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价值是否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在资本的世界里,回答是肯定的,一切都可以量化,都可以计算,都可以进行 金钱的转换和交易。 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艺术家排行网站——artfacts ,这个网站以做全球 艺术家排行而闻名。网站一方面倡导在线的艺术品买卖,另一个则开展每年 一度的艺术家排行工作。做艺术家的排行是一件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工作, 大家一定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艺术家排行的理论基础是Georg Franck的注意力经济理论,Franck的观点 是注意力(或者名望)在文化世界里与资本世界里的经济动力一样也是一种 经济基础。注意力本身就是财产,金钱将与注意力一起流动。资本行为是 通过对资产的运作和投资产生利润。照这样看来,策展人(美术馆的负责人、 画廊经营者)就是在扮演投资人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固定资产(画廊的空间, 或者他们的名望)出借给艺术家,并且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反过来吸引更多 的注意力(或者名望等等)。因此,画廊所有者和艺术家的关系实际就 是投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之上,artfacts展开了艺术家排行,排行的主要依据就是 艺术家的参展情况,专业人士的评价等等,他们将展览的重要性和国际性 数量化进行计分;比如今年的计分资料来自于全世界102个国家、超过6100个 美术机构(包跨非营利的美术馆及营利性的画廊)所举办的5万5千个以上的个展 或联展,共有超过9万个艺术家列入排行。他们认为,自己列入排行的是“值得” 排行的(也就是金钱资本应该关注的)因此artfacts强调这不是说没有进入排行 的就是坏艺术家,这只是因为那些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力。 这个排行并不是对艺术家的具体艺术作品的评价,而是对专业注意力对艺术家的 关注程度的评价。此外排行榜还特别关注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只有艺术家的影响力 是在国际范围的,他才会被列入候选。之所以把国际影响力作为一个入门的标准, artfacts认为只有艺术家能够被多样的社会、 国家、 文化都接纳,那么才能证明 他的重要程度,也就是说他具有国际品牌效应。 (…) Read more

历史是一个严格的筛子

其实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已经杂七杂八的说了好多纪实摄影 的事(应该更明确一些,是社会纪实so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纪实摄影 不景气,和资本市场的走向有密切关系,虽然这个工作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可惜在 当下不能享受。马格南的patrick曾经半开玩笑说:“我和我孩子说啦,爸爸现在没 有钱,要想有钱大概要等爸爸死后。”这个玩笑也挺残酷的。 昨天1416发的文章挺有意思,我捕捉到一个信号,要想作品好卖,尺寸的问题 变得特别重要,你要不使大画幅相机,你就别出来谈艺术,抓住这个时尚得赶紧,说 不定哪天就又变了。 说到时尚问题,你又不得不感慨:艺术和能和时尚沾边,消费文化已经无孔不入 了。今天早上看到商业摄影师Chase Jarvis也在谈时尚,他在博客上仍然就getty图片库 改变游戏规则,将照片上传时间作为搜索结果排序的标准,进行深入分析(1416曾有介绍), 他说“这种游戏规则完全遵循时尚的规律,今天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核心特征就是持续 不断的变化,因此能够持续不断带给消费者新鲜感、使之震惊,这样的产品无疑是 最受欢迎的。” 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个发生在商业摄影领域的故事,在艺术摄影领域也 在上演,我忽然想起大学的时候修过一门时尚的课程,里面说时尚的一个规律是“竞进反转”, 就是说时尚潮流的发展在走马灯不停变化的时候,会出现“逆流”的现象,已经过气的东西 会反而成为流行。所以我在这里再斗胆发布一个时尚资讯: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大卖,可以去 追溯一下过去的艺术形态,肯定新鲜和震惊,当然已经有人做了,当然这个也要赶紧。 昨天Alec Soth的文章里还有特别好玩的一个细节,他说大多数摄影师都不喜欢 Andreas Gursky,就是因为他的作品卖价太高,看到这里,真的好笑,原来酸葡萄心理 全球都是,本来艺术品评价就没有一个标准,这种说三道四也难免, 不过下面的文章里的 一句话,我觉得可以解决酸葡萄心理。这篇文章《艺术市场泡沫现象》,来自台湾画廊协 会电子杂志。 (…) Read more

摄影的牛市

俺的博客老是上不去,最近各种各样的消息却不少。 第一, 牛人Andreas Gursky的牛市 Andreas Gursky一向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他可以让你的钱袋鼓鼓。最近,一个匿名买家出价两百四十八万美元购买了Andreas Gursky的作品99美分,这张拍摄于2001年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便利店的宏大景观。这项拍卖创造了在世摄影师作品的最高纪录,并且离今年2月份刚刚创下的爱德华斯泰肯的两百九十万美元的纪录就差一点点。这幅作品由两张照片构成,宽度达22英尺。如同Gursky一贯的风格,照片后期修改得十分厉害,几乎消除了透视。拍卖会上的作品目录上将Gursky比拟为另一个安迪沃霍尔。作为Andreas Gursky作品代理画廊Matthew Marks,他们拒绝透露摄影师作品在画廊成交的历史和价格,并且声称这幅在市场上拍卖的作品并非出自画廊。 Andreas Gursky于1955年在德国出生,他的作品风格是客观写实主义,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研究日常生活。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公寓、音乐会拥挤的人群、证券交易所等等日常景观,犹如上帝在旁观。2001年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了他的43副作品,奠定了他的艺术地位。 原文链接:这里 第二,牛博对牛人 马格南提名候选人也是教书匠的Alec Soth最近贴了一篇叫做《人都哪里去了》的文章,评价了几位牛人,说得也挺过瘾,翻译出来以飨大家: “这期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个96岁传奇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他的名字叫Julius Shulman,文章探讨了摄影师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他摒弃了其他建筑摄影师的做法,那些人的作品中都是空无一人的建筑,但Julius Shulman的照片中却有人的存在。这位建筑师谈到,很多建筑师看到照片里有人都十分不满,认为这将降低建筑的品位,但他却非常乐意在照片中出现孩子啊猫啊狗阿,为什么不呢?这让照片与生活更加接近了。 很多艺术家和纪实摄影师的观点都和传统建筑师的手法非常接近,他们也不愿意有人的存在,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Andreas Gursky。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棒的摄影师(不过我也感到其他很多摄影师都对他并不喜欢,大概是因为他的拍卖价格高得过于邪乎了)我欣赏他的上帝眼,以及和他类似的很多摄影师比如Thomas Struth, Peter Bialobrzeski, Candida Höfer,但我觉得他们的照片似乎有些走极端了,因为我发现,我越来越渴望看到照片中有人的存在。我渴望看得不是价值两百四十八万美元的99美分,我更希望看到Brian Ulrich的作品。 Luc Delahaye也是另外一个我欣赏的摄影师,他也有Gursky的上帝之眼,他的照片里总有人存在。可惜这种风格已经不在了,几年以前他在画廊展出作品的时候风格大变,这种变化和市场有关,他的照片被打印得很大,售价在一万五千美金左右。为什么描绘真实生活的照片如此不受欢迎?为什么对于人的存在大家如此恐慌呢? 当然Luc Delahaye也许尝试把纪实风格和艺术结合起来,但是这又怎么样呢?难道要让摄影作品和艺术市场结合起来就必须在照片中消灭人的存在吗?(问得好,问得好)我觉得人们对在照片中的人的存在这个概念完全误解了,照片中的人也许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这正是摄影这种媒介的力道所在。 (…) Read more

对一个纪实摄影基金的内容分析

http://www.changingideas.org Changing Ideas(改变现实)是我一直想介绍的纪实基金,正好在密集讨论纪实摄影的时候好好研究一下。最初看到这个网站的时候,就觉得它非常与众不同,在它提供的链接里我找到了关于如何撰写项目策划书的介绍,这个刚刚成立的基金,不是一个终点,提供了很多纪实和现实结合的思路和途径,我想通过对这个网站的分析,帮助大家了解纪实摄影基金,以及应该如何看待纪实摄影基金。 关于创始人:用摄影“对抗”现实 戴维(David Graham)在23岁的儿子因为跳水事故瘫痪后,选择了摄影,他去攻读了新闻摄影的硕士。我喜欢这位父亲,他坚强但是又充满柔情。应该去浏览一下他的网站,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No Diving,记录了和自己儿子一样在事故中瘫痪的年轻人的生活,里面倾注了摄影师以及父亲的感情。 戴维因为儿子的事故更多开始关注慈善,并且希望帮助更多不幸的人,因此创办了这个基金。基金会还有一个目的,戴维发现很多摄影师在开展纪实摄影的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经商的背景让他更多考虑如何帮助摄影师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因此决定承担架设桥梁的工作。 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现像戴维这样的案例,摄影师纪实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摄影”目标,这点必须强调。在我们这些所谓摄影人的眼里,摄影就是为了摄影,但是在戴维眼里,摄影竟然出其不意地成为了疗伤工具。 关于基金会:纪实摄影项目孵化器 商业社会中的风险投资理念,孵化器理念被运用到这个基金会的运作中,基金会对纪实摄影项目进行衡量的标准是考察它是否真的可以对现实产生帮助。从对纪实摄影项目进行评测的专家团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一倾向,专家团是由法律、医疗、商业、经济、政治以及媒介专家构成,反而没有摄影人士,他们对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影响力进行评价,选择出更加可能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选题对之实施帮助。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摄影师Rights Watch的纪实摄影工作,他和人权观察组织合作对刚果的金矿进行了报道,他们发现刚果纷争的战局,是因为当地军阀试图控制金矿,然后将之提供给瑞士冶炼厂。因此他们将摄影师拍摄到的证据拿给瑞士的金子冶炼厂的总裁以及董事看,这一行动使这些瑞士企业对刚果军阀采取了制裁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改变现实基金会关注的就是这样的纪实摄影项目,他们愿意帮助摄影师启动这些项目,其中包括资金的支持,还有项目运行的计划、媒体支持等等。 纪实摄影师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摄影用其现实力量和艺术力量,不仅提供了视觉的证据,同时也起到了视觉说服的作用。纪实摄影的结果不是体现在画廊或者画册中(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是在于其和现实产生了有效的互动,有助于改变现实,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成功的纪实摄影项目证实,而这一点才是纪实摄影师最值得骄傲的价值认同。 避免文章太长,明天介绍基金会的运作方式以及纪实摄影的资源 摄影师Rights Watch关于刚果的报道

纪实摄影的身份确认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俗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里面蕴含着朴素的真理。 关于里面提到的两种“菜”,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到我家录节目的山西影像 世界的编辑说他们到处吸取摄影界人士的精华,我特别感兴趣,希望他们能给我 说来听听。这几位提到刘树勇老师,就特别兴奋,说刘老师通过剖析蔬菜和茄子 的关系,讲明白了摄影分类的重要性,呵呵,这个比喻真绝。 记得涮肉馆的菜单里有一样东西,叫做时令蔬菜,点菜的人一定会问清楚了,这 蔬菜都是什么啊?是菠菜还是茼蒿。可是咱们这个圈的人,谈话之间都是在说摄 影,这位是摄影大师,那位是搞摄影的,这无异于都在说——我是蔬菜,至于是 菠菜还是茼蒿那就不管了。 前两天在本教室里提到美国人评出的他们眼里的20年的20强,若再仔细分析这 20个名单,你会发现这里面有报道摄影工作者,有艺术摄影师,有商业摄影师, 有人像摄影师,有时尚摄影师,也有纪实摄影师。 这个分类在曾经没有分类的中国摄影界,也正在渐渐明朗,但是每个领域的内涵 和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梳理。爱萝卜和青菜的人,是因为熟知萝卜或者青菜 的口味。如果不了解怎样才能坚持呢? 很多时候是钱的事情把大家都搅乱了,可是我们不用扯远了,就拿最近的一些例子。 解海龙 希望工程 28万人民币 华辰影像艺术拍卖专场 安吉莉娜-茱丽和布拉德皮特的宝贝女儿照片 650万美元《hello》和《 people》两家杂志封面 詹姆斯·纳赫特威 35万美金 两项杰出贡献奖 Jessica Dimmock 2万欧元 纪实摄影基金 (应该还有人像摄影师Annie Liebovitz的出场费,我一时找不到) (…) Read more

纪实摄影的道德内疚

为什么说从事纪实摄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很有可能会因此 背负沉重的道德的债 在我当老师的这几年时间里,时常扮演一个坐堂医生的角色,因为我的学生总 会来咨询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的道德内疚—— 我偷了别人的影像,我有什么权利窃取别人的影像,我利用了别人,我把他们 当作我自己前进的铺路石。 我觉得这种内疚其实是难以解开的,有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去看《摄影大师 对话录》,在86页法兰克霍夫瓦是这样说的:“我偷偷拍照的时候,也会有一丝 良心不安,因为我只有在天气出奇的热或特别冷的时候,才能在纽约街上拍照, 好像为了自我惩罚。”这样的话语在这本书里常常可以遇到,可以说,这样的良 心不安在很多摄影师身上存在,尤其是纪实摄影工作者。 对于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人来说,被摄对象如何在被看的过程中毫无戒备 地袒露内心,袒露伤痕?站在这个角度,纪实摄影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关系 不断延展的成果,并且这种延展往往持续到拍摄结束之后。这个过程是痛苦 的,因为手持相机的摄影师往往被看作粗暴的掠夺者,他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才能改善这种关系,同时又会因为内疚而背负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种进入, 或者说介入如此麻烦,完成纪实摄影需要摄影师付出极大的忍耐, 《摄影之友》曾经约我写过专栏,当时我就想写我在拍摄过程中所犯下的 那些“罪“,只是后来懒惰只写了两重罪就没有继续。其中的一个罪叫做虚伪, 是我在云南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被摄对象是一个陪酒女郎,同时也是一个做 爱滋病预防宣传的社会工作者, 七宗罪之虚伪 在云南的第一个晚上,我就从宾馆搬到她的小屋,也因此我们变得亲近; 第二个晚上,我们一起在酒吧喝梅子泡酒,几大杯过后,然后回到家里继续喝 白的。后来,她给我讲了自己的所有身世——慈祥的继父,最好的朋友的死亡, 以及她的那个他。我们都哭了。第三天,我和文字记者一起偷偷给她买了一台 双缸洗衣机,因为我了解到这是她一直以来一个奢侈的梦想。 我们的相处只有三天,坦白的说,她不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对象,或者说 她和我想象中的差好多。她简单且朴素,似一个孩子;她不善表现,时刻警惕 着相机的存在,在镜头面前总是很笨拙。最终,我上窜下跳的结果并没能让我 (…) Read more

数字时代纪实摄影的境遇

突然发现我们正在遭遇这样一种境遇,朋友之间如果可以用短信联系,就不会打电话, 一个办公室的人,明明互相挨着,却一定要用msn说话。我上学的时候,全女生楼只有 一个电话,永远排着长队,总有煲电话粥的人让后面的人怒目而视。如果你再追想更早 的一代人,那是一种更非常麻烦的生活,“约会”是一个带着实在意义的词汇,必须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看得见面孔,听得到声音。而现在,这些情形被一人一部电话的 现代生活瓦解了,人与人的交往连嘴都不用张开了,只用动动手指。 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比以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交往的范围更加广了,认识的人更 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际网络却是建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MSN上的朋友,邮件之 间的来往,网络上的熟人等等。。。这个虚拟的时空的核心是以“我“为中心展开的, 可以随“我“的心情变化决定人际交往的节奏和进展,这似乎带来不少交往上的便利。 机器化的现代生活,的确是省心的,因为真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成本,这种 成本除了经济上的,更主要是感情成本。面对面的交流不是以我为核心,需要注入对对方 的关心和理解,交流才能持续进行,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一种姿态,这都对 人际交往的持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与实在的人打交道,真的很累。 说到累,终于回到我们这个纪实摄影的话题中来。记得前一个月,我陪马格南的Partric拍照 回来,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实在太累,以至于无法放松进入睡眠,第二天,我们见面 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也累得一晚上都失眠。其实,我们没有干什么体力活,只是与很多 人交谈。纪实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你要走近别人,甚至走进别人的生活,这里面要付出 巨大的感情交往成本,甚至会欠下感情的债。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年轻一代摄影师对纪实摄影失去兴趣,我发现社会环境的改变是其中一个 重要的原因,生活在虚拟的以我为中心的社会中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接受那种由于接触他人 而耗尽精力的那种累。从这个角度,纪实摄影的操作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反现代的,是原始的, 让很多现代人难以忍受,因此,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以我为中心进行创作,成为更多人 选择的拍摄方式。 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皆地狱,所以,对于今天的中国年轻纪实摄影师来说,如果说出 了什么问题,原因是多元的,如何克服对他人这个“地狱”的恐惧,是首要做的事情。 又: 昨天的“不变心”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不过,还有一点要澄清的是,我们 不是又在拉大旗扯虎皮,每一种摄影形态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我们 只是希望唤起大家对接近边缘化的纪实摄影的重(chong)视与重(zhong)视。

我是不会变心的

那天的一幕非常戏剧,当我从国贸地铁里钻出来,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个很体面的中年妇女突然拦住我,她用手指着我,说:“你?。。。”她的话却停住了,然后她的手势也停在了空中,就好像一个失忆的人突然想起了什么,或者是突然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友。 但是我并不认识她,于是我也怔住了,接下来她继续说:“你知道安利吗?”一切真相大白,我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赶路。这个时候我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一幅多么好的画面。 我不止一次的遇到这样的推销员,他们会非常有礼貌的把你拦住,即使被拒绝也依然保持自己的尊严;他们有的非常羞怯,在公共汽车上紧紧抱着安利的袋子,眼光在你身上转来转去,欲言又止。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以此为职业,甚至如同信仰宗教一样坚韧不拔?这些或谦卑或骄傲或胆怯的推销员,这些下岗工人学生家庭主妇,他们难道不值得用相机去深入探寻吗?但是我们大多数摄影师已经不关心这些题材了,或者说,根本就看不到了。 我想起了90年代。理论界在疯狂争论什么是纪实摄影,而无数摄影师都在实践拍摄图片故事,以及他们认知中的纪实摄影。一些作品被收录在一本叫做《中国故事》的大厚图册中。如今翻开这本书一定好似打翻了五味瓶,我记得那里面似乎有一个关于保险推销员的故事,和我上面讲的故事很相似。打开这本书,不管那些表现手法如何稚嫩,扑面而来的是真实的力量。 关注别人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今天流行的是当代艺术、观念摄影、后摄影时代。。。。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更加关注自己。现实是多么的奇怪,今天的我们更加强大,有着强大的器材和强大的理论支持,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但是,我们却一下子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这篇博客叫做——我是不会变心的,就是说——我是不会变心的,我坚信摄影纪录现实的力量,我坚信见证是摄影最本质也是最有力量的功能。曾经为平遥摄影节小报写过一篇文章,后来不晓得怎么给弄到网上去了,叫做《谁会在乎摄影》,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瞅瞅。http://www.royalshi.com/archives/157/ 谁会在乎摄影呢?反正不会变心的,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比现实生活更加戏剧,就像我在街头遇到的那一幕。 又: 赵亢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希望我能够回答,今天的中国摄影师到底缺失了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庞大问题, 可能我的回答也会非常片面,我这两天突然想说“纪实摄影”,希望聊完这个话题,能够整出一些答案来。

越“复杂”越简单

昨天的解码,呵呵,大家没有兴趣。实际上1和2是纳赫特威的照片,其他是西蒙的。 如果有谁把《战地摄影师》这部纪录片看三遍,你会发现纳赫特威在拍摄照片的时候 非常喜欢利用前景,比如——废墟为前景然后一个行人正巧走过。1和2也是这样的, 1可能不太清楚,前景是破烂的网状物,2的前景是柱子,这样就让我们很容易理解 故事发生的地点状况。 编码复杂并不是说画面里要放很多内容,有的时候反而是相反的,就好比画面里加 前景,看似内容多了,但是实际照片却容易理解了。利用前景是在帮助读者解码, 帮助读者设置解读照片的语境,而西蒙的照片则不一样,他拍摄的场景虽然似乎 更加简单,更加直接,但是阅读起来却有些费解,除非事先了解他的拍摄意图。 当然,在摄影记者日常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我们需要以读者易于阅读为目的,以 他们可以了解的方式编码,不能过于晦涩。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有的时候 如果编码过于简单和直接,也容易让照片好似白开水一样阅读起来没有味道,成 为空洞的图解照片。下面是讲述同一个新闻故事的两本杂志的封面,你怎么看呢? 因为明天是一周要闻扫描,周一的时候再来接着说。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在《图片编辑手册》里,对于报道摄影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我将之 总结为两种变化: 第一, 表现形式独特 第二, 融入更多的个体情感。 现在,我感觉这个思考还有些简单,尤其是最近读过一些书后,有了不 同的思考。我在这个博客里不止一次提到报道摄影的艺术化,以及报道 摄影的个性化这些当代报道摄影发展的新趋势,也有很多朋友感到不解 和困惑。我觉得如果用一些视觉传播的理论来解释,可能能够获得一些 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我们可以把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拿给别人看的这个过程视为一个发电报 的过程,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摄影师是在从事一种类似编码的工作,把 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转换成视觉符号,而读者在读图的时候则进行解码 的工作,把视觉符号再转换为理性的认知。 研究学者McMahon和Quinn把视觉形象(不完全是图片)里的“密码” 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层面 符号指代层面 语言文字层面 相机角度 主体 标题 镜头焦距 构成 图片说明 景别 身体语言 快门速度 (…) Read more

光圈基金会选择年轻摄影师的标准

光圈基金会每年都有几次面向年轻摄影的作品评介活动,摄影师可以通过网络递交他们的作品,评委则会选出一位优胜者,几位提名人员,他们的作品会出现在光圈的网站,以及发给策站人、出版社、图片编辑等专业人士的内部通讯里,对于提高年轻摄影师的知名度颇有帮助。 面对年轻人各种各样的作品集,光圈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在他们的网站上有如下答案,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清晰: 是否摄影师的作品整体性很强,有着持续一致的表达 从单张作品来看,画面的视觉语言比如构图、色彩或者色调有着独特之处 摄影师使用了怎样的叙事方法或者摄影技法,这种方法是否和摄影师意图表达的主题一致。比如当摄影师是选择廉价的塑料相机还是8#10大画幅,是选择在传统暗房里对照片进行调色还是利用数字技术?当他作出这些选择的时候,应该有清晰的思路。 摄影师对这个主题的探索是否具有创新性或者是独一无二的。 详细内容请参阅光圈网站: http://www.aperture.org/store/portfolioreview.aspx

as i see it

一个偶然的检索,在科勒公司的主页上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广告摄影作品。然后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起来。 这些广告并不是普通的摄影作品,作品来自于一个叫做“as I see it”系列,是科勒公司持续了15年的一个活动,所有的作品都是邀请一些先锋的艺术家和摄影师完成。科勒的目的是要达到艺术和广告的完美结合,达到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建议大家找一本书来读读,叫做《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从实证到象征、隐喻, “看”的作用不可小觑,正如这个系列活动的名字——as I see it(目光相遇的时候),科勒公司希望通过这一些系列创意广告摄影作品,帮助消费者解读自己的产品,看到产品背后的其所代表的文化。 我继续检索了参与这个活动的摄影师,发现摄影师Hugh Kretschmer在抱怨,他谈到摄影师受到了企业的很多限制,并不能放开了去表达,一切都在企业设定的概念里进行。看来,科勒对这些视觉信息的控制非常严密谨慎,目的明确,所谓艺术和广告的结合,归根到底还是广告。 继续检索下去,发现了一篇博士论文,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个学生,他的论文以科勒这些照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当这些形象出现在女性杂志上之后的传播效果,发现今天女性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变化,更能够反映出人的商品化,人的异化,以及对物欲和性的渴望。(作品链接

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下)

我的第二个触动是对摄影作品的解读。以前曾经贴过一个帖子, 叫做“扔掉照片拯救视觉”(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317561.html), 这个帖子里匆忙地探讨了一些有趣的摄影现象,比如一本看似普通的家庭相册 如何成为一本精美画册,差点儿被扔掉得照片如何得到拯救。这些不同视角的 观看,在传达这样一个观点——每一张照片都有意义,关键在于解读的语境以 及你如何创造出合适的解读语境。就好比Mark Soppeland所指出的,我们认 为风光糖水片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作为漂亮的装饰品,作为旅游纪念 照却又是有意义的。 我常常遇到学生让我帮助他们点评作品,实际上你会发现单张作品几乎 无法评价,因为解读这些作品的角度多种多样,再烂的照片总有一个角度的 观看会让这张照片起死回生。所以,你看到无论在作品见面会还是基金的 申请等等活动,都需要摄影师提供一组照片,并且加以解释。其实这就是 在帮助观看者和评价者设立解读语境。 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比赛是很无趣的,因为 既然每一张照片都有意义,那如何才能比赛呢?在哪个意义层面上比赛呢? 还好,现在国内摄影师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表现就是,比赛少了 展览多了,因为展览也是在设置语境解读照片。 如果一幅作品,被放在一种错误的语境中是什么结果?《Regeneration》 这本画册里有一位摄影师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卡琳·瓦因的作品名叫做 “文化公司”,她是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如果艺术作品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是什么效果?周围的环境是否会 影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卡琳·瓦因用一年的时间用视觉的方法考证 了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使用摄影师在试图纪录细节时最钟爱的大画幅 相机,她寻访了很多公司,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被悬挂在这里,比如 南格丁。无论是会客室、会议室还是走廊,这些作品的出现似乎提升了 商业空间的所谓文化价值,但是结果呢?。在这组“文化公司”系列中, 关于照片的照片,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品一种非同寻常(在博物馆和画廊) 的展示方式,在这里,照片变成了廉价的装饰物。”

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

[悦听悦有味儿] 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 我的一位美编朋友,经常给一些奢侈品广告编版排版,“有钱人的品位很难讲”这是 他经常说的一句在编辑部流传甚久的名言。昨天,在fotofest见面会上,来自美国Akron大学 艺术系的教授Mark Soppeland竟然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教授是在进行完《骑虎难下:个人作品与公众目标》这个讲座之后,回答听众提问的时候, 谈到这个问题。经过两三分钟的尴尬冷场以后,教授自己解嘲说,他不太了解底下听众想 了解什么,不过他在见面会上见到很多摄影师已经拍得很好,但是并不懂得怎样进入市场。 这个时候一位听众提问——专家似乎更看重摄影作品的观念,是不是技法就不重要了呢? 两者之间怎样平衡呢?大家都喜欢拍摄很美的风光照片,这样的作品难道就不能进入市场 了呢?——这是个老掉牙的问题,但是非常难以回答。 教授说了这样一番话:“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摄影语言,这就是好的” 接下来的谈话我觉得非常精彩。Mark Soppeland教授谈到艺术品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你 可以从多种渠道进入,你的作品可以挂在博物馆里,也可以出现在酒店,餐厅,办公室 以及家居寝室。而作品被收藏的原因更加多种多样,很多私人买家在购买一幅作品的时候, 可能仅仅因为作品和他的个人体验之间的契合,比如有些人买风光照片,因为那个地点带 给他回忆;而大企业在收购作品的时候,更加强调“安全”,作品风格不会太前卫太另类, 是一脉传承下来的思想,这些作品可能很美,但是内容空洞。当然博物馆艺术馆的收藏 是最理想的高级收藏,但是这样有品位的收藏并不时常发生,你要清楚,有钱人不一定 就有好品位。 Mark Soppeland的话或多或少把当下大家心目中伟大的艺术市场解构了,他给那些 爱拍风光照的建议是,不妨准备一下奥运会商机,到时候老外们为了留下自己的旅游印象, 没准儿就会买走你那些能够让他们带走中国记忆的风光片儿。 关于有钱人的品位问题给我带来两个触动:第一,别太拿艺术当回事,别太拿艺术家当回事, 所谓崇高理想的背后也是赤裸裸的商业规律。我在一次讲专题摄影的拍摄后曾经有个经商的 和我谈,他说听了我的讲座发现拍摄一个专题就好比他们做一个商业项目,要反复论证, 计算成本,规划实施。昨天老外也提到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艺术家进入市场的就好比你经营 (…) Read more

还有多少中国停留在想象

几年以前,我参加学校的英语培训班,讲课的是一个耶鲁大学研究清史的博士, 也不知道怎么把他给弄到我们这个英语写作班当老师来了,不过,他对我的影响 还是蛮大的。我记得当时的一个话题是聊东方和西方的不同,然后我们说到沟通、 说到误解,他说美国确实有很多人一点儿也不了解中国,但是,问题是他们并不需 要了解,因为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是有目的的,从事纺织品工业的美国人可能需要了 解中国,因为这关乎生计,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中国确实只停留在一个遥远的 想象,而且这种想象与一种难以改变的刻板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刚刚买了一本《新闻周刊》,在这本杂志里我又看到了既熟悉但是又陌生的中国。 这本9月25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封面故事讨论中国形象,导语里的一句话是这样的: “在中国对自己的认知和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很大并且危险的差距。” 我们不讨论政治话题,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句话的含义在这篇文章的图片 编辑中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来。 这一系列照片,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比,图片选择意图明确, 传统的政治符号反复出现——天安门、解放军。而西方生活的代表则是麦当劳、朋客。 更重要的一点是,表现现代中国人生活的照片,充满了危机、迷惑。这种表达可能 和我们自己的感受相差甚远,但至少是一种观点,在探讨中国的变化。然后回到封面, 却似乎回到了几十年以前,国旗、毛的雕像。 这些符号的选择从实践角度来说,是图片编辑的偷懒,因为 延需传统的视觉形象对于读者辨析度高,从心理因素来说,似乎他们更愿意停留在传统 的对中国的认知。看来,在外国人对中国现在和过去的之间的认知之间, 也存在 “很大很危险”的差距。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