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来逛去(四)

Everywhere is here 我有多久没有出去旅行了呢?很久很久。 “Everywhere”是一本新创刊的旅游杂志,很有趣的旅游杂志,有人称其为维基(wiki)杂志。 所谓wiki杂志,其实就是指这本杂志的内容都是读者自己生产的,参与这本杂志的创作方式很简单,第一,出去旅游。第二,拍摄下你的旅游见闻,第三,到网站的指定主题下上传你的照片,第三,专家对图片进行评审,第四,被选中的图片发表在杂志上。杂志的主编在开篇的话中讲“everywhere is here”:从网络出发,一切都从你自己的世界出发,这大概就是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 这本杂志和以前1416曾经介绍过的JPG杂志同属一家公司,办刊思路也是一样,都是以图片为主,而JPG则更纯粹地关注摄影。 目前,这本杂志的网站上正在征集第三期的稿子,内容有关迈阿密、哥本哈根,艺术目的地等等。第一期杂志也可以下载了。——内容不像我想象得那样精彩,但是广告还挺多。 杂志封面 东京特刊的开篇,照片的气氛不错哈 这个栏目名叫“出门去”,从图片社里找这样的照片蛮困难的。

完美照片学校

美国商业摄影师Bryan Peterson开了一家完美照片摄影学校,麦当劳式经营方式,又好似一间超市,各种课程琳琅满目:建筑摄影、人像摄影、灯光摄影、曝光技巧、观看方式等等,每门课程195美元,完全在线学习,所有课程都由两位老师任教,展开作品点评、月赛等各种活动。如同餐馆赠送点心一样,老师们还会免费传授他们的photoshop技巧。 又, 最近1416的展讯博客贴了不少东西,去看看哟。

一周一周

年轻一代 1,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     《一百个美国年轻人》这本画册,记录了来自美国50个州的100个年轻人的生活,试图勾画当代美国年轻人的整体形象。在我看来,值得称道的并不是画册里的照片,事实上,这些照片也许并不比《城市画报》当年制作的“生于70年代”以及“生于80年代”更加精彩,值得关注的是照片以外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 营销方式: 出版商建立了同名网站,试图与这本书的目标受众进行互动。网站设计得非常时髦但是却又很简洁,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照片、视频、浏览画册页面,同时还能够在blog上留言。不过,如果你不是象我这样在早上五点钟上网,恐怕会失去阅读的耐心,因为照片都很大,速度会受到影响。 摄影师: Michael Franzini已然是新一代商业摄影师的代表,打开他的网页,你会看到两个分类“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这位摄影师的动态作品似乎更加出名,他是艾美奖获得者,拍摄的电视广告作品得到了纽约时报评论家的赞赏。因此,你在上面那个网站里看到的视频都并非是摄影师拍照片的副产品,非常职业。 作品诞生与传播方式:   摄影师Michael Franzini持续关注年轻人的文化,他已经出版过一部相关的图书《美国年轻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获得了一个基金的支持拍摄这部规模更加宏大的一百个年轻人的肖像。最终的作品除了一本图书,还会在画廊里展出,而且没准还会出版DVD。 2, 我们最爱的人 这个摄影项目起初非常吸引我,创办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邀请年轻人拍摄他们最爱的人,要求是在户外拍摄六张肖像,目的是用影像的方式定格我们珍爱的人的影像,同时也试图发现不同地域年轻人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的共同与不同。 怀着强烈的好奇,我去浏览了目前已经上传的作品,结果非常失望,因为所有年轻人的爱人似乎都是同样的人,他们的恋人或者朋友,没有父母,爷爷奶奶,所有年轻人的拍摄方式也是出奇地相似,无目的的扭捏造作。 3, 封面女孩   其实年轻人有以上的表现多少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尤其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下面这则elle girl为辣妹拍摄封面的全部过程,则是这种氛围的一个缩影。 (点击照片可以看到视频)

闪光灯教程

这两天突然很累啊。。年纪大了。。。 今天就不多说了,发一个关于闪光灯的视频教程,挺好玩的。 这是最简单的闪光灯用法,其实大家可以关注一下youtube上的一些相关视频,真是太丰富了,几乎所有你想了解的用光知识都有。另外,对于尝试用闪光灯布光拍摄人像的朋友来说,这个网站stobist是一定要看的。(要用代理服务器才能打开)全部是使用闪光灯布光的技巧,非常实用。

一周一周

鸡零狗碎 最近一段日子过得颇为忙碌,虔小凡发来邮件说让我要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嘟嘟玩儿。这让我特别感慨,我都在瞎忙些什么呢? 陶小放同学前儿个和我分享了他组织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叫做 “晒桌面”,他想看看大家每天消耗很多时间的小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因为这个地方占用我们生命的时间已经仅次于我们的床。点击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将我们整日囚禁的小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决定也参加一下。不过,我的桌子真的很整齐。 陶小放的桌面 不只陶小放对这种鸡零狗碎的生活感兴趣,还有更多人有相同嗜好。比如Flickr上有一个晒书包小组,大家都把书包里的东西弄出来显摆,还注明其详细用途。摄影师Peter Menzel周游世界让不同地域的家庭把家里的全部财产都搬出来拍摄照片,这种复杂的亮家底儿的拍摄任务却在互联网上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 上个礼拜连载美国家庭快照史,还有一集就连载完了,其实鸡零狗碎的家庭相片也构成了另外一种对历史的叙述,互联网上有不少晒老照片的网址,点击这里你能看到一串儿链接,那些照片真的是太棒了。 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灰头土脸地从火车站往家赶。关于我最近一段沮丧痛苦的工作经历,我决定留在photocamp上去说,是的,我没有忘记photocamp,这一周你就知道了。

职业摄影“装修公司”:Livebooks

这两天在谈及摄影师网站建设的时候,多次提到livebooks,这是一家专门为摄影师、图片社以及画廊设计制作网站的公司,最近生意非常红火。在如此狭窄且专业的领域运作,livebooks怎样做生意? 我对商业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但是我觉得很多美国公司的经营理念都是“麦当劳”式样的,livebooks也是如此——把自己的产品标准化、套餐化、傻瓜化。 Livebooks的产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网站基本框架,基于flash格式,由于针对职业摄影师,网站的页面设计让摄影作品得到突出,照片足够大、质量高;另一部分是编辑软件,通过这个界面你可以上传自己的新作品,对其顺序进行编辑,然后进行发布。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便易于操作。Livebooks的产品还非常注重帮助摄影师拓展自己的生意,具有搜索功能,下载功能等等。 肖像摄影师Gregory Heisler的网站 www.gregoryheisler.com Livebooks的网站页面设计非常直观,据说,livebooks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读者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个页面的逻辑和操作方法,他们就会立刻离开。所以livebooks的网站的架构基本上都是缩略图+大图的最简单的结构方式。 回到这个公司的名字——livebooks,live:生动的、鲜活的随机应变的;books:好似网络画册一样的页面格式,并且随时可以“印刷发布”。这的确是一个紧扣其目标客户需要的网络公司。 差点忘记说价格,他们的产品分为高中低档三种,分别是3200、1700和800美元,外加每年90美元的主机费用。 Livebooks的运作方式请点击这个demo 可以去使用他们的产品搭建的网站去看看,你会发现VII也是他们的客户,另外fraenkelgallery这个画廊也值得探访。 有趣的是,他们也制作了一个马格南,我总觉得是纯属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免费给搭建的,看样子马格南也就拿它当一个广告界面了,没有任何实质用处。

link:多媒体报道学习资料

刚刚看到一个可以当作示范的多媒体作品展示:美国埃迪亚当斯(Eddie Adams workshop)摄影培训班学员作品展。 这个培训班是专门针对学生举办的短训班,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00名学生参加。近两年,学生们在一些专家,比如著名的Brian Storm等人的指导下,在两天之内制作多媒体小故事。这些作品都比较基础,因此可以作为展开多媒体报道的学习资料 。

超级下载:China forced march

OEil Public是一家法国图片社,在我看来,这很像是法国版的VII,因为它的成员也是九个,也是主要以经营图片故事为主。 不过,Oeil public的照片显然更加法国味儿一些——你要是问我,究竟什么是法国味道,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那些照片里真实的主题和不真实色彩之间形成的反差,脱离常态的故事的表达方式,或者就是那些大胆妄为的主题本身。 推荐看一个关于中国的专题:Samuel BOLLENDORFF 的China forced march

“环”顾世界

图片社的视野越来越“宽”。匈牙利的一家钟情于全景照片的图片社PanoGraph,将自己的全景照片集合在一起开设了一家新的图片公司——WorldPanoramaStock。这个图片库专注于全景照片,集纳了来自全球全景爱好者的摄影作品,包括XPan、360°全景相机等各种宽幅照相机的作品。 建议大家检索一下中国主题的全景照片看看,键入“china”就会看到这里除了一些名胜古迹的全景照片,还有诸如“迷笛摇滚音乐节”、“大栅栏”、“大山子艺术区”等这样一些文化主题的照片。 图片库的创始人认为,这些照片非常适合人文地理类杂志以及互联网使用。 鼓楼三轮车夫全景 大山子艺术区全景

慢慢回归工作状态

从一次旅行中康复并不容易。外出的这10天一直从未睡过一个好觉,直到现在仍旧觉得懵懵懂懂。这一次的远行,目的是探访我的出生地,父亲年轻时工作的地方。整个旅程似乎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过去的父亲,过去的我,远离喧嚣的村庄,信仰。很多很多事情。似乎需要很久才能把条理梳理清晰。 照片被锁定在另一个笔记本中了,奇怪,USB接口似乎出了问题,什么移动硬盘都无法工作,是因为照片们不想回到这个灰蒙蒙的城市? 离开了将近10天,打开电脑,互联网里的消息足以让我的大脑发生交通阻塞。干脆就从最新的内容开始—— 十本杂志,一个卡特里娜 时代集团的老总带着旗下10本杂志的总编辑们,五月份在美国新奥尔良曾经的卡特里娜地区游历了一圈,老总的意思是让编辑们在飓风袭击两周年之际好好体会一下民间疾苦。但是他没有想到,编辑们回家以后都没闲着,不约而同地都在各自杂志中开始鼓捣卡特里娜专题。 时代集团决定不妨将计就计,步伐一致,于是,在卡特里娜两周年来临之际,全美十本顶尖杂志同步发出了声音,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些杂志五花八门,但是都从自己的视点切入,比如时代周刊在研究新奥尔良依旧处于危险之中的原因,老房子杂志访问了重建自己房屋的人们,财富调查救灾款的去向。不要以为娱乐和体育和这一事件很难沾边,体育画报报道了当地学校一个棒球队的故事,而娱乐杂志则和R.E.M乐队的主唱联合拍摄了一个纪录片。 从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切入一场灾难带来的影响,让10本杂志的报道更加厚重,而背后关键的因素是那次集体出游,这次美国出版史上罕有的主编下乡运动,让他们从办公桌走向了现实。 摄影是这次报道的重头戏,10本杂志的报道在时代的网站中有一个集纳:time.com/katrina, 值得一看,但是速度很慢需要用代理服务器。 十一个摄影师,一个“风景” 芝加哥美国当代摄影艺术馆(Mocp)“沉重的风景”(Loaded Lanscape)摄影展开幕。 这是一个重新为“风光摄影”定义的展览。展出的作品被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称之为充满了静谧的力量,画面里没有嘈杂的声音,在展开对历史的回忆,控诉战争的残酷的时候,它们并没有用视觉冲击力作为诉求,而是通过一种安静的表达直抵人们的心灵。柬埔寨——曾经发生过大屠杀的土地,南北朝鲜的边境线——在策展人看来,这个展览是在探寻风光摄影的真正意义,它也许不应只跟在浪漫派画家身后书写甜美的自然景观,它的意义也在于“纪实”。 Alan Cohen, NOW (Killing Fields, Cambodia, 2001

彩色一周(4)

彩色的Blog 作为彩色一周的结束,介绍一个关于彩色摄影的blog:speak see remember 这个blog的作者是摄影师Christian Patterson,他自己拍彩色,同时也对彩色摄影史感兴趣,一直在断断续续介绍一些彩色摄影师和彩色摄影史,比如以下链接: 早期彩色摄影师1(James Clerk Maxwell) 早期彩色摄影师2(Louis Ducos du Hauron) 早期彩色摄影师3(Hermann Wilhelm Voge) 早期彩色摄影师4(Lumière Brothers) 早期彩色摄影师5(Sergei Prokudin-Gorsky) 柯达克罗姆1(Kodachrome)(Leopold Godowsky, Jr. 和Leopold Mannes) 柯达克罗姆2 (农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纪实项目和彩色摄影) 柯达克罗姆3(链接) 柯达克罗姆4(克罗姆里的美国) 柯达克罗姆5(克罗姆的消亡)

超级下载:电子杂志LUMAS

德国一家摄影画廊LUMAS自己编辑出版的电子杂志,内容很丰富。LUMAS主要出售当代摄影艺术作品,电子杂志也围绕着这方面的内容,展示画廊的作品,同时也介绍当代摄影艺术的趋势和变化,比如这期“当代风光摄影”这个专题,就介绍了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艺术家对风景的表现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将自己对灰暗未来的预言蕴含于风景照之中,作者将之称为一种“温柔的提醒”。 点击这里下载PDF

快照亭里的世界

神秘的小屋,帘子拉下来以后,按动按钮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自拍已经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些自拍行为仍旧和快照亭子里发生的一切不能同日而语。你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脚踏进去,最后从出口拿出一条印着自己不期而遇的表情的照片,再重新汇入人群,这个小小的停顿,将你自己在那一瞬间定格。 纽约的快照亭 介绍一个超伟大的网站photobooth.net,几乎所有关于快照亭子的信息在这里都能够找到: 1, 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快照亭的地理位置索引。没有中国,我们这里似乎更多的是那种背景带装饰的大头贴,谁知道哪里有这样的亭子,我们一起去自拍。 2, 用快照亭子来做艺术品的艺术家名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安迪沃霍尔 3, 电影电视里的快照亭子。真的是很多啊。比如《天使爱美丽》里面那个男孩子的爱好就是收集快照亭大家遗弃的照片。 4,各种围绕着普通人快照的摄影项目和网站。其中100个朋克这个项目挺有趣,收集了1975-1984年朋克时代100个朋克的快照。 4, 图书杂志里的快照。里面有一本书,记叙了女儿和他的父亲——一位诗人之间的故事,包括两人的快照、手写的纸条。 这些照片来自另外一本图书:快照亭里的狗狗 (photobooth dogs) 5, 影廊。各种有趣的快照作品 6, 还可以租借快照亭子。 7, 每年都举办一次快照爱好者大会。今年有两百人参加,大家在一个快照亭里以喜、怒、哀、乐为主题进行了摄影创作。 这个网站可以逛半天,引起了我的强烈的好奇心,哪位知道北京哪里有这玩意儿?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