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2)

David LaChapelle (时尚广告) 我最想说的就是,为你自己拍照,而不是市场,或者图片编辑。也不要考虑风格,这都是些表面性的破玩意儿。你关注自己,风格自然显现,比如我从来没有特别考虑过色彩,我只是个性使然地被色彩吸引。拍好照片的关键在于你对它的迷恋。把你头脑里的东西清空,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思考,只是考虑你看到了什么,而不要管别人。首先让你自己开心,然后其他人自然会捕捉到这种感觉。 David Sims (时尚广告) 我经常告诉我的助理,不要走出了我的工作室然后径直走进你自己的。把你赚到的钱用来旅行。寻找那些捕获你的灵感,与之坠入爱河。你需要自由的创作,不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在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的团队里工作是一个挑战。很多年以来,人们都不喜欢我的照片,他们觉得我的照片有问题,但是我从来不介意。你要相信你自己的品味,相信你自己的直觉。 Ellen von Unwerth(时尚广告) 你要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个领域工作多年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风格的摄影师,比如Burce Weber以及Peter Lindbergh。你要形成一个看世界的方法,有些人可能拍得照片都非常病态,或者照片连焦点都是虚的——比如我,但这就要看你喜欢的是什么,你要找到一些东西,然后跟随它。你需要寻找到自己的那条线。 Tina Barney(肖像) 我希望你能坐下来,拿出一支铅笔一张纸,写下你是谁,你想要做什么,我甚至建议如果你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不要去碰相机。 Anton Corbijn(肖像) 用眼、脑和心去创作。 Ranki(肖像) 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从助理开始工作,确信你自己选对了正确的摄影领域,然后再仔细钻研。但首先,要学会经营自己,因为摄影的99%的工作是一种自我经营工作、处理和其他人的关系。大概只有1%有关创造力。 Charles Freger(新生代) 聪明一些,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关系,越分享,你得到的越多。同时,也要建立你自己的关系网,比如我在柏林的一个展览就是朋友引荐的,但是同时我也帮助他在法国办了两个展览。 Naomi Harris(新生代) 一切全凭你自己的力量。要有你自己的视野,然后持续关注之,拍出自己的作品集。假如你给杂志的图片编辑看自己的作品集,不要这一页是一个可爱的小狗,另外一页却是风景,要有自己的重点。挑选自己的作品集要严格,不要因为仅仅有纪念意义而选择某些照片。考虑到其他城市去工作,为什么要在遍地都是摄影师的纽约和他人激烈竞赛呢?图片编辑现在承担不起拍摄影师到处出差的成本了,他们需要在外地寻找优秀的摄影师。有空的时候就和图片编辑见面,到图片社推销自己,要不然就踏踏实实地拍自己的东西。但是关键是今天,没有人会跑过来主动看你的照片,他们都呆在一个个盒子样的房间里,今天仅仅成为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是没有用的,你还要成为一个好的推销员以及一个好的商人。 Alec Soth(新生代) (…) Read more

他们说(1)

托funky的福,我拿到了“image makers and image takers”这本书。太喜欢了,去成都的路上一直在看。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俄罗斯摄影师Boris Mikhailov讲,“只有三种情况摄影师才有权利拍摄他人的肖像:第一,用于新闻报道,第二,充满爱(你和他们已经成为朋友),第三,付费——这是资本主义的方式。” 我真希望将funky带给我的这本书让更多人分享。在阅读的时候,看到访问者向接受采访的人都询问了一些相似的问题,比如:你给正在跋涉在摄影旅途中的年轻人什么建议。我就把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翻译出来吧。摄影家的分类是按照书里的分类,但是作者也在前言中指出,其中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很多人跨越几个领域工作。 Thomas Demand (艺术摄影) 我不教学摄影的学生,我教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如果他们对摄影也同样感兴趣,那也很好。但是他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从错误的一端开始自己的摄影生涯:不是先选择内容而是先选择了媒介。这样说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最重要的是激情,而不是附庸风雅。这样,即使你没有成功——这很有可能,但是你至少做了一些对你自己而言有意义的事。 William Eggleston(艺术摄影) 不断尝试。我可能会直接告诉他们(哈哈大笑),去看我的照片吧。 Boris Mikhailov(艺术摄影) 我觉得对于今天的摄影师来说,找到一个好的摄影主题非常困难。你必须环顾四周,然后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旦你找到了,就成功了。看看Robert Mapplethorpe,他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东西,并且将之转化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新的观看的方式,南戈丁也是同样的情况,她拍摄的是关于新生活的影像。 Stephen Shore(艺术摄影) 去读一读这本书《给年轻艺术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artist),同时你还要找到自己的创作动机:你是在追寻一些问题的答案呢,还是你最终的目的就是做一个展览。 Mary Ellen Mark(纪实摄影) 真诚地面对自己,追寻你的梦想。看一看著名摄影师的作品,理解他们的影像,受到激发而不只是模仿,你要有自己的观看方式,最糟糕的事情是,别人评价你只是某些风格的仿造者。 Martin (…) Read more

书虫(2)

昨天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逆光发了两个帖子回应都为零。噢噢,要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一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昨天还经受了沉重的打击,去了798几次想买《image makers and image takers》这本书,被funky在地摊上花35块人民币给买到了。 我决定还是把PDN的图书硬着头皮介绍完,其实这些书虽然不能捧到手里看,但是做书的思路是很值得借鉴的。建议检索这些摄影师的个人网站。 6 《芯记忆:电脑制造视觉史》(Core Memory: A Visual Survey of Vintage Computers) 作者:Mark Richards PDN评价:摄影师在世界最大的电脑博物馆拍摄到的古旧电脑的芯片、键盘、主机等等。在他的照片里科技和美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充满了历史感。 7 《浮光掠影:意大利街头生活一瞥》(Movimento: Glimpses of Italian Street Life) 作者: Harvey Stein PDN点评:意大利似乎是摄影师和图书出版商最为青睐的城市之一,但是正因为这样,在铺天盖地的照片中,传达出真正的意大利味道并不容易,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做到了。 (…) Read more

书虫

年底了,年度回顾又来了。美国摄影界新闻杂志近来对2007年出版的优秀画册予以回顾: 先是三本有关伊拉克的图书: 1,《伊战纪事》(Whiskey Tango Foxtrot: A Photographer’s Chronicle of the Iraq War) 作者:Ashley Gilbertson PDN评价:真正的战地摄影师,最好的战地摄影画册。 其他:费卢杰战役中,一位海军战士为了保护这位摄影师拍摄而阵亡,这让摄影师内疚不已 2,《伊拉克:隔阂》(Iraq: The Space Between) 作者:Christoph Bangert PDN评价:没有战乱纷争,这些照片仿佛是战争中的一个停顿,它在质疑这场战争的合理性,它是对人精神的摧残,更不要说它那无情地对生命的掠夺 3,《陆军战地医院/伊拉克》(M*A*S*H/I*R*A*Q) 作者:Thomas Dworzak PDN评价:马格南摄影师Thomas Dworzak把他拍摄自伊拉克的战地摄影作品和当年美国CBS的一部黑色喜剧《陆军野战医院》里的截屏照片(M*A*S*H)并置,借以暗喻伊拉克战争的荒诞和滑稽。 4,Uncovered 作者:Thomas (…) Read more

视觉文化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推荐一本我最近看的书《视觉文化》。 观看是否需要学习,究竟有何章法,是这本书试图解答的问题,探讨这方面问题的书籍很多,但这一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一些晦涩的理论描述得非常通俗易懂,让人扎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喜欢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结构非常清晰,分别从理论和媒介两方面来介绍视觉文化,理论部分涵盖了图像学、形式、艺术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而媒介则包括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挺适合做教材的,作为了解视觉文化的入门书籍则是最好不过。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是罗杰弗莱(Roger Fry)在伦敦举办马奈和后印象主义画家画展的经历,参展人士包括赛尚、高更梵高等人,此展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民众突然爆发了愤怒和嘲笑的狂潮,一位先生因为高声大笑而被带离画展,评论家认为那些画作是无政府主义和幼稚的。”弗莱则对这个展览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必须放弃根据其对生活的反映来评判艺术品的做法,而应把它看作是对情感的表达。”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这段历史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John Szarkowski,1967年策划的新纪实展览大概有着同样的遭遇,据说有观众朝阿勃丝的作品狂吐口水。其实,摄影世界里的现实与虚幻之间复杂的关联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只不过矛盾更为激烈罢了。 说到“看”,美国摄影博客对一张来自纽约时报的照片大加赞赏,我觉得正好也可以拿来让大家“看一看”,故事是关于被误判强奸罪入狱16年的男人的故事,文章所配发的照片是这样的:

书摘:《西方现代艺术批评》

昨天翻了翻不久以前从网上买的《西方现代艺术批评》一书。前言里有几句话印象深刻: 正如《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家约翰 罗素(John Russel)所述,当今世界“有大量我们不便提及的暧昧的金钱常常被隐藏在艺术品中被运往某地,这比其他合法领域显然更隐蔽。。。。” 当下不再是市场跟随艺术演变,而是恰恰相反:掌握财权的人成为世界艺术的真正决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查尔斯萨奇和彼得路德维希,认为自己和过去那些文学或艺术事业的大赞助者一样,可以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过,过去皇室、大资本家和教会赞助者和现在艺术赞助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选择他们的赞助对象,并一定只在那些经过艺术家考验才能进入的艺术团体中进行选择。然而,后者却敢自作主张“发现”一些毫无艺术家品质,只是通过自我推销、模仿艺术家,完全忽视艺术、艺术技巧和艺术历史的人。 约翰罗素忧郁地指出:“很多人对庸俗艺术有积极的回应,而且与高质量的艺术相比,他们更喜欢庸俗的艺术。这样的事实并不犯法。这只是‘人间喜剧’的一部分罢了,而有些人总是懂得很好地利用这个事实。”罗素重复了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82年的论调:“艺术家、藏画家、批评家和群众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会对什么都津津乐道。不过,这种‘海纳百川’的现实主义是金钱主义,当审美标准缺乏时,人们就可能通过作品所能带来的利润来衡量它的价值。” 这本书看起来是法国艺术评论者让—吕克﹒夏吕姆的一本艺术批评文章的合辑,翻译得比较晦涩,而且中文版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很多人名都没有原文,以至于试图了解这本书作者的背景都非常困难。书中将德国当代摄影先驱人物贝歇尔夫妇(Bernd&Hilla becher)翻译成“比齐尔”,在没有原文参照的情况下,恐怕会让读者完全摸不着头脑。

逆光的读书季——《摄影者和造影者》(Image Makers,Image Takers)

这本书真的想买来看一下。概念挺不错的,作者Anne-Celine Jaeger是英国的一位记者和评论家。她访问了当下一些著名的图片编辑、策展人和摄影师,这些位于影像之前和位于影像之后的潮流人物,非常坦诚地交待了他们一些关于摄影的所思所想。比如下面这段Alec Soth的访谈就很有趣: 问:你如何克服在拍摄人像过程中的心理困境? 答:我从拍摄孩子开始,因为这没那么吓人。然后我最终逐渐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人物。我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加,当然这也花费了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过,我现在仍然容易紧张。我有一个所有助理都知道的毛病——在拍摄现场总是汗流浃背。这挺让人尴尬的。最近我为纽约客杂志拍摄照片,最后我还是大汗淋漓,可是要知道拍摄当时已经是深冬。 而最近美国摄影杂志又全文刊登了这本书里对荷兰摄影师Rineke Dijkstra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一些片段。 Rineke Dijkstra以肖像作为她的主要创作方法,拍摄处于转型阶段的人们,比如刚刚当上妈妈的女性,青春期的少年等等。她将被摄对象置于简单的背景之前,让观者的视线集中在显得突兀且孤独的人们身上。 问:你为什么开始拍摄照片 答:我本来是要成为一门教艺术的老师,但是却一直找不到感觉。一个朋友借给我一台相机,我忽然生出一个感觉“就是它了”19岁时我曾经上过摄影课,从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观察周围的人。 问:你是否认为熟练的技术非常重要 答:这要看你从事的是何种类型的摄影。你要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都有着怎样的可能性,这非常重要。比如,在拍摄我的这种风格的照片的时候,闪光灯和光线的运用非常重要。我对技术的掌握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而从来都不是在学校学习的。 问:你为什么对人们的转变期感兴趣 答:我认为摄影这个媒介来表现人们的转变是再好不过的。当我在拍摄我的被摄对象的时候,每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都认为他根本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当你看到照片,你就可以发现他的眼睛、他的表情已经发生了微妙的,但是显而易见的变化。 问:你是怎样寻找被摄对象的 答:找到一个正确地点是我找到被摄对象的先决条件,我会从这个地点开始找被摄对象,并且就从被摄对象正在从事的工作开始着手拍摄。当我让被摄对象摆好姿势以后,我就不会再去干涉他们了。 问:你拍摄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希望展示你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现象。我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我希望启发人们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生活,而这一切却都完全基于现实。你不是一个裁判,这很重要,你要在照片中留出让读者进行诠释的空间。 问:你使用怎样的相机 答:4*5大画幅相机 问:你如何布置光线? 答:一开始,我的布光非常复杂,因为我总是觉得布光越多,照片质量越好。但是现在我会尽可能让光线变少。日光是我主要的光源,只有当有阴影存在的时候,我会用闪光灯。 问:你如何编辑自己的照片? 答:我把负片都扫描出来,这样就可以放大仔细看。一般我会在两周以后再来挑,因为你需要和当时拍摄的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的时候三年前的一张烂照片三年之后变成了伟大的照片。在挑选的时候,我通常也会保证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身体语言正确传达我的感受。 问: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照片的尺寸做到很大 答:当照片尺寸小一些的时候,人们会凑近观看照片的细节。而当照片巨大无比,人们就不得不退后看。产生一定的距离。而我的拍摄内容是很亲密的感觉,因此我希望能够和观众拉近距离。 问:你给媒体拍摄照片吗? 答:我以前给杂志和报纸拍照,但是我不希望就事论事地拍摄一件东西,而是希望能够阐释事件的意义。而给媒体拍摄就很受限制。现在除了偶尔和纽约时报周末杂志拍摄,基本不干这个。

逆光的读书季——读碟备忘(二)

《光影的魅力:电影摄影艺术》(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一直没有关注过电影摄影,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才发现原来我忽略了如此有趣的一个世界。“光影的魅力”集纳了100个电影摄影中的经典片段,这张碟也可以作为媒介融合时代摄影师从静态转向动态的入门教材。 这片子让我不时产生截屏的冲动,很多镜头的光影创意实在是太棒了,但是如果将之定格,又似乎失去了它们在运动中叙事的魅力,其实这片子还让我感到,我们所局限的“摄影”的世界实在是太狭隘了。 电影《猎人之夜》(the hunter of the night) 当然,电影摄影也从静态摄影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比如《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这部描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民生的影片,画面风格让人联想到FSA小组的多萝西兰格等人的影像;另外还有电影摄影师提到,他们拍摄的灵感是来自当年《生活》画报的大照片。 不过,最棒的镜头还是出自黑白电影时代。连纪录片中接受访谈的电影摄影师都在慨叹,我真想拍一部黑白片。 参考阅读:超性感话题:电影+摄影+玛格南=?

逆光的读书季——读碟备忘(一)

放假的这几天顺便把最近买的一堆碟看了看。我有个嗜碟的朋友把看碟当作吃药——每天两片。好的碟是生活的镇定剂,甚至是引入你进入奇幻世界的迷药,但是绝对不是催眠药。如果真的把碟比作“药”,我这两天还真吃到了两支“兴奋剂”。 旧世界群像(pictures of the old world) 这片子是捷克电影大师杜桑哈那克的纪录片作品,影片名称里的“old”应该具有双关意义,一方面它记录的是一群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这些生活在穷乡僻壤,物资匮乏乡下的人们,无疑是生活在旧世界的一群人。 最令我瞠目结舌的是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在1416开张的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不停地提到摄影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高科技的新潮表现方式,但是却在这部诞生于1972年的作品中找到了源头。 几乎所有当下多媒体影像作品的制作技巧,都在这片子中有所体现。整个影片采访了十几位老人,每个人的故事就是一小节,5分钟左右,由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共同推动,杜桑哈那克不断穿插由摄影师Marin Martincek拍摄的肖像照片,而这些静态的照片并不显得突兀,这种定格似乎是对这些正在消耗最后时光的生命的总结——到了该停下时候了。影片中的声音元素非常丰富,老人唱民歌的声音、钟声、喃喃自语,旁白,这些声音被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动态和静态影像的展示过程中。目前想尝试做照片多媒体展示的摄影师可以拿这部片子当教材。 用语言很难展现这部片子的全貌,因为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完全通过调动观者的视觉和听觉来传达气氛,让观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思考。这片子可以配合中国纪录片导演杨天乙的作品《老头儿》一起看,不过后者显得稍有些拖沓,而杜桑哈那克更加尖锐,片中有两端突如其来的采访,摄制组把话筒伸向老人:你认为生命中最珍贵的是什么?” 在期待那些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提供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时候,你看到的却是慌张、麻木。就这样,杜桑哈那克为我们这些“人类”的最后时光划上了句号。 点这里看另一篇影评:http://www.mtime.com/my/198995/blog/556877/ 比我更有历史感。

逆光的读书季 《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二)

4,这本书第四章的主题是“有与无”(something and nothing)。与第三章中着重探讨照片的技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不同,这里关注的是照片的内在主题。照片里拍摄的是一些通常被人们忽略的,非常平凡的生活场景,比如街头的杂草、废弃的旧房间等等,但是摄影师将理解这些场景的语境进行转换,放到艺术的语境中,并投射了摄影师的个人感受,完全改变了画面的含义。这种类型的摄影打破了传统对“摄影的视觉主题”的定义,认为摄影有着无限的潜能,可以将微小的事物转换成具有重要含义的场景。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师有墨西哥艺术家Gabriel Orozco Gabriel Orozco/landscape with icecream 5,私密的生活(intimate life)这一章关注照片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是摄影师在表现他们和摄影主题之间非常亲密的自我的联系,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通常以家庭快照的方式出现,但是关注的瞬间和角度却是家庭快照里不曾有的。毫无疑问,大家一定会联想起南戈丁,她是这一类中的代表人物。 6,历史的瞬间(moments in history)我们终于回到了摄影直逼现实的本质特性上来,充分利用了摄影的纪实特质,这种类型也可以称之为“后灾难摄影”(aftermath photography),摄影师在社会或者自然灾难发生之后重返这些场所进行拍摄,这让当代艺术摄影在政治和人文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高度。此外,这种类型的摄影还包括对一些边缘群体生活的记录,由于媒体削减空间,此类摄影不得不转战画廊。这一类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繁荣,挑战了人们对于纪实性摄影的传统观念。1416曾经提到过的Smon Nrfolk就属于这一类摄影师。 法国艺术家sophie ristelhueber拍摄Kuwait, Iraq, Israel 战后的土地受创景观也属于此类摄影 7,重访历史与改朝换代(revived and remade)最后一章是一些补遗,介绍一些最新的发展动向,比如通过戏仿、电影截屏、科技摄影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以及摄影师回归传统,利用一些传统的摄影技巧,将照片以“做旧”的方式呈现。 (完)

逆光的读书季 《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一)

上个月在上海的艺术书店买了一本书《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作者charlotte cotton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曾经是英国摄影画廊的负责人。 我拿这本小书当作了解摄影与当代艺术关系的入门读物,毫无疑问,这是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一直觉得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思路。 这本书的前言看了两遍,是对全书章节的介绍,而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其实就是在梳理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对此进行的类型学分析。当然,艺术创作很难将之归为“类型”,艺术家如果从此入手展开创作就大错特错了,不过,作为一种了解当代摄影艺术的途径,我觉得作者的分析还是有一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1, 假如这就是艺术(if this is art )作为全书的总起,这里探讨的是摄影师如何进一步发掘摄影这种工具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传统的摄影是一种纯记录工具的刻板印象,试图利用其发掘人们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这一章重点介绍的是1960-1970年代行为艺术家们的现场纪实摄影。尽管有些摄影作品看起来只是行为艺术现场的偶然性的记录,但是这些照片作为这些行为艺术的最终成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载体和副产品,而其本身就是摄影艺术作品。作者在这一章里提到中国80年代-90年代的行为艺术和摄影,引用了张洹和荣荣的摄影作品。我感觉,最初这些“行为”和“摄影”之间的偶发性联系在随后的发展中已经逐渐融为一体。 荣荣摄,行为艺术家张洹 2, 从前(once upon a time)这一章关注摄影的叙事性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的血脉传承。作者也将之成为“舞台剧式样的摄影”(tableau)。这种类型可以追溯到18以及19世纪前摄影时代的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这不仅仅是因为摄影本身具有现实的叙事性,同时也是因为在绘画创作中通过模特、布景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叙事的目的,这使得摄影师与之一拍即合。有人也将这种类型称为“摆布摄影”(stage),通过周密的控制和摆布,摄影师创造照片而不是拍摄照片。典型代表就是jeff wall. (可以参考1416的新高艺术摄影) 3, 冷酷无情呆照(deadpan)这一章节里呈现出的照片失去了前两章里所具有的戏剧性,而是平淡的甚至是冷酷的,其中看不到摄影师的观点和主张,而是一种纯粹客观的“记录”,而这些作品的力量则在于照片的高精度和巨大的尺寸,它们一般都是由大画幅相机拍摄,随后以超级巨大的尺寸出现,在视觉上呈现出压倒一切的感受。这种类型的代表摄影师就是Andreas Gursky (未完待续)

逆光的读书季(三)

Darius Himes:最近一段时间光圈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你升任光圈出版人,你的前任辞职,光圈设立了光圈奖金以及夏季开展了很多活动。能谈谈这些事情对光圈的影响么? Lesley A. Martin: 最大以及最有影响的一件事就是Ellen的辞职,我们失去了一位很能干的领导,不过,我们最近也非常辛苦地工作,希望让光圈这个组织继续前行 去年以来,我们曾经激烈讨论过光圈的图书出版应该何去何从,我认为我自己升任出版人是对光圈的一个回归,一个方向性的改变,我们重新认识到图书的质量和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 光圈有着非常优秀的团队,我们的项目通常是围绕着一本书开始,但是却包含不同形式的推广,包括:在线推广、展览、讲座以及图书的签售。因为我们每一个团队都各司其职,同时也让他们对待同一本项目的看法各不相同,这样就让项目的推广呈现出多个不同的层面。 我想再次强调,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为这个项目提供最好的公共平台。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图书项目开始之前就通过多个途径进行了紧密的论证,因而是一个整体性的考量。我们对待图书出版的态度非常谨慎,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符合整个光圈机构的需求。 DH: 刚才你谈到了多个渠道的销售,我想就这一话题再问一个小问题,我很想了解光圈图书的分销渠道方面的状况。去年你们和北美最棒的艺术图书分销商DAP(Distributed Art Publishers)开始合作,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他们是否让光圈的图书在市场上表现更好? LM: 是的,我们和DAP合作拓展北美市场,和Thames & Hudson 合作,重点放在欧洲和亚洲市场。这两家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图书销售商。光圈将自己定位与更接近艺术世界,因此我们的图书可能在博物馆、艺术中心和一些专门的书店里更有市场。我们都希望在能够拓展自己的读者群的同时仍然保持我们以摄影为中心的高品质的特点。 DH: 你们确定图书出版选题的过程是怎样的? LM: 编辑们会在全世界寻找符合我们要求,反映摄影界最新动态的图书选题,我们会问自己,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反映出当代摄影变革的?我们通常会把这些作品拿到桌面上针对我们的项目标准逐个讨论。我们非常乐意通过我们的图书推进摄影界的对话,并带来新鲜空气。 当然,我们通常的挑选过程都是需要让多方达成共识,希望每一个项目都能够从整体上满足光圈机构的需求。 我们需要确定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有别于那些大型的摄影图书出版商。当下是摄影图书出版非常繁盛的时期,所以我们在做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非常小心,仔细考虑这本书是否丰富了我们的内容,符合我们的使命——是否有着焕然一新的感觉。我们还要关注,这个项目是否有着很高的质量,它是否具有历史意义、社会价值或者它的观念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肯定它具有以上特质,我们就会不惜冒着风险去操作这本书。 DH:你说“冒着风险”,能否谈一下如何从商业角度操作一本图书? LM: 操作“大制作”的高端作品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 DH:换句话说,你们在各个层面上追求成功,而不是仅仅看重商业利益,你们值得骄傲的是你们作为整体的图书出版,而不是将商业目的作为自己的底线。 LM: Right. (…) Read more

逆光的读书季(二)

LM: 在我看来,好书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好照片。有些时候,这则意味着你需要紧密围绕主题进行编辑工作,不仅仅关注照片的质量,同时也要了解照片在讲述什么。“功夫”这个主题在大众文化范畴内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在游戏中、电影骇客帝国中等等,这都非常酷。而这本书的目的是寻找一个交叉点,也就是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优秀的纪实摄影的图书,同时也能够对那些根本不了解光圈这个机构的读者产生吸引力。我们将会在亚洲等一些地区加倍推销这本图书。 DH: 这本书里的图片说明是怎样的? LM: Mathew Polly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他自己在少林寺经历的图书,我们邀请他撰写了一篇文章。书的前言是由少林寺方丈写的,他简要介绍了少林寺的情况,并且对Justin花八年的时间选择少林寺这个主题拍摄进行了评价。事实上编辑这样一本书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一个页面上放上俳句,对页则是和尚打斗的场景,很容易落入这样的俗套。我习惯思考的方式是一切结构都要配合主题的发展,要让这本书依然保持纪实项目的特色。 DH: 让我们转换一下话题,谈谈《Paris—New York—Shanghai》这本书,实际这是三本书合在一起构成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设计。 LM: 这是一个和少林寺完全不同的项目,摄影师的作品非常完整,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模型。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将图书作为自己作品面世的终极方式,已经就此进行了多年的工作。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本书的形式具有艺术性,同时又能让我们可以很容易便进行大规模的印刷。目前这个设计非常精巧,你打开书以后可以把三个部分放在一起并列进行阅读。事实上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四合一的,因为文字也做成了一本小书,插在封面后面的一个口袋里。 DH: 摄影师Eijkelboom 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个项目似乎是一个类型学的分析,摄影师在纽约、上海和巴黎三大城市做了很多调查,对吗? LM: 是的,他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比如,他最开始可能就是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我今天要出去问街上的人们认为自己漂亮还是不漂亮,然后给每一个人拍摄一张照片,出版图书。”在项目计划进行的15年中(到2008年结束),他一直在发展自己的项目,几乎一周五天每天都到街头去工作,就是从这些思维的火花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他拍摄那些具有同样特质的人们,比如服装的样式、或者某种提包以及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他原本一直都在荷兰拍摄,不过,对于这个15年的项目,他还去了巴黎、纽约和上海并将这些对比组合掺杂在一起。这些对比并不是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是几个月的工作。他选择的这三个城市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巴黎,19世纪世界的中心,纽约20世纪世界的中心,而上海则有可能是21世纪世界的中心。 DH: 你请马丁帕尔撰写了前言,他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LM: 帕尔非常大方,他愿意发掘他人的闪光之处。我们知道他是最适合评价这个项目的人——他已经对此有所耳闻并且喜欢这部作品。同样Tony Godfrey写的文字也非常精彩,他不但就项目本身进行了介绍,并且从整个观念摄影的角度对Eijkelboom 的作品予以评价。 (未完待续)

逆光的读书季(一)

十一期间出门是需要勇气的,经过几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留在家里休息。顺便翻一翻没有来得及看的书,整理资料以及这一段时间的思路。 我想先翻译一篇访谈,是photoeye的记者采访刚刚升任光圈出版人的Lesley A. Martin,谈话的内容是从光圈刚刚出版的两本新书开始,其中涉及到选题的策划、编辑等其他一些摄影图书出版的话题。 Darius Himes: 我们先来谈谈《少林禅宗》这本书。这本书太精彩了,不仅仅是照片精彩,图书本身也让人充满惊喜,给我很大启发。你能谈谈这本书出版背后的细节吗? Lesley A. Martin: 我陶醉于这本书的制作过程。当我开始和摄影师Justin一起工作的时候,我知道他拍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和一大堆精彩照片,但是对于如何将之结构成图书没有明确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一起回头去看照片的小样,另外我们也找来一些图书作为样本参考。 DH: 这本书的封面是桔黄色的,而封底则是非常特别的灰蓝色,两种色彩相互映衬很精致。 LM: 桔黄和蓝色分别都是少林和尚服装的色彩。摄影师迷恋于少林文化以及禅宗精神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希望在原始照片的基础上做文章,不但坚持传统纪实摄影的精神,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创意。我们使用了亚光纸(uncoated paper),这也很重要,因为这样能够产生一种触摸的质感,同时可以推动故事进行发展。Justin的照片是由各种不同的主题结构而成的,所以如何把这些章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本书的整体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试图告诉读者和尚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以及支撑他们的精神所在。那么这本书就应该如同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到达核心,所以在这本书的中间,是很特殊的一部分照片,用薄膜纸(velum)印刷,材质本身和页面之间形成的重叠感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部分,先是慢慢展示少林功夫的一招一式,随后是一些手势的细节变化,这种设计是有用心的。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实作品,同时也成为人们感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寺庙的途径。因为少林功夫一直以来都在大众文化中被津津乐道,但是人们却很少能够见识其真面目。 DH: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主题关于一种武功,外在的和内心的运动,那么你是怎样通过一种静态的图书印刷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的呢? LM: 对我来说,答案就是创建一个核心。 (未完,待续,另外书中谈到一些出版方面的专业名词,我的翻译可能并不十分准确)

摄影版《在路上》

今年(2007年)是“垮掉之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出版50周年,很多《在路上》的纪念版本相继出版,珍贵的原稿也正“在路上”四处巡展。而当持相机的摄影师在路上的时候,他们会撰写怎样风格的《在路上》呢?这正是Photoeye(很不错的摄影图书网站)的专栏作者Avis Cardella试图探讨的答案。虽然网上无法看到全文,但是这篇很有启发性的小文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Robert Frank摄 在Avis Cardella看来,摄影版《在路上》的经典著作是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随后便是彩色摄影先驱者Stephen Shore的两部作品,一部是1972年出版的《Surfaces  Americans》,那是摄影师以一种凯鲁亚克似的旅行方式,穿越美国时所拍摄下的种种日常景观。另一部作品是Shore在1973到1980年间开车巡游美国的影像集,名叫《Uncommon Places》。这两本作品无疑也是开启彩色摄影新时代的重要作品。 Stephen Shore  from  “Surfaces  Americans” Stephen Shore  “Uncommon Places” 进入21世纪,摄影图书出版中也有两部值得一提的“在路上”作品,其一是2002年出版的Garry Winogrand的《1964》,是摄影师在历时一年的旅行过程中所捕捉的生活片段,也是一次探寻心灵之旅。1963年,Winogrand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当我审视我目前所拍摄的所有作品,我发现它们让我感到我们是谁,我们怎样活着,我们未来会怎样,这样一些问题全都不重要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论,所以我必须拍下去,将我的摄影调查进行得更加深入和持久。” Garry Winogrand  From  “1964” Alec Soth的《Sleeping Along the Mississippi》是创作于21世纪的《在路上》作品,摄影师沿着密西西比河游荡。 Avis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