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重装上阵

本月3月16日的《时代》周刊将呈现新的面貌。 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已经可以在时代的网站上看到了,封面是一张插图摄影,里根的眼里流出一滴泪,据说这个封面已经遭到一些博客作者的批评。但是封面照片的风格其实并没有变化太多,以前时代也经常采用插图摄影。时代标志性的红框被保留下来,logo稍微变小了一些。 杂志内页可能变化比较大,内部编辑人员透露,特写报道部分使用了很多黑白照片,照片的数目变少了,但是尺寸变大了,页面也出现了更多的留白。专栏部分将破天荒地出现了专栏作者的头像,以前是一直没有的。 这种变化完全是去年7月新上任的执行主编带来的,他面临一个严峻的局势,时代的经营业绩平平,新媒体却势头不减,同时老对手新闻周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而时代集团内部的裁员也影响了时代周刊的新闻资源的获取。

1416特稿:大预言追踪(二)

康奈尔﹒卡帕CORNELL CAPA (纽约ICP国际摄影中心): 我的「水晶球」已变得有点混浊,但我可看到那转变,新闻摄影是仍生存,但已不是传统的模样。现在就只有两个旧式的新闻图片好出路仍然存在: 美国国家地理及欧洲的德国国家地理两本杂志。以旧式的方法已不能成事了,摄影根本无法与其它媒界分割开,只有书本及展览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而科技的运用亦然。 9年后追踪:美国国家地理和德国国家地理至今也仍然是上世纪硕果仅存的能够慷慨用图的杂志。好在ICP国际摄影中心依然存在。 拉瑞﹒阿姆斯特朗LARRY ARMSTRONG (洛杉机时报摄影总监): 我觉得新的技术正令新闻摄影进入一个更刺激的时代。刚毕业的年青摄影师再不会想起昔日的好时光,并与从前再没有关连了。他们已认知将来,就是将所拥有的技术应用在录像和声音里。 我要再三说明一向以来新闻摄影师的角色应属一个猎人或是搜集者,这个角色是仍然存在的,但在如何把握信息表达方面,将会变得更留意动态和更有深度。未来的摄影记者将要更留意动态和声音,甚至需要把声音录下,譬如一张配有枪声的新闻图片。摄影师要配合网络,与设计师携手制作电子媒体,如CD-ROM,电视及Internet,包装及全体的合作更为重要。 9年后追踪:拉瑞的预言最接近当下新闻摄影的面貌。如今美国报社摄影记者最为热闹的就是制作带声音的幻灯片演示。目前拉瑞已经离开洛杉矶时报,从事自由摄影师以及媒介咨询工作。 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 (巴黎摄影师): 一直以来都有记者行业,摄影记者行业亦同样存在,因为两者向来都是缺一不可的。虽他们不肯定会否永远存在,但至目前为止,我自己实看不见任何一方会完结。 9年后追踪:据说萨尔加多正在默默地拍摄新作品 哈里﹒本森HARRY BENSON (纽约摄影师): 新闻摄影行业已前所未有的差劲,没有人做到任何事情可挽救,今日的摄影师只埋首于设计图片,拍摄时有化妆师及助手跟随,每个人都如是,我也是。这令人泥足深陷,这一类摄影完全不能表达讯息,不是真正的新闻报导。 9年后追踪:这位一直以抓拍方式为名人拍摄肖像的摄影师,当然不习惯如今时尚摄影师所谓的大片的拍摄方法,但是浏览他的照片,你会看到目前那些名人肖像中没有的真实个性。目前哈里本森基本上在梳理自己的过去。 http://harrybenson.com ROBERT KIRSCHENBAUM (东京”Pacific Press Service”总裁): 在日本,您会发觉前景与欧美并不一样,但摄影市场的性质是全球性的,新闻摄影的市场已愈来愈被一些花边或者揭露别人私隐的故事取代了。成功的关键却在于利用不同的媒界来让我们包装一些大型的新闻摄影题材,我们会举办摄影展览及出版影集。在日本里,我们很幸运,因为这里的百货公司有大型的展览场地,会提供物资。 9年后追踪:ROBERT (…) Read more

1416特稿:大预言追踪(一)

9年以前,美国摄影杂志组织了一期特稿,请业内40个新闻摄影业内的顶级专家对未来新闻摄影的走势进行了预测,我偶然翻到了这篇文章,对他们的预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9年可以说是新闻摄影最为动荡的9年。现在这些人的预言都实现了么?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预言的产生背景是因为上个世纪末期新闻摄影整个行业非常不景气,受到电视和数字技术的双向冲击,入行的新闻摄影记者供过于求,不少摄影师不单找不到工作,甚至要自费拍摄新闻事件,即使拍回来了也找不到刊登的机会。所以不少人提出了新闻摄影面临死亡的悲观看法,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样一些响应: 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 (联系图片社总裁): 在现今以摄影来作新闻题材已不合时宜,在以前却能在视觉上告知公众不少讯息,但时至今日,电视媒介已几乎完全代替了。无可否认,有部份人仍可以传统的新闻摄影得到很好的成果,但是,只有影集或展览才是他们营运方法,而且非常费时及需要大量的资助,但可令人看到电视上看不到的事物。  9年后追踪:目前普雷基已经完全靠运作展览和做图书出版来经营他的事业,而且非常成功。他强调报道摄影师的经纪人概念。 堂娜•费拉多(Donna Ferrato)(纽约摄影师): 摄影师们实在太忧虑将来,但别忘记我们亦曾有过好的时光。现在的情况就像遇到旱灾,然而总会有下雨的一天,若没有了我们这一群人工作,人们必定会发觉不妥,因为新闻摄影根本是他们一直所需的。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把他们的眼睛打开,揭露另一面少为人知的事实,这亦是自己继续当这个行业的原因。  9年后追踪,这个女摄影师一直关注家庭暴力题材,2001年数字新闻摄影师在互联网上给她做了专辑《love》她建立了反家庭暴力协会。目前似乎仍然致力于这一工作,没有所谓艺术化新闻摄影的倾向。但是近几年似乎没有太多关于她的消息 拉克•德拉海尔(Luc Delahaye) (“Magnum”摄影师): 摄影在今时今日的传播媒界只占很少地位,而电视却成为领先者,因为它能第一时间报导最新消息。而摄影的版本取材与电视一样的,是一样的官式版本,在时间上,摄影是远远不及。现今的的影像技术亦已大大提升,能将图片快速传送是生存必须的。 研讨会、影像节、展览会、新的奖项和奖金证明了现在的新闻摄影越来越变得学院化。虽然新闻摄影已失去了不少观众和在人们生活中已失去了地位,但却有更高的威望,因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事实上,沉溺于探讨新闻摄影之将来亦已是首个病征;既然它仍存在,已毋需再用多说。  9年后追踪,拉克•德拉海尔已经完全改变了。2004年他向外界正式宣布,他不再是一个摄影记者,而是一个艺术家,并且承认自己的转变是从2001年已经开始了。拉克•德拉海尔曾经是一个出生入死的战地摄影师,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卢旺达都有他的身影,但是他现在已经完全投身于画廊的怀抱,开始做艺术家了。2004年他作品的价格是一万五千美金一张。 注意:关于拉克•德拉海尔的故事,1416近期将推出“一个摄影记者的转变”一文讲述他的经历。 马克﹒格的瑞MARK GODFREY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的摄影总监): 我相信近期在美国甚至世界任何地方已很少有新闻摄影的工作了。照片已成为文字的插图,新闻摄影已面目全非,在我眼中已成为了无谓的东西。我觉得主要是摄影已变质,科技的进步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师帮上很大忙,而摄影者亦太过依赖那些自动化功能和追求颜色配搭,完全不能切合所报导的新闻。 我不太肯定究竟人们想在新闻摄影上看到些什么,它已变成了一种艺术和对社会已变得没有影响力,再不是有用的传播工具了。我们再不会听到会有人拿着照片在国会里争取那拿取这,因为人们已不再受这些图片影响。  9年后追踪:目前马克﹒格的瑞成为一个环保组织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摄影部主任。 肯﹒赖特KEN (…) Read more

《99美分》突破三百万

伦敦的索斯比拍卖会上,Andreas Gursky的摄影作品《99美分》拍出了,346,456的高价,这是摄影作品的价格首次超过三百万美元。(哈,这回出糗啦,是上个月7号,不是昨天,原本这里发的消息是快讯,实际是慢讯,嘿嘿,改过来) 回顾一下摄影作品价格突飞猛进的经历: 1, 2005年情人节,斯泰肯的《荷塘》(The Pond — Moonlight)在索斯比拍卖会上拍出了两百九十万美元的骇人价格,这个纪录一直是摄影作品里的最高价,直到昨天被99美分打破。 2, 去年三月,Richard Prince从万宝路香烟广告中挪用的“无题”(西部牛仔)在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价格达到一百二十万四千八百美元,这也是当代摄影作品价格首次超过一百万。当时,美国摄影的评论是“收藏家们钱袋满满,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禁想象,下一次的纪录何时诞生呢?” 3,去年五月《99美分》在索斯比当代艺术拍卖会上拍出了两百二十五万美元的高价,随后又在十一月突破了这个价格,在纽约的一场拍卖中达到两百四十八万美元。最终随着昨天打破三百万美元的纪录以后,Andreas Gursky已经成为全球摄影师作品销售价格最高的世界冠军。 而一幅名叫《99美分》的摄影作品,成为全世界最贵的照片,这事件本身又似乎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行为艺术。 更多关于99美分的介绍:摄影的牛市

开卖新闻照片?

接着昨天的文章在马格南的博客看下来,我发现更加有趣的一篇博文,遭到一些读者痛斥,因为这是一篇来自artprice不着调的关于卖新闻照片的事。 位于法国的艺术品价格网站(artprice)对近十五年新闻摄影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 这个飙升的曲线显示,新闻照片的市场价格已经翻了五倍,同时artprice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照片的主要买家仍然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 艺术品价格网站分析了新闻摄影作品逐渐受到买家关注的几个原因: 第一,在传统的认知里,新闻照片是纯粹的以记录事实为目的的照片,信息价值是唯一的价值。但是1950年代开始的荷赛彻底转变了公众的看法,通过一年一度的比赛,荷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新闻摄影美学标准,并且成功地对自己的比赛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推广,从而改变了公众视野里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认知。(这是我看到的对荷赛最佳的评判。强烈认同。)随之而来的是在博物馆里展出新闻照片,充分显示了新闻摄影图片的纪实和美学的双重价值。 第二,一些伟大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他们的影响力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影响力。比如布列松、卡帕、杜瓦诺、埃文思、马克吕布等等,这些摄影师逐渐将他们的名声散播到新闻圈以外,一些文化机构、基金会对他们的宣传,使这些人以摄影大师的形象,而不单单是摄影记者的身价出现在历史舞台。 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但是这篇文章把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都归于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这是让我觉得有些不着调的主要原因,这似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好的“钱”景,但实际却海市蜃楼。在文章里可以看到两个隐含的事实: 第一, 目前新闻照片里市价最高的是多萝西兰格拍摄的排队领救济面包的人们,照片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状。买新闻照片就是购买历史,但是买照片的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因此多少可以推论出照片的题材应该是美国人关注的历史才有可能成为热销的作品 第二, 谁也不会想到,罗伯特﹒卡帕卖价最高的照片不是他自己拍摄的照片,而是卡帕的自拍像。所以买家关注的不是新闻摄影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的个人魅力。 当一样东西成为商品总会有很多问题,艺术商品当然也不例外。布列松在接受访谈时被问及对自己被列为世界最有名的摄影大师有什么感受,他吹了一声口哨,说:“扯淡!”(bullshit)新闻照片能够在艺术市场上产生价值,我觉得其实质来自很多“偶然”,绝对不是新闻照片的“必然”价值。没有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是为拍卖或者博物馆生产的。但是当这样的论及新闻摄影的市场的文章出现在马格南的网站上,你还真觉得有几分悲哀和无可奈何呢! (1416教室关于artprice网站的介绍艺术的价值是否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你的名字是?

去年《Time》的年度人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让很多人津津乐道。因为这个年度人物不是别人正是“你”,是无数个互联网用户。这似乎预示“你”时代已经来临,而我认为这并非是一个让人欣喜若狂的时代更迭,因为这位年度人物虽然是“你”,但是你我的名字都不是“你”。 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师,是我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在开学第二堂英语课上她请我回答问题,没有像其他老师用手指着一个人说:“你来回答”,她看着我,叫出了我的名字。这个时刻我至今很难忘记——带着一些惊讶,以及小小的满足和骄傲。 而你是谁,你的名字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网络时代似乎显得不重要了,网络时代的“你”是不受尊重的。我们称当下这个社会为草根社会,每个人都认为“我”是英雄,因此“你”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无数个“我”在狂欢的同时,无数个“你”也都消失了。 或者也可以说“你”被机器代替了。当《time》把年度人物颁给“你”的时候,出现在封面上的形象不是你我任何人的面孔,而是一台电脑。 著名的伦敦地铁爆炸案事件,手机拍摄的现场影像惊世骇俗,可是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摄影者的名字,大家记住的都是手机这个媒介。对于图片库摄影师来说,他们的名字似乎也在渐渐消失,尤其是在中国,照片的署名不再是摄影师的名字而是提供中转平台的图片库的名字,比如“cfp供图”。 转换一个话题,近来颇受瞩目的展览是由瑞士洛桑艾丽斯摄影博物馆(Musee de l’Elysee)策划的大型互动摄影展“我们都是摄影师”,展览开放给所有人,是互联网时代草根摄影师的狂欢。最让我震惊的是作为展览宣传的一张照片: 这张由Keystone图片社提供的照片,没有作者的名字,是一个不知名的摄影师拍摄于巴勒斯坦。就是这张照片激起了我对这个展览的极大兴趣,那些无名的你为什么如此钟爱摄影,都在拍摄什么?——这也是这个展览试图回答的问题。明天来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策展人很花心思,可以去他们的网站看看,你也可以参与这个展览。http://www.allphotographersnow.ch/

逆光的看图说话(摄影版)

又开工了,你觉得郁闷吗?反正我开始心跳加快,出冷汗。所以虽然今天是周一,不弄短消息大拼盘了。烦! 昨天在网上检索东西,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我输入一些词,检索图片,出来的结果名列第一的一定是公众普遍认知里的,这些的东西的图像。于是,我就整了一下,弄出了这么一本看图说话书。(注:这些照片都使用英文关键词,在google 中搜索,检索结果中名利第一) 看图说话(摄影版) [词条]:摄影(photography) [解释]:精美的图片,拍摄难度高,黑 白照片目前最具摄影特质,题材往往和 风光有关 [词条]:摄影师(photographer) [解释]:使用的照相机特殊,镜头一定要很长, 相机的带子要挂在脖子上时常做观察状 [词条]:艺术家(artist) [解释]:一定和照片无关,甚至连表现艺术家 的图片也是绘画作品。 [词条]:艺术摄影师(Fine Art Photographer) [解释]:艺术摄影师和普通摄影师的最大区别就是 他们主攻人体。 [词条]: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 [解释]:那种一下子就让人想到战争的照片。 通常和暴力、血腥联系在一起。 [词条]:摄影记者(photojournalist) [解释]: 常出现在游行集会等热闹现场,同样也要 举着长焦镜头,脖子上挂着采访证的家伙。 [词条]:纪实摄影师(documentary photographer) [解释]:国家地理式的图片,摄影师拍摄的是少数 民族,边缘人群。

被剽窃的照片(1)

这两天,就不弄那么复杂的事情了,整些有趣的。最近,有个关于摄影剽窃的案子在互联网上闹得挺凶,正好也借机会说一说这事情。 剽窃VS 索魂术 这张名为“Spiritual America”(精神上的美国)的照片署名非常复杂,是Richard Prince拍摄的Gary Gross拍摄的照片。 你是不是都看晕了。呵呵,事情是这样的,1983年,观念摄影师Richard Prince翻拍了广告摄影师Garry Gross为一本书(未出版)拍摄的照片,并且放在自己的展览中,他认为自己虽然翻拍了这部作品,但是却是在另外一个语境中诠释这张照片的语义,因此也是这张照片的所有者。Gary Gross虽然不乐意,但是负担不起诉讼费用,因此接受了2000美元的稿费。后来Richard Prince的照片被博物馆收藏,并且在拍卖中拍出了三十七万美元的高价,而照片的原作者却只能在ebay出售这张照片的原版海报,Gary Gross真可谓是史上最冤的摄影师。 另一位艺术家Sherrie Levine也干同样的事情,她将沃克埃文斯的照片翻拍,将其命名为“沃克埃文斯之后”,占为己有。 同样的道理,Sherrie Levine也认为自己在赋予这张照片新的意义,因此也占有了这张照片。于是有个家伙叫做Michael Mandiber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了两个网站www.AfterWalkerEvans.com 以及 www.AfterSherrieLevine.com, 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下载沃克埃文斯的高分辨率的照片,以及Sherrie Levine的翻拍照片,网页提示观者可以在照片上签名,并教导观者如何装裱加框以完成整个作品认证的程序。透过网络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照片,也可以自行签名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创作,共同享有这些照片的作者权。新年没什么礼物送给大家,提供这个网站给大家下载照片,制作自己的作品吧! 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事情太荒唐了,不过,你也别觉得这下谁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了,因为螃蟹已经让人吃完了,你再弄就不新鲜了。这种创作方法叫做影像挪用(image appropriator)被拿来质疑作品原创性和作者权的问题,但是借用我们前两天讲过的意义的争夺,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因为作品虽然形式没有改变,但是意义被夺走了,在极端化的情况下甚至转变成了另外的作品。摄影师的作品还在,但是魂魄却被艺术家索走了。

新高艺术摄影

高艺术(high-art)摄影是摄影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讲清楚,不过这段历史在各种摄影史的图书中都可以查到,网上也有一些资源,比如这里 高艺术摄影是摄影术刚刚诞生之后的一个流派,从英国摄影师中开始流行,既而传染全世界。当时艺术界有很多重大变革,绘画中出现拉斐尔前派,提出创作要回到古代艺术,在绘画中强调自然与象征作用;题材以圣经或富于基督教思想的文学作品为主,强调客观表现客体对象的同时明确主张反映画家的内心世界。拉斐尔前派的思想也击中了高艺术摄影流派,他们“痛恨”摄影术这种有闻必录的特质,认为它把什么都搞得太直白了,同时当时摄影的地位特别低,被当作画家创作的工具,因此为了求得更高的地位,一些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极力模仿绘画的效果,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再现的手段,拍摄时使用模特,搭设布景,后期印放照片的时候采用拼贴叠印等方法。 高艺术代表人物有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主要作品“人生的两条路”以及鲁滨逊(Henry Peach Robinson)“弥留”。当时鲁滨逊还写了一本叫做《摄影的艺术效果》(Pictorial Effect in Photography)我从前上摄影史的课堂笔记中对这本书的标注是——世界上危害极大的摄影书,哈哈。 人生的两条路使用了30张左右的照片拼贴而成 弥留是完全请模特摆拍的 高艺术流派后来受到画意派的挑战,画意派强调摄影的自然真纯,随后摄影渐渐回到写实主义,这其中又是一段更有趣的历史。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 今天,我们又回到了高艺术摄影时代,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在进行摄影创作的时候与高艺术的手法何其相仿: 1, 创作目的相同——都是希望摄影在“艺术殿堂”予以承认,当然今天获得艺术的准入意味着更多的金钱。 2, 创作手段相同——都是通过提高创作的难度来强调其重要,设置布景,雇佣模特,非常重视后期的影像处理,今天的后期更多依赖数字手段。 3, 创作理念相同——借摄影的现实色彩,但是作品带有象征意义,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我在上学的时候,对这段历史完全带着批判的目光来看,不过现在再来审视,则发现这种创作手段打破了真与非真的界限,如若不是一些艺术家纯粹为了和绘画相争而创作,从摄影手段的运用来看,他们做了有开拓意义的工作,我觉得当代艺术家应该好好学习这段历史。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发现在创作手法上,我们所追求的多元平衡状态总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状态,现实世界是,总有一些占据主流,而另一些则被边缘化,目前似乎高艺术流派又在逐渐成为摄影创作的主流,而纯的写实手法则被挤压,如果历史真的是一种不断的轮回,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去看看后来画意派如何打败高艺术的那段历史,他们如何恢复摄影的写实面目,应该别有一番意味。 我以前介绍过一个未来50位年轻摄影师的项目,其中不少人都可以归为这个派别,我想他们的作品可以使大家更清楚看到高艺术发展趋势。 伊娃·劳特琳 Eva Lauteriein 利用“立体派”的表现手法,摄影师把对同一个模特在不同侧面拍摄的各种肖像,在电脑里合成,有的时候甚至将30张不同的照片混合在一起。最后的结果难以形容,因为是一种整体上的变形,很难察觉。在使用电脑软件进行修改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料结果究竟是怎样的,伊娃·劳特琳的人像摄影作品最终呈现出一种很古怪的感觉。因为照片被狠狠地加工而造成模特们都失去了个性,照片与照片之间的差别,仅仅是面孔与面孔之间的差别,除此以外,看不到有任何的个性特征。 卡罗琳·夏波德 caroline shepard (…) Read more

你看到了什么之解析

上午的那幅作品有三重解释: 1, 最前面的三个中国人,他们的姿势是以一种为照相机摆姿的状态出现的。绘画作品常常是对照片的模拟和发挥。 2, 三个中国人后面墙上的有一幅绘画,仍然是这三个人,但是他们前面可以看到一个拍照的摄影师。这是一幅表现摄影题材的绘画作品。 3, 你所看到这幅作品本来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绘画作品,而你看到它的时候则是以照片为媒介出现的。 这三重解释是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 )在他网站上的发布新的文章《绘画从哪里开始,摄影在哪里结束》里分析的,他指出,自己这幅绘画作品的主题就是在探讨绘画和摄影的关系。我看到很多探讨绘画和摄影的文章,但是无非都是一些老调重弹的说法,而这篇以数字时代为谈话背景的文章却颇有启发意义,当然无疑也存在巨大的争议。下面是对文章的编译 “很多现代艺术都在其中引用了摄影,甚至以此为基础展开创作,已故画家佛朗西斯-贝肯(Francis Bacon)曾经说过,摄影是如何彻底改变了现实主义绘画的面貌,这个问题似乎我们从来也没有将之认真解答。”(我喜欢“引用”这个比喻,想一想我们写一篇文章时如何引用他人的话语) 摄影对绘画的影响已经很清楚了,但是绘画对摄影有怎样的反作用却并不十分清晰。但是无论如何,借助数字技术的帮助,摄影师面对图片有着更加自由发挥的空间,摄影其实也可以“引用”绘画。 你要看到的先是我在印度拍摄的一张照片,然后我把它修改成类似绘画作品的样子。当然很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最终的结果不是一幅照片也不是一幅真正的绘画作品。我觉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在技术和艺术的层面上都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我认为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重新界定摄影和绘画之间的界限。 原始照片 绘画效果 当然,我们都知道摄影表现现实是其非常神圣的功能,而事实上我们也进入了一个具有多种可能的时代,用主观的方法表现我们周遭的世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方式,而且同样也能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我希望我们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舞台上,可以将摄影解放,释放摄影的巨大的潜力,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用新的方式阐释周遭的世界。” 原文链接:http://www.zonezero.com/editorial/editorial.html 注:我想佩德罗有几重意思,第一,摄影对绘画一直以来都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其创作风格,第二,摄影自身也可以产生绘画效果,这是古老的摄影画意派的思路,但是借用了数字技术,手段有所不同。第三,摄影和绘画之间的疆界在今天可以有所突破,我觉得第三个观点最为重要。不过要特别指出的,佩只是提出了一种摄影的可能,而不是说摄影必定要变成这个样子,请不要误会意思。

1416访谈:对话美国年轻商业摄影师

曾经给《中国商业摄影杂志》写一篇关于摄影助理的稿子,当时通过电子邮件访问了曾经入选全美最佳摄影助理的几位商业摄影师。这些摄影师都是一些刚刚开始他们职业生涯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名气,我们设置了一个问卷让他们回答,这些答案可以看到美国年轻商业摄影师的思想状态和工作状态,因此摘录在下面给大家做参考: 马克·麦哈尼(Mark Mahaney) 你的摄影风格? 我喜欢干净、简洁和诚实的风格。我通常都利用自然光线拍摄,并且非常喜欢拍摄环境肖像,因为这样可以展示被摄对象的真实生活状况。 为什么选择了摄影这个职业? 我父亲是一个飞行员,他选择这个职业的理由就是可以将工作和自己的爱好统一起来,他的这种观点影响了我。我选择摄影也因为这本身就是我所热爱的工作,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绝对是值得的。 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 约瑟夫·鲍依斯(Joseph Beuys)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涉及多个艺术领域,并且创造性地使用多种媒介。他以一种非常科学、逻辑谨严的态度从事艺术创作。他的很多作品关乎人们的生活,是从政治/文化视角出发的评论。我赞赏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包含美同时包含深度,这要比创作仅仅具有美感的作品要困难许多。 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 我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摄影师,但是那些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彩色照片的先驱者,这个群体对我影响很大。Joel Sternfeld和Roe Ethridge都是我喜欢的 你为哪些杂志拍照片,最喜欢哪一本,最希望和那一本杂志合作 SEED, RES, TOKION, NYLON. 这些是我最近为之工作的杂志,其中我最喜欢Tokion,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选题我总是很喜欢,另外他们的设计很大方,照片质量都很高。我希望能够为 Colors杂志,纽约时报杂志,Good杂志以及Big杂志等媒体工作。 从摄影工作中你得到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我的经验是,诚实可以让你走得更远,除此以外我还知道了有的时候你可能要接受一些报酬并不是很高的拍摄任务,因为如果这个任务可以让你拍摄到很好的照片来充实自己的作品集,那么也是值得的。 布卓·奥斯 (Bjorn  Iooss) 你的摄影风格? 我觉得我的照片是传统的但是同时又是试验性的。在我看来摄影表现的外在形式(构图、永光)和摄影表现的内在形式(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反差。最近我正在尝试将戏剧性的、经典的光线用于纪实摄影,照片形式很漂亮但同时又不是摆拍的。在新闻摄影和经典人像之间完全可以互相借鉴,并且非常有趣。 为什么选择了摄影这个职业? 摄影对我的影响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我对摄影的选择不存在一个精确的时间。我父亲也是一个摄影师,我记得他时常周游世界各地,带回他的作品。所以对摄影师的生活我非常熟悉。当我上6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我的一个好朋友,他的父亲也是摄影师,我们觉得有趣因此选修了这门课。在摄影领域我似乎一直都有着艺术感觉和天赋,这门课到我高中毕业,我一直都在上。然后我去了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在那里拿到了摄影本科学位。我热爱摄影并且充满了创作激情。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我父亲是一个摄影师,我才选择了这个职业,因为父亲已经铺平了路,我会走得更容易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自我创业并非如此简单。虽然存在一些便利条件,但是最终还要靠自己的智慧。 (…) Read more

有问必答之——gettyimages是否向自由摄影师开放?

bresson @ 2007-01-08 14:45:有个问题想问逆光老师,听说GETTY去年底开始接收自由摄影师的照片在其网站上销售,您了解相关信息吗? 经过信息检索,回答如下 要成为gettyimages的签约摄影师很困难,gettyimages并不随意接纳自由摄影师的作品,但是出于竞争的考虑,从草根里淘金,gettyimages确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接纳一些自由摄影师的照片,但是门槛仍然很高,具体的途径如下: 第一, 花钱买空间 Getty建立了一个叫做The Lifesize Collection的空间,任何一个人只要支付每张照片50美元的空间费用,就可以将自己的照片上传上来,通过gettyimages强大的销售系统出售,每个人最多可以传40张。 Stockphototalk的Andy Goetze替摄影师算了个帐,假使你一共放40张照片,平均每张出售两次(这是一个保守估计),每张照片平均100美元(也是保守估计,仅限于出售给互联网媒体和电视)你一年可以卖出8000美元,但是按照getty的协议,你只能拿到30%,这就是2400美元,然后还要除去2000美元的空间费用,你可以赚到400美元。 注意:这个算法是按照美国图片市场的价格计算的,中国国内的图片价格可能只有这个价格的1/10 因此,对于非常了解市场行情,同时也是职业或者准职业摄影师,你的照片以创意为主,目标客户是广告的话,这也许是一个平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个链接上传:http://contributors.gettyimages.com/ 第二, 从istockphoto进入 Istockphoto是getty去年收购的一家专门卖廉价照片的网站,这里的照片1美元起,非常便宜,这种模式也让很多摄影师觉得没有活路。Getty从这里接受照片实际上是通过海选政策,如果你能在这里成为钻石会员(照片销售量达2500次),就可以向gettyimage传5张照片。但是成为钻石会员的难度很高,目前也istock里只不过有一百来个。 从总体上看,getty并没有完全向自由摄影师开放,但是正在逐步酝酿接纳草根中的精英,成为它盈利机器上的螺丝钉。

下一代震荡波之弑父与逃逸(转载)

前两天因为做一个策展人的稿子和吴鸿老师联系,正巧他也是佳能那个比赛的评委,因此我很冒昧的也希望他也能给大家谈谈观感。因为光缆的原因(我猜想是),他发给我的文字昨天才收到,这篇《弑父与逃逸》是他写给美术界的年轻艺术家的文字,我觉得转换一个语境(摄影的语境,比赛文本的语境)阅读别有一番意味。 弑父与逃逸 吴鸿 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他的《影响的焦虑》中曾指出,后来的诗人面对前辈巨擎,既要超越,但又时刻生活在其阴影中的所谓的“影响焦虑”。“个人的逆反或者反抗”形成“人际的紧张和对抗”。“‘影响’乃是一个隐喻,暗示着一个关系矩阵———意象关系、时间关系、精神关系、心理关系,它们在本质上归根结底是自卫性的。” 这种焦虑感在不同的时代中因为不同的对象压力,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近些年来,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制度的建立为代表,标志着官方对当代艺术采取了一种接纳和合作的策略,这种策略是极具消解性质的。它使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以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失去对象的难堪而荒诞的局面。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的重商主义盛行于今,也使自同时出现的当代艺术中对于商业主义的批评变得苍白无力。所有这些,都使当代艺术在今天因为批评对象的消失和批评立场的变化而产生着本质上的变异。 而另一方面,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因为当代艺术逐渐被市场认可并进而其价格被哄抬,同时也由于社会及传媒对当代艺术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强,当代艺术家变成了一个可以名利双收的职业,当代艺术也越来越主流化而成为一种显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市场和大众媒体共同发起的造神运动中,一些明星艺术家日益被神化成可以代表某个时代的文化偶像。他们相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既是一个奋斗的榜样,也是一个在成功的道路上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一个奋斗的目标既清晰可见,同时又无法接近的情境中,那些日益成为主流的昔日先锋们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眼中就成为了一种“影响焦虑”的潜在原因。 与上个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中,那种焦虑的对象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体制、传统艺术、重商主义等不同,今天,当代艺术自身成为了引起“紧张和对抗”的原因。而在这种把当代艺术自身作为焦虑的对象的前提下,年轻艺术家采取了两种策略,其一是把前代艺术家当成叛逆反抗对象的“弑父”情结,其二是通过“逃逸”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悬搁起来。 这种“弑父”情结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年轻艺术家们并不是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通过那些华而不实的“主义”去进行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当代艺术的意义范畴中那些自相矛盾、或者说是仅仅在理论表述上发生意义而无法去具体实践的概念和逻辑游戏规则,把这些作为在市场操作的情境中“将前卫进行到底”的理论基础。比如说,一个人可以毫不羞愧地模仿那些成功艺术家的风格,而仅仅表面地利用着当代艺术中那些关于“挪用”和“仿制”的理论就可以了皆大欢喜了。而另外一个人在作品中简单地搬用了一些商业和大众文化的符号,也可以利用后现代文化中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来为自己的平庸和缺乏想象力做辩护。 实际上,这种在商业操作前提下的“弑父”行为就是体现在对当代艺术的泛化和“过度阐释”中。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的焦虑”被替换成了对“成功的焦虑”。如上所述,在当代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大众商业媒体占据了公共传媒主要的部分,而一些专业媒体也在这个过程中,在“影响的焦虑”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一种我称之为“大众传媒化”的自我改造运动,在语言方式、传播方式以及视觉传达等各方面向大众传媒靠拢。这样,在大众商业媒体和部分专业媒体“大众传媒化”的传播过程中,当代艺术的一些商业新贵们被包装或偷换成了文化精英,艺术创造的过程性在传播中被过分的游戏化,艺术作品的风格化特征被过分强调成为文化时尚符号,甚至他们混迹于权贵、商人和娱乐明星中的身影也被当成艺术的一个部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在这方面,安迪·沃霍尔是其滥觞,最后被一个不堪被这种“影响的焦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崇拜者所刺杀)。一个头顶上笼罩了“学术”光环,又具备了极大的商业价值的前辈“大师”们的成功神话给年轻艺术家所带来的潜在的心理压力不得不承认是现实存在着的。 在这样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年轻艺术家的相应对策是,在上述的与体制和解、与商业共舞的“和平”环境中,已经失去了再像那些前辈们被塑造成一个“文化斗士”的前提条件,所以,他们只能在那些前辈“大师”们成功的轨迹上去寻找可以模仿的成功的因素。 作品的过度风格化,这是在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风格”的问题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形成的过程。而“风格化”则是一个与艺术市场密切相关策略性问题。它可以在前期设计它,可以在过程中操纵它,并可以在后期的市场推广中强化它。所以说,从一个完整的生产、推广和销售的过程中来看待“风格化”的问题,它其实上是和商业产品的识别符号的产生、推广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现在来谈什么这种过度的风格化对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长的危害似乎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虚伪,但是,我实在是无法判断这种趋势对艺术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是对技术的过分迷恋。技术化的倾向似乎是对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所标榜的反技术主义的一种再反动,这从艺术史发展具有反复性的角度而言,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是在艺术市场的推动下,艺术家为了满足在数量上占大多数的一般收藏家从投资对象要具备商业保值条件的角度而把技术性与保值性简单地等同起来。这里似乎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技术’含量越高就是越具有商业投资和保值价值”。这个现象说明了在市场以非常规的速度发展的形式下,商业经验在市场成功的前提背后开始取代了独立的学术判断标准。这种商业上的自信来自于一些艺术商业机构依据其商业经验在市场上取得的巨大的利益。这些成功的经验,一方面使这些艺术的商业机构开始有信心在独立学术评判标准之外开始建构起他们自己的市场标准;而另一方面,专业的批评标准也开始屈从于一些市场规律。在这样的情形下,独立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弱化,这是题外话。现在在市场上被选和候选的年轻艺术家都是一些手头功夫好的“技术尖子”,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能在技术好的同时,又能拼接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观念”,与区别于正统的“学院派”的套路。这才既能满足技术主义的要求,又能在“学术”上成立的最佳结合点。 再次是风格的趋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前两个问题的综合反映,技术主义前提下的过度风格化,只能带来风格的趋同化。而且,一些能在市场上畅销的流行画风又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艺术家们的艺术取向。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现行的“成功”的流行风格的“影响的焦虑”,而在这种压力下,这些人所采取的对策则是顺从和跟风。这样,“风格”史就变成了一部可以“创造”的历史。 与上述现象不同的是,另一些年轻艺术家们的“逃逸”的过程则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他们在这种“当代”被过分阐释的现状下,拒绝谈论空泛的“当代性”。这些人依偎在自我的自恋情结中,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精神的虚空状态。但是,这种逃逸的动因和过程,其本质还是一种自卫性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脆弱而敏感的心理特质。相比较中国当代艺术近三十年的历程,这种现象倒是少见而独特的。 以上只是粗略分析了一些存在于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的现象,理论是灰色的,分析的过程中难免有着穿凿和牵合,实际上,在现实的个体中,往往是上述几种现象并列和交织在一起的。 2006年8月13日凌晨 于深圳客舍

你赚的钱比文字记者多吗?

最近连续有学生问我同样一个问题,新闻摄影记者在报社里赚的钱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要少,他们的消息来源是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阻止孩子从事这个“不着调”的职业的最为正当的理由。 摄影记者是不是比文字记者赚钱少?这个不着调的问题着实让我痛苦,我猜学生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里一定回旋着一个以卖苦力养家的可怜的摄影记者的形象,我要怎样才能告诉学生们世道已经发生改变了呢?虽然我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摄影记者赚的钱其实很多很多,报社里摄影记者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我分明在他们眼里看到不信,觉得眼前这位老师又在自夸,难道非要来一次工资普查不成! 我们这里硕士单考班的刘江选了我的《新闻摄影》课作为先修课,他站在一个非新闻摄影人士对新闻摄影展开分析,指出了媒体中关于新闻摄影地位的一个现实—— 后脑勺照片的藩篱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点缀?还是独立的新闻信息?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配张照片”。可见新闻摄影图片大多处在“配”的从属地位。用照片来“配”无非说明两点,一是重要新闻需要照片来加强,二是版面有足够“留白”,需要照片来填充。 在这样的新闻意识指导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些主流意识形态报纸或类主流报纸(区县级官方报纸或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刊物)为重大新闻所“配”的照片往往是能囊括会议横幅、主席台和部分观众的“大全景”图片。(所谓“重大新闻”往往特指在特定范围内有最高领导人出席、讲话的重要会议) 这样新闻摄影“作品”离镜头最近、清晰度最高的,甚至占画面主体的往往是众多的后脑勺,这样的新闻摄影我们把它姑且称为“后脑勺现象”。 用google以“会议”为关键词检索出的典型照片,哪位“艺术家”以此为概念创作一下,保证一举成名。 为什么我们在“重视新闻摄影”的同时,实践过程中却总不知不觉又重新走回到“体制内”?“后脑勺”新闻摄影“作品”大行其道,大有市场。为什么?归根结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创作态度决定了“后脑勺”藩篱有着牢固的存在基础。“后脑勺”虽然无善可陈,但“元素”充足,毫无过错,新闻审查者、新闻编辑者和新闻创作者三方面都可以认可。我们因此看到摄影记者们用是大量“后脑勺”之类的作品糊口,用可遇而不可求的佳作冲击奖项。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思维注定“后脑勺”藩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非常坚固。 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人都熟悉一句话——给我这文章配张照片,这句话真的让人汗毛倒立,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始,看来学生问这个问题也很有道理,因为好多问题现象改变了,根源没有改变,局部改变了,整体没有改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同工同酬,并且还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给我的照片配些文字。

死刑直播

美国摄影的博客State of art 发表了一则博文《萨达姆的死刑艺术》,作者是杂志的主编David Schonauer。(全文:Saddam Execution as Art History) 戴维对美国媒体在报道萨达姆绞刑时的“谨慎”表示不满,因为大多数美国媒体都没有选用死刑现场的照片,这似乎是一种道貌岸然的选择,因为死刑的录像在手机、互联网等电子媒体上随处可见。后来在google上戴维发现了一张他认为可以作为这一事件的经典瞬间留存的影像。 这是一张从视频报道中取下来的截屏,戴维认为从这张照片预示一个新的时代,电子报道时代的来临,尽管这是一张粗糙,充满躁点的照片,但是它如同以往任何一张关于死刑的现场报道一样惊心动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观看到的死刑照片还少吗?不同时期摄影对死亡的“直播”也展示了摄影报道的发展历史。 1865年,刺杀林肯的人被执行死刑,就在摄影术刚刚诞生的时候,它就见证了死亡。 1928年,新闻摄影报道刚刚兴盛的时代,廉价报纸发达的年代,每日新闻报摄影记者偷拍到的电刑照片。这一照片让每日新闻报发行飙升。狗仔队从此无孔不入。 1981年记者larry price拍摄了利比亚军事长多伊枪杀当时的总统William R. Tolbert的现场。这是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摄影记者以见证世界为己任,出生入死。 2006年被判绞刑的萨达姆。电子时代,虚拟世界的真实和事实的真实,因为无处不在的摄影,已经难以区分。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