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王笑飞

这两天,每每打开博客,都会很难过。 这里有九百六十篇文章,写了将近三年,中间似乎从来没有停下来的念头,但是不断会有在时间、精力、身体状态的挤压下,而备感艰难的时刻。 我对博客的兴趣,是本着对它的传播特质展开调查的出发点开始的,起初那些日子,我非常热衷于查看每天的访问量,来访者的来源,访问的时段,我非常好奇,如果我不做任何推广,读者会如何找到这里,他们又会因为什么原因持续访问这里。我发现博客的确可以做成个人媒体,只要你能像正规媒体一样定时发布,富有信息量,并且有自己特别的定位,就会吸引你的读者。 在博客写作过程中,我最喜欢是因互联网形成的“纠错体系”,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我发现在一个向善的核心中——还是我起的名字,就是大家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基础上——错误会不断地被纠正。在这个博客里不断有人给我纠正错误,常常让我觉得面红耳赤,有翻译上的错误,出处上的错误,我记得有一条翻译,我曾来回改了五六遍。 而互联网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当每个人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它看似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体系,但实际上却会不断让话题离散,让谈话人变得愤怒,因为谈话的彼此虽然貌似在一个平台上,但其实彼此根本就不认识,没有共同的谈话语境,产生在这种状况下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无效,而且也会越来越焦躁。 所以,我不喜欢争论。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容不下批评,其实王笑飞在camp上有话要讲,我会把话筒给他,camp回来之后,有争论,我们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讨论。但是这次,你是在谈论我的人品问题,你觉得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回应你呢?我应该同意你的姐姐哄骗小朋友的理论呢,还是应该反对?这样一个很有立场的,但是显然没有结论的讨论,我觉得没有意义。你的留言我没有回复,我希望保留我的意见,同时也保留以及尊重你的意见,尤其是针对我的做事问题上,我不想说太多的话,行动会说明一切。不过,现在看来,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觉得难以和你沟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似乎总是把这里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教室”。当然,这也是很多来这里的人的误解,所以在以前的博客里,我提到过很多很多次,这里是一个资讯的集散地,是一个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不是我来教育大家的地方。教育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无法给予一个博客,面对一群匿名读者这样一个沉重的功能。同时,这里和我在人大的教学是分开的,在那里我和学生会重点讨论新闻摄影的问题。 当1416的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觉得我在制造一个江湖,而我自己似乎就是一呼百应的江湖老大了,我觉得这也大可不必忧虑。在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魔弹论,存在于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容我抄袭一段对这个理论的描述: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有失偏颇,受众都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是聪明的,有着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尤其是当今资讯这么发达,平台这么广阔,有那么多的反馈机制,年轻人不会盲目追随和行动。 这场争论似乎是从ofpix基金引起的。任何评选都会有失偏颇,结果并不代表结论。尤其是对参与者来说,还有很多管道,不应该因此而放弃。事实上,这些申请者,很多人,可能都应该获得奖励,尤其是那些很真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为此放弃现实中物质享受的人,都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但是我的能力太有限了。因此,现在还不是对ofpix基金打压的时候,而正因为它是不完美的,更应该借此呼吁更多基金的出现,来帮助年轻人开展他们的摄影工作。 本来不想说这些话的,只是希望以这篇文章作为争论的结束。也希望不要再有新的争论了,如果要争论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的话,这显然是不用争论的话题。  

确实需要休息

我来纽约一直都在调整自己,身体时好时坏,但是总体感觉觉得精力不如从前。有朋友提到应该让教室装修一下,停几天,这正好符合我的意思。 我就偷懒几天,然后再回来。 顺便贴一个信息,喜欢肖像的朋友应该去看看这个网上展览,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做了一个挺特别的展览,展出了六位摄影师为媒体拍摄的肖像,这些照片并非来自艺术家本人精心筹备的摄影项目,大多来自报刊杂志的拍摄任务,但是这些通过媒体广泛传播的影像,体现了艺术家对“偶遇的瞬间”的捕捉能力,这倒很值得年轻摄影师借鉴,可以去看看他们如何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贯彻在完成媒体的拍摄任务中—— Katy Grannan为纽约时报杂志拍摄

Workshop(更新中)

从ofpix基金,到camp3,我的感慨颇多,恐怕要慢慢梳理才能写出来。在纽约和沈玮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做一个工作坊的想法。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内容系统且丰富,与摄影发展接轨的工作坊,可以帮助国内摄影师更好地朝向职业道路发展,以及为自己的作品寻找推广和发表的途径。 沈玮为这个工作坊所做的授课计划如下: 时间大概在2月份(春节之后),地点(未定),工作坊为期三天,将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天,6:00-9:00  报道,自我介绍,畅谈(通过工作坊,年轻摄影师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相互交流的网络)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史 下午:1:30-5pm 特邀嘉宾到访(邀请摄影师或者策展人做演讲与学员交流) 作品理念的拓展(单个学员的作品逐个点评) 第二天 上午:10-12am,摄影技术(包括用光、设备、后期处理、打印等进阶知识) 下午:1:30-5pm 特约嘉宾到访 作品的编辑(单个学员逐个点评辅导) 第三天 上午:10-12am 摄影师的自我推广(包括,作品阐释的撰写、简历的撰写、如何和画廊联系、如何申请基金、个人作品集的编辑) 下午:作品的最后点评 这个班希望能够吸纳已经在摄影道路上走到一定阶段的摄影师,作品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因此可能还需要一定的遴选。班级的规模不会太大,不超过15个人。由于沈玮和纽约一些画廊有联系,他会争取把工作坊的作品带到纽约来展出。。 收费——每人两千元,大概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两千元的收费主要是沈玮的讲课费,机票,特约嘉宾的讲课费,场地租赁费用,讲义印刷。有意愿报名者可以写信给沈玮:shenweiphoto@yahoo.com.cn

广告时间

临走前就接到几单广告(别误会啊,都是朋友,所谓广告,自然不是广告)一直没有时间贴,今天有空正好整理出来:  1,包子教书了 走前一天接到包子电话,他很兴奋地告诉我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教书的工作,对于他这种“话唠”,教书真的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工作,我相信他一定会教得不错,点击这里你会看到他的授课时间、地点和费用。 注意:包子正在筹划在自己家里开课,据说教授的内容将会非常丰富:灯光、多媒体,等等。 2,有一个工作 招聘启示 北京吉典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摄影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公司现诚聘摄影师1名。 要求: 1、性别:女 2、有较好的摄影基础,从事过建筑及室内摄影工作者优先。 联系电话:010-68786829  工作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星河苑三期2号院5号楼2单元201 注意:这个工作的具体内容我没有询问,是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公司招人,有兴趣的可以联系,请大家自己判断。 3,5D MarkII的视频 这是袁锋发给我的,他说: 卫报的Dan Chung 是个设备狂人,最近一年来热衷于拍摄视频,昨天吵吵着买了一个佳能5D MKII做了个视频评测,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摄影师来说也算解馋了。链接在这里:http://www.vimeo.com/2327058 注意:这个简直应该收佳能的广告费,佳能的朋友们你们应该考虑一下。

本周休息

呵呵,这周要开始把行李整一整了,前段时间忙得没时间弄。教室暂时休息一周,大家要耐心等待,精彩内容下周就来了。。。。。

下午见

Camp3 下午开幕,camp1我们请来刘灿国老师,camp2是沈玮,这次则请来苏里和大家聊天。吼吼,苏粉儿们快来。 另外,如果第一次来奇遇花园,路可能不太好认,请记住电话:88320741 活动时间和要求,请点击这里

多背一公斤

正在准备行李,买了一只能够装下我家大狗的大箱子。 行李里还有一点地方,鉴于到纽约也许可以见到一些图片编辑等等,Camp3的时候,大家如果愿意也可以把你们的明信片多给我一张,带到纽约去,也许有合适的时机,给合适的人。 camp3继续倒计时。现在没有人应征人像摄影师。碰到动脑筋,活动筋骨的工作,各位就退缩…..。

华辰秋拍预展,与曾璜老师面对面

明天,有谁去呀?约着一起去 转自曾老师博客:     11月9日(本周日)下午2-5点,曾璜将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泰达时代中心),借华辰08秋拍影像专场的预展作品(展示拍卖的所有实物), 为买家、卖家、摄影收藏爱好者和学生提供影像收藏和拍卖的咨询    另外,华辰2008秋季拍卖影像专场  时间:2008年11月12日上午11时,地点也在伯豪瑞廷酒店

帮朋友征人

我的一个朋友在编辑《中国摄影器材年鉴》,这本书的2007版可以去豆瓣看看。 现在他们正在寻找能够为他们即将出版的《中国摄影器材年鉴2008》的部分内容挑错、加料的人。如果你愿意,可以联系他们: 要求:爱好摄影,烧器材,长期关注摄影器材行业发展。 回报,器材年鉴编辑部将为义务审稿员,奉送中国摄影器材年鉴2008一本。 联系方式:65283927 Email:2981859@163.com                   

教室搬到纽约,是否有达人相助?

这个月底我就要去纽约,教室自然不会歇业,我替大伙儿去看看布大叔如何在街头工作,并且争取也被他拍一下。我去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时间是一年。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加新鲜不过期的资讯。现在正在紧急租房中,麻烦啊!现在看上一个房子,不知道教室的读者是否也有纽约客,可以帮俺去瞅瞅,尤其是看看室友是否属于正常人类。呵呵。联系我marchren#gmail(之前写错啦,这个是对的),多谢。 

杨晓光老师纪念网页开通

今天下午,杨晓光老师的追悼会在大连举行。 影响杂志的纪念网页也上线了,希望给不能参加追悼会的杨老师的学生、朋友提供一个追思的平台。里面的纪念文章会持续更新。  最近,老是在各种各样的间隙里,冒出在大连讲课时候的画面。。。。

通知

ofpix 基金已经收到了一些申请。正好赶上十一,时间再延长几天,截止期延长到到十月八号,之后的申请不再接受。 十一的时候,教室不关门,写了那么多长篇大论这几天要整些好玩的。

策展人可不是好当的

今个一大早,和我的超强搭档王楠去北京著名的金五星批发城买了三十米泡沫塑料膜,二十米更柔软的塑料膜,两个人抱着白呼呼的两大捆东西,回到我的策展总指挥部“奇遇花园”咖啡馆,把patrick的照片挨个捆得胖乎乎的,这又是一身汗。 中午,所有的货物发往平遥。跟车的押运员是天空同学。 中午之后,在附近的数码快印店打印摄影师的作品阐释,几经周折才搞到了漂亮的特种纸。 下午,再杀到祥升行,又冲了一张照片。然后到美术馆对面的百花商店买了双面胶、挂钩等若干小玩意儿。 晚上,去家门口的五金商店买了个气锤,还有绳子,钉子——把平遥想得挺恐怖的,可是布展的时候大家都急红了眼,估计平遥也物资紧缺,要是缺盐少醋什么的,那就太不顺心了。 这个吧,就是“策展人”一天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我都过了半个月了。 我明天去平遥,大家可以在县衙的十王庙(拒绝旁观,五十个汶川人眼中的震后生活)和柴油机厂的D展厅(凝视中国,四种摄影的观看方式)找到我。估计最近就不能更新了。回来以后我再从头介绍我的策展经历,以及细数一大堆要感谢的朋友。 平遥之后见。

影响奥运特刊上线

我们的电子杂志《影响》,新一期又上线了。 我觉得这一期还是挺好看的。 推荐看封面故事,比如《新闻周刊》摄影师和《体育画报》摄影师拍百米赛跑过程的全记录 推荐看特别报道,比如菲尔普斯封面诞生的全过程 我还特别喜欢我们的记者王子鸢对Getty摄影师李锋的专访,他拍的那张刘翔退场的照片是一张留得住的照片。 呵呵,好文章太多了。

求助

要不是有教师节各位的祝福撑着,我早就倒下了。最近已经忙晕,晕,晕了。平遥弄了两个展览,简直是自讨苦吃。 有谁想了解一个展览是怎么做的?有谁愿意帮俺做杂事?有谁想锻炼身体。明天一天我都在奇遇花园工作,有不怕吃苦的来吧。 另外,我急需找一个会写毛笔字的,有一些字要写,我备好了笔墨纸砚等着您。 以上,可以直接来咖啡馆找我,或者发邮件到editor@ofpix.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