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位置

据说,奥运会赛场上最好的位置都被getty的摄影师占据了。 他们可以爬到天上,可以钻进水里,可以在赛场里溜达——哦,你一直以为买票坐在看台上拍奥运的是摄影师里的弱势群体,但是当刘翔一个转身离开的时候,赛场里的人都傻了,有个家伙在这里拍了一张照片: 不过,但是,这张照片还是getty摄影师拍摄的。。。。(李锋摄) 其他刘翔照片 路透 美联 最后这张是体育画报拍摄的110米栏预赛的照片,不过,这里面再也不会有中国刘的身影了。

周一消息树

环游中国 分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代表了你看事情的方法和角度。奥运期间,很多国外媒体以及大批摄影师都雄心勃勃地展开了他们以“中国”为主题的拍摄,一个大得吓死人的题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幅员辽阔”的国家,你应该用怎样的逻辑将其细分,变成可实施的拍摄方案呢?我觉得这挺有意思。 1,英国波顿大学大连分部+今日美国 这个作品我很喜欢,波顿大学大连分部的中国学生、美国学生、英国教师、中国教师齐齐上阵,分成了三个小组,在奥运期间穿越中国。他们看似在报道中国人看奥运,但实质却是以奥运为契机,给那些从未到过中国,又对中国存在种种刻板印象的美国人普及“中国知识”。他们这样给中国分类,三个小组分别到以下一些城市和地区: 工业城市丹东—幸运数字8,丹东的婚礼——窥视北朝鲜——大同——西安,帝王之都 睡在街头的上海民工——武汉江中避暑——长江——山城重庆:为什么人们爱吃辣 长城——奥运志愿者 用几句话很难形容他们具体的报道内容,应该看一看,报道的视角很平实(没有对中国的“阴暗心理”,但有些地方冒出来的黑色小幽默很耐人寻味),视频和照片的配合很不错。 这个项目由波顿大学学生tom dooley发起,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今日美国的网站上也推出这个专题。 2,一个外国摄影师的中国之旅 摄影师Dan Eckstein也整了一个环游中国的拍摄项目,题目就叫中国印象,在他的网站上,把自己的中国照片作了以下分类: 中国东部 中国北部 中国南部 中国西部 北京 重庆 广州 香港 上海 西藏 长江 少数民族  中国肖像 现代中国 中国乡村 中国建筑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外国人拍摄中国的清单,尤其是他去的几个城市——外国摄影师看当代中国的经典路线。 (…) Read more

新策展人,新观念

美国一家画廊策划了一个名为新策展人,新观念的展览,正如题目所透露出来的,展览邀请了一些年轻策展人,以新的视角看待当代摄影。 我很好奇,这些年轻策展人所梳理出的摄影的新观念究竟是什么?正好这里有一个对策展人之一Humble Arts Foundation的Jon Feinstein的专访: 1,你自己的照片也拍得很好,尤其是人像,你是怎么成为策展人的,如何平衡策展和拍照的工作呢? 当我为一本杂志做图片编辑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展开了策展工作。尽管我对杂志编辑和时尚工作都很感兴趣,但是我自己的背景是学艺术出身,我曾经跟随Stephen Shore学习,所以我还是想继续在艺术摄影领域发展。我后来到了一家图片库工作,遇到了我的合作伙伴Amani,我们一起头脑风暴,最终产生了创办Humble Arts Foundation的主意。开始就是想做一个在线的群展,一个月一次,主要为年轻摄影师服务,我们现在发展得不错,做一些个展,出售限量的照片,我们有一个基金,同时每年还做四个线下的真正的展览 我会很小心的把我自己的摄影工作和Humble的工作分开,但是我从这些年轻摄影师的作品里仍然吸收到不少新东西。 2,你认为大家对摄影神秘主义的新兴趣是起源自哪里呢?从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照片到Hannah Whitaker的彩虹,我到处都看到(也乐于看到)这些影像,是不是尤其是对现在的新一代人来说,更强调“未来派”和“梦幻”这样的概念?魔兽世界是否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呢? 这个所谓的“摄影神秘主义”实在太有意思了,并且并非只是光线、色彩这样简单的层面,我觉得它已经涵盖了更广的范围,可以说是后现代和叙事图片的一个扩展,早先摄影师通过摆拍的方法来探讨摄影的政治、真相以及表征性等问题,而现在的一股新的潮流是,大家开始关注摄影的物理形态,这不仅仅是对一种美学价值的追求,同样也在探讨影像的隐喻色彩。而我发现这两股潮流(摆拍和神秘主义)都受到了绘画的极大的影响,那么,如果说摄影师Grewdson或者diCorcia是受到了Hopper以及一些超现实艺术家的影响的话,现在这群年轻摄影师,尤其是Ann Woo和Talia Chetrit,他们的风格可以追溯到一些表现主义画家如Rothko和Barnett Newman的抽象观念. 至于这种趋势的产生,我觉得和摆拍作品一样,都是学院派摄影师对照片需要精准控制的需要,但是这些人又没有太多的预算去做大制作的作品,因此也侧面推动了这种潮流的发展。我最近就和一个摄影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在摄影师的家里和工作室里有很多的这种“制造”出来的照片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也的确让“做”照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任悦点评:这一段,很有启发性) 3,那你觉得摄影的未来趋势到底是什么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策展人,横跨几个领域工作,他们是摄影师还是设计师,再兼任策展人,你认为在策展领域是不是也存在着新的潮流呢?比如博客、小型艺术组织也都在摄影领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我不能确定,我们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究竟会如何,我通过我的Humble艺术中心策展,而我的目的不是要弄出一些漂亮的照片,而是要让那些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能够推动摄影媒介朝前发展的照片,发出他们的声音。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现在有一批网上的摄影组织在发展起来,这让摄影的民主化发展到一个令人吃惊的高度。这些新的策展以及网络的支持,让新的观念可以生根发芽,更多有分量的作品得以诞生。 4,在这个新策展人的展览进行过程中,你和其他的策展人交换过观点吗?比如你展览的照片和策展主题。展览中你最喜欢的照片是哪一张? 我们都很独立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观点除了有一点点交叉,整个展览仍然有丰富的多样性。我就不评论我自己策展的作品。我看了Laurel的动画GIF作品,太神奇了,此外我还喜欢 Gerald Edwards的照片,在展览的时候做成明信片展出。我其实还没有看到全部的作品,但是已经令我非常兴奋。 (注意:画廊链接打开需要代理。)

周一消息树

撒汗珠VS冒金星 上一周,奥运最大! 体育画报的摄影师请即将出发报道奥运的同仁对此次奥运作出预测,答案五花八门, 照传统媒体这样江河日下的样子,这恐怕是报纸最后一次派遣自己的摄影师去报道奥运。 ——一位报社摄影师的悲哀论调 我正在家里看关于北京小吃街的播客报道,了解一个城市人们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去他们的市场,不过,我绝对不会去吃蛇和蝎子,就好比在台湾,烤乌鱼我是不敢碰的。 ——hehe,北京没有蛇蝎,烤鱿鱼倒是很多。 而洛杉矶时报的摄影师,干脆就预言自己恐怕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话说回来,来报道奥运的摄影师,估计每天都是掉着大汗珠工作,尤其是他们的设备——那可是一道景观: 新闻周刊摄影师vincent laforet的装备——吓死你! 点击这里看更多他的设备情况,预报一下,下期的影响特刊里会详细介绍他这些五花八门的器材。 体育画报摄影师Robert Hanashiro的装备, 这里还有一个视频显示是他如何把这些器材打包装起来的,高难度工作。 恐怕你立刻就会好奇,用这么一大堆器材,能拍出什么样的照片?体育画报的照片,点这里,新闻周刊的照片,点这里。 扛着这些器材东奔西走,摄影师在奥运期间干得多半都是蓝领的工作。而奥运会前夕,连卡佛也请全球顶级设计师对奥运服装作了“预测”,请他们设计奥运会各个项目的运动服,这可真是一项需要费劲心机,琢磨到眼冒金星的工作,到这里去欣赏一下,奥运概念运动服: 体操 你确信?这是田径的服装? 马术

北京城里的自行车

昨天“嘲笑”人家报纸不重视网络版,中午一出门就给我重重一击,本来想买几份报纸研究一下,但是附近几个报刊亭的报纸都卖空了。 当然,很多人买报纸是要收藏——文本性的东西即将变得越来越珍贵。 我喜欢看照片,因为我拍过照片——这话说的。我当年没有选择当摄影记者,就是因为这工作太让人心惊胆寒了,没有坚强的意志根本就受不了,所以我特佩服重压之下摄影记者的机智勇敢,就拿拍摄“天安门前经过的自行车选手”这个命题来说,用什么镜头,用什么快门,怎么取景,截取哪个瞬间,这七七八八的条件缠绕在一起,最终只给你一次按快门的机会。拍完了,还有像我这样的闲人,在旁边指指点点: 体育画报 纽约时报 美国新闻周刊 美国新闻周刊现场另一摄影记者 新华 挺佩服躲在这里拍片儿的: 而最终得奖的这三帅哥,那真是太帅了:

头版头条

要是你一大早起来看到北京某报网络版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李宁有可能吊钢丝点火炬”,你是不是会被气得背过气去。哦,可能你不会,因为除了我,还有几个人会点开那些只是一个姿态,一种摆设的某某报网络版呢? 这一点,国内媒体完全落后于国外,大概是因为美国没有新浪、搜狐和网易。从昨天晚上奥运开幕的时候起,国外各大报纸的网络版就已经在实时更新奥运的新闻报道了,几乎每家媒体都有专门的奥运板块,记者用写博客的方法实时播报。纽约时报动作最快,三两分钟就添一张新照片。到了今天早上,各大报社开幕式精彩图片的集纳就已经出炉了。 早上起来,我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看看世界各著名摄影大腕们的成绩,发现getty图片社就是厉害,竟然还在长城上布置了摄影机位。除此以外,体育画报摄影师的图片也很有看头,确实是技艺精湛,在时代周刊的网站上可以看。 这张照片拍得很有新闻眼,体育画报拍的,别家有人拍吗?Al Tielemans摄 大型活动不好拍,摄影师活动受到局限,画面难有空间感,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变换,虽然看着好看,但是却挺难拍到具有魔幻色彩的新鲜图片,无非是一些漂亮的大场面,这个时候精致就是各个摄影师比拼的重点了。就拿点火炬来说,场面好,但是拍出来就不好看,光线、背景都挺难把握。我不怀好意地把几家媒体拍的点火照片都凑到一起,你可以瞧瞧: 烟花的照片虽然好看,但是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getty的Andrew Wong 拍了这么一个画面,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周末阅读:合成时代与后媒体状态

昨天收到最新一期《艺术当代》,本期主题是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其中也有我的一篇小文章,贴在click园地里,请大家批评指正。 杂志还刊登了多媒体艺术家peter weibel的一篇文章,节选自他的论文《合成时代》,看得很过瘾,我上网找了一下,发现还有pdf版本下载,挺不错的。 在传播学领域有一个媒介融合现象,看的、听的、读的,都在往一个平台上汇聚;peter weibel则分析了艺术创作领域的媒介融合,从媒介平等到媒介混合,从必须经过官方评论机制确认才能进入艺术殿堂的”合法艺术“,到借助互联网就可以得以传播的“非合法艺术” ,未来的艺术创作呈现一种新格局,peter weibel将之成为后媒体状态,以下节选了部分文章,我想,这对于当代摄影创作也该有不少启发: 这后媒体状态被定义为两个阶段: 1. 媒体间的平等 2. 媒体间的混合 这第一个阶段是要取得各媒体间的平等,为新媒体——摄影、电影、录像、数码艺术——建立与传统媒体——绘画和雕塑——一样的艺术认可。在这一阶段中,所有媒体,包括绘画和摄影,都全力探索各媒体自身的内在特质世界。 绘画展示了颜料的内在价值,展现了它的流动、滴漏和突起。摄影证明了其真实描绘对象的能力。电影表现了其叙事的能力。录像展示了其对于电视大众媒介的颠覆。而数码艺术表现了其在虚拟世界中的想象力。 就媒体的艺术价值及认识论价值而言,这第一阶段基本上已结束。幸运地是,媒体的特质性和批判性已是有目共睹。媒体的平等,即各媒体在其艺术性和合法性上的平等,在其试图明确所有媒体(从绘画到录像等)的各自特质并获得成功后,已然成为普遍之势。 在艺术及认识论的角度上看,新的第二阶段将要在媒体世界中混合各媒体的特质。 例如,录像通过使用多台投影设备取代单一屏幕,以及在同一时间从多个角度而不是一个角度来讲述故事,从而成功取得原属于电影的叙事想象。摄影凭借新款大型数码相机和图形处理程序的运用,得以创造出不可见的虚拟世界。雕塑作品可以是由照片或录像带组成。而摄影捕捉到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座雕塑、一篇文章或一幅图画。录像或照片中人或物的行为能够成为一件雕塑。语言也可以是雕塑。发光二极管屏幕上的语言能够成为一幅绘画、一本书或一件雕塑。录像与电脑装置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座建筑或是一件雕塑。在装置空间中,原本限于二维空间的摄影和录像艺术也获得了空间和雕塑的维度。绘画经常涉及摄影或数码平面设计程序,抑或是两者都用。电影越发显现出在纪录性现实主义方面的优势,而这种现实主义正是从录像那里获得的对于大众媒体的批评。互联网在它的聊天室中为所有媒体提供对话和文本。网络中的全部文本储存能够用来进行文本的自动控制和语言世界的自产。而网络也制造自产性的图片世界,并且网络内的文本可以用作电影演员或广播剧播讲者的脚本,或是诗人或业余作家的文字。通过Ipod,人人都能制作自己的广播节目:用“pod传播”代替广播。通过网络电视广播,人人都能制作自己的电视节目。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与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为每个人提供材料,使他们可以选择使用照相、录像或电脑等任何媒体,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文本和视听装置。由此可能相应会产生电影、音乐或建筑等产品。 这种媒体的混合导致了艺术和每种媒体的巨大革新。从而,绘画重获新生,这不是它自身的缘故,而是因为对于其它媒体的借鉴。录像从电影那里获得生命,电影从文学那里获得生命,而雕塑从摄影和录像那里获得生命。它们都依靠数码和科技的创新而存在。隐藏在所有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密码就是计算机的二进制码,而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美学由运算规则和程序组成。因此,艺术实践的这种现状最合适的叫法应该是后媒体状态,因为再没有哪种媒体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相反,各种不同的媒体互相影响也互为决定。所有媒体形式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普遍通用的自给自足的媒介。这就是我们今天艺术实践中后媒体状态。 所有这些的最终作用就是要解放观察者、访问者和使用者。在后媒体状态中,我们体验了所有人的平等,这其中包括艺术圈之外的人,业余爱好者,门外汉。 “使用者创新”或“消费者产生消费内容”这类词语见证了一种新民主艺术的诞生,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其中。这种参与的平台就是互联网,在那里每个人都能够上传文章、照片或影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机制”,一处“空间和地方”,公众在其中可以将他们的作品通过媒体艺术的帮助传递给其他人,而不需要受到评判标准的限制。在此之前,这些作品不见经传。只有“合法化”的艺术才能被允许在博物馆或是其它国有或私人的空间中展出。现在,非合法化艺术的道路终于铺好了。艺术间的竞争已经结束,然而这种竞争又回到了它的起始点,回到了科学与理论,艺术与实践的关系上面。

周末话题,马丁帕尔的北京车展

Pdn杂志最近对马丁帕尔搞了一个访谈,请他诠释自己的“新闻摄影理念”,而帕尔则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要现代化,惟其如此才能重新吸引主流媒体的关注,你要把现实当作一种娱乐,但是又能脱离现实,批判性地看待一切。”这篇访谈主要围绕帕尔在北京车展上的拍摄工作展开。(以下是我的编译,最好去看全文) pdn:你怎么能把纪实摄影的主题和娱乐结合呢? M: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国际车展,那地方让我十分惊讶,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我看到了世界的新秩序。北京最近日益膨胀的汽车数量是个大问题,而描述这个事实的最佳方法就是去车展,去看看那人头汹涌的场面。我其实并没有找到一家杂志派我去工作,但是我自己决定一定要去那里,并且获得了马格南的支持。 Pdn:那你拍车展和传统的新闻记者拍车展有什么差别? M:我不是等待有人找我拍我才去,我去那里是因为我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情形。我不是那种坐在家里等着电话铃响找上门让我去工作的人,我自己决定我应该去哪里,然后我去杂志社主动请缨。我会告诉他们这个城市一年有九百万辆汽车上路,你可以带着自己的计划和那些奇怪的车展上的模特、拍摄汽车的人的照片去见编辑。对我来说,这些表现世界新秩序的主题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不会做灾难摄影师(campaigning photojournalists ),因为实际上已经没有人对这有兴趣,而且只有很少的媒体会有这种任务——比如新闻周刊和时代,但是也只有全球顶尖的几个摄影师能够得到这种机会。 PDn:你怎么看待灾难摄影师(campaigning photojournalists )? M:马格南的传统里那是一种关心人的体现,我们现在仍然有这样的摄影师,秉承这种传统,但是既便如此,也有了一些新的面貌,比如Paolo Pellegrin,他的照片有着诗意的色彩。而我拍摄的都是一些有趣的主题,我把它们都看做一种娱乐化的现实,现在的杂志不就是需要这些吗?我喜欢在那些能产生新的话题的地方,不过你要看透它们的伪装。 pdn:那么北京车展的照片,你想传达什么? M:我觉得我所传达的信息是一个开放的结尾,我不是一个传道士,所以我并不对这种现象做一个好或者坏的直接的判断。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好的或者坏的。我们要改变世界——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观念。没有人能够结束战争、饥荒、艾滋病以及其他灾难摄影师所关注的主题。我不认为我到北京拍了个车展就能够影响人们买车或者不买车,这只是给我一个机会把这个话题,我认为有意思的事情,给大家呈现出来。 Pdn:马格南为这些照片找到买家了吗? M:最后这些照片挑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专辑发表了。去年10月份我还在莫斯科做了另一个关于百万富翁的故事,这些照片都卖的很不错。它们也让我自己的个人作品集变得愈发充实。 Pdn:那么你认为全球资本主义是当下的核心主题? M:这是我关注的一个事实。我已经着手做一个新的专题,主题是“奢侈”。对于我来说,财富这个话题就好比传统的摄影师把“贫穷”当作他们的一线任务一样。 Pdn:你从来不从传统角度切入新闻摄影报道,是吗? M:我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摄影记者,我是一个纪实摄影工作者。我的作品要始终跟随时代脉搏,报道不断地变化和迁移的现实。我对拍摄消失的过去不感兴趣,尽管我的作品里也有那么一点点乡愁和恋旧,但是我要拍的还是事物当下的面貌。 Pdn:你是否发现有其他摄影师也从这种娱乐化的现实角度切入展开工作? M:具体我不知道,可能某种程度上和一些我马格南的同事和其他的摄影师有一些观念上的重合。尽管每个人都说新闻摄影即将死亡,我觉得假如你是充满创造力的,你就能从图片编辑那里得到任务,让他们倍感兴奋。Simon Norfolk就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诠释战争。他一直和时代周刊有着很好的关系。另一个成功人士是马格南的Alec soth,他也有他自己的立场。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你有你的声音、风格以及方式,你就能得到任务去实现他们。我最近得到一个我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子,做一个增刊,报道英国不同的城市。这其实扩展了传统的杂志工作,使其更加广泛,融合多个领域:杂志报道、文化、图书、展览。假如你能把握好,其实所有的界限都可以打通,总是有一些全新的平台去发表作品。 PDN: 看来,我们的确拥有不同的发布作品的渠道,但是你必须要有一个鲜明个人观点,要不然你就没有切入的途径,是吧? M: 当下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一个可能让你与众不同的方法就是你在摄影领域有自己的声音。 PDN: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吧。。。 (…) Read more

笨笨的努力

早上看了德国的Stern杂志发表的摄影师Mathias Braschler & Monika Fischer 组合拍摄的“中国人”,我猜想很多人都不会喜欢他们这组作品,cfp的图片编辑崔劲辉就提到,“有人说,照片中的中国人看上去都“不太高兴”,这样不太好;有些人说,外国还是在带着有色眼睛看中国,他们选取的都是底层的劳动者。” 其实我对这些照片的第一印象是——二流摄影师的作品。(我很反感这种为摄影师们分流分等级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暴力的专权式话语方式。这种粗暴的把人分类的说法令我感到恐惧——这是tintingwong的留言,他说的是对的) 不过,当我浏览了这个摄影师的网站,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对摄影组合一直在做肖像方面的体裁,他们拍摄了“东德人”、“瑞士人”甚至还拍摄了“美国人”,这些题目简直能够吓死人,但是他们却用最简单的思路切入,操作方法一成不变:找这个国家各种典型身份的人,甚至是满足人们刻板印象的那些人物,比如瑞士就是滑雪者,美国就是牛仔,中国则肯定是农民工、新富,然后寻找一个典型环境,用足灯光,用影室肖像的拍摄方法,拍一张很严肃的照片,就这样持续不断地工作。上面我们看到那个中国人系列似乎就是他们的最新作品。 中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干,脑袋瓜一转就会觉得这种方法太笨,实在太乏味了,如同一个月天天吃方便面。 但是Mathias Braschler & Monika Fischer 却仍然算得上是成功摄影师,他们在欧洲的展览出版工作都很顺利。 美国人的画册和作品 我一开始不喜欢这组照片,就是因为这组照片太笨,表面化地结构中国人,明显的人造光的痕迹,都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是看过他们的全部作品,在他们的网站上也发现一些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定位,比如提到自己的“美国人”系列的时候,他们说这是一组“photo essay”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图片故事。 这就对了。其实,千万别拿桑德的《德国人》和这组照片相比较,他们完全是在两个不同领域展开工作,这组东西是标准的为杂志拍的活儿——悦目、有一定信息量、可以快速消费——他们做的是产品而不是艺术。 我的阅读和摄影师的作品产生了对接之后,我开始有些钦佩他们这种“笨笨的努力”,比“聪明人”要强,那些想做艺术的,都摆出了要一鸣惊人的架势,结果是,出了很多点子艺术家,但缺少了把简单工作做好的精神。 这个摄影师还有一个系列,我觉得还挺不错,就是<球员面孔>,都是球星的大脸,摄影师说“所有人都爱足球,你看这些人,不分宗教、种族和国籍,在球场上,人们只关心他们怎么踢足球。”

周一消息树

外媒上的中国 1,胡同的未来 美国《读者文摘》的这篇报道City of Shadows,探寻中国胡同的未来命运。摄影师Mark Leong的画面语言很“西方”,每张照片里都蕴含着矛盾,高楼与矮房,穷人与富人,年长与年轻。。。 2,垮掉的一代 摄影师Rian Dundon为时代周刊所拍摄的故事China on the Wild Side,用幻灯演示的方法在时代周刊网站上发布,一共17张黑白照片,夜店、摇滚、涂鸦、同性恋,他试图揭示生活边缘地带的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3,从旧金山到广州 Chinese Voices是华盛顿邮报的多媒体故事,故事开始的简介是这样写的: 我们分别对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以及生活在珠江河畔的广州人生活的展开探寻——在追寻梦想、平等和生活的意义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都发生了融合和改变。 旧金山这部分包括6个故事,分别是艺术家、传统、财富、新社区生活、父爱、思念中国,讲述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他们如何融入新的文化和生活。广州这部分也有6个故事,则围绕着贫富分化、社会平等这样的问题展开。所有报道皆为视频报道。 4,Nothing is forbidden 名利场的这组图片故事Postcards from the Future ,从建筑的角度谈北京,文章中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如同北京这样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中国已经从Mao时代发展到Wow时代。名利场的文风总是那么犀利,他们指出,新北京已经是一个没有禁忌的城市(nothing is forbidden)——Forbidden City(紫禁城)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中国关键词

前两天我陪亲戚去看《赤壁》,没有想到如今电影院那么火,买票还要排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功夫熊猫》。 普利策获奖者,美联社摄影师Oded Balilty 最近拍了一组叫做《中国人的乒乓生活》的图片故事。把中国人玩乒乓拍得和打太极一样。要说他还真有眼光,要找到一些新鲜的中国关键词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还和奥运这么贴且。

周一消息树

食物和水 去四川之前在北京见到了我以前上学习班的老师Reza,他给我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童年的诺言——巴黎北京的火车之旅。这是他对自己儿子的一个承诺的兑现,当年他忙于工作的时候,曾经许诺,在儿子15岁的时候,要带他周游世界。如今旅程已经开始,父子两人先从巴黎飞到北京,然后将一路乘坐火车返回巴黎。这真是一个超级美好的故事,爷俩现在还在中国旅行,如果你看到一对头戴绿色军帽的可爱的父子,那就是他们。 回到“水”这个话题,早上再次看到Reza的名字,他获得了Prix Pictet摄影奖的提名,这是关注21世纪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奖项,今年的主题是“水”。全球43个国家的200名提名摄影师参与了角逐,最后有18名摄影师入选,我很喜欢这个展览,因为像这样的命题作业很容易形成一种千篇一律的表达,但是这18位摄影师却展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从报道到艺术,体裁多样,形态各异。 有两位摄影师的“水”都来自中国,分别是Benoit Aquin对中国沙尘暴的报道以及 Edward Burtynsky的三峡。 18位摄影师的展览在巴黎举行,到10月底的时候,获得大奖的摄影师名单揭晓,他会获得十万美元的奖金。 再来说说食物,你吃早饭了没? 如果没吃,那么就来饱饱眼福——这个展览其实就是有关“眼福”这个话题,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包装精美的商品,照片中显示的食物的样子,其实都是一些“超真实”的图像,是为了让你的眼睛愉快,至于胃口能否满意,那你需要打开包装来看一看。 这是德国一家网站的创意,他们把一百种食物的外包装,食物照片的细节以及真正的食物照片放在一起做对比。最后的结果非常有趣。当然,也不能说广告照片完全扭曲了现实,但是最有趣的地方恰巧就在真与非真之间那很微妙的差别。

快讯:Flickr成了“超级女生”

这是哪跟哪儿呀。 getty和flickr刚刚签署了一项协议,getty的图片编辑将从flickr里挑选合适的摄影师,然后向他们发出邀请,这些人可以成为getty的签约摄影师。这不就是把flickr当作一个摄影选秀活动嘛。flikr-getty摄影师即将诞生。 具体的新闻点击这里和这里。

杂志摄影双周记之人文地理篇

最近忽然想起我上学时候的一个好哥们,我们讨论摄影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美国国家地理》,在他的书架上密密麻麻都是带着黄边儿的国家地理杂志,翻开每一本都会啧啧称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摄影小青年最为迷恋的先锋摄影不是lomo,不是私摄影,不是中画幅大画幅以及艺术,而是《美国国家地理》。 周游世界仍然是很多摄影师的梦想吧。之前几期的双周记都是围绕着财经类杂志展开的。从这期开始,我们就请图片编辑和摄影师们来谈一谈地理类杂志的图片。 前两天正好接到了《中华遗产》杂志的图片编辑范亚昆的邮件,寻找对人文地理类选题感兴趣的年轻摄影师,我就邀请他作为我们这个序列的第一位发言者。 《中华遗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旗下的一本杂志,我们期待这样一些作品: 它要讲一事一物,或一段历史,人文的或纪实的; 它是相对完整的,或是留有余味的一个故事,而并不是随意的碎片; 它需要图片来叙事,因此兼顾被叙事物的起承转合; 它喜爱你引为自豪的精致照片,然而也不放弃你认为琐碎或凌乱的普通场景,只要图片能够在故事中起作用; 一般来讲,它需要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组合,你也可以借此表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有耐心,再有耐心一点; 尽量不要裁切和修改图片; 一定要试一试,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你的体验,去写出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吧,否则,想象一下,你付诸热情的事物从陌生人的笔下写出,该是多么寡味和让人沮丧的事情,这会抹杀你图片的光彩; 即使你手中暂时没有完整的作品,也可以随时找到我,或许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和操作某个选题,或者当我需要某张补充式的图片时,会需要你; 你也可以像一个收藏家一样,去收藏拍摄某一类的照片,我见过的摄影师,有收藏岩画、农具、昆虫等等,这可能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派上用场,尽管过程会很漫长; 以上种种,是已有的经验。但是,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呢?问你呢! 下面这个关于河南洛阳南石山三彩的故事,从技术上看,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人文地理故事,作者兼顾到了操作流程、有景别的变化,有叙事照片和抒情照片,有场景、有肖像。当然,你也可以有着更创新的拍摄思路。 本组照片作者:赵国敏 范亚昆的联系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中科院地理所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华遗产》编辑部 邮编:100101  电话:64847241 邮箱 jnfyk@yahoo.com.cn MSN:jnfyk@hotmail.com

jeff wall:我从不拍照开始

旧金山现代艺术馆搞了一个Jeff Wall 1978-2004的回顾展,在线展览是一个多媒体互动展览,设计得非常不错,可以通过年表看到他创作的26幅作品。 最值得细细品味的还是Jeff Wall的三段访谈,当代摄影领域中的“造影者”越来越多,但是恐怕没有几个有着Jeff Wall 这样的思考。 根据视频访谈我略作了翻译,因为这个视频看起来很麻烦,翻译得也许不够精确,请大家指正: 一,摄影与绘画 绘画是在制造图像,照片也是如此。因此,它们都是制造影像的媒介。我感觉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那是一块非常广阔和开放的空间。 1976年,我开始考虑使用摄影这种媒介进行创作。我非常着迷于摄影,不过,对于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我很久之前就在思考。照片通常都太小了,而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画幅很大。很多重要的、美丽的画作,它们的大小都是接近日常生活的尺幅。当观者走进画廊,去观看这些画作的时候,他们不需要脑袋凑在一起挤来挤去。而一直以来,照片都是以书的大小或者相册的尺寸被观看。但是,我依旧觉得摄影和绘画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血缘联系,却没有被发掘。然后我就去欧洲走了一圈,看到街头的各种以影像为介质的广告灯箱,以及艺术馆里的绘画作品,我头脑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做幻灯片作品,也许我可以做一些有提香、戈雅画作效果的作品。1977年,我做了第一个灯箱作品,我很喜欢这种效果。这并不是我计划中的,是有一些凑巧产生的。 二,摄影与电影摄影 六七年代,找演员来合作,拍摄类似电影摄影效果,或者是被称作是“摆拍的”照片,那个时候,这种想法在摄影领域完全不被接受。人们会给你指出,摄影诞生早期的那些摄影师才会做这种摆拍的照片。但是你要知道Cartier Bresson摆拍了不少照片,paul Strand也摆拍照片,他们有些照片看上去似乎是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但是也是和自己的被摄对象有所合作的。所以,所谓摆拍的照片,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层面。 一开始我并没有把我的创作和电影摄影扯上关系。但是我很多创作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然后我发现这和电影拍摄的确有一定的联系。和所有人一样,我也喜欢电影。我发觉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有着成千的照片的产生,一个接着一个。看电影是一种很特别的观看照片的方式,你根本不会觉察到它们在运动。电影摄影就是摄影的一个分支,所有你在电影拍摄中能够达到的摄影效果,对于摄影师来说都是可以借鉴的。我只是从中借鉴了一些,很简单的,在拍照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和我的被摄对象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人们往往把“直接摄影”放到一边,那是完全自发的;把摆拍照片放到另一边,那是完全布置的剧院效果的,但是,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地带,这对我来说才是最最有趣的。 三,我从不拍照开始 我发明了这个短语:我从不拍照开始。因为它恰巧形容了我的工作过程。 假如我在街头看到一些场景。我不会拍照。我是在到处看,但是我不拍照。作为一张照片的瞬间,它的确消失了,作为一张可能存在的照片,它的确没有被拍下来。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因为我是一个“摄影师”。所以我做的是,我还会把它拍下来。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