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4 倒计时(1)

昨天忘记说了, 一个是,把所有照片的文字说明都给大家打印出来了,进门的时候可以领一份,吸取上次的经验,就不在放片子的时候念了。 第二个是现场还有一个人像摄影环节。这次的照相师傅是曾在彼方。他的方案是回归传统: 用长时间曝光拍人像,每个人坐椅子上,争取不动不眨眼,30秒。 如果来早了就可以去照相摊上去拍照,中间休息和结束的时候都可以去拍。 Nan摄 camp2 人像 木槿摄 camp3人像 camp1是宝丽来,我手头没有,当时每个人还都在上面写上了新年愿望,我的愿望是给我家狗弄个户口,到现在还是没有啊!

再次发起联合翻译(结束)

刚刚“批评”了马格南的选择,就发现了Lens上的这个帖子《论坛:苦难和艺术》,事情源于马格南摄影师Emilio Morenatti在一张睡在蚊帐的难民营的孩子照片下面留言:这是一张很艺术的照片,随后他遭到了读者的质疑:从人类的痛苦中创造艺术难道是可以接受的么? Lens的编辑就此采访了多方人士,将观点一一摆出。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在谈论报道摄影(纪实摄影)的道德,也是在讨讨论报道和纪实摄影中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冲突。 我们需要六位志愿者翻译。欢迎加入!请跟贴报名。 谢谢以下志愿者: Bo,丽君,一辉,tiffany, 以及逆光:) 另外,关于报道摄影中的形式主义与道德问题,还可以看这个帖子《Genesis》以及下面的留言。

联合翻译征人( 结束)

好久没做联合翻译了,今天觉得这篇文不错,不知是否有人感兴趣: 摄影记者的“后报纸”生活 原文在这里 需要六个人。请跟帖。 任务已经认领完毕!感谢这几位朋友倾情相助:zucker Bo Max Tiffany Revoldrib

另一个博客地址

我会在http://clickart.ycool.com/这个老教室里同步更新博客。 老教室有一种老的味道,仿佛真的回到了我以前上课的老教室,顺着窗子朝天井望下去,墙壁爬满各种植物,绿油油的。

不跟帖 无博客

山寨网易的用语一把。 要是写了博客人家都看不到 要是大家看到了都无法回应 写博客的动力就减少百分之九十。 传播是双向的,是弹来弹去的。 在国内,1416上不去了……

1416急救包

“我是1416的粉丝,请求援助”,有一次我收到这样一封可爱网友的来信的时候,真希望自己是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 你们给我发sos信号是对我的极大信任,再加上,每封信的开头都是:“我是1416的忠实读者”,更让我感觉得立刻卷起袖子上阵。没治了,这招简直万用万灵。(多么虚荣的逆光同学) 1416最好变成一个魔法百宝箱! 言归正传,今天早上收到旷惠民的来信,这回我有些鞭长莫及,只好发出这个急救包,能帮忙的人和他联系一下吧。 4月10日到20日我要到法国去参加一个活动,期间计划去巴黎的一些画廊、摄影博物馆参观、学习、交流。我的法语不行,想在当地找一位学习摄影或喜爱艺术的留学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帮忙指引? MSN:k64713@sina.com 忽然想起来,有个小朋友希望找一些摄影论文的邮件还没有回复呢!

杨晓光大师班招生启事

杨老师的笑容还是时常会从我的记忆中浮现。 这个由杨老师的朋友和学生发起的讲习班,是最好的纪念他的方式。 请关注! 纪念永远的杨晓光教授 杨晓光,1953年7月22日,出生于吉林省海龙。80年代初期,杨晓光教授自学英语,并获得奖学金,得以赴美深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视觉艺术研究生专业。在圆满完成学业后,杨晓光教授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开创了大连医科大学摄影系(现称为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并在接下来的近20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该学院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国际知名摄影院校之一。杨晓光教授在1988年-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研修。在伯克利大学,他开始接触并着迷于纪录片制作。归国之后,他把影视纪录片学科融入到了大连医科大学的摄影本科教育当中。 杨晓光教授是中国摄影界、摄影教育界以及流媒体方向的先锋专家,他曾为中国与美国众多电视台共导演过30余部纪录片,足迹遍布北美、非洲、欧洲和亚洲的诸多地区。在纪录片与流媒体领域,他享有盛誉。2008年10月7日,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下,在指导学生流媒体创作的途中,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去世。 杨晓光教授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工作与摄影的激情,对外边世界的冒险精神以及他的微笑,永远伴随着我们。 招生启事: 2008年,是世界传统报业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 面对广告收入近半的缩水,面对读者们纷纷离去与因特网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消亡的言论,屡见不鲜的出现在各种评论文章之中。专家估计,5-10年的时间内,纸媒就将消失。那么下一个未来是什么? 流媒体视频技术与网站被认为是传统纸媒的出路。 如今,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等老牌报纸,半数摄影记者都需要去面对在新闻现场完成拍摄照片之余,拍摄流媒体视频并上传到网站,如果摄影记者不懂得流媒体的运作方式,面对不景气的纸媒环境,失业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对于一名传统的摄影记者,面对流媒体这样的一个新的传播方式,它要求我们去丰富更多的表达形式,要求我们去丰富我们表达、传递的信息,不但只是静态照片、动态影像,还有高质量的声音录制。 在中国,摄影记者们也在讨论网络时代的到来,它能让我们走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 我们需要开拓一个新思路。 主办: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英国伯顿大学 中英摄影硕士班 一、教学内容 在四天的流媒体工作坊中,将着重介绍和训练摄影记者如何成为一名流媒体记者: 1、国际纸媒流媒体发展的现状; 2、未来视觉采集者的工作及流程; 3、如何制作新闻流媒体; 4、画面语言与流媒体软件; 5、声音的掌握等等课程; 本大师班学时4天,免收学费。 学习期间,获得资格的摄影师将由佳能公司提供Eos-5dmark2相机及电脑用于教学和操作使用。 完成4天完成课程的学员,将颁发英国伯顿大学,中英摄影硕士班的短期流媒体培训结业证书。 二、参加条件 首次开班时间2009年5月2-5日,面向全国招收24名摄影师,授课地点:杭州 1、 (…) Read more

旧金山归来

四天三夜,我的旧金山旅行,实在很短,却很愉快。 其实,我现在剩下的只有一种愉快的感觉,这一路所闻到的味道,看到的事物,自我回到家里,从背包里把东西都扔出来,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这让我觉得迫切需要写一些东西,不过,我又感到有些好笑,因为我背了一个很沉的相机过去,闭着眼睛拍了一些照片,但在怀念过去时光的时候,却更信赖感觉,需要用文字宣泄。 但吊诡的是,当我尝试把旅途的记忆写下来,继而又发现没有一次旅程离得开“摄影”,这一路所经历人和事总是或多或少地和“摄影”扯上关系,不知道这是缘于一种职业习惯,或许还是因为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记忆已经被“照片化”了。 文章正在慢慢写,这两天会陆续贴出来。今天再放出一个链接。是最新一期的影响。(之前曾经吹起小喇叭收集了很多网站链接,这部分内容会挪到下期报道,感谢响应这个帖子的朋友。) 总之,我回来了,欠很多人的邮件,会一封封的回复。 还有,借这个帖子向我们的旧金山导游周密表示感谢!带我们走了不少好玩的地方。

如何使用一台打印机?

我就不信我用不了这台打印机。通过图解的方式,各位老中医给我诊断一下。我这两天一有空就和它叫劲 这家伙名叫 pixma mp 480 长得倒还不错。 我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很认真地装上了各种软件,还到佳能官网上弄了最新的针对mac的驱动。(busoni,你说不用装驱动?但是说明书什么的都写着要装啊) 每当我满怀信心地准备打印,就给我出来这么一个对话框,显示“no printer selected” 好吧我就选择一下 但是只有这么个东西,都是空的,想add 也add 不上去。 特别感谢tree提供的截图方案。 我这周的远大理想就是用上这台打印机。

情歌王子

今天一直在看 horse think. 印度的那个东西也是从这里面看来的。他说下面这段歌舞是Ridiculous,不过,当年我们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Claude François – Alexandrie, Alexandraby Iplus 仅以此歌献给诸位的春节。你们在过节,我就不停地发贴。看不到的人别后悔.

影响

这两天是美国著名的圣诞节,美国人民都觉得我很可怜,一个人过圣诞。我倒是觉得特别逍遥。 新一期的《影响》杂志终于上线了,拖时间又长了一些,是跨国工作的成果。 推荐大家看十大多媒体报道这篇文章——这些多媒体报道的形式种类很有启发。 还请看看吴婷小朋友新做的多媒体报道,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下载,你们把浏览器打开,出去逛一圈再回来看,给她多提提意见。

click园地

上次的周末点评会让大家意犹未尽。陆续还接到一些作品。我会把它们发到click园地这个博客里——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供大家分享和讨论作品的地方。 刚刚在园地里发布了宋泽毅拍摄的大学生活作品。请移步到这里观看,宋泽毅希望和大家交流并接受批评。

邀请王笑飞

    教室最近很热闹,我想,我们能否把争论、吵架的力气放到一些实在的地方。这也是王笑飞一直要求的,要诚实,要说真话,而不是逃避。       摄影不是一个可以空谈的工作,王笑飞在camp3上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从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逐渐变成一名商业摄影师,这是你通过实干而取得的成果。    能否请王笑飞发来一些你的作品,商业或者你正在操作的纪实作品都可以,分享你的工作经验。因为大家都不了解你,所以有些话可能说得也很过头,可以让作品来说话。   另外,借着教室的气氛火热,我也在这里展开三天的作品点评。愿意听真话的摄影师,不怕挨骂的摄影师,都可以在王笑飞之后把作品发过来。大家针对具体的作品来说一下,而不是无谓地展开争论,当然也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我想,这对摄影教育恐怕更有好处。    我的邮件editor@ofpix.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