,在这个专题中,生活邀请五位摄影师从他们的战地作品中挑选部分作品展出,并试图展现与往常战争报道不一样的视角。在你点击影廊的之前,有这样一行警示文字:注意,有些照片非常非常暴力。

最流行的“摄影器材”

日前,佳能粉丝们最想得到的一样眩酷新装备是…… 就是这个: 这支新镜头嘛, 其实,其实是一个咖啡杯: 我隐约记得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哥们拿一个佳能的小白去乡下拍照,镜头搁在桌上,一不留神就被乡亲在里面倒上了水。我很负责任的说,这个佳能咖啡杯的创意就是这么来的。 但遗憾的是你我恐怕都无法搞到这个眩酷新产品,因为这批杯子是冬奥会的特别礼物,随后就没有了。对此爱不释手的网友可不乐意了,据说他们正在开设论坛试图通过网络舆论而让这款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百日不咳

说好了一百天之后开张,心里想着也许可以模糊几日,没想到真有帮我计算日期的,早早通知我说,算来昨天已经到期了。我说有压力(鸭梨),人家说没鸭梨就没有动力(冻梨)。 新博客的内容框架都弄好了,就是页面设计麻烦一些,本来要鲜亮登场的,但是细节还是不要马虎。当然,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既然说了百日后出现,百日之后就不可蛰伏了。 咳咳。那我就接着写了。吃冻梨不吃鸭梨。话说,今天北京可真冷啊。

“ten best ten”摄影比赛招募志愿翻译

本次camp的照片放送我先停一停,歇口气儿。插播一条广告。 以前在博客里介绍过纽约WIN图片社,这是一家新兴图片社,风格年轻化,创始人是摄影师Hans Neleman。Win去年和纽约的Time Out杂志联合举办了一次面向年轻人的摄影比赛:Ten Best Ten,这项比赛今年继续举办,Win试图吸引更多的中国摄影师参与,想把参赛网页翻译成中文。如果有愿意参与志愿翻译的请直接联系Hans工作室的工作人员Chrissy Reilly chrissy@win-initiative.com  电话:212.274.1000,他们会为参与翻译的志愿者建立参加比赛的“直通车”。 比赛的网页在这里 。

camp7放映名单

第一组:Ofpix基金 1,2009年度ofpix基金获奖作品 2009年ofpix基金入选作品:占有兵 《工业区》 2,让他们发声:把相机交给最需要的人 孩子的视界:通州东堡小学堂小学生摄影 网易汶川一年 第二组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 1,张玮诗+北京同志中心 2,王寅+自然大学 3,吴育琛+同心希望家园 4,邢江+花旦工作室 5,赵星华+聋康网 第三组:这个城市 城市化?城里人?这个城市每天都有各种悲欢离合,我们记录…… 1,王楠  回龙观 2,吴婷 六廊庄 3,梁旭  唐家岭 4,钟智  汕头移民 5,陈辛  拆迁 6,罗宾 上海弄堂 7,王寅  北京胡同 (…) Read more

谁愿与王搏一起行走西部?

替王搏发一则招收志愿者的信息: 由于王搏多年伤病,需要一线调查志愿者参与,共同维系“爱心王搏计划”继续进行,协助他调查拍摄受助学生教师的情况,整理他们的档案资料。 志愿者将和王搏一起做如下工作: 1,田野(一线)调查:文字采写,照片和DV的拍摄。 2,筹备影展,完成资助工作: 影展现场的服务:解说、解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签署资助协议、网络注册。(一线调查的志愿者必须参与影展、资助活动,因为他们能够给关注者明确的信息。) 3,影展宣传推广(公益广告、互联网宣传) 志愿者请联系王搏: wangbo_631113@163.com

告别、再出发见面会

时间:本周日(29号)下午两点。 地点:北京,奇遇花园咖啡馆 内容: 1,无厘头问答。我设计了一些和1416教室有关的“选择题”,都挺无厘头的,答对有小小礼物赠送(其实也不是什么礼物了。呵呵)。 2,未来发展环节。 欢迎现场给1416挑刺儿 3,随便说说。关于摄影,等等什么的,大家有什么说什么。要是愿意也可以带照片过来。 就这些了。 老板说了,所有的消费都史无前例打七折,但是是不需要门票的(嘿嘿),总之,敞开大门欢迎各位来说话。

纵目

木格给我发来一个他们成都八个男的展览链接。里面好几个都认识。 祝他们展览成功。 去年从汶川回来,在成都逗留一晚,和陈春林,杨怡,李俊去一个非常特别的“老师”家做客,那个晚上太奇妙了。 平遥和陈春林匆忙见了面,当时我们讨论了一下平遥的布鞋,他只要来就会捎一双。我也买了两双,都带到纽约来了。可是这地儿老是下雨,没有机会穿,真遗憾。 曾经给青年视觉写了篇陈春林的文字,他们没有用,借这个机会,我就在自己的博客里用一下得了。请看下一篇博客。

纽顿先生和纽顿太太

纽顿(Helmut Newton)那张著名的照片,夫人June托着腮盯着模特,纽顿则埋头注视着他的取景器。 纪录片《 Helmut by June》则完全是June旁观Helmut工作的结果。 影片的开头是纽顿拍摄性感美女的现场,伴随着镜头的摇移,June举着一台小型摄像机,从一面镜子里缓缓出现。 接下来的镜头,仍然是June对着镜子拍摄,但画面转向了他们两人的卧室,June整理她的头发,Newton则忙着接电话,商讨工作,画面的旁白是这样的, “纽顿求婚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会很有钱,可能一直都会很穷。” “他还说,摄影永远是他的最爱,我是第二位。” “女人有时候会问我,如何和这样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影片结尾是纽顿给夫人的一个飞吻,随后是他持着摄像机在拍,June跑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女性主义学者恐怕能从这片子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中看出很多奥妙。我没有头脑想那么多。这部片子与我而言,又解构了摄影史上一位所谓情色时尚大师的形象:他说没有什么时尚摄影师的称呼;他老婆说他一直是个“调皮的男孩”;我看了他的拍摄现场,发现一点儿都不情色——而更像是一台略有些枯燥但却非常精密的外科手术。 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天,我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觉得很凄凉,然后走近,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心情很忐忑,却没想到老人很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早上好呀!” 把那些出现在神话和臆想里的人,都还原成人吧,这比把一个人塑造成神话可有意思和让人舒心多了。 请努力翻墙去看这部片子。 还可以配套观看BBC的安妮纪录片:这里

神奇扫描仪

今天早晨起来看到这个歪门邪道——用数码相机扫描底片?! 准备好了么?利用以下设备你就可以组装一套你自己的扫描仪: 1,一大块玻璃(有玻璃茶几的有福了) 2,一张洁白的光面的相纸 3,镜头最好有微距,但并非必须。 4,一个可以离机控制的闪灯,或者一盏台灯 5,photoshop或者其他图片编辑软件。 图片来源:photo.tuts网站,作者:Craig Melville 结果很不错呢。人民群众的智慧可真是熠熠闪光!

梦露小姐的相机

接到熊小默的线报,说ebay在卖梦露小姐用过的相机。 小巧的Minox间谍相机,还有她拍摄的照片。(真想知道内容是什么) 很贵,一堆零,数了半天是五百万没错吧。(还是数错了) 看完这个,我顺便到梦露粉丝的网站去看了看,那里有各种老照片和梦露纹身。 也不能每天都写长文字不是么?你们继续观赏梦露,我出去晒太阳了。

网易征稿

替网易的朋友在这里吆喝一下。。 网易策划——《你所不知道的2009》照片征集 相信每个摄影记者在年终整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时候,都会发现一些意外的动人瞬间,而这些照片对于拍摄者来说,是一年工作中真正值得回忆的东西。 可惜的是,也许因为这些画面在新闻的叙述主旋律之外;也许因为媒体的地域所限和版面原因;也许因为事件太琐碎… 导致这些动人的画面未能被人们所看到,记住。 这些画面可能是“普天同庆”时,人们仍旧在为柴米油盐苦恼。 可能是果敢难民营中,一个依旧开心笑着的孩子。 可能是突发事件背后,一幕不曾被提到的情绪表达。 也可能是一个不平常的社会群体中的平常小事。 重大事件亦或平淡生活,那些被敏锐的你所抓住的微妙瞬间,也在默默的诉说着你的2009,大家的2009。 希望你记录下的这些意外的、普通的、动人的影像带给2000万网易读者一个不一样的2009。 我们邀请摄影师参与这个项目,虽然没有太多的报酬,但与他人分享你这一年的照片,或许也是件开心的事。我们将在专题中,一一感谢参与的摄影师,向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摄影师们致敬。 投稿地址:wanghe@corp.netease.com 有任何问题请拨打联系电话:010-82558440 (7:00am——11:00pm 周一到周五; 7:00am——3:00pm 周末)

周一消息树

大叔们在干什么 今天的消息都是关于M社(magnum)大叔的。在我看来,关于马格南,传奇太多,最终导致虚幻的名气太盛,从而掩盖了人们去认知他们真正在做的事情。 1,张乾琦:双喜 动感马格南最新上线的作品是张乾琦的多媒体作品《双喜》(Double Happiness)。这部作品光圈已经出版过同名画册。 《双喜》追踪了台湾男人在越南速配新娘的故事。 摄影师自从迷上了声音之后,又在追踪被摄对象的同时采集声音,并且还加入了视频。 我最喜欢(痛恨)的是最开始的那个片断。这使得片尾的那个“幸福家庭”显得荒诞 如果你准备观看这部作品,张乾琦的建议是,要戴上耳机。 2,Patrick Zachmann:欧洲非法移民 马格南网站首页最近的图片报道是Patrick Zachmann关于欧洲非法移民的报道。现在刊出的是故事的第三部分《希腊》。 Patrick的第一站是马耳他,在这里,成千的移民不断涌入。第二站是法国加来辖区(Calaisis)的非法移民“丛林”,此地是试图偷渡到英国的移民的中转地。近日,法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整治这一区域。 P大叔的第三站是希腊。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移民试图乘船偷渡入境。他则获得了和海岸巡逻队一起工作的许可。 “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不是我们头脑里的“非法移民”,那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是背着孩子的父亲,老人,妇女。“逃难”这个词恐怕更为真切吧。 这部作品是 Patrick Zachmann的长期项目,他也拍摄视频。 3,Jim Goldberg: open see Jim Goldberg的作品《开阔的海》,也在记录欧洲的非法移民的问题。这部作品正在英国摄影画廊展出,《卫报》也做了相关报道。 开阔的海这个标题来自摄影师一个被摄对象的话语:“那是一片开阔的海,没有边界( in the open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