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形象是通过感觉敏锐的作家的想象力形成的。通过他们的艺术光辉,我们才有幸品味到那些人们原本已经淡忘的经验。这里似乎存在一个悖论,即思想创造了距离,从而破坏了直接经验的即时性,然而,我们通过认真的反思,在当前的现实中又找回了过去那些难忘的时刻,并使其有了永恒的意义。 Read more
Posts in Category ‘好书’

照片与记忆,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这一年存在的实据
闭着眼睛,感觉这一年的世界恨比爱多,背叛比信任多,真的吗?我试图打开自己的私人相册,希望记忆还保持着渴求的状态,能让我去串联曾经的我与这个世界发生的联系。 Read more

看上去很冷,却也有点儿“甜”
我感到其之所以流行也许正是世界当下所需。并非是因为它们带来安慰,因为这些作品依然很残酷,非常残酷。在这些作品中显现出一种反抗,并非颠覆,提供了一种可能,尽管很遥远,非常遥远,假如我们可以把废墟当成乌托邦,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Read more

天空属于所有人
我并不清楚这是否也是让那些街头摄影师走上街头的缘由。因为陌生和匿名,街上的每个人都被除去社会身份做回自己。他们有的丑有的美,但都相当直接,你完全可以通过外观读到很多。 Read more

光圈与美国摄影书
我们观察了上个世纪,可以说是美国摄影主导世界的时代,光圈出版社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物,以下这五本书兴许可以使我们得以透过“光圈”窥视上个世纪美国摄影的荣光。 Read more

2014年的摄影书之光圈出版
用一点儿不太科学的判断,2014可能是摄影书出版的大年。比如,目前最潮的英国摄影书独立出版社MACK,去年出版了19本摄影书,而此前三年一共才28本。2014年,光圈出版了近30本书,本文对光圈2014年出版的摄影书做了一些梳理,基本上是一份完全名单。选择光圈不仅因为它向来就是摄影书出版的重镇,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样态:有当代摄影师作品集,还有持续再版的经典摄影作品集,以及文论和摄影专题等。下面,就请缓慢吞食这份超级丰富的书单。 Read more

翻书行动
好久没有说摄影书,手痒痒了。其实书的魔力之一就是你能动手,触摸它、与它互动,这种感觉让读书成为一种难忘的经历。前段时间有个调查,说是读电子书的记忆不如实体的书牢靠,兴许就是这个原因。
今儿就来说几本需要深度触摸的摄影书: Read more

Danny Lyon,两本书
如果从书的角度去看摄影书,我指的是可读的,而不是那种由一张张豪华印刷的照片堆砌起来的画册(Coffee Table Book),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当然是一个经典的范例。除此以外,你还可以去看《摩托党》(The Bikeriders ),最近光圈再版了这本书,也是十年来这本书第一次重印。 Read more

两本书
时代周刊的博客Lightbox介绍了iii本书,里面提到,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先是照相机,然后是照片,这是否反而成了一种我们和世界之间的阻断呢?摄影师要接近你周遭的世界,你越接近,你就会理解并且接受你自己也是周遭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事实:无论那是丑的,乏味的,闪耀的,亦或是美丽的。观看的行为此刻将超越获取的行为,正如摄影师本人所讲的:“我们要打开自己,因为美好的瞬间不会自己出现,尤其是当你感到特别需要它们的时候。” Read more

像个侦探一样工作
这也是这些照片让我最终感到舒服的原因,它们都不再是一堆“视觉”,而是一本可以捧在手里阅读的书,让我这个侦探剧爱好者可以好生八卦一阵。 Read more

帕尔的摄影书:第三回
帕尔将摄影书带到一个大的图景中,从文化的角度,媒介的角度,挖掘摄影书独一无二的气质,从而让我们能离书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并且,是读书,而不是翻画册。 Read more

留影者专栏/一份书单
在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攻读摄影硕士的刘张铂泷,给大家提供了一份他2013年的阅读书单。 Read more
《时代》荐书 (下)
“书”作为一个媒介或者载体,能为照片提供丰富的可能,设计、编排、纸张以及其它摄影以外的平面材料,为影像提供了充足的叙事工具,能在过去的印刷传统上,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和符号规则。 @horse 为什么是摄影书 Read more
《时代》荐书 (上)
最近,时代周刊邀请评论人策展人以及学者推荐2013最佳摄影书,这份大餐令人眼馋。怎样才算一本真正的摄影书?在我看来,它是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为一体的多媒体。其实真正的好书并不多,你得亲手触摸过才知道。 Read more
最佳摄影书:马丁叔叔的选择(下)
马丁帕尔的书单,十本书看下来,虽然都有点儿帕尔怪味豆的风格,但这一本本却都是形式+内容结合得甚为精巧的好书,让你忍不住真想全部拿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