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媒体世界的遗产

Getty博物馆开幕了一个以纪实摄影为主题的展览,题目叫做“热忱的观察家:六十年代以来的纪实摄影”( Engaged Observer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Since the Sixties ) Artinfo写了一篇评论,少有的在一个艺术媒体上看到对纪实摄影的解读: “这个展览将满足观者的好奇,告诉他们在当下这个被photoshop改造的新世界里,纪实摄影时代的传奇。在那个过去的年代,公众对照片的真实性充满了敬畏,印刷媒体用精选的少数照片聚合观众,但时至今日,它们已经被大规模无穷尽的公民自己生产的影像淹没了。” 这段话很是有趣,它让我感到,如果置身这个展览,仿佛是在博物馆里观看印刷时代媒体的遗产。 Susan Meisalas’s “First day of the popular insurrection, August 26, 1978, Matagalpa, Nicaragua,” 1978 这笔遗产的价值在哪里? 从玛丽艾伦马克对流浪少年的报道,到尤金史密斯关注的无良企业制造的环境灾难,让人感慨的是,这些社会问题到今天仍然是问题,但随着印刷媒体权威的衰落,这些昔日被连篇累牍报道的话题,却渐渐失去了关注,它不可能再成为财政不断缩水的传统媒体的宠幸,在网络上,它自然也不能以这种“陈词滥调”的面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Mary Ellen (…) Read more

非人间

最近越发觉得自己过的不是人的生活。 打开电视,HBO里面放的是地铁劫持人质的电影,打开电脑,香港的旅游巴士竟然同一时刻在菲律宾遭到劫持。于是,这边电视里是前任地铁员工与凶徒的对峙,歹徒叫嚣,英雄与其斗智斗勇,那边,网络上,街头一辆孤零零巴士,一群笨拙小心的警察与一个自大的前任警察在周旋。 电影的结局一般都不会让你太难过。但现实生活没有脚本。 我不能够接受的是,我竟然可以一边看凶案的直播,一边工作,顺便瞅几眼电视,可我就这样干了。 我也不太相信,几个小时之前,在电脑上清晰传来的那张照片里,巴士窗边,那个在卷起窗帘的一角朝外张望,神色有些慌张的女士,她可能已经遇难了。但我必须相信,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吃饭喝水的当间。 菲律宾人质事件现场 巴西纪录片BUS 174 电影 last stop174 这是个直播的过程,现场宛若在你身边,最后,惨剧以一张残暴的死尸照片为结束。“照片”,是的,一个定格成照片的镜头成为结局,此后,我们就像关掉电视一样,离开直播现场,仍然若无其事地继续工作。 为什么在四川地震之后,在那些感天泣地的故事发生之后,这世间就没有悲伤了呢? 这种非人的感觉还出现在前段时间的飞机上。手中的报纸,头版是港岛未来的面貌,环水的新港,淡绿的高科技色调;翻开内页,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国土在水里,美联社记者航拍的场景也是四面环水,一户人家,几只牲畜,麻木的人面对直升飞机的造访毫无反应。两张画面相似的照片,一张来自天堂,一张来自地狱,放在一张报纸的同一叠里,每天轰炸我们的生活。 我有一些比较荒谬的想法,街头看到一些恋爱的人们,我会怀疑,他们的样子是不是来自对影视情节的模仿,而并非电影电视的情节源自他们。因为生活早就开始偷偷模仿好莱坞大片,那悬在桥中央的火车车厢,是不是因为上帝刚刚看过灾难片? 专家说,今年灾难特别多。 其实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吧,地球的资源已经被人类榨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但我们却都相信,那只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新闻”而已,只是一张“照片”罢了。看到了,痛一下,生活还要继续。于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上,大家竟然可以平静地看着船底的大洞忽忽冒水。 去,去,我这个家伙实在不是一个好人。 其实我不单怀疑自己不是个好人,而且非常怀疑自己是个人,因为我头脑中的一些很简单的做人的常识都被颠覆了,比如,一张真的不能再真的照片,人们却不会在意把一个刚刚还鲜活的人如死鱼一样挂在船帮上的事实,而去争辩一个所谓的“真相”,而且还有很多人会很道德地表达对你的“人道”的愤怒,因为渔民不去“打渔”而去“打人”也是要谋生。又比如,一张假的不能再假的照片,却仍然有专家以强势态度支持,他们说山中真的有老虎,你又何必较真,此时真相又显得那么模棱两可,很不重要。 我不喜欢摄影比赛,但是我现在开始有些喜欢它了。如果评委都能这么强硬,这么有“偏见”的去批评非人性,那还真有助于我恢复人性。这年头,现实和虚幻越来越含混不清,灾难和乐事混在同一个版面,如何不变成一个机器人,真的有些困难。 今天这篇文章臭臭的,随便唠叨几句罢了。

用彩色透视世界——美国彩色摄影先锋

针对最近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进行的展览《星暴:1970-1980年代的美国彩色摄影》(“Starburst: Color Photography in America 1970-1980”)《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评论,评论者对此展览并不十分满意,其理由是认为此展览太中规中矩,展览的空间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墓穴”一样的展厅,展出的作品也过于编年体,并未揭示出彩色摄影被主流艺术圈接纳的真正原因。 不过,评论者所期待的一个更为“革命性”的彩色摄影发展历程的剖析,也显现出这股潮流在摄影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前在1416里也介绍过不少彩色摄影发展的相关文章,但这篇展评还是透露出不少新的信息,以下就是我根据这篇评论进行的一些编译。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 “彩色摄影是粗俗的。”——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 “拍不好,就把画面弄成红色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评价威廉艾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红屋顶”(The Red Ceiling) 这就是摄影史上几位大师对彩色摄影的判断。 并不奇怪,他们一直拍摄黑白,因黑白成名,他们不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彩色一直都被用于广告,用于逼真地促销产品和观念,这使得在艺术创作中,彩色一直被打入另册。 因此,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圈冒出来的彩色摄影流派,其动因并非来自技术革新。因为卢米艾尔兄弟早在1907年就研制出Autochrome彩色摄影的方法,1936年Kodachrome35毫米彩色胶片就诞生了。 当新闻摄影已经从布列松那里找到理论基础,当艺术摄影也从迪安阿勃丝那里寻到凝视的角度,彩色摄影便成了摄影领域的一块待开垦的新的疆域,新一代摄影师试图为这个旧名词注入新思想。Mitch Epstein超越自己老师Garry Winogrand的方法是,用彩色去拍街头摄影。 Garry Winogrand摄影 Mitch Epstein摄影 “星暴”试图展示这一批美国彩色摄影先锋的成就,展览的策展人声称,当时并非只有小青年才大胆在创作中使用彩色,有很多摄影师将彩色作为他们的“退休项目”(retirement project),在退休之后为所欲为,比如Harry (…) Read more

工作坊学员作品:妈妈

作者:沈伯韩 按照摄影师最初的思路,这组作品的题目或许可能是《孤独症儿童QQ》。但随着对这个家庭了解的深入,摄影师改变了自己从大多数人的立场出发的偏见;从如何拍到让人看后震惊、悲伤、感动的影像, 从试图用这些照片唤起人们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摄影师发现,最打动他的是QQ的妈妈,她内心的挣扎和蜕变,她的宽容和耐心,她如何艰难地让一个“意外事件”重新纳入正常的轨道。在她写给摄影师的一封长信中,摄影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拍摄思路。 这组照片该如何起题目呢,我想了很久,尽管和李亭葳的作品题目重复了。但是最恰当的还是这两个字吧:“妈妈”——虽然简单,却包含一切。 QQ妈妈写给摄影师的一封信: 也许读者阅读这些图文最初的出发点是对“异常”的猎奇和对这些家庭的困境和苦难的同情,但我十分希望他们读过之后能有些思考,观点会有所改变。希望他们能够更宽容地看待“异己”,更能接受世界的多元。 人类的生命形态本来就是多样化的,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异常”?这只是多数人依仗多数的优势来制定的。所谓的“孤独症”是一种疾病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异常”,而是对世界的感知与我们的不同而已——他们有他们的文化,就像一个世纪前英国人看我们的文化,或更多世纪前哥伦布们看印第安文化一样,他们的已经逝去,而我们的一息尚存…… 作为“正常”人的你我,又有谁敢说自己就是“正常”的呢? 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善于隐藏不同,而孩子们纯真地把不同全写在了脸上。 主流看法是,孤独症有三大特征: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但更“前卫”的看法、也是我更认可的看法却非常不同:这三个特征,并非孤独者特有的和本质的,而是由于环境(即我们)对他们的反馈和反应逐步将他们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特征其实是我们的作品。 总之,给别人贴标签以及非要照着某种标准改造他人实在是种不文明和不人道的行为,也许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连自己的不同都接受不了,又谈何接受他人的呢?那就以先爱上自己的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开始吧。 东拉西扯了一堆,都是自己的偏执想法,见谅。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些从多元生命形态和文化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说明文字,也许对读者了解照片的深意能有些帮助。孤独症是旷世的医学难题, 病因病理病程治疗都无人能解, 但也许我们换个角度从社会人文的视野来看,有关他们的一切问题其实本不是问题——问题都只是来自于我们为己和为人设定的框架而已。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对各种社会存在的宽容程度, 非常希望QQ在你的作品中能够唤起读者在这方面的一点思考。” ——QQ的母亲 (ofpix工作坊学员的作品到今天就全部放送完了,感谢你们对工作坊的关注。)

媒体在狂欢 新闻在哭泣

Tom Stoddar摄影 一家公司又为媒体提供了一个新鲜的网络应用,它的基本路径是:图片是网络上最受欢迎的信息,那就把读者的目光锚定在图片上。 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福克斯体育(Fox Sport)已经应用了这个高科技。网站访问者在阅读照片的时候,只要轻触图片,就会出现一个信息模块,分成Twitter,Yutube等栏目,社交网站上与此照片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点击间获得,显示在图片上面。 这些新玩意儿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每天层出不穷。 看到图片的价值在网络上变得如此重要,新闻摄影记者们是否应该为此欢呼雀跃呢? 且慢,且慢,你再仔细看,是什么样的照片被得以重用,推荐这项新产品,开发公司使用的是一张体育明星的照片。 当一切为了点击率的时候,被新技术武装的新媒体能为新闻做些什么?它能够让深度报道和严肃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么?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新媒体的论坛,看了一些内部资料,这些多媒体作品做得非常精彩,有的是记者在矿难现场的录音,为拯救生命发出的呐喊声嘶力竭,有的是强拆现场市民自己的录像,粉尘包围下一个人颤巍巍地从将近倒塌的楼房中走出,跪地。可是,这些信息,并没有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也没有管道能够让我阅读,它们再沉重,生命力都无比短暂。 有没有可能让好新闻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商业价值?对于后一个问题,曾多次担任荷赛评审主席,曾任马格南图片社负责人的 Neil Burgess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关于新闻摄影死亡这事儿我听了30多年了,今天我就大胆走上前一步,宣布,新闻摄影在2010年8月1日,正式死亡。阿门!” 他的这篇发表在英国编辑记者网站上的文章,对新闻摄影行业在媒体中的状况,做了入木三分的评判: “去年,7个英国摄影记者赢得了荷赛奖,但是他们没有一位是受英国媒体资助的,不过,这不是英国的问题。你可以翻翻时代和新闻周刊,那才叫一个笑话。我真的不敢相信它们还能在报亭里卖出去,我怀疑,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那些学校图书馆忘记取消订阅罢了。尽管它们有着一堆有着显赫名头的摄影记者,但是它们做出了多少好的图片报道呢?” 而他最后的这段话则点到了实处: “在全球各种报刊媒体上,我寻遍了新闻摄影报道,却没有任何收获。它们也刊登了一些很像新闻摄影的东西,但是拨开表面,你会发现,这些作品背后都是来自媒体以外的财政支持:是NGO的支持,或者是摄影记者自己掏钱做的项目,或者是摄影记者做自己画册的一部分,以及展览的片断。” Neil Burgess  发言的核心是,对于一个媒体组织(报纸,杂志)——需要不断吸引眼球,经营发展,对于这样的组织机构而言,新闻摄影已经死亡了。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别看它们被新技术裹挟着热闹纷繁,但当它们的目标是逐利(力)的时候,就难得去谈公共利益了。 当然,新闻摄影还是存在的,但它不再是一份职业,而是出自良心,出自社会责任心,它依然存在,未来,做深度摄影报道,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像从事公益事业。Neil因此警告那些即将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别指望从这个工作里赚钱。” 话说得这么难听反倒好了,霍金不是刚刚预言么,地球也就200年的日子好过了,除了钱,总还要有些别的追求吧。

下一站,你在哪里?

昨天半夜到家。离开大理的时候才有时间去看展览。安哥策展的《南方十六人》,还有周庆辉的《黄羊川》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后者,过两天单开一个帖子说一说。 在《南方十六人》的展场上碰到了安哥,特地向他表示祝贺,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特别强调“展览的意义所在”。这个话题正好也是我最近关心的,我和鲲鲤摄影影廊合作,明年将策划一个展览,刚刚发布了征集作品的通告。 这个活动叫做“下一站,鲲鲤”,下一站你在哪里?下一站我们在哪里?在安哥的展场上,我时常眯着眼睛想象这些照片照片挂到白墙上的过程,墙上那些细小的铅笔所勾画的记号是一种提示……。 期待与你们的相逢。 这是一个将你的照片郑重地挂在白墙上的机会——上海鲲鲤摄影影廊的“下一站·鲲鲤”(nextkunst.licht)摄影奖,正在公开征集作品。 “下一站·鲲鲤” 摄影奖寻找捧着作品集的摄影师,为它们提供安放之地,摄影奖致力于帮助摄影师在专业的语境中阐释自己的作品,本届活动将邀请摄影教育学者任悦担任策展人。在2009年度的“下一站·鲲鲤”活动中,这个平台支持了五位年轻摄影师展出了他们的作品。 鲲鲤影廊将“展览”作为这次摄影奖的“奖品”,试图帮助在数字时代化语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摄影师,体验摄影的“魂魄”和物理实体相结合之美,拉近展览的概念和中国青年摄影师之间的距离。 作品征集是开放的,作者的创作可以朝内观照自己,也可以朝外审视世界,可以朝内思考摄影的本质,也可以朝外拓展打破传统摄影疆域,我们最为看重的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忠于自己的品质。 我们希望从众多投稿中发掘特别的你,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鲲鲤国际影廊将会让你从“下一站·鲲鲤”开始起飞。 征稿要求: 1,我们希望看到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观点和主题,并非陈词滥调,采用适合的视觉表述方式,并非是形式的哗众取宠,整组照片风格连贯统一,而不是支离破碎。 2,投稿所需要的文件 15张-20张,jpg格式,每幅照片不超过300k。 作品阐释:标题/内容阐释/ 其他关于作品创作特别需要说明的信息。 作者简历 3,征稿信箱 next@kunstlicht.sh 4,征稿时间 2010年7月17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我在国外学摄影(三)为自己拍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三篇,分享者是Max,他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读摄影本科。这所学校是美国摄影学院派的发起地之一,著名的策展人、摄影史学研究者Van Deren Coke曾在这所学校教书,他所策划的展览“画家和照片,从德拉克罗瓦到沃霍尔”,追踪了画家如何利用照片的历史,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展览。Van还筹建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博物馆,馆藏的Walker Evans和布列松的作品都由他本人捐赠。 Max学业非常繁忙,但他还是很快给我发来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的课程结构和他的一点学习感想。感谢他的分享! 分享者:Max目前就读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本科。 我就读的新墨西哥大学, 学校处在地广人稀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中,摄影系是学校里的艺术学院下的艺术和艺术历史系的一个课程包,但这是美国最早一批将摄影引入大学的艺术院校之一。 艺术史系下又分成两个专业:工作室艺术(Art Studio) 和艺术史(art history), 我在工作室艺术的本科学习,要求是需要有 18个课时的艺术史和 52个课时的工作室艺术。在工作室艺术的课程中,必修基础是绘画(drawing)和平面设计( 2D design), 3D平面设计(3D design),还需要有三门课是从 基础的电子艺术(electronic art),小型金属艺术( small scale metal construction), 陶瓷(ceramics), 摄影(photography),绘画( (…) Read more

我的ipad媒体生活(2)

有关Ipad的阅读经验,上次的美好生活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一直难以提起笔来写这个第二部——ipad中文报刊阅读经验,因为较之充满科技感的Wired,把纸媒和网络媒体的阅读方式良性结合的Sports Lllustrated,国内媒体的ipad版本实在是太粗糙,而问题地关键还不在这里,这些不美好,让我觉得未来的中文媒体ipad阅读,也充满了阴霾。 (2)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其实最早在苹果商店里看到中文报刊的时候,还是挺兴奋的。首先下载了南方周末,随后是南方都市报。 《南方周末》的app设计得还算漂亮,不过,内容和其纸质版本没有太多差异,只是多了些些互动,不过,奇怪得是,竟然不能用指头划来划去翻页面,而且内容更新非常慢,要等到出报纸之后才有新内容,对于千变万化的网络来说,它很快就被我忘记了。 《南方都市报》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影像中国”栏目,它和“南都热闻”,“南都评论”,“南都视点”和俱乐部并列,把影像单独列出来,可见视觉对于新媒体传播之必要。这个栏目里除了照片还有多媒体节目,不过,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打开过其中任何一个,连接速度非常慢。而且即使这是一份日报,它的内容更新也同样缓慢。 这两个app不是很完美,却还都将就,但等到《东方早报》的app出来之后,它和《南方都市报》几乎相同的架构,让我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这些媒体如此迅速发布自己的ipad版本,不过是为了占地儿罢了,找一家技术公司山寨一下,仓促上阵,并不在乎读者的阅读体验,其实质是做给广告商的一个姿势。从盈利模式也可以看出来——所有的中文媒体没有一家是收费的,全部免费。 杂志的ipad版,那更叫人失望,中国新闻周刊的app,点击开只能单页显示,无法对开页观看,可以说这只是杂志的一个pdf版本罢了,甚至新杂志出版都要在程序里更新重新下载。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国家地理,虽然多了一些地图,但是总的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杂志。令人吃惊的是其版权页的说明:本公司有权将已采用的文字、图片用于新媒体的多平台发行,并不再另行支付稿费。这是怎样的霸王条款! 这种状况使得我想到在互联网上的国内传媒生态,我们有一个奇怪的门户网机制,都以相同的方式罗列集大成大成的新闻,不管它们的页面有多丑陋,这都是你唯一的选择。至于媒体的网络版本——有哪家媒体的网络版吸引你去看?它们并非由有着新媒体思想的人掌控,其与网络的融合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看来,ipad上的混战也是依旧,粗糙的东西会如病毒一样扩散,你无法不接受它们,随后,它们的模式又成为一种普遍规则。 那些有名有号的媒体的存在价值究竟为何?对于我来说,它们已经渐行渐远。我宁愿去买一个优质的rss阅读器的app,订阅各种中文博客获取深度的观点和评论,然后在twitter上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至于传统媒体,还是给传统的人看吧。

camp10倒计时(3)

明儿活动就开始啦。 今天发布3号公告: 1,答谢 这次camp10特别要感谢历届camp的摄影师:李伟,王楠,沈木槿,金玮,朱墨,刘斌,同时还要感谢为camp设计logo的陈思然(小V),为了答谢大家,利用ofpix做工作坊积累的基金给大家买了门票,你们可以免票参加这次的camp10.  这次最新的camp摄影师是吴育琛,也表示感谢。 2,公告 这次camp10现场要公布第三届ofpix基金接受申请的公告,当然,随后也会在网络上发布。与camp一样,ofpix基金没有任何特别的背景,出于创办者对摄影的热情,是一个私人捐资的基金,鼓励摄影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今年的资金来自做工作坊的收入,同时今年还获得了一个匿名捐助。 3,收费 camp10是收费的,门票30元,用于租赁场地,而整个活动是非盈利的。现场有红茶,可乐和鲜橙多自助,配合街头摄影的主题,这次还提供啤酒(每人一罐,嘿嘿。) 据说明天要下雨,太好了。但是现在天气仍然很闷热,嘟大帅提友情提示:注意防暑降温,适当休息,慎用空调,环境恶劣,更要珍爱环境!

camp10倒计时(2)

热不热? 家里有一个电风扇,前两天收起来了,觉得不会用到,现在后悔了。 camp那天希望天气能够凉快一下。 camp10作品  王之涟   区区奇遇 前两天发布1号公告时候没有讲清楚,招募的音乐DJ是志愿者,让一些朋友白忙活了,抱歉。 这个活动看起来“很大牌”(???)但实际上,它是从这个博客,这个博客形成的朋友圈衍生出来的,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和资金支持,整个活动纯手工制作(昨天又弄了一天),因为针线活儿不好,每次展示的时候,都有粗大的针脚显露出来,遭到一些朋友的批判。但是,幸好我每次都会很谦虚地改进。比如说,这一次,所有照片的背景都是黑色的。 camp10的菜品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发布一下2号公告 1,camp10的具体时间是:7月31日,晚7点半正式放映,7点开始进场。 2,camp10的具体地点是:奇遇花园咖啡馆 3,  每一次camp都有一个有趣的现场人像摄影环节,我们已经尝试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给参与者拍照,上次camp的主题是乡愁,于是便有了“证件家乡照”。这次camp的主题是“街头摄影”,因此拍摄方法也很特别: 我们会在户外支一个投影屏幕,把camp10的照片滚动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在屏幕前“路过”、“停留”、“发呆”,让街头摄影师抓拍下你在虚拟的北京、上海、重庆街头的样子。 1416的老读者吕小南:)   刘斌摄影 camp不仅仅是看照片的地方,也是各种喜欢摄影,选择用摄影的方式阐释自己所见所思的朋友交流的场所,欢迎你们来。 camp10作品  枕席  foggy camp10作品  金玮   蒸腾的北京 写完公告啦!附送两条新闻: A,旧的,彩色的——在这个帖子里,有很多美国三四十年代的彩色摄影,都是博主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来的。看着真让人感慨:田园生活+正在大兴土木的水泥建筑,巨型大坝,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国,实在是似曾相识。 B,新的,科幻的——松下公司发布公告,他们生产出了3D照相机镜头,可以接驳在相机上(但是相机机身还没有生产出来),拍3D照片。真没劲,不就是有两只眼睛的照相机么,这样还要人的眼睛干嘛。

《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计划招募

将看不到的用看到的来表达,你能么? 不要认为“商业”就是乏味的“老板肖像”和“企业标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孕育着各种经济关系,有着鲜活的财经故事,你看到了么? 著名的报道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是《财富》杂志创刊时期的摄影师,她的镜头记录了工业的优雅,这本杂志发展了图片专题的报道形态,内中的图片不只经济数字的图解,还有很多社会人生——抓拍大师Alfred Eisenstaedt拍摄了棉花厂经济区里汽车里的一家人(1937年);FSA纪实摄影项目的中坚人物 Walker Evans和《财富》的名记者James Agee合作采访了美国阿尔巴马州的佃农,由于他们的阵线拉得太长,报道并未在《财富》刊出,最终却诞生了一本经典著作《让我们赞美名人》(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1941年),随后Evans成为《财富》的图片总监,此外,摄影人耳熟能详的Robert Frank,Eugene Smith等人都为这本杂志工作。 Eugene Smith为Fortune所拍摄的作品 Walker Evans为Fortune完成的报道 当我们在谈论经济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失业、就业,财富、贫穷,变革、转型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以上这些脉络就是这个虚拟的网络实验室:《中国企业家》视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初衷。作为中国最领先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有责任去推动商业媒体领域里的摄影创新、视觉创新,而1416教室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平台。 《财富》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较之将一个图书管理员培养成作家,将一位诗人培养成财经记者容易多了。”在接触过太多仅仅是“相机持有者”的摄影师之后,我们希望鼓励中国摄影师先训练自己的眼睛,寻找拍摄立场,用经济的视点观察社会人生。 也许你已经错过了记录中国人家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轿车时候的神情状态,但是你尚未错过记录道路上拥堵的汽车和短缺能源的关系,高级汽车里的中产阶级,国产汽车梦……这些仍然在发展的中国故事…… 实验室初步将这样运转: 实验室公共邮箱:请把作品,个人简历发到这个邮箱——zhongguoqiyejia@gmail.com 一,肖像计划:与企业家照面 1,参与者提交自己的肖像作品集,实验室遴选进入孵化器的摄影师,实验室的负责人和顾问与摄影师展开交流,北京以外的地区利用互联网展开培训。 2,接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拍摄任务 3,作品发表,同时在1416教室刊登。摄影师成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邓攀摄影 (…) Read more

camp10倒计时

早就说了,这次camp的主题是街头摄影,但是因为稿件很零碎,因此一直将之当作一个难题,面对一堆照片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昨天用了一整天,把所有的照片重新看了一遍,心静了很多,突然也看到很多。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我仿佛穿梭在几个城市之间,看那些摄影师没有任何准备地用镜头录下自己的直觉感受,是愤怒的,悲伤的,幽默的,感性的…… 好吧,让我们就来这么一次照片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作品放映,这就是7月31日的camp10,我和奇遇花园咖啡的老板说了,这次是街头摄影,是夏天,要有啤酒,要让照片放在在露天的空气里…… 接下来会陆续发一些公告。今天是1号公告: camp10招募音乐DJ志愿者 要求:希望你是喜欢摄影的音乐人,通过自己对照片的理解,给camp10放映照片配上音乐 方法:请发邮件给ofpixcamp@gmail.com ,简单介绍自己,我会发照片给你,请你根据感觉配乐。(当然,也许你的音乐不符合我的要求,我有可能会拒绝) 更高要求:如果有乐队能够现场来演出,那我将更加欢迎! 宫仁一  北京 奔驰  上海 吴昊  重庆 k1973  哈尔滨 camp是一个公开的作品放映会,已经举办了9次,放映地点在北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camp的情况,请在1416教室检索“camp”这个关键词。

我的ipad媒体生活(1)

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我购置了一台ipad。 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在app商店里徘徊,希望能够撞见一些新鲜玩意儿,我时常溜达的地方是新闻货架。我很好奇,这个被热炒的平台究竟能否成为传统媒体的救星? 到目前为止,我的发现颇有些悲喜交加。今天先说说欢喜的一方面: (1)ipad上的美好生活 我首先盯上《纽约时报》,继而发现,这个ipad版本很中庸,名称叫做《纽约时报编辑精选》,与纽约时报网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内容上更为精简,是免费的。看来,《纽约时报》尚未决定投身乔布斯教会,只是稍微做了一下妥协,他们可能还在纠结网络版的收费问题,更希望建立自己的帝国,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平台。 下载法国《解放报》(Liberation)的app,纯属是为了“看热闹”,我心仪这家媒体的照片使用已经很久,但平日很难见到纸质版本,网站则看不到版式的样子。这个app是半免费的,可以隔三差五地下载全套报纸,但要看更多,一个月收费12欧元。 《解放报》的ipad版代表了当下纸质媒体ipad化的另一种形态——以原版报纸页面的方式逼真展现。对于《解放报》这种设计得非常漂亮的报纸来说,此种方式干净利落,保持了原汁原味。 作为美国最具活力的报纸,《今日美国》(USA Today)在这一轮报纸新媒体运动中,自然不会落伍。我很喜欢他们的app,如同这家报纸的平面设计,里面也有很多小花招,比如,可以滑动屏幕上端的导航条,从资讯叠跳转到生活方式叠,页面左边的每日图片精选,读者调查也都很有趣。整个设计非常紧凑。《今日美国》的设计可以说是深度ipad化平面媒体的代表。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也都是在ipad版本上狠下功夫的报纸。 平面媒体的切入ipad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为代表,他们设计了Eyewitness这个app,与佳能合作集纳每日优秀照片,有些类似波士顿大照片栏目,但没有任何主题,只是精彩好看。ipad的确是一个很棒的浏览照片的平台,这个app一度成为我向朋友展示ipad可以当作摄影师随身电子作品集功能的最佳说服工具。通过这样一个小家伙,《卫报》在其中收获了品牌效应,这也可以成为下一步进军ipad的试金石。 提到品牌,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目前在互联网上,媒体品牌效应被“离散”的问题。当网络读者以各种方式转载、分享媒体文章的时候,这些文章逐渐游离了原有的根基,成为一个“孤儿”,但对于读者来说,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这使得那些依赖品牌效应获得忠实受众的媒体,失去了这一优势。而ipad仿佛是你家沙发前的茶几,上面摆放着名称鲜明的各种报刊杂志,每一次拇指按下去就是对这个媒体品牌的一次强调。 最后,华丽丽地亮相的就是《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ipad版本的杂志,相比较沉闷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它实在太棒了。 这个app收费4.99美金,我下载了免费的样刊之后就对收费版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我对体育方面的内容实在不感兴趣,所以才作罢。《体育画报》在平板电脑平台上的实验早就名声在外,之前那段著名的视频花哨地有些科幻。坦白说,当初我觉得那些演示只是一个概念,直到它落地于ipad之后,我才很惊喜地发现,或许这就是ipad为何可以拯救平面媒体的理由。1,仍然保留了杂志阅读的页面感觉,2,结合了网络的特点。可以分享,评论,超链接阅读。3,非常好的“触摸功能”,使得ipad概念里的实体感+科技感的结合发挥得更为精彩。4,我最为看重的——非常视觉化!图片故事,照片影廊,视频,互动图表都巧妙地隐藏在读者的每一次触摸后面,毫无疑问,这将给视觉工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horse同学比我早一步拿到ipad,他的推销用语是:这是视觉工作者的福音。 但是(又是但是)中国媒体在ipad上的表现如何呢?明天接着说,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叫做:《在ipad上你也别想过得美》

世界杯真人秀

章鱼哥又猜中了。早晨起来,正好德国对西班牙比赛的结果揭晓。 是啊,只看结果,这实在有些糟蹋世界杯的饕餮大餐。可我不是球迷,每天还要早起,趁着爷爷奶奶们没有出来遛弯儿的时候,出门去溜大狗。 今天早晨遇到两只猫,一只正在学爬树,另一只则在某人家阳台的鸽子笼前逗鸟,很戏剧是吧,不骗你,这是真的,嘟大帅试图冲过去骚扰,被我拎着脖领子弄回了家。 我时常觉得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人生本来就宛如一出戏,这么说未免俗气了一些。不过,以我仅有的几次看球经验来说,世界杯其实就是一出戏——起码做现场直播的摄像、导播们就是将之当作一场充满戏剧冲突的真人秀来转播的。这场秀,有剧情,没脚本,有结果,但是却不可预测。(章鱼哥除外) 那些嚷嚷着要搞3D转播的技术男,并没有看透世界杯的精髓。聪明人是这么直播比赛的:每一个动人心弦的射门都要与球员的表情和场外教练的样子无缝连接,每个进球的瞬间,切过来不但要有欢庆胜利的脸庞——血脉喷张,欣喜若狂,与此同时,一定要有另一方沮丧的面孔,并且还有可能推上去,放大,放大,直到看到一个非常空洞的表情。而比赛结束,远景给出的是一撮人翻滚拥抱,而另一些则黯然神伤地离开,拉近看,那些被掀起球衣遮住的脑袋,泪水横流。这一行人互相安慰搀扶,退出场外,一边走一边痛哭着象个孩子…… 按照美剧的说法,这就是2010季世界杯,一共64集,每一集都有一个好的结果,一个坏的结果,你要哪一个? 有一次,当比赛尚未正式开始时候,导播竟然将镜头切到了场边一只悠闲在草地上散步的鸟儿身上,还有几次,镜头突然闪到观众席,让你惊呼一下,那是某位名人政要的身影。不过,这都是配角,是串场的龙套。 带两只表的马拉多纳是主角。 我非常好奇地跑去getty检索老马的照片,这个小胖墩儿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浑身是戏。一边翻检照片,我一边唏嘘。 1994年,马拉多纳。 2010年,马拉多纳。 这位伟大的天才球员,同时也是一个在人生舞台上卖力演出的本色演员。 阿根廷出局,那场比赛的现场照片,仿佛是好莱坞大片的剧照。 这一季的世界杯,镜头应该定格在老马这一拥抱。最主要的演员都被罚出场外,谁还会去看那些目标只是为了保证球门不失,为了踢球而踢球的比赛?

工作坊学员作品:无所事·事

作者:李乐方 我拍摄的是我家乡小城的青年,我的朋友的生活。 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几天。喝的酩酊大醉,笑的不知天高地厚。那时候我从不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我也没有办法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因为我也会喝醉。也许会有那么多精 彩的瞬间,在兄弟们都喝醉了的时候,笑的时候,哭的时候。但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端不端起相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也已经失去了这样的生活很长时间了,我 只想享受。

  • 摄影如奇遇
Top