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书

纽约艺术书展(NY Art Book Fair)最近刚刚结束,书展涵盖各种艺术书,展览期间还召开了研讨会,书虫们都就什么话题对书展开讨论,我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艺术书”这个概念,我猜想那肯定不是“限量”“签名”这些简单而又粗暴的指标。 Read more

尤金史密斯的书单

这不是一本印刷精美的画册,但它太厚重了,想到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听五千盘录音时的精疲力尽,但想来他们也会不时遇到彩蛋;想到那些当事人重新出来作证,回忆那栋楼;似乎能够感受到这位激情先生的颓废时刻,每天望向窗外拍摄来往路人,什么都不做。想到这些,我就特别想拥有这本书。在你囊中羞涩的时候,你就知道该买什么书,不该买什么书,会让你从华丽印刷但内容空洞的图书旁边眼睛都不眨地路过,这倒也是一件好事儿。 Read more

收藏癖们都藏着什么

摄影书积极分子Markus Schaden正在筹备做一个摄影书博物馆,现在正在高调进行博物馆的预热活动,第一步是下个月在科隆搞一个摄影书大Party,菜单已经出来了,确实丰富,最让我眼珠快要掉出来的是他请来的几位藏家做的特别展 Read more

图书馆长马丁帕尔

关于帕尔这批书最终的去处,他想着要将之捐给Tate这样的艺术机构。当他沉浸在摄影书的海洋里,这位先生发出的感慨是:“我们的摄影史研究者是多么地懒惰和思路狭隘,因为只要稍加深入与投入,就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 Read more

怪叔叔的印社,印在书上,印在身上

FUEL家的大餐是:前苏联监狱纹身档案(Russian Criminal Tattoo Archive)。

这两位老兄建了这样一个档案库,内容都是前苏联监狱犯人的纹身。一部分是有纹身图案,作者Danzig Baldaev本人就是一个监狱警卫(1948 —1986),但他却犹如一个民族志学者,悉心研究犯人的纹身,现场画好草图之后回家再细细加工。纹身在这里并非是装饰,它们是苏联监狱文化的一部分,纹身的图样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体系;犯人身上的纹身是他的密语,是一个个人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计划。纹身透露犯人的情绪:伤心、愤怒。失望。更重要的是,这些纹身是给其他犯人看的,是他们之间的一种交流符码。 Read more

10×10=100

10×10 Photobooks是几个摄影书虫发起的项目,概念是请10个摄影书领域的专家每人推荐10本他们最爱的书,从而构成一个摄影书图书馆,图书馆有实体的,也有线上的,还有纸面的。目前这个项目已经从第一季日本摄影书转而开始讨论美国摄影书文化。 Read more

摄影史的匮乏

这篇文章是在美国攻读艺术硕士的刘张铂泷给我的投稿,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给一位生病的朋友买礼物,大家都建议买本书,我的检索却总是指向摄影史,引得众人一阵惊讶,躺在病床上看摄影史?啊,这可能只是我自己那古怪的想法,如果有一段时间可以把心静下来,我就使劲看摄影史:横着看,竖着看;从前看,从后看;看一个人的历史,也看TA和当时社会的渊源。我希望把摄影史里那些我爱的人都活生生地拿下,直到有一天满嘴都是大师的“八卦”。唉,我这心愿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开了一个小头。 我不多说了,且看刘张的唠叨: 摄影史的匮乏 文/刘张铂泷 对于一个不是学历史的人来说,我其实每次拿起一大厚本历史书的时候都会想我们读历史研究历史到底是为了什么?虽然一直没能得出一个可以说服人的结论,但我还是在坚持看历史书。当然多数是出于个人对于历史的兴趣而不是学术目的。上了一学期的Social History of Photography的课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虽然上课大部分的时间老师只是在陈述历史事实或者偶尔天马行空的闲扯一通,不过基本每节课除了布置的历史书内容以外老师还都会发一些阅读材料,阅读的内容当然是和下堂课相关的,不过范围就涉及的很广了,讨论摄影意义摄影本质的,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甚至有节课发了一篇New York Times关于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评论。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这话说的时候政治意味更浓些,不过对于艺术史,这话也一样适用。就像摄影的历史从来是技术和艺术的发展无法区分的,看看历史的发展脉络才更清楚这种媒介或者艺术形式是怎么演变的,也才知道如果要想创新要往哪里走,这是读摄影史的意义之一。其实很多自己拍了觉得创新的东西也许历史上几十年前就有人玩过了。不过另一方面我也觉得马良先生说的挺对,他说他曾经参加过某个摄影节,深处成千上万的摄影师中看到别人好的作品就觉得很有幻灭感,于是就决定不参加这种场合了,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 出国之前对于摄影史的理解多数只停留在那几个名字上,布勒松,卡帕,伊文思,阿勃丝……而且很少看过学术性研究的文章。这学期历史课的课本是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应该说是我目前见过的写的最好的一本摄影史了。这本书不是以摄影师和时间的串联来编写摄影史,而是以摄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写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明白摄影究竟为何会产生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毕竟当写摄影史的时候不能单纯以其在艺术圈的独立过程为线索,摄影的社会史,这也是为什么这门课要以这本书为教材。即使在书中写到“New Vision”,“New Objectivity”这种关乎美学范畴的流派运动,作者也会将它置于社会背景中来讨论。这样再回想国内的摄影史书,真的没有一本能够等量齐观的。 不论是受人所托还是论文需要,这学期专门查阅过一些摄影师的资料和研究文献。相较之下,国内网络和书籍资源实在是太匮乏了,而且有严重的标签化倾向。举几个例子,对于尤金·阿杰,多数人对他的认识是“他很穷”,“他的照片超现实主义”,对于安德烈·科特兹,标签是“极简主义大师”,更不要说摄影术最初的发明者塔尔伯特,达盖尔,伯纳德这些人的资料了。和Tiger聊天的时候他曾说过国内的艺术史教育还在用外国几十年前的资料。对于国内的摄影教育历史是怎么教的我没有详细咨询过,但我觉得至少从一些朋友那里了解到的来看,是不太重视的。 大家一直在说国内的摄影氛围很浮躁,风光片沙龙片的大批追随者是一方面,另一个现象是,对一些成名摄影师盲目的崇拜和模仿。比如说在国内很火的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一些所谓的新锐摄影师明显就是在学他们的风格,但问题在于只学到了形而没有学到神。学到了荒木的暴露加私房,但并没有理解荒木拍照片基于他本身对于生命无比的热爱,基于他对于生于死的理解,没有这些基石,那些模仿的照片只是一具空壳。森山也是同理,只学会了他的奇特视角和黑白大颗粒,而没有学到别的东西。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觉得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对于摄影史知识的匮乏。不过摄影史知识的匮乏的源头在于摄影教育和文献的匮乏。就算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对比一下中国的摄影网站和摄影博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没法和国外比。 (作者目前在美国视觉艺术学院攻读摄影艺术硕士)

盒子的100种用法 NO.1

我们的《还乡》盒子正在四处漂流。 它被设计成一个盒子的模样,里面的东西五花八门,它其实还有一个使命:盒子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展览,不需要很大的空间,甚至不一定要有一面白墙,只需一张桌面,它就可以变出一个展览。观者和纸张互动,也和这些故事互动。 盒子应变得越来越满,因为它不但承载各种乡愁,还始终保持一副开放的模样,让你随时把各种关于故乡的情绪也收纳进去。 总之,魔盒到手,下一个阶段该让它出去转转了,让我们来一起撰写这个盒子的使用说明,我希望它有——一百种用法! 摄影@Kevin_老孔 盒子攻略一:策划一个展览 各位盒子帮,下面是你变身为策展人的时刻了,你可以藉著这个盒子与更多人交流关于故乡的看法。 1. 设计一个展览主题,比如《故乡和我》; 2. 寻找一个展览场地,可以是办公室展览,小区活动站展览,书店展览,图书馆展览,甚至是——客厅展览; 3. 布置展览,不只是将盒子里的照片摆出来,你要根据展览主题设计展览的起始,作品的摆放方式,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将自己拍摄还乡照片也一同展出; 4. 观众邀请,邀请你的同事、朋友、邻居来参观这个展览,在开幕的时候,讲一讲你的看法; 5. 与观众互动,准备一个本子(大小可以放到盒子里),让观看展览的朋友写下观后感觉,或者,你可以对来者做一个小小的采访,询问他们:“故乡对你意味着什么”。 6. 最重要的是,拍一张你策展现场的照片,并把你的感受和我们分享,没准儿它们会成为下一个盒子的内容。(请发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 或者@ofpix) @imphylia的书架展览 @tuutuu7328的楼梯展 @xx-KeleTon的街头展 奇遇花园咖啡的墙面展览  

OFPiX 读书会第三回

读书会其实就是神侃会,与摄影毫无关系——但你要这么想就错了,因为摄影原本和一切都有关系。 已经做过的两次读书会,第一次很苦,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场面最后完全失控,话题不知道飘到了哪里,怎么都拽不回来。第二次很酸,朗诵诗歌,读到外面开始打雷下雨。 这一次,来个甜的,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食物”,规则是:带一本与食物有关的书,或者一份家传秘制菜谱,也可以讲讲地方的饮食文化,再带点儿好吃的。另外,每次都有一个荐书环节,参与者还需要准备一本推荐给别人读的书。 以下就是我们的活动通知: OFPiX读书会第三回 主题:食物 时间:2012年7月6日星期五晚六点 地点:西直门附近,大家先去吃一顿,费用AA制,然后回到工作室读书 预约报名:ofpixcamp@gmail.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