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昨晚结束了夏天的最后一个工作坊。开始准备开学的一系列工作,这个繁忙的夏季就这样过去了。 关于camp15的情况,还要让我的脑子停下来想想。这次有些不一样,比如,在开始之前,我发现自己忽然缺乏对这些照片再看一遍的耐心和兴趣,与此同时,观看照片的人也开始不再满足摄影师那种“摄影式样”、语焉不详的表达。 这些都可以说很多话,留待这周慢慢说吧。 今天的树种出来的时间晚了一些,有一些疲惫,不过,还好,我仍然对新知充满兴趣。今天要说的,都是一些关于“业余摄影师”的事儿。 1. 一百个陌生人 Flickr上出现了一个跨国界学习小组100个陌生人计划,东边的西边儿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拍摄陌生人,练习拍摄人像的技巧,拓展人际交往能力。 加入这个小组的规则如下: 一,要拍一百个你不认识的陌生人。不许抓拍,不许偷拍,不许拿以前的旧照片。 二,不能是搭个影棚,一天就拍一百个。 三,每个你的被摄对象都要有采访,他们是谁?他们的生活怎样? Flckr的博客也报道了这群勤奋的摄影师的肖像计划,并且采访了其中的几位摄影师。 关于和陌生人交流,有位摄影师提到: “是啊,我很紧张,甚至也想着干脆放弃。但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大胆开始,走上去,张嘴就说,别管说什么。只要有了第一步,其他的一切都是连锁反应。” 不过,大多数人拍的照片,依然只是把对方当模特,并非是对陌生人的探寻。 摄影师drmaccon的100个陌生人flickr网页 2. 业余势力 Corbis向来都输在Getty后面,这个当年由比尔盖茨投资的图片代理公司,虽然盖茨对数字化图片的市场前景判断准确,但图片社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近来,corbis似乎开始有一些新动作,先是和美联社合作代理其照片,最近则注资草根图片社Demotix。 后面这个消息很有意味。因为Demotix是在近几年图片社发展不是特别激动人心的时期,突然冒出来的新兴图片代理机构。Demotix抓住了公民记者的潮流,专注于为普通市民摄影师拍摄的突发新闻图片和新闻机构之间架起销售平台,现在已经聚拢了一万名摄影师。 浏览Demotix的主页,就会发现其以普通市民拍摄的突发新闻为主打 Corbis注资Demotix,将会帮助其加紧开放更便捷的图片上传网络,优化网站。另外,Corbis也会代理Demotix的九万张图片。 3. 让伊拉克摄影师自己说话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他们的图片来源大多数都是西方摄影师,当地摄影师似乎永远只是“业余摄影师”。 这种状况——同一的,甚至带有刻板印象的视角,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Metrography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伊拉克图片社,最近他们专门对图片社代理的22名摄影师集中做了一个工作坊。为什么要为伊拉克摄影记者做这样一个培训,美国摄影界新闻(PDN)对此专门做了访问。 图片社的创始人是Kamaran Najm,他曾供职于一家NGO媒体做图片编辑,其任务就是寻找伊拉克的照片,但是他发现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图片社提供来自伊拉克的照片。Metrography就这样建立了。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看着你 有些人和事,没了照片,很难回忆起当时的样子,即使那个事情只是发生在几天之前,也可能会忘记,但看到照片,一切就又都回来了。 1.斯达西们 间谍用的手势暗语 跟踪偷拍 便衣装扮 这些乏善可陈的照片并非乏善可陈。 德国摄影师 Simon Menner在前东德国家安全部( Ministerium fur Staatssicherheit,简称斯达西,stasi)的图片库里找到这些照片。它们有的是为训练间谍而用的照片,比如如何用手势暗语,如何装扮成一个俄罗斯大亨或者一个普通的小青年。还有一些则是间谍跟踪其目标时候的偷拍照片。 下面这些宝丽来照片则另有故事,当国安局的间谍偷偷进入目标对象家里搜查,为了让一切物品回归原样,会先拍一张宝丽来照片纪录现场信息,从而可以再根据照片恢复原状。 你看着这些平常的场景,你想到的是,这些似乎毫无意义的照片,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双间谍的眼睛,以及之后可能带来的对照片里物品主人的控罪。 这个名为《来自斯达西资料库的秘密影像》的展览当下正在德国 morgen画廊展出。 路透社对展览的报道中指出,因为曾经存在的这些为纳粹和斯达西所使用的秘密监视系统,当下德国成了世界上隐私保护最严密的国家。 2 ,亲爱的照片 Dear Photography是一个让你重拾记忆的网站。 照片来源:Dear Photography 网站上的照片都是人们将旧照片“贴回”其所拍摄场景里的照片,相同的是地点,不同的则是时间。这种将过去和现实缝合在一起的做法一度在网络上很时髦, Dear Photography鼓励普通人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 在新的场景里忆旧并非易事,因为物是人非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很多相思之情,网站上很多照片下的文字就是这样的追忆。 卫报在报道这个网站的时候,更是提到:这种“游戏”恐怕是胶片时代所独有的,因为数字时代你会无法找到可以把握的物质实体。摄影师马丁帕尔曾对人们有个建议:打印你的照片,否则我们将面临一个危险,一整代都没有家庭相册,照片被遗弃在电脑里,可能随时会被不小心删除。 3 (…) Read more

观树

camp14的主题是自然,其中有夏祯所拍摄的古树,让我感兴趣的是,他拍这些树并非是为了拍摄,而是为了画画。 当日camp结束之后,又一起听夏祯解说古画里的古树,大家都对观树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我给奇遇花园小学堂的主持胡伟老师介绍了夏祯,希望能邀他来分享自己的读画感受,并一起来了解古树之美。 夏祯的小课堂这个周六上午就开课了,不巧的是,我却不在北京无法去听课,就把这个学堂介绍给大家: 树,一直是传统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从早期画作作为点景和构图分割的元素,还是到后来成为一个固定的主题,中国画从来都不缺少对于古木杂树寒林的描绘。但中国画是真实的描绘现实之树,还是写心中之树;是如素描般巨细描绘肌理,还是粗笔一挥造就树之倩影。 让我们一起结合现实中的古树与古画中的树来体会古人造物之心。 从照片到古画,这个看树的过程应该很有意思。

周一消息树

1.  在历史的阴影里 摄影师David Maisel的新作:“历史的阴影”(History’s Shadow)就要结集出版。 这个项目让原本留存于博物馆档案库里的X光底片复活,从而有了新的意味。 在Getty博物馆研究中心学习的时候,David接触到这些档案资料,原本用于研究文物保护,它们却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他挑选了部分X光底片,将之用灯箱照亮,然后再翻拍。 X光透过文物表面,使得我们得以看到它最初的结构,修补,遗失和损坏的痕迹,重重叠叠的阴影之下是这些文物在人间的故事。 “记忆”和“挖掘”是David Maise一直以来的创作主题。(作者更多的照片请点击这里) 2. 九眼的重复 《连线》杂志的博客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对两位都使用google街景(Google Street View ,GSV)进行艺术创作的摄影师做了一个比较。 Michael Wolf和 Jon Rafman,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来自google神奇的九眼街景车拍摄的照片,这些不经意拍下的场面,荒诞,富有戏剧性——但更富戏剧性的是,这两个摄影师的作品里竟然有不少重复的街景,《连线》在文章里就列举了九个。 左: Michael Wolf; 右: Jon Rafman. 左: Jon Rafman; 右: (…) Read more

ofpix工作室征人

ofpix是我和horse做的一个小工作室,没有太大的野心,就是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支持我们的各种活动,比如现在做的photocamp观片会,workcamp工作营,workshop工作坊,以及ofpix基金。 我们现在想招募一个能够全职在工作室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处理以上各项活动的杂事,比如,收集整理照片,联络摄影师,现场活动拍摄等等。我们只能提供微薄的薪酬,但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并试图将之作为自己的职业,却苦于找不到路径,我们愿意为你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你了解这个行业,我想这是我们能够回报给你的,除了金钱以外的东西。 我们对你的要求是:第一,要诚实守信;第二,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第三,善于沟通;第四,对摄影有了解,却也要有困惑。工作地点在北京。 请把您的简历在本月底之前发至ofpixcamp@gmail.com

周一消息树

1. 孔雀 Peacock……这不是功夫熊猫里的那只,不过,它兴许也有着统治地球的野心,要不就不会出逃。 一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飞出来的孔雀,落在附近一幢建筑的窗口,纽约童话世界的特色顿时显露,一干人聚在楼下,痴迷地举头望孔雀。 此时,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位摄影师:Landon Nordeman,他从当天上午十一点一直蹲守到晚上十点半,不是蹲守孔雀,而是蹲守旁观者,记录下人们看孔雀的百态: photo by Landon Nordeman Landon Nordeman是纽约客杂志的一位撰稿人,他将自己的照片传给了杂志的编辑,各位可以到纽约客杂志的博客photo booth上去欣赏更多照片。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混杂在围观者里面,有一个老头儿,他近日官司缠身,但是依然童心盎然,这就是——默多克: 2. 朝鲜 另一位奇观记录者是美联社的摄影师David Guttenfelder。 六月份,美联社宣布和朝鲜的国家通讯社签订合约,在平壤设立办公室,其亚洲区首席摄影师David Guttenfelder则成为首任驻站摄影记者。 Daivd的照片刊登在《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的大照片栏目in focus上,同时也在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上刊出。 来自美国摄影界新闻的博客PDNpulse的消息指出,独立报认为,这些照片是近些年刊登在西方媒体上,最为 坦率和直接的来自朝鲜的影像。 3. 我的视角 “My viewpoint”是由导演克里斯·艾尔 (…) Read more

多媒体——是什么,为什么

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ohn Stanmeyer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不喜欢“multimeida” 这个词,我很好奇,这位静态摄影师如何对待时下时髦的“流动的照片”? 因为到了中国,情况就更复杂,对于照片+声音+视频的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不仅名称上有各种叫法,对其未来的发展,更是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John Stanmeyer在其博客上专门开了个栏目谈现场录音,可见其并非是一个执著于拍摄静态照片的传统摄影师,而他对“multimedia”的理解,也不是把几种媒混在一起那么简单。 以下文字来自John Stanmeyer,编译自摄影师的个人博客 Visual Audio 我不是很喜欢“多媒体”(multimedia)这个词 动态、带声音的影像,不管多长,多短,都是电影。 只是把声音和静态照片放在一起,不构成“多重”(multi) 充其量不过是双重媒体 多媒体远远比这个更进一步 “multimedia”对我来说越来越虚空,我感到有必要去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multimedia这个单词是怎么出来的。 回到1966年,音乐人、艺术家Bobb Goldstein把multi和media合成在一起,制造了一个新词“multimedia”,作为对自己在纽约长岛的一个作品 “LightWorks at L’Oursin” 的理念的营销。 Goldstein的东西是真正的多媒体——观者四周都是声音,他们被声音覆盖包围着,同时还有灯光,照片,电影——都投射在屏幕或者镜子上,给观者一个错觉,房间似乎在旋转。 一年以后,出现了升级版的多媒体——Liquid Light Shows(液态灯光表演),这个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早期出现的事物,除了用多媒体没有什么能够形容。这方面的先锋人物是Joshua White,他和音乐人,艺术家,摄影师,电影工作者,设计师一起工作,创造了the Joshua Light Show. (…) Read more

您的发烧需要升级吗?

有幸去了一次做多媒体最棒的公司:Mediastorm,发现从总裁到员工都是那种典型的“男人”。(当然,公司一共也没有几个人。) 你问我什么叫典型的男人,这个……我的形容可能很不准确,我指的是那种特别容易对器材发烧的男人——他们酷爱有着复杂零件,可以无限变形的精密仪器。这样的男人,不仅摄影圈,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尤其是最近的电影院里,每一场《变形金刚》的观众里都有他们,坐在底下眼睛闪闪发光。 所以,每次遭遇那些多媒体先锋人物,我就很理解,他们为什么对这个新事儿如此热衷,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天性在驱使——从静态摄影到动态,你可以操控更多机器了。(此处绝非贬义) Mediastorm最近发表了一篇博客,采访了他们的制作人Rick Gershon,他2010年加入团队,之前是getty的多媒体记者和摄影师。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谈装备,下面这张图片,Rick Gershon的装备——足以把你吓倒,不过,正好也可以拿来做我以上发言的论据: (在博客原文里可以下载这张照片的大图) 我本来试图翻译这篇文章,但这张图片实在让我闻风丧胆。我的眼睛跳过各种陌生的器材名称,看到Rick Gershon谈自己如何备份文件,感慨了一下。这家伙从外地拍摄回家,不管多累都要赶紧开始从机器上下载并备份文件,一般都要备份四份,这些东西还不能放到一起,要放到四个地方,以免被一网打尽。 我还发现,提问者的问题也和惯常有很大差别,比如,如何把这些东西打包?用电问题怎么解决? 我感觉未来我们应该像郭台铭那样,雇个机器人。 文章最后,Rick Gershon给出了让你一跃从普通发烧友晋级到专业多媒体记者的几样法宝: 1. 一个特棒的三脚架和云台。(推荐Miller DV20, Sachtler FSB-8T). 2. 使用灰镜。(ND Filters) 3,使用外接相机监视器。(monitor) 4. 要有一个稳定的肩架(good stabilization rig) 尽管Rick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无论器材多复杂,还是内容为王。但我仍然看出来了,新一轮的多媒体浪潮,伴随着更为复杂的器材升级。如果你没有或者不试图去拥有或者根本不羡慕这个家伙所拥有的这一大堆家伙玩意儿,你恐怕就不能称自己是做多媒体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Rick给出的购买器材的链接,其地址都指向一个神秘的空间——这就是纽约的B&H摄影摄像专业器材店,每一个男人走进去,都会迷失。 (预告:明天还会发表一篇文章,是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ohn (…) Read more

迷上纸的感觉

纸本来就来自自然,而这种自然的特性恰恰是它最珍贵的地方 和我一起主持摄影书工作坊,并主讲用纸和图书装帧设计这一环节的胡伟老师,这个月还要做一个<我为自己做一本书>的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也是做书,但以文字为主,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文字结集“出版”,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更多的信息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 其实这个工作坊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借着出书,可以重新探讨写作的乐趣。以下将沈继光老师的一段文字借此献给大家: ●写作,那是一个完整的你的世界。在你最孤苦无依的时刻,它可以让你获得生命的温暖 文字写作,是更为普通的思想着的人的记述与创作——列车乘务员,医生,打扫清洁工,守墓员……只要你善于观察,读解,沉想,你思想着,你就能写下来,享受你的思想。 就是那些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戏剧家(斯拉夫斯基),画家(梵高),舞蹈家(邓肯)……除了他们的专有语言形式的创作外,不也用文字写作表 述了他们更为丰饶的贴近思想表述思想的生命么?视觉语言艺术,音乐语言艺术,舞蹈语言艺术……独具的性格,又与母体的文字语言艺术相融合。一个国家的语言称母语,那文字就是视觉、音乐、舞蹈语言的母语罢。 写作诞生出的新人,蜕变重生的新人,获得一种解放,一种根本性的解放。这解放,是在对各种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柱全部坍塌之后建立获得的,是自救——自己拯救自己之后的解放,解放者和被解放者是同一个人。 历代中外学者、文化大家、艺术家、科学家都不例外地将自己的发明、著作、书信、日记珍藏,留之后世,因为它们是他自己生命的代表与象征,除此,再没有别的能代表或象征他的最真实生命了。 你对自然、社会、其他人了解、写作得多深,你对自己的认识就有多深。反之也是一样。 你可以享受你的写作思想,那是一个完整的你的世界。在你最孤苦无依的时刻,它可以让你安心并获得生命的温暖。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天内沉静地抱着伟大的目标工作着,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的。”(爱默森)

周一消息树

图书的故事 1. 马丁帕尔的推荐 提到摄影书文化的兴起,摄影师马丁帕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近年来他和Gerry Badger一起出版了两大厚本的 “The Photobook: A History”(卷一2001年出版,卷二2004年出版),对摄影书的发展予以全面的回顾。这两本书在业内被津津乐道,也同时激起了不少人对摄影书的热爱。 这使得帕尔先生对摄影书的推荐,也颇有说服力。 最近,在爱尔兰都柏林举办的摄影节上,马丁帕尔的策展也和摄影书有关,他选出了过去十年最中意的三十本书做了一个展览,并同时出版了一本新书——“Martin Parr’s best books of the decade.” 这本关于摄影书的书,不仅有每本书的介绍点评,还邀请书的作者或者是编者、出版者出来现身说法。此书现在有平装版本,还有精装和限量收藏版出售。 翻了一下帕尔的最爱们,我发现,他还是以内容为上来读书的。不过,因为是他个人的推荐,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口味以及个人视野的局限,对熟人的偏好等等。 2.收藏摄影书 卫报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摄影书——可负担的起的收藏与飙升的价格》(Photobooks – affordable collectibles that are soaring in value),文章指出,近些年一些版本较为稀少的摄影书,价格动辄就是上万英镑,藏家可以考虑现在就入手投资一些潜力股。 文章提到,罗伯特弗兰克的书《美国人》和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在去年的拍卖中,分别拍出了高达四万三千英镑和一万三千英镑的高价。不过,Christie拍卖行负责图书的专业人员也指出,要拍出好价钱,一方面书的品相要好,另一方面,书最好要有一些附加值,比如,作者的签名。 (…) Read more

世界是什么颜色?

the color of……是一个搜索引擎,但它并非被用于进行理性的发问与回答。 比如,你可以问:夏天是什么颜色?(the color of summer) 系统会从flickr里检索各种夏天的照片,把它们的色彩中和,逐渐糅合成一张新的图片,给你一个具有肌理的颜色。 这就是夏天的颜色: 颜色是具有肌理的,我很喜欢这个网站所展示的各种奇妙的结果。世间万物皆有颜色,却没有一种颜色是单一的。 说到颜色,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教室八月份的活动:“彩虹村民计划” 彩虹是同性恋群体的标志。 7月25日,美国纽约州正式通过立法承认同性恋婚姻,当天就有八百多对伴侣申请结婚。 中国离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还很远,但社会气氛也已经发声变化。十年前,我拍同志,紧张压抑的气氛多于轻松,而最近,因为“让影像发声活动”,当我再次接触同志群体,我能够看到他们有更多的自信,以及摆脱“柜子”束缚的自在。 同志文化中心是我最近正在推动的“让影像发声活动”的合作公益机构,有两位营员和他们一起工作。在和同志文化活动中心的前任负责人范坡坡接触时,发现他还在做一个关于同志人群身份认同的酷儿影像计划,于是,我们两个的聊天促成了“彩虹村民计划”。下个月开始,我们将一起做一个为期四周的工作坊,针对同志人群,希望他们能借助相机发现自我,也让世界能同时发现他们。 这个活动招募通告在这里,7月30日招募截止。

周一消息树

重重雨雾 昨天晚上十点,踩着雨水回家,斑马线都已经被雨水淹没。 今天早上,小雨还在下。 1. 犯罪面孔 在某个不知名人士所拍下的挪威小岛枪杀案现场照片里,冷酷的杀手依然在射击,似乎依稀可以看到前面有一个正在做最后的抵挡的年轻人。这骇人的场景不是戏剧。 但是,在传媒中,人们反复看到的却是犯罪分子精心为自己设计的形象,这就难怪在我看到的新闻报道里,有一个不能理解的形容词:“漂亮的金发”,在不知不觉中,媒体和罪犯成了合谋。 BAGNews搜罗了媒体对这个杀人犯的形容: “Behring Breivik看上去很有风度,整齐的金色长发映衬着一张俊俏的孩子气的脸庞。” “很难把这张在专业影棚里拍摄的,有着浅浅微笑的年轻男人的照片,和那个像野兽一样的枪手联系在一起。” “这个有着六英尺高的金发男人……” “这张金发碧眼的男人的肖像,橙色的Polo衫,领子从黑色的Locaste毛衣外套里面翻出来。” 我当然知道,媒体们用这些形容词并非是在美化凶手,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戏剧性,其潜台词是——一个衣冠楚楚的君子也可能是一个杀人恶魔。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花俏的语言游戏,还不如扯着嗓子骂大街会让人觉得爽快一些。 2. 社交网络里的真相 杀人犯的facebook主页已经被删除了,大概是为了防止在文明社会里出现“鞭尸”现象。 仍然有好事者拷贝了他的所有页面,其中也包括几张照片。它们会让你发现摄影的魔镜效应,因为这些照片展示的并非是一个金发俊男,而是一个无聊的,丑陋的,甚至似乎已经有谢顶迹象的老男人形象。 “金发美照”是杀手在其twitter和facebook上使用的头像照片,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官方肖像,而其twitter上的唯一一句留言,也成了杀手通讯社的全球通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产物。 而与此对照的,是twitter上的另外一个声音——被他残害的人的呼救。灾难中的年轻人通过twitter呼救,并且让朋友千万不要打来电话,以免让歹徒听到。 遇险年轻人的twitter:有枪击,快叫警察 社交网站里的声音是混杂的,但突发事件的第一波消息却往往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在这里直播。 3, Rebirth 挪威的灾难被称作这个国家的911。 911这个称呼是恐怖分子袭击的代号,也是人类对自己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安全失去信心的一个征兆。要不了多久,911就十周年了。 一部新的纪录片就要在美国上映,名为《再生》( Rebirth),跟踪记录了几位被卷入911事件的普通人十年间的生活变化。 纪录片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延时摄影项目: 从2002年3月开始,在世贸遗址的新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在6到14个地点,使用延时摄影的方法,每五分钟拍摄一次,记录大楼的整个建造过程。所使用的机器主要是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默多克的致歉 1.道歉广告 刚刚过去的周末,英国的全国性报纸上都会出现一则特殊的致歉广告,签名是:Rupert Murdoch。 7月15日,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James Murdoch)向媒体发出通告,宣布新闻集团要公开道歉的消息,并且提到,内部还要针对电话窃听事件,做两周的进一步反思。道歉广告如下: 图片来自网站Journalism.uk via twitter@TimGatt. 我们很抱歉。 新闻是对他人的关注,如果这种关注指向媒体自己,就是失败。 我们对所犯下的严重错误深表歉意。 我也认识到,只是简单的道歉并不够。 我们工作的基石是自由和公正的报道,且它必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我们籍此生存。 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会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努力弥补错误。你们将会看到我们更多的举措。 2. 最有效的道歉是…… 默多克的道歉是否有效,根据MIT的行为学研究者Dan Ariely的调查,它恐怕因为迟到而缺乏说服力。 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心理学和行为研究测试的博客Neuromarketing,上周发布了Dan Ariely的一个实验调查: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实验证明,出了错误,一个迅速而简单的道歉:我错了,就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而拖延则于事无补。 研究者在调查中,先是找被测对象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许诺给其5美元报酬,在发钱的时候装作出错多给他们钱。此时,测试人员无礼地去接电话将受测人员置于一旁。接下来,如果测试人员对此没有任何解释,很多受测人员会把多出的钱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而测试人员只要非常简单地说:“非常抱歉,刚刚去接电话了”,受测人员则会很大方地把多的钱还回来。 3.但是他仍然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 BAGNEWS的一篇博客谈到了自己的一个困惑:这位老先生即使出错了,相关的照片却依然都是笑眯眯的。 Leon Neal/AFP/Getty Images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一本北京牌儿相册

以下你要见到的这本“北京牌”相册是网友zhang1纯手工制作的,他前两天发邮件给我“显摆”(呵呵)。我想这也应该算是印刷帮吧,就把他豆瓣的文章搬到这里。话说和这个北京牌儿相册类似的我手里也有一本,不过封皮是淡蓝色的,写着两个字:影集,里面还贴着一些陌生人的照片。 作者:zhang1 豆瓣原文链接:这里 出差回来正好是礼拜天,没事干,不想出去又睡不着觉,想起了之前欠朋友的一个债。 去年春天,一个哥们儿夫妇俩要移民,走之前不久,我们瞎聊,照点相留个念吧,说行。 朋友是工作中认识的,聊的开心,工作没了关系也还没事瞎扯蛋。他们夫妇同年生,还是初中或高中的同学,上学时一直在日坛永安里这一带。很有夫妻相,虽然比我大好几岁,不过看着不像。大概是四五月份,我们在日坛公园拍了点照片。 底片冲出来有点问题,我原来计划的输出尺寸可能够呛,我办事拖沓,这事儿就放下了,他们走之前也没能拿到。 去年年底还是今年,路过东直门MOMA门外桥下,见很多附近居民,多为老师傅,摆摊卖旧货,逛了逛,看见个相册,和小时候常见的相同,硬皮系绳,里面每张 黑卡纸之间有很薄的半透白纸,外观有些旧,但确没用过,封面烫金梅花图案和建筑图案,北京二字(建筑看着眼熟,后来发现其实是农展馆,距离这里不远,估计 是若干年前农展馆的纪念品一类)。不善砍价,砍了半天还是15,收下。心想不定何时可用。 这会儿,想起来照片可以弄小幅放这里,可以直接把120底片做成和小时候见过的120照片一样的大小。当时照相馆似乎少有120放大机,所以我印象里在各家相册中见到的都是和底片一样大小的照片,上面还写着“房山照相馆”之类的字,照片的边还是切成花的。我找不到切花的机器,就留个白边吧。 选照片 朋友喜欢故乡北京,我想过要弄一些北京的照片放到给他的相册里,我曾问他对什么有感情,他说:杨树、胡同、中山公园、地铁二号线、动物园狮虎山、前门肯德基、日坛中学……看,社会主义风格的审美观,我脑袋里想象着,动物园和肯德基,听起来就是俩人搞对象的地方。 我没能把他说过的地方都走一遍,只是路过的时候想起来的话,顺便按一张,现在看起来气氛还不够足,于是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见过的一堆照片,是老外Leroy W. Demery, Jr.在80年代来中国时拍下的,令人印象深刻。照片搜到了,这位先生着实令人尊敬,奉献了这许多美不胜收的照片,屡看不厌……我挑选了其中北京的几张,修掉上面的水印,抱歉,不商业用途,盗用了。我想要不要感谢老师傅一下,老先生的Flickr相册里还有很多照片,看看有没有你的地方?http://www.flickr.com/photos/lwdemery/ 最终,挑选了几张两口子的,几张我硬盘里平时拍的,这位洋人朋友的几张,还有一张名叫Sanpeter的朋友拍的小学生运动会照片,居然是“FangCaoDi xiaoxue”,芳草地小学,我决定用这张做铺垫放在最前面,用它把时间带入到80年代,也许小学生里面就有我们的这对夫妇呢,也许他们在小学认识,过了青春期,也许他们开始暗恋,春游的时候,在中山公园或是前门肯德基坐在一起,手足无措找话题…… 气氛与内容混杂,掺和着来吧。 输出 我决定照片都用小尺寸。洋人师傅拍的,网上图很小,印刷尺寸火柴盒大小;120照片,弄成和底片等大;我拍的一点北京,大概6×9cm大小。去祥升行弄出来,麻烦师傅给裁好了,好像一把扑克牌在手里。 排序 照片有三类,共十六七张,80年代北京,现在的细节,两口子的照片。想了想,不分类摆,按我直觉的气氛走,在地上码放着弄,感觉像在打牌,拉大车。 用芳草地小学的运动会开始,80年代北京的穿插里面,两口子的顺序搞一搞,有几张还有点搞对象的感觉。现在北京细节的,放在之间稀释。最后用一张“青年泛舟颐和园”的。 刚开始觉得照片小,有点担心,做完了拿在手里,感觉不怕小了。 这两天寄出。

周一消息树

以前在博客曾经陆续介绍过不少摄影类杂志,有老牌的杂志,有的也并非那么严肃,是独立出版物,小众的,甚至就是电子杂志。喜欢它们不仅因其是摄影师作品的完美展示平台,与此同时,每个摄影杂志都会从某个角度诠释摄影作品,集纳摄影作品,这么看来,它们做的也很像策展人的工作。 最近从coverjunkie里面看到两个摄影杂志的封面,想起很久没有提及这个话题,就攒几本书一并挂在树上吧。 1. GUP GUP这个名字来自 Guide to Unique Photography,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摄影指南”。 这本杂志2005年创刊,是双月刊,至今已经出版了30期,每期杂志都有一个主题。 最新一期杂志关注的话题是“大都市”,封面照片的作者是 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这张照片来自摄影师的专题 Tokyo compression。其实,如果寻找拍摄大都市的摄影师,Michael Wolf肯定当仁不让:从香港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东京,从东京到巴黎,他的下一站该来北京了吧。 这期杂志还有法国摄影师Alain Delorme在上海所拍摄的那组流传甚广的“超负荷搬运” 本期杂志预览: 这里 GUP的网站也值得探访。 2.TAKE 这是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名字起的很直接——Take (  take photo, 从现实里拿张照片) 封面照片的作者是VII图片社的Stefano De Luigi。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