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亚当斯

埃迪亚当斯(1933-2004,Eddie Adams)是另外一张著名的普利策获奖作品——《枪杀越共》(1969年获奖)的作者。这片子大家也太熟悉了,无须做更多解释。 想起说埃迪亚当斯,并不是特别为了和昨天的文章凑成系列。这是因为刚刚在网上看到一个他作品的回顾展,令我非常吃惊:这个展览由一个画廊举办,埃迪拍摄的《枪杀越共》这照片的前后两个瞬间都同时展出,所有作品下面都由一行小字:欲购买请与画廊联系。 埃迪亚当斯于2004年去世,如若他在世,绝对不会干出这件事。《枪杀越共》这张照片并没有给他带来如凯文卡特那样的公众舆论的压力,但是他自己却因此内疚了一辈子。 他在给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 将军杀了越共,我却用相机杀了将军。静态的照片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人们相信它,但是照片却常常撒谎,因为即使没有任何篡改,它也只是讲述了事实的一半。 这张照片没有说的事实是,假如你在那个时刻,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处于将军的那个位置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抓住了一个可能炸死两三个美国人的所谓坏人,你会怎么处理? 亚当斯事后以个人的名义向将军以及他的家人道歉,而这个将军也一生都伴随着人们的唾弃。他一直对自己因为这样一张照片出名而耿耿于怀,他说自己曾经拍过48个越南难民挤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小船里逃往泰国的场景,这张照片以及相关报道让美国总统卡特接纳了二十万越南非法移民。亚当斯因此获得了罗伯特卡帕奖,他说:“你看,这照片做了一些好事,但是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不断地拍摄战争与灾难逐渐让他厌倦: 有一次,我拍摄一个在饥荒中垂死的孩子。我不得不一面把相机对准孩子,同时把头转过去。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不得不一次次的哭泣,但是我除了拍可恶的照片却什么都帮不上。就只有照片。 随后亚当斯开始逃避给自己带来噩梦的世界,他专心于拍摄肖像,直到去世前一年还在拍,同时他还办了一个培训班,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从这个班上受益。 所以,这个名叫“用相机武装自己”(armed with a camera)的展览肯定违背了亚当斯的意愿,那张他永远也不敢挂出来的普利策得奖的照片,如今挂在画廊里出售,亚当斯的在天之灵该会叹息吧,这个展览应该叫“用金钱武装自己”(armed with money),这是当代摄影师生存现状的一个折射。

凯文卡特

这两天,大家都拿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说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但是凯文卡特的故事没有那么简单。大家怒斥凯文就是照片里的秃鹫,孩子是受难人的象征,凯文的女儿却说父亲是那个无力的孩子,现实世界才是秃鹫。 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的那张经典影像:饥饿而无力的小女孩和秃鹫,作者是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这个故事大家太熟悉了,名为《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引起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苏丹内乱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谴责卡特残忍,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之后不久,凯文卡特自杀。那时候他最好的朋友在一次摄影任务中死亡,生活穷困潦倒,批评的声音步步紧逼,灾难的惨象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卡特的遗书是这样一些断断续续的句子: “难过啊. . .没有电话. . .没钱付房租. . .没钱养孩子. . .没钱还债. . .钱. . .那些可怕的记忆为什么总缠绕着我,杀人、尸体、愤怒、痛苦、饥饿受伤的孩子、疯子,总是警察,总是屠夫. . .” 2004年,导演Dan Krauss 拍摄了纪录片《凯文卡特之死,砰砰俱乐部的悲剧》(The Death of Kevin Carter: Casualty of the Bang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灾难,只是故事的一半 “灾难过后”项目(The Aftermath Project)是一个公益组织,专门资助摄影师对战争、冲突给人类带来的恶果进行深入报道。每年将有一位摄影师得到它的资金支持,完成自己的摄影项目。在它的网页醒目位置有一句话:“战争,只是故事的一半”。这个组织希望通过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持续的伤害的展示,来阻止战争的发生。今年获得此基金支持的摄影师是Kathryn Cook 的摄影项目:抵抗之记忆:土耳其和亚美尼亚种族仇杀(Memory Denied: Turkey and the Armenian Genocide)。最近这个基金也将去年的获奖者编辑成一本同名画册出版。 Aftermath关注的是人祸,而面对当下这场天灾,我们也看到的仅仅是故事的一半。难以想象,稍微平复之后那些幸存者的生活该如何继续。新奥尔良水灾过后,美国有两本主题都是关于灾难之后的画册,风格也极其相似,一本是Robert Polidori的After the Flood。另一本是Chris Jordan的作品 In Katrina’s Wake: Portraits of Loss from an Unnatural Disaster。 Robert Polidori的After the (…) Read more

灾难,该怎么拍?

前两天,有个朋友在留言中批评摄影记者冷血,我也做了一些回应。朱墨也谈了他的看法。今天想补充一些想法,感谢flash那么直接地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意见,尤其是在当下,他的观点更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有更多摄影记者进入灾区,有更多影像可以传出,关于地震的信息已经铺天盖地,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拍?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是早上看到年轻人洪伟写的一个博客,提醒人们如何参与救助,其中最后一条是: 灾情惨烈大家都已经知道,记者、摄影师朋友请不要过多渲染这种气氛。。。请尊重死者,尽量不出现死者和悲痛家人的照片。 这次地震,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于这种重大灾害的“现场直播”,视频、音频、照片各种手段、电视、网络、博客、手机各种媒介齐齐上阵,撕心裂肺地痛过、哭过之后,该是安静地思考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对于那些在现场的摄影记者来说,我觉得镜头在这个时候应该多一些禁忌,应该谨慎,再谨慎一些。 当“痛苦”这个事实已经不是事实了之后,你的照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消息树

上午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回应,我把留言整合了一下: 四川地震摄影报道链接: 中国日报,点这里 南方都市报, 点这里 CFP 摄影作品幻灯片展: 另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也发起了募捐活动,点击这里。

命若琴弦

我从桌上的一堆文件中,翻出了一张体检单,就快过期了。 我很健康,但是却惧怕体检,一旦面对自己的这副躯壳,就莫名其妙地紧张。这两天,很是惆怅。忽然想起了大学时候看过史铁生的一篇文章《命若琴弦》,尽管作家本人是积极的,“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但是每每这几个字从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时候,都会让我感慨生命的脆弱。 早上在网上浏览灾区的照片是需要勇气的,华盛顿邮报依然秉承严谨的职业操守,在打开他的影廊之前,有一个黑色的警告界面,提醒你以下有一些残忍画面,你需要点击确定,才能展开进一步的阅读。 另一位严谨的新闻人是中青报的贺延光,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些在都江堰拍摄的照片,你会发现他的每一张图片说明都能精确地报出被摄对象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死难者的人数等等。贺老师真正是把每一张照片当作一条新闻来做的,这是一个职业摄影记者应该做到的。他正焦急地等待去汶川,以他的性格,不到最接近现场的地方他是不会罢休的。 这两天想在北京找一个摄影记者干活太难了,几乎所有人要么就是已经到了四川,要么就在要去四川的路上。但是我在网上看到最多的是新华、路透、法新和getty的照片,在哪里能够看到报纸摄影记者的作品呢?毕竟这是一个突发事件,反正新浪的视觉联盟没看到什么动作。在这么大的事件面前沉默,太遗憾了。(就在我更新这个页面的同时,发现英国卫报的摄影记者Dan Chung也到了灾区,卫报的页面刚刚更新。点击这里看他的报道) 又:明天开始,恢复生产加紧工作。

灾难(2)

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上海一自由摄影师拍摄 ,路透社发稿 静态照片在此次地震的报道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昨天看救灾直播的时候,央视节目片尾抒情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有声幻灯片(slideshow)的形式,也就是滚动播放照片,同时配合音乐。电视最擅长的是动态画面,而这个时候却使用静态画面,一方面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编辑照片比编辑视频文件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照片所记载的瞬间,更加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我记得当时最后一张照片是救援人员牵住废墟里伸出的一只手的画面。这样的瞬间,再配上渲染情绪的音乐,让观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新华社  陈建力摄 有声幻灯片在电视中的使用,说明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摄影记者有着新的希望。而以上所说的配乐幻灯片如果能够再给予改进,配合现场的声音,总理的喊话,等等,就不仅仅是煽情,还能交待更多的信息。这种形态对于网络媒体也非常适用。 即使不会使用flash、finalcut等软件,你也立即就可以开始制作这种有声幻灯片,soundslides是一款非常好用的软件,不过,在使用中你发现,这个软件不能编辑音频文件,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人推荐了一款好用的音频编辑软件,叫做Audacity,我刚刚下载了一个,还有中文界面。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报纸的疲态,大多数人获知信息的方式都是电视和网络,一个离现场很近,一个信息发布争分夺秒,大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会依赖报纸获知信息。国内报纸的网络版真让人发愁,在这个时候还纹丝不动,让纸媒先走。国外纸媒早就开始转型,《纽约时报》昨天又制作了一个很棒的互动地图,他们的东西做得真精致。 地图上的照相机小图标都可以点开,看到此地的现场照片。 更多图片:点击这里,纽约时报的影廊;点击这里,华盛顿邮报的影廊;点击这里,今日美国的影廊 另外,教室里伙伴的消息:李达昨天去鲜血了,潜游他们公司迅速展开了捐款,小川已经启程去四川拍照了。都该做点什么,我也要去捐款。

灾难

早上起来便迫不及待地上网,想知道更多关于地震的消息。几大门户网站除了对死亡人数的预报与昨天有所不同,没有看到新的来自现场的图片。也许是我起得太早了,《新京报》的主页上头条照片还是《圣火舞步》。 我于是去了最近大家都很不齿的CNN去看新闻。 cnn头条是中国地震的新闻,正在滚动播报,各种报道被整合在一个框架里,包括文字报道,学生被压埋在学校的视频、地图、如何提供帮助,还有一个cnn的特色栏目“I reporter”(市民记者),是普通人拍摄的现场照片。 我想还应该去一下纽约时报,头条位置也是地震, 滚动播放的几张照片让我特别的揪心。 上面这个信息框里,整合了短消息,救援报道,照片,评论,音频采访。线索非常清楚。 两张地震现场的照片,照片都来自路透。 下一站我去了华盛顿邮报,他们制作了一个关于地震的有声幻灯片。 今日美国和前几家国际化的大报不一样,这份报纸很本土化,地震不是头条,但是仍然组织了一个影廊,里面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照片。 照片来自法新。 最后,我回到天涯论坛,那上面能够看到很多闲言碎语,比门户网站上的消息更真实,当然也更混乱。 以上,是我了解四川地震消息的全部过程。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默哀,也为仍然在废墟中挣扎的人祈祷。

报纸网络版的设计工作,纽约时报设计总监答问

《纽约时报》的读者互动栏目“Talk to the Newsroom”试图在编辑部和读者之间建立桥梁,让自己的编辑和记者轮流主持,专门回答读者的提问。最近当家主持的是时报网站的设计总监Khoi Vinh。为一个媒体的网络版做设计应该是怎样一份工作?这激起了我的好奇。以下是部分问答: 1,    如何把一份纸质的报纸转换成网络版? 答:如果说纽约时报网络版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资讯丰富有用的网站,其根本在于我们并不是把读者在印刷版上能够获知的信息原样转换到网络上去。 我们更希望充分利用媒介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得印刷版上的优势在网络版上也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非常关注读者如何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这就是说不仅关注文章内容的呈现,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比如他们可能会快速扫射页面而不是勤奋地从上到下乖乖地阅读,他们会先看哪一部分,最后看什么,他们在一次一次访问这个网站的时候希望哪些信息会不断更新,他们的阅读遵循怎样的视觉线索,哪些设计对于他们仅仅是视觉的累赘? 有很多这样的因素,我们在不断地对之进行衡量。事实是我们和其他一些新闻网站还有些不同,我们要保持这份成立150年的报纸的品牌效应。我们可能和印刷版的美术设计面对不同的问题。但总的原则是,我们要尝试利用技术,使其符合纽约时报的视觉标准。 2,    网站的设计总监的工作是怎样的? 当人们把“设计”和“纽约时报网站”这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互动图表、多媒体图片故事,等等这些我的同事和图表多媒体组成员的作品。我们这个团队当然会他们合作,提供支持,但是这不是我们的核心工作。如果把这些人看做是对信息内容的一种设计,将之视觉化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则是为这些视觉化的内容提供一个总的视觉框架。我们创作的是整个网站内容的一个内在的表现平台。 我们的网站的架构是在不断地改动过程中,不断对网站的各个版块的架构进行改动,增加各种工具帮助读者阅读,除去那些给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的设计。 作为设计总监,我的工作就是对以上这些设计方面的变革进行督导和推动。这些革新有的非常快且迅速,有的则要持续几个月。我们有这样几个团队共同合作展开工作: 信息建构组(负责组织特写版块以及信息的更新,保证读者可以和这些信息形成互动) 设计技术组(利用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等工具将设计的需要从技术方面实现) 视觉设计组(负责整个网站的视觉感受,包括版式、字体字号、色彩等等) 所有这些小组,总的工作就是要强调“用户体验”。 我并不需要亲自去动手做一些事情,通常情况下我要不就是和设计团队讨论我们目前的设计工作,要不就是在会议室里开会,商讨最近要开展的设计方面的改变,以及如何实现。其实我作为一个设计总监的工作并不是去做一个伟大的设计,而更是去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伟大的设计能够得以实现。

台湾的眼睛

昨天得到一个宝贝。是台湾2008年新闻摄影大赛的评选结果,这是台湾第一个以新闻摄影为导向的摄影比赛,比赛的发起组织——台湾新闻摄影联合会,是台湾摄影记者自主发起的新闻摄影研究机构。 评委的阵容很强大,郭力昕,王身敦都名列其中,听说评选过程甚为苛刻,从很多奖项都是空缺就可以看出来。 系列照片的几位获奖者呈现出台湾新闻摄影发展的多样性,比如第一名,空镜头,中画幅,这是当下新闻摄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艺术与新闻的融合。第二名,黑白影像,抓拍风格,但是强调摄影师的主观感受,这似乎是对罗伯特弗兰克等人纪实作品的呼应,第三名,有人情味儿,经典的图片故事,继承了尤金史密斯的传统。我喜欢这种多元,都是好东西。(悄悄地说,常在1416发言的ki-one 就是第一名呀,祝贺他) 紅毛港遺跡(胡瑞麒/蘋果日報) 阿∼∼這就是 青春阿(吳逸驊/亞新社) 阿嬤的又一年(沈君帆/蘋果日報) 我还很喜欢新闻人物类的获奖作品,台湾摄影记者的政治新闻作品很有味道。自然环境类也有很不错的片子。 陳逸宏/蘋果日報 评委郭力昕的发言很值得琢磨: 新聞攝影,不僅是一個專業,同時也是一個文化;或者說,一切(西方)專業規範的形成,都是從某個特定社會與文化脈絡裡生產出來的,而非一個先驗的、具有絕對之普遍或優越意義的、不能質疑的東西。在台湾新闻学会繼續努力提升新聞攝影記者、作品、和競賽的水平時,或可一面思索,我們何時、如何能夠開始脫離對美國 NPPA在概念、價值或形式上的膜拜與複製,而能夠比較主體地思考新聞攝影究竟該是個什麼東西、為何需要它、如何更有意義的實踐等這些問題。

杂志摄影双周记之 经典商业杂志图片质量要求

昨天发了预报,本期双周记的主持人是《东方企业家》的图片编辑高远。文章的配图还没等到,图片编辑嘛,给自己的文章找图片一定是精挑细选,而我迫不及待地把他的文字先发出来,这样大家上午看一篇没图片的,下午估计还会再来看图片,我的博客点击率会大大增加,呼呼。(图片已经更新)高远提到这样一个词“传统的商业杂志”,我 给改成了“经典商业杂志”,我觉得传统似乎意味着保守,其实不然,这里的传统代表着追求高质量,注重细节,版式简洁大方,受众群也是思想成熟稳重的高端人群,这和《连线》等新一代杂志的视觉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确,大家看下面的文字吧。 一,图片栏目 《东方企业家》其模本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受到《FASTCOMPANY》的很大影响,图片栏目的设置上一个很类似的栏目就如此,《东企》中叫圆桌访问,在《FASTCOMPANY》中叫FASTTALK,都是几张风格统一的人物图片。从拍摄当中发现操作不单是摄影师的问题,还牵扯到很多环节,一个是整体风格的定调,通常是编辑部设计部摄影部一块商量而出的,根据主题做一个基础定调,如人物大小,室外或者室内,是否用灯,暗调还是明调等一系列关系风格的问题;二个就是由负责栏目的编辑敲定时间地点,并根据要求和被采访对象磋商拍摄的需求,一般栏目编辑会有一个整理好的以往各期的版面与对方沟通,这样对方就会一目了然,清楚要求,合作起来也就比较顺利了;三个就是确定一个合适的摄影师,说实话,北京目前能操作的比较好的摄影师很少,很多人都在抱怨说此类杂志稿酬太少,其实不这样,我们已经努力的提升稿费标准,象一整版的图片稿费已上升到700-1000元,同时我们倾向于由同一个摄影师操作一组拍摄,而不是打散了拍,这样一个摄影师保守来讲,拍摄四个人物会有2800元的税前收入,在国内来讲应是不错了。当然,有时因是跨地域操作,不得不安排两个摄影师。例图:(圆桌版面展示)图片1 二,图片质量 高质量的人物图片如同广告在杂志中的效果,都是非常提升档次的。一张照片不论照片本身拍的如何技艺高超,硬性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杂志用图里面很需重视的一点,当然这和印刷用纸关系很大。目前国内的杂志用纸很多还是很土的铜版,因没有如同《NEWSWEEK》那样轻便的纸张,图片印于此上,一律显的土气,灰阶很多,发暗,对比不好,所以在做后期的时候,一定要修图师处理好图片的色彩对比以适应纸张需要。不过后面的处理一定要前期有很好的料来提供,照片的选用原则上杜绝JPG文件,一般是原始RAW转8位TIFF(现在还没有使用16位的强大功效),印刷整版需要的3色文件量应不小于30M,也就是说最起码应使用10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拍摄,或者电分胶片CMYK文件40M,这个当然是越大细节越好。高感光度所拍摄照片质量与闪灯打出的照片质量放在印刷品上真是有相当大的差别啊。如此高质量的要求,可以断定从网站上购买的低廉价格的图片用于杂志封面是完全够不上使用档次的。不过现在也有很多提供TIFF下载的图片网站,有些是JPG转的假TIFF,照样便宜,有的国外的质量不错,价格也就上去了。例图:(处理前处理后)图片2 三,图片拍摄 最重要的拍摄方面讲讲自己的方法,这个是跟时尚类的摄影师学习得来,就是外拍人物一定要准备好一个适合自己的拍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说如何根据拍摄要求携带相机,背景布,闪光灯,三角架,电源箱,各种配件等等。拍摄人物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一灯一伞走天下,例图。我的解决方法是一个高明400指的室内灯,一个灯架,一个伞,解决问题,如遇室外拍摄没有电源,就需要一个便携外拍灯来解决,通常是一个电箱加一个灯。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高一点要求,则需携带两个灯,一个作主光,一个作颊部高光,这是最基本的用法。这样就需要多带一个可调的挡光板,一个架子,一个灯。如有更高要求,则携带的东西增多,如色片,蜂巢,猪嘴,背景布等等,自己发挥。我觉得杂志用片,对比高的图片显的很好看,我一直喜欢使用单灯也是这个道理。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拍摄系统,绝对可以很好的在拍摄中灵活发挥。(这里所列举的使用如此多的灯光,是杂志人物照片所需求的商业图片的模式,其他类型拍摄不要受此限制)再补充一点,干活靠谱的闪光灯很重要,色温回电都很准确迅速,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才能使拍摄更顺利。(几张单灯版面例图)图片3

杂志摄影双周记之 杂记

今天的杂志摄影双周记本来应该是《东方企业家》的高远主持,他刚刚出差回来,昨天连夜写好了文章,正在整理照片,我把他的文章推到明天发,今天我先来顶替一下,介绍一下国外杂志的摄影以及视觉设计的情况。好戏在明天呢。 一, 从目录开始 阅读杂志的目录对我而言向来是件很头疼的事。因为这个区域很特别,是最需要秩序的地方,但是又不能过于呆板,但是大多数杂志的目录要不就是被整的过于花哨,要不就特严肃。 估计大多数人早就放弃了读杂志目录的习惯,但是Esquire却一定会让你从目录开始阅读一本杂志,它恐怕是少数把目录都做得生动有趣的杂志。今年这本杂志又进行了重新设计,目录也改换了样子,一共四页,有两种风格,我很喜欢他们把版样放在目录上的创意: 二, 一张插图照片的诞生 杂志的图片大多数都是定制的,图片和内容契合在一起要天衣无缝,对于一些抽象主题来说,插图摄影则必不可少。摄影师Timothy Archibald将自己为一本名为“跑步”的杂志拍摄插图照片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很生动地描绘出一张插图摄影诞生的全过程。这是他第一次拍摄数字合成照片,很兴奋。 不过,我觉得这个从鞋盒子里跑出一个人的创意挺不咋地的。 三, 撕掉广告 《连线》(Wired)是一本很耀眼的杂志,设计非常新潮。但是你知道这本杂志有多少广告么? 1995年有个哥们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如何阅读连线杂志》,他手持一本当年杂志,先是数了数页数,一共206页,其中90页是整页码的广告,如果加上1/2和1/4的广告,总的广告页码达到了一半。没有一篇文章你能看完整,冷不丁就冒出一个广告。 你说这有多讨厌,怎么办呢?撕,正反面都是广告的、前后都是广告的全部扯掉,最绝的是对那些对开页广告——将之合在一起,用胶水一粘。好了。。。这下世界清爽了。 最近,另一个哥们写了新版的《如何阅读连线杂志》,如今这本杂志的广告页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53%,而且出现了广告的变种,杂志开篇就是一堆产品介绍,全是整页整页的,如果把这个也算作是广告,整本杂志有198.5页广告,占全部杂志页码的68%。 没办法,继续撕吧。 撕掉广告后的杂志 可就在正撕着高兴呢,底下有一个人回复,他说很不好意思哈,我买杂志一部分原因就是里面的广告很好看。

美国报业发展快报

本周一,对Tampa论坛报业集团的1326名员工来说,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集团宣布将通过买断的方式裁员50%,裁员对象包括卡帕论坛报、电视台以及下属的一些小报纸的员工。即使员工不接受买断,也将通过解聘的方式实现裁员目的。 另一家报社San Jose Mercury News的设计师Martin Gee心怀悲伤地记录下了经过几轮裁员之后报社的悲惨情境,空荡荡的编辑部,残留的痕迹——他写道:“最后一轮裁员深深地伤害了我。”在其中一张被扯去名牌挡板照片旁,文字说明是:Rich Ramirez在裁员之后自杀了。 据ASNE统计,过去一年,美国编辑部人员的数目已经下降4.4%,是过去30年以来最大的降幅。仅2007年11月一个月,就有305人被迫从编辑岗位上离开。 在这种血雨腥风中,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编辑部里留下来? Tampa论坛是较早展开媒介融合实验的报业集团,他们的平面媒体、电视台以及网络都整合在一起运作,这次裁员并没有看到他们网络媒体的人员被裁掉。 Erica Smith原本是报纸里的一个记者,但是她学习多媒体技术,目前已经将自己的身份转换成了多媒体设计师,为网络制作多媒体图示,访问她的个人博客可以看到她制作的美国报社裁员图示。 悲伤的Martin Gee能够留下来,也许正因为他有很好的视觉表达能力——要知道网络媒体就是视觉化的媒介。 网络似乎在吞噬着我们,更多伟大的器材的发明,似乎让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加强势,近日在lightstalkers上一位摄影师分享了一个新设备,他说这家伙可能会让未来的多媒体记者工作更为便利。这就是RED公司推出的3K SCARLET摄像机,非常小巧,甚至可以放在口袋里,分辨率达到3000万像素,远远超过高清摄像机,这款机器在2009年推出,价格在3000美元以下。RED生产的摄像机有的还可以通过适配器使用佳能和尼康的镜头。 美国传媒的现在未必是中国的未来,但是转念想想我们每天都从哪里获得资讯,都混迹在哪个地方,暴风雨迟早也会来的。

森山大道访谈

台湾摄影师沈昭良的博客里刊载了他对森山大道的访谈,可以去看看。 摄影对我而言,并非旁观,更不是单纯为了制造一幅瑰丽的艺术品,而是透过切身经验,发现世界的某些片段与自身生命间的某种关联,进而寻求与那些片段事物在精神上的神游邂逅。惟每每总在内省与向时代展现自我意志的夹缝间,我感受到无所适从的两难困境。————–森山大道 沈:摄影对你的意义为何? 森山:摄影对我而言是一种激情,一种渴望,更是生命的坐标与方向。也就是在街头与诸多事物的偶然相逢,透过相机将它转化为影像,进而型塑新的世界与欲望。总的来说,摄影是我生命的全部和寄托,如果放弃摄影,我将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沈:你对于那些有志于摄影创作的人有什么建议? 森山:多让自己停留在街头,走入巷弄,多阅读,培养对美与心灵的感知,同时不停歇地拍照,透过相机训练自己对事物的敏锐响应。

“混”在Istockphoto

前两天在北京见到上海的Cantsing,和他聊了一大堆关于istock的事儿,搞的我也蠢蠢欲动,特别想到istock里面一试身手。这个全球最著名的“微利”图片库(最低价格是1美元),吸引了大量的潮流人士在其中奋斗,那并不是一种纯粹为了赚钱的感觉,也宛若一场智力游戏。我约cantsing写一下他玩istock的感受,据说在里面混的中国人不多,他很快就给我发来了稿子,看了之后我更加蠢蠢欲动: We Love Istockphoto! 作者:Cantsing 数据 3000000张高品质的图片,40000位遍布世界的摄影师,单张10000次的下载量~Wow!数字最能证明一切,我们来看这三个数字证明了什么。首先,设计师们热爱Istockphoto,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图片超市,照片,插画,Flash,视频,应有尽有。其次,摄影师们应该热爱Istockphoto,因为在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他们得到了可观的收入,这里还有一个数字,去年,Istockphoto向摄影师支付了$20.9 million的版税,作为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的你,不想来分一杯羹么?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宏观的数字,作为一个小社会的一员,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其他同行们的隐私,也就是收入。这个怎么看到呢?嘿嘿,伟大的无聊的istock发明了各种比赛,不同的级别都有不同的比赛,用以鼓励选手们向下一个级别努力。而参赛各位选手的上传和下载数据,都可以在www.istock-apps.com看到。下面公布一些选手的成绩: lisegagne同学近380天的下载量是224753 yuri_arcurs同学近32天的下载量是29797 这两位拉风的同学是istocker的偶像级人物…参加的是Top istocker比赛 再看看普通人 Angelika同学近55天的下载量是511 ChristopherBernard同学近55天的下载量是900 这两位都是随意挑选的总下载量在5000以下的istocker。参加的比赛是Unlimited 2008。 最后看下可怜的我自己… i3_lu同学…最近42天,下载量74…当然,我参加的是最低级别的比赛,race to bronze。 社区 Istockphoto的摄影师大多不是全职,而是来自各行各业,并且遍布全球,这就造就了一个多元化的社区,也就是Istock的论坛。在论坛的各个板块里,各种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多热心人的解答。iStockphoto Discussion主要讨论各种与istock有关的事件,比如近期的首页文章,以及一些新闻。Support/Guidance & Quick Help就是求助的地方,新人一定要常来看一看,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在这里发贴。Image, Illustration and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